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未都说收藏-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事就随便轻敌。我们过去有句话叫〃打死犟嘴的,淹死会水的〃,就是这样。我一点不会水,你淹不死我,你刚会一点了,就往远了游很容易出事。这都是一个简单的人生道路。

【经验的作用】

我们购买家具的时候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情况,每个情况都不会一致,不会像我们今天讲的,我今天讲的所有的范例在你们如果去收藏的时候都不可能碰到。你碰到的一定是五花八门的,那么就凭借你的经验。

有一回有一个商人叫我去,说有一对非常好的柜子,非常的罕见,说你愿意不愿意看,说那对柜子对收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我说,那我说,那我就去吧,我就跟他去。一直到乡下去,去了以后,进了他们家那个院,进去以后呢,一进门,中间那个房子是灶堂,在那儿正煮着大柴锅,呼呼,全是烟,在那儿做饭呢。我一进去呢,往左边一拐,就进了屋了。一看那大柜子还真漂亮,特大,2米多高,完整无缺,就一个。我说你不是说一对吗?他说那个在那屋呢。然后我们又出来了,又跑到那屋去看,一看确实,一模一样,一对,特别好。然后我就跟他说了一句话,他就愣了,我说你这俩柜子不一边高。那人一下就愣了。愣了以后就说你怎么知道的,马先生?你眼真毒。我说如果一边高,你就搁在一个屋里了。

为什么要搁到两个屋子里呢?这个柜子差了有三公分,这个三公分是均匀差的,就是每个枨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摆不到一起,不好看。柜子是这样的,所有的家具成对的都是单只的4倍价钱,简单的说,一只柜子值一万块钱,那么一对柜子值四万块钱,一般都是这种价格。它成对的卖比单只卖要贵。如果他搁到一个屋里呢,那三公分就看出来了,你就知道这不是一对,尽管模样都一样。但是他拉开摆的时候呢,这个戏没做足。他要做足了,那我也看不出来。你比如戏怎么能做足呢?就是我怎么发现的呢,就是他没做足的方面,我进那个屋我第一感觉就是这屋很空,就这一个柜子,那个屋里也很空,完全可以搁一对,他不搁。那过去卖东西的人一定是如果是一对,他一定搁在一起,气势大,容易让你心理上容易成交。如果说这屋子堆得满满当当,将可沿地搁一个柜子,那个屋里也是满满当当搁一个柜子,这我还觉得顺理成章,因为搁不进第二个柜子去,我一看,这个柜子明明能搁到一个屋里,你不搁到一个屋里,那这个柜子就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呢?凭我的经验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问题,我想了半天,就是俩不一边高。

这就是经验。所以我老说人生的经验特别重要。知识是传达。人生获得生存本领有两个途径,第一是知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我们为什么要上学,要识字,要读数理化,很多知识未必你终生能够受用,但是一定要学习。你不知道哪块砖起作用,但是每块砖都没有,你是盖不起楼的,你要有知识;第二就是经验。有多少知识,你没有经验,你也不能去做事情。传达给你的,教给你的一定是知识。自己积累的一定是经验。我有时候跟小孩讲,我就说什么叫知识呢?知识就是水热了不能拿手摸,这就叫知识。什么叫经验呢?你摸一下,烫一下,这就叫经验。你不摸,永远你也不知道什么叫烫。烫的感觉都是经验,不是知识。但说都是知识。

所以人生积累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问题是当这个经验到你这儿来的时候起不起作用,你能不能把你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就是说化成一个知识,这是非常主要的。那么我在判断这个柜子的时候,瞬间就出现了这东西肯定不一边高。结果就让我言中了,这就是经验起的作用。

【熟悉与细节】

家具作伪中它有很多技术上的手段。我们作为常人很难理解,也不知道的。你比如它有的木头拿手一摸,我们有时候先上去拿手上去一摸就知道了,就知道它是什么。你比如简单的说鸡翅木和铁力木,鸡翅木是一种很细腻的木头,你手摸着是平滑的;铁力木是一种比较粗糙,比较涩的,你手一摸跟砂纸似的,看着都差不多,所以很多人不明白的情况下上去就使劲看,看半天也看不明白。

这个对鉴定当中就是走入了另外一个死胡同。就是有时候这条路你走不通,你可以通过另外一条路去了解。有时候就跟了解一个人似的,有时候你正面问他问不出来的时候,你问问他旁边身边的人,你就知道这个人是什么一个情况了。所以你在鉴定当中切忌一条胡同走到黑,一条路走到黑。这样是肯定是不行的。

比如说紫檀,紫檀我们一开始就讲过,在材料那课讲过,就是它没大料。紫檀料,紫檀长得缓慢,长不大,长大以后就空了,那么电话里有时候就能听出你这东西不真,比如你朋友给你打电话说马先生,那儿有一紫檀大方桌,我马上就问,我说那个桌面几拼?所谓几拼就是那个面上有几块板拼起来的。他说两拼,一听这东西就不真。我所见的所有的紫檀桌子都是四五拼,五六拼,甚至七八拼,都是板拼起来的,你两拼一听就是红木的,或者是黄花梨的,它肯定不是紫檀。就是它木材所决定的。但是你要说紫檀料里有没有超宽的呢?个别的是有,故宫里有的椅子、凳子的面有这么宽,有将近30公分宽,我买李翰祥的那个紫檀的大画桌,也将近30公分宽,那是非常非常罕见的。但是大部分不是这样,大部分就是小窄板拼起来的。

当你对家具比较深的认知的时候,有时候远远地一看就看出来了,你比如远远地一看这是紫檀的,红木的,黄花梨的,有时候不必走近了看,你比如我们电视节目里老有就是这样的情节,就是请观众走到跟前近距离的观看。这个鉴定近远有时候不起作用的。不是你远了就能看懂,你近了就看懂,没这事。就跟我不会英语,你说你大声点,我大声也不会说,对不对?跟这是两回事。

那么你掌握它的整体风格的变化,这个变化一定要熟知,就跟我们了解一个人似的。你比如说我跟张三熟,熟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他一说话我就知道他来了。如果我跟他再熟一点,他一咳嗽,我就知道他来了。如果我跟他再熟一点,他转过身来,我没看见他,他从楼道里一走过来,我一听他走路,我就知道他来了。这记速滑熟悉的程度。你如果不熟,这人跟你不熟,早年见过一面,不熟,站你跟前介绍半天,你还不知道这人是谁呢,对不对?就是熟悉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你要是喜欢这个鉴定,喜欢在文物收藏中有一个判断能力的话,那你就尽可能熟悉它。有展览一定要去看。尤其是专业展览,博物院做的,专业性的展览一定要抓紧去看,要仔细的看,看它所有的细部,这样对你的日积月累,对你的这个鉴定会有很大的一个提高。

【包浆】

鉴定中有一个术语,每个喜欢家具收藏的人都挂在嘴边的,叫〃包浆〃。凡是喜欢家具收藏的人都把这挂在嘴边。不喜欢家具收藏的人他听不懂这俩字是啥意思,对不对?人不知道家具什么叫包浆呢?听不懂。但是什么是包浆呢?是过去古董界对文物,不仅仅是对家具,包括对画都这么说,对它表面上由于长时间氧化形成的一层壳,我们俗称是壳,形成的这层氧化层的一个称谓叫包浆。民国的时候也较宝浆,像宝贝一样,闪着一种幽暗的光泽,这叫包浆。这包浆时间长了呢,以讹传讹,就被很多收藏家误以为是一种污垢,就是一种脏,觉得上面有这壳就是真,南方人索性叫〃皮壳〃,南方人不叫包浆,就叫皮壳。那么今天的首次很多人以这个为标准。一看没包浆我就不要了,非得要这包浆。后来我看很多人端来的那带包浆的,我一看就是那农民糊上的泥巴,一层脏。

走遍全世界所有的博物馆,所有有收藏中国家具的博物馆,比较著名的法国集美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费城博物馆、波士顿博物馆,这都有著名的中国家具收藏,每个家具都是干干净净的,体现了我们当时中国明清两代最高的生活品质。都是干干净净的,你不能想象400年前的中国人使用如此精美漂亮的家具。

不是上面全是泥,全是脏,那种脏全部让清理掉。那不是它先天的,是它后天的。它不代表它的真伪,不是说糊上泥巴就成真的,没有泥巴就成假的,不是这事。

我们对这种家具的陈旧一定要采取换一种角度去看。你比如这东西是个新的还是旧的,有时候你看不出来,那你就想你对衣服的新旧能不能看出来。一般来说,女同志比男的敏感。你比如你这衣服穿过一次,只要你穿过一次,你就是洗干净了,你到那儿退货,你试试,售货员一打开说这你穿过。肯定她知道,你洗得多干净,怎么熨,她也知道你穿过了,对吧?就一次就能看出来。那么你看看牛仔裤,新的它做旧了,砂洗了,你拿过来你也知道是一个新裤子。你要真是个旧裤子,你还就不买了。我们对衣服的判断相对来说是日积月累的一个经验。所以你很容易做出判断,你的衣服到底是新的旧的。

【做旧】

做旧最简单的办法是把家具做好了以后,拿绳一拴,硬木家具在农村,我亲眼看见的,臭粪坑,哐,就给扔里头去了。扔里头拴两块石头,本来它就沉底,再拴两块石头就在底下沉着,一泡俩礼拜,提溜上来,一看差不多泡得,搁太阳底下晒着。晒俩礼拜,然后又给扔进去了。又晒俩礼拜,来回折腾。一夏天下来,什么家具也都成旧的了,对吧?但它这个旧是均匀的腐蚀的一个旧,它所有的都一样。我们穿衣服都知道,你哪儿最爱坏,肯定是膝盖,今天不兴穿补丁的衣服。我小时候还穿补丁的衣服,那这儿都是补丁,没有这儿补俩补丁的吧?对不对?这位置你得弄明白。

那么还有做旧的就是刷漆。刷完漆褪掉,刷完漆褪掉,他多次的来回折腾它们,就会使他的家具的陈旧度迅速增加。染色,火烧,钢丝刷刷,各种手段,就是怎么能毁它怎么来。但这个毁一定是人为的,你动一动脑子,你好好想一想,你仔细看一看,你就能发现他作伪的痕迹。

染色,历史上我们也染色,历史上我们把很多黄花梨家具染成黑的,冒充紫檀。民国的时候兴紫檀的时候,把黄花梨的一部分就染成紫檀卖。那么现在呢,有的木头的颜色跟古代的木头有差异,干嘛染色,红木染成黑色,冒充紫檀,我见过,好多年前了,有一个女孩,穿着大白裙子,大夏天的,去买紫檀家具,人家那儿那假紫檀染色的,她往上面一坐,坐着,走的时候屁股上两个牡丹花,红的,那湿啊,那木头掉色。她自个儿看不见,我们从后头看,她还说呢,我这裙子贵着呢,都染了,对吧?它染色,染色就会掉色。

这说起来都是闲篇了,但是了解这些小的各方面的知识对你综合地对一个家具作出判断是有好处的。

辨伪是一种很重要的技术,它这个技术不是你一朝一夕能够学会的。我觉得不少专业人员学这个严格说没有太大的意义,我们了解一些知识酒足够了,像这一讲你能吸收多少就吸收多少,主要要想人生有什么道理,这一点是对你人生最重要的一点。那么我们下一讲就讲一讲明清家具长盛不衰的一个原因。

10 随方制象……沿革

中国过去的收藏领域里,家具不算一个门类,过去比如晚清时期的古玩店里,古玩都是分门类的,很少有人专门以卖家具为生,家具都是捎带着卖的。这证明什么呢?证明中国人对家具的认知程度偏低,中国人对家具认知程度偏低,对建筑的认知程度也偏低,所以我们不愿意保护古建筑。我们到现在为止,能够留下来的唐代建筑全国仅有四座,宋代的也不多,明清还是有一部分,我们特别愿意拆了重盖,但西方的建筑观念不是这样,我们只要去到欧洲,所有有历史传统国家的建筑都依然保留下来了。这是我们一个观念上的一个差距。

家具因为跟建筑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我们对家具一般也不重视,过去家具来了以后,很多老家具,50年代,60年代,乃至70年代,都拆了改算盘珠,硬木嘛,毁了很多很多优良的家具,想起来让人痛心。我们今天家庭中所用的家具大部分都是西式的,都是近100多年以来西方家具队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家里用的家具都是西式家具。

【相关出版物】

研究中国家具最早的一个人是德国人。这个人叫古斯塔夫艾克,1944年的时候他就出了专著,现在也还可以买到,叫《中国花梨家具图考》,有大量的图片以及他对中国家具的见解。一个德国人以非常严谨的治学态度写了有关中国家具研究的第一部专著,也是全世界公认的研究中国家具的第一个里程碑。因为有了艾克的这本书,所以才有了世界追逐中国家具的一个收藏。

第二个研究中国家具的人是个美国人,我们现在以他出书为准,1971年美国人安思远写了一本大书叫《中国家具》,里头也是有丰富的图片和他对中国家具的见解。

第三个研究中国家具著书的人是王世襄先生。1985年他的《明式家具珍赏》出版,是大大的推动了家具的收藏,也推动了我们对家具的一个认知。这本书的普及程度远远的高于以上两本。王世襄先生这个书写的非常早,出版的比较晚。

那么由于这些书写的比较早,艾克先生的书是60多年前写的。最晚的一本也距今20多年了。通过这些年的研究,我们有了新的认识。

过去的研究基本上都是纵向的,我们过去的学者研究某一个领域都是在他单独这个领域里纵向研究,从古到今。我们今天由于信息业的发达,在研究当中,更多的注意是横向的研究。比如我们说晚明时期它的家具跟它的瓷器,它的铜器,它的漆器,它的景泰蓝,它的所有的工艺品之间的横向联系,这是今天的很多学者关注的,但在过去的研究中是不关注这些现象的。所以过去的书以及结论都比较单一,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乃至出现错误。

【硬木家具的上限】

早期的书大量的家具的定的年代都偏早。我们有的书上把家具,硬木家具,黄花梨家具、紫檀家具定为明中期,明早期,乃至元代。我们今天有证据证明那个时期是没有这样的家具的。在明代嘉靖以前所有的能够证明确切年代的家具都是漆器,带有确切纪年款,比如有大明宣德年制,大明嘉靖年制,非常明确。

有几点限制,第一是工具的限制,中国所有的木工工具中,平木工具刨子出现的最晚,这跟欧洲完全的不一样,我们刨子是16世纪才出现的,没有证据证明16世纪以前中国人使用过刨子,没有刨子就没法平木,木头不能把它刮平。过去为什么使用漆器呢,是因为木头不平,要披麻挂灰,找平,打腻子,化妆,打底色,粉饼吧,打点粉,把不平的地方遮掩。因为刨子的出现导致硬木家具迅速的占领市场。第二个原因是隆庆开关,我们讲过,在隆庆元年,由于资本主义的萌芽,由于我们当时的走私跟海外的贸易增多,迫于压力,政府有限度地打开了海关,所以海上的运输,使大量的优良木材进入中国。

这两个原因使中国的明式家具,名贵的黄花梨、紫檀家具,鸡翅木家具,乌木家具,在明代的晚期尤其是万历到崇祯年间风靡江南地区,书上有大量的记载。比如嘉靖年间范濂《云间据目抄》一书中载〃细木家具如书桌、禅椅之类,予少时曾不一见,民间止用银杏金漆方桌,隆万以来〃,就是隆庆万历以来,〃虽奴隶快甲之家皆用细器,纨绔豪奢,又以榉木不足贵,凡床橱几桌皆用花梨、瘿木、乌木、相思木与黄杨木,及其贵巧,动费万钱,亦俗之一靡也。〃他说的相思木就是紫檀。

范濂说我小时候,看不到这些,都是隆庆万历以来才开始出现的,这个记载非常明确。那么我们过去的这个判断就有偏差,我们都是从感情上判断,希望我们的家具更早的就出现,可惜不幸的是没有出现。万历时期,中国名贵家具的出现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是诸多因素造成的。所以我们晚明时期最重要的著作《天工开物》、《鲁班经匠家镜》这样的书的记载的刨子都是非常明确的,可这些书都是万历以后才出版的,明中叶以前中国人做不了硬木家具。

西方的木工工具发明比我们早。刨子很早古罗马就有了。这个是我们跟西方工具差距最大的一种工具。我们的框架锯,宋代就有了。《清明上河图》,有图像资料,可以看到有一把锯戳在那儿,看得清清楚楚,但没有刨子,这是我们过去研究中忽略的一个章节,所以就不知道这条界限划在哪儿。我觉得刨子是中国硬木家具的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

【天启皇帝】

史书上还有一段记载特别有意思,就是中国的明代的倒数第二个皇帝天启皇帝酷爱木工,这个皇帝喜欢做木工活,不理朝政。我们都知道晚明的时候嘉靖,万历两个皇上不爱上朝,这个在史书上记载都是说晚明政治黑暗,民不聊生,中国的当时的知识分子对政事无望的时候趋向于对生活的一个追求。所以就追求生活中的奢华。这是有政治原因的,我不再追求政治理想了,我追求的是生活的一个理想。

所以晚明的生活比我们过去书上讲的要好很多,我们有很多优良的文物,有很多优质文物都是晚明时期出现的。它决不是孤立。那么天启皇帝不上朝,做木工活,做完木工活以后,让太监们拿到小市场卖去,让他们拿到市场上去卖。卖完了一个怎么样,说很受欢迎。皇上很有成就感。我想了一下,这可能是我们中国历史上地位最高的木工了吧,是吧?不可能再有比他地位高的木工了,他对木工有这极大的乐趣,这个乐趣也不是偶然的,是由于晚明对木器的追求对皇上有所影响。

【科举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有一个优良的制度,是科举制度。我们过去对科举制度一直持一种批判态度,但是科举制度是使中国封建社会非常稳固的一个根本原因。中国的封建社会优于欧洲的封建社会1000年,它是1000年,咱是2000年,如果不是制度好,它绝对不可能扛住2000年,它就崩溃了。它什么制度呢?它最主要的一个制度叫学而优则仕。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没有贵族世袭,欧洲都是贵族世袭,我爹就是贵族,那我什么都可以不努力,它没有,任何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只要你考完了这三试,你就是状元。

科举制从隋代开始建立,1300年中国的科举制出了600多个状元,平均两年一个。那时候那状元可真叫状元。跟我们报纸上说今儿这儿有一个状元,明儿那儿有一状元,还真有点不一样。今天那状元要赶过去那状元来说,今天这状元还真就不是什么状元了。多难,全国范围两年出一个。但正是这个科举制度,这个优良的制度保证了封建社会以文人为中心转动。文人不仅有知识,还有社会地位,有官当,你就是一七品芝麻官,你也得给我熟读四书五经,写一笔好字,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这个制度虽然到了晚清有比如贿考,比如作弊等等等等,但它总体上是一个优良的制度,尤其总体上对封建社会它是一个极为优良的制度,使我们2000年的封建社会能够没有从制度上崩盘。

【中国的审美层次】

当这个社会是以文人为中心转动的时候,文人的审美就特别的重要。所以我们封建社会,我们祖宗留下来的这些东西,我们今天以最严格挑剔的态度去挑剔他,有时候挑不出毛病来。为什么呢?当时都是社会精英所设计的。我们的家具,你不能想象设计家具的是什么样的人,他是社会最高层次的人参与家具,所以他就变成了社会的一个巨大的财富。

封建社会的这种审美,以文人为中心的这种审美是高层次的一种审美。

中国的审美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我们一般的审美有4个层次。它呈金字塔状。最底下这层叫艳俗。什么叫艳俗呢?农村的那个大花布床单、流行歌曲这都叫艳俗,最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这是我们审美的第一个层次。

往上一点就开始减少了,第二层叫含蓄。什么是含蓄呢?唐诗宋词最为典型。你需要去慢慢的体会它这个美,不是直接的,你需要慢慢的体会。比如李白的诗叫〃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说得很简单,咱俩一分手,我就坐着船就走。听着没什么美,但他从诗歌的角度上讲它是一个著名的流水队,对仗,但是它上一句跟下一句是接着的。这是流水对,接着的,但是他含蓄。这是审美的第二个层次。

第三个层次人就更少一点了,叫矫情。当代艺术都限于这个状态,比如你看不懂,比如典型的毕加索的画,你说他画的这叫什么,我怎么都看不懂,连英国女王都说我实在看不出来他这个画的人脸冲哪边。他就矫情。这就是审美的第三个层次。

金字塔塔尖的层次是病态。病态的审美很有意思,当审美走到金字塔塔尖的时候只要你进入了病态这个层次,在中国呈倒金字塔突然释放,就变成所有普及的事了。病态的审美首推缠足。我们今天说这脚多难看啊,怎么把脚缠成那样了。可是清代以前的人以缠足为美。每个人都说你看这孩子,脚缠得多漂亮,那么一点!李渔写过书怎么欣赏这个脚丫子,这个缠足。

病态的审美还有金鱼。金鱼是畸形的鱼,没人告诉过你金鱼,你第一次看见金鱼的时候,你肯定说这鱼多难看啊,它是一个病态的鱼。把鱼的所有畸形的地方全部夸大。太湖石,瘦皱露透,比如哈巴狗,哈巴狗是中国的宫廷犬,是一个不健康的犬,你看它眼距很大,有先天愚型的特征,牙齿稀疏,宫廷犬是靠近亲结婚造成的,都是病态的。过去文人欣赏梅花,干枝梅,盆景,是病态的,不是常态的。干枝梅,文人欣赏梅花最高境界叫〃病梅〃,这花有点病,半开不开,喜欢这个状态。所有的东西审美达到了金字塔的最高一个等级的时候,它就突然释放了,这就是中国审美的四个层次,大致是这样。

明式家具的原则是简约。明式家具在某一个程度上它是在审美最不接受的一个层次上,在介乎于含蓄到矫情之间,但它这个东西,就是明式家具本身也不是非常大众化的商品,在明代。我们今天依然不是非常大众化的商品,很多人喜欢,很多人愿意了解,但博物馆去看是可以的。真家里使用,大量的人不再使用,连我自己都不再使用。我们就是搁那儿看,欣赏。使用的人毕竟是少数。

【明清家具对比】

清代家具跟明代家具有很多不同。首先清代家具很明确的就是它的产地,清代的经济比明代,尤其康乾盛世的时候明显的是发达了。所以重要的家具产地有广州和苏州两地。广州就叫广做,苏州就叫苏做。广州做的,苏州做的。给宫廷做的叫〃贡做〃,上贡的,北京做的就叫京做。就是以地域来命名。每个地区的东西都有它的特点,比如广做的家具。广做家具最典型的特征就是不惜料,为什么呢?它是口岸。木材他先得到,他的人工贵,料相对便宜,那么我在材料上我就不吝惜,到了苏州以后,经过内地的运输,材料贵了,我人工相对便宜,所以他就不惜工。以工来弥补缺失料的缺陷。比如椅子,大量编藤屉的椅子都是苏做的,广东的就直接搁一板。因为他不缺料。苏州工匠过去干完活,地上根本没有木头,除了木屑就没有木头,所有的木头都要用上,非常讲究。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明代重结构少装饰,它的装饰都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清代是重装饰轻结构,在结构上就没有明代那么讲究,它讲究整体的一个华丽。明代它注重细微的变化,非常细小,比如一个线条非常细,你不是很深的了解这家具,你有时候都看不到。它有点像京剧甩个水袖,飞个眼神,它是那个感觉,很细致,清代不是这样,清代讲究是第一冲击力,就是一上场就跟好莱坞片子,先把你弄热闹起来,让你一下就吸引进去,就是它整体的感觉。它是两个时代不一样。

我们对于一般人的判断,如果想分别它是明还是清,就从大感觉上一找就找到了,不需要很细致的去掰饬它。

【今人的追求】

从收藏角度上讲呢,我们过去远离这种文化,从60年代一直到80年代,我从小学一直到成年,都是远离这种文化的。我结婚的那会儿流行的是什么呢?买电镀的折叠椅。我记得很清楚,36块钱一只,谁结婚得买2只,72块钱,当时72块钱可以买一堂红木家具,没人买,我们喜欢新的,我们不喜欢旧的。我们的民族心理结婚一定要买新家具,旧的不能用。那时候我姥姥说我有一对紫檀椅子送给你,那不要,那不值钱,我得买两个电镀的。今天说起来是笑话,当时就是这么回事。当时反映了我们以后非常匮乏的精神追求。匮乏,不懂文化,就把家具看成家具,不知道家具是一种文化,不知道这上面能带给你什么,不知道。

我有一个紫檀桌子,买的非常的曲折。我第一次看见那桌子的时候我是买不起,不可能买下。人家开的价格是我望尘莫及的。我就劝一个朋友买,我说你一定要买,这桌子非常重要。它整个桌子面是用非常小的紫檀和瘿木拼接起来的,整块是一个〃万字锦地〃。后来我才知道这个桌子的来历。

雍正年间的时候,雍正在圆明园盖了一个房子叫万字房,万字房里当时要配备家具,连那个匾叫〃万方安和〃都是雍正亲题的,后来乾隆皇帝每到夏天的时候都到那儿避暑。乾隆皇帝当时就说这个地方冬天暖,夏天凉,说我爹活着的时候就特爱在这儿待着。那里有一件家具,就是这个桌子,万方安和。这个桌子在晚清的时候流出,圆明园后来散了以后就流出来了。然后慈禧就赏给了那侗,那家花园,那家花园的记载也非常明确,那家花园当时记载他们家,就是现在和平宾馆那个位置,那过去是那家花园,在他们家可以放风筝,可见他们家院子有多大!为了盖和平宾馆把那家花园给拆了。中国人愿意拆了盖新的,那么那家花园拆的时候这个桌子就从那家花园再度流向社会,流到我一个认识的朋友家里。他就给卖掉了。

那么当时雍正的时候,他做这个桌子的时候他跟底下人说过,就是根据这个万字房,根据〃万方安和〃这个特点做这个家具。所以工匠们就设计出来一种叫〃万字锦地〃,整个铺满万字,非常漂亮,这种桌子除了故宫有,在故宫以为我从来没见过,那就是他精神上的一个追求。他不仅仅说你给我做张桌子,要跟这个地域,跟我这个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