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玉人歌-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是不知道,赫连上的娘已经在城楼上吃了一天的风。

    就连玉宝音也是刚刚知晓。
第57章
    船行靠岸,立刻便有奴仆搭好了踏板。

    萧景还以为玉宝音要直接冲上去,谁知她竟躲在了自己的身后,只探出了一双眼睛,上下打量着从船上下来的赫连上。

    萧景本想笑话她几句,却在看清了赫连上的面貌之时,很适时地闭上了嘴巴。

    他也在打量着眼前的少年。

    这少年的长相很好。

    男人看男人一般是不会注重相貌的,尤其是萧景这个连旁的女人的相貌都不大注意的人。

    而现在,他之所以注意到了赫连上的相貌,不过是因着这一点不好忽视过去。

    是以,萧景以为的长相很好,便是旁人口中的顶级。

    赫连上已经超出了他对男人相貌的定义。

    男人嘛,就该像他儿子那样壮实有力。

    他儿子长得也好,可若和赫连上摆在一起,指不定就成了陪衬的。

    这个赫连上,给他一身男装,他可以迷倒无数的千金。若给他一身女装,恐怕也是倾城倾国的。

    他的体态修长,却又不是弱不禁风的那种。

    他的相貌美艳,却又丝毫不显女气。

    他还有一双无比深邃的眼睛,这样的一双眼睛,不到万不得已,一定不要与其对视。一旦碰上,轻者丢心,重者则是要丢魂的。

    萧景想,怪不得玉小公主要躲到他的身后了。

    其实这不过是萧景想的太多而已。

    玉宝音可没有那么多的感触,她眼里的赫连上,还和四年前一样。样貌没变,气度没变,不过是又长高了些许。

    她躲在萧景的身后,只是起了玩闹的心,四年过去,她可不止长高了些许,就连样子也变了呢!

    她娘说的,她那张圆圆的小脸,如今快长成了鹅蛋型。

    方才他还在船上的时候,她叫了一声“上哥哥”,离的那么远,他可不一定能够听见。

    她便故意躲了起来,想瞧瞧赫连上能不能一眼就将她认出来。

    可是赫连上一下了船,没有先同她讲话,而是和她萧爹说着官场上的客气话。

    好不容易说完了,赫连上又差人去请她舅舅下船。

    这是压根就没有认出她?

    玉宝音有些失落,才几年啊,赫连上居然不记得她了。

    等一回了长安,她就要找她娘告状去。

    这时候,船上响起了“恭迎太子”的声音。

    萧景自然不会怠慢了这个小舅子,率先跪了下去。

    玉宝音也得跪,就算她舅不是太子了,她跪他也是天经地义。

    才跪在那里,就觉得有人碰了碰她的手背。她一扭头,就看见了赫连上会笑的眼睛。然后手心里多了一个竹编的小人儿,它也在对着她笑呢!

    没有一句言语,就好像还在南朝时一样,他总有他要忙的事情,她等得烦了,他便会想法子告诉她并没有将她忘记。

    那个时候玉宝音还会生气,他总是忙忙忙,显的她是个游手好闲的,便总会对着他派来的人吼“我也是很忙的”。

    如今想想,那时候还真是幼|稚的要命。

    而现在,她也回了赫连上一记笑。长大了,自然是不会再无理取闹。

    还来不及多表示些什么,她阿舅就已经下了踏板,先是对着众人道了一句:“无需多礼。”

    待众人起身,指着她便道:“宝音?”

    玉宝音点了点头。

    秦缨“咬牙切齿”地道:“你这丫头胆子还真肥呢!”说的是她偷偷地跟着秦愫来到大周的事情。

    这都几年了,她阿舅怎么还记得这一茬呢!

    玉宝音呵呵笑笑,“阿舅,坐船辛苦吗?你不知道我娘可想你了。”

    一旁的萧景心道,玉小公主这岔打的没有一点技术含量,遂决定帮她一把。

    他也道:“太子,这一路上辛苦了。”

    赫连上赶忙为秦缨介绍:“这是大周的武烈将军。”

    秦缨一听,立刻将萧景望定,而后对着他作了一揖,才道:“我还得叫你一声姐夫呢!”

    萧景可没想占他的便宜,赶忙回了一揖。

    秦缨又道:“我长姐可好?”

    萧景便道:“挺好,只是一直挂念太子……”

    秦缨眼泪汪汪:“我也一直惦记她呢!”

    秦缨先前作的那一揖还没有吓着萧景,这说来就来的眼泪,将他骇了一大跳。

    先不说秦缨是个太子,也不说他是个男人,单只说他的性格和秦愫的性格,相差的可不止点点星星。

    秦愫的眼泪贵如油,没有紧急情况,从来都不会流一滴,哪怕是说起母亲和弟弟。

    眼前的秦缨……这是强势的姐姐和软弱的弟弟。

    萧景顿时就明白了秦缨为什么沦落到了来大周做质子的境地。

    萧景一直以为真元帝是个任性的,原来真元帝的任性是有原因的。

    他儿子若也是秦缨这样动不动就掉眼泪的,他也会像真元帝那样,一看见儿子就来气,只骂个狗血淋头没有动手都是轻的。

    渡口边毕竟不是说话的地方,萧景一行在前带路,领着秦缨的队伍,径直到了萧城驿馆。

    四年前,萧景在此安顿了一个姓秦的,至此改变了他的生活。

    四年后,萧景又在此安顿了一个姓秦的,他希望秦缨给他带来的变化,如秦愫带来的变化一般,总是在往好的变才行。

    萧景为什么想起了这个,只因他看见了秦缨这个人,心里产生了不祥的预感。

    啊,就他小舅子那尿性,他现在已经在害怕小舅子被人欺负,这个考验夫妻感情的问题。

    管,那得看欺负他小舅子的人是谁。

    这是得防火防盗防皇帝。

    不管,他怕他的日子过不下去。

    好在他小舅子的身边,还有一个赫连上。这个少年,看起来就不是个好欺负的。

    萧景思考着未来很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一想起他小舅子的眼泪,他就叹气,心想还不如宝音呢。

    再一想起赫连上,又觉得他小舅子的未来或许还是有希望的。

    可世事难料,他小舅子最后还是被他承包了。

    唉,这不是不承包怕媳妇生气。
第48章 与
    有苗不愁长。

    这话不仅用在玉宝音的身上合适,用在萧般若的身上也很适合。

    十四岁的萧般若,也不知道从哪天起,竟然开始抽条长。如今的身量,虽还没赶上萧景,却和已经十八岁的萧翰飞一样。

    关键是,抽条长了以后的萧般若去赴谁家的宴席,总有姑娘要给他绣荷囊,也就是他不敢要罢了。

    就连秦愫也道:“般若的长相在你萧爹之上。”

    玉宝音下意识道:“我萧爹长的很好?”

    这话问的秦愫直笑,她以为她女儿长大了,眼光就不会那么清奇,谁知道还和小时候一个样。

    萧景的长相虽不是万里挑一,却也是一表人才、气宇轩昂。

    到了萧般若那儿,不只继承了他爹较好的皮相,气质上还比他爹讨喜,没有他爹那种浑身上下都散发着的拒人之千里的气息。

    重点是,面嫩,此一样便无敌。

    秦愫笑话女儿是个不会审美的。

    玉宝音不只眼光清奇,活得也很别具一格。

    她的总结是:“他又不准备靠脸吃饭,长得再好看也派不上用场啊!”

    秦愫一噎,无言以对。

    跟玉宝音说什么赏心悦目、秀色可餐,就跟对着她弹琴一样,她听得懂曲调,但根本不解其意。

    关于美与丑的话题,秦愫再也不提。

    倒是过了几天,萧景和她说起了玉宝音的身高问题。

    当然不是没事闲叙,为什么想起说这个,起因是这样的。

    萧般若每隔七天,总要回萧府一趟。玉宝音是个护短的,每次总要跟着他去。

    说的就是前两日回萧家发生的事情。

    十八岁的萧翰飞于两年前已经娶妻。

    妻子是田家的嫡孙女田少艾。

    说的正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萧家这位新晋的少夫人,做闺女的时候就被人戏称为“小气神”。

    且不论长相,不管是身份还是地位还是脾气,都和萧翰飞门当户对。

    婚后,小夫妻俩的日子过得也挺甜蜜的。

    矛头一致对外,夫唱妇随。

    自从田少艾知道了萧翰飞和他那个便宜的公主妹妹有过节,就没少找玉宝音的麻烦。

    昨日玉宝音站在走廊上,田少艾打她身边路过之时,“哎呀”一声,跌倒在地上。

    吓的伺候她的丫头婆子们好一阵慌张。

    田少艾却笑着讲:“无妨,不过是宝音妹妹的腿,绊了我一下。”

    这下好,萧府上上下下都知道玉宝音绊倒了新晋少夫人。

    至于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当事人可没有讲。

    萧弥坚带口问了一下。

    玉宝音眼也没眨就道:“许是我腿太长,少夫人的身子太轻,反正我是不承认绊了她的,根本就没感觉到。”对于田少艾那种没事儿找事儿的人,她连句面子上的嫂嫂都不愿意叫。

    然后萧弥坚一句话都没有讲,第二天一早就突然对田少艾道:“你祖母的忌日就快要到了,你手抄几卷佛经,送到祠堂供奉。”

    这也没什么不对,关键就是萧弥坚说的“几卷”到底是几卷呢?

    抄的少了,怕人说她心不诚。

    抄的多了,如今正是倒春寒的时节,田少艾又是个娇生惯养的,抄了两天手上就起了冻疮。

    到现在了还没明白到底为什么突然让她抄佛经。

    不是因着她笨,不过是因着她怎么想都想不到萧弥坚会向着玉宝音。

    玉宝音算什么呢,不过是他们萧家的一个便宜亲戚。

    萧景就是在和秦愫说这件事情,他的意思是让秦愫提醒玉宝音,得防备着田少艾。

    田少艾虽然现在还没想过味儿来,但总有一天能明白萧弥坚的意思,到时梁子已经结下,指不定又会出什么幺蛾子。

    萧景和秦愫一样,最讨厌这些不上台面的乱七八糟事。

    可旁的人喜欢啊,又不能因为那三两人就断了血缘至亲。

    萧景便半调笑着,说:“咱女儿腿长,你得提醒她走路小心。”

    秦愫微微一笑,没有言语。

    怎么说呢,她女儿从小都不让她操心,估摸着长大了也不用她为她操多少心。

    萧家的那几个人,她和女儿不过是看在萧景和萧般若的份上不想收拾他们而已。

    与此同时,萧般若也在和玉宝音说着她被田少艾诬陷的事情。

    萧般若怪她为何当时不辩解。

    玉宝音不屑地道:“和糊涂人说一百句,还不如和明白人说一句。”

    萧般若急道:“那若是你碰不到明白人怎么办?”可不是什么人都和他祖父一样,是个头脑拎得清的。

    玉宝音一挑眼皮,笑道:“那我就是把她给绊倒了,她又能拿我怎么样?”

    那些良善的名声对于她来说,还真是无所谓的。

    正所谓打蛇要打七寸,那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她最紧要的是什么,怎么折腾都是徒劳。

    萧般若就是觉得生气,他们家捧在手心里的宝,却成了别人嘴里嚣张跋扈的妖。

    迟早要找个机会,和那几人算一算总账。

    如果说玉宝音是个耐不住性子的,那萧般若便是忍耐的好手。萧家彻底将白家压在了脚下,用了30年的时间。他想自己彻底和萧翰飞翻脸,至少要等到他祖父过世之后。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主要是只要是个人谁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可以说,萧家比起其他家来讲,还算是好的。

    好在哪里?好在他们三房是个不争不抢的脾气。一方争,一方避,总好过两方齐上力。

    这算是隐忍,也算是为了保存自家的实力。

    从前他不懂,堂堂的南朝长公主怎么会沦落到来大周和亲的地步。现在他知道了,他母亲是个聪明的,还有皇家那本经,比寻常人家更难念。

    譬如,这都几年过去了,宫中的美人从八位变成了十八位,又变成了二十八位。他也不好问他皇帝表哥到底有没有睡过那些美人,他只知道他表哥没有子嗣的问题,就像是一把刀子扎在了他姑母的心上。他们母子的关系,也因此降到了底。

    还有南朝的真元皇帝,一年病三回,可就是不肯传位给太子,三天两头的还叫嚣着要废了太子。也不知道是不是“保太派”的势力太强大,还是真元帝是个爱开玩笑的,雷声大雨点小,太子还是宝音的亲舅舅。那位没见过面的舅舅的承受能力,还真是不容小趋,一般人哪里能禁得住反反复复的惊吓!

    想到此,萧般若道:“我听人说,真元帝又病了。”

    玉宝音半天都没有反应,直到萧般若“唉”了一声,她才道:“我都快忘记我外祖父长什么样子了,倒是一直记得我外祖母的样子。不过,就是记得他长什么样也没用,这都几年不见,他的头发和胡须,一定白到了底。他若见了现在的我,他不一定会认得出我。我若见了现在的他……就是能认的出来我也不会叫他。”

    萧般若想说,真元帝不过是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不该将她们母女丢在风口浪尖不闻不问,或许他已经后悔,若不然也不会每年都给她们母女送东西。

    还都是一船一船的送来。

    长安城中谁不知道,高远公主府的吃穿用度可堪比皇宫。可宫里的谁都不能多说什么,只因那些金银珠宝都是打南朝来的。父亲疼女儿,谁敢说不可以呢!

    可萧般若知道玉宝音的脾气,那些她不在乎的人怎么伤害她都行,她一点都不会记在心里,她只会当下就打回去。

    而那些她在乎的人,伤过她一次,她便铭记在心。只因那些人,她没法还回去。

    萧般若觉得他今天一定没有将脑子带出门,说的都是什么话题,只会让她扫兴。

    他和她住在一起不错,却不是时时都会在一起。他住在韶年居,她住在渺风楼,中间还搁着他们父亲母亲的浮曲苑,有时一天都不一定能见得上一面。

    她跟着商轨学习,他跟着郭荟,且从去年起,他还会时不时地被叫进宫里,解决皇帝派给他的一些小事情。

    他的皇帝表哥已经20岁了,再也不是那个任性的小皇帝。

    长大的皇帝就更加的不好亲近。

    他表哥是如此,想来宝音的外祖父也应当是如此吧!

    孤家寡人,说的还真是一点都不假呢。

    ***

    在定鼎宫批奏折的元亨,打了一个喷嚏,他只当是哪个美人又在惦记着怎么算计他,不由地升起了怒气,将手中的奏折狠狠地摔到了地上。

    大中伸头一看,那奏折刚好是白程锦联合了几个三品官弹劾萧家的。

    说的是,萧家在长安城外三十里的地方有一个庄子,庄子的管事萧鹏,仗势欺人,欺男霸女,因此闹出了一桩人命。

    大中的心里有些忐忑,弄不明白皇帝是因为白家弹劾了萧家而生气,还是因为萧家闹出了人命才生气。

    他小心翼翼地唤道:“皇上……”

    元亨不快地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

    过了半晌,才道:“你将这奏折呈给太后,刚好分散分散她的注意,省得她整天追着朕要孙子。”

    大中点了点头,拾起地上的奏折就退了出去。

    才退到门边,就听皇帝叫住他道:“告诉太后就说是朕说的,最近的皇宫太清静了,那些世家的贵妇恐怕都快忘了宫里还有一个萧太后了。”

    大中越来越摸不清皇帝的心思,但皇帝说的话他还是能听得懂的。皇帝的意思是,让萧太后将那些世家贵妇召进宫里,随便和几个顺眼的聊上几句,再随便找几个不顺眼的训一训。告诉那些世家贵妇,皇太后可是姓萧的,不要什么人都妄想骑到萧家的头上来。

    其实大中想的有点儿多,元亨不过是想见一见玉宝音。

    人只要一长大,首先学会的就是隐藏心思,再不会像从前那样,想见哪个,想要什么,恨不得吆喝的全世界都知道。

    尤其他是皇帝,皇帝应该是没有任何弱点的,他对什么都不痴迷,不痴迷女人,不痴迷玩乐,更不会痴迷于哪个人哪个姓。

    元亨上一次见玉宝音还是在除夕宴上,她说她和商轨学了一套剑法,练熟了就耍给他看看。

    自打他懂得了克制心绪,不再顽皮。玉宝音又彻底脱离了皇宫,他们两人一年也就见那么三几次,关系也不似从前那般的不和谐了。

    还别说,一个月不见还怪挂记的,总想着她那套剑法练的怎么样了。

    元亨搁下了手中的笔,又叫了个太监去给大冢宰送信。

    人是不服老不行,他外祖父治家一向严格,可毕竟年纪摆在那里。这几年慢慢放手将家族中的一些事情交给了他二舅和二舅母,便出了今日的事情。

    他不问事情的来龙去脉,像这种事情传了出来给外人知道,就是萧家的不应该。

    他和萧家是连在一起的,白程锦弹劾萧家治家不严,还不是在说他纵容萧家。

    他可不想要这样的污点。

    ***

    春耕节过后,萧太后下了帖子,请各家的贵妇到皇宫中赏青。

    除了有身孕的提前告假,收到帖子的人家,不管内心是否真的情愿,二月初七的早上,悉数到场。

    秦愫也在受邀之列,玉宝音本是不打算去的,想了想,还是骑上了追星,护着她娘到了皇宫。

    无他,不过是觉得皇宫危险,她得护在她娘的身旁。

    一踏进皇宫的大门,玉宝音就想起了萧般若的话,对她娘道:“我外祖父又病了?娘你总是不跟我说南朝的事情,老是这样下去,只怕我会将南朝的一切都忘记。”

    伤感一下子涌上了心头,秦愫愣了一下道:“忘记就忘记吧,也没什么不好。”

    玉宝音急道:“那可不行,我舅舅和上哥哥还在南朝呢!”

    秦愫真不想说,或许很快她就能看见秦缨了。

    打南朝来的消息,说的是国之将倾,何人能医?

    秦愫也不知究竟何人能医,总之那个人不会是秦缨就对了。
第35章 于
    萧般若去了一趟官邸,没见着玉宝音的人,但是多了两样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件是单挑白家、唐家的子弟,震撼那些看不惯他的。

    单挑得分一对一还是群上,还得选个好地方,最后还得有个说一不二的见证人。

    萧般若思考了一个晚上,觉得见证人还得是小皇帝。

    如此一来,没准儿第二件事情还能一起给办了。

    第二件事……当然就是要弹弓啊!那是他妹妹的心头好,就是在他表哥那里,他也得想法子讨回来才行。

    萧般若满心想的是,玉宝音是他妹妹,不是亲妹胜似亲妹。

    他只要一闭上眼睛,想起来的就是那天她一手插腰,一手弹弓,指责白澜几个的场景。

    他妹妹可不是一般的霸气,作哥的总不能被妹妹给比下去。

    嗯,是的,萧小爷点燃了一腔的热血,这就要找人打架去。

    好容易熬到了翌日去宫学,萧般若便把想要干的第一件事情,一五一十地说给了小皇帝听。

    小皇帝当下就要宣太医。为嘛?他表弟病了啊,病的还不轻。

    萧般若正色道:“皇上,我想这么干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一再克制自己的脾气,可是那些人只当我是怕了他们呢。我姓萧,我爹是堂堂的武烈将军,我祖父曾经带领大军,打退过大齐皇帝的二十万亲兵。萧家的人流血牺牲都不怕,我会怕他们那些无胆小儿?”

    这话说的,连小皇帝身上的血都燃了起来。哎呀,他的身上可是也有一半萧家的血。

    他母后家的血统就是威武霸气。

    小皇帝想了想道:“那也不成,除非是朕和你两个联手教训教训他们。”嗯,那什么,打架这事其实他也挺爱的。

    谁知,萧般若却笑道:“别啊皇上,你若一出手,他们哪敢使出真力气。过不了多久,还是会来招惹我。我要的是一劳永逸,我只出一次手,就让他们记住一辈子。”

    “你一个人真能行?”皇帝还是很犹豫。

    姓萧的里头,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个表弟。他表弟是有那么一点儿小能耐,可毕竟是一对好几。万一他表弟被人给打坏了,别说他面子上过不去,心里也是会疼一疼的。

    这不是两个伴读,一个至今还不肯来,这一个万一要再被打坏了,他不就成了光杆皇帝。

    萧般若信誓旦旦道:“皇上你就放心吧,上一次是他们偷袭我,若不然,他们哪里会能轻松得手。”

    小皇帝的心里还是不太放心,嘴上就问:“你准备怎么个打法?”

    “让他们决定。”

    小皇帝心说,年轻人,话说得太满往往是会吃亏的。也罢,规则由他来定。

    一对一的话,是车轮战,中间得让他表弟喝口参汤,加血加力气。

    一对几的话,顶多能对三……

    小皇帝想好了策略,招了招手示意萧般若上前,特地教他,一对几的时候,一上场先踹飞了那个最弱的,然后攻击最强者的眼睛,眼睛只要一花,再强也只有挨打的份。

    还说他说的最有理,实践出真知,这都是看小太监们打架琢磨出来的。

    别问小太监们为什么打架。

    萧般若:“……”好吧,他肯定不问,他祖父要是知道一定会心跳加快想要揍人的。

    小皇帝又拉着他嘀咕了一会儿,这就愉快的决定下一道圣旨。

    哎呀,本来是想让玉宝音和白玉打一架的,谁曾想,换了人,场面更大。

    来吧,来吧,胜者,朕重重有赏。

    嗯,是的,既然由他这个皇帝来做见证人,没有赏赐可不行。

    萧般若眼看着小皇帝写完了圣旨,圣旨上可没有讲明到底要赏赐给胜者什么东西。

    他下意识瞧了瞧小皇帝腰间悬着的弹弓,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是力气。

    ****

    白澜和唐真几个,一接到圣旨傻眼了。

    什么?奉旨打架!

    跟害怕无关,就是觉得圣旨不该是这样的。

    多高大上的东西,里头的内容却和高大上无关。

    还有一种,这不是真的圣旨的错觉。

    可一旁的太监大中,还在等着领他们去小皇帝专门的练武场地。

    这个大中本就是小皇帝身边的人。

    那么,圣旨的真假就是无需质疑的事情。

    白澜和唐真几个,尽管满肚子的狐疑,也只有先跟着去看看。

    一路上都在小声嘀咕,小皇帝怎么好好的,突然宣他们去打架呢!

    小皇帝的性情还真是有点儿像天上的云,刮阵风就变,太不定性。

    结果,去了才知道,原来是要跟箫般若打架。

    他们又不能说都怪皇上的圣旨没有写清楚,这一路都白忐忑不定了。白澜、白潮、白澈三人相互对视,是这么想的。

    唐家的那三个则是一对视,三个人齐齐一跪,派了最大的唐真做代表,哭着道:“皇上,上一次我们同箫贤弟的过节是场误会,上一次已是犯错,这一次我们怎能再犯上一次的错误呢!”

    这一声“贤弟”叫的萧般若一愣一愣的。

    “是啊,皇上我们要是再犯错,岂不是白念了圣贤书。”唐真说玩,剩下的两个唐家兄弟还不忘记附和一句。

    这是没有忘记他们祖父唐律说过的话,绝不能再和萧家人作对。

    别说唐家三兄弟的反应惹来了白家三兄弟的白眼,就连小皇帝也很不满意。他这儿都兴奋了,那边却来个大泄气。

    他问唐真:“你们真不打?”

    唐家的三兄弟,一边磕头一边道:“请皇上收回成命。”

    小皇帝一看这架势,就和唐律上朝抗旨时如出一辙,不免更加扫兴,转而去问白家三兄弟,“你们呢?打不打给句痛快话。”

    这能痛快的了吗?

    打?还是不打?

    白澜三人的心里其实是想打的,就算唐家三人不上,他们和萧般若也是三对一,刚好出一出上一次的气。

    可小皇帝往中间横插一杠是几个意思?

    打赢了小皇帝会不高兴吗?会被惩罚吗?

    若是赢了萧般若,却输了小皇帝,他们祖父一定会气死的。

    所以……打、不打……

    白家还不比唐家,这个时候的意见不统一,连个说话的代表都派不出来。

    萧般若看透了他们因为什么而犹豫不决,道:“这是我和你们的私人恩怨,我找皇上过来不过是做个见证人而已。且皇上有言在先,这一次不管谁赢他都会重重有赏的。”

    小皇帝也道:“对,有赏。”所以…上上上。

    白家三兄弟又琢磨了一会儿,这一次派出了白澜做代表。

    他道:“既然是皇上的圣旨,我们三兄弟不敢不从。不过有言在先,拳脚无眼,不管伤势几何,到时还请皇上莫要怪罪。还有,若是我们祖父和大冢宰问起我们打架的原因……”

    小皇帝拍拍胸脯道:“朕便将圣旨拿给他们看可行?”

    原先想的是一打六,如今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