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跟大爷去抓鬼-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成功一看我俩停下了脚步,看着他的脑后,似乎也意识到什么,转头一看,顿时脸上一惊,差点瘫软下来,勒着宫芳芳的手也掉了下来,像是突然失去了力气。
我和东方峻一看,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前去,这时,门已经被来人推开,我走上前去说道:“赵奶奶,您怎么也来了。”来人正是赵成功的奶奶。
赵奶奶看了看我和东方峻,又看了一眼自己的孙子,最后眼睛落到了地上的宫芳芳,突然间笑着说道:“没想到我当了一辈子神婆坦坦荡荡,抚养孙子长大成人,原以为可以颐养天年,却没想到居然被我自己从小带大的孙子骗了个团团转!”那笑声中满是无奈。
我一听赵奶奶这么说,也不知道该怎么回话,显然赵奶奶已经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她知道我和东方峻都是四大家族的人,不会做出这么离谱的事,而自己的孙子一改往日的造型,换上了一身黑色的行装,刚才又挟持着宫芳芳的鬼魂,自然不必多说,也能知道自己的孙子没干什么好事。女协在扛。
果然赵成功脸色也是一阵红一阵青,不知道该做什么,我趁这个机会,赶紧上去一把把宫芳芳拉到我和东方峻的身后,赵成功看在眼里,也不敢有什么动作,似乎他极其害怕自己的奶奶,看样子这家伙人性还没有彻底泯灭。
赵奶奶接着说道:“大晚上的,我看你不在家,心里七上八下,总觉得有什么事,翻来覆去睡不着,又想起小祁他们在物理楼里忙活,别是有什么事情,这才赶过来看看,没想到却让我发现了你做下的好事,你怎么还和小祁他们对上干了?”
赵成功嘀嘀咕咕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我也不好开口把他们的风月事情告诉赵奶奶,四下里突然就陷入了沉默,过了半响儿,我才一字一句地慢慢把赵成功所做的事告诉了她。
赵奶奶满脸的不可思议,几秒钟之后,就泪流满面,看着赵成功满眼的责备,又感叹自己教子无方,简直可以说是悔恨不已,但是决口不提该怎么处置赵成功?
我不知道她是不是有心想让我们放过赵成功,可是高亮和高德的死都和他有关,宫芳芳的死也是拜他一手所赐,怎能轻易放过他,不过话说回来,要是找几个警察来,我们也没什么证据,毕竟这些在常人眼中都是封建迷信,要当证据的话根本站不住脚。
赵成功看见赵奶奶哭成这样,脸上也有点不太自在,悔恨得厉害,我和东方峻一时间也不知道是不是该把他绳之以法……
第二百零九章寻宗
这下我和东方峻却是犯了难,我看了看赵奶奶,只见她也时不时地看我。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虽然她嘴上没有为自己的孙子求情,可是这大半天,只听见她对孙子进行了一系列的口头批评教育,再加上时不时甩上两巴掌,别的什么举动都没有。
这求情模式已经彻底开启,我也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再加上我刚才也误杀了高亮和高德两个无辜的冤魂,心里多少有点慌乱,站在我旁边的东方峻依然不苟言笑,但是显然他也明白赵奶奶这个举动意味着什么,于是便也不吭声。低下头来沉默了。
无声就是最大的默许,赵奶奶果然顺坡下驴说道:“你个逆子,你这么干,对得起你死去的父母吗?对得起咱家的列祖列宗吗?今天我带你回去你要好好思过,要是再有什么邪念,我保证饶不了你!”我一听,敢情她已经给赵成功把罪名都开脱了。
这一系列的悲剧都是由赵成功引起,就这么放走他,我良心难安,正要开口,赵奶奶就对我说:“小祁,我知道行里的事不是我这个老太婆能判定的。但是我今天得求着你,看在我这张老脸的份上,你就通融通融,我日后自会给你个交代!”听她话这意思,似乎自有打算。
我原本打算让赵成功去自首。但是细想起来。公安局也不一定相信他的话,搞不好还以为他是神经病,而此时赵奶奶已然求了情,再加上不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了,我也不好再难为她,只要能帮着宫芳芳超度,也算弥补了我之前的过错,而宫芳芳下生的命运,就要看她自己的造化了。已上传
想到这,我看了看东方峻。看样子他也是没什么意见,于是我就对赵奶奶说:“好吧……”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便都不再吭声。
赵奶奶又看了我和东方峻一眼,眼中热泪盈眶,几乎又要垂下泪来,这才推开物理楼的侧门缓缓走了出去,背影看上去又像老了几十岁,赵成功也看了看我们,似乎对我们能放过他也感到非常的意外,但可能生怕我们变乖,瞅了两眼就跟在赵奶奶身后匆匆走了。
这赵成功罪大恶极,即便我们今日放过他,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总有一天他会为此付出代价的。
赵奶奶和赵成功走后不久,天就亮了,物理楼里恢复了平静,我们也总算兑现了诺言,一周时间内把物理楼打扫了个干净,我和东方峻又去了一次永安墓地,破了摆在宫芳芳墓里的煞局,又简单地给宫芳芳超了度,祝福她下辈子好运。
此后我一直在想,她的家人如果知道自己家的闺女死后依然遭受了这么大的打击,不知道作何感想。
而对于高亮和高德我始终心存愧疚,也不知道该怎么弥补,两个魂魄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这或许是我入行以来做的最大的错事,不过我也因此学会了一个道理,事情往往和看起来背道而驰,刚开始我以为他俩只不过是普通的恶鬼,人人得而诛之,后来才知道,一切都是自己的主观臆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看来这份愧疚要跟着我一辈子了。
老慕回去后据说开了个小超市,生意渐渐好了起来,没了两个鬼魂的作祟,他的日子一天好似一天,老婆孩子也从娘家回来了,只是以前修补外墙的生意再也没能做起来。
暑假结束后,赵奶奶就和她的冷饮摊一起消失了,过了大概半个月,蔡老师给我们公司账上打那1万块钱时说,赵成功已经辞职了,原本在学校家属院的房子也卖掉了,和赵奶奶回了老家,我笑了笑,什么话都没多说。
后来我还见过几次蔡小亚,她似乎已经对赵成功彻底死了心,不过也猜得出来,赵成功离开时压根没有告诉任何人,看起来应该也是赵***意思,有次在街上和蔡小亚撞了个满怀,大家伙还在一起吃了顿饭,茶余饭后说起了赵成功,蔡小亚笑了笑说,自己迷途知返,已经放下了,还让我帮忙给她介绍个对象,说是蔡老师就她这么一个女儿,成天盼着她找对象。
大概是我这次在物理楼的英姿得到了蔡老师的肯定,他几次说媒拉纤要把女儿介绍给我,迫不得已,我带着校花请他们父女俩吃了顿饭,他这才罢休,我本想把东方峻给他推销出去,因为论模样,只有他和蔡小亚比较登对,可是又怕白芸跟我秋后算账,就没动这个心思。
物理楼里的事就这么过去了,说点后话,过了大概不到一年,第二年春天的一天晚上,就我一个人在宿舍睡觉,晚上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了久违的赵奶奶,她说自己专程来告诉我,自己已经和孙子在另一个世界了,第二天我找东方峻说了此事,一对之下,他说自己也做了同样的梦,我俩这才反应过来,这大概是赵奶奶给我们二人托的梦,既然都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我约莫着就都死了,于是和东方峻在清明节的时候给他们在十字路口烧了点纸,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能够收到。
物理楼事件让我们公司开了张,钱虽然不多,但是也好歹是个四位数,瞎驴刨去了吃饭和我们的汽油钱,还剩下大概9000出头,大家伙吃了顿庆功宴,又每人分了1000,剩下的差不多5000块钱放在公司户头上当做基金了。
瞎驴的嘴皮子厉害,学校开学没有一个月,又给我们找了几个小活,无非都是些超度、看阴宅的买卖,勉强都给干了,又挣了点,再加上我和锅碗盆组合摆摊挣的钱,我足足攒了有5000多,全部交给校花存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学校的课程还是很稀松,一有空闲我就琢磨着上次在马家堡时的事,想抽时间回老家好好调查下褚常富,但是学校的课程总不能落下,因此始终拖着。
我和东方峻经常一起讨论这件事,他也试着算了算,可是这事错综复杂,并不是他拉粉丝团那种“丢钱包哪里去找”,“大概几月份才能命犯桃花”的事,因此也算不出什么所以然。不过好在我经常和白芸互通消息,也时不时把话题引到褚爷爷身上,但是由于话没法摊开了讲,白芸也没什么确切的消息,只是说她也没见过褚爷爷有什么亲戚,这倒是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这事没调查清楚之前,我觉得跟谁都没法说,不管是我爷爷、外公、二大爷还是李四爷、李五爷,甚至我的爸爸,都难以启齿,东方峻也没问过东方亮,因此我们只能盲人摸象,凑合着调查。
有天上《中国古代文学史》,代课的老师讲到了姓氏这个问题,列举了历史上几个最有名的姓氏,一一作了解释,原来每一个姓氏在历史上都经过了多年的演变,这下倒是给了我一个灵感,白芸说褚爷爷没有亲戚,那我们不妨从他的姓氏下手,先分析分析“褚”姓的来源,虽说全国上下都有“褚”姓,但是这个姓氏数量稀少,如果能找到其中的大家族,或许就能找到一些细碎的线索。
东方峻觉得我这个主意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就和我去陕西省的图书馆里泡了一周,好在西安夏天闷热,图书馆里倒是凉快,再加上秋老虎还没有来,我们就索性把图书馆当成了避暑山庄。
褚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二十三位,人口约四十四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27。
据《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记载:本自殷(商)后人宋恭公子瑕食采于褚,其德可师,号曰褚师,因而命氏,居民以地名为氏。而据《姓氏寻源》载,古代有一个叫褚的地方,当地居民就以褚为姓。
这么看起来,这个褚姓也是源远流长,从商朝起就有了,而关于褚姓的源流,主要有五种说法。
第一种认为褚姓源于官位,是春秋时期类似于商务部长和工商管理局局长的一种职位,在褚师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褚师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褚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种认为褚姓源于姬姓,出自周王朝邑地褚,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第三种认为褚姓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宋国恭公之子段之后的封地,属于封邑名称为氏。
第四种认为褚姓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褚库尔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第五种认为褚姓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末清初蒙古副都统萨尔图?褚库,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在褚库氏族人中,还有后裔子入伊斯兰教者,以先祖之名汉化为单姓,成为今天的回族褚氏,世代相传至今。
前面四种我看后似乎都不靠谱,唯独这第五种搞不好有什么联系,马家堡大部分都是回民,而这褚姓中也有回民的分支,这不得不让我觉得奇怪,可是这褚爷爷平时和也我们一起下馆子,没见他信奉伊斯兰,难不成他连民族信仰都不要了?
第二百一十章河西走廊
而当我查到褚姓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后,更是吃了一惊,除去个别不说。但是家族就分布在辽宁、山东、湖北、河南、江苏、湖南、安徽、河北、广西、内蒙古、广东、贵州、青海、江西、浙江一共15个省份。
这一下我顿时傻了眼,这可只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嘴,15个省份别说我和东方峻两个人了,就算是召集起四大家族的人一一排查,没个三五十年估计也没什么结果。
于是我就仔细回忆,褚常富平时说的都是普通话,时不时也说几句方言,不过都是甘肃本地土话,并不在这15个省份之中,不过这方言并不准确,很多人走南闯北,都会好几个地方的方言。就连大陆去香港发展的演员歌手,不也入乡随俗说粤语吗?
于是我就又查了下这15个省份中褚姓所占的比例,一查之下,发现山东的褚姓最多,其中有文登、青岛、高密、临沂等多个地方,都有褚姓家族居住,算是可能性最大的一支。
东方峻说四大家族中李家在行里人脉最广,如果能借他们的手调查,势必事半功倍,可是这事尚未定论,因此我们也不好找四爷和五爷帮忙,只能暗自查探。
又过了一段日子。白芸打电话来说,褚爷爷身体出了点问题,有几个胆结石,做了个小手术,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她有点担心。怕褚爷爷天天呆在寿衣店里,对身体不好,因此打算带褚爷爷出门散散心,旅个游,谁知道褚爷爷连甘肃省都不愿意出去,只提出去趟河西,说是河西走廊有他一个老相识,多年未见正好去看看他。
我一听这个消息,顿时如坐针毡,我们和褚爷爷认识的日子也不算短。从没见他有什么故交亲戚,怎么突然间在河西一带还有个旧相识,再一打听,这个河西的旧相识不偏不倚还正是个山东人,更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于是我就琢磨着,能不能找个借口和他们一起去,正巧学校给文史学院定下来一个小论文评比比赛,说是要文不离史,史中有文,最好能写出个当代司马迁,我心说,司马迁固然伟大,但终究是个阉人,谁能愿意当司马迁。
不过如此一来,我便有了借口,四处扬言要出去采采风,学校的老师倒是很支持,但是毕竟是在学期内,因此要得到家长的首肯,他们才肯放行,我就给我老爸打了个电话,跟他说我想去趟河西,采采风写论文,正巧褚爷爷也要去,就打算和他们搭伴。
谁知道我爸爸一听我要去河西,也有点兴奋,我这才想起他曾在河西当过兵,我爸爸去工厂上班前,曾是河西走廊某炮兵部队的侦察兵,后来光荣退伍才进了粮油厂当工人,反正他也没啥正事,就琢磨着打算和我们一道去趟河西,顺便看看以前的部队。
我就装作凑巧,又给白芸打了个电话,谁知道白芸一口就答应下来,还连声问我东方峻去不去,我说东方峻和瞎驴在这边还要看公司,没那闲工夫,白芸听完不禁有些失落,不过我和我老爸能一起去,也能顺路帮助照顾褚爷爷,因此她也挺高兴,只是始终没告诉我褚爷爷是个什么态度,管他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就厚着脸皮跟着去就行了。
锅碗盆组合听说我要去河西,一个个也跃跃欲试,但是夏天好不容易挣点钱实在是不怎么舍得花,后来就都去大雁塔看了看,打算凑合着写写西安本地,不过西安城好几千年历史,别说一次论文了,再写1万次估计也写不完其中的万分之一历史。
很快我就回了老家,这时,10月份刚刚过去一半,天气依然不冷不热,只是没有了夏天的蝉鸣,、爸爸说河西气温昼夜相差极大,让我多带了几件衣服,从羽绒服到单衣带了个全套。
褚爷爷对我和爸爸的加入没有表明态度,只是一直乐呵呵的,也不多说话,有好几次我偷着观察他的表情,似乎也有几分担忧,我心中有些紧张,难不成他还真有可能是那个幕后黑手?
二大爷好些日子没见我,估计是想我了,跟我聊了很多暑假里的事,没想到他对厌胜术还颇多了解,一听我遇上赵奶奶这么个高人,连称可惜,说是厌胜术都是些瑰宝,尤其那个吉祥厌胜,各家有各家的所长,我哪怕学上一两个也是终身受益,我倒不怎么看重,觉得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都有各自的命运,哪里是厌胜术可以决定左右的,二大爷听我这么一说也是连连点头,说我长进了。
在家就待了两天,我们就动身出发了,先是坐汽车到兰州,也没顾得上吃碗牛肉面,就又匆匆上了火车,从兰州到嘉峪关有一趟子弹头列车,区别于现在的高铁,这个子弹头有上下两层,虽然是金秋十月,河西温度不高,但是火车上来旅游的人很真不少,不过走一路,下了一路,过了武威的时候,已经少了3分之1了。
火车上的人大多都是甘肃本地人,很热情的给外地游客介绍这一路上的风土人情,我自从入了行之后也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是每去一个地方,都要先查阅查阅资料,保不齐哪天这些资料就能帮我个大忙。
所谓的河西走廊,其实只是一个绰号,由于这一路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南北介于祁连山脉和马鬃山、合黎山、?首山间,长约9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往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底,形如走廊,因此称作甘肃走廊,又因其位于黄河以西,所以人们管它叫河西走廊。
在这个地球上,除了海洋,几乎所有的地形都能在河西走廊看到,丘陵、湿地、雪山、盆地、湖泊、河流、高原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因此河西走廊的景色异常壮美,一路上不少旅客都隔着车窗不断拍照。
我就看见外面的戈壁滩一会儿黄色,一会儿白色,一会儿又变成黑色,漫山遍野的骆驼刺坚强地在这片贫瘠的戈壁滩上生长着,而远处的祁连雪山更是白雪茫茫,我以前给别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总说是祁连山的祁,没想到自己还真看到了祁连山。
河西走廊的城市几乎都是在汉朝形成的,着名的少年将领霍去病那时候来这里驱逐匈奴,最后把河西走廊纳入了中原的版图,时至今日,昔日被霍去病征服了的城市从未改名,自东向西依旧是:武威、张掖、金昌、酒泉、嘉峪关和敦煌。
我爸当年当兵是在武威和张掖一带,现在他的老部队已经整合整编了好几次,以前的老领导大部分都已经转业,剩下的很多也都调离了兰州军区,因此他也只能在火车上怀怀旧,给我们细数自己几个住在河西的战友,说起他们当年的一些事来。
我爸这个人不苟言笑,平时一脸的凶相,我都不怎么敢和他说话,但是今天不知道怎么了,他看着窗外的景色兴致颇高,不断地给褚爷爷说些当兵时的往事,情到深处自己也有点哽咽,看样子,几年的军旅生涯给他的身上也烙上了深深地军人痕迹。
褚爷爷和白芸听着爸爸的讲述,不断地点头,也不知道他们感不感兴趣,突然,我瞥见窗外有个羊群,稀稀拉拉足有上百只,正在荒芜的戈壁上慢慢前行,这河西走廊可真是怪了,怎么每隔个十几公里,都能看到几个放羊的,可这里也没什么好草,羊能长得肥吗?
我爸爸笑了笑说:“那是你目力不及,你看祁连山脚下,到处都是地下水脉,远远望去和戈壁没什么两样,但是走到山脚下,都是肥草,最适合养羊了,我当兵的时候部队经常去牧区帮助牧民,因此熟悉的很,对了,咱们全国最大的军马场就在这一带,山丹军马场。”
这个军马场我在网上的攻略也看过,多少有点印象,而巧的是,褚爷爷这次的目的地就是山丹军马场,说是这里有他一个老相识。
下一站我们就到了,车上的人大概也都知道快到山丹了,因此都聊起了这个军马场,你一言他一语的好不热闹,其中有个40多岁的老男人,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跟两个南方模样的旅客说道:“这个山丹军马场可不一般,以前这里可是匈奴养马的地方,那时候匈奴欺负汉人,就是因为马厉害,后来霍去病夺下了这里,就成了汉人的养马基地,那些军马场的人常说,霍去病是他们场子的第一任厂长。”说到这,那汉子自己已经笑了起来。
那两个南方人一听,顿时就来了兴趣,打听能不能去山丹骑马玩玩,顺便又打听些费用、住宿的问题,可是那大汉并不是山丹本地人,因此对这些不是很了解,正巧走过来个列车员,俩南方人就把列车员拦了下来,准备打听点事……
第二百一十一章武器库
?这列车员是个不到三十岁的小伙子,巧的是他就是张掖本地人,一听这俩南方人打听山丹军马场,就很热情的给他们介绍。说自己媳妇就是山丹人,所以对山丹还算了解。
再加上山丹军马场几乎就是张掖市的名片,因此是个张掖人都能说上几嘴,于是就把骑马的大概价格,以及附近的风景名胜跟这俩南方人介绍了一通。
两个南方人都是30多岁,一个比一个瘦,身上都穿着轻便的冲锋衣,看样子价格不菲,其中年长的那个长的黑些,胸前还挂着个个头不小的单反照相机,一看就是经常出来旅游的驴友,另一个年龄稍微小些,皮肤也白净些。在旁边也不多说话,只是一个劲儿的点头,听列车员说话,这两个人应该是结伴游玩的朋友。
我侧耳听列车员介绍了半天,心中也动了去感受一把“只身打马过草原”的念头,就多了句嘴,转过头来问褚爷爷说:“褚爷爷,您不是说您那个老熟人就在山丹吗?到时候您让他带咱们去骑骑马呗?”
褚爷爷倒是面不改色,原本看向窗外的他转过头来,冲我笑了笑说:“只要时间允许,当然没问题。不过我老了,这骑马的事折腾不起,到时还是让你爸带你和你芸姐去吧。”
我一听褚爷爷这么说,就也笑了笑说:“行啊,不过褚爷爷,您也一直没说,您这老朋友是做什么的啊?”
褚爷爷又把头转向了窗外,嘴里慢慢说道:“好多年没见了,他现在做什么我也不清楚。”话说到这音就断了,听得出来他是不想再说。
我一听也就没接着追问。转过头看了看白芸,白芸低下头看了看窗外的戈壁滩,嘴里不停地念叨:“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没想到这白芸还挺有文学造诣,居然连这句古话都知道,这是当年匈奴人被霍去病打败,败退时凄然回首,发出的千古悲歌,意思是失去了我的祁连山。我的家畜们都没办法生长繁衍了,失去了我的焉知山,我那要嫁人的新妇都没办法施粉黛,漂漂亮亮出嫁了。
我爸也听到了这句话,笑着对白芸说:“没想到小芸连这句话都知道,当年我们在这一带当兵,这句话可真是没少听人讲起。搞不好这里的很多居民就是匈奴人的后代,不过现如今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这一代早已经没有了那么多民族问题了。”
白芸一听我爸爸这么说,居然有点不好意思,笑着说:“哪啊,我是来之前在网上看到的,觉得这句话跟诗一样,这才记住的。”
这时,刚才没正面回答我的褚爷爷也笑着说:“小芸来之前也查了不少攻略,原本说是陪我来看望老熟人,其实是打算自己出来好好逛逛,这下医院不仅扣工资,店里的生意也耽误了。这么大了,不找对象就算了,还天天让我着急上火。”
白芸一听褚爷爷居然怪她,就嘟着嘴说:“还不是您动了手术,我怕您天天待在店里闷,这才请了年假出来,要不是您要找老熟人,我早带您飞三亚看海去了。”
大家伙一听都笑了起来,比起三亚的碧海蓝天,这车窗外确实荒芜了些,都是望不到边的戈壁滩,乍一看倒是挺壮阔,但是看一会儿就审美疲劳了。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火车就靠站了,我们坐的是t字头的子弹头,从兰州到山丹大概花了5个小时,山丹火车站距离县城不远,打了个车10分钟就到了,恰巧有个焉支山假日酒店,于是几个人就登记入住了。
褚爷爷年龄大了,舟车劳顿需要好好休息,于是我们就给他开了个单间,白芸是个女孩,自然也是单间,我和我爸则睡在了一间标间中。
这山丹县城非常小,来去就一条街,不过这酒店倒是档次还行,看样子有不少驴友都来军马场旅游,看看时间也不早了,刚才到站是20点出头,现在都快21点了,坐了一下午的火车,什么都还没吃,我们就打算出去吃点宵夜,褚爷爷说他年龄大了,晚上吃东西不消化,还不如早早睡觉。
我这次来山丹的主要目的就是调查褚爷爷,因此就多长了个心眼,最好还是在这里盯着褚爷爷,于是我就在走廊里对我爸和白芸说:“要不你们去吃吧,我今天特别累,想先睡了。”女冬冬扛。
正说着,走廊里有间屋子的门就开了,从里面也走出了两个人,我一看不正是火车上那俩南方人吗?
他们也认出了我们,走过来和我们打了个招呼,原来那个年龄小点的肚子也饿得厉害,打算下楼买点泡面,一听我爸和白芸要去吃饭,就索性三个人搭伙去了。
我则和那个年龄大点的南方人相视一笑,各自回屋里,没想到,仅仅过了10几分钟,那个人居然敲响了我的门,原来是借刮胡刀的,我胡子少,平时都是凑合着拿剪刀剪,于是就把我爸爸的刮胡刀借给了他。
那人似乎并不着急,就问我们是从哪来的,我说我们也是甘肃人,不过是陇东地区的,离这里有上千公里,这次来是找熟人的。
那南方人一听就也做起了自我介绍,他叫冯龙,他的同伴叫潘小军,他们都是福建平潭人,他们的故乡在一座小岛上,家里人经常和台湾那边做些海鲜买卖,见多了海,所以想来内陆领略下大山大水的感觉,于是就坐飞机到兰州,打算一路往西,边走边玩。
聊了一会儿,我有点犯困,不停地打哈欠,冯龙一看就要回去,又想起什么事,问我们打不打算去军马场骑马玩,我笑着说:“这还不一定,得看情况,你们要是去的话,大家可以约约,回头一块去保不齐还能打折。”
冯龙笑着说:“那最好不过,不过我们这些海边的人很少接触马,主要还是想跟你们一起去,壮壮胆色。”说罢就回屋了。
这冯龙倒是挺健谈,我的倦意渐渐袭来,有过了了一会,我爸就回来了,手里拿了点肠子之类的东西,笑着对我说:“要是饿了,吃这个,正宗的马肠,去到别的地方可没得吃。”
我说:“爸,您可真是的,大晚上的出去好歹吃点正经东西,这会儿吃下水,怪油腻的,让人怎么睡啊?”
我爸笑着说:“嗨,我和你芸姐他们转了大半个城,这地方虽说旅游的人不少,但是服务业实在是不景气,找了半天,才找到这么个卖特色熟食的店。”说到这他嘿嘿笑了两声又说道,“不过我们打听好了,这个地方最有特色的是张掖的牛肉小饭,大多数人把他当早餐吃,咱们明早起个大早,也去尝尝鲜。”
我一听就说好,然后又撕了点马肠子尝了尝,味道一般,不过这马下水我倒是第一次吃,图个新鲜。
我爸洗了个澡,就躺在床上和我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在行里的事情上,我很少和他沟通,因为按照规矩,我是二大爷的徒弟,有事找二大爷才是正路,行里人在处理这种事情上,向来都是公私分明,而除了二大爷外,我和爷爷也说过一些,爷爷是祁家抓鬼行当的龙头,自然可以知晓。
因此,和老爸说了几句话,无非都是我在西安的学业,和一些家长里短,不过说着说着我就来了精神,这几年不知不觉地就这么过去了,转眼我老爸也快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