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时代之1983-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不知过了多久,戈文被林一铭推醒,“走,到楼下的xiao卖部吃点东西,已经快一点了。”

    也不管戈文愿不愿意,林一铭便拉起他直奔杂志社旁边的一家xiao吃店去了。

    xiao店里几乎没有客人,现在已经过了吃饭的时间。林一铭帮戈文叫了俩馒头和一碗稀饭,然后又跑了出去,消失的无影无踪。

    就在戈文盯着眼前还冒着热气的馒头呆时,他听到身后有人叫他的名字,回头一看,手里的馒头掉在碗里,脱口而出:“巴金!”

    和林一铭站在一起的老人正是巴金。他的身形略微有点浮肿,带着一副老式的眼镜,满头银下慈祥的目光在对着戈文微笑。

    林一铭搀着巴老走到他的桌子前,戈文连忙站起身来,不想巴老很热情地招呼他坐下,“你就是戈文同志吧。真抱歉,打扰你吃饭了。”

    “没……没关系……”戈文结巴的说道,心中涌起一股热流。

    这时候的巴金已经是一个八十多高龄的老人,饱受帕金森症困扰却仍顽强地坚持创作《随想录》,每天还要做那么多的事情。现在就这一点xiao事他还要向后生晚辈那么真诚地表示歉意。这就是有着平凡的外表和伟大的内心的巴金!这就是那个被人称作是二十世纪的良心的老人!

    “怎么了,看到一个老头子还紧张了?”也许是巴老看到戈文抓筷子的右手在微微颤动,巴老调皮的说道。

    戈文心跳的是很厉害,可是在听到巴老的话,他笑了,看着巴老银白的头,慢慢的镇定下来,是啊,他毕竟是一个老人。然后说道:“巴老可是我很崇拜的一位老人啊,像您这样的老头子可不多啊。”

    巴老听了都大笑,“xiao伙子tǐng会说话么。”

    旁边林一铭cha话道:“巴老,这可不是戈文会说话,而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实哦。”

    “巴老还没吃饭吧,一起吃吧。”戈文这才反应过来,巴老或许是来xiao吃店吃饭的,现在已经集体食堂已经过了时间了。

    然后他就看着自己眼前的xiao米粥和馒头窘。

    “哈哈……”巴老和林一铭看到戈文的样子不由的笑了起来,然后林一铭就去点菜去了。

    而戈文则巴老随便闲聊起了。

    等饭菜上来,三个人一边吃一边聊起了方面的事情。

    正聊到特殊时期给中国带来的苦难时,戈文赞叹的说道:“巴老,您正写的《随想录》就很有代表xìng!能勇敢的面对自己,剖析自己的心灵,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脑中不自觉的想起了后世的一位作家——余秋雨。

    “是啊。巴老你在《随想录》一开始的跋文上写道:‘拿起笔来,尽管我接触各种题目,议论各样事情,我的思想却始终在一个圈子里打转,那就是所谓十年浩劫的‘特殊时期’。……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釜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难。’真是让人无比的敬佩!”林一铭也拍手赞道。

    被两人说起正在创作中的《随想录》,巴老也有些感触的说道:“现在很多伤痕xiao说都简简单单的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四人帮’,认为只要粉碎了‘四人帮’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样做,只能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上!我写《随想录》的出点非常明确,就是要对“特殊时期”作出个人的反省和忏悔。如果能通过《随想录》为大家找回久已失落的社会良知,重新确立起当代知识分子的五四jīng神传统,给世人以力量和鼓舞,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只希望以后再不要出现这样的荒唐了。”

    “不会了。”听到巴老的话,知道时代展方向的戈文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然后就注意到巴老和林一铭奇异的表情。当下挠了挠头,尴尬的说道:“我相信以后不会在出现像特殊时期这样的浩劫了。”

    【还请筒子们在给力一点哇,好像努力一点就能上页的公众作者新书榜了!拜托了!】



………【第17章 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

    “对了巴老是什么触动你开始创作《随想录》的呢?”戈文转移话题道。

    林一铭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虽然在《随想录》的跋文上,巴金已经说过创作的缘由,可是这缘由有何而来却从没有人知道过。

    听到戈文的疑问,巴金像是陷入了回忆一般,一言不,许久才凝着眉头说道:

    “我曾经在香港的《大公报》上看到一篇题为《异样也是常态》的文章,里面有一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要是想真正搞出一些尖端xìng的或有创新意义的东西来,非得让人家探索不可。‘

    可是在我们内地,你可以时常听到人们这样的警告:‘你要探索,要创新,就是不满现状,‘不满现状’可要当心啊!‘

    就是这么一件事让我开始扪心自问:我自己从xiao就不安于现状,总是想改变现状,不肯走家里人给自己安排的路,后来才没有落到像自己写的xiao说《寒夜》中那个xiao知识分子的那种结局!人们为什么那么害怕别人‘不满现状‘呢?而且现状,确实有许多问题值得人们不满啊!比如有人认为各人自己动手,为自己服务,是对知识分子改造的好办法。因而每天早晨要自己去取牛nai,领取几块、十几块稿费也要自己到邮局排队,一个几本书的邮包也要自己去拿,什么事都要自己hua劳力,hua时间,但是一个人为自己服务的时间越多,他为人民服务的时间越少。知识分子为自己hua体力劳动的时间多了,他的脑力劳动为别人服务的时间也就少了。诸如此类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不值得我们所有人想想、研究研究吗?

    由此我想到瞿白音为写了一篇《创新独白》受尽地狱般的折磨,而我自己在一九六二年上海第二次文代大会上的一次言,后来就成为‘**罪行’,在特殊时期中给一次次揪出来示众。

    这多年来运动一个接着一个,每次运动过后就现人的心更往内缩,越来越接触不到别人的心,越来越听不到别人谈心里话了。我自己也把心藏得很深,只想到怎样保全自己。十年浩劫中,人们说谎的艺术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谎言变成了真理,说真话倒犯了大罪。而我自己怕连累家人,也只好人云亦云。别人‘高举’,我就‘紧跟’,别人抬出‘神明’,我也就低膜拜。正因为有我这样的人,谎言才有畅销的市场,说谎话的人才能步步高升。

    ……

    人只有讲真话,才能够认真地活下去。

    所有的这些,现在到了给总结的时候了!所以我要探索下去,我要剖析自己,这便是《随想录》的由来。”

    巴金如此坦然的述说着自己创作《随想录》的由来,听得戈文和林一铭两人既是崇拜又是担心。崇拜的是巴金的高尚品德,担心的却是他的身体能否承受住这样的艰劳。

    于是林一铭有些迟疑的问道:“只是……巴老,你真打算要将自己的心路历程毫无保留的展现给所有人?您……您的身体……”林一铭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说,任何关心巴老的人看到《随想录》这本近似遗嘱的忏悔录都会对老人的心理和身体感到担心,要知道两个月前巴老就曾经因病住过院。

    看到林一铭有些担忧的神sè,巴老低头陷入了沉思,许久,抬起头来淡然一笑,说道: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要有良知、责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曾经我有过。

    只是特殊时期让我一点点的丧失了清醒的意志,放弃了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思想的自觉和能力,也根本违背了自己曾经奉作为生命的自由jīng神和人文理想,我之所以要将自己的心路一点一点的剖析批判这一切,只是为了自己能够重拾丢失已久的良知和五四新文化的jīng神传统。

    不找回这一切,我的良心要为此而受到煎熬,也会陷入心jiao困的巨大痛苦之中。

    不这样做,我枉为一名知识份子!”

    巴老斩钉截铁的话语让戈文感到深深的震撼!

    这就是巴金!

    这就是那个“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

    戈文jī动的站起身来,眼眶中似乎有眼泪在打转,脑海中更是充斥着一股jī昂而又奋然的情绪,他很想说点什么,可是面对着巴金老先生坦然的样子,却什么话也说不出口。

    一行短诗仿佛一个幽灵突然浮现了出来,让他怎么也按捺不住。

    于是戈文看着巴金一字一句的诵道:“黑夜给了我黑sè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

    巴老原本安详的模样在听到戈文的话后突然一怔,然后才惊叹的说道:“这是你作的诗?‘黑夜给了我黑sè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很有意境。短短两句诗,在黑与明的对立统一中,chou象的哲学意蕴切实地通过表象富有魅力地呈现于世。很有象征意义!”

    呃……

    见巴老一点都不介意几人谈论的话题对他自己是多么的艰难和刺痛,注意到的反而是自己的诗时,戈文一头一阵感动。

    然后他就有些愕然了:都83年了,顾城还没有作出《一代人》这经典诗歌么?!

    “黑夜给了我黑sè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林一铭口中喃喃念叨,继而问戈文,“这诗的题目是什么了?”

    戈文硬着头皮说道:“可以叫‘一代人’。”

    林一铭拍手道:“好诗好诗。”

    戈文偷偷擦了擦冷汗,心想还好是好诗不是好湿。

    然后就听到林一铭掉头和巴老说道:“巴老,这诗可将您的高尚的内心独白表1ù出来了!”

    “何止是我一个人的内心独白。黑夜是‘十年浩劫’,‘一代人’自然是指在这个特定历史阶段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人了。”巴老越嚼着这诗,越是意味深长。

    “我看这诗绝对有实力表在《收获》杂志上!戈文,你不是一直想在《收获》杂志上表文章么。”林一铭有些兴奋的说道,然后他就转头向巴老推荐道:“巴老,我看咱们可以将《一代人》在《收获》杂志上刊登吧。”

    戈文心里大惊,转头紧张的盯着巴老,期待他皱眉说不行。

    巴金正琢磨着《一代人》的韵味呢,就见戈文用期盼的目光望着他,大笑道:“自然可以。这么好的诗歌,《收获》不登哪里登!”

    完了,戈文心里唯一的念头就是,这时候著作法出来没。



………【第18章 开始与忐忑】………

    戈文和林一铭相伴一起走进了上海市最大的新华书店,他今天穿着一条卡其布kù子,上身是件白衬衫。8o年代年轻人的典型打扮,可穿在戈文的身上却显得分外的jīng神。

    进了书店,戈文便和林一铭直接奔往书刊杂志区。

    戈文的心情很jī动,因为就是今天,最新一期的《收获》杂志会在全国各大书店上架销售,而这一期《收获》的主打作品正是《一代人》。他迫切的想亲自在现场看一下购买《收获》杂志的读者们对《一代人》、对他自己的评价。这可是自己第一篇正式表的诗歌啊。

    要是读者不喜欢《一代人》怎么办?尽管《一代人》在后世的评价相当高,可是谁知道1983年人们的心思呢。

    即将见证一个重要的时刻,戈文的心情无疑既jī动又紧张。

    在报刊杂志的书架上,最新一期的《收获》杂志被摆在了最醒目的地方。路过的人们一眼就能看到那白底黑字的封面。然后就会注意到封面上方那大大的两个字——收获。此外最醒目的就是封面上那几行斜斜向下的黑sè楷体字——

    献给经过磨难了磨难却依旧保持着理想和信念一代人

    一代人戈文

    虽然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在《收获》杂志社中看过这期《收获》的样刊,可是当戈文再次看到这个简单却显得很有韵味的封面时,心中依然还是涌出一股强烈的自豪感。

    他轻轻的伸出手抚mo着书架上《收获》杂志封面上的那一行字。林一铭在旁边微笑地看着他,一言不。

    一路上两人打趣的场面在此时戛然而止。

    在戈文和林一铭的身边,站着很多人,有打扮时髦的xiao年轻也有一本正经的中年大叔,甚至还有头hua白的老大爷。这些人来历不同,形态各异,有站着的,有倾斜着身体靠着墙的,也有蹲着的,他们唯一的共同点或许就是各自脸上肃穆的捧着杂志阅读的表情了。

    看戈文一时之间无法回过神来,林一铭将目光开始移开,他打量着周围的读者们,然后惊喜的现了一件事情,在这些人群中阅读《收获》杂志的人数几乎占了一半。他用手肘捅了捅戈文,悄声的说道:“大家都在看《收获》呢!”

    戈文顺着林一铭的目光看去,同样注意到了这幅场景。甚至他可以听到人们中隐隐传来的呢喃声:黑夜给了我黑sè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

    林一铭低压着的声音传了过来:“嘿,看来你xiao子这下真的出名了呢!”

    这幅宁静的场面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不时有人拿着《收获》杂志去柜台结账,也不时有人又加入了进来。

    “咦?这一期的《收获》封面上怎么就只有一个作者呢?难道这一期的主打作品只有《一代人》么?”一个急匆匆走到戈文旁边的中年男子,一看到书架上的《收获》杂志封面,就有些惊奇的自言自语道。然后他就赶紧从书架上拿起一本《收获》杂志,随便看了一眼目录,就往登有《一代人》的那页翻去。

    站在旁边的戈文一手拿着一本《收获》,情不自禁的注意起这个中年人的表情来了。

    中年人翻到了《一代人》所在的那一页,突然惊讶的咦了一声,显然他也注意到了《一代人》前面的篇语竟然是有巴金亲自所写。要知道这时候《收获》杂志的主编虽然是巴金,可是巴老的身体已经不足以让他在每期的《收获》杂志上写文了。

    能让巴金亲自写个题记,可见这个《一代人》还真是一篇很好的作品呢。中年人怀着一丝期待一字一字的默读了起来。

    很快他就将那洋洋洒洒几千字的篇语读完了,此时中年人心中的期待更加的强烈,他赶紧翻过一页想迫不及待的去阅读《一代人》。

    然后中年人感觉自己是不是眼睛有了问题,他一手托着杂志,一手情不自禁的rou了rou眼睛,只见那么大的一张页面竟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

    一代人

    作者戈文

    黑夜给了我黑sè的眼睛

    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

    阅读几行字根本用不了hua费几秒钟,可是中年人却像是被人点了xùe道一般,一动不动,只是口中喃喃不停的重复着那句“黑夜给了我黑sè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很久之后他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的微微颤抖了起来,眼眶中也闪现出晶莹的泪光来。

    仿佛一个世纪般长,中年人终于回过神来,他悄悄的用衣袖擦拭了一下自己的眼睛,然后才打量起周围来。看到戈文在盯着他看,中年人有些不好意思的朝戈文点了点头,转身拿着手中的杂志去柜台结账去了。

    中年人从头到尾的举动都被戈文看在眼里,当他意外的看到中年人竟然快要流泪时,不由的将拳头握得紧紧的,他自己的眼眶也开始湿润起来,他追寻的梦想不就是这个吗?在这个最最纯净的理想之国中,施展自己的才华让自己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们,在时代长廊中留下最最绚烂的sè彩!他做到了,看看中年人的反应,他做到了!他成功了!

    这是个开始!戈文的心中暗暗下了决定。

    不论《一代人》取得多么大的成就,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鸣,都是剽窃来的,对于戈文来说,都只是空中的楼阁,只有凭自己的实力成功,才会让他真正的开心鼓舞。

    “喂,戈文,不得不说我开始有点崇拜你了。”旁边的林一铭轻轻地对戈文说道。然后他拿出一块脏兮兮的手绢,递给戈文,“似乎你需要这个。”

    看着手绢上面的点点画画,戈文捏了捏酸的鼻头,冲着林一铭比划了一下中指,“滚蛋。”

    然后他望着周围安静的翻阅着杂志的人们,微笑着感叹道:“一铭,我很开心,能影响到这么多人,看着他们随着你的作品而喜怒哀乐,这种感觉真的太bang了。为了这一切,之前那些费劲脑汁的构想创作又算得了什么呢?看看现在,太奇妙了!”

    林一铭点头赞同道:“我知道,戈文,你知道我为什么想要当一个作家吗?就是喜欢别人的认同啊。”他想着自己介绍戈文来《收获》杂志社当编辑的场景,不由的微笑道:“戈文,我介绍你进《收获》杂志社没错吧!”

    “恩,”戈文将手中的《收获》杂志端端正正的放回了书架上,然后退后一步,像是欣赏一般,细细打量着杂志的封面,然后一伸左臂,揽住林一铭的肩膀,微笑道,“多谢了,哥们!”



………【第19章 一战成名】………

    卷语: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柯在3oo年前干净利索地挥剑截断了诗和哲学的思维联系。然而,3oo年来,诗人们却广撒物象暗示的种子,培植出一座座";象征的森林";。用对应的手段,成功地将诗和哲学统一了起来。《一代人》似乎就是一个证明,短短两句诗,在黑与光的对立统一中,潇洒地跨越了维柯手制的樊篱,chou象的哲学意蕴切实地通过表象富有魅力地呈现于世。

    一代人

    作者戈文

    黑夜给了我黑sè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最简单的往往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这一句话对于理解《一代人》完全适用。

    读这诗,可以体会到三个重音点:第一节中的“黑夜”、“黑sè”,第二节中的“光明”。有了这种语感,便会感觉“黑夜给了我黑sè的眼睛”,此中的两个“黑”颇值玩味。

    “黑”是扼杀光明的结果,黑夜便是光的坟墓,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特定时代象征。然而“黑sè的眼睛”却无疑是黑夜的叛逆,它的黑sè是黑夜“给”的,是黑夜阻断光明的结果。黑sè的眼睛凝聚着批判jīng神,它以黑对黑,对黑夜的庞大yín威报以深沉的否定。眼睛的黑并不象征着背弃光明,反倒是渴求光明的象征。

    其实我们可以把这诗看成是“一代人”心灵的缩影。像戈文这一代年轻人都是在特殊时期中长大的,心灵的成熟包括着对苦难的承担,然而苦难却给与他们越xìng的信念和理想,使他们透过时代的黑暗寻找光明,并努力在jīng神的追求中战胜苦难。这一类的表达,可以追溯到食指在6o年代末“特殊时期”初期的创作,例如那著名《相信未来》。

    短短的两句诗,冠以一个博大的题目,揭示一个庞大的主题,在对立统一中,充分显示了象征的魅力。诗中的黑夜似乎是“十年浩劫”,“一代人”当然是指在这个特定历史阶段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人。然而,诗毕竟不是历史,诗的容量常能凭借艺术的魔力而无限扩大。如果越时空的话,我们便很容易在屈原、杜甫、鲁迅等等不同时代的人物身上,看到“一代人”的形象,他们都在“黑夜”中生存,他们都具有特别敏锐的“黑sè的眼睛”。

    经过磨难的理想和信念,倒像一种坚强不屈的坚强意志和反抗jīng神。

    这便是《一代人》,这便是戈文。

    《一代人》在随后的一期《收获》杂志上刊登出来,巴老亲自作了卷语。

    戈文出名了。

    期时邓老同志早在主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否定了特殊时期的功过,让所有人都在反思特殊时期到底给中国带来什么。就在这时候犹如平地一声雷,突然冒出的《一代人》以干脆的语言,用短短18个字呈现了一代人思想、挣扎与追问的命运,顿时点燃了同代人的情感;引出了无数议论。

    之后的时间里,各大报刊杂志全都纷纷转载了《一代人》,各大学者、专家、评论家、读者都在报纸杂志上表自己的看法和言论。《光明日报》、《读书》甚至出了专栏:

    《一代人》一诗既是这一代人的自我阐释,又是这一代人不屈jīng神的写照。黑暗要扼杀一个人明亮的眼睛,但黑暗的扼杀却没有达到它的目的反而创造了它的对立物;黑sè的眼睛;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正是这坚毅的寻找,才使他们看到掩盖在生活表象之下的、使人难以接受的本质。

    ——《光明日报》

    仅仅两句诗却道出了一代青年人探索真理的心声。

    十年浩劫,是漫漫长夜,没有星斗,没有月光,甚至连磷火也没有。但是,渴求光明的心却是压不住的。由最初的mí惘到清醒,由无知到觉悟,由困顿到解脱,都是在这茫茫“黑夜”里完成的。因为是黑夜,就不可能不是黑夜的眼睛。这是移就。黑sè的眼睛也是变异物,喻为被扭曲的灵魂,或者笼罩的yīn影,从yīn影里裂变出来的寻找真nong虚作假的光明。是挤出蚕茧的蛾子,是沟坎上流过的溪水,是地平线上跃起的太阳。毕竟封锁不住,历史的答案也正是如此。

    诗简洁、明快,充满必胜的自信。

    ——《读书》

    寄往《收获》编辑部的信件何其多也,让负责打杂的林一铭都嚷嚷着受不了一定要让戈文请客。戈文答应之余,心里却是担心顾城大佬突然现身将他一bang子打死。

    今天,戈文终于放下心来,这几天他的心情可谓复杂之极,一方面心中不无得意,另一方面却提心吊胆的吓坏了,他生怕自己剽窃的所为被人差穿。现在他的手里的一封信件正是顾城顾大神寄来的。

    信里将他很是夸赞了一番,并对《一代人》作了自己的感悟,尤其让戈文注意的是其中的一段:

    对于我来说,再也没有比一个极权的、不见光明的思想暗夜更令人窒息的了。然而,所有不断思想又不断觉醒的人们是不甘于暗夜的。我们会挣扎、会拷问,就像《一代人》一样,用黑夜赐给我们的写满惊恐与怀疑的眼睛、用信念与执著去刺破黑夜的xiong膛,去寻找那象征人xìng与理xìng的复活的光明。《一代人》真是振聋聩的宣言,对于历史,那又是深刻的总结。谢谢你,谢谢你写出了我们的心声。

    看完信件,戈文真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不知怎么搞的顾大神现在居然还没有从事诗人这个对他来说充满光明的职业。

    麻烦了,不忍心这么一个天才的诗人消失在文坛上,于是戈文给顾大神写了封热情洋溢的信,鼓励他创作。

    《一代人》只有短短二十多字,《收获》杂志社却给戈文带来将近三十块钱的收入,要知道他请林一铭吃一顿饭也才一块多钱啊。再加上其他报刊杂志转载《一代人》所邮寄的稿费,一下子戈文就身价过百,成了编辑部有名的大财主,时常遭到编辑们的戏nong。

    不过这也更让戈文对于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的目标坚定不移起来。



………【第20章 我是先驱?!】………

    事实上戈文对于自己突然间在复旦大学变得无人不识感到有些哭笑不得,他原本只是和林一铭的那些同学们相识,可是现在不论是在图书馆、剧院还是在体育场都会有学生对着他指指点点,胆大点的直接就走过来,和他握手,然后或平静或jī动的对着他说:“你写的《一代人》很好……”

    就比如现在。

    因为是上课的缘故,复旦大学主楼第五层的期刊阅览室稀稀疏疏的坐着十几个读者。长桌空阔,铁架椅子空落落的愈显简陋,墙上鲁迅先生手握金不换mao笔横眉冷对的巨幅油画,不知是挂得久了还是原先就这sè调,méng着一层yīn灰。

    戈文坐在一张老旧的书桌旁,面前一本略已破旧的《世界》杂志,橘黄sè的封面被透过宽大的钢窗照进来的阳光照应着微微泛着红sè,似乎还有些烫。楼下足球场上的人声和哨子声隐隐约约的传来,显得阅览室里宁静而安逸。

    然后就有一群年轻人走了过来,围着戈文坐了下来。

    为了避免影响阅览室的其他人,这些人故意压住了响动,这反而让戈文一阵头皮麻,当他抬头看去现这几个人都是学生时,才松了一口气。然后就有一个疑问从心底冒了出来,难道这些人都是我的粉丝?

    这几个年轻人围着戈文做了下来,他们的手里除了拿着各种期刊杂志外,部分人手中还拿着几个塑料封皮的笔记本,这也是戈文怀疑他们是自己粉丝的原因所在。

    看到戈文抬起头看着他们,一个高高瘦瘦的年轻人冲着戈文腼腆一笑,然后低声的问道:“请问,你就是《一代人》的作者戈文吧?”

    戈文点了点头。

    看到戈文点头,几个年轻人都惊喜的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那个长的很消瘦的年轻人从另外一个人的手中拿过一个笔记本,放在了戈文的面前。

    戈文有些纳闷的看着眼前的笔记本,这只是一个带着塑料封套的xiao三十二开的日记本,和这时候卖的那种几mao钱一本的工作手册比起来,可谓是高档货了。笔记本从外面看去,鼓鼓囊囊的,可见才想到里面一定是写了不少东西。

    难道要我在上面签字?戈文犹豫了一下,然后抬头看到几个年轻人期待的目光,心中突然冒出一些xiaoxiao窃喜,于是他也不在推辞,直接从衬衫的口袋里掏出一根钢笔,在几个年轻人纳闷的注视下,拧开了笔帽,翻开笔记本打算签字。

    这可是老子重生后,在粉丝面前的第一个签名哇!

    然后戈文就囧住了。

    一翻开笔记本,戈文就看到第一页的扉页正中工工整整的写着“歌唱”两个大字,这两个字还用书名号圈了起来,在其后还跟着一句字体xiao一点的话:“我们这样做,又能得到什么呢?也许我们并非不知道。实际上我们又的确不知道。”

    这看起来可一点都不像是签名本。

    戈文又往后翻了一页,顿时就目瞪口呆起来,这第二页竟然和书籍一样,是目录。

    不相信之下,戈文快的往后翻了翻,后面竟是一篇篇的诗歌,在每一页的右下角还标着一个个阿拉伯数字。

    这本笔记本竟然是一本仿冒的杂志!

    这个……

    疑huo之下戈文不由的张口问道:“这是什么?”他的声音有点大,顿时整个阅览室就回dang起戈文的不可置信的声音。

    戈文有些尴尬的冲远处几个朝这边看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