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小海盗-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唐继光追击到朝鲜军营地中,一阵嘹亮的号角声响起。从营地后面,涌出密密麻麻的朝鲜军。唐继光估计应该是朝鲜军后续部队来到了,唐继光下令放火烧了附近的营盘阻击,自己亲自带着骑兵殿后。

    朝鲜军统帅郑遵犹豫了片刻,只是下令救火,并没有派人追击。

    在后面督促士兵前进的节度使朴烨到了营地,知道这个情况后,登时不满了。朴烨有些气冲冲的走入中军大帐。

    郑遵此刻正是批阅文件,见到朴烨进来,写下最后一个字,放下手中毛笔。问道:“朴节帅此来,有什么事情?”

    “郑节帅问得好啊!我还想问你,为什么不派兵追击唐继光他?唐继光不过是一千三百残兵罢了!”朴烨冷冰冰的质问道。

    “一千三百残兵败卒?一千三百残兵败卒居然打的五千前锋部队大败,主帅朴东阳都不治身亡!这叫残兵败卒吗?”郑遵也有些怒了,一拍梨木桌,霍然站起来。…;

    “就算不是残兵败卒!但以当时的情况,郑节帅整合败兵,少说也有万人!难道这也畏惧吗?”朴烨虽然带着质问的语气,但语气也没有之前那么强硬了。

    “当时天色已经晚了!以唐继光此人的智慧,我害怕他会派兵埋伏!败并不可怕的是,一败再败!如此一来,收复铁山就完全没有可能了!再则,今天死的人已经够多了!我们不能够再死了!”郑遵坐回位置上,语气沉重的说道。

    朴烨还不明白郑遵话里面蕴含的潜意思,不以为然的说道:“怕什么!我们有二万大军!就算一个拼唐继光五个!也完全可以夺下铁山!”

    郑遵见朴烨还没有理解自己话里面的意思,索性将只说透了。“你道我们的敌人就这一千三百多明军吗?不是,我们还有后金这头恶狼在一边虎视眈眈。”

    “陛下不是和女真蛮子议和了吗?怕什么!”朴烨依旧是不以为然的态度。

    “和议?这算什么?当初北宋为什么灭亡的?他们和金国还有盟约呢!比和议更靠谱!”郑遵冷笑道,

    能够当得上节度使,朴烨也不真的傻,只是有些事情想不到而已。听到郑遵如此说,朴烨也有些明悟了,迟疑着问道:“你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在铁山下损兵折将太多,给后金认为我们比明朝要更好对付,他们可能先来对付我们?”

    “这是知道!如果我们二万人,折损一半以上的士兵才夺下铁山。女真人会怎么想?他们之前不打我们,是觉得得不偿失而已!如果他们认为派一二万人就可以征服我们朝鲜,他们可不会介意派一二万人来的!”郑遵脸色凝重的说道。

    朴烨也沉默了下来,脸上再也没有之前的嚣张。

第245章 守财奴

    第245章守财奴

    经过郑遵和朴烨的一番话后,第二天朝鲜军并没有发起进攻,而是选择对峙。原本他们想围城的,不过海上有水军中,朝鲜军根本不敢在南面扎营。如果他们敢这样做,会遭到炮轰。

    第二天高大镐率领大军赶来,朝鲜军更加不敢大意,将兵力都集中在距离铁山城二十里外的大山上,在大山上扎营。

    对峙了一天,无所事事,就连探马之间的冲突也没有。也不知道朝鲜军作如何想的。唐继光也实在懒得和朝鲜人玩拉锯战了,太浪费时间了。唐继光任命陈良策为铁山城守备,负责铁山城的城防。高大镐虽然地位比陈良策高,但也是协助陈良策。

    主要是陈良策有能力,作为明军,陈良策虽然野战能力不怎么样,但唐继光发现陈良策守城能力非常不错。而且还是辽东将门出身,对于唐继光拉拢辽东人颇有好处。

    此外唐继光还提拔明将丁文礼、吕世举为百户衔,任练兵官。从辽东百姓中挑选精壮三千,交给他们二人按照纪效新书之法训练。

    唐继光这一系列举动虽然让高大镐他们有所不满,但辽东出身的将士也迅速归心。

    唐继光做完这些后,便率领五百武士坐船从皮岛出发,三日内,先后收复猪岛、大小海洋岛、长山岛、广鹿岛等二千余里沿海岛屿。擒绑后金守岛军官胡可宾、任光先、何国用等人。

    并有生员王一宁投效,王一宁此人虽然是生员,但唐继光颇为欣赏他。因为当初唐继光攻打广鹿岛的时候,王一宁却趁机率领十多名汉子起义。夺下武器,里应外合,使得唐继光伤亡大大降低。

    在文人当中,有这胆色之人少之甚少。而且王一宁对于辽东局势见识不凡,唐继光逐招为幕僚。

    当下唐继光一边派人整顿诸岛防务,并派人修建烽火台,派兵船巡逻。另外一边派人送捷报到登州,走陆路捷报京师。虽然唐继光走天津更好一些,但兵船行驶到天津,恐怕会使得朝廷有猜忌之心,唐继光这才不得不走陆路。

    此时已经是七月,京师中并没有秋天的快乐,反而京师上下都笼罩上一层隐瞒,六月熊延弼才刚刚出山海关,就传来噩耗。开原被**哈赤攻陷,现在仅存铁岭苦苦支撑。没有多长时间,铁岭被攻陷的消息就传来了。

    时人评曰:“铁岭、开原,为辽重蔽,既并陷贼,则河东已在贼握中。”

    京师为之昏乱,粮价高升。也不知道熊延弼能不能让局势不再恶化。据说首辅方从哲这几天睡眠,都不超过两个时辰。更有消息称,方从哲已经准备好辞职的奏折,就准备辽东事定,他就引咎辞职。

    可见方从哲现在的情况为何如此艰难了,这也多亏方从哲曾经担任国子监司业、祭酒等职务,门生遍天下。其中齐党党魁亓诗教更是方从哲的门生,再加上楚党、浙党出手,这才支持到今日。换做他人,恐怕早就在萨尔浒之战败亡的消息传来之时,已经被万历皇帝一撸到底了。

    唐继光的这一封捷报也很得方从哲的重视,方从哲接到捷报后,这些询问担任信使的王一宁一番。觉得有七八分确定,此事不假,方从哲大喜,慌忙入宫求见万历皇帝。

    至于为何出兵,唐继光以擅自出兵为由,向朝廷请罪。因为唐继光之前请战,这个借口并不唐突。…;

    万历皇帝当时已经卧病在床,但听到这个消息,也让人扶他坐在床上。听罢方从哲的禀报,万历皇帝禁不住感叹:“如果大将都如唐爱卿那般,何惧建奴啊!”

    “正式!微臣希望陛下可以赦免唐继光擅自出兵之罪!”方从哲也算厚道,喝水不忘挖井人,没有忘记帮唐继光说话。

    万历皇帝虽然对唐继光这种擅自出兵不喜欢,但眼下辽东局势不稳。万历皇帝也知道特事特办,如果要处罚唐继光,恐怕寒了天下大臣的心。万历皇帝稍作犹豫,便点头道:“嗯!唐爱卿虽然有过,但其心可嘉。这事情,内阁酌情削其部分功劳,功过相抵处理吧!”

    “陛下英明!”方从哲说道。

    方从哲顿了顿,接着说道:“另外陛下,唐继光在捷报中多次提及。此次新占领不少地方,需要修建城防,另外招募不少难民,粮食不足!陛下你看……”

    万历皇帝一听,登时一脸肉疼,几乎咬牙切齿的说道:“朕也没有多少钱,就拨三万两吧!其他的让户部拨款好了。”

    “陛下!户部钱库空荡荡的,老鼠也不愿意呆啊!”方从哲一听,立刻哭穷。

    “通州那里不是有二十万石粮食吗?凑合一下就是了!”万历皇帝不愧是守财奴,一点也不愿意掏钱。

    “陛下那二十万石粮食是准备送去辽东的!”方从哲有些不满的说道。

    “难道镇江那里不是辽东吗?一样而已!”万历皇帝大有要钱不要命的架势。

    “陛下!辽东那里没有钱,恐怕会兵变啊!那个时候,可是让建奴兵临山海关城下了!”方从哲半是吓唬,半是认真的说道。

    “这……对了!登州不是有二十万石粮食吗?那里拨一些过去好了!”万历皇帝记忆力还真不错。

    方从哲有些无奈了。“陛下,那里是用来防备再次发生灾荒的,最多拨十万石出来!陛下好不容易才有这么一个胜仗,没有足够的伤势,可是寒了辽东将士的心!恐怕辽东将士日后面对建奴,也没有立功之心了!”

    “好吧!朕缩减一些开支,最多也就拨九万两和十万石粮食出来!其他的由内阁筹备!”万历皇帝咬牙切齿的说道。仿佛此刻不是在说话,而是有人从他身上正割着一块肉。

    方从哲知道已经是最后的结果了,方从哲便点下头说道:“那微臣告退了!”

    一听方从哲走,万历皇帝的脸色登时好上几分。

第246章 党争

    不过镇江大捷还没有宣传出来,一件更加轰动的事情发生了。山东巡抚陶郎先派人来报,朝鲜使者到,状告福建海防游击将军唐继光,纵兵劫掠朝鲜国沿海。现在更是割据铁山,勾结女真,似有独立之心。

    陶郎先也说,从辽东逃亡到登州的辽东百姓,也没有人听说镇江失陷。

    更重要的是,当时明朝已经陆路上和朝鲜隔绝了,所以并不知道,铁山被朝鲜所据的事情。明朝自然并不知道,朝鲜颠倒是非。

    接到陶郎先奏折的第二天廷议上,东林党率先发难。

    因为杨镐是浙党人,而方从哲也是浙党。一旦唐继光的功劳成立,这也一定程度上挽回了方从哲的声望。这是东林党所不允许的,特别是这几年来,东林党和浙党、齐党、楚党关系比较紧张。而这三个党派背后,都是方从哲撑腰的,齐党党魁亓诗教更是方从哲的弟子。东林党那里会不趁机将方从哲给撸倒,重振雄风呢?

    “这事情得从严处理!居然有人破坏祖宗家法!朝鲜乃太祖皇帝定下的十五个不征之国之一,唐继光这是藐视朝廷!不杀此人,我大明颜面何存!”韩爌看着方从哲,黑着脸率先发难道。

    “没有错!韩相此言在理!杀良冒功不说!居然还破坏祖宗家法!太祖皇帝在天有灵,也要被这事情气的托梦于陛下!这事情绝对不能够惊扰到陛下!立刻派人将此贼擒杀之!”礼部左侍郎孙慎行咬牙切齿道。

    孙慎行不仅仅是东林党重要人物,更是理学大家,对于这种破坏祖宗家法的人,孙慎行最为痛恨。正因为如此,孙慎行对于唐继光的感官,可谓是恶劣的不得了。

    左都御史邹元标、给事中惠世扬等东林党人也出列道:“我等附议!”

    方从哲脸色登时气的涨红,想不到东林党才过去一天不够,就已经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对自己下手。齐党党魁、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亓诗教自然不会让自己老师孤身奋战了。

    亓诗教跳出来道:“我早就听闻朝鲜和女真人有勾结,当初朝廷不封朝鲜光海君为世子,光海君早有不满!今天说不定是联系女真人,陷害忠良!至于不征之国,那也要看什么国!难道朝鲜和女真人勾结了,我们也不加以处罚吗?那大明边患何时才可以了却啊!”

    亓诗教不愧是都察院出来的,一张嘴巴立刻把事情给说活了。

    “嗯!亓左佥都御史的话在理!韩大学生的话,有失偏颇了!”方从哲得到弹药支援,登时朝韩爌开火,虽然语气有些漫不经心的。但方从哲是内阁首辅,说出来的话,哪怕再轻,听在众人耳中,也是千斤、万斤之重。

    韩爌也不是省油的灯,韩爌对亓诗教冷哼一声,反驳道:“哼!这些都是左佥都御史的猜测而已!但这里却是有山东巡抚的奏折,路上还有朝鲜使者!岂是可以相比较?左佥都御史这话,恐怕不是为国之重臣应该说的!太虚了!”

    兵部给事中吴亮嗣慢悠悠的说道:“韩次辅的话有些道理,只是我们也不能够听信朝鲜和山东巡抚的一派之言。孙子都说过了:‘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事情得慎重处理!以我之见,派入去调查一番不就是了!”

    吴亮嗣顿了顿,接着说道:“须知一旦贸然决定,将有功之臣当逆贼处理。可是使得本来就不容乐观的边事,雪上加霜。建奴兵临山海关下,也不远了!这事情不可轻忽!”…;

    吴亮嗣是兵部给事中,而且吴亮嗣趁机到过辽东视察,为官十数年内,对于边事颇有独到见解。他的话,让其他人不得不深思。东林党虽然不甘,但其他党派,或者中立官员,此刻也倾向于吴亮嗣的话,觉得此言有理。

    韩爌也够果断,见不能够一棒子打死,立刻改口道:“既然如此!我推荐给事中惠世扬!惠世扬知兵事!为谏官多年!当可担任此任!”

    “我认为兵部给事中吴亮嗣更好!”户部给事中官应震出列,推荐道。

    官应震和吴亮嗣都是楚党领袖人物,人称楚地二君子。虽然二人平日间为了争夺楚党控制权,有不少碰撞,但对外的时候,二人还是很团结。而楚党也是依附方从哲的党派之一,正因为如此,他们也才不遗余力的支持方从哲。

    不过楚党的盟友浙党却不放心,唯恐楚党被东林党拉拢过去,他们认为派自己人最为稳妥。吏部尚书郑继之表示了不同的意见。“我认为应该由兵部右侍郎刘廷元担任比较好!如此方显出朝廷的重视!而且刘廷元老成持重,如此方可放心使之!”

    郑继之的话非常厉害,直接将东林党和楚党给一棒子打死。说年轻的同时,还说官职。特别是东林党,兵部给事中,还真掰不过兵部右侍郎的手腕。

    齐党则是基本沉默不语,只有几个人语言不坚定的支持一下刘廷元或者吴亮嗣。主要是因为齐党的党魁亓诗教没有开口,而亓诗教不开口,却是因为方从哲没有开口。

    争吵了大半天,这些人也回过神来了,真正拥有决定性力量的人,还坐着呢。

    韩爌虽然心中对方从哲可不感冒,但为官嘛!都是虚伪的!面子上韩爌还是笑眯眯的对方从哲问道:“阁老怎么看啊?”

    “票拟吧!由陛下决定!”方从哲面对近乎失控的党争,深感无力。万历皇帝躲避在皇宫中,未尝没有不愿意面对党争的缘故。

    亓诗教有些不知所措了,犹豫了片刻,暗示道:“阁老你认为谁比较合适一些呢?如此再作决定吧!毕竟很多大臣还没有表态!”

    “没有表谈,就让他们表谈吧!这事情我们这些臣子不好处理!”方从哲依旧避开核心问题,对于亓诗教的话和稀泥。

    当下大臣虽然有些摸不透方从哲的意思,但最后经过会推,依旧是不分上下。不过楚党势弱,吴亮嗣被刷了下来。最终票拟到万历皇帝那里的,只有孙慎行和刘廷元二人。

    不过让人大跌下巴的是,万历皇帝谁也没有选,而是派太监魏朝担任观军容使,前往镇江调查。更人让感觉不可思议的是,方从哲居然同意了。

    东林党为之愤怒,他。奶。奶的,派个太监去!这不是便宜唐继光吗?满朝上下谁不知道唐继光非常有钱啊,捐黄金十万两,约百万纹银于万历皇帝。派个贪财太监去,岂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就算是唐继光真的是虚报军功,只要银两族,魏朝肯定帮唐继光兜着。

    浙党、齐党、楚党的人原本还感觉奇怪,很快就有人明白出来了!派东林党的人去,镇江大捷肯定是假的。派浙党的人去,镇江大捷肯定是真的。问题是,这事情谁也没有把握说一定真的,万一唐继光虚报军功呢?浙党岂不是得为擦屁股,日后说不定惹火烧身。…;

    但如果是万历皇帝的人去就不同了,如果镇江大捷是假的,那就由唐继光自己花钱擦屁股。出事了,也烧不到浙党身上,但浙党的目的也达到了。方从哲这一手政治艺术不得不说,高明!当然了,如果镇江大捷是真的,那就更好了。

    虽然哪怕是真的,唐继光依旧少不得出些血来,招呼这些太监。但和浙党有什么关系啊?唐继光又不是我们浙党的人!这等武夫,放些血也好!

    这事情没有多长时间就传开了,恐怕也就万历皇帝不大清楚自己被方从哲算计了一把而已。韩爌和东林党众人知道了这事情后,那脸色说不出的精彩。

    据说在第二天,韩爌家中一个韩爌最为喜爱的青花瓷被一个侍女不小心摔破,那侍女被韩爌活生生的打死。不过所有人都明白,青花瓷十之**是韩爌自己摔的。至于侍女,不过是不好运,撞到韩爌枪头上,被韩爌发泄怒火活活打死罢了!

    经过这一手,虽然镇江大捷的真伪还没有分辨出来,但方从哲的威望也略微恢复了一些。韩爌等东林党人,也不敢如同往日那般猖狂。更重要的是,熊延弼暂时稳定了辽东局势。

    熊廷弼到任后,逮捕了准备逃跑的知州李尚皓;斩杀逃将刘遇节等,稍微稳定了辽东军心。

    熊延弼又亲自将前辽东经略杨镐逮解进京下狱,杨镐放在现代,可是元帅一级的大人物。熊延弼这一杀鸡儆猴,一来平息了士兵怨气。二来,也使得那些将领,不得不收起自己那些小心思,免得熊延弼的屠刀,落在自己脖子上。

第247章 陶郎先

    而在辽东的唐继光也和陶郎先爆发了冲突。唐继光当时的兵力并不多,扣除水手,受伤战死的,只是有大概二千六百出头的士兵。哪怕唐继光已经放弃了双山、镇江等地,但情况并不容乐观。皮岛一带二千余里的海岛,唐继光不可能真的完全依靠水军巡逻驻守。

    每座岛屿都需要派出少量士兵驻守,如果水军还没有抵达,就支持到水军抵达。这导致唐继光在铁山城只能够驻扎一千五百人,另外还有三千辽民组成的士兵。只是这些士兵不过是训练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他们的战斗力可想而知了。

    为此唐继光派辽人张盘到登州求援。张盘乃辽阳人,将门子弟出身。后金陷辽阳的时候,张盘全家遭到后金毒手,娇妻美妾被(女干)杀不说,三岁大的儿子也没有被放过,惨遭残杀。张盘自是和后金仇恨滔天。

    张盘到了登州后,立刻找到陶郎先,对陶郎先请求支援。陶郎先却以敌我不明为由,拒绝了张盘的请求。

    张盘那里甘心呢?张盘又去找登州游击将军赵元辟。赵元辟和张盘父亲关系很好,两人趁机在万历朝鲜战争中相互救过对方。张盘去找赵元辟帮助,赵元辟得知张盘全家蒙难后,也禁不住为之大悲。赵元辟决定私自出兵帮助。

    陶郎先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刻派心腹王绍勋,来拦截准备坐船渡海的士兵。

    王绍勋此人虽然是汉人,但曾经投降女真,但在女真得罪了贵人,这才渡海逃命到山东,头盔陶郎先。赵元辟素来看不起王绍勋这等反复无常的小人,赵元辟那里会听王绍勋的话呢?不过赵元辟不怕王绍勋,但并不代表小兵不怕,一时间两人僵持在一起,谁也奈何不了谁。而就在这个时候,陶郎先坐轿来到了。

    “末将见过军门!”赵元辟见到陶郎先来,虽然已经感觉大事不好,但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的对陶郎先行礼。

    边上的张盘暗自着急,但他没有办法插口。张盘他虽然出身算得上不凡,但论起官职不过是百户。而且还是因为朝廷还不知道他没有死。如果细论起来,他还有战败之责,少不得被呵斥一番。

    “卑职见过巡抚大人!”相比起赵元辟,王绍勋可就得意洋洋了。那张脸上挂着欠揍的笑容,赵元辟也是强忍着,才没有给王绍勋那脸一拳。

    “干什么!赵元辟,你这是想造反吗!没有本官的命令,居然调动兵马!”陶郎先虽然刚刚到,但沿途有王绍勋派人来告状。为此陶郎先刚刚走出轿子,一看到赵元辟就气不打一处,黑着脸厉声呵斥。

    “末将听闻福建海防游击将军唐继光立下镇江大捷,但此刻兵力不多,特去辽东支援!”赵元辟知道自己和陶郎先撕破脸了,所以虽然表面上的礼节没有少,但语气里面可就没有了往日的恭敬。

    “镇江大捷?什么镇江大捷!我只是知道不过是一个不尊号令,杀良冒功,违背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宗家法的逆贼!你难道要去朝鲜那里,帮这逆贼吗?赵元辟,你知道你这是干什么吗?你是在造反!”陶郎先黑着脸质问道。

    边上的赵元辟麾下士兵登时一阵骚动,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士兵,可没有造反之心。

    “那是因为军门被王绍勋所蒙蔽不知道罢了!无论军门怎么说,末将也要前往皮岛,支援唐将军了!至于造反不造反!自是由朝堂上的诸公定断,军门似乎还没有这个权力吧!”赵元辟这下,算是撕破脸了。…;

    张盘在边上听了,禁不住感动的鼻子发酸,感觉赵元辟当真重情重义。

    其实赵元辟敢如此做,自然不可能仅仅是因为张盘父亲之间的交情了。

    赵元辟这等当上游击将军的人,又岂是意气用事的人呢?早在张盘来到之前,赵元辟就听闻镇江大捷的事情。再加上赵元辟从张盘口中,知道了比较详细的战况,赵元辟便知道镇江大捷十之**是真的了。

    而镇江大捷是真的,陶郎先的做法,那可不仅仅是得罪了唐继光。更是得罪了除了几乎称得上满朝文武百官了,就算是东林党,也不是人人都为了拖下方从哲,而不顾国家大义的。不少东林党的人,都是少壮派。

    陶郎先做到这个程度,不倒台才奇怪。赵元辟现在是在趁机捞政治资本,好为日后晋身打个好基础。在朝廷诸公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

    陶郎先闻言,气的胡须乱颤,怒气冲冲的以一种斩钉截铁的语气,道:“敢渡一人者……斩!!!”

    最后那个斩字,五十好几的陶郎先仿佛将肺部所有空气都吐出来一般。说完后,胸膛就仿佛风箱那般,激烈起伏。

    赵元辟脸色涨红,咬着牙根,过了半响,似乎是想到妻儿。赵元辟仿佛被抽取脊骨那般,不得不屈服,吐字艰难道:“末将……遵命!”

    见到赵元辟听命,陶郎先的脸色才好看一些。至于王绍勋一脸小人得志,笑的仿佛偷到了鸡的黄鼠狼,甭提多猥琐了。

    王绍勋还在一边幸灾乐祸的讽刺道:“赵将军,你这才对嘛!何必为了那个逆贼,和朝廷,和巡抚大人作对呢?日后你就知道,巡抚大人这样做,可是为你好的!”

    陶郎先闻言,满意的捋着胡子颌首。

    赵元辟闻言,登时气的鼻子都几乎歪了。忍住心中怒火,策马回军营。

    回到自己军中,赵元辟的怒火也消去了大半,便让人寻来张盘。见到张盘,赵元辟一脸抱歉的说道:“世侄,叔父我这次……唉!总而言之,对不起你已经牺牲的先父,更对不起你了!”

    张盘那里是城府甚深的赵元辟的对手呢?听到这话,张盘还一脸感激加歉意的说道:“叔父不必多说了,当时我也在场。反而是世侄我让师父和巡抚大人撕破脸,对不起叔父了!叔父那里有对不起侄儿和先父的呢?请叔父日后别再提这种话了!”

    “和陶郎先撕破脸,这算什么呢!我和你父亲乃是过命交情!怎么可能不帮他报仇你!”赵元辟一脸大义凛然的说道。

    张盘客套了几句,便很快没有了和赵元辟客套的心。张盘忧心忡忡的想着铁山那里的事情。张盘更加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去和唐继光交代。特别是唐继光对于自己这次求援兵,抱有极大的期盼,为此还亲自送自己到港口,敬酒送别。

    这一刻,张盘连死的心都有了。

    赵元辟虽然功利心重,但还不是那种利益至上的枭雄,他对于张盘还是有感情的。见张盘脸色如此之差,赵元辟禁不住关切的问道:“世侄,你这是干什么了?脸色如此之差啊?要不要叫大夫来诊断一下!”

    “没有,只是……至少……唉!”张盘说到一半,却仿佛喉咙里面咽着什么的,后面的半截话怎么样也说不出来。

    “只是怎么呢?但说无妨!这里也没有外人!”赵元辟说道。…;

    张盘再次叹了口气,将自己心里面的想法,说了出来。

    赵元辟想了半响,笑了。赵元辟自信道:“世侄,不必太过担心。毕竟陶郎先这老匹夫如此做,责任不在你这里,我想唐将军不会太过责怪你的!而且我这里有一个办法,可以让朝廷办了陶郎先。只要陶郎先一去,出兵就完全不是问题!”

    “陶郎先贵为一省巡抚,那里容易斗倒他呢!”张盘苦笑道。张盘只道是赵元辟这个叔父,为了不让自己难受,安慰自己的话。

    “原本是没有办法!但现在却没有问题!”赵元辟自信的说道:“听闻唐仅仅捉了佟养正父子侄三人,可有此事?”

    “确有此事。”张盘闻言,两眼一亮,道:“我明白了!叔父的意思是献俘于京师,镇江大捷乃虚假的谣言,便不攻自破了!只是护送俘虏需要沿途严密防备,定然会大张旗鼓。陶郎先知道了,他会不加害吗?”

    “陶郎先自然会加害!不过不是有你叔父我在吗?你叔父我再不行,也是个游击将军,可以派人护送佟养正他们到京城!”赵元辟自信道。

    张盘大喜道:“如此麻烦叔父了!”

    赵元辟佯怒道:“你还叫我叔父,为何如此多礼呢!”

    “是!”张盘更加高兴了,这代表赵元辟不将他当外人。张盘在心中更加感激赵元辟。

    当写张盘亲自坐快船到铁山给唐继光禀报这事情,唐继光知道陶郎先的做法后,自然是勃然大怒。自然不会讲究什么以德报怨,唐继光当下写奏折,派人送上京师参陶郎先一把。同时派出一艘快船,押送着佟养正父子叔侄三人,还有十二名女真将领前往京城。

    不过唐继光并没有信任赵元辟,而是冒险从天津附近一个荒无人烟的沙滩登陆。速度非常快,不过是一天的时间,张盘就押送着佟养正他们,大摇大摆的进入北京。

    北京为之轰动,方从哲更是派兵部右侍郎刘廷元迎接张盘他们。京师中风向为之大变,之前还在讨论镇江大捷的真伪,但现在已经没有悬念了。

第248章 朝鲜屈服

    第248章朝鲜屈服

    万历皇帝当下派人快马加鞭赶上魏朝一行人,给魏朝他们换上封赏唐继光的圣旨,调查的事情,自然不了了之。同时对于唐继光的封赏也重新拟定下来,似乎为了补偿唐继光,封赏从原先定下的九万两白银、二十万石粮食,增加到十万两白银,二十五万石粮食。这些如无意外,将在十月之前送到唐继光那里。

    同时内阁前所未有的行动起来。东林党热血青年,吏部给事中侯震旸率先像陶郎先发难,他向上书朝廷,弹劾山东巡抚陶郎先听信奸佞、妒忌贤能。奏折中如此言道:“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