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攻略-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四性情刚毅,足智多谋,元娘又精明能干,杀伐果断。不管这世道怎样娈,他们都过得出日子来,到时候让他们自立门户。如果能得皇上青垂,荫封一子,就封小五一他是最小的,我们对他溺爱多于管教,以后只怕难以成气侯,只求他无过,不求他光耀门庭,这才早早定下了丹阳这门亲事。”

太夫人说着,语气微顿。

“说老三性情虽然敦厚,可耳根子软,遇事没个主见,一味只求做好人。原想给他娶个读书人家的闺女,这才让专为他请了个先生在家里坐馆。可读书人家的闺女哪是这么好找的。名门望族,嫌弃他没有功名,又是庶出。落魄之家,我又怕背上对庶子不善之名。这才为他求娶了甘氏。

“甘氏刚进门那会,循规蹈矩,不曾踏错半步。我看着欢喜。老侯爷却说她看嫂嫂和弟媳的目光时常闪烁不定,恐怕不是个安份的,如果坏事,多半由她而起。让我有事没事多敲打敲打她。

“我当时不以为然。

总觉得她是媳妇,我是婆婆,坐馆的先生又说老三读书没有天份,只能以勤补拙。我想着他这一路考下去,怎么也要考个十几、二十年。这在十几、二十年里他们都会在我眼皮子底下过日子。她要是有什么不是,我还管不住不成?何况我待怡真和元娘从来都是和颜悦乐,怎么能单单对她就横眉竖眼的!

“为这事,老侯爷没有少说我!我也没少和老侯爷辩!”

太夫人苦笑起来。

“没想到,事事都被侯爷说中了!”

这些话,杜妈妈还是第一次听说。

可不管怎样,她是仆妇,太夫人说给她听,是瞧得起她,她却不能忘了自己的身份地位掺和直去,一掺和进去,她和太夫人的这点缘份也就完了。

杜妈妈只能捡好话说:“老侯爷遇事目光如炬,几位爷里,也只有侯爷能和老侯爷一井了。”

“唉!”太夫人轻轻地摇了摇头,喃喃地道,“当时元娘想分出去单过。我看着老四在我面前支支吾吾的,心里很不舒服。嗯着,他们想单过就单过吧!反正老侯爷的意思也是想让他们自立门户。谁知道却是老侯爷不同意。说,现在朝庭形势波谲云诡,怕老二一个人应付不过来。家里子嗣单薄,那一支又远在南京,本就没个帮衬的,这个时候老四再分出去,家里更是没有声威了。先把他们留几年,看看情景再说。还曾戏言,这世道要是太平还好,要是不太平,能重振门楣,恐怕只能靠老四“……”

太夫人眼睛一涩。

“我有时想想,说不定这就是命!”

话没说完,眼泪大滴大滴地落了下来。

……

太夫人和杜妈妈说着儿子、媳妇的时候,儿子、媳妇也在说着太夫人。

“这样说来,娘的意思是让俭哥儿在三井胡同成亲了?”

三夫人脸上红一阵,紫一阵,在屋里转来转去,像热锅上的蚂蚁。

三爷虽然神色平静,眉宇间却透着几份难掩的沮丧:“在三井胡同也没什么不好的!反正大家都知道我们搬出来了!”

“这怎么一样?”三夫人急起来,“这来的客人、送的礼金、婚礼的场面前会不同……俭哥儿娶了化品副指挥的女儿为妻就已经很委屈了,现在还要……”说着,背对着三爷坐到了炕上哭了起来。

第五百六十三章 嫁娶(下)

“好了!”三爷看着皱了皱眉……,我心里也不是没有盘算过。俭哥儿成亲的场面虽然没有勤哥儿时的大,可来来往往的都是至交,像老四、小五那里,该送重金的一家也不会少,反而是宴请的席数减少了,也没有了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客人。这样算下来,我们未必会亏!”

三夫人一听,哭声渐渐低了下去。她转过身来,用帕子擦了擦眼角,望着三爷道:“那,那你和娘说好了没有俭哥儿的婚事我们自己操办,用不着麻烦十一娘和丹阳了!”

这个帐她当然会算,她是别有担心。

上一次勤哥儿的礼金,她就一分钱也没有拿到手。这次如果让十一娘来主持,婚事的场面不能借助永平侯府的气派,收的礼金也入了公中的帐目,那岂不是鸡飞蛋打!

三爷想到太夫人的话,面上就有了犹豫之色。

三夫人一看,知道这件事没这么简单,又哭了起来:“娘这样也太偏心了!总不能又要马尼跑,又不给马儿吃草。你看看歆姐儿的周岁礼,你再看看谨哥儿的满月礼…………就是诜哥儿,我听说也要席开三百桌。常言说的好,这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洞房uā烛夜,金榜提名时,。怎么没有提这周岁礼、满月礼?可见这,洞房uā烛夜,有多重要!难道我们俭哥儿成亲就不如诜哥儿的周岁礼不成?”说到这里,她满脸是泪地起身坐到了三爷身边,“三爷,我不是要攀比。可前脚是诜哥儿的周岁礼,后脚就是我们俭哥成亲,这前前后后不过两个月的时间,就是我们不比,亲戚间看了也要嘀咕。您说说看,到时候我娘家的嫂子问起来,我可怎么回啊!”

三爷神色间闪过一丝迟疑。

三夫人看着心中一喜。嘤嘤哭了两声,又道:“别人不明白这个道理,爷您还不明白。这人世间,雪中送炭的少,落井下石的多。我们现在这个样了”落在那些逢高踩低之辈的眼里,本来就轻视了三分。要是还这样畏畏缩缩的,只怕亲戚间连个站的地方都没有了。爷,我不怕您笑话,我那天奉了您的吩咐去送俭哥儿的庚帖,正好遇到黄三奶奶和十一娘。同样是丫鬟,她们两位的丫鬟就被玉版安置到了穿堂里坐,杏娇则立在院子里……爷,今天是她,明天就是我们了……”

三爷没有做声,表情却有些晦涩。

三夫人目光微转”又加了一把火:“我知道,要不是我,家里也不这样,全是我……我耽搁了爷的前程……可我也是为了这个家,也是为了孩子们!妯娌几个里,我除了府里一年十二套衣裳的定制,您可看我什么时候多做过一件衣裳?多添过一件首饰?就是主持府里中馈的那两年,我也没舍得在自己身上多uā一分钱……”

“你别说了!”三爷声音有些嘶哑。

妻子跟着自己这些年”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可对这个家却从来都是一心一意。要不然,他们不会攒下这样一份家业,妻子也不会常常被舅兄数落不在钱财上帮他们了。

“我去跟娘说去!”

三夫人眼里就有了笑意。

“爷!”她轻声道,“我以后一定都听您的!决不再给您惹祸了。俭哥儿有了差事”勤哥儿荫恩,两处田庄的收成足够娄们嚼用的,东大街的两间铺子一年又有一千两银子的入帐。到时候我们关起门来和和美美地过我们的小日子。一定不比别人差。”

三爷微微颌并可见到太夫人的时候,这话却不知道该怎样说好。

“…… 我说了,你们虽然分了家,有我在”老四又不是个小气的,还和从前一样。”太夫人一面陪着谨哥儿解九连环,一面和三爷说着家常”“依旧例,诜哥儿的周岁礼从公中出五十两银子”其他的,“、五他们自己出!”说着,抬头望着三爷,“你在我身边这么多年,几个孩子我从来都是一碗水端平。你们那边,你也不用担心。俭哥儿的成亲的三百两银子,七月份各地铺子半年的账入了库,你四弟妹是要安排的。”然后笑道”“黄三奶奶把我们家的意思说给了危夫人听”金家觉得成亲的日子定得急了些,怎么也要等到明年五月份。后来听说是我亲自看的日子,就同意了。我看,趁着夏天的日子长,天气干燥,你们赶紧把成亲的新房收拾出来是正经。俭哥儿现在好歹也是个从六品,金家又这样知礼,你们到时候可不能委屈了金家那小姑娘!”

正说着,杜妈妈拿着个大红洒金柬进来:“太夫人,回事处送来的!说唐家苒娶侄媳妇。”

太夫人接过请柬:“我看看……”

那边玉版忙拿了眼镜帮太夫人。

太夫人瞥了一眼就给了杜妈妈:“以后有这样井事,先送到四夫人那里去!”

杜妈妈忙笑道:“四夫人那里也有一份。唐家的人说,这是专程给您的。

太夫人点了点头,转头对三爷道:“不怪人家说,穷人的气大。这越是穷,就越怕人轻瞧,越是要弄得一团锦簇…………唐夫人娶儿媳妇也只是给我们家下一张帖子,偏偏这位,给我们家下了三张帖子,生怕我们不去似的。”说着,笑着摸了摸全神贯注地在那里解九连环的谨哥儿的额头,见他头上没有汗,这才道:“对了,你专程过来,可是有什么事?”

三爷陪着笑脸:“没什么事!钦天监的不是说两人的八字相配吗?我就来看看定了下小定日子没有。我们那边也有个准备!”

太夫人满意地点了点头,道:“虽然说这门亲事是我的意思,可有些事,你们也要顾着大面“大少奶奶进门帮会你没这样盯着问日子吧?金家的婚事,你也一样,别过问才是。”说完,笑起来,“你呀,要跟我学。喜欢哪个,不喜欢哪个,都在心里。要不然,这家宅怎么能安宁!”

三爷忙笑着称“是”。见太夫人低头摸了摸谨哥儿的头说“解不开,我们不解了。今天歇歇,明天再解”的话”站了起来:“娘,那我就先回去了。”

太夫人听着“嗯”了一声,抬头看了他一眼就重新把目光落在了谨哥儿手上的九连环上:“去吧!这粉房子,漆廊檐才是男人干的正经事!”却没有提请厨子、搭喜棚的事。

三爷苦笑着,只好低声应了句“是”。

太夫人吩咐谨哥儿:“跟三伯行个礼!”

玉版忙将谨哥儿抱下了炕。

谨哥儿和九连环奋斗了快一个时辰,已经被整得怏怏的,行了礼,嘟着嘴说了句“三伯父好走”可爱的小模样,让心情有些郁闷的三爷看了也不由笑起来自己也是做公公的人了,说不定家里很快就有个像谨哥儿这么活泼可爱的小孙子了!

看见丈夫回来”正在吩咐杏娇到库房里拿坛金华酒等三爷回来了陪着好好喝两盅的三夫人忙笑着迎了上去,服侍三爷更衣,亲手奉了碗冰镇的酸梅汤,这才笑道:“娘怎么说?”目光中已不由露出几分期盼来。

三爷不禁神色微窘,低声道:“娘说,俭哥儿成亲,公中的三百两银子等七月份铺子半年的账入了库,四弟妹就会让人拿过来。金家已经同意八月份的婚期”让我们快点把新房收拾出来。”

还是没有说清楚谁来打理俭哥儿的婚事。

三夫人一愣。

三爷已道:“你不是说,俭哥儿的婚事有些寒酸吗?我仔细想了想。金家能这样痛快地答应婚期,也是看在俭哥儿如今有了差事,又是娘出面帮着定的亲事。俭哥儿的婚事,还是请了四弟妹帮着主持好了。这样一来,像威北侯林家、中山侯唐家,说不定连陈老阁的夫人和粱阁老的夫人都会来参加婚礼,说不定场面比勤哥儿成亲那会还要热闹!”

一会说俭哥儿成亲公中的三百两银子七月份拿过来,一会儿说金家看在太夫人面子上答应了婚期,一会又说什么成亲的场面……

三夫人不由杏目圆瞪:“那帐房没有哪里?”

三爷含含糊糊地道:“帐房自然设在三井胡同?”

“那谁来管帐?”自己的丈夫,自己最清楚,三夫人不让他含糊过去”咄咄逼人地道。

三爷哼哼嗯嗯地:“到时候再说……”然后转移了话题,“等会吃了饭,我们把新房定下来”甘老泉也可以早点找工匠…………”

“三爷!”三夫人捂着脸就哭了起来,“我自己的儿子成亲,别人来主持婚事,别人来收礼金……,这日子没法过了!”

三爷坐在那里,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

……

杜妈妈把用井水里浸了的帕子拧干,递给了太夹人。

太夫人帮谨哥儿擦了擦脸。道:“要是老三再过来,你跟我禀一声就行了!”

意思是不见!

杜妈妈笑着,小心翼翼地应了一声“是”问谨哥儿:“六少爷,我端冰镇莲子汤来你喝,好不好?”

谨哥儿不理她,继续弄着自己的九连环。

“六少爷!”杜妈妈轻声地喊他,眉宇间透着几分担忧。

“别管他了。”太夫人笑着,“二爷小的时候就这样。别的孩子不会就丢了,他却是玩什么东西都要玩得好,玩得透,玩得精。”语气间带着几分嘘唏,“去把莲子汤端来,我来喂他!”

杜妈妈应声而去,很快又折了进来,低声道:“三爷过来了!”

太夫人难掩失望,道:“跟他说,我歇下了。

昨天停电,还以为是像往常一样拉闸限电,结果是变压器坏了。虚惊一场!

第五百六十四章 吉庆(上)

三爷不好在太夫人屋外久等,和徐令宜坐了一会,说了说徐嗣俭的婚事,眼看看到了未正,寻思着太夫人醒了,差了小厮去通禀,小厮回来却说太夫人带着谨哥儿去了十一娘处。他拉着徐令宜去了正屋,太夫人却去了五夫人处。

徐令宽在宫里当差还没有回来。

三爷面露犹豫。

十一娘知道太夫人这是在避他,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笑道:“娘和五弟妹要商量诜哥儿的周岁礼,除了要去花厅看看布置,等会还要听德音班的人来唱几句。三爷要是闲着没事,不如也去听一折!”

自己这个时候凑上去说儿子成亲帐房由谁主持岂不是扫兴!

“既然如此,我改天再来!”三爷笑着,逗了谨哥儿几句,起身告辞了。

徐令宜问十一娘:“出了什么事?”

“娘在生三爷的气呢!”十一娘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徐令宜,“……只要等娘的气消了再说。”

徐令宜听了沉默了片刻,然后低声道:“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有机会,你在娘面前跟三哥和三嫂说两句。”神色却若有所思。

十一娘笑着应了。

可太夫人这次生气却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长。

三爷和三夫人直到诜哥儿过了周岁礼也没有找到机会和太夫人说这事。三夫人不免有些急。趁着给金家下小定的时候特意过来给太夫人问安,太夫人去了二夫人那里。三夫人赶了过去,却在韶华院立了快半天也没有见到太夫人的人。

突然间就这样生分起来,三夫人心里不免有气,等到金家大定的那天,她只说头昏,躺在床上动弹不得。黄三奶奶过来”茶叶还散着没有装盒,鹅也养在厨房的笼子里没扎彩,先前说好甘家的大舅奶奶去下定的,也没见人影。

黄三奶奶气得脸色发青,转身就要去荷花里。还是方氏拉了黄三奶奶:“这个时候一去一来,只怕会耽搁了吉时。要是奶奶不嫌弃我手慢,我带几个人先把东西装盒。如意钗嘛”我那里还有几支新的,奶奶看哪个成色好一些,先拿去用着。至于下定的人,我们一面差人去舅舅家请,一面请了五婶婶过来。五婶婶那边,只说请她是福寿双全的人,请她过来帮着装东西。要是舅娘来得及时,就顺势请五婶婶帮着装东西。要是舅娘来得不及时”就请五婶婶去金家下定。又不得罪人,解了围,又不至于惊动了太夫人,闹得大家不舒服。”

黄三奶奶听着直点头,看方氏的目光又有些不同:“就依大奶奶所言。”

方氏把陪房都叫来帮忙。

三夫人睡在屋里听着动静,眼见到了吉时,外面传来几声嘹亮的鹅叫声。

她一骨碌地坐了起来。正要叫个小丫鬟去问,杏娇进来:“夫人”夫人。大少奶奶请人去请了五夫人来,又叫身边的妈妈将东西装了盒,由黄三奶奶带着去了金家!”

三夫人气得牙齿咬得直喊又有小丫鬟跑进来:“舅奶奶过来了!”

杏娇忙帮三夫人穿鞋。

三夫人娘家的嫂嫂已撩帘而入。

“置气归置气,可不能真把俭哥儿的吉时给耽搁了。”她满脸的焦虑,“快,下定的东西在哪里,我这就跟黄三奶奶一起过去。”

三夫人就是想急一急太夫人”早早就把娘家嫂嫂请来安置在后罩房歇着。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果。

她涨得脸色发紫,喃喃地把事情的经过说了:“……这满屋子里都是她的人,我就不相信,嫂嫂在后罩房里歇着,她一无所知!”说着”脸上已有了忿然之色。

三夫人的嫂嫂哪里听不出这个“她”是指谁,支了屋里服侍的,低声道:“我看”你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把那些不听话的小丫鬟或撵了或卖了,敲山震虎”让那些老货们知道厉害。她没有爪牙,怎么横得起来?到时候你说给她饭吃,厨房的才给碗饭她吃,你说给口水她喝,她才有口水嗯……”

三夫人有些犹豫:“要是太夫人知道了?”

“你现在都分出来了,她就算是知道了,还能越过你不成?”三夫人的嫂嫂怒其不争,“你可别忘了,她也是做婆婆的。她插手你管媳妇,那她还要不要管你了!”

三夫人听着眼睛一亮,忙唤了杏娇帮自己更衣梳洗:“等把俭哥儿的婚事忙完了再说。到时候也可以给新媳妇一个下马威。”

“就是!”三夫人的嫂嫂这才露出一丝笑意,“说到俭哥儿成亲的帐房,既然婚事在你院子里办,等新媳妇娶进门,摆上一席酒,把帐房的人请去吃喜酒,让甘老泉带人把东西一收拾不就完了。只有你,傻里傻气的,非要问个清楚不可!”

“嫂嫂,我怎么没有想到?”三夫人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可转念间又表情一滞,“做得这么明显,会不会让人笑话啊!”

“有什么好笑话的!”三夫人的嫂嫂压低了声音,“想当初,老伯爷死的时候,我们那位贤德的嫂嫂就是这么干的。要不然,我怎么知道域样的法子!”

三夫人听着,胆子越发大起来,微微点头,道:“嫂嫂,到时候你可要在场帮我撑着点。”

“放心,放心!”三夫人的嫂嫂忙道,“这可是你们的私产,又不是在荷花里!”

……

这个插曲自然有人报给太夫人听。

友夫人只是笑着点了点头,晚饭却只吃了小半碗饭。

杜妈妈请了二夫人过来。

“三爷本就是个实在人”二夫人帮太夫人打着扇,“哪能知道您心里的弯弯曲曲。我看,您这样生着气,他还未必就明白。这好比是媚眼儿抛给了瞎子看……”

“你才朝着瞎子抛媚眼呢?”太夫人听了很是不悦,但是心里的郁闷散了一大半。

二夫人和杜妈妈不以为然,笑起来。

“是我说错了话!”二夫人扶了太夫人起身”接过杜妈妈手里的绿豆汤递给了太夫人,“水开后只煮了一刻钟”没有放糖。”

太夫人起身,接过来喝了一口,叹道:“我是他嫡母,就算是我的不对,他一个做儿子”也应该顺从才是!你看他干的这些事!”说着,又长叹了口气。

“那就把三爷叫来教训一顿好了!”二夫人笑着帮太夫人捶着腿,“您这样,不也没把他当儿子吗?”又道,“要是四爷和五爷干出这样的事来,只怕您早就一巴掌打了上去吧?”

这样的话,也只有二夫人敢说。

杜妈妈瑟缩了一下,抬眼窥视太夫人。

太夫人愣愣地坐在那里,表情显得有些呆滞。

……

第二天,太夫人叫了三爷进府。

“你前几天到处找我,是为了什么事?”

“也没什么事!”三爷笑道,“新房定下来了,也请工匠来粉了房子,想跟娘说一声。”

太夫人望着他,良久没有说瓶屋子里服侍的都退了下去,西次间的落地钟滴滴达达”敲得三爷有些心慌。

“娘……”他的笑容开始有些僵。

“老三,你知道我最不满意你什么吗?”太夫人轻轻地叹了口气。

三爷一愣。

“我最不满意你说话、行事没有个章程。”太夫人坦然地道”“你们想自立门户,我就依了你们的意思,让你们自立门户。可一笔写不出两个,徐,字来,俭哥儿又是在我眼前长大的。我想让你四弟妹、五弟妹去帮忙,也是为了给他添些声威”让你在亲家面前有颜面。至于礼金礼薄,老四这些年一直管着你们的嚼用,何况像忠勤伯、威北府、粱老阁这些人家的礼金以后也是他们帮着还,就算是给了老四,这个帐你们也算得过来吧?”太夫人说着”语气里就有了一丝不满意,“这些年,你帮着老四管庶务,老四对你怎样,别人不清楚”你心里是最清楚的。你就是把这些礼金礼薄都给了他,他未必就会要。这样的好人情,你这个做兄长能做,为什么不做?你媳妇不舒服,你怎么不想想他也是有媳妇的人?你知道为你媳妇争,你怎么不想想他也要在他媳妇面前有体面?”

“娘…………”三爷被说的面红耳赤,“我……我……”

话既然说出了。,太夫人并不想就此轻轻的揭过。

“有些事,是我没有跟你说清楚。可有些事,你也太没主见了!甘氏不懂,你应该教她才是。

怎么能她说什么,你想也不想一下,就跟着掺合进去。难道她一个内宅的妇人比你这在外面见了世面的男人还强不成?”太夫人语重心长地道, “老三,有些事,你要仔细想想才是。老四帮你求了个外放的机会,还特意介绍了一个幕僚给你,你不仅没有把握住这次机会,反而灰溜溜地回了燕京。圣人说的好,修身齐家平天下。你不能齐家,又怎么能平天下呢?我也跟你直说了吧!你这次回来,老四想再给你找个差事,是我一句话把这事给搅黄了。我当时气你不争气,想把你晾一晾。结果俭哥儿的婚事,你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你事事都听个妇人之见,就算是有再好差事,也指不定被她三言两句就给弄丢了,与其这样,还不如好好做你的田舍翁去!”

“娘……”三爷羞惭地低下了头。

太夫人轻轻地叹了口气:“说一千,道一万。还是你自己能想得通。”然后端了茶,“我也累了。再有半个月就是俭哥儿大喜的日子了。别人这个时候都忙着写请帖,有老四的回事处帮着,你也有的是闲功夫,不如把俭哥儿从说亲到下定这期间发生的事好好的想了想,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三爷满脸羞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低头行礼退了下去。



吁……终于把三爷一家搞定了!

PS:姊妹们,最后一天,求粉红票支持啊!

第五百六十五章 吉庆(中)

二夫人从暖阁走了出来。

太夫人朝着她轻轻摇头:“积习难改。

他回去,那甘氏掉几滴眼泪,只怕又要改变主意了。我看,我的这番话也不过是让他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罢了!”

二夫人笑着坐到了太夫人的身边,安慰道:“可您好歹把话说清楚了。至于说听不听,那就是三叔自己的事了。”

太夫人微微点头。二夫人就笑着转移了话题:“我听杜妈妈说,皇后娘娘准备赏两柄玉如意给贞姐儿添妆,可说了东西什么时候赏下来没有?”

太夫人也烦了三房的事,不想多说,闻言笑道:“准备八月十五那天赏下来。”说着,表情变得有些怅然起来,“是贞姐儿在家里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了。”

“姑娘家长大了,总是要离家的。”二夫人用牙箸插了块甜瓜递给太夫人,“您看我,过得比在娘家还舒服,再看您,儿女双全,子孙满堂…………可见嫁人也是件好事。”

太夫人高兴起来,笑着扶了她的肩膀:“走,我们去看看贞姐儿的嫁妆去。”

二夫人忙帮太夫人穿了鞋,扶太夫人往十一娘处去。

“老四先拿了两万两银子给十一娘置办嫁妆。”太夫人和二夫人悠闲地走在抄手游廊上,脂红和几个丫鬟、婆子远远地跟着,“十一娘一牟脑的全交给了文氏”说到这里,太夫人露出一个愉悦的笑容来,“你也知道文氏。有什么事,生怕扯到她的身上去了。接了十一娘的银子,她不仅殚精竭虑地帮贞姐儿置办嫁妆,还唯恐有人说嫁妆有瑕疵,她贪了银子帐目一清二楚不说,还贴了不少体己银子进去。我瞧十一娘这点最好会用人!”

二夫人笑道:“这世间万物靠的就是人。要不然,怎么有愚公移山的故事。会用人,没有比这更好的本事了。”

两人说说笑笑进了十一娘的院子。

十一娘已得了信,迎了上来。

太夫人就笑着张望:“谨哥儿呢!”

话音未落,谨哥儿穿着小褂跑了出来:“祖母祖母,我要吃冰!”扑到了太夫人的身上。

太夫人呵呵地笑,拉了谨哥儿的手,嗔道:“这是谁在服侍,怎么就让他穿件小褂就跑了出来?”

紧跟着谨哥儿快步走出来的红玟和阿金战战兢兢地立在了那里。

太夫人并没有追究,弯腰问谨哥儿:“吃什么冰呢?”

谨哥儿不说话,紧紧地靠在太夫人身边,眼巴巴地望着十一娘。

太夫人就问十一娘:“这是怎么了?”

十一娘看着儿子的样子有些哭笑不得。道:“娘,您别管他一他嫌天气热,要阿金她们把屋里用来降温的冰镇敲下来吃!”

太夫人听着“哎哟”一声,忙道:“这可不行。这要吃坏肚子。”然后想了想,道,“我看这样好了,明天我带着谨哥儿去西山别院避暑去。这天气实在是友热子些!”今年并不比往年热,往年太夫人也没有说要去西山别院避暑。分明是心痛谨哥儿。

十一娘望了望明晃晃的太阳笑道:“娘,这两天正热着,我们坐在家里都是一身的汗,何况是赶路。我看,不如等哪天天气略微凉一些了再去也不迟。”然后喊了谨哥儿,“还不给二伯母行礼。”

谨哥儿看见母亲板了脸喊他,怯生生地喊了声“二伯母”。

二夫人微微地笑着点了点头也劝太夫人:“四弟妹说的有道理。我们看到这样的太阳都不想出门,何况您年纪大了,更是经不起车马劳顿!”

谨哥儿虽然不知道西山别院有什么好,可他会看眼色,知道太夫人是在维护他母亲和二伯母则站在另一旁。他立刻拉了拉太夫人的衣襟。

太夫人低头,看见一双乌黑透亮的眼睛,全神贯注地望着她满是依赖和信任。

老人家原本已被说服的心立刻动摇起来。对十一娘和二夫人道:“等天气凉了,还避什么暑啊?要去就这两天去好了。”

在这种情况下,十一娘不好多说什么,干脆避而不谈,笑着请太夫人进屋去坐:“……凉快些!”

太夫人牵了谨哥儿进了正屋。

谨哥儿见母亲不再说这事,眼睛一亮,高高兴兴地随太夫人坐到了临窗的大炕上。

喝了茶,太夫人说明了来意,几个人去看贞姐儿的嫁妆。

望着堆了满满三大间屋子的东西,太夫人露出满意的笑容来:“等皇后娘娘的玉如意一到,就十全十美了。”然后问起徐令宜来,,““…在干什么呢?”

十一娘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谨哥儿已大声道:“爹爹,画画!”

太夫人和二夫人一愣。

十一娘却后悔带了这小祖宗一起过来。

进入六月,徐令宜开始给谨哥儿画画册。古代讲究。抱孙不抱儿”

太夫人和二夫人知道,还不知道怎样想呢!

她忙笑道:“有铺子的大掌柜提前进了京。侯爷这几天正忙看见各位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