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千年奇侠-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宝见此,看到了火候,便问最想问的问题:“既然去救人,谁去?”

这熊孩子今天一早儿得信,便跑去到处喊人。

那紫云见这孩子报信儿时,兴高采烈、大呼小叫……倒像这犯事儿的不是一起转世的伙计,反是自己的仇家似的。

现在终于明白这小子原来是想借这个机会出去。

那灰衣人开口道:“此事当然须由在下前往。”

常员外一听,微微摇头:“不妥,你不熟悉世间的环境。只怕会有风险。”

黄老大一听乐了,开口笑道:“我徒儿既然远行,我自然得保驾护航。”

那富商一听顿时更惊了,心说这两个人从十八里铺这一路就已经走的凶险异常,竟然还敢出去?赶忙出言劝阻。

没想到一边二宝突然说话:“这转生人之间的事儿,自然得由转生人出面解决。若借助外人,只怕会泄漏风声,反而不妥。”

这话听上去似乎不单有道理,而且界限分明,条理清晰……连久经世面常员外也晕了一下……一时间反驳不得。

那二宝趁机说明:“不过,你们二人不会武功。这一路上,必须得有会武功的人出来保驾。”

常员外一听吓了一跳,这熊孩子莫不是自恃武功,也想出去?于是赶紧说话:“几位此去,前途凶险。我在满府的家丁之中,挑了七、八个体健有功夫的伙计一路随行。有事可以尽管吩咐。”

没想到二宝突然说道:“员外此话不对,他们此行力求低调。三四个人走到倒也罢了,这么一大伙子人一起行动,就算是强盗不注意……官府那边,只怕说不清楚。”

二宝这话,虽说是藏着私心,但却并非没有道理。

古时各朝各代,对民间集会均非常警觉。有些极端的朝代,三个朋友一起喝酒,也会被扣以“谋反”之罪。

文帝之时,虽然说是与民无争。但对遍布各地的“不安定因素”却盯的很紧。

这十多个人一起行路,而且又不是走商……遇到关卡时一定会被人严加盘查、仔细询问……若是有差役有心敲诈,存心找碴……必然会节外生枝。

这老孩子说着话看了一眼常员外,补充说:“若是山野强盗、拦路小贼,咱们家的武师自然可以应付,但若是‘三碗酒’的人来了,怎么办?”

常员外一时语塞。

没想到一边唐公子一听“三碗酒”这几个字,眼睛就亮了,笑着说:“看来也只能是我出马了。”

紫云一听,赶紧在下面拉了一下。

唐公子不明白他的意思,奇怪的说:“咱们这些人中,就我一个人打赢过‘三碗酒’的人,当然得我出马?”

一边二宝连连点头:“若是唐公子出马,我们大家就放心了。”

紫云连连叹息。

这假女人心思缜密,刚才看这二宝明明对黄老大不感冒,却突然支持他们上路……这自然是想借机一起出去。

于是想这熊孩子既然怂恿这帮转生人出去,怎么会放过自家相公?果然听到这二宝说到“武功”之事,而且还说护行者须超过三碗酒的武功……这自然是给唐公子挖下大坑。

然后便看着自家相公睁着眼往这坑里跳……

这时,那二宝看到紫云欲阻拦唐公子。便开口“劝”她:“唐公子还是小心为好,此去一路,只怕真是会碰上有‘三碗酒’的高手。若是有个闪失,伤了兄弟……在下不好交代。”

唐公子一听“闪失”,立刻跳将起来:“你们这帮怂人都怕那‘三碗酒’,我就偏偏不怕。你怕我去,老子就非去不可,看哪个敢拦?”

原来那日唐公子因为“唐家刀法”招式简陋而败于那二碗酒,同时也与那四碗酒的刺客失去了交手的机会,一直引以为憾。

现在在那境界中的人得了真传,最想的就是找那“三碗酒”的人较量一番。听说这一路上可能会碰上这帮人,哪里还拦得住?

于是一番议论之后。

便是黄老大、唐公子、灰衣人三人前往,今天做些准备,明天一早出发。

计议已定,常员外和紫云二人对望一眼。都暗中叹息一声。

这事儿其实处理的无理之极。

去坤县救那卖烧饼的,常员外只须修书一封,交由下人带去……自然会有人将此事办妥。这本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偏偏这灰衣人要亲自前往。

这人一不会武功,二不谙世事,此去自然凶险无比。

然后黄老大也借机要去。

这十八里铺的老汉除了吹牛,啥能耐没有。而且一不会做人二不会做事……去了纯粹添乱。

没想到这二宝又插了一脚,说转生人之事必须由转生人出面解决才是正理儿。

这事儿听上去似乎有理又似乎无理,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有没有理?

这熊孩子的心思自然是撺掇着大家出门,然后自己可以乘机搭伴儿,落个逍遥一路。这二宝要出去,自然是绝对不会放过唐公子的。

故用武功之话相激,果然引得这美女上钩,一起同行。

事情发生到这一步,这常员外想出面阻止,却发现难度极大。

这灰衣人、黄老大、唐公子……都不是自已家人。这些人虽受常员外邀请暂住,但毕竟是外人,不方便总是依靠这富商。

这次他们听二宝说“转生人管转生人之事”一说,正是他们出手的时候。

自己有心以常家管事儿说话,但偏偏这常家的少爷处处鼓捣大家出去,这人又是自己的爹……还没法儿说他。

而且黄老大想见世面,唐公子喜欢打架……一个个跃跃欲试,哪里还拦得住?

于是一件蛮简单的事情,竟然弄得如此兴师动众。



常员外、紫云见这二宝怂恿半天,把几个转生人都闹腾的要去旅行。自己却不发一言,一点儿没有随行的意思……不禁有些奇怪。

这一行人出来,二宝走在最后。

突然之间,他失声笑了出来。

紫云奇怪,就问他咋了?

这熊孩子笑道:“就咱们几个。阴阳易位、父子颠倒,还有的活在梦里头的人和几千年前的黄帝侍卫的人……这已经够热闹的了。不知这卖烧饼的兄弟,身上会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第十五章五兽拳

前文提要

两千年前的黄帝时期发生过一起公主遇袭案。

公主跳崖、秘宝消失……作为侍卫长的灰衣人亦被活埋殉葬。

两千年后,灰衣人重现世间之后,便开始寻找当时悬案的相关人员的转世灵魂。以期找到当初事件的答案。

经过一番回忆和分析,事件的重心锁定到了当年一个侍卫身上,而此人已经转世成了坤县的一个卖烧饼的小哥。

但就在众人准备与他会合之前,此人却因生性风流而吃罪了当地的县官,去为一件无头悬案顶缸……即将被押送刑场。

与此同时,在与敌人的战斗中觉醒的唐公子,在自己的境界中遇到了一个奇怪的高手。

那人教了唐公子真正的“唐家刀法。”,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他就是唐公子的前世。

唐公子的刀法是自己教。

唐公子的姓氏是自己起的。

唐公子父亲的“义父”就是唐公子本人。



不久,有消息传到常家。

常员外得知了烧饼哥即将被处死的消息,于是一行人商量对策。最后决定由灰衣人、黄老大、唐公子三人一起,去救那烧饼哥的命。

第九十七节 行五百里冤枉路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出发。

常员外带假女和二宝一起送行。

常员外说:“此番路途遥远,在下这里备下几匹好马和一些路上的盘缠,已准备好了。”

众人谢过。

这富商又带过来一个伙计,说:“此人乃是各位此行的向导,此去坤县,由此人带路前行。”

于是唐公子等一行人与这人互相认识了一下,说些了些客套话。

常员外与这些人一番相识且共历生死,多少有了些感情。

心知此行颇有些凶险,自此一别不知来日能否再见,心中胜唏嘘。再一看一边的二宝看着这些人远去,却是毫无留恋。

……不由得心中一动。

于是走上前去对唐公子说:“兄台,借一步说话。”

这边,这假女人见常员外把唐公子叫去。便把这剩下的几个人也叫去,说了一番话来。

不一会儿,三个人回来。每个人脸上都惊诧不已。

这二人看唐公子时,表情都有些复杂,像是心里都在打鼓。

而唐公子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的看了一眼二宝。

众人见时间差不多了,便启程上路。

常员外看着几个人离去,不知为何心中担忧不已。这时却听一边的紫云叹了口气,说道:“咱们六个转生人,三个精明,三个愚钝。这回正好把这三个笨的派了出去,若是遇到了事儿,还不知他们会做些什么。”

这话正说到常员外担心的地方了,想了想说:“你担心过了,我看那唐公子武慧过人,几次遇敌都以弱胜强……并不是算是个?笨人。”

紫云笑笑说:“确是如此,只不过我家相公虽然聪明,却从不用脑……那脑袋纵然长得好看,却只怕是不中用的。”

常员外叹道:“这黄老大平日不着四六,灰衣人傻里傻气……这一路上,只能全靠这唐公子了。”

紫云叹道:“其实,这几个人中最让人不放心的……恰恰就是我家相公。”

常员外还要说话,这时,身边的二宝随口说了句:“该练字了。”

……然后便回屋了。

这边假女望着这熊孩子离去的背景,突然问常员外:“他说的话你信吗?”

常员外苦笑:“你说的可是他鼓捣着灰衣人走这险路,激唐公子出去当保镖……接着把队伍中碍事的家丁支开……然后自己就去跑去练字这件事吗?”

假女人也笑了,说:“这熊孩子处心积虑,把一帮有趣的人弄出去旅行,自己却只字不提同行的事儿,这已经不是可疑不可疑的问题了。”

常员外说:“那就只有一个问题了……”

紫云喃喃的说:“他准备怎么走?”

常员外说:“且不言他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就说刚刚发生了火烧常家堡这样的事……‘三碗酒’不知在何处暗布杀手,随时可能袭来……这一路,确实有些凶险。”

假女人笑了一下,说:“有这原因,这二宝自知你是绝对不会答应,所以根本就不跟你说。现在只怕是早早就做了安排,这就要行动了。”

常员外说:“我这边加派了人手,让他们随时注意这孩子的动向。”

然后,叹口气道:“不过,这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我家二宝,只怕是那刑部大牢也关不住他。”

紫云想了想:“我们这边防这二宝,只怕这孩子也是心里有数的。”

常员外点头:“都是聪明人,他这边既然知道我们不会同意他出去,那自然会对他有防备之心。只怕他已经算到这一层了。”

紫云说:“这二宝与他们会合,若是碰得早了,只怕他们还会送他回来。所以百里之内的地方不会是他的目的地。”

常员外说:“这是去救那烧饼哥,一来一回会耽误功夫。若是出发后三日相遇,基本上就没有回来的可能了。”

然后,这富商说:“从洛阳出发去坤县,有三种道路……这二宝即知我等会避他,自然不会选任何一条道路等候。往南约二百里的地方叫阳平关,正是这三道路交汇到一起的地方……我若是他,必会在那里等候。”

紫云听罢,便说:“我们即知他会在那里等候,不如早早派人过去,先把这孩子抓回来再说。”

常员外笑道:“这孩子不知我选哪条路,却也不知我早已下了大本。这回那带路的带着这些人走的那路,根本就在那三条路之外,直接从山的另一边走了……自然也绝不会经过那阳平关。”

紫云听了一皱眉头:“这么一来,会绕很大距离吧?”

常员外叹息说:“大约多绕三百里吧。”





那几个人走后,这二宝果然不辞而别。

原来,那熊孩子早就知道这常员外不会同意自己与这些人同行,便早早的做了安排。

这老孩子前世是捕头,远行大江南北是家常便饭。准备这些日常用度自然不在话下,钱财足够支持一年所用,甚至一些药物和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小玩艺儿也有备着。

离开洛阳后,这老孩子快马加鞭直奔阳平关而去。

到那里后,便找了个当道儿的旅馆,可以看到每日来往的人员。为了以防万一,还花钱买了眼线,让人随时通报。

然而几天过去,这三个人却连影子都不见一个。

二宝不知原因,只当自己守错了地方。

想想再等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跟老板结账,准备打道回府。

这老孩子捡起包袱,正要走出门去,却见门帘一挑,那灰衣人走了进来。

但这人却不是来住店的,只是到处看看,像是在找什么人。

突然这人双眼圆睁,惊的目瞪口呆的说了一声:“二宝?!”

二宝也傻了眼了:“灰衣人?”





这真是奇哉怪也。

这帮人明明走了另一个线路,多绕了三百里就是为了避开阳平关,没想到走出老远之后,却突然掉头北走,又多走了一百里的冤枉路,这才到了这个地方。

但这帮人多走了五百多里的冤枉路,却并不是为了和二宝会合的。

那么这帮人到底哪根筋不对劲儿,非要到这阳平关来呢?

既然这帮人注定要来阳平关,又何必非要绕走这么多路呢?

这究竟是老天爷淘气,存心捣蛋让大家绕来绕去最终绕在一起?

还是那姓常的富商有什么地方没算到呢?

第九十八节 白费功夫

四天前。

坤县在南。

但这几个人出来,却不往南走,而是奔西去了。

这一路上甚是荒凉,而且风沙满天,最开始这段路走的好不辛苦。

而且这一路上没有什么好的接待,劣酒兑水,饼硬如铁,晚上投宿处透风露雨……走的颇为辛苦。

就这么走了两天,不知咋地,那灰衣人忽然有些心神不安,总是往道路的一边张望。

众人见他这番举动,感觉到有些奇怪。

于是灰衣人问那向导,从这往东,大约一百里是什么地方?

那向导想了想,便说,那里应该是东方,若说一百里,那大约是阳平关方向。

然后灰衣人又指了指东北方,问,往那边约二百里,是什么地方。

这回那向导一笑,那是洛阳,正是我们来时的方向。

灰衣人问,那我们从这里去那阳平关,要走多久?

那人奇道:“从这里往南才是坤县,我们这边出来已经走了约三百里远,若去那阳平关,还须走回头路,要多绕二百里远。”

那灰衣人欲言又止,原来那常员外曾经嘱咐过这些人。关于转生人之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故而不方便跟那向导明言。

这边黄老大见他表情异常,言词闪烁,便拍马上前,把灰衣人拉到一边,问怎么回事?



原来这灰衣人自离开洛阳后不久,便感觉到一股奇怪的气息。但始终飘忽不定,一直找不到方向。

但这两日那气息似乎稳定,就固定在左边那个叫阳平关的地方。

于是便想先绕一下路,先把这人接上再说。

黄老大一听不语,边唐公子也走上来问。于是灰衣人跟她说:“有个转生人出现在左边一百里的地方了。”

唐公子一听也不知该如何处理。

黄老大问:“这人是不是也是常员外邀请来的转生人,但却比我们晚到了一个月?”

灰衣人摇头:“这人气息从前天就出现了,但今天却在更南的地方。算来,这人的行程是从北向南,并不是去洛阳的方向。”

唐公子和黄老大互相看了看,便问灰衣人意见。

灰衣人说:“我是想先把这人接上,然后打发他到常家去,你们意见如何?”

黄老大点点头:“这段时间,‘三碗酒’到处杀我们这帮转生人。这人怕是因四处游动,所以才活到今天。不过这么下去不是办法。最好还是让他去常家,那里多少安全一些。”

唐公子也表示同意。

于是这三人计议已定,便跟那向导商量,想绕一道,先去那叫阳平关的地方。

那向导一听,一百个不愿意。

原来出门时那常员外嘱咐过他,让他尽量不要走正路,之后这人带着大家绕了一个大圈。已经多走了三百里路。

这时再走个回头路,一折一返只怕还得多走两百多里。

那烧饼哥上刑场时间将至,这边行程已经耽误,这时再乱走一气,只怕会误了大事。

不过常员外并未嘱咐这向导要避开阳平关,因为那是他根本不可能经过的地方。

那富商千算万算,却绝绝不可能算到这帮人会在已经绕了三百里之后,还会折回去多走几百里,非到到这阳平关不可……那是绝对超过一切逻辑和常识的。

现在,那向导虽然不情愿,但见那几个人态度坚决,这人一时说不服他们,只得依从。

若是他知道那阳平关有谁等着他们,只怕杀了他也得让这帮人继续往南走。

于是这一群人,先是往南,然后往西,然后往西南,然后再往东南,已经绕得一塌糊涂。现在又转向东边,接着掉头,往北而去……前后竟多绕了至少五、六百里。

而那坤县本在洛阳南边,

可怜那卖烧饼的兄弟正关在大牢里,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眼看大限将至,唯一能指望的人却在这里满世界的瞎转……若是知道这帮人如此帮他,只怕能气出泪来。





一天半之后,这帮人到了阳平关。

灰衣人感受了一下,便带着大家到了一个小店之前。说道:“那人就在店里。”

众人一进小店,便见到那发出气息之人。

定睛观看,只见那人身材矮小,穿着锦衣,手中一把折扇兀自扇动。阳光之下,这人眉红齿白,娇嫩可爱……竟似从那画中走下的童子一般……不是那常家的少爷二宝还是谁?

一时间大家目瞪口呆。

这富商处心积虑,宁可耽误行程,多绕了三百里路的圈子也要让这行人避开自家孩子。没想到那缺心眼的土鳖,却自己闻着气息寻了过来。

……而且这一下又多走了二百里冤枉路。



那常家的向导见这三人进去,然后竟带着一个孩子出来……再看这孩子竟是自家的少爷,一下子惊的坐在地上。

这三个人带着二宝出来,那熊孩子一眼就看到那个伙计。再看那伙计神态表情,便一切都明白了。

心里暗想:“这帮人这么多天才过来,只怕就是听了这向导的话,多走了不少冤枉道路。目标自然就是为了避开与我相遇……为了将来考虑,必须得把这人弄走。”

那伙计见二宝过来,想着说些劝他回去的话。但一时又开不了口,怕露出破绽来。

二宝的一抬手:“今日天色不早,大家一路辛苦。这地方虽小,快乐的地方倒是不少。咱们先喝个痛快,有话明日再说如何?”

唐公子一听,顿时叫起好来。

黄老大和灰衣人这几日吃、喝、住、行……都不畅快,一听这话,顿时喜上眉梢。

那伙计见插不上话,只得跟大家去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大家起来。

黄老大心里有事儿,早早就起来了,没想到一出来就遇到唐公子。于是便去房中把灰衣人叫醒。

然后三个人就在一起商量。

黄老大说:“这二宝跟上着咱们,你们说怎么办?”

灰衣人一听这话头,便问:“咋?人家那么辛苦跟上来,你忍心赶人走啊?”

“嗨!”黄老大一叹气:“这二宝是常员外家的孩子,跟着咱们,要是有个闪失。怎么跟人家交代?”

另外二人点点头。

灰衣人问:“那,怎么弄?就这么直眉瞪眼的说:‘你走吧!’。”

黄老大叹了口气:“那自然是不行,只怕还得咱们送他回去。”

灰衣人不干了,说:“我们这一路上,先是绕道,再走回头路,已经耽误了五天了。这再送这孩子回去,一来一回又要耽误六、七天。那卖烧饼的兄弟,还救不救了?”

唐公子突然一笑:“这熊孩子只怕是算准了这一点,所以才挑了这么个地方跟咱们会合。”

黄老大说:“那咱们走咱们的,让那向导送他回去?”

灰衣人点头同意。

唐公子不说话,停了一下忽然开口道:“送走了向导,你们谁认识道儿。”

“我!”灰衣人一听咧嘴笑了:“我知道那卖烧饼的气息,大概在……这里!”说完一指北方。

唐公子一听,顿时气结。

黄老大赶紧打断他,叫道:“那是洛阳!”

灰衣人这才想起洛阳还有两个转生人,不由得不好意思的一笑。然后又沉下心,继续要去感觉。

黄老大心说你就算感觉到了我也不信你,你还准备把我们几个往沙窝子里带啊?于是赶紧打断他。

几个人一顿商议,却没个主意。

就在这时,忽听到那向导屋内二宝惊叫一声,众人一听不对,便立刻赶了过去。

第九十九节 弄走伙计

一进屋子,便见二宝正坐在伙计身边。

见众人进来,只见他喝叫一声:“别靠近。”

众人一愣,再看这伙计,全身泛红,脸上起了无数莫名的白色的肿泡。嘴唇干裂,全身哆嗦个不停。

“荨麻疹!”黄老大不由得一惊。

二宝点点头,问道:“你们几个过来时,注意到他碰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吗?”

三个缺心眼互相看看,然后一齐摇了摇头。

二宝这一问虽然没有答案,却也无形中作被动为主动……将自己“作案”的怀疑瞬间消灭在无形之中。

那伙计虽患恶疾。但身负重托,仍然执意要走,众人苦劝不住,只得扶他出去。

没想到人一上马,突然大叫一声,往马下就栽。

还好二宝和黄老大就在附近,托了一把,这才避免这人受伤。

二宝感觉到奇怪,就扒那人裤子。一扒下来,众人吓了一跳。只见这人两腿内测红肿发黄,起了一大片泡来。

黄老大眉头一皱:“这人这病只怕是不能骑马了。”

那人一听傻眼了,心说自己今天不单病的不巧,这起疹子的地方也实在不巧。

唐公子了一边看了说:“起了这个东西,就得好好调养。不能再骑马了,这病最忌伤风,若是骑在马上,被风一吹……怕是会伤了性命。”

唐公子蒙着面,谁也不知道她是女的。这边看着那男人两腿内测,竟然自然之极,脸上红都不红一下。

那伙计身负常员外重托,给这些人当向导,只怕是性命都敢不要,这时还要挣扎……忽听二宝问黄老大:“这病传染吗?”

黄老大抬头看了看唐公子,二人心里都没把握。

灰衣人一听急了:“此去坤县,路途遥远,我们不知道路。这向导不在,怎么办?”

忽然间,那二宝“呵呵呵”大笑起来。然后他说:“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我这是来得早不如来的巧啊。”

众人听他这么说,便看着他,这老孩子说:“这从洛阳到坤县的道路。我以前当捕头时不知跑过多少趟。只怕是闭着眼,闻着酒香也能找到坤县去。”

要是假女人或是常员外两个人在这里,自然能看出这伙计病的蹊跷。特别是这个不能骑马的毛病,简直是为了离队而定做似的。

既然这些人不在,这些脑力工作就得指望唐公子了。

但这女相公一听“酒香”,顿时失去了思考能力。眼睛一亮,直接往二宝的陷阱里跳:“这‘酒香’如何寻路。”

二宝说:“从这到坤县,商路繁华,民间酿酒成风。从阳城的桂花酒到凤鸣坡的女儿红……全是上等的佳酿。若是咱们这几天马快,在月中十五赶到三水县……便能赶上“曹翁老曲”的开坛了。”

唐公子早已听得心驰神往,口中香津四溢,急问:“这‘曹翁老曲’是什么东西?”



然后二宝解释说,这‘老曲’的‘老’,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

当年,那曹县姓曹的老翁膝下三子,全是玩世不恭之徒,这老汉一生卖酒,颇有名声,家中也多少有些积蓄。

看到自家孩子不争气,只怕自己死后,这三个儿子败光家产没有生计。

于是私下造酒,埋于地下。约好自己死后放可挖出。

这酒中的“老”字便由此得名,就是指人死了的意思。

这“老”的第二个意思,是指年代久远。

这酒据说当年战国时鲁国某个没落王族的秘方。也不知怎么就落到这老翁手里。

常规曲酒发酵、取酒……整个工艺最多个把月,这老酒不知道这方子里有什么古怪,竟造了足足三年!

酒埋本该是三十坛,但当时不小心砸坏一坛,于是就只有二十九坛。

那日这老翁埋酒时,本欲背着别人,没想到深夜时不小心打翻了这一坛。一时香飘四溢,全县皆知。

无数人半夜闻到异香,打着灯笼火把前来查看。

于是这酒还未现世……便已传遍天下。

这十多年来,无数好酒之徒、美食老饕……都曾幕名而去,但曹翁尚在。这酒自然是没有的,这些人一个个怅恨离去,心中只怪这老头不死。

但这老汉到底还是死了,上月中旬,这消息便到了常家。

按说这酒该是每月一坛,以囤货造势。但这几个败家子儿好赌急钱,竟广布消息,本月十五一齐出卖,一坛不留。

可惜这古法老方,自老翁一死便告失传。

这二十九坛老酒一散……此味便从世间告绝……再也体会不到了。



这二宝还没讲完,这唐公子已经等不及了。那熊孩子看时机成熟,却长叹一声:“你现在急也没用了。”

唐公子问为何。

那老孩子长叹一声,“按你们出发的时候,原本时间正好,但现在却晚了。”

说完故意看着那伙计:“不知你们是怎么回事?不从正道走,却绕了这么大的弯子。我从常府出来,在这里等了你们四天。”

几个人面面相觑,确实,这几天这伙计带着大家东走西走,绕了一个大圈子。大家心中已经感觉有些奇怪。

于是一众人等目前全集在这伙计身上。

那唐公子脸上有“疤”面相凶恶,现在双眼几乎喷出火来。那灰衣全一张阴阳脸,没有表情却很吓人。

那伙计看着害怕,有苦难言,这绕路之事是那常员外为防二宝特意交代的事儿。但现在二宝就在自己面前,你让他如何开口解释?

二宝自然知道这伙计是断断不敢解释的,便替他解释道:“这伙计怕是自己在前边的岔路走错了地,绕了五天的冤枉路。”

说完长叹一声:“你这伙计虽然没用,却也为我常家染了一身重病。你且在这里休养几日,员外那边,我自会替你隐瞒,走吧。”

说完,也不给这伙计说话的机会,便直直的走到店里。跟那店家交代了些照顾这伙计的事宜,又留了些钱财为后用。

然后,便拿着包袱出来,把马一牵,招呼大家走了。



那三个没脑子的转世人对熊孩子深信不疑,也跟着二宝走了。那唐公子看那伙计一眼,神态平静……似有怨言。

黄老大虽不好酒,但却爱见世面,这几天耽误路上,吃沙喝风,已有些不太高兴。现在知道这罪受的冤枉,心里蛮有些不太高兴。

口中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