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是贵人,能够对你的前程命运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那么他一定是处于一个关键的位置上。理论上来说,像这种微妙而关键的位置,是不会有缺心眼的人的,所以如果你一厢情愿地指望贵人哪天突然昏了头,闲着没事非要扶你一把,这种指望多半会落空。

明明知道没有希望的事情,大家为什么还趋之若鹜呢?

这是因为,千古以来,时运这个概念,始终是官场上不容忽视的主题。出于对规律的无知与茫然,官场中人对时运的思考已经陷入了近乎疯癫的状态之中。例如清朝道光年间,通州知州收到了故友的一封来信,说是此时正泊舟于河面之上,急需百两银子做盘缠。通州知州就立即命家人把银子送去,家人去了不久,就带着一纸回执回来了,知州仔细一看这回执,不对头,回执上的落款人,自己根本就不认识。可这事也怪了,两家人认都不认识,那家人怎么就敢收下知州的银子呢?可是这位知州又一想,银子已经送出去了,不管对方是因为什么理由收下的,再往回要,肯定会闹得两厢里不愉快,还是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吧。他没有再追究这件事,而是又补了一份银子给故友。

眨眼十几年过去了,通州知州仍然没有获得升迁的机会,也早已绝了升官的念想。忽然有一天,朝廷发来文书,竟然将通州知州升任为知府。新知府兴高采烈地去上任,可还在困惑是谁在朝廷里帮了他。听说现在主政的是慈禧太后,通州知州忽然想起十几年前收下银子那家人的回执来,那竟然正是慈禧本人的回执。

原来,十几年前,慈禧还只是个未出嫁的小姑娘,她的父亲在湖北病亡,她就独自扶柩还乡,到了通州,盘缠用尽。正当慈禧走投无路的时候,忽然通州知州送来了一百两银子。尽管明明知道这银子是送错了,可是慈禧顾不了那么多了,收下银子,写了回执,开船就急急走了,幸亏通州知州没有追究,才让她渡过了难关。十几年过去之后,慈禧于咸丰死后,开始主政,忽然间想起旧事来,就有意放了通州知州一任美差。

这样的事情,带有鲜明的不确定的特点,却是官场中人梦寐以求的。只是因为不明白此事的内在规律,所以才会出现官场上的群体盲目现象。

事实上,这个规律实在是非常地简单。早在东汉年间,就有一个叫孟佗的人,把这事琢磨明白了。只是由于大家疏于读书,才错失了大好的升官时机。

东汉灵帝的时候,宦官张让用事。朝中众官员为了巴结他,每天一大早开始,络绎不绝的车辆就向着张让家门前驶去。几乎朝中诸官都聚集在了张让家门外,自觉排成长队,等待张让的接见。但往往是空排了一天的队,也等不到张让的吩咐,只能是第二天起个大早再回来排队。

张让门外的官员长队,被一个叫孟佗的人看到了,于是他将家产全部卖掉,倾其所有,结交张让家的一个管事家奴。不管管事家奴有什么要求,孟佗都不惜花费一定会满足他。时间久了,管事家奴对他很是感激,就问:“你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你的吗?”孟佗说:“我要你帮我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明天早晨的时候,我坐车去你家门口,到了门前,请你迎出来,对我拜上一拜。”管事家奴如释重负,说:“我以为是什么难事呢,原来这么简单啊,那好办。”

等到了第二天,孟佗果然坐着车子来到张让家的门前。这时候就见管事家奴急急地从门里迎出来,对着孟佗的马车毕恭毕敬,长施一礼。这情景被众官看在眼里,顿时大吃一惊,都认为孟佗此人定然是来头不小,否则的话,张让的管事家奴,怎么会对他下拜?于是众官纷纷上前巴结,送钱送物,曲意承欢,以结交孟佗。于是孟佗迅速暴富,他将收受的一部分珠宝献给张让,张让大喜,就让他做了凉州刺史。

孟佗的故事,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故意帮助你的贵人,是你自己努力争取来的。你不自己想出妥善的办法,难道还想让贵人自己想出法子,巴结着来帮助你吗?

对于初入官场的年轻人来说,效法孟佗,不失为一个事半而功倍的好法子。要知道,那些官场上的老员工,由于在官场上浸淫日久,难免会沾染到一些坏毛病,早已被掌权者放弃。如果没有放弃,他们早就获得了晋升的机会。但当一个年轻人来到的时候,掌权者就会对新人抱以无限的希望,他会悄无声息地注视着年轻人的一举一动,看这年轻人是不是可造之材,如果是的话,掌权者当然愿意锦上添花,拉你一把。但如果掌权者在你身上看不到什么闪光点,那么他也就没有理由非要难为自己。

如果年轻人愿意以自己的心灵力量去影响掌权者身边的人,那么,他在掌权者的眼里,就会变得越来越理想,掌权者就会不知不觉地发现你有越来越多的优点,慢慢的,当时机成熟的时候,不需要你多说什么,机会自然会奉送到你的面前。这其中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你必须要在自己的人格缺陷全部暴露出来之前成功。否则的话,一旦你的人格缺陷大暴露,那么,你马上就会被掌权者放弃,从此沦为意气消沉的失败者,再也不会有丝毫的机会。

第46章 官场机运二:学会烧冷灶

所有的官场人,都是一只灶台,别看现在冷冷清清,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燃烧起熊熊的焰火。如果在灶台燃烧之前你先烧一把火,也就是在别人落难的时候,拉扶他一把,那么,等到他得势了,自然也就不会忘了你。

晚清有个村农费老头,就是这一冷灶哲学的信奉者。可是这老头运气不佳,活了一辈子,只不过是乡下的一介土财主,始终未得机缘进入官场。但是费老头年纪虽大,痴心不改,经常在家里教导家人,要留意远近官场动静,倘若发现有官场中的人失势,务必要拉他一把……有一天,儿媳妇去河边洗菜,见到一条漏水的乌篷船,船上的人半截沉浸在水里,模样像个当官的,冻得脸皮、手脚青紫,儿媳妇急忙跑回家,把这事告诉了费老头。

费老头立即赶到河边,一问,才知道漏船之人也姓费,是一个巡抚,上任途中,不幸船漏,偏又遭遇了顶头风,所以滞留于此。于是费老头将费巡抚接回家去,好茶好饭,好酒好菜,款待了多日之后,又送足了盘缠,依依不舍地送费巡抚去上任。

费巡抚到任之后,思前想后,越发地感激费老头的援手,就捉到几个强盗,下在牢中,并强迫强盗供认费老头是他们的同伙,然后拿着这纸供状,派了衙役将费老头捉来,下在大狱。然后费巡抚每隔一段日子,就会到监狱里去探望费老头,与费老头对坐饮酒,承诺一定要帮费老头洗清冤枉。费老头感激不尽,就吩咐家人多送银子给费巡抚,好让人家打点上下。就这么折腾了整整一年,费老头的万贯家财差不多都搬到了费巡抚的家里,费巡抚这才放了费老头。

虽然家财花光了,但是好歹留得了一条命在。费老头对费巡抚感恩不尽。只不过,自己与那几个强盗素不相识,他们为什么会攀扯自己呢?于是费老头就备了酒菜,去监狱里探望那几个强盗,好言好语地相问,强盗们终于把真相说了出来。得知在幕后指使,栽赃陷害自己的竟然是自己视为恩人的费巡抚,费老头如受雷击,回到家里,破口大骂儿媳妇,如果不是她到河边洗菜,恰好遇到费巡抚这人面兽心的东西,家里也不会落到这个地步。儿媳妇无端遭到责骂,悲愤之下,悬梁自尽。见媳妇死了,儿子也悲愤不已,悬尸于妻子身边。好端端一个家落到这种地步,费老头心下灰凉,也自悬梁死去。临死前他留下手书,详细地控诉了自己沾官惹祸的过程,此事才传扬开来。

从费老头这件事上,我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烧冷灶也有烧冷灶的内在规律,万一烧得不对,不仅不会碰到好运,还会惹火烧身。

那么,冷灶这东西,到底如何一个烧法,才会对上路数呢?

第一,你烧的必须是冷灶,而不能烧毒火灶。也就是说,你至少要了解对方的情形,知道对方的为人。如费老头,连对方的品格秉性都不知道,就胡乱巴结一气,难免会让对方疑窦重重,对费老头的动机产生怀疑。

第二,你要有足够的理由。冷灶不是人人烧得起的,当你毫无缘由地去巴结一个穷途末路之人的时候,他会先怀疑你的智商——好端端地你突然来巴结他,想打什么坏主意?然后他再将你和他作个比较,一旦得出你智商低却钱比他多的结论,就会引发其人内心的怨毒与杀机。

第三,你必须足够强,让对方感觉到你是在赏识他,而不是太缺心眼或是家里的钱太多没地儿花。这一条是烧冷灶的重中之重。一碗米养个恩人,一升米养个仇人,若然是你花了许多的钱,却没能烧出对方的感激之心,那么这个冷灶,不烧也罢。

烧冷灶,就意味着主动结交落魄之人,但如果你烧不对人,烧的路数不对,烧不出一个理想的效果来。那么,你烧冷灶的做法,非但被烧之人不会感激你,反而会引发被烧之人政敌的憎恨,平白无故惹祸上身,这才是划不来的买卖。

说到烧冷灶,民国年间上海大名人杜月笙,是干这活的一把好手。

说起那杜月笙,他少年时代单身入沪,单凭了满腔的江湖义气,白手起家,成为了上海滩上一言九鼎的大人物。追溯此人的成功心路,其对烧冷灶有着独特的法门及诀窍。

当杜月笙于上海滩上风云日起、众所瞩目的时候,忽然有一个落魄潦倒的人找上门来,开口就向杜月笙借一大笔钱。来人素不相识,见面就狮子大开口,引起了青帮兄弟们的愤怒。可是杜月笙细看来人,见此人仪表不凡,知道此人终非池中之物,就二话没说,将钱奉上。

可是未及几日,那人便将杜月笙的钱挥霍一空,再次回来借钱,数目比上次更大。杜月笙仍然如数照付,等来人拿钱走了之后,就派了兄弟再拿一笔钱追了上去,怕这怪人这一次还是不够挥霍的,索性多给点。

这一次,这个人拿到钱后却没有再挥霍,而是离开了上海滩。几年之后,他再回来时,已经是国民党军统头子了。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戴笠。此后戴笠与杜月笙换帖,拜为兄弟,相互之间,彼此照应,让杜月笙的影响力进一步地扩大。

杜月笙烧冷灶成功,不在于他财大气粗,也不在于他有势力有背景,而在于他有一双善于识人的眼光。他的眼睛不唯是能看透一个人未来的造就,更能看透一个人的品行。而后者,却比前者更为重要。

烧冷灶的技巧就是这样,如果你知道怎么烧是错的,那么你就会避开错误的方法;而如果你知道如何烧是对的,你就会发现其中的法则。

第47章 官场机运三:逆势而为之

官场一如股市大盘,始终存在着一个或上升或下降的趋势,所以官场中人尽管各怀心思,但在大是大非的选择上面,还是很容易达成共识的。但是,权力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官场上的不确定性,一旦执掌权力者胡作非为,官场主流的价值观念就会遭受到强烈的冲击。

东汉末年,宦官乱政,朝中士大夫非常愤怒,就与宦官的势力形成了正面的冲撞。这时候有度辽将军皇甫规,此人颇有远见,知道朝野之间不日将会掀起血腥的大屠杀,就上书称病,请求退休辞职。朝廷却不批准。于是皇甫规心生一计,他故意越出自己管理的辖区,去替一个朋友办理私事,然后再派他的一个门客,假装去并州刺史胡芳那里告密。告发皇甫规擅自远离军营,想让胡芳弹劾他,从而好让朝廷削去自己的官职。

可是不承想,因为士大夫的势力与宦官的势力已成水火,不日之间就会展开大决战,此事人人看得明白。所以胡芳接到密告后,就立即明白过来了,说:“这个皇甫规,实在是太狡猾了。他无非是想借此机会逃离官场,好远离冲突罢了,他休想,我要为朝廷爱惜人才,非但不弹劾他,还要替他隐瞒。”

皇甫规的心思被人看破,没有办法,只好坐等朝野大战。没过多久,汉桓帝死了,新任小皇帝为汉灵帝,宦官张让和赵忠就利用汉灵帝贪财的心理弱点,替汉灵帝搜刮金银珠宝来引诱皇帝。汉灵帝果然大喜,就公开宣称:“张让是我的父亲,赵忠是我的母亲,在这世界上,他们是最爱我的人。”于是张让和赵忠就要求诛杀士大夫,并将士大夫称之为党人。汉灵帝听不懂,就问:“党人是什么意思?”张让说:“就是说他们要造反。”汉灵帝问:“造反又是什么意思?”张让说:“就是要推翻你,不让你当皇帝捞钱了。”

汉灵帝一听,勃然大怒,立即下旨诛杀朝中的贤良大臣,一时之间腥风血雨,数不清的士大夫在这场冤狱中遭到屠杀,但在被朝廷缉杀的名单上,却没有度辽将军皇甫规的名字。而皇甫规却认为自己也是有名的英雄豪杰,此次宦官大举诛杀贤良士大夫,肯定有自己一个。可是杀来杀去,却没有他的事儿。皇甫规大怒,认为这是朝廷对他的污辱,就愤怒地上书说:“被你们诛杀的那些贤良士大夫,都是我的知交好友,有许多人做官,还是因为我的推荐。因此,这次诛杀的名单上,不应该缺少了我,我强烈要求被诛杀。”

这封信递了上去,天下人都为皇甫规捏了一把汗,可奇怪的是,宦官势力集团见到信之后,居然没有丝毫的反应,并没有派人来抓捕皇甫规。皇甫规上书求死而未死,反而为他赢得了清名和荣誉。及到后来士大夫冤案洗清之时,皇甫规俨然获得了巨大的声望,已是士大夫的领袖了。

实际上,当皇甫规递交这封信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这个结果。宦官势力集团虽然凶恶,却都是些大字不识的蠢人,只因他们迷惑住了汉灵帝,所以才敢如此胡作非为。而且,宦官们对士大夫的报复虽然凶狠,可是这些人却又知道自己的缺陷,特别渴望能够获得士大夫的认同。那些被诛杀的人只是因为他们对宦官表示了最大程度的蔑视,才引发了宦官集团的杀机。

皇甫规因为洞悉宦官集团的心理弱点,所以逆势而上,公开挑战,不唯是赢得了朝野的赞赏,同样也让宦官们在内心中更加地欣赏他,甚至渴望与他结交。

和皇甫规同样洞察宦官们这种心理的,还有颍川名士陈寔。陈寔其人,以名望道德名满天下,当汉灵帝下诏诛杀贤良士大夫的时候,他说:“如果我不下地狱,众人就没有依靠,所以现在是我出面的时候了。”于是陈寔拄着手杖,自己来到了监狱里,请求将他拘禁起来,于是天下之人,再次称善。

正当众人为陈寔的义举捏着一把汗的时候,宦官张让的父亲老死了。而张让的老家,也是在颍川,张让自己是个宦官,最渴望的就是能够荣耀乡里,以洗耻辱,就命令地方官:“必须要让颍川当地的所有名人名士都来参加我父亲的葬礼。”却不承想,等到了葬礼举行的时候,颍川当地的老百姓全都来参加葬礼了,偏偏有名的士人一个也没有到场。

正当张让尴尬的时候,陈寔又说话了。他说:“如果我不入地狱,又如何把别人从地狱里救出来呢?”说完这句话,陈寔独自一个人,拄着拐杖,去参加奸宦张让父亲的葬礼去了。当地士人对此错愕不已,都认为陈寔不应该这样做,可是宦官张让却感激不尽。后来在诛杀士人的时候,他特意吩咐,一定要对颍川地方的士人网开一面,各地官员不得擅自诛杀或是拘禁。到了此时,众人才明白了陈寔逆势而为的因由,全都在心里感激他,交口称赞不已。

逆势而为,攫利而止,这个官场博弈学的规律与法则,不止是读过书的士人如皇甫规、陈寔等人明白,就连当时的老百姓,也全都是心知肚明的。

《资治通鉴》上记载,正当士大夫们为宦官势力集团所捕杀,整个中国一片腥风血雨的时候,京都洛阳城中,忽然数十名百姓聚集到汉桓帝的陵墓前,放声嚎啕,自称是汉桓帝的儿子。汉灵帝得知这种情形,深受感动,就下诏将这些人全部任命为官员,以替补被杀害的士大夫的缺。

于是朝廷少了许多有胆有识的士大夫,却多了一群大字不识的狡黠乡民。用这些人治理天下,结果可想而知。结果没过多久,黄巾起事,群雄四起,东汉帝国就此而覆亡了。

这几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官场之上的主流价值观念,是不容颠覆的。所以逆势而为虽然能够短期内奏效,达到晋职升官的目的,但如果想长久平安,更进一步,那就必须进一步地研习厚黑之术,以维护官场上的主流价值观,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达到如皇甫规、陈寔这般的无上境界。

第48章 官场机运四:与失败者结盟

任何一个年轻人初入官场的时候,都会表现出来不成熟的一面,稚嫩,单纯,性格明快而耿直。这光景被官场老前辈看在眼里,就会顿发无限的感慨。

而年轻人晋升的机遇,就在老前辈们的感慨之中。

过了气的职场老人,见到年轻气盛的新人,就会回想起自己初入职场时的状态,他们在年轻人身上发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就会想,这年轻人的情况,和我当年真是一模一样啊,可如果我那时有现在的经验、智慧和阅历,那么我早就抓住机会,青云直上了,又怎么会落到今天这种意气消沉的地步呢?

这时候年轻人的机会就来了,那些早已失势的老家伙们,会在无意之间踱到年轻人近前,叹息上几声,如果年轻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的话,那么他们人生的成功之路,就由此而始了。

但是,人性的固有规律最终葬送了多数年轻人的前程,这个规律就是年轻人的人格过于脆弱,无法承受外界的否定信号刺激,一旦发生这种事,人格就会摇摇欲坠,呈扩大趋势以维持自身的存在。表现在官场现实上,就是年轻人总是表现出心高气傲,对老家伙们的耳提面命不感兴趣。

也就是说,大多数初入官场的年轻人,对于老家伙们的教导是持否定态度的。而这教导恰恰又会成为官场新人的一个大好机会。

清乾隆年间,两名年轻人被补到吏部,负责替吏部的大员们誊写公文。这两个人一个姓冯,另一个姓张。两人来到之后,才发现吏部人满为患。原来,自康乾盛世以来,太平时节,国富民安,朝中的官员们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就想尽法子扩大衙司的编制,把工作都推给部属来做,自己则闲下心来喝茶聊天,挖空心思琢磨皇帝的心意。那些后期进入吏部的年轻官员,名义上是官,却与上司的仆佣没什么区别,不唯要承担所有的工作与责任,而且永无出头之日。

冯张二人来到之后,很快就发现了这一点,霎时间,两人的雄心壮志登时破灭,浮上心来的唯有满腹的悲凉。

虽说是两个人同时意志沉沦,但表现却大为不同。冯生觉得自己即使在吏部做到老,也不会有什么出头之日,而且,如果工作做得多了,一旦出了差错,难免还会祸及自身。于是冯生就跟着吏部中那些暮气沉沉的老书吏们一样,当着上司的面,勉强表现一下,等上司一走,就立即扔掉工作,开始品茶聊天。再后来,他开始和老书吏们经常溜出衙司,流连于花街柳巷之中,把所有的工作,全都推给了张生。

张生承担了所有的工作,也承担了更多的麻烦,只要工作上稍有过失,就会遭到上司的严词质诘。张生唯唯诺诺,却仍然继续抄写着文书。有一天,他正在誊文的时候,一个老文吏慢慢地踱了过来,和张生闲聊了几句。原来,这老书吏也与张生一样,他于康熙年间进入吏部,熬过了康熙雍正两朝,苦苦地干了一辈子,除了隔三差五遭到上司的责骂之外,别无所获。想到自己未来凄凉的晚景,老书吏内心绝望已极。这时候看到年轻的张生又走上了他的老路,忍不住走过来指点一二。

于是在当时的吏部中,新入官场的冯张二生,都与老气横秋的失败者结成了联盟。冯生这一盟派,精熟糊弄上司的办法,最善于推卸责任,俸禄不少一粒米,活得极是逍遥自在。而张生这一盟派,却是最辛苦的,他们终日守在枯燥乏味的书房之内,不停地誊写文书,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只不过,这两个盟派的区别是,冯生他们把全部心思用在如何糊弄上司、如何吃喝玩乐上,而张生和老书吏却始终是等待着机会。

不久,乾隆皇帝离京赴江南,朝中大部分官员随行,留下来的更加没有心思工作,冯生一群人索性就居住在了妓院里,连衙司都懒得回。只有张生和老书吏走不开,他们两个继续在书房中抄录文稿。这一天,两人正在忙着,突见门外走进来一人,两人抬头一看,张生不识得来人,老书吏却吓得呆了:“皇上,您不是南巡去了吗……”

来的正是乾隆皇帝,只因为大小金川地区发生叛乱,乾隆急忙赶回京师处理,发现吏部竟然人去屋空,盛怒已极,便质问张生和老书吏,惊奇地发现这两人竟然熟悉所有政务,于是当即传令,命张生即刻赴大小金川的岳钟琪帐下,负责督运各地的粮辎;老书吏经验丰富,政务娴熟,转赴军机处,另有重用。

一日之间,两个谁也不知道的小书吏竟然飞黄腾达,羡煞了朝中几乎所有的人。尤其是冯生,更是百爪挠心。张生升官之日,正是冯生遭受到严厉责罚的时候。冯生思前想后,越发感觉到自己遇人不淑,悔不该结交那些于己无益的同僚,空误了自己的前程。

然而冯生却不知道,表面上看起来,他和张生的区别,在于结交的人不同,却不知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只是因为他身上的失败者气味太重,才会将别的失败者吸引过来。而张生身上具备的则是成功者的素质,所以才会得到合适的人给予合适的指点。

所有的年轻新人,进入官场之后,都面临着与同僚结交的情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若想知道你将来的造诣如何,只要看一看与你交往的人,就很容易知道。如果你发现自己结交的朋友只能固化你的人生失败,那么,是你需要换朋友的时候了。

第49章 官场机运五:稳步健行

由于涉及人性的惨烈博弈,晋升之道,宜缓不宜急,宜低不宜高,倘若过于急切,升任的位置过高的话,就会引发竞争对头的激烈反弹。

北宋名臣张方平,历练沉稳,深得儒家思想的精髓。他比较重视选拔年轻的官员。最早被他看中的,是王安石。于是张方平就将王安石调到身边,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王安石是一个天生的改革家,不管是衙门里的规章制度还是公文的格式,亦或是衙司值班的规矩,只要落在他的手里,就统统改过。张方平心想,这样的人,是做大事的人。但儒家是反对做大事的,因为做大事就意味着将整个国家的利益盘子掀起来,也就是所谓的利益结构调整。利益调整妥当了,当然是一好百好,一旦调整不好,那就意味着天下大乱,搞不好还会引发大规模的流血冲突与战争。

后来张方平认为,当时的北宋对于利益结构的调整,没有任何社会性的准备,变法行不通,因此王安石不可用。于是张方平罢斥王安石,又将选拔的目标转移到了苏东坡的身上。而苏东坡才华横溢,不甘沦为数黄论黑的笔墨之吏,急切地想获得足够的空间,以便施展自己的才华。张方平却对此不以为然。

张方平知道,单以苏东坡的才华而论,理应大红大紫。但是,苏东坡太年轻,年轻就意味着没有社会根基,没有一大批支持你、追随你的人。年轻就意味着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就意味着对人性的暗黑缺乏足够的了解。说透了就一句话,年轻就意味着缺乏足够老成世故的人际政治斗争经验。

官场晋升的空间,本来极为狭窄。大批的官员聚集在官场,注定了很多人一生一世也没有晋升的可能。这时候一个年轻人突然后来而上,凌驾于他们的头上,就会让他们气愤不平。纵然是众官员心平气和,愿意接受现实,却也奈不得家人与朋友的讥刺,同僚的嘲弄。于是官员们对于后来居上的年轻人就会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这种情绪如同燎原的野火,顷刻之间就会席卷官场。正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面对着官场上无数官员的怒火与攻讦,再加上年轻人缺乏足够的人生经验与勇气,结果往往会是相当地惨烈。

所以张方平不支持苏东坡入京为官的想法,他建议苏东坡先从基层干起,却被苏东坡断言拒绝。张方平一怒之下,就为苏东坡出了三道难题,却都被苏东坡轻而易举地解开了。到了这一步,张方平只好叹息一声,任由苏东坡去了。

然而苏东坡一入京师,就和刚刚被皇帝从基层提拔上来的王安石相遭遇。两个人都是年轻气盛,又都是历史上伟大的人物,此时相逢,自然免不了一场大战。苏东坡以谏官的身份弹劾王安石乱政害民;王安石更狠,索性上书要将全部谏官一并流放,以便让他大权在握,推动变法。

这时候的王安石,正如张方平所料定的那样,他虽然力主变法,但在官场上的资历太浅,影响不足。开始只是因为在基层变法成效显著,才受到皇帝的重用,然而他在朝廷中根本没有自己的支持者,在与苏东坡的政治斗争中,势单力孤。最重要的是,王安石和苏东坡一样缺乏政治斗争经验,手腕不够圆滑,在遭遇到反对的时候,就会生出强烈的仇恨之心。他建议废除谏官制度,这等于是开罪了整个官僚阶层,无数大小官员还指望着当个谏官混饭吃呢,王安石居然要砸他们的饭碗,这岂能罢休?

王安石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的弱点,立即被官场上的一群精明人物抓住。这群人集结了官场上一大批的人物,以一个叫吕惠卿的人为首,他们打着支持变法的旗号,迷惑了王安石,王安石把这些人尽数提拔。这些人主政之后,首先是支持王安石,将苏东坡流放,然后吕惠卿突然翻脸,公开了王安石给他的书信,信中谈到了如何对皇帝隐瞒坏消息的事情,这让皇帝大为震怒,才知道他倚重的王安石竟然也和别人一样欺骗他。

于是王安石也被赶出了京师。

被赶出京师的王安石,回想起变法的历程,深感自己政治经验不足,才会为小人所利用。后来他与苏东坡相逢,两人说起当年之事,不胜唏嘘,然而已经是时过境迁,纵然是后悔,却再也没有可能弥补了。

细究王安石的变法失败与苏东坡的仕途坎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两人升得太快,还没有养成足够的政治智慧,就面临着历史上最惨烈的大交锋,失败也是合乎情理的。

反观张方平等人,情况与苏东坡、王安石恰恰相反,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也素负精干之名,但是他们做事踏实,一步一个脚印,是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