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金手指-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他们的母亲的背景也不太好,天下的舆论也不会支持他们当储君。故而,看样子什么九龙夺嫡的,玄武门之变,靖难之类的皇族惨剧,相信不会发生在自己家族了。

    作为父亲,张弘斌还是按照惯例,简单抽查了一下他们的作业。作为皇子皇女,自然会有老师教导功课,每天的功课也会由教师专门汇报上来,自己需要的就是了解一下是否跟得上教学进度。

    结果和预料的一样,由自己被优化过的基因影响下生出来的孩子,哪个不是先天优秀品?在学习这方面,这些孝子和他们的大哥二哥一样聪颖,只是按照个人兴趣的不同,偏向于文武之事而已。

    考核了他们,自然就要轮到最重要的储君,以及刚刚回来当宅男的越王。说起来,越王虽然是去国了,但越王的王号还是保留了,这小子如今依然享受藩王的待遇,除了不能有军权以外,在长安也算是一个特权阶级。

    张靖的考核其实没什么,主要还是测试或者引诱他对储君的爱好和兴趣,进而让他乖乖做好自己的位置。身为长子,而且还是嫡长子却不好好当储君,这本来就是个大问题。

    然而,这次试探依然失败了,张靖虽然没有说不做储君,但看得出来,他对储君之位依然没什么兴趣。张弘斌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奈何他真的不希望出现什么夺嫡的情况。

    “父皇,实际上这储君之位的价值真的不大。要知道我国的皇室待遇,远远低于别的国家,尤其在权力方面更是如此。既然含金量还比不得一些商贾或者官员,那成为一个皇帝本身就不会有太多人去争逐了。”张才一语道出关键。

    “但不能否认的是,父皇的改革非常有效。自此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就算出现了昏庸无能者,又或者专断独行者,至少都不再担心会因为他们的关系,而导致改朝换代了。”张靖慌忙说到。

    “我说你们两个,好歹都是皇子好不?给你们两个选择,要么张靖给我当储君,要么你张才给我当储君!”张弘斌不爽了,直接下了最后通牒。

    “老哥,你是长子,交给你了!”张才拍了拍张靖的肩膀,“父皇,最近儿臣对一篇文章很感兴趣,这篇文章说的是社会要持续的发展,就必须要珍爱环境,珍爱那些可再生资源。只有保护好这些资源,才能够确保我们的子子孙孙可以继续利用它们发展和生活下去。联系到最近有别的文章说,黄河两岸伐树造田的情况严重,在缺乏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导致黄河之中的泥沙越来越多。儿臣也不想继续蜗居在家中,打算讨个旨意,去治理一下黄河,不知父皇可否应承?”

    张弘斌听闻,也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上辈子也是常说黄河的植被被破坏得严重,水土流失非常厉害。难得如今还没有后世那么严重,若是能够及早治理或许还有救也说不定。

    “也好,我稍后就给你旨意,你回去先准备准备好了!”张弘斌抬起头来说到。

    “遵旨,儿臣这就回去准备!”张才立刻一溜烟就做了。

    “父皇……”张靖幽怨的看着张弘斌。

    “你弟弟都让给你了,就收下呗!”张弘斌笑了笑,他也知道之前张才是故意转移话题。

    “是……”张靖虽然有点郁闷,郁闷之前自己都还没有来得及说些什么,但此刻却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只能应承。

    待到张靖离开后,张弘斌才意识到,自己似乎漏掉了什么。

    仔细想了想,这才想到,自己之前听了张才的那番话,对于写出那篇论可持续发展文章的人很是好奇。毕竟这年头大部分的科技都还没有出现,大部分的土地还没有开发,当然大部分的植被也没有被破坏。大部分的人只想着让周围变得更加繁华一些,大家也几乎没有想过环境的问题,但没想到居然有人发现了这点,而且还提出了这个观点。

    于是,张弘斌找来了张琉,让他找到这篇文章的出处,然后看看到底是谁写的。

    半小时后,张琉表现出了出色的执行力度,很快就拿着文章来到了张弘斌的面前。

    这篇文章来自最主流的日报,能够刊登在这上面的估计也有那么几把刷子。再看名字,张弘斌笑了。

    只见上面赫然写着三个字:顾炎武。

第53章 儒家新学说

    要说顾炎武,原名顾绛,炎武二字是仰慕文天祥和王炎午的为人这才改的。

    按说应该是清军入关之后才改的名字,不过谁知道在这个时空却是早早的改了。不过就算提前改了名,也阻挡不了这个著名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的成长规律,更别说此刻他还担当着监督党的党魁一职。

    顾炎武年轻时在江浙一带求学,也曾经加入过复社,受到当时的正统儒家的影响,考虑问题的角度往往放在世家大族上面,故而刚刚在共和国考取公务员的时候,实际上张弘斌并不是很待见他。说到底,那个时候的顾炎武,还是太年轻了点,棱角还没有磨砺干净,思想更是转不过弯来。

    近几年,随着共和国统一华夏,随着世界慢慢展现在他们的眼中,随着各国的历史发展资料源源不断填充进图书馆里,顾炎武也开始反思,过去自己所学,是否就真的适合现阶段的华夏。

    当他突然产生这个想法的适合,他也曾经害怕过,因为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离经叛道’了。

    然而,随着孔氏一族的种种阴谋曝光之后,过去的信仰被彻底击碎,在沉沦之中,他不得不反思儒家该如何去从?

    共和国不兴儒家,但并没有排斥儒家,甚至张弘斌也多次在文化交流会上,言明儒家是华夏的传统文化,其起源和本质来说,对于国家的治理,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设有很大的意义。

    听得出来,张弘斌是真的重视儒家文化,但却不提倡公务员过度的钻研儒家文化。

    顾炎武也不是一个愣头青,更不是完全没有接触过政务的白衣书生。他心里非常清楚,张弘斌就是希望公务员能够务实,真真正正的为百姓做实事。而治民却是一个需要多种学识才能够做好事情,儒家在这方面仅仅给出一个理想,却给不了任何人可以吃饱饭的干货。

    心中挣扎了很久,顾炎武不得不虚心向已经退休在家的徐光启进行讨教,因为他听闻早些时候,徐光启在家中试着整理过去的儒家学问,要认真还原儒家学问的本色。

    在以前,这种行为是被士人们口诛笔伐的,但如今顾炎武却是知道,这才是儒家的希望。

    只可惜,徐光启的身体虽然算不上差,但也好不到哪里去,主要体现在精神上已经没有那么旺盛了。故而他每次到徐家请教学术问题,徐光启都让他在自己的书房里面看以前整理好的稿子,而顾炎武在看完之后,再整理好自己的疑问,挑选最关键的几个问题,在徐光启精神还好的情况下提问。

    几个月下来,也是大有收获,儒家真本在一老一少的共同努力下开始完善,开始成型。

    这是战国时代的儒家真本,而且还是专门标注了标点符号,方便后人阅读的最新版本。但这个版本或许适合战国时代,或许适合以前的封建主义朝代,但绝对不适合共和国。或者说,这份真本的时代观已经有点落后了。

    徐光启已经没有精力继续修改,这也是他一直没有发布的原因。而在那个时候开始,顾炎武接过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开始结合新时代的学说知识,以及手中的儒家真本,小心翼翼的将其糅合在一起,让它变得更加的潮流,更加的实用。尤其是实用这点,顾炎武很清楚,只有实用才是张弘斌最关心的。

    在一切完成之后,结合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放在当代而言,就是注重于环境和人类共存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可持续发展这个必须要被重视的新课题。

    于是,在确定好了稿件,并且经过徐光启的认可和润笔之后,正式在日报进行刊登。

    最后,甚至被张才发现,直接申请前去治理黄河两岸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当然,顾炎武此刻还不知道这点。

    终于,在某天按照日常的习惯,在岗位上认真工作的时候,皇家亲卫找到了他告诉他陛下有请。

    那一刻,顾炎武并没有害怕,也没有欣喜若狂,只是默默的整理好手头上的工作并与同事交接好任务,然后这才整理好衣服发冠,跟随着亲卫进入了皇宫,面见圣上。

    “臣顾炎武,见过皇上!”共和国不兴跪拜,顾炎武也就没有下跪,只是拱手鞠躬行礼。

    “爱卿不必多礼,随便坐下便可!”张弘斌指了指两侧的椅子说到。

    “谢陛下!”顾炎武谢恩之后,便找了一张椅子坐了下来。

    “听闻爱卿最近在研究适合当代国情的儒学?”张弘斌也没有废话,直接进入了主题。

    “臣乃儒生,自幼苦学儒家学术,不忍看到儒家被打落凡尘,最后为国民所不齿。只好潜行苦读先贤文章,只希望能够找出一条适合共和国需要的儒家学术。”顾炎武进言到。

    “那么,你找到了吗?”张弘斌笑盈盈的问到。

    “尚未能够称得上是找到,但臣对新时代的儒家学问,只有两大点看法。”顾炎武拱手致歉。

    “说来听听!”张弘斌倒是来了兴致。

    “其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儒家天人合一的引申,说穿了就是国家要繁荣富强,首先不能忽略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不能够因为求发展,就过度的开发自然环境,破坏大自然的和谐,进而导致人类本身也深受其害;其二,便是建设健康的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的社会。共和国大兴工商,百姓日益趋利而无所不用其极,儒家的用途,在于引导,在于把已经越来越歪曲的价值观给纠正回来。”顾炎武如是说到。

    这番言论,却是让张弘斌直接汗颜,怎么感觉突然回到了未来,在倾听领导人在宣布政治决定的意味?

    能够把儒家学术搞到这个地步,这未免也……算了,就为这两个言论,张弘斌直接给跪了……

    到了这一步,也不需要废话什么,难得还记得一些未来的思想,索性拿出来和顾炎武说了起来。却不想,这些未来大能提出的政治观点,让顾炎武如沐甘霖,瞬间找到了奋斗的对象。

    看着他那已经有点入魔的样子,张弘斌只能鼓励,让他积极去探索,积极去考证。

    不管如何,这次的谈话,顾炎武算是收获丰富,张弘斌也多少有点收获。以前自己当草民,这些东西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但当自己来到了这个时代,成为了皇帝,却不得不开始正视这些东西起来。

    如此算来,倒也有点天意弄人的意味。

第54章 传统与迷信

    张弘斌忙着和顾炎武讨论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事情。

    经过一番的商议,张弘斌也不得不重视思想上的宣传和引导,毕竟若是让百姓变成自己后世那样,开始信仰金钱至上的话,那对于整个华夏来说,绝对是一个灾难。当金钱可以买到任何东西,那道德这层遮羞布也会被无情抛弃。

    这辈子,可不希望再听到什么‘宁愿在宝马车上的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之类的发言了。华夏就应该有华夏的样子,有着自己的传统,有着自己的矜持。

    就这个问题,张弘斌在第二天拿到了国会上进行讨论,经过表决,超过三分之二的人同意了这个意见。

    于是,国家机器迅速调动了起来,在未来的一个月时间里,无论是报纸还是别的媒体,又或者每个县才有的广播喇叭,都会不断传出类似的宣传。在娱乐和精神享受短缺的现今,国家对舆论的掌控还是非常牢固的,而且能够确保绝大多数的百姓会关注,会重视这些宣传。

    同时,张弘斌面见了少林寺方丈,以及武当派掌门,以及龙虎山天师。

    早些时候开始,张弘斌一直致力于宗教改革,其实说穿了,就是适当扶持道家,但不排斥本土化的少林寺。对于外来的天主教、基督教之类的教派,虽不打压但也不支持百姓信仰。

    说到底,就是希望本土的教派争气一些,能够将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教义进行修改,最好将其符合共和国统治需要的教义。最重要的是,还是迅速占领百姓信仰,不要让百姓缺乏了信仰。

    只是这些年来,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似乎都没有把他的这番话真的当一回事。或许是当时觉得张弘斌还不成气候,又或者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关系,所以谨守着本门的教义,却是死活不肯变通,更是不肯好好当他们的信仰引领者。

    这次会议,张弘斌也想通了,就是给他们最后的一次机会,若是再冥顽不灵的话,就彻底禁除这些教派。至于信仰什么的,大不了另外设立一个共和国的国家教派,取道家精髓另立门户,以此来带动百姓的信仰引导。

    “三位,本次找你们过来,只因为各位乃是道家和佛家的领头羊,相信在各位的领导下,佛教或道教都能够团结一致,积极进取而不是固步自封。

    朕也不和各位打禅机,朕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今物欲横行,百姓多少有点迷失了自我。为了不让他们沉迷于金钱的诱惑之中,不让他们空虚的信仰,被金钱所侵蚀,所以希望各位能够助朕一臂之力,在共和国规定的范围内,引导百姓们的信仰,这也是为了让三位各自的流派,能够在华夏大地拥有更强的影响力。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共和国的喉舌,也就是媒体会努力为大家宣传。同时,朕也会半公开的支持你们,甚至在取得一定成果后,表现得最出色的那一家,朕将会成为其记名弟子。”张弘斌招呼三人坐下后,直接进入了主题。

    说真的,他的这番话的确很诱人。尤其对于道家来说,近年来大家信佛不信道,道家衰落得紧。尤其大明太祖爷曾经出过家,所以佛教也因此积累了不少的人气。道家的日子不好过,而如今显然是他们赶上并且超过佛教的一个机会!

    只是他们也明白,要得到这个机会,必须要付出些代价。早在很早以前,张弘斌就这个问题已经找过了道家,只是那个时候局势还不明朗,而且他们也基本上不在张弘斌的政权内,所以也就选择了无视。说穿了,就是对更高祖宗之法这件事情,多少还是很排斥的。

    道家不同于佛教,佛教可以在皇帝一纸诏书下就更改教义,更改习惯,从一个西方来的蛮夷教派变成了本土宗教。如今华夏的佛教到了印度,只怕印度那些老祖宗级别的教派,都会认不出这个从自己这里传播过去的后进了。

    “阿弥陀佛,陛下一心向佛,老衲岂能不由一番作为?只是不知道,这教义又如何才适合共和国的需要,而这规矩,又大概在什么范围内?”果然,少林方丈却是完全没有忌讳,对于能够壮大佛门的机会他自然不会错过。

    “无量天尊,贫道腆为武当正统,也算是道门中人,能够为道家和华夏百姓做点事情,也算是无上功德。”武当掌门自然不能够继续沉默,只能够果断出手。

    “我龙虎山乃正一教正统传承,在道家多少也有点影响力,既然陛下需要,我等自当勉力而为!”龙虎山天师也毫不示弱,紧随其后表露立场。

    “很好,有三位帮助,相信很快就能够引导华夏人民的正确信仰了。其实朕的要求很简单,不要刻意描绘地狱天堂,六道轮回,以此来利诱或者威胁信徒相信教义。而应该从实际出发,从修身养性,华夏传统上面下功夫。说穿了,就是要做到重传统反迷信的这个基本要求。”张弘斌微笑着说到。

    “何为传统,何为迷信?”武当掌门提问到。

    “就如同神鬼之事,随着科技的发展,当这个世界彻底展露在人们的面前,神鬼之说开始站不住脚跟,最重要的是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它们的存在,故而就不要继续宣传。这年头,总有人借助鬼神之事,行骗害人,根据近段时间的统计,每三天里,就有一个华夏百姓,因为信仰迷信而横死,这样的事情以后朕希望不要在华夏大地出现。

    而传统,就是华夏自古以来的传统,比如端午这个节日,目的就是纪念屈原;比如鬼节,不过是出于对逝者的祭奠,也就是善意的行为;甚至超度亡灵和葬礼做法,扣除些许迷信色彩的行为,主要也不过是一种对死者的尊敬行为。

    说到底,就是由国家进行宣传,划分迷信和传统的定义,允许的是传统,禁止的是迷信,朕主要就是希望各位,能够正确的界定二者之间的区别,不要一竿子打死,也不要玩什么擦边球。”张弘斌给出了自己和国会的初步意见。

    传统就是传统,迷信就是迷信,实际上华夏上下五千年,许多传统都带着迷信色彩。但因为要禁止迷信,就直接把传统给去除了,若干年后,华夏也不知道因此丧失了多少传统……这其实才是华夏最大的不幸,张弘斌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在自己的国家里出现。

    “这个……还需要陛下提供准确的一个范围规范,我等才能够给出答复。”对于张弘斌的那番言论,三家并没有反对的意思,只是这话说得还是太笼统了,规定又那么的严格,所以没有准确的规范条例,还真不敢随便答应。

    “这个简单,稍后三位可以拿到一份,由我和国会相信讨论之后得出来的明文规定,只希望各位能够好好借鉴,好好带动我华夏宗教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引导华夏人民的正确信仰!”张弘斌做出了总结。

第55章 提议建欧盟

    华夏风风火火的搞着精神文明建设,两个皇子一个继续在国会干活,一个开始去黄河边上治水。

    整个共和国在张弘斌的锐意治理下,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的,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指数也在不断刷新。

    同一时间,在遥远的欧洲,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港,一条来自华夏的海船终于在这里靠岸。经历了大半天年海上的漂流,九死一生的闯荡,自越王岛出发,绕道南美走大西洋终于是来到了这里。

    随着船只的靠岸,一个邋遢的身影很快就在船上跑了下来。

    曾几何时,他曾经是显赫一时的衍圣公,堂堂正正的孔子后人,历朝历代都不能够忽视他的存在。他的地位超然,虽然没有直接步入朝堂,但是天下所有的官员都是他们孔家的门生。

    但是,随着共和国掌权,儒家迅速衰退,为了挽回儒家的地位,他不得不铤而走险,结果却落得个逃亡异乡。

    大半年的海上漂泊,使得原本风度翩翩的他,成了一个比乞丐还要落魄的存在。尤其是在三天前经历了一次几乎以为必死无疑的海上风暴后,总算是有惊无险的来到了陆地,这个可以让他真正安心的地方。

    “哟,还说什么衍圣公,简直就是一个可怜虫!”船长带着水手走了下来,看着孔屿,出言嘲笑道。

    “我怎么样不需要你评论!”在得知对方居然是满人后,孔屿和船上每个人的关系都不是很好。

    “你爱怎么样我不管,但是上面交代下来的事情,你必须要完成。否则我们会把你绑起来,带回华夏去,等待接受共和国皇帝的怒火吧!”船上冷笑道。

    “我……我知道了……”似乎是真的害怕了,孔屿的气势变得更加的虚弱。

    “儿郎们,把货物都给搬下来!”船长见状,心中暗笑汉人果然都是软骨头,随即这才回头朝着船上喊了声。

    在忙活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大量的书籍就这样被卸了下来。与此同时,孔屿已经在附近的旅馆简单洗漱了一番,并且换上了黑衣人预先为他准备的儒袍。经过一番打扮之后,孔屿又变成了风度翩翩的中年人,只是脸色还有点苍白。

    “我们接下来要去哪里?”孔屿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选择。

    “自然是去找荷兰的皇帝,又或者是他们国家可以说得上话的……不过在此之前,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可以让双方通畅交流的翻译!”船长眯起眼睛看了看孔屿后说到。

    实际上,早在刚才孔屿洗澡的时候,他已经派人出去寻找。不多时果然找到了两名曾经去过华夏的神父,他们会说汉语,或者说汉语说的还不错。船长给了他们三条小黄鱼,两位神父立刻就成为了临时翻译。

    在两位神父的引导下,一行人来到了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国会外。

    “站住,你们是谁?当然不管你们是谁,给我滚远一点,我们不欢迎黄皮猴!”才国会门口,守卫立刻举枪示警。

    “亲爱的朋友,你们放心,我们是远东共和国的敌人,相信我们会成为最合适的盟友。可否带我见见你们的国会议员们,我们为了友谊,送来了无比珍贵的礼物!”船长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本来话是比较难听的,不过却是经过了神父的加工,显得优美了许多。

    而原话是:“去你。娘的才是共和国那群猴子,让你们头儿给我滚出来接客,我拿了好多好东西过来!”

    或许是礼物二字让给警卫的态度开始松动,比较来自东方的礼物永远都是非常的值钱的。当其中一名警卫向国会通报后,国会的意思是允许他们进来。

    不多时,船长一行人就来到了国会之中,周围都是国会的议员。

    “各位外国朋友,我们来自遥远的东方,但却是那个强势的共和国的敌人!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所以我希望我们可以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共和国!”孔屿的作用终于是发挥出来了。

    “这位先生,我只想问,我们为什么要对付共和国,我们要拿什么来对付共和国?同时我们对付共和国,又能够获得什么好处?”很快,就有议员站出来提问。

    “很简单,共和国狼子野心,也就是最近被国内的民生问题拖累,但很快缓过气来之后,就会露出尖锐的爪牙。仅仅是南洋和印度,是根本满足不了对方的野心的。他们会继续西进,最终以占领全世界为最终目的,就如同中世纪被你们称之为黄祸的蒙古人一样!”孔屿高呼。

    就算是相隔多年,但是当年蒙古铁骑还是让欧洲人记忆犹新,更别说他们带来的黑死病病毒……

    见来者把共和国和蒙古国相提并论,这自然就不能不重视。而且他说得对,谁能保证对方不会一路向西,以征服全世界作为最终目标呢?一个强大的国家,在他们看来若是不开拓那简直就是玷污了‘强国’二字。

    “至于对付他们的方法,我也带来了!”孔屿整理了一下语言,“首先,我们把共和国最先进的技术给带了过来,包括火器的研究,包括船只的建造。相信有了这些,欧洲的文明会迅速迈进,进而赶超华夏。然后,这是一份建议,一份可以结束欧洲互相战争局面,团结对抗共和国的建议书,我称之为欧盟组成建议书。”

    是的,孔屿在绞尽脑汁之后,终于是想到了一个可以让欧洲各国拥有和共和国一战能力的办法。

    那就是,组建一个大型的国家联盟,也就是欧盟!

    当孔屿让人打开箱子,当一本本书籍出现在国会议员们的眼中,当一份建议书出现在他们的桌子前面时,这些议员确认了两件事情:1、这次赚大了;2、眼前的东方人,似乎真的是共和国的敌人!

    而孔屿看着他们的表情,总算是松了口气,毕竟这意味着,自己来到这个鬼地方的第一步任务,算是完成了。

第56章 南非满洲国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孔屿在荷兰的带领下走遍了整个欧洲,不仅成为了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还促进了一个历史进程,那就是欧盟的建立。

    由欧洲老牌国家共同达成盟约,组建同盟政体,目的就是能够团结一致对付那些胆敢挑战老牌帝国荣耀的小国家。至少,这是欧盟建立初期最先要做的事情。

    早些时候,欧洲的联合舰队在印度洋被共和国的海军直接给打没了,这使得这些老牌海洋强国失去了海上控制力度。这也使得,一直被他们压迫的小国家开始跳出来,争夺地中海和北海的贸易权,甚至多次派出私掠船抢劫各国的海商。

    最受影响的自然是荷兰,作为一个国土面积小,而且没什么特产的国家,少了海贸这只金鸡,综合国力下降到了建国以来的低谷。国内大量的商品销售不出去,外面的商品卖不进来,工人没有工作,农民的农作物卖不出好价钱。说真的,那段时间荷兰联省共和国差点就解散了。

    而来自满洲的人,也发现了这个情况,于是第一个找的就是荷兰,因为他们相信,荷兰没办法拒绝他们。

    果然,在足够的利益下,荷兰放弃了对东方人的偏见,成为了满人在欧洲的引路者,进而促成了欧盟的成立。

    得到盟国的帮助后,荷兰按照孔屿传授的办法发行国债,在积累了足够的资金后向同为欧盟国家的英国和西班牙订了大量的船只,进而逐步恢复了海上马车夫的外在形象。

    同时,在欧盟国家的围剿下,那些二线的小国家终于是吃到了苦头,甚至于在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法国的共同出征下,奥地利直接就被打得灭国了。

    欧盟贯彻的是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基本原则,一旦有谁侵犯到欧盟的利益,在三分之二成员支持的情况下就可以对侵犯者予以全面进攻。随着奥地利的灭国,其他的欧洲国家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死磕,要么加入欧盟。

    显然,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加入到这个大集体之中。

    欧洲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逐渐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同盟体,共同追逐着利益。在华夏人民共和国没办法控制的南美洲,以及张弘斌不要的非洲,殖民者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掠夺,为的是弥补战乱带来的经济损失。

    当然,这至少也要在一两年后,才会看到成果。

    但自奥地利被灭国,欧盟的实力被证明之后,欧盟也不得不兑现答应满人的条件。实际上若非满人提供的书籍,这些欧盟国家的国力想要迅速提升,只怕还真不容易。如今所有国家派遣了大量的科学家和工人巧匠去翻译,去研究这些来自东方的高端知识,然后把可以吸收的知识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转为成利益!

    需要付出的,只是非洲南部的一片还算广袤的土地。并且,承认由满人建立的新政权的合法性。

    拿着欧盟理事会的认可书函,孔屿总算是松了口气,不管如何,自己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了。

    “哈哈,孔先生辛苦了!我家主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