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敦煌变文集新书-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世所希有,胸前具题万子(字)。仙人一睹,泪双垂流。于是仙人报净饭大王道:「太子●前万字,了了分明。顶上圆光,辉辉现有。不乐珍轮位,直求无上菩提。练行修身,必作四生父母。王若不信,臣以解之。圣子万行具修,六波罗蜜俱备。十九出家,三十成道。菩提树下,降伏众魔。波罗奈城,得●上之法宝。更莫犹预,此事端然,谛受谛听,一一开决,上来所说,不惭仙人说其昔一说三十二相,金轮王周论八十随行,定知是佛,遂使太子闻说将。(下缺)
六、太子成道变文(四)
(上缺)梵王夫人同议,欲与太子谋于婚媾。其太子见道父王夫人,准拟疋示,不乐如斯。其太子自发心愿,求便在后宫结坛说法,集合五百宫人婇(彩)女听受。诸人不知圣教,数中为(唯)有耶殊(输,下同)彩女,识辩(辨)毫相,便施与太子指环。其悉达太子,收在怀中。散后告说父王夫人,只此耶殊彩女纳眷。寂其太子,日夜转持戒行,虽求愿得耶殊彩女,亦似无妻一般。不曾与女同床,日日四暮其身,夜即取于毡褥,别在一边,并无贪俗之事。其父王与夫人言说:「我此太子,且与世间不比,具有毫相双光,常持苦行,心无退转。」便令宫内专切敬重,不遣外边私出。其太子见其父母识知毫相,便欲波逃,愿求苦行。其父王更切堤坊(提防),恐虑透漏。遂差三十宫常加守护,白日在左右伴坐,夜即锁闭房门。其太子端然如守行,瑞相转明。见此世间,有贫有富,有老有亡,其太子更愿雪山修行,不恋世俗。缘太子有于惠眼,渐渐更觅方便。东西守养,年登十九,早知自身,合是有天圣地神,助膺取来。后因亭午之间,行至后园散闷,忽见槽上所有百千疋龙马内,见珠琮(●●)白马一疋。后槽饲马行官数中,见其一人。太子心中思惟,此者一人一马,堪共修行。纔叹羡了,便却归前宫房内。直至二月七日夜至三更已来,忽见四个神人空中言道:「取太子来,修行时至。」其太子睡校(觉),遍体汗流,端然如(而)座。其守伴宫人,例皆不睡。其太子惠眼,观见神人,遂言:「据是圣力取来,其房门閞(关)锁,宫人不睡,此者有何之计?」语由未了,被神人以手指却一匝,宫人例总●(瞌)睡,兼房关锁并开。当时神人取得太子,便于后园。(下缺)
七、太子成道变文(五)
(上缺)却且住,不到五岁已上,父王便取妻与太子。于大街中●玖从彩色楼子,上坐十六大国。应有大●(富)长者之女,队队如(而)过。太子并总不看,见前劫婢女破面与笑,色取中脂(指)环,便朾(打)喜●(鼓),便与成亲。三年之内,别床而宿。太子坐禅,夫人行道,夫人坐●(禅),太子行道。到七年之时,□□□便成出家。父王遣差五百个力助四门,如方四门观看。先到东门,见生老,恣(咨)车匿,因何而老?车匿答曰:「有生有老。」太子不●(寞—乐)便别,却回而入。南门见病,西门见四(死)。北门见削发●(洁)衣凡僧。便是苦行●山。夜半子时,车匿白马,太子三人同□而去。太子乘马而上,妻是耶须陀罗,夫人并总不觉,着金边(鞭)至坏角。四天王乘太子马脚●●成而去。至五更,到雪山,先●(广)归轮。太子后成佛道,一惮(弹)指中,到兜率天宫中,说是到●(头)共成●上。(下缺)
八、八相变
尔时释迦如来,于过去无量世时,百千万劫,多生波罗奈国。广发四弘誓愿,直求●上菩提。不惜身命,常以己身,及一切万物,给施众生。慈力王时,见五夜叉,为啖人血肉,饥火所逼,其王哀愍,与身布施穑逡共妗8枥跏保罱厣硖澹诮谥Ы狻J跏保罟删绕漯搿T鹿馔跏保灰皇飨拢┩非П椋笃渲腔邸1Φ仆跏保嗌砬ы瑁┭街罘穑砩先嫉魄д怠H鴪释踝邮保嵘硎龋瘢茫┢涠龌ⅰOご锾邮保憧蟛兀际┮磺屑⒍銎斗χ耍畹帽ヂ<嫠泄瞧拮樱舐砥哒涞龋┯胍磺兄谏;蚴蔽酰蚴蔽樱诓弈喂逄熘常嵘砩崦蛔魑选7堑簧缡前偾蛞诮伲飞硇模⑵浯笤福种挚嘈校薏恍薅希钇湫脑嘎恪9视谌奘僦校尥蛐校晃Τ涔匠煞鹞弧7鹫吆斡铮鹫呔跻病>跷蛏碇姓嫒缰裕跣哪诜衬罩埂3錾乐瘢ǔ荆├停刑嶂陀颉Aň咦悖逖墼鳎绱笫Γ魉纳雀浮4忧寰煌粒疟喂敢拢鱿宙镀牛畹茏印7鹱
三大僧祇愿力坚,六波罗蜜行周旋。
百千功德身将满,八十随行相欲全。
未向此间来救度,且于何处大基缘。
当时不在诸余国,示现权居兜率天。
未审兜率陀者,是梵语,秦言知足天。兜名少欲,率是知足,此是欲界第四天也。况说欲界,有其六天:第一四天王天,第二忉利天,第三须夜摩天,第四兜率陀天,第五乐变化天,第六他化自在天。如是六天之内,近上则玄极太寂,近下则闹动烦喧,中者兜率陀天,不寂不闹,所以前佛后佛,总补在依此宫。今我如来世尊,亦当是处。此是上生兜率相,已上总管自下降。
于是我佛观见阎浮提众生业重,流浪难出苦源,纵欲
我佛观见阎浮提众生,业鄣深重,苦海难离,欲拟下界劳笼,拔超生死。遂遣金团天子,先届凡间,选一奇方,堪吾降质。于此之时,有何言语云云:
我今欲拟下阎浮,汝等速须拣一国。
遍看下方诸世界,何处堪吾托生临。
尔时金团天子,奉遣下界,历遍凡间,数选奇方,并不堪世尊托质。唯有迦毗卫国似膺堪居,却往天中,具由咨说云云:
当日金团天子,潜身来下人间。
金(今)朝菩萨降生,福报合生何处。
遍看十六大国,从头皆道不堪。
唯有迦毗罗城,天子闻名第一。
社稷万年国主,祖宗千代轮王。
我观过去世尊,示现皆生佛国。
看了却归天界,随于菩萨下生。
时当七月中旬,托荫摩耶腹内。
百千天子排空下,同向迦毗罗国生。
是时摩耶夫人梦想有孕,月满将充,宫中烦闷而愁怨,遂伴嫔妃游后苑。睹无忧树,举手攀枝,释迦真身从右胁诞出。当此之时,有何言语云云:
无忧树下暂攀花,右胁生来释氏家。
五百天人随太子,三千宫女捧摩耶。
堂前飞来鸳鸯被,园里休登●翠车。
产后孩童多瑞相,明君闻奏喜无衙(涯)。
太子既生之下,感得九龙吐水,沐浴一身。举左手而指天,垂右辟(臂)而于地,东西徐步,起足莲花。凡人观此皆殊祥,遇者倾瞻之异瑞。当尔之时,道何言语:
九龙吐水浴身胎,八部神光曜殿台。
希期(奇)瑞相头中现,菡萏莲花足下开。
又道:
指天天上我为尊,指地地中最胜仁(人)。
我生胎分今朝尽,是降菩萨最后身。
于是大王怜爱太子,将向后宫,令遣频(嫔)妃,遂交育养。其时被诸大臣道:「大王!太子本是妖精鬼魅,请王须与弃亡。若也存立人间,必定破家灭国。」当尔之时,有何言语云云:
太子生下瑞灵颜,诸臣猜道是妖奸。
臣请大王须除弃,留存家国总不安。
当时文殊菩萨,密见诸臣不识是出世之仙,恐谄损伤太子。遂化作一臣,数越起超班,谨对奏言:「大王审察,莫取诸臣言教,细意再思。此是异圣奇仁,不同凡类。」当尔之时,有何言语云云:
太子相好无等伦,降下阎浮化理民,
居家定作轮王位,出世应为大法尊。
文殊菩萨遂向大王道:「大王若不信,南山有一阿斯陀仙仁(人),修行岁久,道行精专。屈请将来,令交瞻相,大王便悉此事。」云云:
南山有一阿斯仙,修行岁久道行专。
颜貌已过经千载,早登五道相人间。
瞻看国内呼第一,世上无比共齐肩。
屈请将来令交相,臣此今朝不虚然。
既见菩萨语了,大王感取儿(而)言,来日屈请仙人。侵晨便至门守(首),邀请上殿,对说因由。大王有夫人产生,乃出奇祥太子,生下便语,口称唯尊,天上人间,独我无胜。固(故)请仙哲,占相斯人。仙人见太子出来,流泪满目,手拭眼泪,口赞希嗟。当尔之时,道何言语:
大王屈请圣仙才,侵晨便到门守(首)来。
广排绮席花敷殿,共王祗●(揖)上基阶。
启口申说夫人孕,生下太子大奇哉。
仙人忽见泪盈目,呼(吁)嗟伤叹手●●。
仙人既召之后,却向大王道:「太子是出世之尊,不是凡人之数。大王今若不信,城南有一泥神,置世已来,人皆视●。王疑太子魍魅,但出亲●神前。的是鬼类妖精,其神化为凝血,若不是精奸之类,只合不动不变。」于尔之时,有何言语:
城南有一摩●(酰)神,见说寻常多操嗔。
世上或行诈伪事,就前定验现其真。
大王但将此太子,纔见必合始知闻。
若是祯祥于本主,的定妖邪化为尘。
大王明日,广排天仗,远出城南,将百万之精兵,并太子亦随驾幸。行至神庙五里以来,泥神被北方天王唱(喝)一声,虽是泥神,一步一倒,直至大王马前,礼拜乞罪。佛子
咄咄泥堪土像身,空将昧语诳时人。
从此大王怀抱子,便是牟尼大世尊。
又道:
因何不起出门迎,礼拜求哀乞罪轻。
舍却多生邪见行,从兹免作鬼神形。
大王道:「圣者寻常多操恶,今日礼拜甚人?泥神道:「不是礼拜大王,礼拜大王太子。何故?太子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项背圆光,紫摩(磨)金色。在家作转轮王位,出家定证佛身,所以礼拜。」
大王见说上事,即便归宫,处分彩女频(嫔)妃,伴换太子,恒在左右,不离终朝。太子年登拾玖,恋着五欲。天帝释道:「太子此来下界,救度众生,何故纵意自恣,贪着五欲。」太子悟得此事,当便心回。其时二月一日,太子在于宫中,欲往巡历四门,游翫花木。遂遣宫监及诸从人,一齐相随,同往观看。天帝释知太子游观四门,各化一身,于此四门,令交太子,悟其生死。纔出东门之外,陌上忽逢一人,行步,极甚忙切。太子见已,遂遣车匿迎前问之:「公是何人,行步速?」其人道:「家中新妇有难,拾月将充,苦痛逼身,所以速。」太子又问:「生者只是一人,人间总有?」其人道:「一例如状。」
我家有子在临胎,千般痛苦诞婴孩。
父子忙重发愿,只愿平善不逢灾。
太子遂闻生者,忧切转加,便疑(拟)还宫,又作一偈,叹道:
太子闻孩子诞生来,方知世事实苦哉。
生下人身不长久,日月流速递相催。
太子作偈已了,即便归宫,迷闷忧烦,极甚不悦。大王见太子愁忧不乐,更添百般细乐,万种音声,令遣宫内,为欢太子,太子都不入耳。再处分车匿,来晨被于朱●白马,却往南门观看。是时太子车驾,及诸侍从员寮,纔出南门,忽尔行次,不逢别事,见一老人,发白如霜,鬓毛似雪,眉中有千重碎皱,项上有百道(粗)筋,双目则珠泪长垂,两手乃(牢)扶柱杖,看人不识,共语无䶮,缓行慢行,●喘细喘。太子见已,即便惊忙,当尔之时,道何言语:
策杖低腰是何人,面无光色鬓如银。
为复世人无二种,为复老者只一身。
太子见已,莫辨圣凡,令遣车匿问之,此者是何人也?车匿奉命,直见老翁,「是何人,在此而立?」数件叫问,都没䶮挨,推筑(催促)再三,方始回答。老人道:「吾今桑榆已逼,锺漏将穷。眼暗都不识人,耳聋不闻音响。十步之内,九件长嘘。寿限将临,此名为老。殿下既问,然说实情。」当尔之时,有何言语:
鸡皮鹤发身憔悴,耳聋眼暗不能行。
此老都来不将去,必定留传与后生。
太子遂遣车匿,却往重问再三。●(寡)人道:「太子恒在宫围(闱),不知事间之事,为复人总衰老,为复只是一人,请不惜情,子细分雪。」车匿蒙使,趍骤直见老翁,具说所问根原,直申太子情恳。老翁蒙问,攉笑呵呵,说道:「我辈凡夫,高下共同一体空,不是吾之衰老,转转便到后生。虽然殿上尊高,老相亦复如是。既蒙来问,具说原由。」于此之时,有何言语:
眼暗都缘不弁色,耳聋高语不闻声。
欲行三里二里时,虽是四回五回歇。
太子闻已,转更泣泪愁眉,回答一偈:
太子闻言情绪悲,少年全得没多时。
必若老来何处避,顾恋荣华也是痴。
太子作偈已了,更积愁忧,叹息长嘘,泪珠流滴。当便回驾,却入宫闺。父王闻太子还宫,遂遣大臣存问。今晨殿下,散闷闲游,驾幸南门,见何景像。太子蒙问,具答上情,改变颜容,都无人色。大臣走出,申奏王知。今晨太子散烦,愁忧更加转极。大王闻奏,怨噎连胸。遂遣彩女嫔妃,相劝伴换。太子无心欢悦,有意愁忧。台眼不看,两眉莫展。来日遣被朱●(●●)白马,即往西门巡行。忽见一人,四体极其羸劣,形容瘦损,喘息不安。两面人扶,千般●痛,兼有药碗,在于头边,百味饮食将来,一般都不向口。太子遂遣车匿问之:「君是何人?」其人答曰:「我是病儿。」太子又问:「何名病儿?」其人道:「人生世间,地水火风,成其四大。一大不调,百一病起,此名病儿。」又问:「病者唯公一个,为复尽皆如然?」病儿道:「殿下禄重官高,病患亦复如是。」老人被问,具已咨闻。当尔之时,道何言语:
拔剑平四海,横戈敌万夫。
一朝床枕上,起卧要人扶。
太子闻偈,哽噎非常,遂乃叫切含悲,亦道一偈:
太子闻道病来侵,万般愁苦转萦心。
贵贱都来同幻化,何须多要积珠金。
太子作偈已了,即便归宫,颜色忙祥,愁忧不止。大王闻太子还宫,遣宫人遂唤太子:「吾从养汝,只是怀愁。昨日游观西门,见于何物?」太子奏大王曰:「昨日游翫,不见别余,见一病儿,形骸羸瘦。遂遣车匿,所问病者,只是一人?他道世间病患之时,不谏(拣)贵贱。闻此言语,实积忧愁。谨咨大王,何必怪责。」大王遂遣太子,来日却往巡游。至于北门,忽见一人,归于逝路。四支全具,九孔□□,卧在荒郊,●胀坏烂。六亲号叫,九族哀啼,散发披头,浑堆自扑。遂遣车匿往问,问云:「此是何人?」丧主具说实言,道:「此是死事。」「即公一个死,世间亦复如然?」丧主道:「王侯凡庶一般,死相亦无二种。」当尔之时,有何言语:
国王之位大尊高,煞鬼临终●处逃。
死相来侵皆若此,还漂苦海浪滔滔。
太子答:
太子闻死转愁眉,再三怨恨实可悲。
直饶万乘君王位,势长风促得多少时。
太子吟咏已了,更乃愁忧,嗟叹我辈凡夫,如何克得此事。闷心数四,忧苦再三,即便还宫,都●喜色。父王闻太子入内,亲唤至于面前。遂乃出于善言,亲自劝免(勉):「若说世间恩爱,不过父子情深,细论世上恩情,莫若亲生男女。皆是宿生缘业,今世托我胎中,且作国王大臣,此合不愁天地。自经数日,都无欢颜,解闷巡游,转加忧恼。百鸟尚为子屈,何况我辈君王。若是孝顺之男,直申心中所愿。财物库藏,任意般将,不管与谁,进(尽)任破用。」既奉父王劝免(勉),原来不称情怀。愁聚两眉,泪流双眼。父王劝谏太子不得,无计思量。当尔之时,
朕缘一国作人王,富贵凌天极豪强。
比望我子受快乐,因何愁苦转悲伤。
太子道:
遮莫高贵逞豪雄,人生再会大难逢。
生老病死相煎逼,积财千万总成空。
太子来日,遂遣车匿,被于朱综(●●),往出城门。在于路上,观看之次,忽见一人,削发染衣,徐行缓步。太子忽见,即遣车匿问之:「君是何人,在此游翫?」此人答曰:「我是师僧。」太子却问:「何名师僧?」此人答曰:「诸漏已尽,烦恼顿除。饭在盂中,衣生架上。舍割世间恩爱,唯求佛果菩提。不恋烦諠,精勤大教,此名师僧。」太子闻已,欢喜非常,下马虔恭于一心,合掌礼拜于三宝。便问:「和尚,是谁之弟子?」和尚答曰:「我是三教大师,四生慈父,为人天之道首,作苦海之舟船,释迦牟尼如来,是我之师父。」和尚蒙问,具答实情,当尔之时:
和尚既蒙太子问,实情并乃具说知。
若说我之本师父,便是如来大牟尼。
和尚吟偈已了,太子却问:「如何修行,证得此身?」和尚道:「精懃行道,忍苦捍劳,救济众生,坚持戒学,乃获此身。」太子闻已,即便生欢。当尔之时,道何言语:
太子见已便欢忻,顿舍烦恼断贪嗔。
●上菩提成佛事,决定修行证此身。
尔时太子,悟身之而非久,了幻体之无常。其夜子时,感天人而唱道。唤云:「太子,修行时至,何得端然。」太子忽从睡觉,报言空中:「如此唤呼,是何人也?」实时空中报曰:「我是金团天子,遣助太子修行。正是去时,何劳懈怠。」太子答曰:「我大王令五百宫监,守伴三时,不离终朝,如何去得。」天人答言:「我交一瞌睡神下界,令百人尽皆昏沈,即便相随,有何不得。」言之已了,宫人并总睡着,婇女五百睡着,只留车匿醒悟,被得朱骏(●●)白马,牵来直近阶前。感四天王以捧马蹄,攒一队而腾空发。时当二月,日在八晨。离迦毗之罗城,赴雪山而苦行云云:
楼头纔打三更鼓,寺里初声半夜钟。
一似门徒弹指顷,须臾便到雪山中。
太子既离皇阙,已赴雪山。顾崄岭之嵯峨,望奇峰之岑峻。乃见千年石盖,万岁松萝,前圣经行之纵(踪),后佛修因之地。云云:
当时坚意誓心贞,顾岭嵯峨不畏惊。
南北东西行七步,问阿●(那)盘陀石最平。
太子座已,专注修行。辞妄想以攀缘,绝尘埃而舍割。遣于车匿,却返王城。未去之间,车匿愁切,跪申太子,固诉陈言:「奉旨回而不辛(幸),虑王妃之勿信。空将白马,由恐狐疑。车匿鄙词,难为的实。」云云:
太子夜半出来时,宫人美女不觉知。
今日空回白马去,大王亦(一)见便生疑。
是时太子,语于车匿,付属再三。将头冠以献父王,牵白马而却还本厩。朱衣丽服,脱卸收封。回付宫人,以为信物。车匿承旨,不惮艰辛,引马登程,奉归本国。即感白马●跪,满目而滴泪成池。万树千花,失光严之秀色。含蹄(啼)缓步,徐下山来。当尔之时,道何言语:
行行行来下青山,马叫人悲惨别颜。
千树夜花光●烂,一溪流水绿潺潺。
心忧到被君王问,暗地思量奏对言。
亦入城来人总喜,问太子如今在阿那边。
太子自别车匿之后,上高岭之岩龛,立弘愿以坚贞,求菩萨之至切。入于襌室,定意安祥,食一麦而为斋,养四大之幻体。芦穿透膝,顶鹊为巢。断有漏之凡疑,誓无边之上德。精专圣道,不起邪尘。独住山间,唯祈净行。云云:
自别车匿住雪山,苦行殷懃志道专。
日食一麻或一麦,●散(鹊)巢窠顶上安。
太子一从守道,行满六年。当腊月八日之时,下山于熙连河沐浴。为久专恳行,身力全无,唯残骨筋,体尤困顿。河中洗濯,浣腻洁清。既欲出来,不能攀岸。感文殊而垂手,接臂虚空;承我佛于河滩,达于彼岸。遂逢吉祥长者,铺香草以殷懃,紫磨严身,金黄备体。云云:
六年苦行志殷懃,四智俱圆感觉身。
下向熙连河沐浴,上登草座劝黎民。
紫金满覆于其体,白毫光相素如银。
文殊长者设愿厚,供养如来大世尊。
我如来既登草座,观心未圆。忽逢姊妹二人,一时迎前礼拜,口称名号,是阿难陀,田中牧牛,常游野陌,每将乳粥,供养树神。偶见世尊,回特献俸。又感四天王掌钵,来奉于前,并四钵纳一盂中,可集三斗六升。三斗者降其毒;六升者,则六波罗蜜因是也。既备功圆,便能至圣。遂往金刚座上,独称三界之尊;鹫岭峰前,化诱十方情识。降天摩(魔)而战摄(慑),伏外道以魂惊。显正摧邪,归从释教。云云
自登草座睹难陀,回将乳粥献释迦。
四王掌钵除三毒,功圆净行六波罗。
金刚座中严灵相,鹫岭峰前定天魔。
八十随形皆愿备,三十二相现娑婆。
况说如来八相,三秋未尽根原。略以标名,开题示目。今具(且)日光西下,座久延时。盈场并是英奇仁(人),阖郡皆怀云(云怀)雅操。众中俊哲,艺晓千端。忽滞淹藏,后无一出。伏望府主允从,则是光扬佛日,恩矣恩矣。
九、破魔变文
降魔变押座文
年来年去暗更移,没一个将心解觉知,
只昨日●边红艳艳,如今头上白丝丝。
尊高踪(纵)使千人诺,逼促都成一梦斯,
更见老人腰背曲,●●犹自为妻儿。
君不见生来死去,似蚁修还,为衣为食,如●(蚕)作●(茧)。假使有拔山举顶(鼎)之士,终埋在三尺土中。直饶玉提金绣之徒,未免于一椷灰烬。莫为久住,看则去时,虽论有顶之天,总到●常之地。少妻恩厚,难为与替死之门;爱子情深,终不代君受苦。忙忙(茫茫)浊世,争恋久居;模模(漠漠)昏迷,如何拟去。不集开常意树,早折觉花,天宫快乐处,须生地狱下。波咤莫去死,去了却生来。合叹伤,争堪你却不思量:
一世似风灯虚没没,百年如春梦苦忙忙,
心头托手细参详,世事从来不久长。
遮莫金银盈库藏,死时争岂与君将?
红颜渐渐鸡皮皱,绿鬓看看鹤发仓(苍),
更有向前相识者,从头老病总无常。
春夏秋冬四序摧(催),致令人世有轮回。
千山白雪分明在,万树红花闇欲开。
燕来燕去时复促,花荣花谢竟(竞)推排。
闻揵(健)直须疾觉悟,当来必定免轮回。
〔欲问若有如此事〕,经题名目唱将来。
已(以)此开赞大乘所生功德,谨奉庄严我当今皇帝贵位,伏愿长悬舜日,永保尧年,延凤邑于千秋,保龙图于万岁。伏惟我府主仆射,神资直气,岳降英灵。怀济物之深仁,蕴调元之盛业。门传阀阅,抚养黎民,总邦教之清规,均木(水)土之重位。自临井邑,比握(屋)如春,皆传善政之歌,共贺升平之化。致得岁时丰稔,管境谧宁。山积粮储于川流,价卖声传于井邑。谨将称赞功德,奉用庄严我府主司徒,伏愿洪河再复,流水而绕乾坤;此(紫)绶千年,勋业长扶社稷。次将称赞功德,谨奉庄严国母圣天公主,伏愿山南朱桂,不变四时;领(岭)北寒梅,一枝独秀。又将称赞功德,奉用庄严合宅小娘子郎君贵位。儿则朱婴(缨)奉国,●负(匡辅)圣朝。小娘子眉奇(齐)龙楼,身临帝阙。门多美玉,宅纳吉祥,千灾不降于门庭,万善咸臻于贵户。然后衙前大将,尽孝尽忠;随从公寮,惟清于(与)直。城隍社庙,土地灵坛,高峰常保于千秋,海内咸称于无事。又将称赞功德,奉用庄严我都僧统和尚。伏愿长承帝泽,为灌顶之国师;永镇台阶,赞明王于理化。
金仙诞质,本在周朝;像法流行,元因汉代。昭王之世,挟祥梦于千秋;壬午之年,弃皇宫于雪岭。六载苦行,四智周圆,破九百万之魔军,成八十庄严之好相。遂得天上天下,惟佛独尊,三界之中,竟无有比。时当青阳令节,仲景方春,是佛厌王宫之晨(辰),合宅集休祥之日。睹佛玉毫之相,何福不臻;现金人最胜之形,何灾不●:
三代僧祇愿力坚,六波罗蜜行周圆,
百千功德身将满,八十随形意欲全。
以向此间来救度,且于何处待几(机)缘?
当时不在诸余国,示现获居兜率天。
我佛当日为度众生,弃舍王宫,雪山修道。今经六载苦修行,四至周圆,当腊月八日之晨,下山于熙莲河沐浴,洗多年之腻体,证紫磨之金身。出清净之爱河,遇吉祥之长者。广铺草座,供养殷勤;牧女献乳于此时,四王捧钵于是日。纔登座上,震动魔宫。魔王当尔之时,道何言语:
苦行山中经六年,四知周圆道果坚。
下山欲救众生苦,洗浊(濯)垢腻在熙莲。
纔出河来逢长者,广铺草座结良缘。
牧女献乳亲供养,四王捧钵到河边。
纔座定,震天宫,故知圣力遍无穷。
魔王登时观下界,方知如来出世中。
于是魔王既观下界,又不见五逆之男,又不见孝顺之子,为(唯)见我南阎浮提净饭大王悉达太子成登正觉之时。魔王口中思维道:「若是交他化度众生,我等门徒,于投佛里;不如先集徒众,点检魔宫,恼乱瞿昙,不交出世。」魔王当时道何言语:
魔王忿怒在逡巡,广点妖邪之鬼神。
睹见如来今出世,雄心●耐便生嗔。
不了自家邪神吕(侣),擎山覆海灭今(金)人。
处分鬼神齐用命,捉将来,畅我身。
于是魔王击一口金钟,集百万之徒党。当时差马头罗剎哲为游弈将军,●(捷)疾夜叉保作先锋大将,鸠盘咤鬼排戈戟以前行,毗舍奢神领甲兵而后拥。召阿修罗军众为突将,则●目扬精(睛);舍毗胁多神后随,而乃乍瞋乍喜。更有夜叉虞候,罗剎都巡,并剑戟牙,利毛同爪,手持铁棒,●带赤蛇。驱精魅以于前行,魍魉鬼神在后。阎罗王为都统,总管诸军,五道大神兼押衙大将,又知斩斫。唤风伯雨师作一营,呼行病鬼王别作一队。妖婆万众,有耳不闻,器檞(械)千般,何曾眼见。然后辟两阵,分四厢,左绕右遮,前驱后截。用●雷为战鼓,披闪电作朱旗,纵猛风以前荡,勒毒龙而向后。蚖蛇盘结,遍地盈川,神鬼交横,摇精动目。更有飞天之鬼,未●其形,或五眼六牙,三身八臂,四肩七耳,九口十头,黄发赤髭,头尖额阔。或腕●臂细,头小脚长,披其弄于山川,呼吸吐其云雾,摇动日月,震撼乾坤,作啾唧声,传波咤号。魔王自领军众,来至林中。先铺叆叇之云,后降泼墨之雨。方梁櫑木,楅塞虚空,捧石擎山,昏蔽日月。强风忽起,拔树吹沙,天地既不辩东西,昏闇岂知南北,一时号令,便下天来,逡速之间,直至菩提树下。
点检邪魔百万般,拟捉如来似等闲,
军前号令诸神鬼,瞿昙未死不归还。
魔王自为都元帅,总管诸军依指挥,
叆叇之云空里报,泼下黑雾似墨池。
雨点若着如中箭,电子逢人似连锤,
山岳擎来安掌里,江河捻来直下倾。
空里闹,世间惊,号令唯闻唱煞声。
红旗卷处残霞起,皂纛悬处碧云飞,
鬼神云里皆勇猛,魔王时时又震威,
围绕佛身千万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