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逍遥金鳞-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遥无意告诉了他自己到半山腰的山洞里玩去了。冯大爷笑呵呵地摸着胡子问他在神仙洞里有什么现。神仙洞?萧遥也突然记起了这个洞的名字。“那么浅那么小的洞为什么叫神仙洞?”萧遥随口问。

    冯大爷想了一下说:“我听老人们说那里几百年前住着一位老神仙,不知道活了几百岁了,附近几个村子闹瘟疫,老神仙就找了些草药炼成丹,救了老百姓,人们都叫他活神仙。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老神仙离开了,再也没回来过。”

    萧遥听着冯大爷颠三倒四的述说,想起两天里自己的奇遇,也不象以往那样付之一笑了,反倒想听冯大爷还有没有关于神仙洞更多的传说。冯大爷却翻来覆去都只是这几句。萧遥告辞离开。边走边想,为什么自己家里的老人们就没有讲过这些事呢?脑里突然灵光一闪,对了!萧家是清代湖广填蜀州时从湖北迁过来的,如果老神仙的事真是几百年前的事,萧家的肯定不清楚,自然也不会向后辈讲起了。

    萧遥恍然大悟,那自己不如找更多的异姓老人问,说不定能有更多的了解。

    (ps:新人新书,大家多多提意见啊,谢谢你们的支持,俺一定会努力的!)



………【第四章 禅语解惑】………

    萧遥想到这里,向河对面的王家村子里走去,王家也是本地人,在萧家迁来前就一直在这里居住,所以整个村子基本都姓王。萧遥找到了父亲的老庚王柏强叔叔,老庚是萧遥老家的一种习俗,两人同年同月生,如果相处得好,就互称老庚,有点类似于异姓兄弟的意思,平时走动也多些,有农活时互相帮忙。每次放假回家,王叔叔都会从家里拿好吃的到萧遥家给萧遥吃,所以萧遥也很喜欢他。王叔叔见到萧遥热情得不得了,张罗着让婶婶做好吃的,萧遥问王叔叔听说过神仙洞的事没?王叔叔也说了几句,与冯大爷讲的差不多,最后说他也只知道这里,村里有几位老人,可能知道得多些。

    吃过饭,王叔叔把萧遥带到王家老祠堂,里面几位老年人正在玩着长牌。王叔叔把萧遥介绍给他们,又问老人家们知道神仙洞的事不?

    老人们七嘴八舌地讲了起来,最后萧遥理了一下,在老人家的口中,老神仙确有其事,也的确在神仙洞里修道,救百姓的事也确有其事,更玄的是有两位老人都说传说里那只蹬塌了高山的金雀就是飞来接老神仙走的。老神仙怕百姓们再遭瘟疫,走之前向塌了的山壁一指,一股泉水就流了出来,就是后来的水观音那股泉水。至于神仙洞为什么那么浅那么小,有位老人说,是老神仙走后才变小的,以前很大,只有真龙才能进洞,而且还要在特殊的时间才能进得去。有个小孩父母病了曾进洞求药,那个小孩后来竟然中了状元,成为当时梓州的名人,那个小孩回来讲里面很大,还有一块光滑的玉壁。萧遥想了想,历史上小镇周围好象并没有人中过状元啊?看来又是传说了。而且其他老人都没听说过这事。但说到的洞内情形倒与梦中相符。

    几位老人七嘴八舌地说了这些。萧遥谢过几位老人和王叔叔,满怀疑惑地回到镇上。

    夏天日子长,吃过晚饭,天还早着呢,萧遥闲来无事,又到水观音去逛了会儿,权当是饭后散步,天快黑时,萧遥慢慢往回走,快出寺院时,遇到了知客僧,萧遥想到老道,于是问道:“大师,那个道士呢?怎么没看见了?”

    知客僧合十答道:“施主,他已经走了?”

    “哦?那你知道他为什么要到寺院里来摆摊的?”

    “不僧不知道了,只知道那天他直接找了住持,住持吩咐小僧等随他做什么不要管,听说是找什么有缘人”。

    萧遥想起那天老道向知客僧道别的时候也提到过“有缘人”三个字,正待细问,一个俗家弟子过来对萧遥说:“施主,住持有请,能不能麻烦施主一趟?”

    “哦?”萧遥吃了一惊,住持怎么会有事找自己?想了一想,点点头,跟了上去。

    那人将萧遥带到一间小小的偏殿前,对萧遥行了一礼,“住持就在里面,施主请!”转身向萧遥作了个请的手势。

    萧遥走进偏殿,边想该不会是住持要说自己有慧根,要收自己作弟子吧?这可不得了,自己的风流日子还没开始呢?要是自己出师未捷身先死,天下美女可不得哭成一片?胡思乱想中,见住持正盘坐在蒲团上,闭目转动佛珠念经,一旁佛灯如豆,昏暗中一片肃穆。萧遥的心也不由一静。

    住持睁开双眼,望了萧遥一眼,“施主请坐!”萧遥在他对面的蒲团,也想学他的样子盘腿而坐,可自己的双腿却盘不到位,已经酸痛起来,只好作罢。

    住持望了一眼萧遥,微笑问道:“施主这两天过得可好?”

    萧遥一楞,想到这两天生的奇怪事情,奇怪的道士,奇怪的偈语,还有那个奇怪的梦,以及自己身上的那个纹路。苦笑着摇了摇头,“不好!”

    “施主可有什么烦心的事?”住持又是微微一笑。

    “那可太多了!”萧遥接了一句,俗话说人无远忧,必有近虑,碰到老道后这两天萧遥正为那个怪梦和胸口的龙纹郁闷着呢。这次回来,老爸老姑又催着他谈恋爱,想想父母也真*心,读书的时候生怕自己早恋,这下才工作没几年,又担心找不着媳妇儿了。慕容菲儿!这个名字一下子又跳进了萧遥的心里,那段初恋带给萧遥太多的感伤,要不是那段短暂却刻骨铭心的经历,萧遥也不会变得象现在这样有些玩世不恭了。想到这些,萧遥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施主可知五蕴为何?”住持突然问道。

    “色、受、想、行、识,合称五蕴”。萧遥下意识地回答。虽然不修佛,萧遥还是对佛教挺感兴趣的,看过几本佛经,对《心经》也算是倒背如流。

    “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住持引用心经的话,却转口道:“然则,济颠不戒酒肉,又如何成佛?”

    “这个……”,萧遥倒一直没想过这个问题,可能认为济颠只是民间传说的事吧。

    “施主,你既知色即是空,则当知空即为色,世人皆着于五蕴,是以无以到彼岸,但执着于空,又焉能证正果?济颠之饮酒啖肉,则如世人之吃斋礼佛。”

    “您的意思是济颠的洒肉穿肠也是一种修行?”萧遥疑惑地问。

    “然也,岂只济颠,三藏法师多年历险,行程数万,亦是修行;朴初居士为宏扬佛法奔走于官场民间,亦是修行。世间万般道路,何只青灯伴佛经一途而已?”

    “也是”,萧遥若有所思点点头,“佛即是我,我即是佛,只要一点佛心不灭,管他红尘万丈?”

    “施主此言甚是!菩提无树,明镜非台,本性不泯,人间何处非仙境!”住持深深地点了点头。“施主此时可还有什么烦心事?”

    萧遥点头,双手合十一礼,“多谢住持!”住持闭目不语,轻轻转动佛珠。萧遥一礼,悄然退出殿去。

    晚上,萧遥躲进被子怎么也睡不着。小镇由于海拔较高,森林茂盛,温度不高,虽是初夏时节了,可晚上还必须盖薄被,象个天然的大空调。正适合睡觉。萧遥回想着梦中进洞的情形,记起月圆之夜……洞天开启……几个字,脑里突然灵光一现,跳下床开灯看日历,明天正是阴历十五。莫非是要阴历十五进去那个什么洞天才会开启?可传说中要什么真龙才能进去,自己又不属龙,一转念又想到胸口的龙纹,咦?莫非应验在这里?萧遥兴奋起来,管它的,明天晚上自己再去试试,不过得先准备点挖土工具之类的东东。

    第二天一早,萧遥就做起了夜探神仙洞的准备工作。根据萧遥的猜想,肯定要进到洞底才会有所现,所以准备了铁锹,电池也多准备了几组备用。早早吃过晚饭,萧遥扛着工具就向神仙洞出。



………【第五章 洞天奇方】………

    到了洞外,天色已暗了下来,一轮圆月斜挂夜空。萧遥再次爬上峭壁,打开手电筒,弯腰进洞。到了昨天停下的地方,手电筒向里照了照,又向洞壁仔细观察了半天,想了想,将手电筒筒放在地上照着洞壁处,自己拿起铁揪就挖了起来,洞里很干燥,泥土倒也松软,一会儿就挖到小洞底部了,萧遥趴在里面,用手电四处观察,突然想起自己做的梦中金龙好象在这个位置是左转的,萧遥仔细观察左边,试着用铁揪敲了敲左侧洞壁,听到出的声音明显空空作响,高兴地大叫,“耶!我真聪明”,说着用铁揪用力砸下去,泥土簌簌落了下来,萧遥加快度挖了起来,最后一揪下去,眼前豁然开朗,一个黑黑的洞口出现在眼前。萧遥吓了一跳,紧紧攥着铁揪以防万一,一边用手电筒向里张望。

    半晌没有动静,萧遥感觉到洞里的空气并不闷,又没什么危险,于是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握紧铁揪,进到洞里。

    洞里通道比外面稍大些,几乎可以直立而行,没几米,又到了通道尽头,萧遥按梦中所记试着敲了敲右侧洞壁,又出了空空的声音,看来果然又是该向右挖。

    果然如同刚才一样,没挖几下又一个新的洞口出现在他面前。萧遥确定没什么危险后,大着胆子走了进去,里面足有一个房间大小,手电筒的光四下扫了一下,现里面空无一物,迎面一道平整的石壁,面上覆着一层泥土。

    萧遥想到这里的情景和梦中的差不多,心里也不由得扑通乱跳起来,有些紧张地四处观察。

    萧遥好奇地打量着石壁,用铁揪轻轻拨下覆盖着的泥土。一面平整光滑的石壁呈现在面前。仔细观察,却什么也没现。

    萧遥奇怪了,那晚做梦的时候,金龙就是带他到这里的,这面石壁上还有些字,现在怎么没有了?

    萧遥又仔细回想了一下梦中的情景,摇了摇头,没什么遗漏似的。望着光滑石壁上,自己的手电筒正照在上面一动不动。随手晃了晃手电,萧遥心里狠狠地跳了一下,石壁上一个光柱动了起来,另一个却仍一动不动。萧遥急忙关了手电筒,却见光滑的石壁中间仍有一团亮光,在静静的黑夜中显得特别亮。萧遥吓了一跳,以为有人跟着自己进来了,一个急转身,手电扫了一圈,却什么也没有。

    萧遥壮着胆子凑到亮光前仔细观看,又伸出手去,竟然出现了手的影子,萧遥恍然大悟,逆着亮光向洞顶望去,原来洞顶有些道缝隙,月光顺着其中一条缝隙正好投射在石壁上,变形成了圆形的光团。萧遥也才明白之所以洞这么深却不觉得憋闷,原来是洞顶有缝隙,新鲜的空气能进来的缘故。

    萧遥突然又想到梦里见过的几个字,看来,这阴历十五的月光应该有什么含义吧。萧遥思索着,仔细用手电筒在月光照射处观察,还是没现什么,只是那块石壁隐隐有些高低不平的纹路。萧遥索性关了手电筒,电筒的光柱一灭,那处纹路立刻在月光的照射下形成一些阴影,萧遥仔细一看,阴影连成的纹路真的和自己胸口和黄纸上的纹路基本上一样,呈一条盘旋的龙形。四周一圈阴影形成一个圆形,整个图形在月光下象极了一个圆形按钮。

    萧遥激动地将手掌按上龙纹,突然觉得胸口龙纹处一热,接着手掌处感觉微微向下一陷,好象圆形真的被自己按了下去。石壁后传来沉闷的重物滑动的声音。

    萧遥吓了一跳,连忙松开手后退,手里攥紧了铁揪,手电筒光柱四处扫视,凝神戒备。

    只见石壁慢慢向一侧滑去,没入洞壁,露出里面一间洞室。

    从进洞到现在一切都匪夷所思,又无不出梦中相符。小时候经常来玩的洞里竟然有如此乾坤,萧遥也心里惊疑不定。梦中并没有出现这个石室,只是在刚才的石壁外金龙冲进萧遥的身体后他就惊醒了。所以这未知的洞室让萧遥不敢轻举妄动。

    萧遥躲在通道里,用手电筒仔细扫视着出现的洞室,里面好象有石桌石凳之类的东西,还有一个石台。

    又待了半晌,看来没什么危险。萧遥小心翼翼一步步慢慢探进洞室。看来这里面真有点象很久以前有人休息的地方,有石桌石凳,石桌上有些东西,另外那个石平台倒象是石床似的。

    仔细查看了四周确定没有什么危险后,萧遥来到石桌前,只见桌上放着一本书,一个葫芦,葫芦下压着一张绢,上面写着什么。葫芦的形状很熟悉,好象在哪里见过似的。石桌一侧还放着几个小瓷瓶。

    萧遥放好手电筒,小心翼翼地捧起葫芦放在一边,抽出那张绢布。借着手电的光仔细看了起来,上面铁钩银划笔迹苍劲。

    “字谕有缘,余自幼学医数十载,自诩略有小成,遂遍游天下,寻药济世。后遇名医武老,始知天外有天。蒙武老不弃,侍立左右,所得颇丰。尤于养生延年之学,略有所得。泣别武老,拜潜虚道长于北海草堂,习得丹法秘决。终于悟得延寿一方。然一方易得,良材难求,穷余数十寒暑,终不得千年之材。不死之法,其难何堪!云游至此,喜得金鳞无数,遂居此洞府,悬壶济世,亦逍遥快哉!今忽有感,将赴黔北。未知归期何为。字留有缘,《百草录》乃余寻药所记,有缘自得。延寿一方,亦在此书中,有缘者如有所得,当以济世救苦,若居为奇货,则非余之所愿也。珍之重之!又壶内百年延寿丹一粒,有缘者自得,瓶中丹粒若干,可作济世之用。静山留字。”

    萧遥低声念了一遍,心里一下子激动起来。天!真的是几百年前的高人,原来神仙之说指的就是这位自号静山的名医!

    萧遥轻轻放下绢布,拂去一旁绢书上的尘土,百草录几个大家显了出来,字迹与绢书上的一模一样。

    萧遥生怕这经历了几百年的绢书会碎掉,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延寿方几个大字印入眼帘。下面是几味药名和剂量。写着野参二份,王孙二份,脐香半份,红蕊一丝,醉仙一份,雪莲一份,上甲一份,香蕈一份,阳起半份。再下面还写了制作方法。再下面是几行字:千年之材,不死之法,百年之材,益寿延年,十年之材,祛病强身,寻常药材,果腹解渴之效耳!

    再往后翻,全是记载的是一些草药,有名称,形状描述,功效等,有的还有图示,还有的记载了采集的地点。

    真是一部宝书!合上书,萧遥暗叹,对于学中药的萧遥来说,几百年前的这部书,其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就不得了。

    萧遥又拿起了葫芦,只觉得有些沉重,惊奇地细看,原来并不是普通的葫芦,而是一种不知名的石头所制,难怪有些沉重。轻轻揭开盖子,一股奇怪的香味散了出来,满室生香,只闻了一下就觉得浑身舒服。萧遥倒过葫芦,滚出一粒红色的丹丸,香气更盛。这就是那个什么延寿丹?萧遥自言自语地想,差不多吧,刚才留书里也提到过,应该不会错吧。看这里地上的灰尘,这里根本没有其他人进来过的痕迹,说明的确是这位叫静山的高人留下的,想来他既然住在这里的时候救济百姓,也应该不会留什么不好的东西吧。

    萧遥想了片刻,大着胆子将药丸塞进嘴里,吞了下去,只觉得一股清香直入肺腑,精神不由为之一振。嘿嘿,要是真能长命百岁,那自己就达啦!萧遥回味了一会儿,查看起那几个瓷瓶来,从瓶上标的名称来看,都是几样治疑难杂证的药。心中又是一阵高兴。

    萧遥取出塑料袋,将百草录仔细包好,又将绢布折好,突然现绢书背面有一行小字,拿过手电筒仔细一看,原来写着:洞口右上方有一机关,出洞之时务将其按下。萧遥默记一下,将其余事物一并装到背包里,默默站了一会儿,向着空空如也的石塌连鞠三躬。轻轻退出洞外。

    来到最外的洞口,萧遥用手电仔细寻找绢书中所提到的机关。终于在靠洞顶的角落里现一处石头突出一截,与其他不同,萧遥按住那块石头,用力向里一按。只听得洞里深处一阵响动,整个洞都摇了起来,洞顶石头泥土不断往下掉,萧遥大吃一惊,连滚带爬顺着藤萝溜下峭壁。回头一看,手电筒的光柱下,整个洞都已经塌了下来,乱石堆在洞口,显然整个洞府已经全塌了。

    村子里的狗似乎也被惊动,纷纷叫了起来。萧遥怔怔地立在那里,回想起这几天的离奇事,心里默默地感激着那位自号静山的高人,又向洞口方向鞠了一躬,转身往回走。

    手电筒无意扫向路边,萧遥突然现路边什么有一片什么东西,反射着电筒的光,恍惚间竟象披着金鳞的龙身。萧遥吓了一跳,莫非梦中的金龙真出现了?

    萧遥定睛仔细一看,却是一片野草,大着胆子凑近一看,成片生长着的都是同一种植物,叶子宽宽的,有点象鱼鳞,中间是绿色,叶片边缘却是一道宽宽的黄色。猛一看倒真的有点象梦中金龙的鳞甲。萧遥拔起一棵塞在背包里,向家里走去。一路上,满月如水,洒遍山川,已经是深夜时分了。



………【第六章 奇方之迷】………

    走在回家的路上,萧遥心情大好,这次的收获太大了。得到了奇方,还有那么多药丸。特别是自己还吃了下百年延寿丹,如果真如那位叫静山的高人所说能长命百岁就太好了。要是自己真能研究出那个方子,批量生产的话,嘿嘿,那简直就是印钞机嘛。

    萧遥边想边走,很快回到镇上,小镇的人们早已睡着,萧遥远远望见自已家里门还开着,灯火通明。不由得加快脚步,回到家里,见父母都没睡,正在大厅里看着电视等着他呢。

    见萧遥满身灰尘地回来,母亲忙着抱怨萧遥不该到处跑,玩到深夜才回来。父亲则忙着端出碗饺子,连声叫他吃宵夜。

    萧遥歉意地望了一眼父母,心里想那粒药丸真不该刚才自己吃了,最应该给父母的呀。转念一想,自己早点把药方研究出来,再让他们吃就是了。

    回到房间,萧遥小心拿出绢书,确认绢书不会因翻动而损坏,这才翻开看了起来。

    那九味药的名称除了雪莲指天山雪莲,脐香应该是麝香的别名,而野参应该是野山参,阳起石是道家炼丹多用的,这个倒知道。其余五味药听都没听说过,估计全是别名,下面制法里写着:九味干后作粉,取金鳞草汁十份,文火收作一份量,和粉成丸,九九归一,药效即成。再下面就是那句:千年之材,不死之法,百年之材,益寿延年,十年之材,祛病强身,寻常药材,果腹解渴之效耳!

    萧遥看到这里,头都大了。搞懂这些药材的别名就够他受的了,但看最后这句的意思,竟然好象药效还和药材的生长期有关。貌似千年的药材做的药吃了可以长生不死,百年药材的则可以延年益寿,而生长十年的药材做的药只能治病强身。市面上的普通药材做的竟然只有填饱肚子的作用了。

    萧遥叹了口气,只有自己回蓉都后多查查资料,争取早点把那几味药找出来,只要知道了药名,再努力收集生长年限长些的药材来制那个什么百年延寿丹了。

    高兴了一下又郁闷了起来,复原古方哪是那么容易的事,说不定现代这个名字的药材在古代是另一个不相干的名字呢。当年萧遥他们蓉都中医药大学一个老教授花了十几年的时代复原了一个古代抗疲劳的药方,还只有三味药,都轰动整个中医药界了呢。自己面前这个方子可整整有九味药呢,还加一个叫什么金鳞草的,十味药啦!

    想到金鳞草,萧遥心里一动,当时自己出洞后被一种野草吓了一跳的情形,金鳞草?会不会就这个?边想边从背包里摸出那颗采到的野草。观察了起来,那野草应该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好歹萧遥当年药用植物实习的时候也是满分,却对眼前这种植物没一点印象,连是哪个科都判断不出,不过萧遥直觉地肯定这就是那神秘的金鳞草。至于具体是什么植物,等回去后找学校的欧阳老头帮忙鉴定一下吧。

    萧遥心中一会儿喜一会儿愁,又翻起了百草录,试试能不能在书中找出余下那几味药,可翻到最后都没现。可能静山高人自己觉那几味药都容易找到,所以没写在书里吧。翻的时候萧遥看见书里不但有上面种少见草药的介绍,后面还有静山高人行医时的记录的体会,有几种疑难杂证的治法的方子。最后竟然还有一篇文字,大意是他跟着潜虚道长时,也学了他的双修秘法,但觉得太难太复杂,于是自己简化了下,并形成了一篇口诀,如果按口诀练习,虽然达不到白日飞升的境界,但也能强健身体,延年益寿。对于这些所谓的房中术,双修法之类的,萧遥概是不信的,只当作趣事一般看过就算了。想了想,也没在意,丢在了一边。

    这书可得收好!萧遥找来个塑料皮,包好书,又把那张写着偈语的黄纸夹在了里面,突然看到黄纸上画的龙头正对那个葫芦,觉得面熟得很呢。于是从背包里掏出了那个葫芦。一对比,果然如此,又看到黄纸上写的偈语:金鳞获罪降尘世,桃花纷扰困本性,待得奇方迷局明,普济众生归仙境。”看来奇方指的是延寿方了,其余几句则还是不明白,还有老道士最后送自己的那句话,住持也提到的本心、本性之类的东西,萧遥脑里又是一团乱麻。到现在为止,自己做的那个奇怪的梦算是彻底解开了。至于这偈语什么时候解开,萧遥可一点头绪也没有。想了一会儿干脆放弃不想。

    第二天,早上一起来,萧遥问起父亲乡下老家后半山的坡地是谁家的。父亲好奇地回答,“是你仲叔家的,怎么啦?”

    “那我们家的坡地呢?还是原来那块?”

    “是啊,你问这个干嘛?”父亲追问道。

    萧遥知道从土地承包到户后,村上把山坡也分到了各家,每家人在自己分到的坡地上种树,砍柴等。

    “那……可不可以和仲叔他们家换一下坡地呢?我们要他们那块,让他们要我们那块?”萧遥问道。

    父亲想了一下,“这倒是没什么问题,本来我们家分的那块离他家近些,而且我们那块的树要长得好些,他肯定愿意换的,不过为什么要换呢?”

    萧遥想了一下,还是决定不能告诉父亲真象,毕竟一切迷团还没解开,告诉他也没什么用,“这个……原因你不用管,我以后有用的,不骗你。反正我们家也用气罐做饭,不用去砍柴了,那个坡虽然柴禾少了些也没什么影响,行不?”

    父亲想了一想,点了点头“唉,那好吧,等哪天碰到你仲叔我给他说一声就行了”。

    萧遥见父亲同意了,急忙道:“不能等了,今天我们就到仲叔家去把这事儿办了”。

    父亲迟疑了一下,见萧遥热切的目光,只好点点头,“好吧,就算到你仲叔家聊会天吧,反正今天也没什么事。”

    于是给母亲交待了一下,父亲带着萧遥就向老家村子走去。

    仲叔见到他们很是开心,不停和萧遥聊着天,又感叹父亲有个好儿子。父亲把换坡地的事和仲叔讲了,仲叔迟疑了一下开口道:“大哥你说换就换吧,也没有什么。不过……你知道我那坡地柴禾不多,比不上你那块,这样换你可是要吃亏的。”父亲接过话:“仲老弟,没关系的,主要是这块坡地就在老屋子后山,儿女们回老家时觉得亲切些”。萧遥心中汗了一把,老爸撒起谎来眼都不眨一下,嘿嘿。

    饭后告别了仲叔,来到那块坡地上,父亲惊讶地叫了一声,“咦?那个洞怎么塌了?”

    萧遥连忙接口说:“可能是下雨冲塌了的吧,就一个小洞也没什么的”。

    萧遥仔细查看了昨晚现金鳞草的地方,原来就在洞口周围的坡地上,到处都长着这种草,但离洞口越远,长得越少。整个范围就在这块现在属于他们家的坡地上。萧遥又小心挖了几株放进袋子里,对父亲说:“爸,我就是为了这个草才叫你换的坡地”。

    父亲弯下腰仔细看了看,“切,不就是野草而已嘛,长得又难看,象鱼鳞似的!不过在乡下住了几十年,怎么其他地方怎么倒没见过呢?”

    萧遥说,“我现它就只长在这块坡地,所以才要你换的呢。你没事的时候过来照看一下,我估计这种野草极可能是一种珍贵的药材!”

    父亲倒是对萧遥的话深信不疑,有些紧张地问,“啊?那要是有人给我们挖完了怎么办?”

    萧遥摇摇头,“这草长这里可能有几百年了,都没有人来管它,所以只要我们不露口风,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父亲这才点点头不再担心。

    回到家里,萧遥找来几个花盆,将采回的金鳞草种了下去,叮嘱父母平时多照看些。萧遥是想试一下金鳞草是不是真的必须在神仙洞附近才能生长。毕竟按奇方所写的那样,金鳞草的用量将会极大,如无法移植到其他地方的话,以后大量生产药品时原料产量的限制将是致命的。

    回到家,萧遥将挖回的金鳞草种在花盆里,嘱咐父亲好生照看,自己带一盆回蓉都,看它能不能在蓉都的平原地带生长。

    几天的休假很快就过去了,萧遥带着一盆金鳞草回到了蓉都。

    一回到公司宿舍,萧遥迫不及待打开电脑,想查一查资料。查了半天,终于查到武老可能指的是明朝的名医武之望,看到资料里介绍说他于妇科,且在养生益寿方面也有所长,静山信中的武老应该就是他了,毕竟洞里的瓷瓶里有几种就是治妇科难证的,静山的延寿方里肯定也有武之望在养生益寿方面的经验。

    至于潜虚道长,萧遥看到资料就确定是那位叫陆西星的明代道士,因为资料里提到他主张阴阳同类双修,静山留下的信里也提到了这点。

    不过萧遥查了许久,始终未能在明代资料里找到一个叫静山的人。也许静山悟出药方后就只顾着寻找他所说的千年之材去了,所以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名气吧。

    武之望和陆西星的生卒年份也相近,也印证了静山的确与他们可能有过交往,那么奇方的真实性更得到印证,况且吃了那粒药丸后,萧遥自己也感觉这几天精力比以前好多了。萧遥想到这里,突然想起了百草录后面的双修口诀,如果要是真的呢?想到这里萧遥坏坏一笑,拿出百草录,翻到静山写的双修口诀的那页,萧遥仔细读了起来,静山在长的双修之法太过繁琐,什么穴道经络行气之类的一大堆,所以他简化了一下,双修时男方只需要记几个简单的穴道,并根据口诀默想一股气的运行就行了,至于女方更简单,只需要想着有一股气从交合处上至丹田盘旋一圈再回到交合处就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