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甲午崛起-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溪几乎成为了一个大训练场。

    赵轻萝还抽调了一支宣传队过来帮助宣传,主要是对沿途的山民,还有对本溪和草河口一带的镇里面的居民宣传,让大家逐渐对这一只全部穿着洋装的军队放松了警惕。

    宣传工作本来应该是由军队自己解决的,只是萌总裁的军队数量少,加上训练的任务重,还有挖战壕。

    本溪方面在紧锣密鼓的准备,整个大清国的朝廷却处于惊慌失措的状态当中,在紧张的讨论,自上而下。

    李鸿章被紧急调入京师,参与军机处的讨论。

    李鸿章本身也兼着军机大臣。

    李鸿藻和李鸿章的日子都不好过,这俩名字就只相差了一个字的兄弟,其实一点关系都没有,而且因为政见不合,还是对头呢,根本一点私交也没有,现在为了轩宗露和轩悦萌的事情,却成了难兄难弟。

    因为轩悦萌当初是李鸿章保荐,后来又成为了李鸿藻的入室弟子,还在紫禁城住过半年,也可以看成是两宫皇太后的养子,同治帝还御赐了举人的出身。

    现在看来,简直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这一下,不单单是打了两宫皇太后和皇帝的脸,也打了这两个大学士的脸。

    朝廷上上下下,都是私下谈论,这件事,不但给予了清廷巨大的武力压迫,还给了面子上的压迫。(未完待续。)

0461 清廷要打

    “事情是因李鸿章的保举,李鸿章你又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朝廷最能打仗的兵马都在你手里,怎么办?你来说。”慈禧太后的声音冷峻,一句话就把两宫和皇帝撇掉的干干净净。

    慈禧太后的态度,当然也在李鸿章的意料之中,来北京之前,他就反复想过了该站在什么角度说话了。

    作为北洋大臣,全国督府之首,背黑锅这不是应该的吗,况且李鸿章背黑锅都背习惯了。

    李鸿章拱手道:“臣斗胆想问圣母皇太后,这个东夏威夷王国抢占了本溪和草河口,算是洋人的事情呢?还是算轩家的事情?到底,和轩家有没有关系?臣只是在直隶行走,对东北的情形并不清楚。”

    李鸿章老辣就老辣在这里,一方面脑子机灵,反应快,另一方面,绝不在没有弄清楚慈禧想法的时候表态,这当中,有没有轩悦萌的事情,这不是实际有没有,而是在慈禧心里,算是有没有?

    这点,是李鸿章最先想要弄明白的。

    慈禧暗道李鸿章狡猾,轻声哼了一声。

    现在谁都知道和轩家有关系,起因就是因为奕訢要调轩宗露回北京,回礼部任职。

    如果说和轩家没有关系,这是自欺欺人,如果说和轩家有关系,那牵扯的面就广了,这是上不了台面的事情,如果时光能够倒退,很多人都恨不得掐死轩悦萌。

    这绝对不是李鸿章一个人的问题,你们都是瞎子啊?

    恭亲王奕訢也恨的要命,狠狠的瞪了一眼面前的地板。

    其实恭亲王奕訢的责任最大,这事情的起因是出自恭亲王奕訢,如果不是他硬要撤去轩宗露辽宁巡抚的顶戴,也不会有这么多的事情。

    已经归政了的同治帝很不爽,本来应该是他当家的,但是同治帝发现,归政之后,垂帘却没有撤掉!他这个皇帝仍然只是一个傀儡罢了,

    同治帝大声道:“这是洋务,是恭亲王的事情!李鸿章这个问题,应该让恭亲王给我们解答。”

    恭亲王奕訢见皇帝开口点自己的名了,只得硬着头皮道:“禀皇上,禀两宫皇太后,这事到底是不是轩宗露和轩悦萌在背后挑起的,还没有查实,不过这个东夏威夷王国确实是洋人的,那个叫做理查德哈里斯的洋人王子,臣也见过。至于这个东夏威夷王国为什么忽然强占我大清国的国土,还要再找他们询问,不过眼下,应该立刻调集兵马,一面找各国驻京领事馆调停,一面做好防御准备!这个东夏威夷王国只不过是美国的海外藩属国,美国在列强当中的实力都算是弱的,咱们更不能被一个小小的美国的藩属国欺到头上。”

    慈禧太后又是轻声哼了一声,其实慈禧也在心里责怪奕訢出的馊主意,好好的撤轩宗露干什么?一个辽宁巡抚能起什么风浪?

    慈禧太后虽然听过东夏威夷王国向德法购买了大量工业设备的事情,并没有放在心上,至于东夏威夷王国购买军备的事情,慈禧也同样没有放在心上,为什么呢?

    因为列强在华的关系,其实不是清廷来牵扯的,而是洋人们自己互相牵制的,一向都是这样。

    清廷根本不用去管,想管也管不了,在清廷的眼里,只要稳住了英法,基本没事。

    “什么都不知道?那要你们总理衙门干什么?一帮大学士,都是干坐着吃干饭的啊?吏部呢?吏部也是恭亲王管着的,为什么绕过朕下的旨意?为什么要撤去轩宗露辽宁巡抚的差事,你们不想让朕当这个皇帝吗?”同治帝大叫道。

    慈禧太后皱了皱眉头,对李莲英道:“小李子,皇帝累了!让人侍候皇上下去歇着去吧!”

    慈安皇太后看了暴躁的皇帝一眼,也同样皱了皱眉头,眼中却都是慈爱,向皇帝微微的的摇了摇头。

    同治帝哼了一声,大踏步的走出暖阁,“不让朕听,更好,朕还不爱听呢!”

    同治帝走后,慈禧太后稍微整理了一下情绪,缓缓的将大拇指上面的玉扳指转动了一圈,知道这个时候再说奕訢也没有用,“李鸿章,你一面安排同东夏威夷王国接触,一面安排和各国在京津地区的领事馆接触,请洋人出面调停,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立刻调兵,做好迎战准备,不管洋人调停的结果如何,这一仗,可能都避免不了,除非这个番邦的藩属国能主动退出本溪和草河口!盛京城是祖宗的基业,绝不能让洋人威胁到我大清国的根基。”

    “嗻。”李鸿章算是明白了慈禧的意思了,慈禧这次的意思很强硬,必须打赢,绝不让步,李鸿章也弄明白了,这中间,必然就是轩悦萌搞的鬼,本来当初突然冒出一个什么夏威夷王国,李鸿章就一直在怀疑。

    恭亲王奕訢向文祥使了一个眼色,慈禧的态度,还是很让恭亲王奕訢满意的,慈禧总算是站在了自己一边,但是没有处置轩家的人,这说明慈禧的态度还很嗳昧,这是恭亲王奕訢咽不下这口气的地方。

    文祥明白,施礼道:“启禀两宫皇太后,我们已经得到了消息,轩宗露在圣旨到达之前,已经逃到东夏威夷王国去了,现在联系不上了,这该如何处置?”

    慈禧看向文祥,又看了看恭亲王奕訢,当然明白文祥和恭亲王的意思,想封死轩家的路,冷然道:“那你说,该当如何处置?”

    文祥怔了怔,“这么大的事情,只能让两宫皇太后拿主意,臣不敢妄言。”

    “哀家现在就是要你说,既然你问出来了,肯定先想好了该怎么处置。”慈禧太后的声音愈发的冰冷。

    慈禧是肯定不好战的,慈禧巴不得永远都不要来打搅她,她就这样稳稳的抓住大清国的权势就行了。

    “按照吏部的章程,一个巡抚擅离职守,跑到洋人的地方去了,这总是说不过去的,至少该算是渎职,臣请撤去轩宗露的顶戴花翎,责他速回京师述职。”文祥咬牙说出了自己的意思,当然,这都是和恭亲王奕訢早就商量过了的。

    慈禧太后冷冷的道:“你有证据说轩宗露跑到洋人的地方上去了?轩宗露即便是离开了盛京,也不见得就是跑到洋人的地方去了,什么事情,还是查清楚了再办的好,你们做事情,就是毛毛躁躁。”

    “嗻。”文祥不敢再说了,慈禧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打归打,还要看打的结果呢!这个时候再坚持要治轩宗露的罪的话,就真的是在跟慈禧对着干了,他可没有这个胆子。

    恭亲王奕訢也不敢再多啰嗦,慈禧的主意,的确是持重的主意,这一点,在场的大臣都在心里佩服。

    李鸿章最后道:“臣请调骆国忠部的五千兵马。再调两个营,合计一万兵马,策应骆国忠部。”

    众臣一惊,这是李鸿章的血本了,看家的本钱差不多都拿出来了,李鸿章的淮军三万多人,骆国忠的五千大军是久经沙场的,在打太平天国,打捻军的时候都一直冲在前面的,请出这支大军,李鸿章就是要表明态度狠狠的打了。再调一万兵马策应,总数就是一万五千人,几乎是李鸿章的一半身家了。

    慈禧对李鸿章的态度很满意,“能打,也要能和,打的好,才有机会和,打的过,也许不用和了。”

    众臣再次惊讶,这是慈禧很少见的将话说死,意思很清楚,九成是要打这一场仗了,而且,已经明确告诉李鸿章一定要取胜,不许隐藏实力。

    李鸿章感到浑身发热,“嗻!”(未完待续。)

0462 拒绝和谈

    清廷在北方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辽宁能够动用的兵马不少。

    李鸿章的一万五千大军,加上盛京将军手里的五千铁骑,再加上东北的地方绿营兵,总数超过两万五,再要是算是整个东北的防务兵马,三万都不止。

    而且吉林将军的军队可以随时支援,关内的淮军也可以随时补防。

    李鸿章和天津美租界的东夏威夷王国领事馆接触,天津这边是李提摩太负责,李提摩太已经接到了丹州传来的消息,态度很强硬,表示不肯退出草河口和本溪,理由是这两个地方有土匪进入过丹州境内烧杀,地方官员治理不力,所以东夏威夷王国要自己维权。

    土匪杀人,地方管理不力,这样的理由很牵强,不过,此时殖民地的战争,基本都是这条理由,说了等于没有说。

    英法德美等七个国家的公使也完全站在清廷一边,联合发文,要求东夏威夷王国不要开启战端。

    李鸿章调集大军的消息,和英法德美等七个国家的联合发文,几乎是同时到达萌总裁手里的,这一次,李鸿章的动作很迅速!

    李鸿章其实对轩悦萌早就起了杀心,加上慈禧太后这次动怒,态度强硬,李鸿章就更是要借此表示自己的忠诚了!

    外部环境非常恶劣,萌总裁看着这两条不利消息,陷入了思考。

    “先保密消息,不许在丹州扩散,不许让任何人知道!尤其是老爷子。”萌总裁对王占奎道。

    王占奎一个立正,“是!只怕是瞒不住,不过,老爷子住在总裁官邸,瞒住老爷子还是行的。”

    萌总裁点头道:“就是不想让他知道,否则他又要来找我烦,你去办吧。”

    “是!”王占奎又是一个立正,身体笔直,王占奎也接受了正规的军事化训练,越来越像是一个职业军人,完全看不出是武术名家王五的儿子了。

    萌总裁决定了的事情,不会轻易的去改变,虽然清廷的联军将达到两万五千多人,虽然英法德美等七个国家联合下了让他退出草河口和本溪的外交明文,但是,萌总裁没有在怕的。

    本溪,草河口一线的防御工事修筑的更紧张了,军队的训练也快马加鞭,萌总裁只能从自身做起。

    炮手与装填手要学习一些口令,战场换防,口令等。

    表现良好的成员可晋升为一兵,特别良好的则升为士官。

    德国人在预官训练上面也很有一套,这个时候,不光是萌总裁,还有日本,还有很多后起国家,都在学习德国的陆军和英国的海军,萌总裁骨子里瞧不起英国人和法国人,所以不打算在军事上像两个纸老虎学习,为了激发大阿尔伯特基尔希巴赫和小阿尔伯特基尔希巴赫等德**官更加卖力,萌总裁才会找美**官来刺激他们。

    现实是,效果非常的好,要不然,光是一个国家的军官来指导丹州军的话,很有可能就傲娇了,就想着一点一点,挤牙膏一样了,因为毕竟是外来的和尚,肯定不齐心的。

    现在情况不同了,不光是两个国家的军官比赛在教,互相取长补短,而且有战争的催化作用,传授的几乎是毫无保留,甚至比这个时代的德**事训练更加的先进。

    接受过高等教育与表现特别优良的成员可进入预官军官候选人训练,除一般训外,并特别训练其责任感。

    战斗武器整合使用,战场判断等都是训练科目,这是在保苗助长了,不过也没有办法,都是战争逼的,一帮军事教员也知道,这次丹州要是输了的话,他们也没有好日子过,要知道,萌总裁开的工资,是他们在国内的四倍!

    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还是从失业大军中选出来的,本来在国内连饭都吃不上呢,现在,就不得不和丹州军一条心了,打过一场仗,就很容易走到一起来的,军人就是这样的单纯,最不分国界的职业,可能就要算是军人了,很容易憎恨,也很容易释怀,军人有时候就像是孩子,又像是最坚强的男子汉。

    萌总裁也不停的在出谋划策,虽然他并没有军人的经历,不过,在现代看纪录片也看的多了,大概还是了解一点的。

    非任命军官训练也很重要,成员成为非任命军官后,还要接受一连串训练,基本上与预官训类似。

    非任命军会被挑选出来训练入伍生或战搜指挥官等等。

    资深的非任命军官会施以排长训,或成为工兵群指挥官,或成为营内负责特定职务,如通信排,工兵排等之指挥。

    红浦军校的训练科目还有后续专长发展,服役满地二年,照例所有成员都要接受第二专长训练,如接受装填手训,炮手接受步兵训练等,一些成员会被选出来担任指挥交通,训练助理,乐师等。

    当然,暂时还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一个军队,是绝对离不开训练和实战的,这两方面都是军队进步的保证。

    由于战事吃紧,目前的训练无法如此余裕,因此萌总裁下令将训连改为精简训。

    炮手训集中于精通武器使用,用少量弹药便可获取好效果,课堂训练不得妨碍战斗训练。

    如此班级训练缩短为4周,排级3周,连级一周。

    各种训练必须多头进行,战力薄弱的防线优先训练。

    德国的军队建设,无论是军事理论还是战争实践,在世界军事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随着使命任务的变化,德军走出一条颇具自身特色的实战化训练之路。

    大阿尔伯特基尔希巴赫和罗布克里斯总参谋长俩人在萌总裁的不断撮合下,关系也改善了不少,还创造出许多新的训练方法。

    他们强调“任务指挥法”,指挥官只向下级明确“行动时限、目的和要达到的效果”,对于下属如何编组力量,如何组织部队行动不过多干涉。

    执行任务的官兵,根据任务性质和行动目的进行适应性训练,包括语言风俗、乡约民规、以及针对任务区地理环境的军事训练。(未完待续。)

0463 淮军出关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对什么都感兴趣,尤其是军事类的,简直跟男孩子差不多。

    由罗布克里斯总参谋长和大阿尔伯特基尔希巴赫教官等德国和美**官,再加上萌总裁联合搞出来的一套军事训练模式不但注重实战,还注重检验效果,甚至有点趣味性,更是让卡特莉娜卡芙公主觉得新奇。

    萌总裁和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参加了一次任务演练。

    当然,萌总裁只能旁观,即便是已经具备了少年的跑跳能力,萌总裁也不能表现出来。

    否则,就不是神童,而是小怪兽啦。

    本溪外围的山地成为了他们的训练场,挖战壕,训练,每天忙的不亦乐乎。

    期间,盛京将军瑞联也是天天派人蹲守监视,将丹州军的奇奇怪怪的举动全都记录下来。

    任务期间,部队较为分散,因此“任务指挥法”便成为其主要的指挥方式,要点就是指挥官在交待任务时,只向下级明确“行动时限、目的和要达到的效果”等指标。对于下属如何编组力量,如何组织部队行动则不过多干涉,留给下级指挥官充分的指挥自由度,此法源于老毛奇的“委托式指挥”。

    这种指挥方式,对指挥官的全面素质要求很高,因此,德**官在提高个人军事素质和技能训练基础上,更要突出谋略和独立指挥能力的训练,他们通常以集体训练或个人自学的方式,对理解任务、三情(敌情、我情、战场环境)分析、计划制订、兵力部署与行动控制、与友军协同等内容进行训练。

    此外,德军在执行任务前,还要根据任务性质和行动目的进行适应性训练。

    训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学习和掌握任务区的语言、政治经济体制、风俗习惯、宗教种族情况;二是熟悉当地乡约民规等相关法律规定;三是针对任务区的特殊地理环境,组织官兵在近似任务区的训练场地进行体能、武器装备操作、战法运用等方面的适应性训练。

    注重陆军训练的同时,国防军总参谋部也没有放松海军教材的编订,海军虽然只有一条可怜巴巴的船旁列炮铁甲舰,但理论教学是可以开展的。

    海域护航是德国海军的常态化任务,每次出发前,任务部队都要提前半年在各个训练点进行集中训练。

    随舰特种兵的训练时间更长,他们的任务周期为24个月,要用十几个月的时间来进行针对性训练和任务前准备。

    各军种都有模拟训练中心,拥有自己的模拟训练中心(系统),既可强化官兵操作技能训练,又能防止错误操作导致装备损坏和人员伤亡。

    萌总裁的丹州军非常重视沙盘推演,对抗双方依托沙盘理解作战任务,判断对方企图、可能采取的行动及对己方兵力运用的影响,筹划兵力布势和行动方案。

    萌总裁每天就跟罗布克里斯总参谋长和大阿尔伯特基尔希巴赫等高级军官一道做沙盘推演,不要说,萌总裁虽然连枪都没有摸过。

    只不过是一个小清新穿越巨,但是萌总裁在战术方面的确有着天赋的,才两天的功夫,就已经能够根据自己的兵力,兵种,在沙盘上和罗布克里斯总参谋长和大阿尔伯特基尔希巴赫等高级军官进行沙盘推演啦。

    模拟训练是德军实战化训练的一大特色。

    这种训练既可以强化官兵的操作技能,又能防止错误操作导致装备损坏和人员伤亡,可以说是德军在综合衡量评估训练成本后的一种优化选择。

    沙盘推演也是颇受德军欢迎的一种传统的模拟训练方式。

    位于不来梅港的德国海军学校的海军战术训练中心就经常采取这种方法组织海上战法推演。

    推演之前,受训者以战时司令部的形式被分,为两个对抗小组,尔后双方依托沙盘和海图,在导演部规定的时限内,理解作战任务,分析判断对方作战企图、可能采取的作战行动及对己方兵力运用的影响,并筹划相应的兵力布势和行动方案。

    双方在汇报方案时要依托沙盘和地图,运用兵棋同步进行模拟对抗。

    对抗结束后,大家还一起讨论,会根据兵棋对抗结果,对双方的行动方案进行评估。

    萌总裁要求,必须重视实战化人才培养,让兼具部队指挥经验和军校培训经历的优秀指挥官在院校担任教员,新型装备最先列装院校,避免学用脱节。

    未来,每个兵种院校至少有一个训练基地,将真实村庄改建为训练基地,实战化训练环境。

    德军中流传着一句话,“最后100米必须步行前进”,意思是不管武器装备多么先进,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萌总裁很喜欢这句话,即便是发展到了现代战争,好像依然是这样,打仗打的最后,都还是要拼人的意志品质,即便是有了核…武,也至少震慑作用,不能到处砸蛋。

    也正因此,德军对军事人才的摇篮——院校和基地的建设和训练水平非常重视。

    他们的授课内容紧贴实战,又不失理论高度。

    德军还坚持采取“在校教官与部队军官轮换制度”,周期为3年,目的是使教学内容和思想不落伍。

    为使学员以最快的速度将知识转化为战斗力,德军的新型武器装备总是率先进入院校。

    学员们能尽早掌握操作技能,并研究运用新装备的战法。

    当学员们回到部队之后,新装备才陆续列装,这样他们就能快速胜任自身岗位,实现了“院校所学”和“部队所需”的无缝链接,避免了“学”与“用”的脱节。

    德军认为,如果课堂是传授理论知识的最佳场所,训练基地则是训练并检验战法和作战思想的最理想平台。

    实兵演习联合训练常态化,以高强度训练推动战斗力提升,德**人在3个月的集训期内,每人至少打掉上万发子弹。

    最终的考核形式也是演习。

    萌总裁目前肯定是没有这个条件,让一个士兵打上万发子弹的,他的军火基数只是以千为单位。

    这还是当初萌总裁衡量了德国政府能够允许的最大额度,提出的要求,训练打掉太多子弹的话,连这一仗都不够了。

    高强度的中小规模演习,也是德军提高实战能力的常用方法。

    他们认为,高强度训练是战斗力的有力保证。

    防御方面,德军和美军都很注重壕沟,萌总裁就很认同这点,传统的城堡攻防战,将全面的被战壕攻防取代。

    随着各国对重型火炮的研发,以后城墙简直是豆腐,再厉害的城墙也挡不住一支炮兵连的轰击,更别说以后都是旅一级的炮兵部队,萌总裁相信,不用十年,千炮对千炮的战争,就将成为常态。

    “你现在挺有想法啊。”萌总裁笑眯眯的对自己的卫队长王占奎道:“都能画防御工事图了?”

    王占奎笑着捏了捏下巴,“总裁笑话我了,我每天跟在总裁身边,闲着也是闲着,听参谋们讨论的多了,也学着画一画。”

    “嗯,很好,多学东西,总是没有错的。”萌总裁越来越欣赏王占奎,王占奎从一个愣头青,逐渐变成了一个多面手了,跟在他身边的人,基本上都是啥都懂一点的,萌总裁对身边的人的教育格外重视。

    这些天,萌总裁反复的视察本溪外围的阵地,预感大战即将到来了。

    萌总裁这边在本溪一带加紧训练,备战,骆国忠部五千全火器大军,加上淮军两支策应大军,总数共计一万五千人以上,杀气腾腾的直奔关外。(未完待续。)

0464 淮军精锐

    萌总裁这边在本溪一带加紧训练,备战,骆国忠部五千全火器大军,加上淮军两支策应大军,总数共计一万五千人以上,杀气腾腾的直奔关外。

    辽宁的清军,除了骆国忠部五千全火器大军,加上淮军两支策应大军,总数共计一万五千人以上。

    盛京城盛京将军的直属兵马五千人,还有绿营兵五千左右。

    光是这两项就有两万五千大军,这还不算完。

    还有各地分散的绿营兵,七七八八都算是,至少五千以上。

    清廷在北方的军事是很强悍的。

    此外还有山海关兵备道衙署游成喜大军,山海关兵备道衙署下统辖旗营一千,绿营兵四千,总数在五千以上。

    此时的山海关兵备道衙署的道台叫游成喜,手中实权极大,堪称一方诸侯。

    “道”是介于省、州(府)之间的一级行政建制,始于明代,清初沿用。

    清代的道员根据职能不同又有分守道、分巡道、兵备道之分,一般每省分为三至七个道,每个道下辖数个州府。

    东北作为清朝满族的发祥地,在清代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特殊体制,不设行省,而由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主管军政,也有人称之为“军府制”。

    将军之下则实行满汉分治的“双轨制”,即奉天府尹及各知县等文官负责汉人民政,副都统及各城守尉、防守尉等八旗武官负责旗人事务和军务。

    这种体制在清代中前期东北封禁时还可以应付,但是进入近代,以营口开埠为标志,东北骤然与世界相遇,面对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原有的行政体制完全无法适应。

    东北政体的改革迫在眉睫,“道”的设置就是东北行政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而东北第一个设置的“道”就是驻营口的奉锦山海关兵备道。

    奉锦山海关兵备道的前身是驻营口的山海关监督,其设置是营口开埠的产物,根据《中英天津条约》:“领事官署领事官与道台同品;副领事官、署副领事官及翻译官与知府同品。视公务应需,衙署相见、会晤文移,均用平礼。”

    据此,作为开埠口岸的营口应设置与外国领事平级的道台,以便于平等办理外交事宜。

    同治五年十月十五日(1866年11月21日)“准裁撤山海关监督,改设奉天、锦州、山海关等处兵备道。”

    奉锦山海关兵备道除了负责海关及外交事宜之外,还统辖辽南各州县的行政事务,“将沿海之金州厅、岫岩城、复州、海城、盖平县地方官员及所属佐杂,悉归新设道员管辖。”

    同时还加按察使头衔,负有监察全省大小官员的重任。

    道台本是正四品职级,加按察使后便升为正三品(事实上出任此职的官员往往因资历等原因都享受二品顶戴)。此外,作为兵备道还辖制驻防营口的海防练军营。可见,奉锦山海关兵备道是集行政、外交、税收、监察、兵权于一身,是名副其实的“一方诸侯”,故此营口当地的文人都将历任的奉锦山海关兵备道道员比作商周时期分封建制的“方伯”,如“景方伯”、“续方伯”等。

    道台,其中多数为满人(包括两位清宗室),这些官员当中既有善联之类在甲午之战中弃城而逃者,也不乏对营口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如首任道台俊达,“鸠工建筑土垣一围,东至青堆子,西至外皮沟,广长十里,北至河岸,南至围墙,袤长五里。”

    这是营口建城之始,也是营口城市规划的起步。

    东北地区大规模设置“道”是在光绪时期,前后共设置了13个道,遍及东三省,为巩固东北边疆的政治稳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些道的设置都是在奉锦山海关兵备成功运作的基础上实施的。

    奉锦山海关兵备是东北首个道级建制,在内忧外患、吏治败坏的特定时代,在东北唯一对外开埠的特定区域,对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推诿敷衍之风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时也对于统一事权、规范行政、推动东北由军府制向行省制的过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就不算辽宁北部的绿营,光是这三项骆国忠能够直接调动的大军总数就超过了三万人马!

    骆国忠加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