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征战五千年-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路上随时检查防线的破绽,源自张巡的铁壁技能在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李悠总能发现那些丘尚俭、姚平仲他们没有觉察到的漏洞,并在敌军开始针对性进攻之前弥补上这些问题;而且他每到一处都会取出震天弓施展自己的绝妙箭术,射杀敌军大将,让大魏军的士气为之一振;在李悠的居中指挥下,这尉州城似乎真的变成了铜墙铁壁。
第一天袁章似乎是在试探,并未投入太多兵力,他自己也和李悠一样不时地在尉州城各个方向巡视一番,似乎在寻找进攻的重点方向。
一直鏖战到日落时分,唐括部损失了两千多名勇士,而大魏的士兵也有三四百人伤亡,这些人大多都是伤在敌军的箭矢之下;在攻城战中,实力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攻守双方的交换比一般在十比一左右,而如今大魏士兵的伤亡远超出这个数字,唐括部士兵的精湛箭术可见一斑。
“将军,敌军退了,我们今晚是不是寻找机会偷袭一番?”看着唐括部的士兵们如潮水般退去,钱骅心有不甘的说道。
“不,我们初来尉州城,城中还未彻底清理干净,加之那袁章肯定会防备我们偷营,因此还是慎重一些的好。”虽说张巡当初多次和李悠说过守城最忌讳死守不出,但如今尉州城的行事和睢阳城大不相同,自然不可一概而论。
睢阳城早已被张巡经营的如铁桶一般,城中军民皆愿为张巡效死,而尉州城中还有大量的文官、豪绅,或许还有唐括部混进来的奸细,这些都是不安定因素;而且张巡当时外无援兵,不得不主动出击以消耗敌军的实力,如今大魏还有十万后军。。。。。。
十万后军?想到此处李悠忽然警觉起来。(未完待续。)
第188章 围点打援(加更求月票)
袁章围住尉州城,并不一定是要在最短时间内攻下尉州,捉住李圭,而是要以李圭为诱饵,吸引后军的十万禁军前来救援,以逸待劳将他们歼灭在尉州城下。
这是要围点打援啊,李悠瞬间明白了为何今日的攻势这般微弱,起码在现在这个时间袁章的目标并不是城中的他们,而是后军的十万禁军;李悠他们在等援军,而袁章同样是如此,只不过一个是希望和援军合兵一处击溃唐括部,而另一个则是早已设下了埋伏,静静地等着大魏的援军入网。
他现在已经歼灭了前军的十万兵马,英国公丘元德等功勋宿将被一扫而空,中军又在杨介夫等人的阴谋下一朝溃散如今只剩下了三万多人,要是再把后军的十万人吃掉,那么大魏禁军的精髓就会一扫而空,再也没有哪支军队能和他们正面对抗了。
若是早些猜出他们的打算,我定不会。。。。。。李悠方才后悔了一半又无奈的摇摇头,就算提前知道了他也只能将李圭带到这尉州城中来,不然的话军心散乱的中军肯定不是唐括部的对手,野战厮杀又是他们最擅长的领域,再加上隐藏在暗处的奸细,他们肯定会被一战击溃,说不定不仅如今的三万多人保全不了,连李圭都要落入他们手中。
到了那个时候,前军、中军皆丧,连皇帝都落入他们手中,后军拿什么去和唐括部打?依旧摆脱不了溃败的命运,反倒是现在,如果他们察觉了袁章的计划,不那么急着进军,稳扎稳打的前行,和城中的李悠里应外合之下说不定还有几分击退唐括部的可能。
不能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到后军统帅的身上,必须派人出城去将这个消息告诉他们,商量好接应的时机;李悠想到这里立刻召集钱骅、丘尚俭、姚平仲、秦谭胜等人军议,共同讨论该如何应对这件事。
“后军统帅是江夏侯郭永忠,此人性烈如火、暴躁之极,听闻陛下困在尉州,必定会日夜兼程前来救援。”听完李悠的分析,久在京城,对勋贵一系最为熟悉的丘尚俭皱眉说道,“如此怕是正好中了贼子的奸计。”
“为今之计,唯有派出勇士突围找到江夏侯,希望他能听得进去劝解,行军之间稍微谨慎一些。”钱骅的建议得到了众人的一直赞同,接着他们讨论起信使的人选来。
“此人须得勇武过人能突破唐括部的重围,又要有一定身份能和江夏侯说得上话,只是这样的人如今军中恐怕不多吧?”姚平仲迟疑的说道。
“若论武勇,城中怕是没人能胜得过振威营的周伯符,而且他是会宁侯的次子,有了这个身份,江夏侯起码能把他的话听完,只可惜这周伯符身子太重骑不了马。”见识过周伯符勇武的钱骅遗憾的说道。
这次不比睢阳,在睢阳城中有张巡统帅诸军,自己大可以突围出去,而如今尉州城中的军政要事都压在了自己肩膀上,没办法离开大军前去送信,不然以自己的武勇和嘉州伯的身份,或许还有说服江夏侯郭永忠的可能。
钱骅和丘尚俭不以武艺见长,而且和李悠一样身兼要职离不开尉州,众人商议了好半天最终决定让李悠麾下的指挥同知、东川伯的四子郭元景来担当这一重任,郭元景究竟沙场磨练武艺出众,身份比起李悠、钱飒和周伯符等人虽然略有不如,但也并非无名之辈,在郭永忠面前也算是勉强说得上话。
既然已经商定,事不宜迟,当晚众人就根据城外唐括部的布置制定策略,郭元景也挑选了一批勇士先行休息准备着明日的突围。
依旧是拂晓时分,东门外一阵喧哗,城中的大魏骑兵突然杀出,唐括部虽然早有提防但一时之间也有些散乱,南门和北门的大军同时向东门靠拢,城外的包围圈出现了一丝破绽,郭元景立刻带领精锐兵马趁机杀出,在损失了近百名骑兵后他终于杀出了重围,带着手下兵马向后军可能出现的方向奔去。
为了掩盖他们此行的目的,李悠还命令制造了一些蜡丸藏在郭元景的部下身上,上面写着些催促援军早日到来的话,希望能稍微迷惑袁章片刻。
郭元景突围之后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的向后军赶去,累死了若干匹马,抛下了半数士兵,数日之后终于找到了江夏侯郭永忠的大军。
来到营外报上自己的名号,出示了身份文书,郭元景总算是见到了这位江夏侯,进帐之后郭元景连忙行礼道,“末将振威营指挥同知郭元景拜见侯爷。”
“你是东川伯家的小子吧?”郭永忠也认出了来人的身份,连忙问道,“听闻尔等护卫陛下前往尉州城,如今形式如何?”
“陛下安然无恙,正在尉州城中休养;尉州城虽然被唐括部十万大军围住,但城中尚有精兵三万,那些蛮夷缺少攻城器械,没有数月的围困断然攻不下来。”郭元景想着先安下江夏侯的心。
谁知道这话落到郭永忠耳中却变了味道,他冷哼一声道,“岂有一国之君被蛮夷围困数月之理?你等勿用担心,我这就加快行军速度,不出五日定能赶到尉州城下,将陛下救出来。”
“侯爷,万万不可啊,如今蛮夷大军并未全力攻城,就是想以逸待劳、伏击侯爷的大军。”郭元景暗暗叫糟,连忙劝解道,“城中有嘉州伯等人在,坚持数月不成问题,侯爷还是稳妥一些的好,到时候里应外合必可大破敌军。”
“嗬,老夫上阵打仗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那儿吃奶呢?怎么?如今倒是想教老夫怎么打仗了?”谁料俩人越说越不投机,没几句话郭永忠就将他赶了出去。
而他麾下的大军又加快了行军的速度,匆匆往尉州城赶来,郭元景一路上多次想要进言,却被挡在了帐外,眼看着大军一步步的接近尉州城。(未完待续。)( )
第189章 孤军奋战(感谢江湖夜话01的万赏)
大魏宣和二年,李圭率领三十万大军御驾亲征迎击入寇犯边的唐括部,先是前军被唐括部掘开河堤水淹大营全军覆没,接着军心散乱的中军炸营崩溃,仅剩下三万大军拥着李圭逃入尉州城据城死守,盼望着能和江夏侯郭永忠的后军合力击败围城的唐括部。
可惜性子暴躁的郭永忠仓促行军,中了唐括部早已设好的埋伏,十万大军损失过半,江夏侯郭永忠、宣宁伯曹显等多名勋贵战死沙场,剩余的大军四散而逃,仅剩下前来求援的振威营指挥使郭元景收拢数千败兵在城外寻觅时机。
城外的战事也惊动了城中的李悠等人,他们虽然没有收到江夏侯发来的信号,但也立刻做出了反应,李悠带着城中最精锐的骑兵杀出城去准备接应江夏侯,却被袁章留下的军队死死挡住,厮杀半天之后袁章结束了伏击战,带着大军返回尉州城外,李悠见时机已失只好带着兵马返回城内。
“李兄,江夏侯的援军已经被我等全数围歼,你们如今已经没有援军了。”袁章来到南门外,志得意满的说道,他手下的唐括部士兵也随即向他们展示了江夏侯的旗帜、嘉洲以及。。。后军将领们的首级。
“看来郭元景还是没有说服江夏侯。”钱骅狠狠一拳砸在城墙上,他现在无比后悔自己当年为什么没有勤练武艺,若是让他出去的话,身为昌华伯世子的他和郭元景说话的分量肯定不一样,或许还有机会说服郭永忠。
“事到如今说这些已经迟了,如今将士们的士气大落,须得防备敌军乘机攻城。”如今就只剩下我们孤军作战了,没想到刚离开睢阳不久又要面临同样的局势啊,叹罢李悠从身后取下震天弓,抽出雕翎箭对准了百步之外的袁章,现在不能再任由他肆意夸耀战绩打击城中的士气了,就让我用这一箭叫你闭嘴吧!
竭力将震天弓开到半满,然后猛地从城墙后转出来瞄准袁章就射,雕翎箭闪电般向正指着江夏侯大旗喊话的袁章射去。
“。。。。。。李兄若是想离去,袁某当定让开出路。。。。。。不好!”正说话间袁章忽然看到一点寒芒向他袭来,身前的亲卫连忙高高举起盾牌迎向箭矢,而袁章也飞快的拔出了腰间的宝剑。
雕翎箭像穿透一张纸一样毫不费力的破开了亲卫手中的牛皮大盾,继续向袁章飞去;可惜亲卫的大盾终究让雕翎箭的飞行方向发生了一丝偏转,也为袁章赢得了时间;他挥舞手中的宝剑向箭杆劈去。
劈中了!袁章还来不及欣喜,加重的箭矢上传来的力量让他持剑的右手犹如电击一般被忽的震开,长剑脱手而出,他连忙偏头,这才躲过了致命一击。
雕翎箭飞入袁章身后的人群之中,一个倒霉的家伙被直接射穿了胸口,惨叫一声跌落马下,他们看到李悠再次将羽箭搭在长弓上,都下意识的向后退了一步。
“哈哈。”城上的守军看到李悠一箭之威吓得敌军如此模样,不禁笑出声来,而钱骅、丘尚俭等人乘机鼓舞士气,一时间方才低沉下去的士气又恢复了一些。
“哼,今日暂且回营。”在两军之前丢了面子的袁章见大魏军的士气已经被稳住,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加之大军今日歼灭郭永忠所部消耗同样不小,也就不再坚持,反正大魏的兵力都被自己打得差不多了,大不了就在这尉州城下多耗几日罢了。
“呵呵,唐括部不过如此,若是明日他敢再来,本将必取他的性命。”李悠知道这时候正是要坚定士兵的信心的时候,所以故作豪迈的说道。
“指挥使大人威武!指挥使大人威武!”赵虎臣等宿将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马上大声呼喊道,一时间城墙上全是大魏士兵们的呼声。
“军中的士气总算是被安抚住了,不过接下来该如何应对还得好好商议一番才行。”高举震天弓接受了一会儿士兵欢呼的李悠退下来之后却是面色严峻。
夜间,安排好城墙上的值守,钱骅、丘尚俭、姚平仲、秦谭胜等人又聚集在一起,商量着接下来的对策。
“方才细细打量了一番,并未看到郭同知的首级,或许郭元景尚在城外。”李悠率先说道。
“即使是以逸待劳,想要以六七万的兵力全歼十万大军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或许郭同知正在收拢败兵准备接应我等。”钱飒附和道,唐括部并未派出全部兵力来对付郭永忠,他们毕竟还要留些人马来抵挡城中的进攻。
“兵法有云:十倍围之;唐括部十万大军经过多次征战,纵使接连大胜也消耗了不少,这几****细细地查看了一番,他们眼下大概有八万余兵力;而江夏侯乃是久战宿将,即使中了埋伏也不会全无反击之力,这一仗他们少说也得伤亡万余人。”丘尚俭的观察极为细致,“以七万兵力想要打下三万大军防守的尉州城,恐怕是痴心妄想,只要我们坚守数月,各地勤王兵马接连到达的时候,就是唐括部全军覆没的日子了。”
“恐怕我们等不了这么久,国不可一日无君,若陛下一直被困在尉州城,无法发出诏令,十天八天的也就罢了,要是时间长了,恐怕会发生大变。”李悠隐晦的说道,京城中的杨介夫等人是肯定不会给他们这个时间的。
别说几个月了,就是一个月两个月,恐怕京城那边的文官早就以国家安危为借口撺掇太后另立新君了;到了那个时候,即使李悠他们能打退唐括部,带着李圭返回京城,又能落得了什么好去?
钱飒和丘尚俭对他没说出的话心知肚明,而姚平仲和秦谭胜似乎也觉察到了什么,一时间议事的大厅里陷入了寂静。
李悠忍不住将目光投向京城的方向,也不知道姚广孝和许光现在回到京城没有?京中的局势如今又是何等模样?(未完待续。)
第190章 京城局势
姚广孝跟随许光回到京城后并未入住嘉州伯府,而是找了一间寺庙挂单,在和方丈交流了一阵儿佛学之后,他很快赢得了方丈的钦佩,不仅给姚广孝安排好住处,还为他解决了度牒的问题,从而让他终于有了合法的身份。
许光也没有从正门进入嘉州伯府,而是在夜间翻墙进去找到了府中的管家等亲信,对他们叮嘱一番又消失在了京城之中;他们这么做也是万不得已,进城时就已经发现街上多了许多皇城司的耳目,勋贵聚集的里坊也不时有生面孔四处警惕的张望,看来杨介夫等人已经将这里当做了防备的重点。
“这些日子京中四处有人散播大军惨败、陛下龙驭宾天的消息,已经有不少商人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去南边避一避了。”假装香客的许光在施舍了一笔香油钱之后获得了倾听道衍大师讲授佛法的机会。
“小爵爷和钱骅等人早有防备,唐括部击溃大军容易,想要击杀皇帝却几乎是不可能,中军靠近尉州城,尉州城城墙高大,若是他们进了尉州拒城而守,唐括部没那么容易攻破城池。”姚广孝这段时间也不是白费的,一路上和许光不时交谈,对于战事的形势有着自己的判断,“这些定是有人在制造声势啊。”
“的确如此,许某跟踪了一名在茶楼上散播谣言的家伙,接着看到他进了皇城司之中,而皇城司早就是杨介夫的地盘了。”许光对战局的判断和姚广孝并无不同,因此没有纠结北方的战事,而是说起京中的局势来。
“最近哪家家王府有异动?”姚广孝闭着眼睛敲击木鱼,用木鱼的声音遮掩俩人的话语,“杨介夫此举乃是为新君登基做准备,若是皇帝驾崩或者唐括部大军即将到达京城的消息传来,就是新君登基之时,到了那个时候即使小爵爷能够将皇帝带回来也晚了。”
“许某这两日都在忙于联络钱爵爷、周学士他们,尚未来得及打听,不过杨介夫等人要下手的话,按照亲疏关系,郕王继位的可能性最大。”说道这种事情,即使胆大包天的许光也感到一阵儿紧张,这可是大魏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大变啊。
“郕王?”姚广孝忽得睁开了眼睛,“我记得当初你说过郕王乃是皇帝的亲弟弟,今年才十五岁吧?若是他登上帝位,内有太后垂帘听政,外有文官垄断朝纲,杨介夫拥立之功在手,朝堂上还有谁能和他抗衡?”
权臣拥立幼帝,从而掌控朝政,这种事情在华夏的历史上屡见不鲜,姚广孝立刻猜出了杨介夫等人的用意,一个十五岁的年轻人懂什么?太后久居深宫、见识浅薄,自此以后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铲除异己了。
“嗯,我打算这就去太平郡主府上打探一番,她和郕王向来交好,由她出面前往郕王府乃是顺理成章之事。”许光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姚广孝默默点头又闭上了眼睛。
“郡主,府外有人求见,他不肯通报姓名,反而送来了这个,说郡主一看就明白。”侍女双手捧过一块玉佩说道。
“哦?”李令月的目光在她手中的玉佩上停留了片刻,拿到手中吩咐道,“快请他进来,把薛绍也叫过来,人带进来之后你去门外守着,不许任何人靠近。”
侍女退去,李令月摩挲着这块温润的玉佩,这玉佩她多次在李悠身上见过,知道这是李悠的家传之物,而如今李悠远征在外,玉佩却突然出现在了这里,莫不是皇兄真的身遭不测了么?李令月陷入深深地担忧之中。
“原来是许先生,许先生要见本郡主,只需通报即可,又何必如此乔装打扮呢?”见来人取下了帽子、假发,李令月立刻认出了许光的身份。
“郡主府上如今有人盯着,许某这也是迫不得已啊。”许光见屋内只剩了李令月和薛绍两人,于是直接说道。
“有人盯着我的府上?”李令月将目光投向薛绍。
“这些日子是有些生面孔在附近晃悠,我没摸清楚他们的目的,因此不好轻易驱赶。”薛绍说道。
“等会再说这些,许先生,你不是跟随嘉州伯出征去了么?怎么如今却回了京城?莫不是皇兄他。。。。。。。”李令月焦急的问道。
“陛下眼下尚算安全,但日子久了就不一定了。”于是许光将姚广孝的分析细细说来,“故而许某想请郡主帮忙查探京中的各个王府以及宫中的太后最近有什么异动。”
李令月的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她想起了一间被自己忽视的小事,刚听到时还不以为意,但是结合许光的话一想,却是非常严重,“郕王昨日被太后召进宫中去了,说是要检查他最近的学业,到今天还不见郕王出来。”
“太后也被他们说动了!”许光惊呼道,虽然因为大礼仪一事导致太后对李圭多有不满,但事情走到如今这一步依旧出乎了他的预料。若是有太后的支持,那么郕王继位就变得名正言顺了,如果事情已经发生,即使李圭能回到京城也无法改变事实,恐怕只能被幽禁于深宫之中了此残生,或者再过上几年等众人将他遗忘之后赐一杯鸩酒了事。
“太后定是受了那些奸臣的蒙蔽,我这就进宫去向太后奏明杨介夫等人的罪责。”说罢李令月就打算出门。
“郡主不可。”许光和薛绍二人同时喊道,见李令月止步薛绍连忙劝道,“如今陛下出征,京中都是杨介夫的耳目,且不说郡主能不能进宫见到太后,即使能进宫恐怕一时也没办法说服太后,反而会将自己陷于危险的境地。”
“那难道我们就在这里等死么?”李令月又想到了当初杨介夫提出的和亲之举,若是没了疼爱自己的皇兄和帮自己说话的英国公,下次杨介夫再提出此事或许自己就要真的远赴漠北了。
“这正是许某来寻郡主的原因。”许光抚须说道。
第191章 暗流
“杨介夫等人之所以能说动太后,是因为他们隔绝了内外,将传入宫中的消息渠道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太后只能通过他们口中获取外界的消息;如果他们欺骗太后陛下已经被唐括部所杀或者掳走,那么太后为了大魏的将来,就只能将皇位传给郕王,帮助郕王身登大宝继续带领大魏和唐括部作战。”许光照着姚广孝的分析给太平郡主解读着如今的局势,“如今杨介夫等人在京中散播陛下龙驭宾天的谣言正是为这一天做准备。”
“所以太后才会将郕王接到宫中?”太平郡主天生聪颖,很快就找到了其中的问题,“但到了今天还没有传出消息就说明杨介夫他们还没有做好扶立郕王的准备?或者是太后依旧对陛下生还抱有希望?”
“或许如此,虽然因为赵王的事情太后和陛下产生了一些隔阂,但另换新君是何等大事,太后迟迟下不了决定也在情理之中;但若是唐括部的兵马真的到了京城之外,恐怕太后也顾不得多想,就必须让郕王继位了。”许光面带忧色,外有强敌,内有奸贼,小爵爷真的能赶在唐括部之前将陛下顺利带回京城么?
“这么说我们现在还有时间?”李令月重新回到椅子上坐下,暂时恢复了镇定,“如今最要紧的一是要先稳住太后,不让太后过早册立郕王;其二要尽快派出人手了解陛下的消息,好压住京中的流言。”
“其三为了避免杨介夫狗急跳墙,我们还得在京中早做准备。”许光补充道,“许某回来的路上,多次遇见杨介夫派出封锁消息的人马,若不是许某武艺尚且过得去,恐怕早就死在半路上了,郡主若是要派出使者,还需精挑细选一番。”
“薛绍,这件事你挑人去办。”太平郡主这几年门下不只是收有王摩诘这样的文人雅客,同样也有武艺不俗的江湖客,这些人都由薛绍管理。
“属下领命。”薛绍已经开始盘算该挑选哪些人手去办这件事了。
“吾等不能这么任由杨介夫肆无忌惮的准备,须得帮他添点麻烦才行。”太平郡主开始盘算着京中的势力对比,“杨介夫此举针对的并非是陛下一人,还有执掌大魏两百余年军权的勋贵一系,他们是想借着唐括部的手杀死陛下,同时消耗勋贵武将的势力,将兵权从他们手上夺回来,虽然大魏七成以上的勋贵都跟着陛下亲征去了,但京中仍然还留有一些实力不俗的勋贵,比如说刚刚进京的昌华伯钱飒。比如说执掌京中城防的魏国公。。。。。。”
“魏国公权力甚重,他手中的五城兵马司执掌京城九门,和执掌腾骧四卫的御马监、掌管京中治安事务的承天府相互监督;他们若想掌握京城,不从魏国公手中接过兵权是不行的,因此眼下保住魏国公的安全才是重中之重;若魏国公安然无恙,那杨介夫等人就不敢贸然行动,若魏国公出现意外,那么距离郕王登基的日子就不远了。”薛绍分析道。
“如今的承天府尹是杨介夫的人,加上拱卫皇宫、查访密事的皇城司,京中已经被杨介夫掌握;而拥立乃是莫大的功劳,难保御马监的人也被他说服;若是魏国公有个万一,陛下若是回来,恐怕连京城都不好进。”只要兵马在手,到时候杨介夫大可以说那是贼人假扮陛下或者陛下正被贼人要挟,妄图骗开城门,反正指鹿为马是这些人的拿手好戏。
“可因为魏国公执掌京中防务,权力过大,他为了避免误会,一向少和晋中其他官员来往,我等即使想求见恐怕也不易。”这一点许光也想过了,可是魏国公在勋贵中地位特殊,他之前也没有和魏国公打过交道。
“而且五城兵马司并非魏国公一言而决,他麾下既有跟随他多年的亲信,也有寒门、世家出身的武将,平日无事尚能维持表面上的样子,真要是有事,猝不及防之下魏国公很有可能被他们拿下。”若守卫京城的兵力全听魏国公的,那谁也不会放心,所以在五城兵马司实行了大小相制的策略,各方势力混杂,很是微妙。
“如今只能想想看谁能在魏国公面前说上话了。”三人齐齐陷入苦思之中,一个个名字呗提起又一个个被否决,最后只能将此事暂且放到一边,商量起其他事情来。
太平郡主利用自己的身份想办法进宫查看宫中的局势变化,试探太后和其他皇室成员的态度,同时接着举办集会交换消息。
而薛绍则负责梳理太平郡主手上的力量,暗地里悄悄扩充实力,防备将来有可能发生的大事,同时派出人手在京中散播与杨介夫相反的谣言,将水搅浑。
许光依旧潜伏在暗处,联络京中的勋贵,向姚广孝通报最新消息,听从他的分派进行各种必要的工作。
于是一股暗流在几乎已经被杨介夫等人掌握的京城中慢慢散播开来,一会是京中有奸臣里通外国企图将大魏卖给唐括部,一会又是陛下已经大败唐括部正要凯旋返京,一会儿又是陛下虽然败了但实力尚存,正在和唐括部对峙;消息一日三变,弄得京中之人争执不休,反倒是陛下已经死了的消息没什么人信了。
皇城司和承天府紧急出动抓捕了不少四处说闲话的,但拷问一番之后才弄清楚,这些人都是些听了点流言蜚语就来显摆自己消息灵通的,并没有抓到有价值的人物。
不久之后,薛绍派出的信使历经艰辛带回了最新的消息,陛下被唐括部的大军围在尉州城中,唐括部苦战多日仍然没有能将尉州拿下。
他们还来不及松一口气,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忽然传来,执掌五城兵马司的魏国公曹雨田昨夜突发暴病身亡,因陛下未归无法决断,因此五城兵马司暂且由兵部尚书袁汝夔掌管。
这是马上就要有大变么?许光等人同时想到。
第192章 突围
“我们得走了。”又一天鏖战过后,李悠看着那些缓缓退去的唐括部士卒说道,到今天他们已经在尉州城坚守快一个月了,但仍然没有看到一名援军,只见到城外偶尔有大魏军的溃兵在某位将领的率领下不时进行骚扰,可这对于眼前的局势来说用处不大。
“如今尉州城还守得住,我们为何要离开?若是到了城外,这些人怕不是唐括部的对手。”钱骅下意识的问道,这些日子他们拒城而守,给唐括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这段时间死在攻城中的唐括部士卒不下两万,算起来袁章的十万兵马现在似乎只剩下五万出头了,不过他们也只剩下了两万多人。
“如今不只是尉州城的问题啊,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援军赶到,京中的局势大概不妙,我们若是再不回去恐怕就来不及了。”李悠远远地看向京城的方向,皇帝离开京城的日子实在是太久,如今即使有风险也不得不离开了。
“可若是咱们走了,城中的百姓怎么办?”钱骅迟疑的问道,他还是有些于心不忍,蛮夷可都是杀戮成性,若是让他们进了尉州城,城内的百姓就要蒙遭大难了。
“袁章知道现在最要紧的是什么,我们突围之后他没时间去进入尉州城,只会紧追不舍,这回京的路上肯定会充满艰辛啊。”李悠感慨道,哎,跟着李圭这样的猪队友实在是太苦逼了,“今晚就开始收拾,后天凌晨我们就突围。”
既然已经决定,那么就要快一些,商量妥当之后李悠立刻去拜见李圭,说明了要突围的计划,李圭略有迟疑,但在李悠稍微说了点自己对京城的分析之后他就再也忍不住了,这些日子他也琢磨出一些不对劲的地方来,当即咬牙同意了李悠的安排。
杨介夫,朕回京之后定会要你好看!年轻的皇帝咬牙切齿的想到,可是他就算回了京城就真的能如自己所愿处置杨介夫么?
钱骅那边去连夜收集粮食等行军必须的物资,丘尚俭、姚平仲、秦谭胜等整理军队,做好了突围的准备。
至于突围的方向,李悠选择了东门,因为首先南门是唐括部防备的重点,那里的兵力布置最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