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般,生生的将他的上半身剁为两截。

 

     然后,无数的汉军健儿,身染着鲜血,蜂拥而人,踏着路招的尸体杀将而过。

 

     夏侯渊并不知他走之后,北原会发生什么,他也没时间去想,相比潼关而言,任何地方都不值得一提。当年的曹操,费了何等的周折,都没办法越过潼关天险,这一道关中的锁钥,岂能丢在他夏侯渊的手中。

 

     他和他的一万骑兵昼兼程的赶路,数天之后,抵达了潼关城下。

 

     此时此刻,魏延所部的一万五千余众,已尽数移驻关城。潼关上屯集的粮草,足够他的一万多人马支撑的两三个月的,现在魏延并不需要为粮草担心。

 

     只是,他这样一支孤军深入敌人心腹之地,虽然占据了雄关,但却要面临着来自于关中夏侯渊,以及关东几倍甚至是十几倍之敌的狂攻他所要做的,就是率领这支孤军坚守下去,为汉中王的主力争取到时间,争取到攻破陈仓,挥师东进长安的时间。

 

     “汉中王,潼关我给你占住了,接下来就要看你的了。”当看到夏侯渊率军而来时,魏延正站在雄关之上,面对着那汹汹的铁骑,心中作此感慨。

 

     而在这个时候,夏侯渊也正是仰望着关城,看着关城上所插的汉军旗号,半是愤怒,半是怀着敬意的向左右问道:“想不到贼军中竟然有如此胆色出众者,竟敢孤军前来奇袭潼关,真是了不起,了不起啊,但不知敌将是何许人也。”

 

     “回将军,贼军之将名叫做魏延,原是刘备手下的上庸太守,负责都督东三郡的军事。”

 

     “魏延,魏延,看来刘备手下真是卧虎藏龙啊。”

 

     夏侯渊感慨之际,再次仰望关城,他仿佛看到了旗帜招展之处,有一双犀利而富藏杀机的眼睛,同样正在冷冷的直视着自己。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八章 山穷水尽

    天光大亮之时,方绍渡过渭水,抵达了北原城。

 

     原先隔着一条渭水相望,只道北原城受到夏侯渊猛烈无比的攻击,只知道处境是相当的不利,但今时进入城中时,才意识到这半个多月来,王平承受着多么大的压力。

 

     策马徐行在断壁残垣之间,所过之处,找不出一间完整无损的房屋,到处散落着曹军用霹雳车射入城内的巨石。

 

     北原城原有干余民户,但经历了这一场洗劫之后,所剩不过百余人,方绍走过残破的大街,不时可见灰头土脸的老幼,要么抱着亲人的尸首在啼哭,要么就是在废墟之中寻找还能用的一丁点家当。

 

     转过一道弯,左首一处的空旷地,却见百米长宽的空地上,密密麻麻的堆满了汉军的JF体。不远的大道上,那些身上挂彩的活着的品士,还在不断的抬着袍泽的尸骨过来。

 

     看到此情此景,方绍不禁暗吸了一口凉气。

 

     他不忍多看,驱奔径往北门,登上了那残破的城楼,环顾四周废墟堆积起的城墙,还萑城墙内外数不清的尸体,这个时候,方绍才jli正的想象得到,北原之战有多么的惨烈。

 

     此时,王平听闻方绍人城了,便忙纵马而来,见着方绍时不禁是感慨万千,叹道:“方副军,我王平差一点就见不着你了。”

 

     如果说上一次街亭之战,方绍击退夏侯淋的进攻,那还是依仗了山势的险恶,跟地形奄着极大的关系。而今的王平,虽然有诸葛飞篝之利,但仅仅靠着这座破落的小城,竟是抵拦住了菖魏第一名将夏侯渊的无数次进攻,这一战,才真正的让方绍见识到了王平的能力。

 

     于是,他拍了拍王平的肩,目光之皆是赞许之色,笑道:“子均,这一战真是难为伤了,攻取关中之役,你不是首功也是次功,伤就等着汉中王给你加官进爵吧。

 

     武将们血战沙场,为得就是用鲜血搏得破名利禄,方绍的话也足以令王平欣慰的了,fff的脸上不禁露出几分轻松的笑,这些天所承受的压力,仿佛也在这一刻终于释放了。

 

     正北方向,曹军大营的战斗已经结束了}民久,但滚滚的浓烟尚自袅袅不散。

 

     远处,老将黄忠正昂首徐徐而来,路上还押解着一众曹军的降卒。

 

     方绍遂与王平下得城来,一同前去迎接黄忠,马还未近前,方绍便拱手笑道:“老牦军,你这一场突袭战你打得漂亮啊。”

 

     大杀一场,憋了一肚子火的黄忠的心情畅快极了,这会听得方绍的赞许,不禁是抚须唯哈大笑,罢了问道:“敌将路招已被我一刀轩了,曹军多半被杀了个精光,不过还俘虏了五六百名降卒,不知该当如何处置。”

 

     方绍想了一想,便道:“我们的粮草也不充足,再养几百降卒更是雪上加霜。依我之见,不如把这批降卒分威两批,一部分放归长安,好扰乱长安的人心,另一部分放归陈仓,到时陈仓的守军听闻北原惨败的消息,必是六为惶恐,到时说不定不用我们出手,张邰那/…1子自己就迫不及待的弃守而逃了。”

 

     黄忠闻言点头,“张邻那小子坚守陈仓不退,无非仗着夏侯渊围我北原,还能断断续绔的为他运粮。如今潼关失陷,路招陨命,我粒他还有何胆量能死撑下去。”

 

     方绍淡淡而笑,又道:“老将军说得是。

 

     子均苦守北原辛苦,那接下来还要劳烦老牦军,率五千兵马故布疑阵,做出西进合围陈仓的之势,看那张邰还能撑多久。

 

     黄忠豪然允诺。

 

     于是,在放归那五百降卒之后,黄忠便率五千兵马西进,五千兵分威数路,营造出…昌!

 

     声势浩大的样子,更是四处散布风声,说是灌关已陷,长安城已然投降,夏侯渊兵败陨命笔种种谣言。

 

     那几百名降卒,狼狈不堪的逃还了陈仓,随之将一系列失利的消息带回了陈仓,本就人心惶惶的陈仓守军,此时自然是更加的惶恐。

 

     而当他们听闻潼关失守,长安失陷,家眷尽失汉军所掳的传言之后,军中便不可遏制的开始出现逃亡的情况。

 

     数天之后,张邰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北原的围军确实战败,路招也确实挂了,潼关也确实失守,而他们的夏侯将军,此刻已率军前去争夺潼关。

 

     也就是说,由武功至陈仓之间漫长的交通线,已经全部落入了汉军手中,这也意味着,张邰和他的陈仓三万多守军,此刻已经形同一支孤军。

 

     “形势已至如此,依你之见,我军接下来当做如何打算?”张邻拉长着苦瓜脸,闷闷不乐的问道,神色之间尽是失望的情绪。

 

     郭淮的表情显然也很震惊,但他却比张都要冷静许多,沉思片刻,分析道:“依淮之见,张将军也不必太过焦虑。潼关之失只是一个意外,偷袭的贼军必然不多,只要夏侯将霉及时赶到,再与关东的援军内外夹击,料想}医快就可以夺还潼关。”

 

     “很快?很快又是多久,十天,二十天,还是一个月?”张邰不满的质问道。

 

     “这个嘛,这个也确实不好说。”郭淮也有些犯难,毕竟潼关乃天下雄关,敌人既是奄备而来,必然做好了死守到底的打算,而攻陷这样一座抱有必死之心的雄关,人数上的压佃性优势,必不见得短期内能转化成胜势,郭it当然不敢轻易下结论。

 

     张邰哼了一声,冷冷道:“粮道被彻底绽断,陈仓存粮最多只够二十几天,目下士卒仃也已开始不断逃亡,我倒要问一句,如果二斗天之内,夏侯将军没能夺还潼关,关东的援军没能及时赶到,那我和这三万弟兄又当lz'何?”

 

     张邻的质问算是把郭淮问住了,这玩意儿谁能打保票啊,当初他们关中军团这一帮人,自信满满的以为可以将刘备据于陈仓以西,去f怎会料到人家会玩这么一个险招,东调西调眺把长安城的兵给调了个空,最后竟然奇迹般a把潼关给拿下了。

 

     既然潼关都能拿下,郭淮实在是不敢伢证,接着下的汉军还能玩出怎样奇葩的打浊来。

 

     “那将军以为当如何?”郭淮只好把包丰fj丢还给了张邰。

 

     张邰沉眉思索了许久,显然他的内心中也是在受煎熬,但现前窘迫的现状,却又逼迫徙他不得不做出决断。

 

     良久之后,他默默道:“潼关若然攻不下,那关东的援军就只有走武关与蒲坂渡方才能人关。武关道路难走,洛阳的援军一时片麴又赶不到,只有走蒲坂渡方才是捷径。为今之计,我以为当迅速撤兵陈仓,与夏侯将军会含共守蒲坂津,为魏公保住一条可以入关的通适方为上计。”

 

     张邻此言令郭淮吃了一惊,他急道:“若是弃守陈仓,便等于放陇西和汉中十几万贼霉轻易入关,以我关中军团现有兵力,如何能应对,到时整个关中腹地岂非拱手让于了文l备。”

 

     张邰沉声道:“正因为贼军势大,所以戥们才要集中兵力守住蒲坂津,关中之地让给翅备就是了,只要魏公的大军能顺利入关。刘备无险可守,只能在关中平原上与我军决战,蛩时一战而扭转战局便是了。”

 

     张邰的想法,也不能说没有道理,只是这一撤军,便是承担失却关中的重责,包括郭沧在内的诸将,自然是不敢担自责任的。

 

     “张将军,此事关系重大,就算要撤,是不是也要先与夏侯将军陈明一下利害再做决酐不迟。”郭淮试图扭转张邰的意思。

 

     张邰脸色一沉,“北原惨败,东行之路已被绝断,信使若是无法顺利通过敌境,那我等岂非要坐死于此地。为今之计,当以大局先重,岂能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

 

     话说到这份上,郭淮再不言语了,只是摇头暗叹。

 

     张邰深吸了一口气,高声道:“夏侯将军不在,我即是此地最高的统帅,我已决定保存实力,明早清晨即全军东撤。”

 

     次日天尚未亮时,北原就得到了黄忠所部发回来的情报,言陈仓方向发现了大批的萑军,正沿着渭水而行,向北原方向疾奔而来。

 

     得到这情报的王平,第一时间就把尚在睡梦中的方绍叫醒,急道:“方副军,陈仓方面有大股敌军正向东来,多半是张部派兵来夺j'原了,是不是速派兵去增援黄老将军。”

 

     方绍揉了揉眼睛,让脑子清醒了几分,然后再打着吹欠将黄忠的情报细看了一遍,看罢之后,他的嘴角不禁露出几分得意的笑。

 

     “速去传信给黄老将军,让他带着那五干疑兵撤回来吧,咱们就在这北原城等着张邰这个过街老鼠经过吧。”

 

     “方副军,你这又是什么意思?”王平显得有点不解。

 

     方绍将那情报随手丢于案上,淡淡道:”张邰手中只有三万多兵,守陈仓都吃力,嗍里还分得出兵来夺还北原呢。我料他这一次不是来跟咱们干仗的,他这是打算逃跑了呢。”

 

     新建的ⅥP群,群号:162686632,人气辽不旺,欢迎喜欢三国的书友来与燕子共同探刊三国的乐趣。(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九章 问责

    在方绍的建议下,黄忠所部又从西面撤了回来,与方绍王平共守北原。

 

     形势果然如方绍所料,一天之后,张邰所部之众从北原城北部绕道而过,据派出的斥候侦察,步骑总数大约有三万人左右。

 

     很显然,这已经是陈仓守军的全部。

 

     尽管汉军占据了北原,但北原小城所处地形,不比潼关那般险要,仅仅相当于在陈仓通往长安的水路道路上设了一根钉子,这根钉子的作用就是让敌人难受,不得不花大把的精力用来抠这颗钉子。

 

     然而,当张邰和他的三万步骑从北原城前大摇大摆经过时,方绍却不敢下令出击,去阻截这支仓皇东归的军队,因为他知道,以自己手头这点兵力,根本没这个实力。

 

     不过,这也并不重要了,张邰要逃拦是拦不住,不过关键就在于,汉军的主力,终于可以踏入关中平原了。

 

     就在张邰的主力东归的次日,留守的三干曹军弃卒,在被主将抛弃之后,明智的选择了开城投降。与此同时,在徐晃弃守淠县后不久,张飞的陇西军团也顺利的夺下该县,并火速的穿过陇山,在两天之后,与刘备所率的主力军团会师于陈仓。

 

     此时,距离魏延奇袭潼关,已经过去了将近八天。

 

     在陈仓会师的当日,刘备便亲率十几万步骑组成的规模庞大的军团,沿着渭水迅速的向东开进。

 

     这一天的黄昏时节,方绍等人在北原残破的城楼上,终于看到了由西而来,遮天蔽日一般的汉军旗帜。

 

     这一刻,全城的将士们都为之欢腾起来,多少人更是激动得忍不住流下热泪来。

 

     将士们的激动也是情理之中,想他们这一支偏师,出斜谷之时,尚有近三万之众,雄纠纠来气昂昂,但经过了这么多天的苦战,死死伤伤的只剩下不到万把号人,弩矢用得一干二净,粮草也仅够支撑数日,虽说有这么一座小城可住,但却只能在废墟上吃喝睡觉,实在是够可怜的。

 

     不仅仅如此,他们还要面对来自夏侯渊军团空前的压力,精神上**上遭受着双重的压迫,在这般高强度环境下,将士们的精神已经是接近崩溃的边缘。

 

     但是现在,他们终于熬过了这艰难的岁月,终于迎来了曙光,不由衷的欢呼雀跃才怪。

 

     在大军经过北原时,由马岱、张飞与法正率领的步骑五万人左右的步骑野战军团并未停留,而是越过北原,沿着渭水继续东进,大军紧迫着张邰的败军,径直杀奔长安而去。

 

     而刘备则自率九万中军军团,当天傍晚于北原城外安营立察。

 

     在匆匆安排过后,方绍等三人则亲自前往中军大营面见汉中王。

 

     十几骑人马飞奔向大营,尚未入辕门之时,便瞧见刘备正率领一班文武,肃手立于营门之外,正自迎候着他们。

 

     方绍等催马近前,忙是滚鞍下马,上前拜道:“绍见过大王。”

 

     尚未及行礼之时,刘备已是急步上前,一把将方绍扶住,面带着万般欣慰之色,抚其肩感慨道:“快快免礼,中正,你们都辛苦了,咱们快里边说话吧。”

 

     于是,刘备便携方绍并肩入内,以显荣宠。

 

     人得帐中,酒宴早已备下,几位功臣均被邀往上座,刘备举杯上前,慨然道:“夺取关中,兴复汉室,三位爱卿功不可没,此一杯孤敬你们。”

 

     刘备之词,句句真挚,以汉中王之身份,亲自把酒相敬,这已是莫大的荣宠。不过,在场的文武,却并无羡忌之色,他们的目光中,也尽带着由衷的钦佩之情,因为他们都明白,方绍等三人之功有多么的重要,受此荣宠,亦是实质名归。

 

     于是,诸将也齐举杯相敬,方绍三人心中也是感动,便也不再推辞,坦然的受了这份礼遇。

 

     一杯酒饮尽,刘备又端着一杯酒转向方绍,“中正,此番能够顺利夺取陈仓,全赖你之奇谋,而若无你之主持,北原亦未必能守这么久,这一杯孤一定要再敬你。”

 

     方绍忙道:“北原之役,绍只不过是出谋划策,之所以能坚守到现在,还是靠黄老将军和王子均的竭尽全力,还有将士们的拼死而战,若无那数万将士的牺牲,恐怕就算绍再有谋略,也撑不到与大王相见之时呀。”

 

     听罢方绍之言,刘备仔细询问了北原之战的整个经过,当他得知方绍他们的三万兵马,死得只余下不到一万人时,不由得也唏嘘不已,遂是举杯高声道:“来,让我们共敬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们一杯,他们是大汉最光荣的勇士,他们的名字,将与大汉的社稷一般,万年不朽。”

 

     一时间,大帐之中群情激动,豪情干天。

 

     酒过三巡之后,帐中的气氛渐浓,诸人便各自相好之辈痛饮起来。

 

     这时,方绍忽然想起了什么,忙提醒刘备:“大王,如今魏文长尚在潼关坚守,为今之计,我们还当从速进兵,迅速平定关中才是。”

 

     此时,庞统却道:“以魏文长之能,坚守潼关以待我大军救援当不成问题。我倒是担心,那夏侯渊见关中势不能守,便将关中之民统统迁往关东。如此一来,我们只得到了空无人烟的一个关中,将来不知要用多久才能恢复到能为大军进据中原的提供后援的地步。”

 

     庞统的提醒让刘备略有得意的精神为之一震,庞统所言没错,当年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吞并天下,就是因为占据了关中这个天下最富饶的基地,而若关中人口被曹操迁之一空,那得到它的价值便将大打折扣,这当然是刘备不愿意看到的。

 

     刘备便忙问道:“那依军师之见,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庞统笑道:“大王莫要担忧,夏侯渊自勺那点能耐,岂逃得过统之掌握,此番必叫他把老本赔光。“刘备面露喜色,“不知军师有何良策?”

 

     庞统的嘴角,扬起一抹诡异的笑。

 

     潼关城头,那面汉军大旗,依然在迎风招展。

 

     现在的夏侯渊,一看到汉军旗号就想吐。

 

     这已经是他攻打潼关的第五天了,依1日是一点进展也没有。其实他早应该想到,光凭手里这万把号人,连小小的一个北原都攻不下,又怎么奈何得了号称天下雄关的潼关呢。

 

     最令夏侯渊吐血的是,当时正有数十万石的粮草,本是打算由洛阳运往关中前线的,运粮队当天正好经过潼关,便将粮草也存于潼上,打算第二天清早就运往长安的,但倒霉的是,当天就碰上了汉军的奇袭。

 

     别看潼城中的汉军是一支内外被困的孤军,但人家的小日子过得可潇洒着呢,不愁吃来不愁穿,每天只要依仗着又高又厚的关城,随便放几支箭就可以轻松过完一天。

 

     夏侯渊在连打了几天之后,便放弃了以一己之力夺还潼关的念头,他只能寄希望于关东的曹操听闻急报,立刻起大军西进,内外夹击之下,或许才能把那可恶的魏延斩了以泄心头之恨。

 

     然而,就在夏侯渊打得如意算盘的时候,徐晃的到来,把夏侯渊所有的希望都给击碎了。

 

     在得知了张邰弃守陈仓的消息后,夏侯渊愤怒之极,于是他便令徐晃代守潼关之军,自己则星夜的赶往武功。

 

     此刻,张邰已经率领着三万疲惫之军撤至了武功一线,此时追击的汉军距他还有两天的脚程,这段时间他可以从容的在武功一线部署他的军队,以抵挡汉军沿渭水的进攻,然后他便可抽出空来,向夏侯渊陈述他的下一步应对之策。

 

     而就在张邰刚喘了一口气时,夏侯渊就已经亲自赶到了武功。

 

     听闻夏侯将军赶到,张邰急率众将迎出官衙大门外,一见夏侯渊便拱手上前施礼:“邰见过夏侯……”

 

     他一句话还未说完,夏侯渊便冷哼一声,看都不看他一眼,就从他身边拂袖而过,径入官衙而去。

 

     张郜怔了一下,脸上不禁浮现出尴尬之色,此刻他方才感受到夏侯渊浓烈的怒气,心中不禁暗生忐忑,遂与诸将不安的跟了进去。

 

     夏侯渊步下带风,直人大堂坐于主座,卸下佩剑来往案上砰的一摔,环视诸将一眼,如炬的目光直射向张邰,厉声喝道:“张邰,本将命你死守陈仓,你却竟敢违背将令,擅作自张弃关而逃,你该当何罪!”

 

     夏侯渊的质问,却才让张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过他自信有理在身,也并不太过害怕,忙道:“夏侯将军,邰并非是故意违背将军之令。只是北原军被攻破,陈仓粮草不济,士卒听闻东方有失,已是人心涣散,陈仓城根本无法再守下去。邰唯恐损失了这三万宝贵的生力军,致使夏侯将军无力支撑至魏公率援军人关,故而再三权衡之下,才不得已出此下策,还望将军明鉴。”

 

     夏侯渊一腔的怒火,哪里听得进张邰的解释,拍案而起,怒斥道:“贪生怕死之徒,还敢狡辩,来人nBil,将张郐给我推出去斩了,以正军法!”(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章 延时问题

    夏侯渊下了杀令,在场诸将闻之色变,张合亦是大吃一惊,急争辩道:“夏侯将军,我只是为大局设想,你岂能擅自杀我。””我奉魏王之命都督关陇诸军,自有先斩后奏之权,你违我将令,私自撤兵,若不杀你,如何震慑军心。来呀,还不将罪将张合推出去。”夏侯渊衣袖一拂,断然喝道。

 

     几名军士闻令,汹汹而入,几下便将张合架了起来。

 

     张合性情直爽,在军中也颇得人心,在场诸将与他多为要好,眼见张合要被斩,便纷纷站出来为他求情。

 

     那郭淮亦道:“夏侯将军,张将军违背将令,确有其责,不过也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如今贼军十几万大军逼近,气势咄咄,而我军军心早已不稳,此时若再斩大将,只怕会更加动摇军心呀。”

 

     北原兵败之后,张合在陈仓所面临的困境,夏侯渊其实也是心知肚明,其实他在攻打潼关不下,又闻北原兵败之后,心里就已经有了下令陈仓撤兵的念头。

 

     只是张合用事太急,未等夏侯渊的将令下达,便私自做主撤兵,这自然是有损于夏侯渊的面子,故而他才会大发雷霆。

 

     再则,关中所遭的一系列败绩,算是让夏侯渊颜面尽失,到得如今不利的局面,身为主将的夏侯渊是难辞其咎的。而今正好张合违背将令,私自做主撤兵,夏侯渊便正好抓住机会,也算找到了个可以与他分担责任的人。

 

     如今,在郭淮等一番苦求之下,夏侯渊的面子上有得台阶可下,一身的怒气便消了大半。

 

     这时,那郭淮赶紧给张合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赶紧趁机求饶。

 

     被夏侯渊当着诸将的面,一阵痛斥与吓唬,张合也是窝着一肚子的委屈,只是苦于官职低人一等,性命操于人家之手,虽然心里憋气,但也不得不选择低头。

 

     于是,他低头闷闷不乐道:“合确实有罪,还请夏侯将军给我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张合服软,夏侯渊便可以顺当的下了台阶,于是,他摇头一叹,摆手道:“罢了,先寄下你的人头吧。望你今后洗心革面,好好戴罪立功,若是不然,我迟早要取你I页上人头。”

 

     夏侯渊的口气与言辞,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张合心中那个不痛快呀,但也只得低声下气道:”多谢将军不杀之恩,合必牢记将军训诫。”

 

     夏侯渊杀鸡给猴看,暂时又镇服了诸将之人,方才道:“如今陈仓已失,刘备的十几万大军得入关中平原,正蜂拥向长安方向杀来,而潼关又一时难以攻陷,魏王的援军最早也得五六天后才能开赴潼关,诸位可有什么好的应对之策。”

 

     郭淮道:“方今我关中能战精锐不过五六万人,而渭水沿线又无险可守,光凭这点兵力,恐怕难以抵挡刘备十几万士气正盛的大军之进攻。至于关东援军,如果攻不下潼关,那就只有渡河有蒲坂津绕道入关中,这来来回回,就算昼夜兼程,至少也得花二十几天的时间。到时恐怕整个关中和关中五六十万之民,已尽为刘备所得了。”

 

     夏侯渊的眉头不禁皱起,“那依你之见,又当如何?”

 

     郭淮便道:“依淮之见,我军在坚守武功一线的同时,应该速将三辅一带的民户尽数由蒲坂津迁往河东,如此一来,就算是最终守不住关中,那刘备得到的也是空无人烟的一片荒地,而无百姓养食,刘备就算暂时占了关中,也无法长久立足,只要魏王的大军一到,自可从容收复失地。”

 

     战争打到这个时候,比拼得已是备方的经济实力,而在冷兵器时代,最大的经济实力无非就是粮食,而生产粮食的关键自然是耕地的多寡与百姓的多少。

 

     曾经历史中的魏蜀吴三国之战的成败,蜀与吴的失败,与其说是输在战略战术上,倒不如说是输在了经济实力上。

 

     对于刘备而言,郭淮的这一计确实是够毒了。

 

     夏侯渊听闻之后,沉思再三之后,嘴角扬起一抹冷笑,“刘备啊刘备,你不是想要关,中吗,好啊,老子就给你一个空荡荡的关中,让你空欢喜一场。”

 

     夏侯渊遂是听从了郭淮之计,传令关中备郡,尤其是三辅富庶之地,迅速的将民户迁往河东,并将粮草一应运走,凡带不走的财富,统统一把火烧了,绝不可给刘备留下一丁点可资军用的物资。

 

     关中风起云涌,形势变化之快,实可用瞬息难测来形容。

 

     潼关失陷的当天,一骑信使已在中原的驿道上飞奔而行,一刻也不敢停歇,三天之后,信使抵达了许都。

 

     此时此刻,魏王曹操,正在许部的郊外,进行着一场规模盛大的阅兵仪式,检阅的军队,乃是曹纯、曹休等宗族骁将所统帅着的,天下最精锐的虎豹骑。

 

     当这一万身着精良甲胃,手持锐利兵器,,光鲜而亮丽,雄浑而伟岸的骑兵部队,浩浩荡荡的从检阅台前经过之时,曹操的脸上,浮现着的是无比的得意与骄傲。

 

     “孤有虎豹骑在手,刘备何足道哉,呵呵一一”曹操向左右笑道,言语之中尽是傲然。

 

     其实,这一场阅兵,并非是曹操闲得蛋疼,劳民伤财的瞎折腾,而是有一定的政治目的。

 

     如今南阳一带烽火连天,关中亦是战事胶着,至于两淮一线,虽然暂时安稳,但东吴的十万大军已经巢湖集结多日,显然正准备肆机而动。

 

     边疆地带的严峻形势,使得中原之中,那些效忠于汉室的顽逆之徒,个个都蠢蠢欲动。

 

     虽然说先前借着称王的机会,曹操已经对那些汉室余孽大肆洗清过一遍,不过,那些残存之辈仍然是个麻烦。

 

     所以,在这样一个外部局势微妙的时刻,曹操才需要用这样一种炫耀武力的方式,来弹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