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女攻略-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的怀里很暖烘烘的,十一娘也实在是累了,一合上眼睛,醒意就上来了,偏偏徐令宜又在她耳边轻柔地说了句“有我呢”,她眼皮再也睁不开,沉沉睡了过去。
不知道过了多久,琥珀轻声喊她:“夫人,夫人,您快醒醒,江都公主过来了!”
十一娘猛地坐起身来:“侯爷呢?”“侯爷被皇上叫进宫了!”,琥珀已帮她准备好了衣裳,也知道她最担心些什么,“跟四少奶奶和五少奶奶说,您昨天有些受凉,头有些昏,让她们晚上再过来问安!”,十一娘匆匆点头,起身穿了衣裳。
琥珀眼角瞥见好肩头有吸吮留下的紫色痕迹,低着头抿着嘴笑了笑,手脚麻利地帮着穿了褙子。
江都公主等不及,一面嚷着一面进了正屋:“舅母,舅母!”,自从谨哥儿去了贵州,十一娘就从“永平侯夫人”变成了“舅母。”
十一娘手脚有点发软”纂儿挽了两次也没有成功,琥珀看着忙上前帮忙,江都公主已经闯了进来。
“哎呀!舅母还没有梳妆好!”江都公主有点意外,她素来大方,也不尴尬,坐在了十一娘的身边,却被她镜奁里的一朵鬓花吸引偻了目光。
“真是漂亮!”,她托在手里欣赏。
那鬓花有婴儿的手掌大小”用白色的贝壳作花瓣,做成了朵含苞欲放的玉兰花,花边缀了用淡红色的珊瑚和紫色的珍珠串成一狠狠的珠串,色泽淡雅却透着华丽,让人看了惊艳。
这花是徐令宜送的。从前只觉得花太大”份量太重,戴出去一个不心就可能从发髻上滑落,现在觉得拿在手上把玩也是件不错的东西。
十一娘笑了笑,柔声问江都公主:“您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并不提这鬓花的事。
江都公主也是见过世面的,又有事而来,并没有放在心上,很随意地把鬓花放在了镜奁里,正色道:“舅母,你知不知道明天三皇兄来过?”,十一娘起身,一面领着江都公主坐到了临窗的大炕上,一面笑道:“我知道。”
“那你知不知道三皇兄来做什么?”,江都公主追问。
十一娘微愣:“我还没来得及和侯爷说这件事!”
她的话音刚落,江都公主已“哎呀”,一声,嗔道:“你也真是的,一点也不关心谨哥儿,欧阳鸣马上就要授平西大将军,领军四十万前往大同抗敌。三皇兄好意来跟舅舅说,让他把谨哥儿从贵州调回燕京,跟着路尚书做些转移军粮的事,等欧阳鸣旗开得胜,以谨哥儿的身份,怎么也能谋个侯伯之爵。”她说着,急道:“舅母,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大周内外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呢!就是三皇兄出面,这件事办的也不是一帆风顺,结果舅舅却说,怕人说闲话,婉言拒绝了三皇兄。三皇兄气得在家里跳脚,还是三皇嫂急着来告诉我,让我出面劝劝舅舅,我这才知道的。”
十一娘闻言一喜。
从来没想过让儿子去和徐嗣谆争,可儿子未来会怎样,她心里还是有点担心的。现有个机会能让儿子的未来更明确,她当然高兴。可这高兴刚刚流露到脸上,她又很快冷静下来。
运运粮草就可以封个侯爵或是伯爵……天下哪有掉馅饼的事!
怕就怕到时候的这军功是抢的那些真刀实枪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又没有背景的将士的。
何况徐令宜也觉得不行。
736章好意(中)
十一娘犹豫良久,最后还在心里长叹一声,柔声对江都公主道:“这样的大事,都是侯爷做主,我看,还是要商量侯爷的……”十分为难的样子。
江都公主不由急起来:“舅母,这可不是贤惠的时候。要知道,这样的机会实在是难得。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又道,“三皇嫂说,只要舅母答应了,我们就去跟三皇兄说去,兵部武选司的公文已经发出去了,到时候舅舅就是知道也没有办法了!
十一娘实在是很感激。
她携了江都公主的手:“谨哥儿有你们,真是他的福气。可这件事事关重大,没有侯爷点头,我实在是不敢答应。”江都公主的高兴一点点地褪去,换上了失望,勉强道:“谨哥儿也帮了我们很多,舅母不必放在心上。”起身告辞。十一娘心里更不好受,送了江都公主出门:“雍王爷和公主的好臣妾都明白,等侯爷从宫里回来,我再和侯爷好好说说。
江都公主怏怏然地点头,打道回府。
掌灯时余,徐令宜才回来。
十一娘得了信就迎了出去。
大红灯笼下,他的神色凝重而冷峻。
十一娘曲膝行礼,一句话也没有说,迎了徐令宜回屋,默默地帮他换了家常的茧绸道袍,上了茶水。
徐令宜进屋后目光就一直落在十一娘的身上,随着她进进出出,转来转去。此刻她停了下来,他嘴角微翘,露出个略带苦涩的笑容来。
十一娘也不追问,笑语殷殷地问他:“侯爷吃过饭了没有?要不,妾身下厨给您作碗什锦面?”
“好!”徐令宜立刻答应,好像松了口气似的。
出了什么事?他竟然一副怕她询问的样子……十一娘做着面在心里兜兜转转的。
难道皇上临时决定让他重掌帅印?就算这样,他也用不着害怕自己询问啊!他是一家之主,别说这些朝堂上的事了,就算是家里要收购谁家的铺子,按道理他也不用和她商量的……难道是谨哥儿的事……除了儿子事,她想不出还有事会让徐令宜面对自己的时候很为难!
念头一起,她不由心乱如麻。
谨哥儿会有什么事?
他不是派了几个人偷偷跟在他身边吗?
怎么会出事的呢?
她思商着,匆匆撒了点葱花就把面端了过去。
徐令宜盘坐在炕几上连吃了两碗才放下筷子。
十一娘亲自服侍他漱口,净手。
现在的局势这样乱知道他从宫里回来却一个字也没有问……这么多年了他不说她也不问让她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没有怀疑,全心全意地信赖着他……想到这些,徐令宜突然觉得眼睛有点发涩。
他拉了正要去给他倒茶的十一娘。
“默言,四十万大军,不仅调动了山东、山西的全部兵力甚至是隶属左军都督部的远东、浙江,隶属后军都督府的保定、万全都扣调了部分兵力,皇上虽然意属欧阳鸣领军,可欧阳鸣从来没有独立将兵打过仗,皇上心里没谱,所以特意宣我进宫,问我欧阳鸣是否能担此重任!”
如若他的回答正如帝意,他又何必要这样详细地向她解释十一娘望着他紧紧拽着她的大手,肃然地道:“侯爷向皇上推荐了谁?”
默言,是很聪明的人!
徐令宜垂下眼睑:“贵州总兵龚东宁!”
十一娘骇然:“这与谨哥儿有什么关系?”
“兵部黄册上,他在贵州普安卫平夷千户所。”徐令宜的声音低沉,“如果龚东宁授了平西大将军,兵部考虑到权衡,肯定会让龚东宁带贵州都司的兵力北上。人人都知道谨哥儿是我的儿子,这个时候他留在贵州,弱懦怕事,国难之时逃避责任,他的名声可就全完了,而且还会影响到他的仕途——你想想,谁愿意把重担交给一个遇事不敢担当的人!
听着他话里话外都透着说服的味道,十一娘深深地吸了口气,把这感觉从脑海里驱走,冷静地道:“如今宣同被破城,大同危在旦夕,贵州离这里千里迢迢,皇上就是听从了侯爷的建议,此时调龚东宁入京或是调贵州兵力北上前不太可能。何况那欧阳鸣是先帝留给皇上的辅佐之臣,深得皇上的依赖,皇上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同意侯爷的推荐,侯爷到底在担心什么?”话音未落,她辐至心灵,失声道,“那天皇上宣侯爷进宫,曾向侯爷问策,难道那个时候就曾让侯爷推荐平西将帅不成?”
徐令宜没有作声,默认。
原来是这样!
他当时应该推荐龚东宁,却因为顾忌谨哥儿,保持了沉默。待到宣同府被破城、范维纲下落不明、达子挥军大同、两地百姓流离失所……他认为自己也有责任,因此寝食不安,日夜难眠!十一娘眼眶突然湿润起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
就像她,明明知道答应了雍王爷和江都公主的好意,谨哥儿有可能因此平步青云,可想到儿子牺牲了别人的前程所到的未来,她就没办法若无其事的接受甚至是享用。
徐令宜也是如此吧!
用了龚东宁,有可能很快地结束这场战争,也有可能比现在更糟糕。可到底是没有经过做主的事,他不免往好处想,而且会越想就会越后悔……
“徐令宜!”十一娘不由轻轻地喊着他的名字,蹲在了他的面前,仰望着他的眸子,“皇上,是不是同意了用龚东宁?战事这样吃紧,有没有可能让龚东宁单独进京?”
“皇上没有答应。”徐令宜拉她起来,把她搂在了怀里,“可我有个不好的预感,达子既然集结了十几个部落的兵力,敢大举进犯,怎么也不可能只有这点人。那还有的人去哪里了?会不会还有哪个部落的首领另领了一队人马从甘州那边入侵。如果是这样,一旦甘州失道,大同腹背受仇,胜,则险情缓解,败,则燕京危已。兵部唯有调四川、贵州兵力围剿……
十一娘脸色渐白:“也就是说,按侯爷的预测,十之八、九会变成这样!”
谨哥儿就得跟着上战场了!
徐令宜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道:“四川总兵丁治此人刚慎自用,任人唯亲。如若让他任右军都督府都督,他恐怕会让贵州都司的兵马冲锋在前,偏偏龚东宁这人又爱兵如子,定会和他针锋相对。仗还没有打起来,他们倒先乱了……”说著,他微微地轻叹了口气,“路尚书此人虽然善于阿谀奉上,但做起事也有几份魄力。如果出现了这种局面,加上有我的举荐,他肯定会力争让龚东宁任右军都督府都督以领右军……”
他眼睛直直地望着前方,目光好像穿透了这万水千山到达了西北的山丘沟整,十一娘一时语塞。
如果龚东宁胜了还好说,如果败了,做为举荐人,徐令宜是要负连带责任的。
在这种情况下,路尚书肯定会极力促成此事的——如果他举荐丁治,战败了,他就要负连带责任,如果龚东宁做了右军都督府都督,他既可以免去举荐之责,又可以买徐令宜个面子,何乐而不为!
“那,怎么办?”十一娘求助似地望着徐令宜。
“希望是我胡思乱想。”徐令宜苦笑,语气有些飘忽,“也许达子没有那么多的人。”
这话估计他自己也不相信,要不然,他也不会用这种口吻说话。
屋子里再一次陷入了沉默。
有小厮隔着帘子禀道:“侯爷,赵管事求见!”
徐令宜用力搂了搂十一娘,笑着安慰她:“我们也别在这里瞎琢磨了。也许那欧阳鸣和我一样,是个百年不遇的帅才呢?想当年,五军都督府的那些都督看我,也如我今天看欧阳鸣一样!”
十一娘笑不出来,但还是尽量柔声道:“这么晚了,赵管事恐怕有急事。侯爷快去吧!”
默言可不是那种听风就是雨的人,看不到进展,她是不会罢休的。
徐令宜第一次痛恨她的这种理智。
但此时,他也只能轻轻地说句“我去去就来”,转身出了内室。
十一娘觉得自己像是在火上煎似的。
欧阳鸣手里可有四十万大军,一比四,就算是打人海战也能把达子给打败了……如果欧阳鸣能大捷,就算达子有一队人马潜往甘州也没有用……到时候欧阳鸣只需要调兵南下就行了……龚东宁自然也就用不上了,谨哥儿也可以继续在他的始阳种地,在夷平开矿了!
心里这么想,脑海里却不时掠过徐令宜的分析,让她坐立难安。
她知道,这是因为他太信任徐令宜的能力,对他所说的话深信不疑的缘故,偏偏又没有办法释怀。
事实是检验的唯一标准。现在唯有等待大同那边的战报了!
想到这些,十一娘哪里还有心思去管徐令宜为何到了后半夜才归,更没有心思管徐令宜会不会被吵醒,辗转反侧的,到了天亮才阖了会眼。
徐嗣谆和姜氏来给他们问安。徐嗣谆请徐令宜示下:“如今城里的米已经涨到了八两银子一石,瞧着这样,估计还要涨。我们家在城里不是有两家米铺吗?我想把门关了。这样,家里的米也充裕些,如果亲戚朋友家里困难的,我们也可以资助些许,帮着大家先把这难关度了!”
737章 好意(下)
徐令宜面露赞许:“你和诫哥儿一起去办这件事吧!”徐嗣谆恭声称“是”。
庭哥儿见大人说完了话,笑嘻嘻地跑到了十一娘的面前:“祖母,六叔父什么时候回来啊?”
听到他提起谨哥儿,十一娘眼神一黯,强打着露出个柔和的笑容:“庭哥儿想六叔父了?”
庭哥儿点头,笑道:“七叔父说,要是六叔父在家就好了,他们就可以一起去大同了。”说着,高兴地跳道:“祖母,祖母,我长大了也要跟着六叔父和七叔父去大同!”十一娘笑着把庭哥儿楼在了怀里:“我们庭哥儿真乖!”正说着,徐嗣诫唤娘带着庄哥儿过来了。
庄哥儿羡慕地望着在十一娘怀里的庭哥儿。
十一娘看了笑着朝他招手。
庄哥儿立刻跑了过去。兄弟俩喜笑颜开地拉了手。
徐令宜巳吩咐徐嗣诫跟着徐嗣谆去关米铺,又嘱咐两人:“……派几个护院过去,怕到时候会出现抢粮的事!”徐嗣谆沉吟道:“要不要帖个告示,就说因为封城,米运不进来,米铺无米可卖。别人知道米铺是因为这个关的门,也不会去抢了。这样一来,我们也不用派护院过去了……”他迟疑道,“我怕家到时候家里的人手不够……”
“不可!”徐令宜立刻反对道,“这样容易引起恐慌。还是加派人手吧!至于家里的护院,我会商量白总管的。”父子俩商量着宗里的事,女眷们在一旁安静地听着,待事情都安排下去,徐令宜站了起来,大家跟着一起去了太夫人那太夫人在佛堂,出来的时候身上还有淡淡的檀香。
“您这么早就去礼佛了?”徐令宜笑道。
“外面乱糟糟的,也不知道这达子何时才能被剿灭。”老人家的气色不太好,由二夫人扶着,神色疲惫地坐在了临窗的大炕上,“我给菩萨多上几蛀香,求菩萨保佑欧阳将军能旗开得胜,早日搬师回朝,天下也可以清泰平安!”
知道宣同城破,徐令宜第一时间接回了太夫人等人。“娘不必太担心。”徐令宜笑着接过丫鬟端过来的茶,亲手奉拾太夫人,安慰着太夫人道,“有四十万大军呢!大同很快会传来捷报的。”然后转移了话题,把徐嗣谆出主意把家里两间米铺关了的事告诉了太夫人。
太夫人慈爱地望着徐嗣谆,微微颔首:“这才是做世子的气度。”然后看了屋里的其他人一眼,叮嘱道,“你们要记住了,千万不要和百姓争利,会招人恨的!”
众人躬身应“是”。
徐令宽和五夫人带着铣哥儿和诚哥儿过来了。
给太夫人行过礼,大家互相打着招呼,再回头,太夫人竟然坐在那里打起瞌睡来,大家忙打住了话题。
二夫人则轻轻地摇了摇太夫人:“娘,您要是累了,到回房歇会吧!”
太夫人抬起头来,神色有些茫然地望着众人:“你们怎么都不说话了!”
徐令宜朝着徐令宽使了个眼色,笑道:“外院还有事,我们正要告退呢!”
“哦!”太夫人点头,“那你们去忙吧!”然后吩咐二夫人,“把《金刚径》拿出来,我们接着昨天的继续抄。”二夫人笑着应喏,其他的人起身告辞。
还没有走出院子,徐令宽拉了徐令宜:“四哥,我有件事和你商量。”
徐令宜想了想:“我们去书房吧!”
徐令宽点头,跟着徐令宜走了。
十一娘和五夫人说了几句话,也各自散了。
姜氏扶着十一娘:“母亲,您气色不是很好,要不要请个大夫来瞧瞧?”
英娘带着两个孩子笑吟吟地走在前面,闻言转过身来,打量着十一娘:“母亲,你是不是还没有好利索?四嫂说的对,还是请个大夫来看看吧!”
“不用了!”连着两夜都没有睡好,又担心着谨哥儿,气色怎么可能好,十一娘道,“我休息休息就行了!”又对姜氏道,“花厅那边,你去处理吧!要是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再来问我!”
两人见她态度坚决,不好多说,服侍十一娘歇下,姜氏去了花厅处理家务事,英娘带着两个孩子在正院玩,十一娘有什么事,可以随叫随到。
十一娘闭着眼睛,听不到一点声响,明明很累,却难以入眠,脑子里全是谨哥儿。
如果真到了那个地步,龚东宁会给谨哥儿安排一个什么职务呢?是为了保全谨哥儿的性命而让他待在安全的后方呢?还是和雍王一样,觉得这是个机会,让谨哥儿阵前冲锋谋取军功封妻荫子呢?
虽然没见过龚东宁,可通过徐令宜对龚东宁的描述,只怕龚东宁也是个宁愿“马革裹尸而还”的人“…那可就糟了……他多半会安排谨哥儿上阵杀敌……想到这些,十一娘哪里还睡得着。
她索性坐了起来。
旁边服侍的含笑立马上前轻声道:“夫人,您要什么?”她要儿子平平安安的!
十一娘在心里默默地道,从来没有像此时这样希望欧阳鸣打败那些达子。
她不由双手合十,念了声“菩萨保佑”。
含笑满脸狐疑,轻声道:“夫人,您,您这是怎么了?”她服侍十一娘的时候不长,可也看得出来,十一娘不太喜欢礼佛,至少,十一娘屋里就没有像其他富贵之家的妇人一样设个佛堂或是放个神盒之类的,更没有闲暇的时候就抬了师太到家里来讲经或是聊天。
十一娘听着撩被而起:“含笑,去叫了琥珀来!”
含笑不敢怠慢,匆匆去喊了琥珀来。
“琥珀,”十一娘道,“我想去慈源寺上香,你去跟白总管说一声.看方不方便!”
琥珀眼底闪过一丝困惑,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恭声应是,快步去了白总管那里。
外面的气氛有些紧张,但因为是十一娘的意思,白总管自然要想尽办法克服。
第二天一大早,白总管派了侍卫处的管事亲自陪着十一娘去了慈源寺。
慈源寺的香火很旺,很多妇人嗫嚅着长跪蒲团不起,慈源寺的知客好不容易才找了个机会把十一娘迎到了大雄宝殿。“请你保佑谨哥儿平安无事,只要你能做到,我愿意从此以后做你的信徒……”十一娘闭着眼睛,虔诚地祷告。可事情还是向着不尽人意的方向发展。
没几日,就有战报传来。欧阳鸣兵分三路,一路支援大同,一路围剿攻占了宣同的达子,一路驻扎在离燕京四百里的地方。而宣同久围不下,大同节节败退,兵力折损十分之三。皇上召了徐令宜进宫。
不到中午,十一娘就得到了消息。
兵部任龚东宁为方军都督府都督,丁治任兵部侍郎,龚东宁不必进京谢恩,立刻领方军都督府兵力驻扎甘州,丁治即日进京任职。
十一娘呆呆地站在那里,半晌无语。
中午,徐令宜回来。
琥珀迎了出来。
“侯爷,”她的声音比平常更轻几分,“夫人不舒服,在内屋躺着……”一句话没有说完,内室传来十一娘的声音:“是不是侯爷回来了?”
琥珀面露犹豫。
徐令宜已撩帘而入。
“我回来了!”
十一娘窸窸窣窣地坐了起来,遣了身边服侍的丫鬟。“您派的人,还跟在谨哥儿的身边吗?”罗帐的光线不足,更显得她肤白如雪,带着几份赢弱。
徐令宜坐到床边,不禁握了她的手:“一直跟在他身边。”又道,“我已经让人给他们带信了.让他们一定注意谨哥儿的安全……”
“庞师傅不是军藉,他能跟着去吗?”十一娘打断了他的话,让他安慰她的“你别担心”腹死胎中,也让他意外地语气微凝,片刻后才道,“我已经让人帮庞师傅和黄小毛、刘二武他们弄了个军籍,有他们在身边,谨哥儿也有人可用。”“知道龚东宁把谨哥儿安排在哪里了吗?”
徐令宜沉默了好一会,低声道:“龚东宁毕竟是三军统帅,有些事,我不便过问。”
十一娘点了点头,没在多问,又窸窸窣窣地躺了下去:“我有点累,想歇会。侯爷有事,就叫琥珀吧!”说着,闭上了眼睛。
徐令宜望着她眉头微蹙的俏颜,半天才长长地叹了口气,轻轻地起身离开了内室。
十一娘眼角落下一滴晶莹剔的泪珠。
或者是以逸待劳,或者是打草惊蛇,二十天以后,从前州传来消息,龚东宁的方军在离甘州还有五百里的凉州卫附近遇到达子的伏击,右军死伤一千余人,杀敌五百余人,俘虏达子一百多人,缴获马匹三百多匹。
消息传来,大家都主动忽视了方军的死伤,把注意力放在了“杀敌五百余人,俘虏达子一百多人,缴获马匹三百多匹”上,特别是在对比大同的失守,更显弥足珍贵。
皇上频频招徐令宜进宫。
没多久,甘州又传捷报。
方军杀敌三千,俘虏达子两千多人,缴获马匹一千多匹。燕京精神一振,街头巷尾说的都是龚东宁。
徐令宜更忙了,有时候还会被留在宫中。夫妻偶尔见面,十一娘总是问他:“有没有谨哥儿的消息?”
“他挺好的。”徐令宜笑容里带着几分安慰,“龚东宁把谨哥儿带在身边。
如今谨哥儿是龚东宁的亲卫呢!”
总算赶上了……检查就有饭局~~~~(》_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