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金手指-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如此,这玩意神了。”对于从来没有见过空调的二老,这玩意根本就是神器级别的。
若非是神器,如何可以夺天地造化,想要什么温度就能够变出什么温度?
早饭过后,二老也没什么事情做,要么就是和别的老人聊聊天,要么就是一起说说话什么的。那是在以前,如今却是多了不少的娱乐手段。
“这按照少爷的说法,是音乐盒,打开之后就会出现音乐,难得的是里面有三百多首曲子,可以直接选取某一首曲子,也可以一首一首的逐步听。”丫鬟依然是解说员。
“这按照少爷的说法,是3d大富翁棋,可以一个到四个人玩,开启之后会出现投影,那是一个类似城市的地图,而玩家控制游戏人物……直至其余对手全部破产为止。”这次丫鬟是一边解说,一边带着期待的眼神看着二老。
好吧,把音乐和打开,把游戏开启,三个人晚上一盘试试!
结果玩了下去就一发不可收拾,直至有丫鬟来通报午餐已经准备妥当,三人还是玩得难解难分。结果午餐完全是对付一下就过去了,回来又投入到了新一轮是厮杀之中。按照张黄氏的说法,这玩意比打马吊要有趣。
夜晚,日光灯亮了起来,把整个张府变成了白昼。
“老爷子,你说斌儿是不是受到了某个神仙庇护?”张黄氏在浴缸里面,享受浴缸附带的泡泡按摩服务时问到。
“谁知道呢?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老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斌儿那么多的神仙手段,倒是可以让我们也享受享受神仙过的日子。”张老爷子此刻却是在开着音乐,享受着按摩椅的服务。
“都说仙界多么美好,若这就是仙境,那我可以肯定的说,这仙境在人间啊!”张黄氏感慨的说道。
“是啊,如今这就是仙境啊!”张老爷子也是很享受的说了句。
第一百二十章 领地的教育
整个张府,如今完全就是一副人间仙境,至少对于明朝时代的人来说,来自未来甚至比张弘斌来的时空还有先进的科技文明产物,完全就是神器级别的存在。
除了没办法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以外,几乎所有的日常行动都有专门匹配的机器。哪怕二老想要运动,都有专门的室内锻炼机器,足不出户锻炼身体,完成之后泡着澡,最后让按摩椅按摩一番,那也是极乐般的享受。
二老在享受,在张府也有房子的张弘文自然也是很享受,他看到的更是一座巨大的金库,奈何这座金库不允许采掘。是的,张弘斌允许这些机器哪怕一台流出张府,内卫可是盯得很紧的,胆敢犯法那可是死罪,老哥也不行。
好吧,反正商会已经发展的不错,张弘文也不会太在意这类利润。再说这些机器太高能了,先不说别人会不会用,用了之后会不会吓得大小便失禁,最后把这些机器当成神明一样供奉起来都还不知道。到了那个程度,卖这些东西还有什么意义?都说超过半步的人是天才,超过一步就是蠢材,这些玩意在大明朝,已经是前进十几步的级别了。
丝袜在府内女性身上开始小范围使用,这玩意显然是没办法传出去,传出去也卖不了什么价钱。或许青楼女子会使用,但在这个大环境那么保守的年代,女子就算穿着丝袜,若是没有合适的迷你裙衬托那双美腿其实也没什么意义。更别说女子上街本来就是很稀罕的事情。
不过府内自己小范围的穿就没什么,反正不穿出去,最重要的是张弘斌喜欢看着她们穿丝袜配上ol装的样子。不说,就算是偶然路过看到她们那身打扮的张老爷子,也是大呼“伤风败俗”之后,火热热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二话不说就让老婆子换上了丝袜,最后一个激动……又是新一轮的造人运动。
至于张弘斌本人,此刻却是在校场之上。
他此刻要独立面对王二和曹文诏两个人的联合进攻,当然按照他的要求,是尽全力攻击的。
不用任何武器,纯粹**的碰撞。实际上在武器的使用经验上,张弘斌未必比得上这两位猛将。不过如今要测试的是他们两个的强化结果,所以却是没必要用武器。
三人扭打到了一起,通过最纯粹的**碰撞,张弘斌很快就有了一个大概的评价。
王二的力气至少比强化前增加了两倍左右,要用什么历史人物来对比的话,或许可以用李元霸那厮,就是可以单手举起三百二十斤重的擂鼓瓮金锤那位。而且身体素质和反应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最重要的是那明显淤塞的大脑神经明显活络了许多,读书也变得容易了起来。
曹文诏的力气没有增加多少,但是反应能力却是达到了最大极限。为了最大的测试这家伙的反应能力,张弘斌让人在一百米,五十米和二十米的距离朝他开枪,当然他也穿着防弹衣。其结果是哪怕是在十米内朝着他开枪,他都可以很从容的避开子弹,这是神经反射和动态视力达到初级最高水平的结果。再说力气也不是完全没有增加,至少也提升了一些。
“这是八瓶初级基因强化剂,唯有成为将级的士卒才有资格服用,而且每年只能给你们十瓶这样的药剂。至于最终谁来用,你们来决定。但是记得在用之前,说明一下失败的结果。”张弘斌拿出了八瓶药剂,递给了曹文诏。
“属下遵命。”曹文诏欣然领命,开始计算着到底应该给谁用这些药剂起来,王二也跟着去参谋参谋去了。
两位爱将的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张弘斌也是很高兴,不过此刻他还有别的事情要忙。
武事忙完了,自然是政务的问题,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普及的一个问题。
按照他的意思,自然是每一个乡村都有一个小学,每一个小镇都有一个小学和中学,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大学。至少这样,才能够满足各地的适龄学子的就学需要。同时根据不同的需要,建设职业高校、军事学校之类的院校。
“殿下,本来你的设想是非常完美的,我们的人也在不断的配合着处理这些事情。但是在运转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首先,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教师,很多有学问的读书人,都不愿意到乡下任教。甚至,根本不想当一名老师。
其次,目前陕西刚刚经过百姓**和兵祸,这就意味着各地的人口不会太多,不少村子甚至没有一个青壮,都是一群孤寡老人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给村子建设一间学校,就显得没什么意义了。
再次,如上所述,我们的人口不多,税收情况可以说至少三成来自于商会的交易税。但为了巩固我们的势力,经费是偏向于军师,可以用于教育的部分就更少了。是的,我们没钱了,不得不中断。
最后,殿下要普及的简体字自然是神来之笔,奈何不少学究却是嗤之以鼻,对其非常排斥……”负责教育工作的徐守诚惶诚恐的汇报到。
这位可以算是完全卖身给救世军,不仅被迫从徐家分出来独立居住,所有的一举一动都被严密监视。最郁闷的是别人可以享受到的福利,他三十年内不能够享受,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三十年后可以正常的退休,到时候每个月都有退休金可以拿,而且也可以恢复自由。
算了,姑且算是为老爹的行为赎罪吧……徐守算是认命了。
“的确,听了你的话我也觉得我的确是考虑不周了。秦国立国不久,很多地方也不过是在刚刚占领下来。说真的,这些地方要产生税赋,没有三四年只怕根本没办法。仅仅依靠西安府等几个少数省份支撑整个领地的开销,的确的辛苦了点。这样好了,先在几个府和州设置小学和中学,在每一个府的首府设立一个大学,凑合着运转起来先。
至于师资的问题,可以向社会特招一批教师,一年后表现不错可以转正,获得公务员编制。四年后开始获得晋升,最终有可能进入教育部任职,也就是成为你的直系下属。”张弘斌想了想,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案。
“若是这样,只怕那些考不上公务员的考生,都会疯狂的。”徐守笑了笑。
“只要给我教好孩子,别教坏他们就好了!至于简体字的普及问题,你依然要严抓落实。简体字在美观内涵上的确比不上繁体字,而且我推崇的自左向右,自上而下的写作模式,也被不少老学究鄙夷。不过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若是花费数年才能够让一批考生勉强认得字,写都还经常写错的话,那何时才能够成才?
简体字和拼音,就是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识字速度才被创造出来的,若是不合理利用,那可就真的是暴殄天物了。至于繁体字也不是不要,我打算近期编一本字典,到时候也把繁体字收录进去,日后简体繁体并用就是了,详细的地方给我出一个计划书。”张弘斌针对最后一个问题也给出了答复。
“属下明白了!”徐守哪里还敢不明白。
“好好干,我看好你!”张弘斌拍了拍徐守的肩膀。
对此徐守除了苦笑,也不知道怎么表达此刻他的感情好一些。
第一百二十一章 到大学演讲
字典什么的,原本超市里面就有。所谓的编写一部字典,就是把超市里面的字典刻模之后印刷出来,毕竟总是在超市里面购买字典,lang费钱也lang费时间。
可想而知,当拼音和这部字典被普及开来,甚至普及到大明境内的那个时候,救世军就不是一个野蛮落后的反贼政权,谁也没办法抹杀救世军在文化上的贡献。当然,或许要被那些垄断了千年文化的世家们憎恨了。
当然,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张弘斌就算把字典和拼音推出来,那也仅仅是大破了世家对蒙学方面的垄断。诸子百家的经典解释,甚至深入的行政秘法什么的,那都是世家才有的珍贵经验和典藏,故而在文化领域上,世家必然还是会站在巅峰,除非来场文革把一切归零之后再重启。
张弘斌还做到那点,毕竟他就是士绅阶级利益既得者,再说救世军也不是共产阶级代表。
从本质来说,救世军就是一支封建势力的军队,而张弘斌就是最传统的封建统治者。和大明不同的是,救世军维持着军人最本色的状态,同时他们的军需和军饷能够按时发放,部队里面也没有吃空饷喝兵血的情况,监督力度很到位。
自从张弘斌提出政兵分离,救世军与秦国政府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部分。
救世军隶属于秦国政府,由统治者也就是张弘斌下达命令,经军委委员会讨论执行军事命令。而张弘斌或者说身为最高统治者的秦王,其本身就是军委主席,无论多少代下来,这个位置都不会改变。换言之,政治或许会出现相对于的独立,张弘斌也允许适当的放权,但是军权却是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任何人不能够随便触碰。
至于军队本身,地方单位要调动的时候,必须要获得上一级军委的同意才能够行动,具体的行动经过必须要登记在册,方面事后查证。而若是地方要调动营级或营级以上的战斗单位,必须要上报张弘斌,获得批准才能够行动。为了更好的联系到地方的军事单位,张弘斌可是花了不少钱,为每一个州府都添置了一台无线电呼叫器。
这玩意是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打造而出,至少相对于张弘斌那个时代要先进得多。
只要调准好频道,它的通讯范围可以从地方州府直接向张弘斌所处的首都进行呼叫,换言之这玩意几乎没有距离限制。说是一台单向通讯的手机都是可以的。张弘斌使用的是主机,而各州各省使用的是分机,为了信号问题,则必须要额外添置一台呼叫仪器作为信号站的存在。安装完毕之后,张弘斌就能够通过母机,与全国各地的军委进行通话,甚至可以在南半球,指挥一场北半球的战役,当然,这只是打个比方。
充电问题,同样是太阳能充电。依然是最先进的太阳能电池,连续全负荷工作三天之后才会用完电,在外面却只需要晒上三个小时,其太阳能充电板就能够最有效的吸收太阳能把电池给充满电。
通过这种手段,张弘斌牢牢的把军队控制在手里,若非没有银行,否则张弘斌还要专门由银行对当地军队进行转账,到时候军队就能够脱离地方政府的影响。
面包会有的,牛奶也是会有的,一切只待时间来解决。
此刻张弘斌可没空管军事,毕竟两年内想来是没办法打仗了。不仅是救世军需要消化地盘,后金也需要消化一下大凌河之战的成果,大明也需要关起门来tian伤口。哪怕是洪承畴和卢象昇,也是被迫在当地待命,毕竟军费花完了,继续打下去,粮饷不会有,空着肚子打仗,除非洪承畴和卢象昇都是傻x。
此刻张弘斌需要关心的,自然还是教育问题。
刚刚何陵来报,华夏大学建立完毕,同时配套的华夏大学附属中学、小学和幼儿园也在火热建设之中。如今已经初步完成了第一批学子的入学,师资也已经到位,希望张弘斌这个秦王大人,过去说几句话。
好吧,本来按照张弘斌的意思,是从幼儿园一步步把学子培养起来的。
奈何若真的那么做,没有十几年是没办法进入大学了。华夏大学已经建立,总不能十几年没有学生吧?
所以,一旦建设完毕,自然是第一时间安排学子进去。那都是考试落榜,而且没有通过备选的士子们。张弘斌也没有强迫他们接受新型教育,只是说明华夏大学已经建设完毕,而且以后的公务员考试,在华夏大学毕业的学子可以获得一定的加分。
千里操劳只为当官,寒霜十载只为功名。
上次公务员考试落榜的人,仿佛又看到了当官的希望,二话不说就开始报名起来。最后遴选出三千人,作为华夏大学的第一批学子,其余落榜的,只能算是活该不好好读书。
华夏大学目前分成五大学科,至少在十几年内会只有这五大学科。
第一门是行政管理,一看就知道是培养行政人才的;第二门则是市场经济学,配套的还有实用数学,不用想应该是和经商有着明显的关系。实际上的确可以用来参考商业的运转,但作为一个行政人员,对经济不熟悉其实也是一种罪过;第三门偏冷门一些,则是历史学,配套的还有考古知识。华夏数千年的文化多么灿烂,总得要后人去发掘,去了解,去保护,去学习,去反省,去改正,然后精益求精,不断成长;第四门则是法学,配套的还有刑侦学;第五门则是思想政治,而且还是必修,愿意非常明显。
为什么没有军学、工学、农学、医学?很简单,这是很普通的大学院校,而不是专科院校。在这个基础上,自然会有华夏医科大学、皇家军校、华夏工科大学、华夏农业大学、华夏工业大学专门教授相关的学问。
人类嘛,其实都不是很聪明,大部分人只利用到脑域2%…4%。接受知识尤其是新知识,若是一两门那自然还没什么,超过了这个数字就会越爱越吃力,张弘斌可不希望培养出一大堆的万金油,结果门门都是半桶水,没一门是专精的。再说,学那么多,很多地方也用不到,比如后世的英语,有时就一辈子都用不到一次。
在羽林军与内卫的明暗保护下,张弘斌公开来到了华夏大学的校园之中。在所有学子,以及放进来的一批观众的面前,登上了演讲台。
“知道吗,其实我建设学校的时候,有人就对我说过‘我们不是反贼吗?我们的目的不是称王称霸,推翻大明吗?若是那样,为什么不把多余的钱都投入到军事上面去,偏偏要投入到没什么实际利益的教育方面。难道你就没有想过,培养出来的学子,也未必就能够为我们救世军所用?’说真的,我也认可他的观点,但我同样知道,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华夏本来是一个懂得创造,懂得开拓的民族。随着封建时代的到来,封建统治者们,断章取义的篡改前任的著作,推行一系列的愚民政策。结果是什么,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他们指挥着超过99。99%的大明百姓。更是直接代表了你们,去维护这一系列统治的实施。
在他们的眼里,你们不需要思考,只需要生产,只需要工作,为他们不断带来税赋就好。你们要懂得畏惧,畏惧官员,畏惧军队,畏惧执法的胥吏……学会不反抗,学会默默的忍耐。
凭什么?他们凭什么代表着我们!我们都是人,活生生的人,有着独立思想有着独立行为能力的人啊!
告诉我,你们难道不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让自己的孩子可以在宽敞的教室里面读书?不希望能够丰衣足食,吃上绵软可口的白面和大米,顿顿吃上那么点肉,甚至喝上一点小酒?来,告诉我,你们到底希不希望?!”张弘斌拿着扩音器,以最激动的心情,朝着众人吼了出来。
“希望!”大家或许拘谨,但都不是傻子。
“那么我要问问你们,你们谁希望,自己被被人给代表?”张弘斌继续高呼。
“不希望!”答案也是非常肯定的。
“如何在麻木之中清醒过来,给我去读书!如何认知这个世界,认识你们所做作为的意义和价值,给我去读书!如何了解和处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关系,给我去读书!如何发家致富,如何出人头地,依然是给我读书去!
我给你们一个人人都可以读书的权利,而你们要不要抓住,那是你们的事情……
国家的强大,从来不是靠少数人的努力,我一直都是那么相信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每个人都是华夏子民,是这个世界是最伟大的民族,我也一直坚信着。我们自蛮荒而来,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来到这一天,我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文明,一个前所未有的民族!
那么,身为如此优秀的民族的你们,甘心麻木不仁的活着?就甘心什么价值都还没有创造出来,就这样平平淡淡的结束自己的一生?就甘心被别人一次次的欺负,自己却居然还微笑着面对,然后苟延残喘的活着?
说真的,我真的很伤心,因为我已经看不到华夏的骨气,看不到华夏的气节,只是看到一群在强者身下默默呻吟的奴隶。甚至为了获得一份廋了的饭食,你们可以向奴役你们的主子,哪怕它是一个蛮夷,你们可以说出最肉麻的话语,做出最无耻的举动。
我真的很想高呼:如今的华夏民族,到底怎么了?!
给我回首,给我反思,给我忏悔,给我奋发,给我冲锋!
因为**给你们带来的灾祸,我可以保证,从救世军成立的那一刻开始,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但我很想知道,在这样的环境里面,你们又该如何提升自己的价值,如何创造出属于你们的天地,如何在侵略者的面前表现出你们的骨气和气节,如何在被压迫的时候,高声对压迫者说声‘不’。告诉我,你们是甘于平淡的人吗?”张弘斌不是一个出色的演说家,他一直都是那么认为的,所以他只能想到什么,就说些什么。至少,在这个年代,这样煽情的话却是没多少人会说,故而效果却是出奇的好。
“不是!”到了这一步,不管是被煽动起来的,还是不得不随大流的,都用尽全身力气吼了出来。
“救世军会保护你们,这是你们支付税赋换回来的东西;政府也会帮助你们,甚至你们遭遇到灾害的时候,政府也会向你们伸出援手,给予救济,这是你们支付税赋换回来的东西。
世间万物其实都是公平的,你付出了什么,就等价获得什么,大明只是索取而没有支付同等价值的利益给我们,所以就反了它,可以说如今的一切,完全是大明的咎由自取。
当然,如今我们要说的不是那个。
我如今要说的是,你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已经达到了,是否想要更进一步?若是想要更进一步,又需要怎么做,又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答案就是学习,花费你们的时间,花费学费来学校学习,在这里,你们将获得自内而外,从灵魂到肉。体的升华。
今天,是华夏大学成立的日子。
同时,也是你们即将获得升华,个人价值与生活更进一步的起点。好吧,严格来说不是很正确,起点其实是幼儿园,大学是你们进化的终点。从大学毕业,你们的进化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如何依靠这升华之后的肉。体和灵魂,在这个世界上,走出一条属于你自己的道路的事情了。
记住我的话,记住属于你们的民族尊严和优越感,记住你们的权利与义务。
还有,记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张弘斌为自己的演讲,做了一个结尾。
收获的是,一阵阵的掌声。
他不奢求听众们会在自己的那一番话里面领悟一些什么,或者某些人因为自己的一番话产生顿悟什么的。他只需要自己的一番话,可以成为一颗又一颗的种子,深深的种在今天的听众心中。
期待着,某一天,可以结束甜美的果实。
第一百二十二章 六连珠火铳
为了自由与自我价值的提升而读书,为了国家的强大而读书,为了民族的崛起而读书。
张弘斌的演讲被归纳为以上三个论点。说真的他的演讲的确是言不达意,但没关系,御用文人那么多,优化并且美化一番之后,就成为了一片振奋人心,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优秀演讲稿。
这片文稿传出去,别说那些读书人,就算是秦国治下的百姓,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掀起了读书热潮。
张弘斌适时在周刊上面发表了宣言,扬言在未来的四年时间里,会在陕西各地兴建大小不等的图书馆,只要是当地的居民,凭借着身份证明,就可以获得进入图书馆读书的资格。同时在府级的城市的大型图书馆里面,还专门设立一个讨论区,供读书者们互相探讨学问。
张弘斌的声望,因此又获得了相当大的提高。不管是买不起书,或者没办法弄到足够多书籍的读书人,亦或者那些渴望读书,但是家里却没有钱买书的穷人,对张弘斌这项仁政都是绝对支持和拥护的。
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出息,谁又甘心当一辈子的力巴、农夫、商人和小工什么的?奈何以前是穷,就算想读书也买不到书,这年头的印刷术还没那么先进,故而每本书最便宜也要一百多文,可农民一年才有多少积蓄?
没钱买书,自然更加没钱去私塾读书。学不到知识,只能够继承家业继续耕田。自耕农还好,当了富农好歹可以耕读传家,若是佃农,那就基本上没什么出人头地的可能性了。如今倒好,可以免费读书,虽然没有老师解惑,但听说讨论区每周都会安排一天让各个学校的老师过来坐镇一天,到时候好好请教一番就是了。
张弘斌的惊喜还没有结束,不多久周刊再次发布一项政令,那就是秦国各地将举办夜校扫盲班,每个地方都会设立,大小和规模完全按照当地人口的多少来设置。要就读这个培训班,只需要拿着本地居民的身份证明就可以报名,报名之后可以获得启蒙教材一套,免费获得,然后拿着这份教材可以免费去听课,若是有什么不明白的,还可以像教师询问。
课程是在晚上开,而且只有一个半时辰的时间,在这个七点多就上床睡觉的时代,花上三小时去听课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十点多睡觉,到第二天六点多起来,前后好歹也睡了八个多小时。
虽然只是启蒙程度的扫盲班,但可以免费读书,还可以免费获得教材,那对于广大的百姓来说,简直就像是在做梦一般。有些聪明点的却是很快想明白了,若不启蒙,如何看得懂图书馆的书?若看不懂图书馆的书籍,那么开设图书馆和没有开设,又有什么区别?到头来,还是便宜了那些识字的,不识字的去那里完全就是lang费时间。
十多天之后,第一家小学和第一家中学也建设完毕。
小学课程可不仅仅是语文和数学,基础的思想政治是必须要有的,同时还有劳动课、体育课、生物课、音乐课和书法课。主要的课程就是语文数学和思想政治,剩下的则是用来培养小孩子兴趣爱好,培养个人情操的课程。实际上孔子所谓的君子六艺里面,音乐、体育、书法和数学就多少沾了点边。
初中三年课程多了一些,少了书法课和劳动课,多了地理和历史,同时还有基础物理,化学还没有开始教导;高中三年课程多了基础化学,物理也有更深奥一些的内容,当然水平而言还没有进入到中级水平。不过和未来一样,高中开始分为文科理科,按照兴趣重点学习不同的科目。
毕业后考试,合格者进入华夏大学,到时候华夏大学的理科部应该也会建立起来;同时考不上的也可以选择就读体校、理工学院、医科大、农业学院之类的专科院校。
张弘斌同样是作为演讲,第二次演讲难得说的好了不少,甚至在第三次演讲的时候,更是无耻的盗用了《少年中国说》,稍加修改之后说得学生们掌声雷动,就连旁听的教师和其他听众也是大声叫好。
看着教育事业开始走上正轨,张弘斌还是很满意的。这玩意最lang费时间,而且风险性也最大。比如未来,好不容易花费十几年培养一个人才,别人外国来挥动一下锄头,就把别人撬到了自己的国家里,让国家白白lang费十几年的投入。而且这种感觉,就仿佛自己在义务帮助别的国家培养人才一样,说出去多么的憋屈。
饶是这样,张弘斌还是要推广教育,唯有教育上去了,思想才会得到进步,思想进步了人才会学会思考,学会反省。唯有教育,才能够培养出自己需要的人才,而不是哭爹喊娘的引进人才,尤其是那些引进来的人才,未必就合自己的需要。
风险不是没有,一则有几率被撬墙角,二则思想活络了说不定就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比如谋反,比如革命。
但风险未必不能够控制,再说若革命是时代的一种发展趋势,那么就算强势阻碍它的萌芽和生长,最多也只能捂住个百来年,而且必须要付出把所有的教育成果彻底销毁重建的代价。若到了那个地步,还不如从一开始就不普及教育,若是普及了,就必须要有那一天到来的觉悟,以及如何应付这一天的手段。
好不容易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当前陕西、大明和后金都是一片安宁,日子过得非常的和平。唯独义军惨一点,先是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