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衿浯置В煲娓咭鳌C缗酰卮蠛穑⒒ⅲ松敝羁停叵ァK嬲撸┥敖
靳是科领荐'26'。 后三年,再经华阴,忽见釉生,亦山上被噬者。大恐欲驰,嵇捉鞚使不得行'27'。 靳乃下马,问其何为。答曰:“我今为苗氏之伥'28',从役良苦。必再杀一士人,始可相代。三日后,应有儒服儒冠者见噬于虎,然必在苍龙岭下,始是代某者。君于是日,多邀文士于此,即为故人谋也。”靳不敢辨,敬诺而别。至寓,筹恩终夜,莫知为谋,自拚背约,以听鬼责。适有表戚蒋生来,靳述其异。蒋名下士'29',邑尤生考居其上'30',窃怀忌嫉。闻靳言,阴欲陷之。折简邀尤,与共登临,自乃着白衣而住'31',尤亦不解其意。至岭半,肴酒并陈,敬礼臻至。会郡守登岭上,与蒋为通家'32',闻蒋在下,遣人召之。蒋不敢以白衣往,遂与尤易冠服。交着未完'33',虎骤至,衔蒋而去。
异史氏曰:“得意津津者'34',捉衿袖,强人听闻;闻者欠伸屡作'35',欲睡欲遁,而诵者足蹈手舞,茫不自觉。知交者亦当从旁肘之蹑之'36',恐座中有不耐事之苗生在也。然嫉忌者易服而毙,则知苗亦无心者耳,故厌怒者苗也——非苗也。”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岷州:古州名,州治在今甘肃省岷县。
'2' 言噱(jué决):言谈笑语。噱,笑。
'3' 偃蹇遇之:傲慢地待他。偃塞,骄傲。遇,对待。
'4' 措大:对贫寒读书人的轻侮称呼。
'5' 垆头:指酒店。垆,酒店安置酒瓮的土墩,因以代称酒店。
'6' 酹(jiào 叫):饮尽杯中酒;干杯。
'7' 羹碗:汤碗。自吸:自饮。
'8' 寻至:旋即来到。
'9' 释马:放下肩负之马。枥:马槽。
'10'华(huà化)山:五岳中的西岳,也称太华山,在陕西省华阴县南。
'11'藉地作筵:以地作席。筵,铺在地上的坐具。古人席地而坐,饮食部置于几筵间,后因称招人饮食为设筵,称酒席为筵席。
'12'登临:登山临水,指游览山水。
'13'敬附骥尾:谦词。意谓敬附名士之后而得到荣耀。《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骥,千里马。
'14'联句:旧时作诗方式之一!两人或多人共作一诗,相联成篇。多用于朋友间饮宴时的应酬。
'15'“金谷之罚”:意谓作诗不成,罚酒三杯。《世说新语。品藻》注引晋石崇《金谷诗序》,谓石崇筑园于洛阳金谷涧中,曾于此游宴,欢送征西大将军王诩归长安:“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后因称宴会中罚酒三杯为“金谷之罚”或“金谷酒数”。
'16'以军法从事:按军法处罚。《汉书。高五王传》,谓吕后召集宴饮,命令朱虚侯刘章为监酒吏。刘章说:“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吕后表示同意。席间诸吕中有一人酒醉逃席,刘章追上,拔剑斩之。
'17'绝……(y ǎn 掩):山的高险处。……,山峰。凭临:凭高临视。
'18'信口:出言不加思索。
'19'唾壶击缺:《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王敦)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后因以“唾壶击缺”,表示豪情壮怀的激发。剑光红:此用剑击唾壶,显示武夫本色。
'20'下座:下手座位上的人。
'21'以次属(zhǔ主)句:按次序联句。属,连接。
'22'鄙俚:粗俗。
'23'龙吟:龙的叫声。
'24'闱中作:科举考场中所作的文字,指应试的八股文。
'25'豁拳:也叫“猜拳”,饮酒时助兴取乐的一种游戏。两人同时出拳伸指喊数,喊中两人伸指之和者胜,负者罚饮。
'26'靳是科领荐: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无“靳”字。
'27'捉鞚(k òng控):抓住马络头。鞚,有嚼口的马络头。
'28'苗氏,指苗生。伥(chāng昌):迷信传说,人被虎啮死后,鬼魂为虎服役,引虎吃人。这种鬼叫作“伥”。
'29'名下士:有文名的读书人。
'30'邑:县,指同县。
'31'白衣:犹言布衣。古时没有官职或没有功名的人着白衣。此指便服,
不同于生员的冠服。
'32'通家:世交。
'33'交着:互换冠服。着,穿。
'34'津津:言之有味。津,指见美味而口生津。
'35'欠伸:打呵欠,伸懒腰!形容不感兴趣。
'36'知交者:知己的朋友。肘之蹑之:用肘碰他,用脚踏他,示意制止。
蝎客
南商贩蝎者,岁至临朐'1' ,收买甚多。土人持木钳入山,探穴发石搜捉之。一岁,商复来,寓客肆。忽觉心动,毛发森悚,急告主人曰:“伤生既多,今见怒于虿鬼'2' ,将杀我矣!急垂拯救!”主人顾室中有巨瓮,乃使蹲伏,以瓮覆之。移时,一人奔入,黄发狞丑。问主人:“南客安在?”答曰:“他出。”其人入室四顾,鼻作嗅声者三'3' ,遂出门去。主人曰:“可幸无恙矣。”及启瓮视客,客己化为血水。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临朐:今山东省临胸县。
'2' 趸(chài 差):蝎类毒虫。
'3' 嗅声:此据二十四卷本改,原本作“臭声”。
杜小雷
杜小雷,益都之西山人'1'。母双盲。杜事之孝,家虽贫,甘旨无缺。一日,将他适,市肉付妻,令作馎饦'2'。妻最忤逆'3' ,切肉时杂蜣螂其中'4'。母觉臭恶不可食,藏以待子。杜归,问:“馎饦美乎?”,母摇首,出示子。
杜裂视,见蜣螂,怒甚。入窒,欲挞妻,又恐母闻。上榻筹思,妻问之,不语。妻自馁,徬徨榻下。久之,喘息有声。杜叱曰:“不睡,待敲扑耶'5' !”
亦觉寂然。起而烛之,但见一豕,细视,则两足犹人,始知为妻所化。邑令闻之,絷去,使游四门,以戒众人。谭薇臣曾亲见之。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益都:今山东省益都县。
'2' 馎饦(botuō博拖):也作“不托”、“饦”,面食名。详见《馎饦媪》注。此处用指水饺。
'3' 忤(W ǔ五)逆:旧时称不幸顺父母、公婆为“忤逆”。
'4' 蜣螂(qiāngl áng羌郎):一种鞘翅昆虫,背有坚甲,黑色,喜食粪,俗称“屎窠螂”。
'5' 敲扑:用棍子打。
毛大福
太行毛大福,疡医也'1'。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
毛拾视,则布裹金饰数事'2'。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
先是,邑有银商宁泰'3' ,被盗杀于途,莫可诘洁。会毛货金饰,为宁氏所认'4' ,执赴公庭。毛诉所从来,官不信,械之'5'。毛冤极不能自伸,惟求宽释,请问诸狼。官遣两役押入山,直抵狼穴。值狼未归,及暮不至,三人遂反。至半途,遇二狼,其一疮痕犹在。毛识之,向揖而祝曰:“前蒙馈赠,今遂以此被屈。君不为我昭雪,回去榜掠死矣!”狼见毛被絷,怒奔隶。
隶拔刀相向。狼以喙拄地大嗥;嗥两三声,山中百狼群集,围旋隶'6'。隶大窘。狼竞前啮絷索'7' ,隶悟其意,解毛缚,狼乃俱去。归述其状,官异之,未遽释毛。后数日,官出行,一狼衔敝履委道上'8'。官过之,狼又衔履奔前置于道。宫命收履,狼乃去。宫归,阴遣人访履主。或传某村有丛薪者,被二狼迫逐,衔共履而去。拘来认之,果其履也。遂疑杀宁者必薪,鞫之果然。
盖薪杀宁'9' ,取其巨金,衣底藏饰,未遑收括,被狼衔去也。
昔一稳婆出归'10',遇一狼阻道,牵衣若欲召之。乃从去,见雌狼方娩不下。妪为用力按捺,产下放归。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可知此事从来多有。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疡(y áng阳)医:治疗创伤肿毒的外科医生。《周礼。天官。疡医》:“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
'2' 金饰:金银饰物。数事:数件。
'3' 银商:制造或贩卖金银饰物的商人。
'4' 宁氏: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宁”。
'5' 械:刑具。这里作动词用。
'6' 围旋:围绕旋转。
'7' 狼竟前: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无“狼”字。
'8' 敝履:破鞋。
'9' 盖薪杀宁: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本无“宁”字。
'10'稳婆:接生婆。
雹神
唐太史济武'1' ,适日照会安氏葬'2'。道经雹神李左车祠'3' ,入游眺。
祠前有池,池水清澈,有朱鱼数尾游泳其中'4'。内一斜尾鱼,唼呷水面'5' ,见人不惊。太史拾小石将戏击之。道士急止勿击。问其故,言:“池鳞皆龙族,触之必致风雹。”太史笑其附会之诬'6' ,竟掷之。既而升车东行,则有黑云如盖'7' ,随之以行。簌簌雹落,大如绵子'8'。又行里余,始霁。太史弟凉武在后'9' ,追及与语,则竟不知有雹也。问之前行者亦云。太史笑曰:“此岂广武君作怪耶!”犹未深异。安村外有关圣祠'10',适有稗贩客'11',释肩门外,忽弃双簏,趋祠中,拔架上大刀旋舞,曰:“我李左车也。明日将陪从淄川唐太史一助执绋'12',敬先告主人。”数语而醒,不自知其所言,亦不识唐为何人。安氏闻之,大惧。村去祠四十余里,敬修格帛祭具'13',诣祠哀祷,但求怜悯,不敢枉驾。太史怪其敬信之深,问诸主人。主人曰:“雹神灵迹最著,常托生人以为言,应验无虚语。若不虔祝以尼其行'14',则明日风雹立至矣。”
异史氏曰:“广武君在当年,亦老谋壮事者流也。即司雹于东,或亦其不磨之气,受职于天。然业已神矣,何必翘然自异哉'15'!唐太史道义文章,天人之钦瞩已久'16',此鬼神之所以必求信于君子也。”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唐太史济武,唐梦赉,字济武,别字豹岩。淄川县人。顺洽六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检讨。太史,官名。明清两代翰林院修撰国史,因称翰林为太史。
'2' 日照:今山东省日照县。会安氏葬:为安氏送葬。会,会吊。《后汉书。周举传》:“其今将大夫以下到丧发日,复会吊。”
'3' 李左车:秦末谋士,初依附赵王武臣,封广武君,后归附韩信。韩信采用他的计谋先后攻克燕齐等地。相传其死后为雹神。
'4' 朱鱼:红色鱼,指金鱼。
'5' 唼呷(z āxiā匝霞):鱼类吞食吸饮的声音。
'6' 诬:谎言。
'7' 盖:车盖,形圆如伞的车篷。
'8' 绵子:棉子。
'9' 凉武:唐梦师,字凉武,监生。唐梦赉之弟。
'10'关圣祠:关帝庙。
'11'稗(b ài 拜)贩客:小商贩。稗,小。
'12'执绋(f ú佛):送葬。绋,牵引灵车的绳索,古时送葬的人牵引灵车以助行进,因称送葬为执绋。
'13'楮(chǔ楚)帛:犹言楮钱,旧时祀神所用的纸钱。
'14'尼:阻止。
'15'翘然自异:自高而异于他神。翘,举也,指自裔自傲。
'16'无人:天上和人间。钦瞩:钦佩重视。
李八缸
太学李月生'1' ,升字翁之次子也。翁最富,以缸贮金,里人称之“八缸”。
翁寝疾'2' ,呼子分金:兄八之,弟二之。月生觖望'3'。翁曰:“我非偏有爱憎,藏有窖镪'4' ,必待无多人时,方以畏汝'5' ,勿急也。”过数日,翁益弥留'6'。月生虑一旦不虞'7' ,觑无人,就床头秘讯之。翁曰:“人生苦乐,皆有定数。汝方享妻贤之福,故不宜再助多金,以增汝过。”盖月生妻车氏,最贤,有桓、孟之德'8' ,故云。月生固哀之。怒曰:“汝尚有二十余年坎……未历'9',即予千金,亦立尽耳。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
月生孝友敦笃'10',亦即不敢复言。无何,翁大渐'11',寻卒。幸兄贤,斋葬之谋,勿与校计。月生又天真烂漫,不较锱铢,且好客善饮,炊黍洽具'12',日促妻三四作,不甚理家人生产。里中无赖窥其懦,辄鱼内之'13'。 逾数年,家渐落。窘急时,赖兄小周给,不至大困。无何,兄以老病卒,益失所助,至绝粮食。春贷秋偿,田所出,登场辄尽。乃割亩为活,业益消减'14'。 又数年,妻及长子相继殂谢'15',无聊益甚。寻买贩羊者之妻徐,冀得其小阜;而徐性刚烈,日凌藉之,至下敢与亲朋通吊庆礼。忽一夜梦父曰:“今汝所道,可谓山穷水尽矣。尝许汝窖金,今其可矣。”问:“何在?”曰:“明日畀汝。”醒而异之,犹谓是贫中之积想也。次日,发上葺墉'16',掘得巨金。始悟向言“无多人”,乃死亡将半也。
异史氏曰,“月生,余杵臼交'17',为人朴诚无伪。余兄弟与交,哀乐辄相共。数年来,村隔十余里,老死竟不相闻。余偶过其居里,因亦不敢过问之。则月生之苦况,盖有不可明言者矣。忽闻暴得千金,不觉为之鼓舞。
呜呼!翁临终之治命'18',昔习闻之,而不意其言言皆谶也'19'。 抑何其神哉!“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太学:明清两代称国子监为太学。
'2' 寝疾:卧病。
'3' 觖(jué决)望:即缺望,不满足所望。觖,缺,不满。
'4' 窖镪(qiǎng强):窖藏的白银。镪,钱贯,引申指银饯。
'5' 畀(b ì币):给予。
'6' 弥留:《书。顾命》:“病日臻,既弥留。”弥,久。本谓久病不愈,后用以称病重将死。
'7' 不虞:意外,此指死亡。虞,意料。
'8' 桓、孟之德:指为妇的美德。桓,桓少君,东汉鲍宣妻。桓少君嫁时装奁甚多,鲍宣不悦。桓少君乃将装奁尽还父家,改穿短衣,与鲍宣共挽鹿车(用人推拉的小车)回乡里。“拜姑礼毕,提瓮出汲”。见《后汉书。鲍宣妻传》。孟,东汉梁鸿妻孟光,扶风平陵人,字德曜。夫妻耕织于霸陵山中。后随梁鸿至吴地。梁鸿贫困为人佣工,归家,孟光每为具食,举案齐眉,恭敬尽礼。见《后汉书。梁鸿传》。旧时以恒少君、孟光为自甘守贫的贤妻的典型。
'9' 坎……(l ǎn 览):困顿。
'10'孝友: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11'大渐:病危。渐,剧。
'12'炊黍治具:意为备办酒食。黍,谷物的总你。
'13'鱼肉:欺凌。
'14'业:产业。
'15'殂谢:死亡。
'16'葺(q ì七)墉:修理墙垣。
'17'杵臼交:《东观汉记。吴祐传》:“公沙穆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春。祐与语,大惊。遂共订交于杵臼之间。”杵臼,春米农具。后因以杵臼交指贫贱之交。
'18'治命:指先人临终前的清醒遗言。语见《左传。宣公十五年》。
'19'言言皆谶(chèn 衬):谓其每句话皆有应验。谶,预言。
老龙船户'1'
朱公徽荫巡抚粤东时'2' ,往来商旅,多告无头冤状。千里行人,死不见尸,数客同游,全无音信,积案累累,莫可究诘。初告,有司尚发牒行缉'3' ;迫投状既多,竟置不问。公莅任,历稽旧案,状中称死者不下百余,其千里无主,更不知凡几。公骇异恻怛,筹思废寝。遍访僚属,迄少方略。于是浩诚熏沐,致檄城隍之神'4'。已而斋寝'5' ,恍惚见一官僚,摚硕耄6'。问:“何官?”答云:“城隍刘某。”“将何言?”曰:“鬓边垂雪,天际生云,水中漂木,壁上安门。”言已而退。既醒,隐谜不解。辗转终宵,忽悟曰:“垂雪者,老也;生云者,龙也;水上木为肛'7' ;壁上门为户:岂非‘老龙舡户’耶!”盖省之东北,曰小岭,曰蓝关,源自老龙律以达南海'8' ,每由此入粤。公遣武弁'9' ,密授机谋,捉龙津驾舟者,次第擒获五十余名,皆不械而服。盖此等贼以舟渡为名,赚客登舟,或投蒙药'10',或烧闷香'11',致客沉迷不醒;而后剖腹纳石,以沉水底。冤惨极矣!自昭雪后,遐迩欢腾'12',谣颂成集焉'13'。 异史氏曰:“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14',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15'!公至则鬼神效灵,覆盆俱照'16',何其异哉!
然公非有四目两口,不过Н嵵睿17',积于中者至耳。彼巍巍然,出则刀戟横路,入则兰麝熏心,尊优虽至,究何异于老龙舡户哉'18'!“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老龙船户:铸雪斋抄本和二十四卷抄本正文标题均为“老龙船户”;惟铸本总目作《老尤舡户》。
'2' 朱徽荫:朱宏祚,字徽荫,顺治五年举人,高唐(今山东省高唐县)
人。初知盱眙县,迁兵部郎中,康熙二十六年,擢广东巡抚,曾裁减赋税,清理冤狱。康熙三十一年,迁闽浙总督。见光绪《山东通志》卷一七四。粤东:指令广东省。
'3' 牒:公文。行缉:捕拿。
'4' 檄(x í习):晓喻文书。《史记。张仪列传》:“为文檄告楚相。”
'5' 斋寝:此指宿于斋戒的寝居。
'6' 摚耍褐干泶┕|,插;笏,笏板。古代官僚穿公服时,插笏板于绅。
'7' 舡(chu án 船,又读xiāng乡):船。
'8' 老龙津:当在今广东省龙川县老龙埠附近,当时为尤川江上游。参见《大清一统志》卷四百四十五。
'9' 武弁(biàn 辨):武官。
'10'蒙药;又叫蒙汗药,投酒中,饮之则昏迷沉睡。
'11'闷香:又叫迷魂香,点燃后,烟气入鼻,使昏沉麻醉。
'12'遐迩欢腾:此据《聊斋志异》二十四卷抄本,原作“遐迩欢谣”。
'13'谣颂:称颂功德的民歌民谣。
'14'木雕之有司,谓形如木雕泥塑的官员。
'15'特:只,只是。
'16'覆盆:覆置的盆。《抱朴子。辨问》,“日月有所不照,圣人有所
不知……是责三光不照覆盆之内也。“后以覆盆喻沉冤莫申。
'17'Н崳╰ ōngguān 恫关)之念,谓视民疾苦,如病痛庄身。《书。康诰》:“恫瘝乃身。”孔安国传:“恫,痛;瘝,病。治民务除恶政,当如痛病在汝身,欲去之。”
'18'“彼巍巍然”五句:谓高高在上的官员,耀武扬威,养尊处优,其对民众的危害,同老龙船户是一样的。
青城妇
费邑高梦说为成都守'1' ,有一奇狱。先是,有西商客成都,娶青城山寡妇'2'。既而以故西归,年馀复返。夫妻一聚,而商暴卒。同商疑而告官,高亦疑妇有私,苦讯之。横加酷掠,卒无词。牒解上司'3' ,并少实情,淹系狱底'4' ,积有时日。后高署有患病者'5' ,延一老医,适相言及。医闻之,遽曰:“妇尖嘴否?”问:“何说?”初不言,诘再三,始曰:“此处绕青城山有数村落,其中妇女多为蛇交'6' ,则生女尖喙,阴中有物类蛇舌。至淫纵时,则舌发出,一入阴管,男子阳脱立死'7'。”高闻之骇,尚未深信。医曰:“此处有巫媪,能内药使妇意荡'8' ,舌自出,是否可以验见。”高即如言,使媪治之,舌果出,疑始解。牒报郡。上官皆如法验之,乃释妇罪。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高梦说:字兴岩,号易菴。 费县(今山东省费县)人,顺治五年副贡,顺治十一年任河南修武县丞,康熙二年升四川成都府同知。见光绪《费县志》卷十一。
'2' 青城山:在四川省灌县西南,当时属成都府。
'3' 牒解上司:备具公文押送郡府。上司,上级,此指成都府衙。
'4' 淹系狱底:久系于牢狱。淹,久留。
'5' 高署:指高梦说的衙署。
'6' 交:交合、交配。
'7' 阳脱,精液耗尽,虚脱死亡。
'8' 内(n à纳)药:指纳药阴中。内,通“纳”,入。
鸮鸟
长山杨令'1' ,性奇贪。康熙乙亥间,西塞用兵'2' ,市民间骡马运粮。
杨假此搜括,地方头畜一空。周村为商贾所集'3' ,趁墟者车马辐辏'4'。杨率健丁悉篡夺之,不下数百余头。四方估客,无处控告。时诸令皆以公务在省。适益都今董、莱芜令范、新城令孙'5' ,会集旅舍。有山西二商,迎门号诉。诉有健骡四头,俱被抢掠,道远失业,不能归,哀求诸公为缓颊也'6'。三公怜其情,许之。遂共诣杨。杨治具相款。酒既行,众言来意。杨不听。
众言之益切。杨举酒促酹以乱之'7' ,曰:“某有一令'8' ,不能者罚。须一天上、一地下、一古人,左右问所执何物,口道何词,随问答之。”便倡云'9':“天上有月轮,地下有昆仑,有一古人刘伯伦'10'。 左问所执何物,答云:”手执酒杯。‘右问口道何词,答云:“道是酒杯之外不须提。’”范公云:“天上有广寒宫'11',地下有乾清宫'12',有一古人姜太公'13'。 手执钓鱼竿,道是‘愿者上钩’'14'。 ”孙云:“天上有天河,地下有黄河,有一古人是萧何'15'。手执一本大清律,他道是‘赃官赃吏’。”杨有惭色,沉吟久之,曰:“某又有之。天上有灵山'16',地下有太山,有一古人是寒山'17'。 手执一帚,道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众相视印弧:鲆簧倌臧涟抖耄鄯偈肿骼瘛9餐熳靡源蠖罚18'。 少年笑曰:“酒且勿饮。闻诸公雅令,愿献刍荛'19'。 ”众请之。少年曰:“天上有玉帝,地下有皇帝,有一古人洪武朱皇帝'20'。 手执三尺剑,道是‘贪官剥皮’'21'。 ”
众大笑。杨恚骂曰:“何处狂生敢尔!”命隶执之。少年跃登几上,化为鸮'22',冲帘飞出,集庭树间,回顾室中,作笑声。主人击之,且飞且笑而去。
异史氏曰:“市马之役'23',诸大令健畜盈庭者十之七'24',而千百为群,作骡马贾者,长山外不数数见也'25'。 圣明天子爱惜民力,取一物必偿其值,蔫知奉行者流毒若此哉!鸮所至,人最厌其笑,儿女共唾之,以为不祥。此一笑,则何异千凤鸣哉!”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长山:山东省旧县名,一九五六年并入邹平县。杨令:疑指杨杰。杨杰,奉天监生,康熙二十八年任长山令,康熙三十四年(乙亥年)去职。
'2' “康熙乙亥间”二句:《清■》卷五:康熙乙亥三十四年,“冬十月,噶尔丹入寇,十一月以费扬古为抚远大将军率兵讨之。”次年,“春二月,帝亲征噶尔丹。”“五月,大将军费扬古破噶尔丹于昭莫多。”西塞,西部边塞地区。
'3' 周村;今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
'4' 趁墟:俗称赶集。墟,乡村市集。
'5' 益都:旧县名,今山东省青州市。莱芜:今山东省莱芜县。新城:今山东省桓台县。
'6' 缓颊:代说人情。
'7' 促酹(jiao嚼):劝饮。酹,干杯。
'8' 令:酒令。
'9' 倡,倡导、起头。
'10'刘伯沦:刘伶,字伯伦,晋代沛人。与阮籍、嵇康等友好,时称竹
林七贤。刘伶纵酒放达,有《酒德颂》,自称“惟酒是务,焉知其馀。”(见《晋书。刘伶传》)
'11'广寒宫:神话传说月中的仙宫。《洞冥记》:“冬至后,月养魄于广寒。”
'12'乾清宫,在北京故宫“内庭”最前面,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清康熙前,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
'13'姜太公:即太公望吕尚。姓姜名牙,又称姜子牙。曾佐武王伐纣,有功勋,封于齐。
'14'愿者上钩:传说姜太公钓于渭滨,直钩不设饵。明叶良表《分金记。强徒夺节》:“自古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不愿,怎强得他?”
'15'萧何:汉初沛(今江苏省沛县)人。秦二世元年(前209 )佐刘邦起义建立汉王朝,为丞相,封酂侯。汉之律令典制,多其制定,故世称萧河定律。
'16'灵山:神话传说中山名,可做天梯。见《山海经。大荒西经》。
'17'寒山:唐代大历年间僧人,曾隐居唐兴县(今浙江省天台县)寒岩,为国清寺僧人。有诗名。
'18'大斗:大酒杯。
'19'献刍荛:进献刍荛之言。对己言的谦词。《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刍荛,割草打柴的人。
'20'洪武朱皇帝:指明太祖朱元漳。其年号为“洪武”。
'21'贪官剥皮:贪官污吏应处死剥皮。明太祖严惩贪官,贪赃六十两以上,枭首示众,剥皮束草,悬于官府座旁,以儆效尤。见《草本子》。
'22'鸮(xiāo 枵):鸟名,俗称“猫头鹰”,认为是不祥之鸟。谚云:“不怕猫头鹰叫,就怕猫头鹰笑。”谓笑则主凶。
'23'市马之役:指上述康熙年间征购民间骡马的事件。
'24'大令:指县令。
'25'数数(shu òshu ò朔朔);屡次、经常。
古瓶
淄邑北村井涸'1' ,村人甲、乙缒入淘之。掘尺余,得髑髅'2'。误破之,口含黄金,喜纳腰橐。复掘,又得髑髅六七枚。悉破之,无金。其旁有磁瓶二、铜器一。器大可合抱'3' ,重数十斤,侧有双环,不知何用,班驳陆离'4'。瓶亦古,非近款'5'。既出井,甲、乙皆死。移时乙苏,曰:“我乃汉人。遭新莽之乱'6' ,全家投井中。适有少金,因内口中,实非含敛之物'7' 、人人都有也。奈何遍碎头颅?情殊可恨!”众香楮共祝之'8' ,许为殡葬,乙乃愈;甲则不能复生矣。颜镇孙生闻其异'9' ,购铜器而去。袁孝廉宣四得一瓶'10',可验阴暗:见有一点润处,初如粟米,渐阔渐满,未几雨至;润退,则云开天弄。其一入张秀才家,可志朔望'11':朔则黑起如豆,与日俱长;望则一瓶遍满;既望'12',又以次而退,至晦则复其初'13'。 以埋土中久,瓶口有小石粘口上,刷剔不可下。敲去之,石落而口微缺,亦一憾事。浸花其中,落花结实,与在树者无异云。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 涸(h é貉):水干。
'2' 髑髅:死人头骨。
'3' 合抱:两手合围。
'4' 班驳(b ó伯)陆离:颜色错杂。
'5' 款:款式、样式。
'6' 新莽之乱,公元八年,王芥篡汉自立,改国号新,在位十八年。
'7' 含敛之物:古代丧礼,放在死人口中的金玉之物。
'8' 香楮:指焚香烧纸。
'9' 颜镇:颜神镇,在今青州市西南。见《青州府志》卷四。
'10'袁孝廉宣四,袁藩,字宣四,淄川县人。康熙二年举人。见乾隆《淄川县志》。
'11'志,通“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