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晚明-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我家姑爷是一点心意,宁相公会明白的。告辞!”
说完带着一干仆人扭头便走。
宁修欲言又止,终是没有发声。七郎背冲着宁修,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自家三哥就在他身后。
宁修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吓得七郎哇的一声喊出来一蹦三尺高。
七郎捂着胸口一喘一喘的道:“三哥,你走路怎么没声的啊。”
宁修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我走路声音这么大,是你跟那人理论太投入了没注意到罢了。”
“哦。。。。。。呀,那三哥刚刚在场?怎么不拦住他?”
宁修咳嗽一声道:“若是旁人送来礼我们自然不能收。可是张家姑爷的面子是要给的。”
七郎年纪还小,世态人情的东西根本不懂。
宁修之所以能有今天,张阁老或者说张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或许不是直接作用,但间接作用肯定是有的。
所以谢筠的礼、张家的礼他必须得收。
这世界本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坚守原则固然很重要但懂得变通也是必须具备的素质。
“好吧,只是我觉得他们突然送来这么多东西太奇怪了。”
七郎撇了撇嘴不再争辩。三哥那可是舌灿莲花,跟他争辩不是自找苦吃吗?
宁修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快步走到一口箱子边,轻轻启开只见箱子里堆满了书籍。
宁修哑然失笑,挥手示意七郎过来看。
七郎凑近一瞧也是惊讶不已。
“这。。。。。。怎么会是这样啊。”
七郎挠了挠头道:“我还以为他们是送的金银来呢。”
宁修背负双手在院子里踱了几步,还是没明白谢筠送这些书来是什么意思。
他随意取来一本展开看,却是《诗经》的注解。
宁修恍然大悟。这个谢筠年岁也不大,莫不是也在准备举业!
这没什么可稀奇的,张居正的女婿怎么也不能是白身,谢筠要想在张家获得地位,努力奋斗考取功名是最好的办法。
当然以他张家女婿的身份,想要考中个举人进士比一般人可要容易的多了。
只要他作文章的水准不是太差,考中功名是一定的。
这么说来这几口大箱子里装的都是谢筠的读书笔记了?
谢筠把这些注解笔记给宁修,自己读什么?
宁修百思不得其解,冲七郎道:“你先把这些箱子放在院子里。我这便去一趟张府问个究竟。”
却说宁修去到张府说明来意后,被门官引入府中穿堂过院来到一处院子中。
那门官退去后宁修定睛去瞧,只见池塘旁的一处水榭中有一位身着青衣绸衫的男子正在吹箫。
这人自然是谢筠了。
箫声凄婉,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宁修立在那里听完了整首曲子仍然觉得意犹未尽。
“好,谢朋友吹的好啊!”
宁修抚掌称赞了一番,这才引得谢筠扭头瞧来。
“呀,宁朋友怎么来了?”
谢筠面上一红,连忙把箫藏在背后上前几步道:“让宁朋友见笑了。”
宁修摇了摇头道:“谢朋友太谦虚了。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这是宁某听过最动听的箫声了。”
谢筠被夸的尴尬道:“都说宁朋友舌灿莲花,今日谢某算是见识到了。”
他引着宁修走到水榭中,抓起一把饼屑投入池塘。
原本静静游曳的近百尾锦鲤纷纷争抢着朝饼屑游去,一时间却是现出百鲤争食的景状。
“宁朋友此来可是为了那几箱书?”
宁修还未发声谢筠便率先开口,倒是有几分料事如神的意思。
“正是。”
宁修微微颔首,和声应道。
“这些都是谢某读书的一些心得,宁朋友应该用的上。”
“谢朋友难道不需要看这些笔记心得吗?”
谢筠不疾不徐的说道:“暂时是用不上了。我已经考中了进士了。”
“。。。。。。”
过了好一阵宁修才平复了心情。
他确实低估了谢筠啊。张居正看上的女婿才学差的了吗?
这谢筠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可以说是人中龙凤了。
那些读书笔记心得对志在科举的人来说就是红宝书,可对于已经登科的人来说就是鸡肋了。
怪不得谢筠派人把几箱子书注笔记全抬到宁修府上。
这也算物尽其用吧。
咦,不对啊。
这谢筠既已经进士登科,按照流程应该马上去观政继而选官才是,怎么还跟个浪荡公子似的在江陵闲逛?
“咳咳,宁某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宁朋友但说无妨。”
“谢朋友既已登科,为何朝廷不授官呢?”
“这个说来话长了。家父两年前病逝,恰巧那一年谢某进士登科。”
谢筠叹息一声,语调里满是落寞。
呃。。。。。。
“对不起,宁某。。。。。。”
“宁朋友无需自责。”
谢筠摇了摇头道:“既为人子我自然当为亡父守孝三年。这三年内肯定是不能授官的。”
宁修心道这谢筠真是够悲催的,金榜题名本是人生最畅快得意的事情,偏偏赶上老父亡故,冲淡了一切喜悦,连官都得缓上三年等守孝期满才能当了。
等等,这厮也就二十岁,两年前才十八岁,父母丧期肯定不能婚娶,也就是说他与张家小姐成婚肯定是在此之前。
我靠,这厮不到十八就迎娶了张家小姐?
嘶,宁修直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这也太顺风顺水了吧?
少年风华意气风发,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若不是谢筠两年前老父亡故坏了势不可挡的气运,宁修真要怀疑此人是不是王霸之气侧漏的穿越者了。
。。。。。。
。。。。。。
第二百二十五章 倒插门?不存在的!(第九更,求订阅,求月票!)
宁修咳嗽一声道:“谢兄。。。。。。谢朋友年长宁某几岁,宁某喊一句谢兄没问题吧?”
宁修有意岔开话题,拱了拱手道。
“呃,宁朋友太客气了。既然如此,我们便以兄弟相称罢。宁贤弟,愚兄派府中下人去给你送了几箱书,都是愚兄当年自己批注过的。你看一看,应该对准备乡试有好处。”
宁修心道我就是为了此事来的,陪着你兜了这么大的一个圈子差点绕晕了去。
“谢兄,你也太客气了。一次性送这么多书来,我也读不完啊。”
宁修怅然一叹道:“不过小弟还是要感谢你。”
一提起读书,谢筠立刻来了精神,只见他一甩衣袖眉开眼笑道:“不碍事的。现在距离乡试统共也就是三个来月,你肯定是看不完的,挑紧要的看,能看多少是多少。”
宁修暗翻白眼,心道这谢筠不愧是题海战术培养出的学霸,光看那几箱书籍就足够骇人的了。
“宁贤弟不要怪愚兄多嘴,这乡试非同小可。宁贤弟虽然有大才,但毕竟此前只是在县试、府试、院试这样的小考中崭露头角,切莫因为织造局的事情分心耽误了备考啊。”
宁修心中一沉。
谢筠若不提起他差点都忘了。
他能够搭上高太监这根线全仰赖谢筠,谢筠担心他突然成为皇商兴奋之余把举业的事情抛诸脑后,也不是没有道理。
“受教了。”
通过这些天的相处,宁修觉得和这个谢筠很处得来。到底是张家挑出的姑爷,修养气质绝不是吹得。
“从明天起宁某便闭关温书,乡试前绝不再分神了。”
谢筠连连摆手道:“哎,为兄也不是叫你闭关嘛。宁贤弟此举岂不是因噎废食了。”
他顿了顿道:“若是宁贤弟不弃,可以来愚兄这里温书。两个人在一起探讨总比一个人闷头读书效果要好。”
宁修暗暗苦笑。
想不到这个谢筠还真是个古道热肠的人,这是要上赶子给自己补习啊。
他不由得想到当初张懋修给他补习时的场景,直是一个激灵。
“咳咳,谢兄的好意宁某心领了。不过宁某不太习惯温书的时候有旁人在身边,还请谢兄莫要怪罪。”
“哦,那愚兄就不勉强了。”
谢筠微微有些失望,不过还是和善的点了点头。
宁修既已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自然没必要再留在这里和谢筠东拉西扯,他拱了拱手主动告辞。
离开张家宁修脑中猛然闪过一个念头。
张家女儿既然已经嫁给了谢筠,不是应该住在谢府吗?怎么看样子反倒是像谢筠寄住在张家?
虽然谢筠的老父已经亡故,但谢筠肯定是可以继承宅邸的啊,怎么也不会沦落到寄住在张家的地步啊。
莫非。。。。。。莫非这个谢筠是个上门女婿?
嘶!宁修直是倒抽了一口冷气。
在大明朝,倒插门的女婿可是没有任何地位可言的啊,不但要管女方父母叫爹喊娘,生出来的孩子都得跟女方的姓。
这在思想开放的后世都被视为一种耻辱,何况是看重宗法礼仪的大明朝。
听谢筠的意思,他家和张家还是世交,张居正也不会这么羞辱谢家吧?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宁修十分好奇,但又不好折回去当面问谢筠,便径直走到孙悟范在江陵暂住的宅院,准备问个究竟。
碰巧孙悟范正要出宅子办事,被宁修撞了个正着。
“孙兄这火急火燎的,是要到哪里去?”
“嘿嘿,宁贤弟没听说吗,魏国公家的小公爷要去武昌府游玩,要路过咱荆州。府尊要准备一应接待事宜,愚兄也得出番力啊。”
“等等。。。。。。”
宁修只觉得有些发蒙,疑惑道:“魏国公家的小公爷要去武昌,途经荆州。可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孙悟范冲宁修挤了挤眼道:“怎么没关系。宁贤弟难道忘了家父是湖广巡抚吗?”
噢!
宁修恍然大悟。
他竟然忘了孙悟饭的老爹就是湖广地界上最大的封疆大吏!
小公爷要去武昌府游玩,孙巡抚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一路上的安防招待工作必须要做好。
别说小公爷有个三长两短,就是少了一根汗毛他都跟魏国公不好交代。
按理说大明朝的国公侯爷多如牛毛,在文官崛起的这个年代勋贵又势微,孙巡抚不应该把姿态放的这么低。但魏国公一脉是个例外,这可是大明朝开国元勋中山郡王徐达的后代,被历代君王信任,世代镇守南京。
勋贵能享受到这般恩宠,足以证明徐家在大明朝的地位尊贵,饶是封疆大吏如孙巡抚,也不敢稍有得罪。
既然徐小公爷要经过荆州,孙悟范又恰巧在荆州,孙巡抚势必会有吩咐。
宁修猜想没准孙巡抚已经差人送来了家书,叫孙悟范好好准备,迎候小公爷的大驾。
站在孙家的立场上看,这件突然冒出的事情确实是优先级最高的。与之相比任何事情都得往后靠。
怪不得孙悟范一脸焦急!
“孙兄莫急,小公爷到荆州还得一段时间吧?你和府尊有充足的时间商议布置。”
“话是这么说,可不提前把事情安排好了,我心里没底啊。万一把事情办砸了,我爹那儿可不好交待。”
看的出来孙悟范十分怕这个做巡抚的爹,这大概是经年累月养成的习惯,不会轻易的被改变。
“恩,提前准备好是应该的。对了我向孙兄打听个事情,你可千万别往外说是我问的。”
宁修突然话锋一转,压低声音道。
孙悟范急的摆手道:“宁贤弟快说罢。”
“这个谢筠,不是倒插门女婿吧?”
“。。。。。。”
孙悟范差点背过气去。
“宁贤弟是从哪里听来的风言风语?”
稍顿了顿,孙悟范道:“谢家祖上也是显赫一时,谢筠要是做出倒插门的事情,岂不辱没家门?”
“那他为啥住在张家啊?”
宁修不解的问道。
“住在张家就是上门女婿了?那是因为张家小妹思念兄长亲人,央求谢筠回家小住一段时间,谢筠心疼媳妇这才答应了下来啊。”
。。。。。。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天生丽质柚柠雪(第十更,求订阅,求月票!)
呃,原来是这样。。。。。。
这么说来,这个谢筠该是个疼媳妇的好男人了。
照理说,女方一旦出嫁除了回门省亲,基本是不能回家的。虽然张家小姐身份特殊,但只要谢筠不同意,她便是摆出张居正女儿的架子也无济于事。
在这个时代,疼媳妇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也得亏谢家就在江陵,如果在外府或者别处布政司,一趟出行的时间成本就得个把月,想必张家小姐也得思量一番。
再就是谢筠仍在守孝期间,出远门也是不太可能的。不然容易被人在背后戳脊梁骨骂不孝。
“好了,我得去府衙了,有什么事啊等我回来再说。”
孙悟范哭笑不得的摆了摆手,从宁修身边跨步走开。
。。。。。。
。。。。。。
“表妹,你看看这江岸两侧的美景,真是让人心醉啊。”
官船阔畅的船舱之中坐着一男一女两人,年岁都在十五六上下。
男人身穿一袭月白色苏绸长衫,头戴书生网巾,脚蹬羊皮小靴。
他虽然身材瘦削撑不起这身行头,但浑身透出的贵气却是逼人。
再看那女子,梳着双螺髻,一身唐式宫装襦裙把身体包裹的严严实实,唯有脖颈胸口那抹雪白惹的人气血上涌。
只见那男人斟了一杯酒送到嘴边浅浅酌了一口,畅快道:“表妹你也尝尝,味道真不错。”
那女子白了他一眼,不屑道:“喝喝喝,表哥就知道喝。除了喝酒表哥就不能有点别的想法?”
呃。。。。。。
那男人神情一滞一时语塞,眼珠转了一圈这才赔笑道:“表妹,好表妹,我知错了还不成?你说,叫表哥怎么赔偿?这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只要你想要,表哥就把它送到你手边!”
他急于献好,索性一闭眼拍着胸脯作起保来,也不管能否实现。
“哼,表哥就会哄人家开心。”
那女子扭过头去,负气似的哼唧道:“当初真是信了邪才被表哥骗出来,这一路坐船坐的都快闷死了。”
“好表妹,好雪儿,你可不能生气哟。这出来玩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你要是生气,岂不是给自己找罪受?”
见表妹又要发飙,他连忙摆手道:“都是表哥的错成不?等到了荆州,咱们就下船好好歇一歇,玩一玩。”
一听到这里,女子脸上终于显现出了笑意:“这还差不多。”
便在这时,一个身材魁梧腰佩单刀的精壮男子走入船舱,冲二人行了礼:“小公爷,前面不远就是荆州府了,咱们要不要先派人去送信?”
原来这身着月白色锦袍的男子不是旁人,正是魏国公徐邦瑞的第五子徐怀远,而他称之为表妹的则是柚家小姐柚柠雪。
这次出行着实是临时起意。徐小公爷整日闷在金陵觉得无聊,便起了外出游玩的心思。
一番比对计较之后,他最终在江南和湖广之间选择了后者。
这倒不是因为别的,江南他已经去了三次实在是腻了。而湖广他从未去过,好奇心作祟下选择去游玩也就不难理解了。
他一向和表妹柚柠雪玩的来此番出游自然也不会忘记表妹。
一番软磨硬泡之下,舅舅便也答应了,只叫他一路上一定要照顾好柚柠雪。
徐小公爷在金陵时有魏国公压制,尚不敢太过放浪形骸。等到一行人出了金陵,乘官船朔长江而上,却是完全没了顾忌,怎么舒爽怎么来了。
他们走一路玩一路,竟是走了一个多月才快到江陵。
“哦,传话就不必了,没必要搞得兴师动众,免得那帮闲的蛋疼的御史又上疏弹劾我爹。”
徐怀远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那家将模样的精壮男子便抱拳退下了。
“表哥,我们要在江陵待多久?”
柚柠雪不过是个小萝莉,又从来没有出过远门,这下只能倚靠表哥徐怀远。
只见她两只手臂托着脑袋,眼睛一眨一眨的盯着徐怀远,确是可爱极了。
徐怀远哈哈大笑道:“我们这次出来是玩的,既然是玩自然要玩的开心。你说吧,你想在江陵待多久咱们就待多久。我可听说江陵城外的凤凰山风景极为秀美,咱们别的地方不去这里可一定得去瞧瞧。”
“好啊好啊。”柚柠雪却是少女心性,闻言兴奋的攥紧拳头,眼眸中闪出光彩来。
徐怀远揉了揉额角道:“对了,江陵的胭脂水粉也很不错,好妹妹你也可以买上一些来。不过。。。。。。”
柚柠雪正自听得兴起,见徐怀远突然不说话了,柳眉一挑催问了起来。
“不过什么?”
“不过好妹妹你天生丽质,肤如凝脂,根本不需要使用这些胭脂水粉啊。”
徐怀远狡黠笑道,却是激的小萝莉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一顿粉拳砸向徐怀远的胸口:“坏蛋,坏蛋!表哥就是个大坏蛋,就会取笑人家。”
“哎呦,哎呦。”
徐怀远装作招架不住,连连告饶:“我哪敢取笑好妹妹呦,表哥说的都是实情。若论容貌,在金陵女子中,好妹妹若说第二有谁敢说第一?”
“表哥真是油嘴滑舌!”
柚柠雪翻了一记白眼,起身走出船舱,往船头去了。
徐怀远放心不下,便也起身跟了出去。
他们此番是乘船逆流而上,船速自然受到了影响,远远不如顺流而下的快。
但也正因如此,可以细细欣赏两岸景色,不至于因为船行的速度太快而未能看清美景。
“真没有想过长江还能是这个样子啊。”
柚柠雪虽然从小长在金陵城,长江就在边上,可因为就那么一段,给她的印象总是平平淡淡波澜不惊的。
这番远行,坐着官船朔长江而上,才真真切切体会到长江的瑰丽壮美。
每一段每一处都不尽相同,越往中上游走风景越是秀美,行到江陵流域两岸的旖旎景色已经美得让人窒息,柚柠雪甚至在想此番便不回去了,在江岸边盖上一栋竹楼生活下去。
但她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她且不说,表哥可是魏国公府的小公爷,怎么可能为了她一个人跑到山林里归隐过小日呢?
。。。。。。
。。。。。。
第二百二十七章 码头迎接(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来了,来了,徐小公爷的船马上就到了!”
一个衙役气喘吁吁的跑来,却不慎被石头绊倒摔了一个狗啃泥。
“哎呦。”
他痛呼过后顾不得疼痛挣扎着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冲面前一众的官老爷们拱手作揖道:“估摸着最多再有一炷香的工夫官船就到了。”
原来李知府算准了时间,领着荆州府、江陵县的一众官员等候在江陵城外的杏花渡码头,恭迎徐小公爷的大驾。
照理说,一个勋贵不应该叫这么多的文官‘折腰’。但徐小公爷有些特殊,他是当今魏国公的徐邦瑞的儿子,虽不是嫡长子却仍贵不可言。
如果说大明勋贵中还有谁让文官们低头的话,那非魏国公莫属了。
徐达的后人不但世代袭爵,永不衰降,还掌兵权镇守金陵。
这份荣耀,足以看出徐家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文官们都是极善于把握人心的,皇帝的态度他们如何看不出?
既然天子都对徐家礼善三分,他们自然也应该表示一番。
徐小公爷虽然并没有提前叫下人送信,但李知府却派出了不少衙役沿着江岸前行,几十人分段守候。一旦看到徐小公爷乘坐的官船立刻传递消息,故而虽然现在小公爷的船还在几里外,消息却已经提前传到了杏花渡码头。
“恩,退下吧。”
知府李瑞摆了摆手,那衙役忙不迭的退下了。
李知府清了清嗓子,冲周围侍立的众人道:“诸位同僚已经在码头等候良久,着实辛苦了。现在小公爷的官船马上就要到了,还请诸位打起精神来,切莫要让小公爷以为我荆州官员轻视慢待于他。”
“府尊所言极是!”
一众官员纷纷拱手应道。
李知府捋了捋下颌胡须,满意的点了点头。
除了荆州府、江陵县的官员,迎候队伍中还有本地的缙绅名儒,以及一些后进晚辈。
这其中便有孙悟范、宁修和一些县学、府学的生员。
这些人在一帮官老爷面前自然没有什么存在感,站的位置又靠后,怕是一会徐小公爷上岸后,连说个话的机会都没有。
孙悟范正自闭着眼睛打盹,忽然觉得有人在戳他的腰眼,猛然睁开眼睛下意识的跳出一步去。
待看清戳他的人是宁修,孙悟范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道:“宁贤弟闲的慌吗,好端端的戳我作甚?”
宁修哭笑不得朝李知府的方向指了指:“孙兄方才不会真的睡着了吧?府尊的话你没有听到?”
“啊,啊?府尊刚才说什么了?我就是小憩一会。。。。。。”
孙悟范挠了挠头,鼻子一抽一抽,竟然忍不住狮口大开打了个喷嚏。
他连忙抽出手帕将脸上擦干净,尴尬的笑了笑:“一到春天我就这样,真是见了鬼。”
宁修咦了一声,心道这死胖子不会是花粉过敏吧?
“刚才有衙役来报,徐小公爷的船马上就要抵达码头了。府尊在向大家训话,叫大伙儿都打起精神来,切莫要让小公爷以为荆州府的官员慢待于他。”
“哦,徐小公爷的船要到了?还真是快啊。”
孙悟范凑到宁修身前压低声音道:“一会儿宁贤弟可千万不要强出头。这种场合还是得府尊出面才是。”
宁修当然晓得其中的门道。官场的规矩就是绝对不能越级,该谁出风头就谁出风头。抢了李知府的风头,还能有好果子吃吗?
“知道了,孙兄放心好了。倒是孙兄你,免不了要跟徐小公爷说几句话,可得想好了,别磕磕巴巴的给令尊丢人。”
宁修心情显然不错,还不忘揶揄死胖子一下,气的孙悟范差点背过气去。
“这个就不劳宁贤弟费心了。”
他负气似的扭过身去,梗着脖子望着江面。
江陵是长江中游的重要中转,不少货船都会在码头停靠补给,往来商船无数。
但在此时,为了迎候徐小公爷的大驾,李知府已经下令封锁码头,上下游的船只皆不准停靠。
码头不能停靠,往来船只自然只能减慢速度亦或是暂时停在江岸边,等徐小公爷的船停靠在码头后再扬帆。
此刻江面上竟然无一艘船只,倒也是奇了。
孙悟范眼睛一直盯着江面,不知不觉间竟然有些酸楚,下意识的用手去揉。
便在这时,听得李知府喜声道:“来了!”
孙悟范连忙睁开眼睛瞧去,只见一艘漆黑色的官船正朝杏花渡码头行来。
“总算来了,总算来了。”
他攥紧拳头,激动的心情难以用言语表达。
父亲大人亲自写信吩咐他一定要接待好小公爷,绝不能有任何招待不周的地方。他跟府尊商议了许久才定下了这个迎接的方案。
原本李知府是想领着官员、缙绅、儒生出城沿着江岸前行十几里迎候的。
但孙悟范觉得这样太过高调,也会让徐小公爷觉得不自在。
但如果在城门口迎接,又会显得太过随意,容易让徐小公爷误会,以为他们有意慢待。
所以,孙悟范提出在城外码头迎接。
这个距离不远不近,不亲不疏,不胶不离恰到好处。
李知府听了孙悟范的一番分析后也觉得有道理,这便将迎接的地点定在了杏花渡码头。
终于,在众人的注视下漆黑色船身的官船在码头停了下来。
李知府深吸了一口气,整了整衣衫,当仁不让的阔步朝前走去。
船靠稳后,先是魏国公府的几名家将跳了下来,随即一个身着月白色苏绸长衫的男子施施然的走下船来,在他身后跟着一个穿着唐式襦裙的妙龄女子。
宁修的目光自然也聚焦在这两人身上。
他暗暗啧叹,这位身着月白色袍衫的男子就是徐怀远徐小公爷了吧?
早就听说徐小公爷生的丰神俊朗貌似潘安,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只是他的容貌比起自己来还是稍稍差了几分。恩,这世间能够比过他宁修容貌的人怕是还没出生呢吧?
咦,徐小公爷身边的那女人又是谁?莫不是徐小公爷宠幸的侍妾、歌妓?
。。。。。。
。。。。。。
第二百二十八章 接风宴(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宁修心道看不出来这徐小公爷还是个萝莉控啊。那女子看起来也就是十四五岁的样子,他竟然下得去手。
禽兽啊!
被宁修定义为禽兽的徐小公爷在一众家将的簇拥下走向码头上迎候的官员。
这种场面他已经见惯了,不管是去苏杭还是这次来湖广沿途的官员大多会热情的迎接。
他当然明白这些官员摆出浩大阵仗是因为他的身份,因为他是魏国公府小公爷。
若是以前他可能还会感到一些兴奋,但现在却不会了。这些官员喜欢逢迎就让他们逢迎好了,大不了他多说几句场面话就是。
“徐小公爷一路辛苦了。下官率荆州府、江陵县众官吏以及一众缙绅名儒、后进晚生在此迎接徐小公爷。”
知府李瑞冲徐怀远拱了拱手,态度极为恭敬。
照理说徐怀远虽然是魏国公的儿子却不是继承人,将来要承袭魏国公爵位的是徐邦瑞的长子徐维志。
若是魏国公本人或者徐维志到了江陵,李知府如此谦卑倒也说得过去。可徐怀远毕竟不如这二人尊贵,李瑞口称下官是不是恭敬过头了?
当然,李知府怎么表现不是宁修能够决定的了的。他能做的就是双手束立,静静的看着发生的一切。
“李知府太客气了。小可只不过路过江陵,想陪舍妹游览一番,不必如此兴师动众啊。”
徐怀远毕竟是勋贵子弟,谈吐极为得体,只一句话就把事情点明了我是来湖广游玩的,路过荆州府想要休憩一番,可没有叫你们如此兴师动众的迎接。你们自己愿意我也没办法,别被别人抓住把柄做文章就好。
“应该的,应该的。”
李瑞和颜悦色的赔笑道:“下官已经在城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