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打不垮的硬汉-海明威评传-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机场。由于连续 两次从毁灭性的空难中死里逃生,使得海明威传奇更加具有神话般的魅力, 也极大地巩固了他坚不可摧、永远不死的硬汉子形象。      从非洲返回哈瓦那不久,1954年10月28日,海明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由于飞机失事带来的伤痛,使他无法接受去斯德哥尔摩的邀请,但他送去了 一份简短的发言稿,请美国驻瑞典大使在授奖仪式上宣读。这份颇有见识的 讲演,还没有摆脱飞机失事带来的灰暗的心理,其中谈到了文学事业的艰难 和个人的孤独: 
         写作,充其量也只是个孤独的生涯,各类作家组织减轻了这种      孤独感,但是我怀疑它们是否改进了作家的写作。他增加了知名      度,摆脱了孤独,却往往降低了写作的质量。因为他只是孤军作战,      假如他是个好作家,那就必须每日都面对永恒,否则他就不够格。     海明威一生中曾经多次获奖。1941年 11月有限版本俱乐部授与他金质 奖章,1953年获普利策奖,1954年4月获美国艺术学会勋章。出于不喜欢太 正式的仪式的性格,这些授奖仪式海明威一律没有参加。然而在古巴的几次 仪式他倒是全部参加了。1947年6月在美国大使馆接受青铜星勋章 (这是表 彰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战地记者所作出的贡献),1952年接受古巴的 荣誉勋章,1954年接受卡洛斯·曼努埃尔·德塞斯佩德斯勋章,1955年 11 月17日接受圣克里斯托巴勋章。     海明威在古巴名气很大,仿佛他是古巴国王似的。不论他走到哪里,人 们都认识他,并且叫他 “爸爸”。海明威对古巴的感情也是很深的,以至于 在1958年12月底菲德尔·卡斯特罗掌权后的十多个月中海明威依然留在古 巴,并不止一次地表示了对新政权的支持,他说:“至今为止这是场非常纯 洁和美好的革命,当然我不知道它将会如何发展。但是我希望能达到最好的 结果,到目前为止,正如我们在成立西班牙共和国时所希望要达到的目的(西 班牙共和国却未能达到)他们都做到了,我希望一切能往好里发展,那些被 枪毙的人罪有应得。”同时,卡斯特罗也表明了对海明威的好感,他告诉记 者:“我们把《丧钟为谁而鸣》带到山上去。它教会我们怎样进行游击战争。” 1960年 5月,卡斯特罗在一次钓鱼比赛中获胜,海明威给他颁了奖。1960 年2月,他甚至邀请前苏联贸易部长阿纳斯塔斯·米高扬到眺望农场作了两 小时的访问。不过,在他颂扬卡斯特罗,吻古巴国旗,接待米高扬的时候, 他的美国朋友们非常伤心,有的甚至同他断绝了关系。1960年7月,在美国 和古巴的关系全面恶化之后,海明威终于离开了古巴,迁回爱达荷州。作为 一名爱国主义作家,海明威特别看重自己的美国公民身份和应尽的义务。      1959年,海明威并没有亲眼看到卡斯特罗领导的武装起义,在古巴政局 剧烈动荡的时候,一位移居西班牙的美国人,邀请海明威到他的庄园来度过  “危险夏季”。这位美国人叫比尔·戴维斯,是海明威的崇拜者,海明威亲 昵地称其为“我的黑鬼,我的奴隶”,他自己则自称“光荣的唯唯诺诺的人”。 在西班牙,海明威为自己安排了六十岁生日的盛大宴会,朋友们从美国和欧 洲各地纷纷飞来,参加这次在美国住西班牙领事馆举行的宴会。就在热烈、 狂欢的气氛下面,就在玛丽全力组织海明威生日宴庆的时候,海明威制造了 他一生中最后一次婚姻危机。老海明威爱上了一位十九岁的爱尔兰少女—— 瓦莱丽·丹比—史密斯,并成功地使这位迷人的黑发美人成为自己的情人。 凭藉着温顺、服从、容忍、大度,玛丽才得以维持自己的婚姻。     海明威生命中的最后八年,是一个身心崩溃的过程。早在1954年,小说 家诺尔曼·刘易斯在海明威获得诺贝尔奖后不久遇到他时,就感觉到: “他 有了名……但他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最可怜的一个人了。”无数次意外的事故 和疾病,摧毁了他坚强的体魄,体重下降、皮肤病、酒精中毒、视力衰退、 糖尿病、可疑的血色素沉着病、阳萎、高血压、肝炎、肾炎等等,多得让人 吃惊的疾病恶魔一样地缠绕着他,摧垮了他生存的意志。1960年11月30日, 
海明威飞往明尼苏达的罗切斯特 (玛丽的故乡),住进了梅奥诊所的圣玛丽 医院。然而,痛苦的电震疗法和心理治疗,既没有治好海明威身体上的疾病, 也没有治好他心理上的疾病。对此,海明威的第三任妻子马莎·盖尔霍恩表 达了亲朋好友们的一致看法: “梅奥在海明威治疗上犯了极大的错误。”      身心疲惫的海明威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巨大痛苦。他身体虚弱,满脸 病容,充满了可怕的幻想和恐惧。1960年6月,他悲哀地感慨:“一个人所 关心的是什么呢,维持健康,好好工作,同朋友们共吃同饮,在床上过得愉 快,这些我都没有。”作为硬汉子,海明威有自己的生活准则,那就是骄傲、 独立、强有力地生活, “我就是那样生活的,我也是必须那样生活的——要 么就不活。”在 《老人与海》中,他表达了同样的生活信念:“一个人能够 被毁灭,但决不能被打败。”尽管几乎拥有了一切:朋友、女人、财富、诺 贝尔奖,但此时的海明威失去了高大强壮的身体、无与伦比的运动能力、文 思泉涌的创作才华。海明威需要的是尊严、光荣、强健有力地活着,他不能 丢掉 “硬汉子”形象,不能容忍自己的软弱无力,不能容忍别人的同情、怜 悯和救护,于是他的结局也就注定了。 “当他已不能让人当做厄内斯特·海 明威看待时,他只好选择死。”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就醒了,大约七点钟左右, 他从地下室里拿出英国制造的博斯猎枪和一箱子弹,然后上梯子回到门厅 里,无比冷静地把两颗子弹推进弹舱,把枪管含在嘴里,有他那只写下了大 量不朽巨作的手,在一生中最后一次扣动了扳机。      爱达荷州的枪声震惊了全世界。全球各地的文学界、新闻界和各种肤色、 各种语言的读者,都表达了对这位世界文坛巨人的最真诚的哀悼。这枪声结 束了美国文学史上的海明威时代,也为多姿多彩的海明威神活写下了最壮丽 的一笔。 
                                她们都可爱      海明威一生中有过许多的女性,除了结过四次婚,有过四个妻子 (他恰 好有四个姐妹)以外,还有一些情人。终其一生,他始终在追求新的面孔、 新的感觉、新的情爱。另一方面,海明威高大的身躯、英俊的形象和独特的 硬汉子风度,也强烈地吸引着不同风格的女性来到他的身边,特别是在他成 名之后,更是成了许多女性青睐的目标。可以说,海明威生活中不断变换的 新女性,他的多姿多彩的浪漫情爱史,构成了海明威生活的另一半。 

                                  阿格妞丝      大部分指责海明威的人,总忘不了抨击他 “好色”、“喜新厌旧”,海 明威的风流艳史,也确实为这些指责提供了论据。有趣的是,青少年时代的 海明威却是一个不善于和女朋友交际的腼腆的男孩子。      海明威的父母都是非常传统、严肃的清教徒。在他们的宗教训练下,海 明威少年时对女孩子没有什么兴趣。他中学时代经常一起长途徒步旅行的朋 友刘易斯·克拉拉汉曾回忆说:海明威 “在约会女孩子上不很积极,有时候 似乎还有意地躲着。”埃德大夫还对海明威硬性灌输了对性的恐惧感: “手 淫将导致失明、精神错乱以致死亡,嫖妓就会得可怕的性病。”尽管海明威 后来吹嘘说,他在中学时代就与印第安姑娘普鲁迪·博尔顿有过性的体验, 那是吹牛,实际上,直到1918年他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梅斯特雷作短暂 休假时,面对一位上前来勾搭他的军妓,他还极其害羞发窘,不知所措。      海明威的爱情启蒙,来自一位可爱的女护士,她叫阿格妞丝·冯·库罗 夫斯基。当时,海明威在意大利战场上负伤后,躺在米兰的医院里,阿格妞 丝则是负责照顾他的护士。这位比十九岁的海明威大七岁的女护士,来自美 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日耳曼教区,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美国人,她风姿 绰约,栗发蓝眼,热情活泼,秀丽迷人,是 1918年美国在意大利北部一颗闪 烁的明星。当时的海明威则是意大利战场上最英俊、坚强、魁梧的男人之一, 而且有着传奇般的负伤经历,头上罩着英雄的光环。他们深深地相爱了。为 了与海明威在一起多呆一些时间,阿格妞丝经常主动值很辛苦的夜班。      在阿格妞丝的精心照料下,海明威的身体迅速康复。他们一起参观了大 教堂、拉斯卡拉歌剧院等处,一起到圣西罗区去看赛马,一起漫游了加莱里 阿,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爱情的足迹和甜言蜜语。即使在阿格妞丝被调到外地 去执行任务的日子里,他们也忍受不了短暂分离的寂寞,几乎每天都要向对 方写信,诉说相思之苦: “亲爱的,想我吧!紧紧地拥抱着你的人,她的吻 也深深地植入你的左眼中……我每天都在想念和回味躺在你那双壮实的臂弯 内的甜蜜。你能爱我,我真感到骄傲,有时真狂热到想把这一切都大声说出 来……如果此信收到时已是圣诞节,你就想着你会收到我给你的一份礼物的  (以后你一定会收到的)。我再一次告诉你,我爱你。”      不幸的是,他们之间如胶似漆的爱情,就象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初 恋一样,没有美妙的结局。1919年1月,海明威伤愈先期回国,分手时,两 人信誓旦旦,相约等阿格妞丝一回国就结婚。然而这种相约只是一个七彩的 肥皂泡,海明威一走,肥皂泡就破了。阿格妞丝爱上了上尉多梅尼科·卡拉 乔洛。阿格妞丝承认,这位拿破仑公爵的继承人 “有一个温柔美好的灵魂— —对我来说,他远远比那个十九岁的小伙子强。” “十九岁的小伙子”当时 只是一个伤愈退伍的大男孩,不仅没有真正开始他的作家生涯,甚至连稳定 的职业都还没有,当然不是最佳的结婚人选。阿格妞丝抛弃海明威后,理由 是现成的:她比海明威大得太多了。同样不幸的是,阿格妞丝最终并未和那 个意大利人卡拉乔洛结婚。因为卡拉乔洛的家庭认为这个美国女人只是追求 金钱和爵位,因而强迫卡拉乔洛抛弃了她。      阿格妞丝的背叛,给海明威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打击,确实,被自己所 钟爱的人抛弃,这滋味是够受的。在奥克帕克满怀希望地等待阿格妞丝归来 结婚的海明威,一下子变得空虚、无聊和嗜酒,以至于大病一场。在多年以 

后写的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海明威借男主人公哈里的口,说出了阿格妞 丝的这次背叛给他带来的深远影响:          她是他所爱的第一个女人,而且是她抛弃了他。他写信告诉      她:“这一创伤他无论怎样也永远医治不好了……他与其他女人睡      觉时只能使他更深深地怀念她。他不可能从对她的爱中自拔出来,      因而对他的所作所为,也就无从计较了。”      阿格妞丝是海明威一生中影响最大的女人之一。当他年轻、伤重虚弱、 孤独无援时,她让他第一次明白了女性的温柔、体贴;当他沉湎于甜蜜的爱 情之中时,又是她第一次使他体会了感情的不可信赖。最主要的是,我们有 充分的理由做这样的猜想:为了向阿格妞丝表明他非常值得她爱,为了让她 感到悔恨,在被抛弃之后,海明威才奋发努力,得以取得辉煌的文学成就, 也就是说,是阿格妞丝刺激、促使海明威成为了一代名家。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与阿格妞丝分手之后漫长的岁月中,海明威始终 采取感情上的防范措施,为了预防妻子移情别恋,他总是一方面维持现有的 婚姻,一方面寻找新的女性,作为未来的妻子预备着,一旦他认为现有婚姻 有破裂的危险时,便抢先抛弃妻子,以免被她所抛弃,然后与事先已有了交 往的新女性一起营造新的爱巢。此外,和阿格妞丝的感情纠葛,也使海明威 生平中形成了另一种模式。每当他受了伤或遇到危险时,总有一位女性来到 他身边,悉心照料他,与他共患难,共同度过危机。他与马莎·盖尔霍恩感 情的发展,就是在他所住的马德里旅馆遭到轰炸时。而他爱上玛丽也是在伦 敦空袭时期,在一场灾难性的车祸之后,玛丽悉心地照料了他。这些女性又 促使他创造了一部又一部的优秀作品。阿格妞丝给了他创作《永别了,武器》 的灵感,阿格妞丝本人也在其中的女主人公凯瑟琳身上永久地再现了自己。 


                                   哈德莉      阿格妞丝第一次让海明威领略了女性的温馨,但第一次使海明威感受到 爱情完美的,则是哈德莉·里查森。1920年 11月初,海明威和父母大吵一 次,被赶出家门后,住在芝加哥东大街一位朋友的房子里。在那里,他与哈 德莉相识,并且双方一见钟情。      哈德莉比海明威大八岁,1891年 11月出生于圣路易斯。她身材修长, 容貌端庄秀丽,满头金发,风度迷人。而且,她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是一个 颇有才华的钢琴手,曾经在圣路易斯开过个人音乐会,只是因为身体不行而 放弃了音乐生涯 (和海明威之母因眼病而放弃音乐生涯一样)。父母和叔叔 去世后,给她留下了一笔遗产,使得她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哈德莉的美貌 和气质很快就打动了海明威的心,海明威的热情活泼、激情洋溢以及战争中 的英雄业绩,同样吸引了哈德莉。海明威把哈德莉从一直在别人保护下过生 活的状态中拉了出来 (哈德莉小时候曾经从窗户上摔下来,背部受重伤,从 此一直被作为病人对待),恢复了她对生活的自信。      由于海明威住在芝加哥,而哈德莉则住在圣路易斯,因此在他们热恋的 十个月中,他们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只有六个星期,恋爱的主要内容是通信。 在这些情书中,哈德莉诉说自己的相思之苦,充满了痴迷的爱的呓语:          亲爱的,你要知道,你是如何被深深地爱着——我们在一起总      如此和谐美满,你和我亲近时,我感到如此幸福,有力量,相信你      也认识到这一点。啊,亲爱的,我从未如此热烈地爱过别人。厄内      斯特,没有你,我简直无法活下去……我为你祝福世界上最美好的      一切,你要什么,我都会尽力满足你。      1921年9月3日,海明威和哈德莉在密执安州霍顿湾的一个卫理公会教 堂举行了婚札。八个月之后,他们去了巴黎。      海明威始终认为他的母亲控制了他父亲的生活,因此,他从一开始就决 心要主宰自己的生活。他对哈德莉非常严厉,要求她处处屈从于自己,甚至 在日常生活开支方面也是如此。另一方面,哈德莉性格极为温顺柔和,非常 感谢丈夫对她的爱,完全忠于他,因此,虽然她比海明威大八岁,但从来就 没有扮演过他的母亲的角色,有时倒是宁愿把海明威当作父亲对待。严格地 讲,海明威不是个很好相处的人,他有时全身心地沉醉于创作之中,有时又 狂热地从事拳击、旅行和其它户外活动。而且他对性生活有一种奇怪而又独 特的看法。他认为性生活和文学创作之间有直接的联系,为了保证创作精力 和灵感, “当我辛勤创作时,我必须减少性行为,因为二者都是同一动力所 发动的。”      在巴黎的婚姻生活,一开始是非常美好的。海明威忙于结交文学界的朋 友,写作诗歌和小说,到欧洲各地去采访,为 《多伦多星报》撰写有关欧洲 各国的报道。哈德莉则完全是一个贤慧的妻子,对于不太舒服的居住条件和 专心于工作的海明威毫无怨言。她学会烹饪,法文有了很大的进步,陪伴海 明威去意大利探险,去西班牙斗牛,去瑞士滑雪。生活中似乎阳光灿烂。      阴云很快就飘过来了。1922年12月中旬,哈德莉从巴黎赶往瑞士洛桑, 准备和海明威一起度过另一次滑雪休假,她随身携带着海明威尚未发表的原 
稿、打字稿和复印本,她把它们全部装在一个手提箱内。在巴黎上车时,她 先把装满手稿的手提箱放在车箱里,然后下车去看她的衣箱是否装上了车, 等她返回车箱时,手提箱不见了,不知是哪个小偷顺手牵羊偷走了。手稿丢 失给海明威的打击是巨大的,1951年他曾告诉查尔斯·芬顿:“手稿的丢失 使我痛苦万分,我恨不得去做外科手术,以求忘却它。”玛丝琳也证实了这 一点: “他是彻底地病倒了,这件事几乎置他于死地。”这件事是对他们的 婚姻生活的第一次灾难性的打击,也是他们爱情的转折点。海明威认为,哈 德莉如此随便地携带和丢失他的文稿,表明了她对他本人和他的事业的漫不 经心,他把这次损失与妻子的不贞联系在一起,把失去文稿和失去爱情同等 看待,他曾经尽力想原谅她,但始终没有做到。      他们婚姻生活中的第二次危机是哈德莉的怀孕。年青的海明威当时正沉 浸于五彩缤纷的文学梦中,根本没有做爸爸的准备。哈德莉怀孕后,他非常 幼稚、自私地责怪哈德莉,认为他约束与限制了他的自由,甚至在他向朋友 们宣布他妻子怀孕的消息时,毫不掩饰自己的痛苦和无可奈何。哈德莉提出 回加拿大分娩,也让海明威很不高兴。他留恋巴黎,留恋文学圈子中的朋友 们,尽管他顺应哈德莉的要求,随她一起回到了多伦多,但小孩出生后仅三 个月,他便迫不及待地携哈德莉母子一起回到了巴黎。      哈德莉生完小孩后,逐渐发胖,外形越来越像是一个家庭主妇,同时, 她与海明威之间八岁的年龄差也越来越明显。哈德莉希望过平稳、安宁的家 庭生活,海明威则激情勃发,活力非凡。也就在这时,他认识了一位性感迷 人的英国女郎,玛丽·达芙·特怀斯登太太。她 “身材婀娜多姿,像赛艇的 艇身”,有一双灰色的眼睛和一头剪得短短的亚麻色的秀发,而且是一位潇 洒、富有情趣的酒友。海明威称她为 “嗜酒的迷男狂”,并实实在在地被她 迷住了。当自己的妻子穿得又破又旧,穷得连补鞋的钱都没有的时候,海明 威却慷慨地把大笔钱借给名声不佳的达芙。为了得到达芙的青睐,海明威甚 至愚蠢地和自己的朋友哈罗德·洛布互相争风吃醋,最终发展到想用拳击决 斗,来解决争端。      经历了三次危机——丢失手稿、使人讨厌的多次怀孕以及和达芙·特怀 斯登的调情,海明威和哈德莉之间的婚姻依然勉勉强强地维持下来了,因为 奥克帕克清教徒似的习俗与教义的残余意识管束着他,使他不敢轻易拆散自 己的家庭。然而,堕入婚外恋的海明威在道义上失去了自制力,他摆脱不了 感情的诱惑。对妻子的感情日趋淡薄,婚姻的破裂只是时间早晚的事了。      作为一名优秀的女性,哈德莉帮助海明威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作家。当海 明威不再需要她时,她庄重而高贵地同意离婚,用最后一点精神力量,撑起 了自己的自尊,扮演了被抛弃的妻子这个角色。对此,海明威非常感谢,他 把 《太阳照样升起》的全部版税送给了哈德莉。在给哈德莉的信中,他真诚 地写道:          对我过去的写作,你给予了支持和帮助。要是我没有和你结婚,      没有你的忠诚,自我牺牲精神,经常的鼓励和爱情方面的支持,—      —以及具体的现款支持,我根本写不成 《在我们的时代里》、《春      潮》、 《太阳照样升起》这些著作,一本也写不成……我多么敬佩      你纯净的思想,你的才智,爱慕你的胸怀以及你那十分可爱的双手,      我常常祈求上帝,愿上帝补偿我给你造成的巨大创伤,你是我所有 
认识的人中最善良、最诚实、最最可爱的人。 

                                    波琳      从哈德莉那里抢走海明威的是波琳。这是位娇小玲珑、黑头发、黑眼睛 的妙龄女郎,1895年7月22日出生于依阿华州的帕克斯堡,父母和叔叔都 非常富有。比海明威大四岁。她并不是个十分美貌的人,但富于性感和讨人 喜欢。1925年3月,经朋友的介绍,海明威在巴黎认识了波琳,同年秋天, 海明威在摆脱了对达芙的迷恋之后,把感情寄托在了波琳的身上,随即,波 琳开始了从哈德莉那里抢走海明威的努力,为此,她曾经不怀好意地向哈德 莉写信,炫耀她和海明威的私通: “我喜欢你的丈夫海明威。只要有可能我 就想方设法多去看他几次,同样他也尽可能来看我。”      面对海明威和波琳之间令人羞辱的暧昧关系,哈德莉也激烈地抗争过, 但更多的时候,他采取了容忍和默认的策略。她强忍着内心的痛苦和不快, 希望保护幼小的儿子邦比,希望海明威对波琳的迷恋逐渐冷淡下来。但她失 败了。波琳不仅仅富有和衣着入时,而且野心勃勃,抓住海明威之后,她是 不会放弃的,除非海明威自己挣脱开来。      海明威被波琳引诱过去的原因是很多的。他还年轻,感情上尚未完全成 熟,以致不能或不愿意承担家庭和作父亲的责任;受到巴黎的放荡生活、西 班牙的多次旅行以及和达芙调情的影响;与哈德莉婚姻中的几次危机使他感 到厌烦,渴望寻求新欢;他被波琳的风度和财富所吸引,与波琳结合后,能 过一种舒适的生活。      海明威的母亲是圣公会教徒,他本人从幼年时起就是公理会教徒,他和 哈德莉是在卫理公会教堂结婚的。波琳则是天主教徒,为了和波琳结婚,海 明威不得不言不由衷地背叛自己原来的信仰,转而成为天主教徒。1927年5 月10日,海明威和波琳的婚礼,在埃朗的圣·奥诺雷天主教堂举行。婚后的 第一年,他们住在巴黎,波琳的富有给他提供了舒适的生活条件。波琳那个 无儿无女且十分富有的格斯叔叔,为他们在卢森堡花园附近一条幽静狭窄的 街道上租下了一套优雅的住房。也正是这个叔叔后来出资帮助他们买富丽堂 皇的房子、第一辆汽车、渔船和去非洲狩猎。      1928年3月,海明威陪着怀孕的波琳一道乘“奥利塔”号船返回北美大 陆。并定居在基韦斯特。      婚后几年的生活是温馨的。1928年6月28日,波琳生了第一个儿子(海 明威的第二个孩子)帕特里克。产后仅仅六个星期,波琳就把孩子交给了自 己的父母。一方面这是因为她和海明威一样讨厌孩子,另一方面,她想尽量 使自己陪伴在丈夫身边。他们一起周游美国各地,去欧洲漫游,重温往日的 欢乐。波琳尽量使自己顺从海明威的意愿,和他一起钓鱼、打猎、看斗牛, 以及观赏拳击、赛马、自行车赛等等。1931年 11月,波琳生了第二个儿子 格雷戈里·汉考克。波琳本来想生一个女儿让海明威高兴 (海明威有了两个 儿子,他渴望有个女儿),但命运还是安排她生了个男孩。这或者预示着波 琳将失去海明威的宠爱。      由于连续两次剖腹产,妇产科大夫劝波琳不要再生孩子了,因为这太危 险,但波琳拒绝实行节制生育,从而导致了他们在性生活和夫妻关系上的不 和谐。然而,真正的威胁来自珍妮·梅森,海明威夫妇是在1931年9月乘“法 国岛”号轮船赴纽约途中,结识这位妙龄女郎的。她年方二十二岁,端庄秀 丽,高大健美,举止活泼风趣,文雅高贵,当时的美国总统柯立芝称她为访 
问过白宫的最漂亮的女人。更妙的是,她和海明威有几乎完全一样的爱好, 喝酒、开快车、到古巴钓鱼、到非洲打猎,是一位名符其实的神枪手。此外, 她具有艺术天赋,擅长创作歌曲、刺绣和雕塑,她曾经为海明威雕塑了一座 胸像。总之,她正如她自己为自己写下的墓志铭所说的那样, “才华横溢, 无一精通”。海明威一见到珍妮,很快就被她迷住了。他们经常一起喝酒、 开车兜风和驾船去深海钓鱼,象一对热恋中的青年人一样毫无顾忌,忘乎所 以。      眼看着自己的丈夫和情人一起寻欢作乐,波琳尽管很痛苦,但她竭力克 制自己的不满情绪,不仅没有责怪海明威,而且竭力讨他的欢心。她设法陪 海明威一起去游泳池游泳、乘渔船钓鱼、去非洲打猎,甚至把自己的头发染 成像珍妮那样的金黄色。波琳在容忍和等待了四年之久之后,终于赢得了这 场艰难的竞争。      海明威准备带波琳去非洲打猎的消息,传到珍妮耳朵里之后,痛苦的嫉 妒使她丧失了理智,以至于鲁莽地从二层楼的阳台上跳下来自杀。当她躺在 医院病床上治疗摔断的脊背时,海明威却带波琳去了非洲。或许是为了报复 情人的负心,1934年底到 1935年初,珍妮和海明威的朋友布罗尔·冯·布 利克森一起赴非洲猎狮,并且在那里和一位白人猎手理查德·库珀上校发生 了性关系。珍妮的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显然激怒了海明威。而接下来的另 一件事,直接促使了海明威和珍妮的决裂。珍妮在接受心理治疗时,曾向她 的精神病医生劳伦斯·库比透露了海明威的一些私生活的内容,而这位大夫 却将这些材料用于对海明威的小说进行心理分析,这自然使海明威极为不 满。海明威与珍妮的关系破裂了,但我们能从 《非洲的青山》、《有的和没 有的》、 《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快乐的生活》等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身上, 找到珍妮的影子。      波琳击败了珍妮,但并没有拴住海明威那颗喜新厌旧的心。海明威在同 一个女人的爱情遭到失败之后,经常会更强烈地向另一个女人求爱。阿格妞 丝同他断绝关系之后,他很快就和哈德莉相爱,达芙的引诱、挑逗,促使他 去追求波琳,而1936年4月和珍妮的罗曼史的结束,使得他在同年12月遭 到马莎·盖尔霍恩之后,很快就和她一起堕入情网之中。      波琳一直耐心地等待海明威和马莎的决裂,就象他和珍妮的决裂一样, 但这次的等待却没有什么好的结果。显然,马莎不同于珍妮,珍妮嗜酒、情 绪不稳定,而且是已婚的有夫之妇,马莎虽然不如珍妮美艳,但她没有珍妮 的那些毛病。在年轻的马莎的光耀面前,四十四岁的波琳没有任何优势,她 原来击败哈德莉的所有好处:金钱、风度、机智、情趣、善于待人接物、有 决断、讨好丈夫的愿望和忘我等等,全都灰暗下来,再也打动不了海明威的 心。      海明威本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