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小海盗-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稻。刚刚插下的早稻还有几分病恹恹的味道,不过密密麻麻的绿意,也叫人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农业繁荣。

    抬头挺胸,灿叔傲然说道:“一百二十万亩有奇!其中八十万亩是旱地,主要分布在淡水河以北的鸡笼、横山一带。四十万亩水田则是在淡水河两岸为主,其他地方也零零碎碎的有一些,但不算多。光是目前官吏统计,淡水河一带就于三十八万多亩水田!”

    听着这些话。唐继光心中计算一下。旱地种的都是旱稻或者小麦,产量不会大,不过台湾天气好,没有冬天,可以种上一些农副产品。比如蔬菜瓜果之类补充,农民的日子不会差得到那里去,这自然不会单纯的吃谷物,自然多出了不少谷物用于贩卖。…;

    按照一亩地能够产出一石小麦、旱稻,拿出一半来贩卖。八十万亩第,也有四十万石粮食!至于水田就更厉害了。水田哪怕是种水稻,一熟就有一石二,虽然说晚稻产量少一些,怎么样也有两石的产量,这就四十万石了!一年可以提供八十万石的粮食。比之于淮北一地,也差不到那里去啊!

    高兴的唐继光哈哈大笑。道:“辛苦灿叔你啊!如此多田地,再加上一年两熟,这粮食够了!够了!”

    “是啊!”灿叔点下头,一脸感慨的说道:“灿叔我年纪这么大了,也第一次能够掌控这么多田地啊!现在灿叔老了,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帮你看住这家业了!”

    顿了顿,灿叔接着说道:“明年这田地更加多,今年那白莲教造反,有不少流民都来了台湾,虽然没有统计完成,但少不得三十万人的,而且多是青壮。台北土地两熟,倒是叫人辛苦些,种不了太多亩地。即使是这样,安排平均一人三十亩地计算,也少不得再加上九十万亩田地!”

    听着灿叔的徐徐道来,除了高兴外,唐继光心中更多的是感动。伸手扶着灿叔,让他在坐在放在船头处的梨花木椅子上。“灿叔,辛苦你了!”

    简简单单的一句辛苦你了!灿叔就已经感到心满意足了,露出慈祥的微笑,道:“这算什么辛苦呢?这把老骨头还能够帮到你,已经很高兴了!阿光你已经不是当然那个小孩了,你也长大了!”

    灿叔比划了一下两人的身高差距。

    唐继光心中更为感动。眼前这个满脸皱纹的老人,一直都默默无闻,在背后用他那已经曲偻的身躯,帮他支持着压力。他的目的只是如此的单纯,一段没有血脉,没有名分的夫子之情。哪怕是帮了自己,也毫无索求,仅仅是单纯的父亲对待儿子的感情。

    “爹!”一种孺慕之情油然而生,唐继光很顺其自然,也很突然的喊道。

    灿叔微笑着的脸,一下子僵硬了,人霍然从椅子上站起来,道:“你,你这是干什么啊!灿叔是不祥人,你叫什么呢!好好的!你”

    看这气急败坏得说不出话来的灿叔,唐继光把灿叔按回椅子那里,知道自己再说,恐怕真的把这迷信的老人给急死。安抚道:“好了!好了!灿叔,我知道错了,你老人家坐下!”

    灿叔目光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既有失望,又有欣慰。爹这一声呼喊,灿叔何尝不愿意听呢?“以后别这样叫了!知道不?”

    老老实实的点下头,唐继光蹲在灿叔对面,说道:“不过灿叔你这样没有儿子是不好的,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啊!”

    “天意如此,不好连累人啊!免得日后还得自己伤心,白头人送黑头人!”灿叔摇了摇头,婉拒道。

    灿叔虽然如此说,但唐继光并没有止住这个话题,道:“灿叔,我想过的了!”

    “嗯?想什么了?”灿叔眯着眼,凌厉的目光盯在唐继光脸上,他现在算是怕了唐继光了。这娃儿越大,自己就越不知道他到底想什么,就好比刚才那一声爹,可是把灿叔的心都弄得乱起来。套用那个大诗人的话来说,这叫斩不断,理还乱。

    琢磨了好一会儿,唐继光才再次张口说话。“虽然灿叔你不让我叫你”

    怕灿叔又气急败坏过来,唐继光没有说那个字,越过去,不过两人都明白唐继光是想说‘爹’这字来。“在我心情,我一直都如此待灿叔你。我已经想过了,我如果有两个孩子,就把一个过继到灿叔你这里来,当孙子!也让灿叔你后继有人!”

    “你这是!你这是干什么啊!这不是作孽吗?”灿叔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心中千肯万肯,但又唯恐自己的厄运沾染到孩子身上。

    唐继光拍了拍灿叔干枯的双手,有些感叹的说道:“无后为大啊!灿叔,就算往日间有什么不好的,时间都过了这么长,没有事情的!我怕是你想多了,灿叔别想那么多,就听我一次吧!”

    “唉!你这孩子”灿叔说不下去了,眼圈一红,两行老泪夺眶而出。

    大概是不想在小辈面前这样,灿叔蹩脚的伸手擦着眼睛,语带呜咽的眼神道:“这外面风真大!沙尘又多!这沙尘进眼睛了,怎么都乃不揉出来呢?”

    唐继光也没有说话,他知道上个时候说什么,恐怕都会让灿叔尴尬。只是默默的向其他人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都退下,自己就这样陪着灿叔。

    一老一幼,两人的身影,在阳光下,拉得长长的,交剪在一起。(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403章 荷兰暴行

    …。。

    灿叔忽然问了一句话。“刚才那女娃子也是倭国人?”

    “是的”

    唐继光疑惑的看了灿叔一眼,应诺道。

    “不行!”灿叔坚决的说道。

    唐继光登时傻了眼,他往日迎娶千姬、松子、小泽她们,灿叔虽然有些不大愿意,但也仅仅如此而已。现在怎么论到阿国了,这风向就变了呢?

    灿叔下面一句话,就让唐继光明白这缘由了。“我的孙子不能够有那倭国人的血统!”

    还没有等唐继光回话,灿叔下面一句话就叫唐继光一脸羞红了。“那红毛蛮子女娃也不行!虽然生的好生养,不过我不喜欢,我的孙子要是正宗的汉人!阿光,不是我说你,你也找个良家女子啊!你的继承人,也得有个好出身!”

    唐继光一脸羞红,都不知道该怎么和灿叔交流好了。

    幸好台北城就在眼前,虽然淡水河贯穿台北城,但考虑到防御敌人等事宜,船只是不能够进入台北城内。淡水河则是将之分流,一来是防止河水涌上街道,水淹台北城,二来也方便居民生活用水。另外也有分流到护城河那里,出入处则设置有铁栅。

    码头设置在距离护城河不远的地方,一道挂着酒字的帆布迎风飘扬,附近码头处虽然谈不上熙熙攘攘,但也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不等唐继光的座船抵达。已经有一队兵马赶来。接管这处码头。

    一名商人有些不忿的看着这些兵丁,埋怨道:“是什么大人物啊!居然要封锁码头那么严重。”

    一名消息灵通的青皮笑嘻嘻的说道:“老家伙,你再大声点说下,牢房那里得多你出来了!”

    “哼!我就不算如此无法无天,别忘记这里可是唐军门的地儿!”话虽如此,但这名商人显然都有些忌惮,说话声音放轻了不少。

    那青皮最是喜欢炫耀,撇了商人一眼,道:“来的就是你口中的唐军门!”

    商人大吃一惊,失声道:“什么?居然是唐军门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啊?唐军门不是要镇守北疆吗?”

    附近围观的平民百姓青皮流氓也禁不住议论纷纷。有人恶意揣测道:“我看是在北面打了败仗,毕竟那东江镇孤悬于海外,真的败了,可是兵败如山倒。一败涂地的!怕是被朝廷问责,这不逃回来了嘛!”

    “放你的屁话!唐军门英勇无双,怎么可能会如此的?”听到这话,立刻有拥护唐继光的百姓反驳了。

    而且反驳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好几个。之前开这口的人,立刻抱头鼠窜离开。

    之前开口的那青皮,咳嗽一声,道:“这天气啊!热啊!这口啊!干啊!”

    现在十二月天,哪怕是台北,也不可能热了!这青皮不过是想讨好处罢了。之前那商人看来也颇有身家,很是豪爽的对身边家仆说道:“去,到酒肆那里叫上几份菜肴和一壶酒!”

    说罢,用目光看着青皮。青皮知道了,他也不怕商人欺骗自己,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道:“多谢老哥了!我听在衙门做事的堂哥说,这次唐将军回来,是要把那帮荷兰鬼给灭了的!”

    听到这话,附近的百姓轰然叫好。

    这些百姓可不是无缘无故的起哄。实在这荷兰人到了澎湖后做事太过可恶了。荷兰人大概是把自己当成了大航海时代初期的西班牙人,而明国人则是当是印第安人了。他们认为中国人是野蛮人,和他们没有道理可以谈的。…;

    大军占领了澎湖后,便在当地修建堡垒。这些堡垒自然不是荷兰人自己修建了,而是驱赶澎湖当地的百姓修建。一共捉了一千五百名明国人修建。每天都有数十人病死、累死、饿死,工作中被木材、石板压死的也并不少见。

    荷兰人思想和中国不同。他们可没有落土为安的想法,死来到尸体为了省事儿,近海的就抛到海那里喂鱼。近内陆的,就抛到附近喂豺狼、乌鸦。

    (历史上,被捉到澎湖的一千五百名中国人奴隶,三个月后,只有二百七十名存活,被送往巴达维亚,作为总督库恩的礼物,最终抵达的只有一百三十七人,期间悲惨,已经不能够用文字形容了!)

    如果仅仅是这样,或许这些百姓都没有如此激动,大概也就是兔死狐悲。在击溃了福建海防道水师后,大概感觉已经没有能够阻挠到他的舰队了。舰队都督雷耶斯?佐恩派兵劫掠漳州沿岸土地。

    主要是因为物资短缺,导致营养跟不上。刚刚抵达澎湖,就有四十名水手船员病亡。水手们都表达出要获得牛羊补充营养的需求,于是雷耶斯派兵劫掠。

    那个时候的明军不是一般的垃圾,根据当时随行的一名船长的日记《东印度航海记》中描叙,他曾经用七十名火铳兵攻打一个村庄,村庄附近有堡垒。估计是卫所吧!上千人出了堡垒进攻,七十名火铳兵显然无法形成足够的火力网。

    射击几次后,他们就白刃战了,但在白刃战中,他们只是损失了两人,其中包括一名理发师。而进攻的明军士兵则被击溃,逃回堡垒那里。这些士兵攻不下堡垒,就把一切都劫掠了,并且把村庄烧毁。

    这个船长写的这一切都是在日记那里,即使有夸大,可信度也相当高。从这里,可以看得出当时福建明军的战斗力了。一千敌七十,比例达到1:14。2居然都被打败!

    漳州港还因此被封锁,而在这段时间内,还有一百多艘海船被烧毁或者俘虏。福州的海贸基本上是漳州、泉州、福州三地,其他的在当时而言,都是小打小闹。

    而这三地中,漳州位于福州南端,泉州临近漳州。泉州自然被战争所波及了,这还不算,荷兰人还封锁了广东、东南亚和福建的贸易。

    只有少数武装商船,自诩威力强大,这才勉强通过这一段海域。不过即使如此,他们也不敢在漳州、泉州,甚至连福州都不敢靠近。

    这里面造成的损失难以统计,自然也影响到了台北城一带了。台北城的居民还有不少都是福州人呢!对于家乡的情况也很是担忧,对于破坏他们家乡的荷兰人,可谓是恨的咬牙切齿。而商人被影响的还更加大。

    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开去了。唐继光还没有来到衙门,就已经有十多名商人带着名帖到衙门外侯着,等唐继光到了,递上名帖。

    唐继光也刚刚到了衙门,十多张名帖就涌上来。也亏是自认有身份的人才递上名帖,如果忽视地位,递上来的名帖,恐怕都足够把这官衙埋了。

    见这么多名帖递上来,唐继光也奇怪了,朝灿叔派来辅助他的师爷询问一番,这才知道最近荷兰人干下的事情。至于灿叔到底年纪大了,唐继光不想让他太过劳累,哄了他去午睡。

    接见这些商人不是问题,问题是人数有些多了,哪怕一个十分钟,十多个也要耗唐继光一个时辰有多。唐继光想了想,对尚可喜吩咐道:“你去和那些商人说,给他们一盏茶的功夫,推选三个来见本官,表达民情!其他的,愿意等消息的,就让他们在花厅那里侯着,不愿意就往家里面回,反正都别堵在衙门口那里,这都成什么样子了!”…;

    “军门说的是,末将这就去说他们!”尚可喜应诺一声,快步出去。

    唐继光趁机让人调了些今日的邸报和行文来,越看就越皱眉头。荷兰人对于漳州的骚扰比预料中的严重,哪怕荷兰人只有五百多人,但他们很是勇敢。

    现在已经有五个村子遭了殃,上万人受到波及,被杀被俘虏的,仅仅是邸报就有二百多人。不过以明国官员喜欢报喜不报忧的习惯,这数字少说得翻五倍。造成的商业损失就更是不知道凡几了。特别漳州商人每年都从日本那里购买大量的铜矿石、白银,少了他们后,这也影响了不少日本的贸易。

    唐继光刚想让人调荷兰人的兵力情报过来,尚可喜已经在外面吆喝道:“军门,三名商人代表已经带到!”

    只见一高一矮一胖的三名商人就带来了,三人从面相看,都知道是经常出海的人了。

    三人各自报上姓名,毕恭毕敬的磕头行礼。唐继光待他们叩过头,说道:“起来吧!你们来求见本官,所为何事啊?”

    别看唐继光年纪不大,更是一反常理的不留胡子,显得面相更加年轻。但说出来的话,可是官威十足。

    三名商人刚刚站起来,都还来不及挺直腰杆,便弓着腰,三人对望一眼。高个子的大概是比较有名望,先是朝唐继光拱了拱手,随后说道:“草民等来求见,是听闻军门准备攻打红毛鬼子!不知道此事?”

    这事情不用掩饰,唐继光很爽快的点下头说道:“这红毛鬼子如此嚣张,本官怎么可能坐视不理呢?不过详细计划,你们就不必多问了!”。。)

    …

第404章 备战【上】

    顿了顿,唐继光补充道:“并非是信不过你们,实在是这事儿事关重大!正所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三个商人什么时候见过如此好说话的丘八的,居然还给他们解释,那里会得寸进尺。三人都异口同声,忙不迭的表示理解。

    高个子商人这个时候说出整体了。“草民等来寻军门,并非是想打搅军门办事。而是听闻军门准备出兵对付红毛鬼子,很是高兴!唯恐军需和军饷上有所不足,经过我们一共十七人商议决定,赠送二万两纹银!精铁二千斤,生铁三万斤,绢布八百匹于军门杀敌!这些钱财物资三天内,必定送到军门的库房那里去!”

    一听这话,唐继光首先想到的不是感激,而是感觉这帮荷兰人,算是把这帮商人都祸害的不轻。要不然以商人一般的吝惜性格,怎么可能如此大方的呢?

    大概感觉给了钱财物资,底气足一下,高个子商人接着补充了一句。“希望军门尽早出兵!”

    虽然后面的话有几分,雇主对雇佣兵施压的味道,但对方花费那么多钱财物资,算起来都五六万两了,说这么一句话,也算不为过。唐继光也不着恼,点下头,道:“本官知道的了,只要准备好,就出兵澎湖。另外,你们可有哪些红毛鬼子的情报?”

    宛如六月怀甲,挺着啤酒肚的肥胖商人出列。微微一躬身。倒不是他对唐继光不尊敬,实在他这身材,弯腰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草民听闻一条信息,只是可信程度。不知道有多少!请军门慎重!”

    “但说无妨!”唐继光不置可否的点下头。

    那肥胖商人琢磨了词句,说道:“草民听说,拿下澎湖后,那红毛鬼子的水师都督派人向巴达维亚(荷兰在南洋的总部)求援,据说巴达维亚的科恩总督已经派了二十艘巨舰和二千名红夷兵前来。这个消息是草民和一名红夷走私商人贸易的时候,得到的,不过真实程度有多少,草民也不太清楚!”

    “嗯。这个消息草民也听到,不过草民是从一名居住在巴达维亚的明国商人那里得到的。派来的船只和兵力没有高员外说的多,只是听闻有大概十五艘战舰前来,兵力有多少。就不太清楚了!”一支没有说话的瘦个子商人也在一边插口说道。

    唐继光摸了摸光滑的下巴,点点头道:“你们说的这些情报很重要,虽然不知道详细情况,但可以肯定,巴达维亚那里派来了援军。而且鉴于带兵占领澎湖的雷耶斯?佐恩这些红夷人带来的兵力只有六百来人。这次派来的援军不会太少。要不然如何面对我大明的反扑呢!”

    几个商人再和唐继光说上几个消息,不过这些消息都要么很夸张,要不然就没有太多作用。见没有可用的情报,唐继光便端起茶杯。这些商人都是人精。那里不知道这意思呢?三人齐齐朝唐继光拱手告退,唐继光假意挽留一下。再客套几句。

    商人也跟着客套几句,随后便告退下去。唐继光端坐在椅子上。目光却遥望着窗口外面的天空。心中已经飘向澎湖,思量着和荷兰人开战的事儿。

    想着想着,唐继光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靠着椅背睡着了。

    “殿下!殿下!”一把轻柔的声音,把唐继光唤醒过来。…;

    揉了揉眼睛,发现天色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黑了下来。书房内点着两支大红蜡烛,淡淡的檀香味绕缠于鼻间,让人很舒服。身穿雪白衣服的阿国,站在身边,衣服大概是从成衣店买的,有些窄。把阿国傲然的身材都勾勒出来,唯美的曲线让人不由自主的迷恋期间。

    “现在什么时候了?时间过得真快了!”唐继光有些艰难的把目光从阿国身上移开,问道。

    “已经是戌时三刻了!殿下是劳累就回房间时间吧,在外面太过勉强自己了!”阿国素手掠过额头,把刘海扫到一边,左手轻轻按在唐继光肩膀上。“殿下,中国不是有一句古语吗?砍柴不误磨刀工嘛!来,我扶殿下你进房!”

    戌时三刻也就是晚上七时四十五分左右,唐继光想不到已经这么晚了。打了个哈欠,却也不想回房间。伸手拍了拍阿国那雪白的手背,嫩滑的素手叫人有种放在手心把玩的冲动。安抚道:“放心吧,我知道应该怎么处理事情的?倒是这一身衣服……”

    阿国俏脸一红,在烛光下,更显迷人。“殿下!你怎么可以这样说我的呢?太过流氓了!”

    “呵呵!你也累的,下去睡觉吧。现在时间已经不早了!”唐继光关切的说了一句,对外面呼喊道:“外面的是谁啊?”

    “是末将孔有德!”

    “进来吧!”唐继光吩咐一声。

    “是!”孔有德穿着便服,腰间配着一柄苗刀,长发束在一起,下巴蓄着一圈胡子。年纪虽然不算大,不过孔有德已经有几分猛张飞的风采。进了书房,孔有德便低下头,朝唐继光拱了拱手。

    “你去寻人,把今日关于荷兰人兵备的情报拿来!迅速一些!”唐继光吩咐道。

    阿国闻言,立刻哀怨的看着唐继光。不过阿国也有自己的分寸,在外人面前,得给唐继光面子,不好埋怨唐继光,只能够用目光传达自己的话。

    等孔有德出去了,唐继光再次拍了拍阿国的素手,安慰道:“放心吧!我今天下午睡着了,已经休息的差不多了。再说,你在日本战国时代那里耳濡目染之下,也应该知道。兵贵神速这个道理,好了你去睡觉吧!对了,多陪陪丽璐,他损失了一艘大船和货物。心里面不大好受的!”

    阿国迟疑着点下头,温柔的说道:“那好吧!丽璐那里,殿下你去安慰吧!这样才符合殿下你的心意!”

    这话太过锐利了,唐继光禁不住老脸一红,悻悻然的揉了揉鼻子,道:“你这是什么话呢!现在这么多事情,我哪里有空管这些事情!”

    “哦!是真的吗?”阿国也没有反驳,只是意味深长的应了一下。

    唐继光故作没有听到。收敛脸色,一脸严肃的样子。心里面却禁不住有些七上八落,幸好阿国还算性子温和,虽然心中有些不舒服。但也没有太过吃醋。接下来和唐继光说了几句话,叮嘱唐继光好好休息,自己就一脸倦意的回房间去休息。

    因为孔有德还没有回来,唐继光也有些无聊,第一次认真的打量一下这间书房。

    这书房是灿叔给唐继光他安置的。虽然唐继光在这里居住的时间不多,但书架那里,为了装点门脸,还是放置了一些书籍。没有人住。但并没有铺垫上灰尘。

    大门户那里也有大门户的规矩,每天都有丫鬟来清理。书籍看上去倒没有一点灰尘,纸质看上去很新。仿佛刚刚出来的新书。…;

    唐继光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书架边上看了看。最后挑选了一本《旧唐书》出来,凑合着在烛光下观看。不想刚刚翻看几页,看的有些入迷,就嗅到一股香味。不是女人的胭脂香味,而是食物的香味,诱人得紧。

    唐继光这才记起,自己好像中午饭和晚饭都没有吃啊!

    抬起头来,只见孔有德一手夹着一叠文书来,一手端着托盘,托盘上放着一碗白饭,三碟虽然不多,但颇为精致的小菜。

    “真是亏得你想起来,本官都几乎忘记了这饭菜的事情了!”唐继光有些感叹的说道,看向孔有德的目光,也多了几分亲近。

    孔有德心中大喜,笑呵呵的把托盘放在一边的茶几上,再把行文放在书案一角。“军门为了处理大事,废寝忘餐。末将只会呈匹夫之勇,除此之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照顾好军门而已!”

    顿了顿,孔有德问道:“军门这饭菜是端到书案上吃,还是在茶几上吃呢?”

    “就在茶几上食用可以了!到了书案这里,虽然空间大一些,但难免会污了文书、卷轴。”唐继光想了想,说道。

    孔有德立刻把托盘重新拿起来,将饭菜轻轻放在茶几上,然后就拿着托盘离去。

    虽然说孔有德是亲兵,但吃饭的时候有个人在一边盯着,总不会是什么让人舒服的事情。唐继光更没有让人服侍的心思,孔有德很是聪明的在外面等唐继光吃完饭菜,这才进来收拾碗碟。

    唐继光的注意力并没有落在孔有德那里,已经被情报所吸引。根据灿叔和刘荣浩派出去的夜不收打探,再整合商人的资料。根据目前的情报,已经可以确定荷兰人一共拥有十三艘战舰,其中有两艘因为攻打澳门,并中途遇到风浪断去桅杆。

    现在这两艘船被留在澎湖,作为护港炮台使用。除此之外,还留有三艘兵船巡逻澎湖一带海域,余者肆虐于漳州一带海域。现在明国人都知道荷兰人的厉害,基本上见到荷兰人来了,便逃跑。不过人走的了,往往船只就不容易走脱。

    百姓伤亡已经少了很多,只是偶然有不走运的被捉到。但被荷兰人焚烧夺取的船只依旧稳定上升着,每过几天都有被抛弃在码头的船只被俘虏或者烧毁。(历史上记载,被焚毁夺取的船只有六百多艘。)

    看了看文书中对荷兰人兵备的侦查。荷兰人十多艘海船那里,得到详细情报的只有五艘兵船,幸运的这些兵船都是主力船只,其他的虽然没有得到详细资料,但有了这些,荷兰人大致战斗力应该可以估摸七八分。

    得到的分别为:格罗宁根号,三桅,四百八十吨,目测一千六百料左右。(注)配备三十三门火炮,其中主炮由两门十六斤红夷大炮组成。

    唐继光计算了一下,一斤约莫一点五磅,十六斤,换言之就是二十四磅炮。只是不知道是加农炮还是荷兰长炮呢?如果是加农炮就有些麻烦了!舰炮中近距离火力凶猛,对于擅长接舷战的中队而言,将很容易遭受很大的打击。

    萨姆松号:两桅,吨位:未知,目测约八百料左右,配备火炮不下于二十门。

    默伊登号:三桅,四百吨,目测约一千四百料,配备火炮不下三十门。

    埃拉斯莫斯号:单桅,轻帆船,吨位:未知,目测四百料左右,配备火炮约莫十七门。…;

    维多利亚号:双桅,圆船,吨位:未知,目测九百料左右,配备火炮二十三门,三门主炮十二斤(十八磅)红夷大炮。

    (注:经过木木调查很多资料,发现中国古代的‘料’和西方的吨位无法换算出来。因为料是面积单位,一料是一丈立方。众所周知,木材也有轻有重了,用轻木制作的一百料船,比之重木制作的一百料海船自然不同了。个人认为,网上的三料等于一吨纯属胡编。)

    唐继光发现荷兰人也许不多,但火炮不是一般的多。按照中国的配置,一艘主力兵船也就装备七八门火炮。虽然有碗口铳这些小口径火炮,不过那玩儿,纯粹鸡肋,射远了没有威力,近了也就能够用一次。

    头痛!不知道现在台湾这里的水师还剩下多少呢?

    这次不用找孔有德了,书案上有资料。不得不说,经过郭怀一弟弟出卖,福建水师遭到埋伏。对于福建水师造成的打击非常大。

    现在福建水师只有一艘一千二百料的扬帆号撑着,除此之外一艘千料大船在回来途中沉没,另外一艘现在还在船厂那里修理着,想再次出海,少说要三个月后。而且因为更换了不少零件,契合度没有之前那么高,再用于海战就有些勉强了。

    剩下的海船那里,有一艘七百料的福船,三艘五百料到四百料的福船,七艘二百料的海沧船,十七艘一百五十料到一百料的苍山船。

    对付荷兰人,海沧船、苍山船的左右并不大。如果荷兰人大量装备加农炮,这些级别的海船更只能够当炮灰使用,近距离火力强大的大口径加农炮,甚至可以一炮击沉一艘一百料的苍山船。

    ps:感谢书友权大纳言月票!

    今天两更!八千字,求一下推荐票,希望推荐票能够过万!请书友多多支持,多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405章 备战【下】

    第40章备战【下】

    船员方面倒是没有问题。因为唐继光早四年前便在海坛山购买土地,建立了以培养水手为主的东海学院。除了刚刚开始的时候培养出来的水手毕竟少,近年来在那里每年都培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