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处世36计-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见”,说得两个人“满面羞衡”,先后“语塞”。严峻与程德枢完全是迂腐儒生,一个问诸葛亮“适为儒者所笑”,诸葛亮尖锐地指出:“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小人之德……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甚至屈身变节,更为可悲。准确有力地击中对方的弱点,使对方垂头丧气,理屈词穷。

在唇枪舌剑中,对手总有说漏嘴的时候,这正是穷追猛打的好机会。这种办法用以对付傲气十足的对手较易奏效,因为做者一丢丑便像斗败的公鸡一样,会会头丧气,沮丧不已。因此傲者比谦虚的人更容易打败。

英国驻日公使巴克斯是个傲气十足的人,他在同日本外务大臣寺岛宗常和陆军大臣西乡南州打交道时,常常表现出不屑一顾的神态,还不时地嘲讽两人。但是每当他碰到棘手的事情时,总喜欢说“等我和法国公使谈了之后再回答吧!”寺岛宗常和西乡南州商量决定抓住这句话攻击一下巴克斯这种做气十足的行为。一天,西乡南州故意向巴克斯:“我很冒昧地问你一件事,英国到底是不是法国的属国呢?”

巴克斯听后又挺起胸膛傲慢无礼地回答说:“你这种说法太荒唐了。如果你是日本陆军大臣的话,那么完全应该知道英国不是法国的属国,英国是世界最强大的立宪君主国,甚至也不能和德意志共和国相提并论!”

西乡南州冷静地说:“我以前也认为英国是个强大的独立国,现在我却不这样认为了。”

巴克斯愤怒地质问道:“为什么?”

西乡南州从容地微笑着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只是因为每当我们代表政府和你谈论到国际上的问题时,你总是说等你和法国公使讨论后再回答。如果英国是个独立国的话,那么为啥要看法国的脸色行事呢?这么看来,英国不是法国的附属国又是什么呢?”

傲气十足的巴克斯被问得哑口无言。从此后他们互相讨论问题时,巴克斯再也不敢做气十足了。

西乡南州抓住巴克斯语言上的弱点展开攻势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毫无疑义,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难免有自己的弱点,而傲气者而一旦被别人抓住弱点进行攻击,也就瓦解了其傲气的资本。

4。退一步,进两步有时候谈判中的一方,不太敢用退出来要挟对方,生怕谈崩了弄得鸡飞蛋打。所以,谈判老手都会不择手段地掌握对手的真正意图,摸清了底牌,便掌握了谈判的主动权。这时再以什么方式取胜,已是技术问题了。以退要挟达到进的目的,便是常用的一种。

巴拿马运河最早不是由美国开凿。19世纪末,一家法国公司跟哥伦比亚签订了合同,打算在哥伦比亚的巴拿马省境内开一条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运河。主持运河工程的总工程师就是因开凿苏伊士运河而闻名世界的法国人雷赛布,他自以为这一工程不在话下,然而巴拿马环境与苏伊土有很大的不同,工程进度很慢,资金开始短缺,于是公司陷入了窘境。

美国早在1880年就想开一条连贯两大洋的运河。由于法国先下手与哥伦比亚签订了条约,美国十分懊悔。

在这种形势下,法国公司的代理人布里略访问美国,向美国政府兜售巴拿马运河公司,要价一亿美元。美国早已对运河公司垂涎三尺,知道法国拟出售公司更是欣喜若狂。然而,美国却故作姿态,罗斯福指使美国海峡运河委员会提出报告,证明在尼加拉瓜开运河省钱。报告指出,在尼加拉瓜开运河的全部费用不到2亿美元。在巴拿马运河的直接费用虽然只有1亿多,但另外要付出一笔收买法国公司的费用,这样,开巴拿马运河的全部支出将达2亿5千多万美元。

布里略看到这个报告后大吃一惊。如果美国不开巴拿马运河,法国不是一分钱也收不回了吗?于是他马上游说,表明法国公司愿意削价,只要4000万美元就行了。通过这一方法,美国就少花了800万美元。

罗斯福又用同一计策来压哥伦比亚政府。他指使国会通过一个法案,规定美国如果能在适当时期内同哥伦比亚政府达成协议,将选择巴拿马开运河,否则,美国将选择尼加拉瓜。

这样一来,哥伦比亚也坐不住了,驻华盛顿大使马上找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协商,签订了一项卖国条约,同意以100万美元的代价长期租给美国一条两岸各宽3公里的运河区,美国每年另外付租金10万元。

“欲进先退”,罗斯福成功地运用了这种谋略,最后,美国只用了很少的代价,就攫取了巴拿马运河的开凿和使用权。

可是在许多情况下,对方的底牌很难摸清楚,可以用分析和推断来把把对方的脉。如果对手实在是打持久战,那么冒点风险以退出恐吓对方,也值得一试。也许他比你更不愿意谈判破裂,真是如此,你即使表示退出也仍然有澳旅的余地。

1920年,新生的苏维埃俄国还处于国际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封锁中。为了冲破封锁包围,俄共非常希望与西方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当时的意大利政府出于经济原因,在国内工业界的压力下也愿意同苏俄进行经贸联系。意大利外交大臣卡洛。斯弗茨几次在报纸上发表声明,表示他的政府打算恢复同苏俄的贸易关系并准备在罗马接待苏俄经济代表团。俄共迅速地抓住这一机会,宣布组成以苏俄早期杰出的外交家沃罗夫斯基为首的经济代表团赴罗马。

但是,这时意大利国内的政治形势急剧变化,反共反苏的法西斯势力迅速抬头,他们在全国各地大搞暴力活动,猖狂反对共产党人。俄国经济代表团成员也经常受到骚扰、跟踪、搜查,俄国派来的外交信使也遭到扣押。在压力下,意大利执政的乔利蒂政府不得不拒绝承认俄国经济代表团的外交地位,但又急于同俄国签订贸易协定,缓解国内实业界呼声,并加强自己在最近的议会选举后变得十分不稳的地位,争取更多议员的支持和拥护。1921年5月,乔利蒂政府向逗留在罗马的俄国经济代表团建议立即签订贸易协定。

苏俄政府认真深入地分析了意大利政府的心态,决定采用以退为进的策略。这下,意大利政府慌了神。三天之后,外交大臣斯弗茨再次邀见沃罗夫斯基,这次他格外客气。

又过了三天,沃罗夫斯基收到了意大利政府的公函。公函中说:“我们两国在经济上的接近是令人感兴趣的…我们乐于自今日起给予你们希望得到的外交特权。”

需求常常是双向的,你有求于对方,对方也有求于你。洞悉了这一点后,就应该利用对手这种弱势,在谈判中采取以退为进的方略,要挟对手,迫使对手就范,做出妥协和让步。

从以上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对对方意图的了解至关重要。但有一点也很清楚,无论是美国人还是苏联人都不愿谈判破裂,他们只是采取要挟的策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如果在谈判中你的对手要挟你时切莫上当,或者你知道了对方怕你撤出谈判时,你也可以装着马上就停止谈判的样子,让对方接受对你有利的条件。这其实也是谈判双方信息、信心和意志力的综合较量。

  ………………………………………………

第36计 试探计

——知何用委婉的语言表明态度

1。拐弯抹角的“探路法”

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和杨虎城频繁晤面,都有心对蒋发难。可对于这样一个关系到身家性命和国家前途的大事,在对方亮明态度之前,谁也不敢轻易开门。眼看时间越来越近,双方都是欲说还休。

杨虎城手下有个著名的共产党员叫王炳南,张学良也认识。在又一次的晤面中,杨虎城便托他之口说道:“王炳南是个激进分子,他主张扣留蒋介石!”张学良及时接口道:“我看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于是两个聪明的将军开始商谈行动计划。

当时,张学良的实力比杨虎城大得多,且又是蒋的拜把子兄弟。杨虎城如果直接把自己的观点摆在张的面前,而张又不赞同,后果实在堪忧。于是便借了并不在场的第三者之口传出心声,即使不成也可全身而退,另谋他策。这种兼有拉“挡箭牌”的自保功用,妙不可言。

第三种巧绕过回的方法为实话虚说,借机抒情。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便是以此奇术摸清了小秘书的芳心,“逼”她供出了底牌。

1866年,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妻子玛丽亚和他的哥哥相继病逝。为了还债,他为出版商赶写小说《赌徒》,请了速记员,她叫安娜。格利戈里耶夫娜,一个年仅20岁,性情异常善良和聪明活泼的少女。

安娜非常崇拜陀思安耶夫斯基,工作认真,一丝不苟。书稿《赌徒》完成后,作家已经爱上了他的速记员,但不知道安娜是否愿意做他的妻子,便把安娜请到他的工作室,对安娜说:“我又在构思一部小说。”“是一部有趣的小说吗?”她问。“是的。只是小说的结尾部分还没有安排好,一个年轻姑娘的心理活动我把握不住,现在只有求助于你了。”他见安娜在谛听,继续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个艺术家,已经不年轻了……”

主人公的经历就是作家自己,安娜听出来了,她忍不住打断他的话:“你干什么折磨你的主人公呢?”“看来你好像同情他?”作家问安娜。

“我非常同情,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充满爱的心。他遭受不幸,依然渴望爱情,热切期望获得幸福。”安娜有些激动。陀思妥耶夫斯基接着说,“用作者的话说,主人公遇到的姑娘,温柔、聪明、善良,通达人情,算不上美人,但也相当不错。我很喜欢她。”

“但很难结合,因为两人性格、年龄悬殊。年轻的姑娘会爱上艺术家吗?这是不是心理上的失真?我请你帮忙,听听你的意见。”作家征求安娜的意见。

“怎么不可能!如果两人情投意合,她为什么不能爱艺术家?难道只有相貌和财富才值得去爱吗?只要她真正爱他,她就是幸福的人,而且永远不会后悔。”

“你真的相信,她会爱他?而且爱一辈子?”作家有些激动,又有点犹豫不决,声音颤抖着,显得窘迫和痛苦。

安娜怔住了,终于明白他们不仅仅是在谈文学,而且在构思一个爱情绝唱的序曲。安娜小姐的真实心理正如她自己所言,她非常同情主人公,即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遭遇,且从内心里爱慕这位伟大的作家,如果模棱两可地回答作家的话,对他的自尊和高傲将是可怕的打击。于是安娜激动地告诉作家:“我将回答,我爱你,并且会爱一辈子。”

后来,作家同安娜结为伉俪,在安娜的帮助下,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清了压在身上的全部债务,并在短短的后半生写出了许多不朽之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向安娜求爱的妙计,历来被世人当作爱情佳话,广为传诵。

2。学会“曲线救家”

小俩口过日子难免会磕磕绊绊,在处理这些矛盾时,不应过于任性,目无遮拦,而应顾忌自己的行为后果,有的时候不妨来一个“曲线救家”。

比如说,掌管“家庭财政”的妻子一旦发现了丈夫秘密存放的私房钱后该怎么办?显然,如果怒容相对、歇斯底里一通大闹,势必会影响夫妻之间的感情,使家庭蒙上阴影;但若麻木不仁、听之任之,又失去了作为一个妻子的家庭责任感。如何处理才既不影响夫妻感情,又不失妻子应有的家庭责任感呢?

①投石问路,试探反应。

不直接询问或揭穿丈夫的秘密,而是采用其他途径跟丈夫沟通。这样做的好处起码有三:一是让丈夫暗中下了“台阶”,不致使丈夫陷入尴尬境地;二是给丈夫留有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余地,防止夫妻之间发生正面冲突;三是表现了对丈夫的信任和应负的责任。这种方法较好地保留了丈夫的面子,无伤夫妻之间的感情,能够促使丈夫自觉地坦总存私房钱的用意。

有位先生与妻子感情颇深。一次,其妻在整理丈夫的书架时,无意间发现丈夫的书籍里夹有l000元钱。其妻想:平时未听丈夫说起过这笔钱,那么,他存私房钱有何用?于是,这位颇有心计的妻子在丈夫的私钱旁留下了一张纸条:“你攒得好辛苦啊,不过,我相信你不会胡花!”一连数日,妻子都像没事一样。直到有一天,丈夫又往书中放钱时,发现了妻子的纸条,才主动跟妻袒露心迹:“你终于发现了我的秘密,这是我用稿费积攒的钱。我看你嫁给我后省吃俭用,没一件首饰,所以,我想等攒够了钱给你买条金项链,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丈夫一席话,说得妻子直流泪。

③走个“弯路”,迂回探询。

曲线迂回探询丈夫存私房钱的用意。最普通的方法是,自己不直接出面询问,而让家庭其他成员出面探询。比如,让公婆或已懂事的孩子去转达你的意思,然后等待丈夫的信息反馈。

有一名男子平时几乎把所有的收入都交给妻子,因此,妻子对他绝对放心。然而,有一天,妻子在丈夫写字桌的抽屉里发现了500元钱。妻子疑窦顿生:丈夫对己一贯忠诚,为何这会儿私下攒钱?凭这位妻子当时的火气,真想待丈夫回家后狠狠地责问他一顿。可是,她还是冷静下来,想:如果自己直接责问,丈夫没了退路,一定非常难堪;再说,丈夫私下攒钱,也许有什么原因。于是,她授意上初中的儿子出面去打探。果然,丈夫在妻子面前透了实底:那500元钱是丈夫搞一个科研项目得到的奖金,他打算在岳父70寿辰时作为寿礼交给妻子。至此,妻子不仅心中的疑窦释然,误会消除,而且在心里升起一股感激。

夫妻吵架后的“讲和”,也可采用迂而回之,曲线和解的策略,维护家庭和睦。

可以肯定地说,几乎没有人在吵架之后毫无尴尬之感地对对方说:别吵了,我们讲和吧!如果真的有人这样做过,出现下面这种局面的可能性很大:对方把眼一瞪,更加生气地说:“你给我气受的时候怎么没想起来讲和,把我气得半死,现在想起来讲和了,没那么容易。”

直截了当地讲和往往会遭到失败,但间接的讲和往往会成功。比如丈夫和妻子刚吵了一架,丈夫苦于不知道如何跟妻子和解,正在这关键时刻,襁褓中的孩子哭了。妻子赶紧把孩子抱了起来,哄了一会,孩子仍然哭个不停。丈夫赶紧凑过去:孩子可能饿了。

妻子:你知道孩子饿了,还不快去冲奶粉!

丈夫冲好了奶粉,调好了温度走过来把奶瓶递给妻子,关切地说:“奶粉冲好了,赶紧喂吧。”这时候,妻子可能会找借口埋怨那么一两句,发发心中的怒气:“奶粉这么烫,能赶紧喂吗?没心没肺的,冷热都不知道,奶粉都冲不好,除了脾气大,还能干什么产‘对妻子的话,丈夫大可不必计较,因为这些话纯粹是平衡心理的需要,是非正式的象征性的外交谴责用语。

“家庭迂回术”当然不是“圈套”,作用在于缓冲吵架的惯性,维护夫妻双方的面于,还会给小日子增添些情趣和味道,对于加深夫妻感情大有益处。

3。多兜圈子,少碰钉子某些以鱼类为生的鸟类,其嘴的形状,直直的,上下两部分都又长又宽阔。吞吃食物时,有的常常把捕到的鱼儿往空中一抛,让那条鱼头朝下尾朝上落下来,然后一口接住咽了下去,这样的吃法可以使鱼在通过咽喉时,鱼翅的骨头由前向后倒,不会卡在喉咙里。

为人处世,求人办事也一样会碰到各种“刺儿”,这个时候便不能“直肠子”,而应该想办法兜个圈子,绕个弯子,避开钉子。这是做人应该具备的策略和手段。连没有相去羽毛的乌都会“把鱼倒过来吃”,聪明人怎能赤膊上阵,硬碰钉子,让“刺”卡在喉咙中呢?

有位编辑向著名学者钱钟书组稿,便是绕着围子,成功地“吃到了鱼”,还连说“根本没什么刺儿”。以下便是他的巧谋妙遇:传播媒介把学界泰斗钱钟书先生的脾性渲染得那么乖僻。数年前,我曾参与编撰地方名人词典。同仁说,钱老的材料不易到手,写信发公函都音如黄鹤。主编也为此大伤脑筋。我想碰碰运气,鉴于前车之覆,特行事而不张扬。

我之所以决定试试,因为一,我对钱老的著作及学术成就有所了解。自1961年其力作(通感)问世以来,先生之名即铭刻脑际,追慕迄今。二,钱老的叔父钱孙卿先生是我所在学校的前任老校长。凭此两条,我建立起信心。自度籍籍无名,故投石问路,先迁而回之。

钱老伉俪情趣高雅,每常调侃,幽默诙谐,相与为乐。杨绿女主经呼夫君钱老为“黑犬才子”。此系钱老之字“默存”分拆而成的离合体字谜。于是我不揣冒昧为他们姓名编了两条灯谜。“文化著作”射“钱钟书”:“柳絮飞来片片红”射“杨终”。信中先呈上拙作,然后陈述其叔父举学之业绩。很快收到回信,喜不自胜。内附联名贺卡,蓝底金字,庄重雅致。特别是钱老签名的明信片,三字会写,神旺气足,独具风采。天性率真如此!钱老并不像传言所述那么古怪。

既得陇,又望蜀。于是又发函委述父老乡亲对他们眷恋之情,杨举其母校因“首编”未见钱老条目愤有烦言,愤而拒购(辞典);再述地方史籍龙套频频出场,主角不亮相,戏唱不成之态势,等等。希望他们惠赐一手资料。不久又得复函:“来函敬悉。我们对国内外名人传记请求供给材料,一概敬谢,偶有关于我们的条目,都出于他们自编。米便为你破例。”好事多磨,果然吃了闭门羹。

设身处地想想,若来者不拒,频繁应酬,对其将是灾难。老人自有他们厘定的处世原则,一以贯之。倘畸轻畸重,必然造成精神上的两难折磨。故乡情虽深,也未可贸然破“法”。初看山重水复疑无路,细思既然全般供给材料不成,何妨另辟蹊径。“自编”草稿,呈其覆核,不是同样可以完成组稿任务吗。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将有关钱老的传记材料,革成小传,另附若干疑题,一并发函请教。在忐忑不安中接读复函:“遵命将来稿删补一下,奉还。”对小传中的名号大都删除,批曰:“不合体例。”又订正了兰田(蓝田)之批误。大喜过望!至此组稿任务完事大吉。同仁无不额手相庆。对钱老先生抱“不怒而威”之成见,然“即之也温”,年过有期,犹不失赤子之心,何乖僻之有!

由上述事例可见,对于令人敬畏的对方,最好先提出请求之前,兜个圈子,提及他的兴趣或近况,使对方觉得“这人好像很了解我”而加深他的印象。

另有位编辑向一位名作家邀稿。那位作家一向以难于对付著称,所以这位编辑在去他家之前,感到既紧张又胆怯。

开始并不成功,因为不论作家说什么话,这位编辑都说“是,是。”或者“可能是这样的。”无法开口说明要求他写稿的事。他只好准备改天再来向他说明这件事,今天随便聊聊天就结束这次拜访。

突然间他脑中闪过一本杂志刊载有关这位作家近况的文章,于是就对作家说:“先生,听说你有篇作品被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了,是吗?”作家猛然倾身过来说道:“是的。”“先生,你那种独特的文体,用英语不知道能不能完全表达出来?”“我也正担心这点。”他们滔滔不绝地说着,气氛也逐渐变为轻松,最后作家竟答应为编辑写稿子。

这位不轻易应允的作家,为什么会为了编辑一席话,而改变了原来的态度呢?因为他认为这位编辑并不只是来要求他写稿,而且又读过他的文章,对他的事情十分了解,所以不能随便地应付。让对方以为自己对他的事非常清楚,就能像那位编辑一样,在心理上占优势。

一般人要和名人或有头衔的人见面时,都会产生胆怯的心理。如果在气势被压倒的情况下,不太敢开口说明要求的事,如此一来双方都很尴尬。这时不论多小的事情没有关系,首先要谈起对方的兴趣、近况等,仿佛自己对他的事非常了解。我们可以说:“听说你最近戒烟了,是否真的?”“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你。”这些好像没有什么重大意义的话,可以打开对方的心扉,将他拉进自己的话题中。

  ………………………………………………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