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开国谋士群-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碓浮K婧蟮募改辏尖桨参奘隆
汉11年(前196年)秋,代相陈豨反叛,高祖率军亲征,进驻邯郸。卢绾率燕军从东北方向攻击叛军,配合汉军主力作战。两面夹攻难以应付,陈豨派王黄向匈奴求救。当时,卢绾也派张胜出使匈奴,声言陈豨兵败在即,试图让匈奴保持中立。张胜到达匈奴后,见到逃亡到这里的原燕王臧荼的儿子臧衍。臧衍煽惑说,燕王所以器重张胜,是因为他熟悉匈奴事务;而燕国之所以能多年以来平安无事,是因为诸侯纷纷起兵反汉、兵连祸结的缘故;如果陈豨失败,唇亡齿寒,下一步就会轮到燕国倒霉;卢绾如果出事,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包括张胜在内,都将丧失前途,成为阶下之囚;当今上算,燕国不如放陈豨一马,让他去与汉廷对抗,同时与匈奴交好,可保无虞。张胜被这一大篇说辞忽悠,居然违背使命,反过来鼓动匈奴救援陈豨。
卢绾听线人汇报了张胜的奇怪做法后,不能不引起怀疑。他以为张胜私下与匈奴勾搭,有了异心,于是上奏朝廷,请求将张胜灭族。不久,张胜回到燕国,面陈一切后,卢绾明白过来,并确认他做得不错。于是他找了一只替罪羊顶杠,开脱并厚赏了张胜。此后,卢绾就对朝廷阳奉阴违,一方面与匈奴保持良好关系,一方面暗中支助陈豨并派范齐与他切取联系,想在自己与汉廷之间保留一块隔离地带,以策安全。
汉12年(前195年)10月,陈豨兵败被杀。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卢绾与他私通款曲的秘密也被泄露出来,令高祖大为震怒。不过,刘邦起先还只是半信半疑,他宣召卢绾入朝对质。卢绾心里有鬼,称病不来。刘邦便派辟阳侯审食其(也是卢绾的同乡好友)和御史大夫赵尧前往燕国促请迎接,顺便进行调查研究。卢绾更为恐惧,闭门躲藏起来,不见天使。他对左右亲信说:“不姓刘的王国,独剩下我与长沙两家了。去年春天,朝廷将韩信灭族;夏天,又将彭越剁成肉酱,这都是吕后的主意。现在皇上有病,凡事都是吕后作主。吕后这个女人,心狠手辣,就爱跟异姓诸王和各位大功臣过不去,巴不得把他们全都杀了才称心!”于是继续称病,拒不应召。
卢绾的部下见情势不妙,纷纷躲藏起来,这些话也传到了辟阳侯的耳朵。审食其一行回到京师,据实汇报,刘邦更加恼怒。这时,又从投降的匈奴人那里得知被奏准灭族的张胜其实并没死,而是逃亡到匈奴,替燕王卢绾充当联系代表。于是高祖终于得出结论:“卢绾果然他妈的也敢辜负老子!”随即派大将樊哙统领汉军征讨燕国。燕王卢绾特地把全部宫人和家属转移到长城脚下,用数千亲信骑兵进行保护,期待皇上病愈时,自动入朝请罪。战事刚刚展开,高祖就驾崩了。卢绾听到消息后死了心,便率领部属逃入匈奴,匈奴冒顿单于封他为东胡卢王。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跟韩王信一样,卢绾在匈奴其实过得很不开心。语言不通、水土不服且不说,还一直被蛮夷侵凌掠夺,他时时刻刻都在盼望着能够重睹汉官威仪。在这种郁郁寡欢自怨自艾的情绪笼罩下,只过了一年多,卢绾就一命呜呼。
高祖时期,卢绾的妻子逃出匈奴,降归汉朝,回到久别的长安。不巧吕后生病,不能接见,便让她居住在仍然保留着的当年卢绾在京师的旧官邸,预备病愈后再设宴接风。不料吕后竟然病逝,两人咫尺天涯,不得会面。卢绾的妻子不久也因病去世。
景帝时期,卢绾的孙子卢他之以匈奴东胡王的身份归降大汉。景帝大喜,封他为亚谷侯。
汉12年(前195年)2月,刘邦立儿子刘建为燕王。
7。长沙王吴芮。
项羽在戏下封吴芮为衡山王。汉5年(前202年)2月,刘邦改封他为长沙王,辖治长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等郡,都临湘(今湖南长沙)。几个月后,吴芮病逝,其子吴臣袭封为长沙王。吴氏共传国号5世,至文帝时,方因无嗣国除。在汉初翦除异姓王的既定国策下,长沙王吴氏居然得以苟延数世,最后无疾而终,堪称是一个难得的例外。这主要是因为长沙王地偏势弱,又一向对朝廷惟命是从,可以利用它加强对边远地区的统治,没有欲加之罪大动干戈的必要。
8。闽粤王无诸。
汉5年(前202年)2月,刘邦立无诸为闽粤王,辖治八闽之地,都冶(今福建闽侯)。诏书说:“故粤王亡诸(即无诸和摇)世奉粤祀。秦侵夺其地,使其社稷不得血食。诸侯伐秦,亡诸身率闽中兵以佐灭秦,项羽废而弗立。今以为闽粤王,王闽中地,勿使失职。”无诸是越王勾践的后裔,姓驺氏。闽粤王的传承情态与长沙王相近,而且更为久远。直到武帝时期,才废国改置郡县,收归中央直接统治。
高祖末年,天下姓刘的既定方针大体实现。然而,是否就此平安无事天下太平了呢?
非也,非也。下一届,将介绍刘氏诸王的故事。

三。众王的末日(下)

刘邦有3个兄弟,侄子就更多了。各位妻妾为他生的儿子,则一共有8个。刘季当了皇帝,这些兄弟子侄因为姓“刘”的缘故,太公的卵子人人有份,因人成事,托福沾光,从草民百姓骤然升格为天潢贵胄。天下大定后,既然寻找各种借口翦除异姓诸王已经成为帝后心照不宣的基本国策,那么,以刘氏兄弟子侄去填补逐渐出现的王位空缺,就成为内在的要求和必然的选择。
高祖下定决心排除异己家天下,推行封国制,当是在采用陈平的计策,伪游云梦诱擒楚王韩信并将他降封为淮阴侯之后。那是汉6年(前201年)12月的事。刘邦“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就此开始着手收拾异性诸王,同时大封同姓子弟。从那时起到汉12年(前195年)4月高祖逝世这6年多时间内,拢共封立了9个王国11个同姓诸侯王,建立起一套与秦制差别明显的郡国并行的混和政体。
然而,谁也没料到的是,刘姓诸王中,大多数人的经历和命运居然跟他们的那些异姓前辈们分道合辙殊途同归,收梢多不甚美妙。下面,根据封立时间的顺序,分别讲述他们的故事。
汉6年(前201年)1月,刘邦一下子分封了4个同姓诸侯王。他们是:荆王刘贾,代王刘仲,楚王刘交,齐王刘肥。
1。荆王刘贾。
高祖将韩信原来的封国一分为二,以鄣郡、东阳郡、吴郡53县封刘贾为荆王。
刘贾这个名字在前文屡次出现过,大家应该不会感到陌生。他是刘季的堂兄,在诸刘中年事最长,也算是比较知兵善战的,曾立有不少战功。想必他与刘邦的关系也相当不错。刘贾在宗室中第一个荣膺王封,大概是兼具了年资、功劳、感情三方面的因素。
6年之后,淮南王英布反叛,刘贾首当其冲。他毕竟不是昔日楚军第一悍将的对手,兵败被杀。因无后裔,国除。
2。代王刘仲。
刘仲是刘邦的二哥,著名农业劳动模范。老三当了皇帝,以云中、雁门、代郡53县立老二刘喜(即刘仲)为代王。可这位劳模出身的王爷实在太不争气,匈奴攻代,他不能坚守,一溜烟逃回洛阳。高祖不忍治罪,法外施恩,降封他为郃阳侯,从此伴食京师,得终天年。后来,代王由皇子刘恒顶替。刘仲的儿子刘濞则被高祖封为吴王,大致辖治原荆王刘贾的属地。
刘邦的大哥刘伯早卒,未及看到三弟的出息。而刘家大嫂跟陈平的嫂子和那位南昌亭长的太太是一路货色,三个女人的德性有得一比。大嫂早年屡次给小叔子闭门羹吃,不让他噌饭,脸色也很不中看,让刘季那颗“少年哀乐过于人”的敏感心灵过早领略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滋味。刘邦对此怀恨在心,经久不忘。当了皇帝后,“封昆弟,而伯子独不得封”。直到太上皇发了话,他才勉强封大哥的儿子刘信为羹颉侯。高祖诙谐刁钻,快意恩仇,这个侯名,似乎也不乏揶揄的意味。
3。楚王刘交。
同父异母的小弟刘交,是刘季四兄弟中唯一文质彬彬、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一个。他是大儒荀况的再传弟子,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复兴,起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丰沛起义后,刘邦留二哥和审食其一起在家里照顾父母妻儿,自己带着四弟外出征战。刘交和卢绾“常侍上,出入卧内,传语言诸内事隐谋”。受到信任宠爱的程度,比诸樊哙和夏侯婴尤有过之,堪称是刘邦亲信中的亲信。
刘邦将韩信的楚国划为两半,除立刘贾为荆王外,另以薛郡、东海、彭城36县封立刘交为楚王。英布反叛,进攻楚国,刘交弃国而逃。高祖亲征平定叛乱后,没有处分小弟,而是让刘交回到原封,继续担任楚王。惠帝和吕后待他也都不错。文帝元年(前179年)3月,当了23年楚王的刘交因病去世。他的儿子、宗正兼下邳侯刘郢客嗣位。刘郢客的儿子楚王刘戊,则是“吴楚七国之乱”的祸首之一。这是后话。
刘交生逢乱世,却热衷于文学艺术,尤其爱好《诗经》。他在文化建设方面作出了不少有益的贡献,历史上应该为之记上一笔。
4。齐王刘肥。
高祖以胶东、胶西、临淄、博阳、济北、城阳郡73县立长子刘肥为齐王,“诸民能齐言者皆与齐”,又先后为他配备了曹参、傅宽这样得力的相国。这并非高祖格外看重阿肥,而是他老人家听进了田肯的建言,认定齐地特别重要,必须掌握在自家人手中,而诸子中又以阿肥年齿居长的缘故。
刘肥是刘季的非婚生庶出长子,其母曹夫人当年红杏出墙,与泗水亭长春风暗度,产下这个孽种,刘季与吕雉亲生的嫡长子刘盈还得尊称他一声阿哥。刘肥为人宽厚懦弱,高祖死后,靠巴结妹妹鲁元公主和依托弟皇惠帝的庇护,才免遭吕后毒手,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地度过了几年狼狈不堪的光阴。惠帝6年(前189年),齐王刘肥病死,儿子刘襄继位。
在平定诸吕之乱一役中,刘襄和他的两个弟弟刘章、刘兴居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却与似乎已经可望亦可即的帝位有缘无份擦肩而过。文帝即位不久,刘襄、刘章郁郁而逝,刘兴居更因“谋反”死于非命。
5。赵王刘如意。
刘如意的生母是刘邦晚年最为宠幸的戚夫人,他也是高祖平生最为心爱的一个儿子。刘邦认为如意最像自己,几次想废黜刘盈,改立如意为太子。如果不是吕后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坚强而有办法(特别是她让其兄吕泽用半哀求半强迫的方式,终于取得了留侯张良的同情和支持。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着),夺嫡就会成为事实,汉初的历史就将彻底改写。
汉7年(前200年)12月,刘仲在匈奴的威胁下弃国逃亡。刘邦革去老二的王位,改封如意为代王。汉9年(前198年)1月,赵王张敖获罪,被降封为宣平侯,代王刘如意徙封为赵王,代替姐夫成为赵国的统治者。
刘邦知道在自己身后如意母子的命运堪忧,特地选派耿介持重的重臣周昌为赵相,悉心辅佐保护。可叹高祖英雄一世,能治天下却拿枕边之人毫无办法:他尸骨未寒,吕后就将名分上也是自己儿子的赵王刘如意征召到长安,绕开惠帝和周昌的双重护卫,轻而易举地将他鸩杀了。至于她的情敌戚夫人,更是遭到耸人听闻惨绝人寰的残害。
如意死时还很小,没有子嗣,他这一脉算是消歇断绝了。稍后,吕后徙封淮阳王刘友为赵王,而这位新科赵王的命运,并不见得好过他的前任。
6。代王刘恒。
汉11年(前196年)1月,淮阴侯韩信在京都长安被吕后、萧何谋害,夷灭三族;韩王信则在山西参合被汉将柴武击杀。风云一时的两个韩信几乎同时完蛋。
就在这个时候,刘邦立儿子刘恒为代王。
刘恒为魏国前宫人薄姬所生。这对母子的早期故事,已见前述。高后8年(前180年)8月1日,吕后病逝。一个月后,在陆贾的串联下,丞相陈平、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等联手发动政变,诛灭诸吕,政权重归刘氏掌控。因为种种因缘凑巧,代王刘恒成为群臣心目中新君的理想人选,被迎立为新帝——汉文帝。文帝在位23年,“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断狱数百,几致刑措”,大汉政局从此趋于安定和谐,走上稳步迅速发展的新阶段。
文帝刘恒有4个儿子,太子刘启就是后来的景帝。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达成的“文景之治”,成为享誉千古的中华盛世之一。
7。淮阳王刘友。
汉11年(前196年)3月,刘邦立皇子刘友为淮阳王,辖治今豫、皖交界的大片地区。
淮阳王刘友和梁王刘恢、燕王刘建的生父都是刘季,这个没有任何问题;至于他们的生母,都已经无可稽考,反正都是高祖的姬妾无疑。
刘如意被杀后,吕后改封刘友为赵王。为了控制掌握他的动向,吕后大搞“拉郎配”,违背刘友的本愿,强行“以诸吕女为(王)后”,引发这位王爷心理上极大的抵触情绪。他偏偏不搭理这位不期而至的吕氏王后,一意宠爱其他姬妾,两人形同陌路,关系越来越紧张。王后终于忍无可忍,向吕后进谗言说:“赵王对太后封我们娘家人为王非常不满。他咬牙切齿地说:‘吕氏凭什么封王?太后百年后,我要把他们一个个干掉!’”这还了得?吕后大怒,心想:老娘对你一直不错,不找你的茬,已经算是你小子的造化,按说,你早该朝南天门磕头烧香了;这下倒好,不知好歹到居然想来寻老娘和我们吕家的晦气,岂不是找死!于是宣召赵王刘友。刘友到了长安,一下子成为笼中鸟网中鱼,任凭宰割。吕后根本不予接见,叫他住进官邸后,令卫兵围护隔离,让赵王觅食不得。有大臣私下想馈送食品的,都被捉拿处分。人是铁饭是钢,几天不吃饿得慌。很快,刘友饿得失去了人形。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赵王刘友也许多少沾溉了一点乃叔楚王刘交的风流儒雅之气,他居然自作诗歌,有气无力地咏唱道:
诸吕用事兮,刘氏微;
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
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
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
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
自快中野兮,苍天与直!
于嗟不可悔兮,宁早自贼!
为王饿死兮,谁者怜之?
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
刘友就这样被幽囚至死。吕后下令按平民百姓的礼节草草将他埋葬在长安城外的一个乱坟岗了事。文帝即位后,哀怜这位饿死的兄弟,分别立他的两个儿子刘遂为赵王、刘辟强为河间王。26年后,赵国的常山郡被晁错削归朝廷,引发刘遂不满。吴、楚七国乱起,他不听赵相建德、内史王悍的谏阻,刻意起兵响应。他烧死建德和王悍,发兵固守西部边界,等待吴、楚军队前来会师,同时派人北结匈奴。景帝令曲周侯郦寄率军攻打他,赵王坚守邯郸,支撑了7个月。后来,吴楚叛军被周亚夫击败,匈奴得知消息后,也不肯犯境配合。汉将栾布破齐后引军前来支援郦寄,水淹邯郸。城破,赵王刘遂自杀,国除。
8。梁王刘恢。
汉11年(前196年)3月,梁王彭越在洛阳被杀,夷灭三族。随后,刘邦立儿子刘恢为梁王,辖治原来属于彭越的封地。
高后7年(前181年)1月,赵王刘友幽囚饿死,吕后改封梁王刘恢为赵王。刘恢心中很不乐意,又不敢表露。吕后又以侄儿吕产的女儿为赵国王后。王后从娘家带过来一班亲随,把持后宫,干预赵国政事,限制赵王的行动和自由。赵王有个爱姬,也被王后鸩杀。刘恢名为王爷,实同囚犯。他觉得这样的日子实在没有意思,不值得留恋。6月,赵王刘恢含恨自杀。吕后得报后,认为刘恢是为爱姬殉情,太没出息,“无思逢宗庙礼,废其嗣”。
9。淮南王刘长。
汉11年(前196年)7月,淮南王英布造反,杀死荆王刘贾,赶跑楚王刘交,来势凶猛。刘邦带兵亲征平叛,并立年仅3岁的幼子刘长为淮南王,辖治地处淮南的九江、庐江、豫章、衡山4郡。
刘长是刘邦最小的儿子,母亲是妖娆娇艳仪态万方的赵姬。汉8年(前199年),刘邦路过赵国,赵王张敖殷勤备至,并忍痛割爱,将自己最心爱的一个小美人儿进献给皇上兼岳父御用。高祖平生就好这一口,当晚龙颜大悦,老当益壮。说来也怪,美人儿当下就有了身孕。刘季玩完也就算了,本来就只不过是逢场作戏,聊以慰藉旅途寂寞英雄迟暮的情怀而已。重新踏上路途后,这老头很快就将曾侍候得自己欲仙欲死的小美人忘到了九霄云外。张敖则很自觉,不敢再将赵姬纳入后宫,他专门建造了一座别墅,供她居住。这时赵相贯高谋反之事被人揭发,张敖被捕,赵姬也受到牵累,被关押到狱中。赵姬告诉狱吏说:“不久前我侍奉过皇上,怀有他的血脉。”狱吏据实上报。当时高祖正对张敖一案感到震怒,又烦于改立如意为太子一事进展很不顺利,没有及时理会。赵姬的弟弟赵兼托辟阳侯审食其向吕后说好话,一心想开脱姐姐。不想这其实是个哪壶不开偏提哪壶的馊点子,吕后醋意大发,根本无意向刘邦进言,审食其也听之任之,并不力争。不久,赵姬产下麟子。她深恨老贼无情无义,顾影自怜,恼羞成怒,愤而自杀。狱吏将婴儿送给高祖,刘邦这才想起有这码事,可是已经来不及补救了。高祖令吕后好生抚养婴儿,不得有失;又以皇妃之礼将赵姬葬于真定(今河北正定)。真定是赵姬的老家,而那个生而失母的不幸婴儿,就是后来的淮南王刘长。
刘长长大成人后,“有材力,力扛鼎”,曾“自袖金椎”椎伤失去靠山门庭冷落的审食其,并“命从者刑之”,为亡母出了一口怨气。文帝“伤其志,为亲,故不治,赦之”。刘长并不收敛自戒,“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进京朝见时,经常与文帝同行同车,直呼“大兄”,文帝总是一笑置之,曲与优容。刘长越发自以为是,骄横不法。文帝也用过一些办法委婉警诫这位仅存的小弟,但没有效果。
文帝6年(前174年),淮南王刘长勾结闽越、匈奴,计划在谷口谋反。阴谋败露后,经三司会审,被判处死刑。文帝不忍心重办,只是批示将淮南王废为庶人,流放到蜀郡严道县监视居住,维持基本生活待遇。刘长在半路上绝食而死。文帝闻之,痛哭流涕。当时有民歌唱道:“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作为补救措施,文帝给予了幼弟的4个儿子相当优厚的恩遇。其中,刘长的长子、继任淮南王的刘安“为人好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名誉”。他组织宾客撰写的杂家巨著《淮南子》,是一部向与《吕氏春秋》齐名的奇书,不惟“物事之类,无所不载”,而且“牢笼天地,博极古今”,在历史和文化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当然,刘安的结局也是悲剧,基本上重复了乃父的一幕。那是武帝时期的后话了,按下不表。
10。吴王刘濞。
汉12年(前195年)10月,英布败死。太尉、绛侯周勃平定代地,在当成杀死陈豨。高祖衣锦还乡,精神喜悦,慷慨悲歌,极尽平生之欢。他加封年轻力壮的侄子、沛侯刘濞为吴王,辖治荆王刘贾原属封地。不想却因此埋下了数十年后吴楚七国之乱的祸根。
景帝3年(前154年)1月,吴王刘濞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领衔发起“吴、楚七国之乱”。三个月后,这场大规模的叛乱被周勃的儿子、大汉名将周亚夫平定。62岁的吴王刘濞逃到丹徒(今江苏镇江)后被杀,身死国除,其他6个叛王也都先后自尽。
11。燕王刘建。
汉12年(前195年)12月,燕王卢绾被控谋反。2月,刘邦派大将樊哙、周勃率军平叛,并立儿子刘建为燕王。这年4月25日,刘邦在长安长乐宫病逝。5月20日,太子刘盈即位。
3年后,刘建死去。有个王妃产下一子,被吕后派人杀掉,刘建于是绝后。文帝元年(前179年)10月,徙封琅邪王刘泽为燕王。刘泽是个很有意思、也很有办法的人,后文他仍将出场。
异姓诸王的问题终算用血淋淋的残酷手段予以解决了。但同姓诸王的问题随之出现,层出不穷,尾大不掉,血统论根本无济于事,麻烦一点都不比从前少,这却是始作俑者始料不及的。这些诸侯王的封地,大体囊括了当今中国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等省的大部和山西北部、河南东部、湖北东南部的广大地区,成为汉廷的心腹之患。景帝初年,御史大夫晁错上书说:“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故孽子悼惠王(肥)王齐七十二城,庶弟元王(交)王楚四十城,兄子(濞)王吴五十余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
同姓诸王问题的彻底解决,是在武帝实行“推恩令”以后。

第六章陆贾

一、随陆无武?

1973年底,英雄迟暮、自知来日无多的毛泽东进行了一次重大的军队领导干部人事调整:8大军区司令员对调。12月21日,他召见相关高级将领谈话,预为吹风、打招呼。毛泽东对他的爱将、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打趣道:“你现在也看《红楼梦》了吗?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呢。”随后,他话锋一转:“你就只讲打仗,你这个人以后搞点文学吧。‘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绛是指周勃,周勃厚重少文,你这个人也是‘少文’。”即将与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对调的许世友听了领袖的教诲,憨笑不语。此后,“随陆无武,绛灌无文”这一原本比较生僻的成语便广为流布。
这话出自《晋书。刘元海载记》。刘元海对同窗朱纪、范隆说:“吾每观书,常鄙随陆无武,绛灌无文。道由人弘,一物之不知者,固君子之所耻也。二生遇高皇而不能建封侯之业,两公属太宗而不能开庠序之美,惜哉!”
刘元海对汉初两大谋士随何、陆贾因为缺乏武功,生逢乱世跟随高祖而没能荣膺侯封;两大名将周勃、灌婴在文帝时居于相位却在文治方面毫无建树乏善可陈,一体表示了鄙视和遗憾。他是有这个资本的:因为此公就是兼资文武、功业显赫的东晋十六国时期汉国的开国皇帝刘渊。《晋书》由名相房玄龄领衔修于唐初,为避开唐高祖李渊的名讳,所以才称刘渊为刘元海,字而不名,也算是那个时代的一种“中国特色”吧。
刘渊其实是匈奴人,冒顿单于的后裔,“初,汉高祖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他的批评不能说毫无因由和道理,但大抵属于年少气盛英雄欺人的吹毛求疵求全责备之辞。即如陆贾,他跟郦食其一样,都是亦儒亦法亦道亦纵横、文武并用的著名舌辩之士和外交活动专家,成就和功劳肯定非刘敬可比,更别提鄂千秋之流了。宋人黄震说:“陆贾两使尉他,使汉越无兵争,天下阴受其赐多矣。时时称说《诗》、《书》,以祛高帝马上之习,社稷灵长终必赖之矣。其后知太后将王诸吕不可争,乃病免家居。及诸吕将危刘氏,则出为陈平划策诛之,动静合时措之宜,而功烈泯无形之表。汉初儒生,未有贾比也。”当代学者安作璋、孟祥才也认为:“汉初思想家如果少了陆贾及其《新语》,那就犹如奥林匹克山少了宙斯一样失掉了灵魂。”
陆贾是楚国人,以门客和谋士的身份跟从刘邦平定天下。他经常担任烦难的外交任务,屡建奇功。在进军关中的紧要关头,根据张良的策划,陆贾和郦生联袂游说峣关守将,麻痹了敌人,使汉军顺利夺关而过,抢占了攻取秦都咸阳的先机。楚汉战争中,他奉命出使楚营,成功说服项羽将被他扣为人质的刘邦的老爹和太太释放,使刘季得以骨肉团圆,解除了投鼠忌器的后顾之忧。大汉王朝建立后,陆贾两次出使南越,说服南越王赵佗归附汉廷,在当时的特定时势下,缓和了汉越关系,免除了战争的负担和苦难,同时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统一,堪称是“一国两制”的成功雏形。诸吕擅权图谋作乱的时候,他主动调和将相,串联公卿,使陈平、周勃尽释前嫌,情好日密,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终于诛灭诸吕、拥立文帝,避免了政局的动乱和国家的分裂。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陆贾特别强调文治的重要性,认为“文武并用”、“逆取顺守”,才能够长治久安。这是符合客观现实和时代要求的。陆贾的《新语》,在理论上比较系统地对如何治理天下这一重大课题进行了分析、归纳和阐述,对汉初社会的成功转型和“文景之治”的顺利实现,具有积极的影响和突出的指导作用,也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承先启后的重要环节。

二。两使南越

与大汉开国谋士群的其他几位主角萧何、张良、陈平、郦食其及随何相比较,陆贾有两点非常突出的特色:一是他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表现并不格外优异,在璀璨的星空中,虽然有自己的位置和光芒,却不见得怎么显要和耀眼;倒是大汉立国、高祖登基之后,此公杰出的政治才能,才在内政、外交两大领域都得以展现,其过人的见识、沉稳的风度、灵活的反应和博洽的辩才,令人叹服。二是陆贾在对如何治理国家、巩固政权的理性认识上,有超群出众的深刻性和前瞻性,所著《新语》12篇,更在思想上有其卓越建树;这份独一无二的理论贡献,弥足珍贵。下面3节,将分别介绍陆贾其人在这些方面的几个侧影,以及与之伴生的时代风云。
陆贾在外交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在高祖末年和文帝即位之初两次出使南越。他不仅审时度势,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还顺便为自己捞足了腰包。两头讨好,三利俱存,端的不简单也么哥。
话说从头。湘、赣与粤、桂交界的五岭山脉,包括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又称南岭,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界线。岭南的人文和地理环境都独具特色:居民稀少而分散,城邑很少,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被视为蛮荒之地,与中原存在不小的差异。直到战国末年,号称“百越”之地的岭南还是种姓繁多,各有君长,互不统属,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春秋时代,岭南被楚国纳入势力范围。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灭楚,随即用兵南越。至前214年,战事基本结束,大秦帝国开始在岭南推行郡县制,开设了南海、桂林、象郡3个边郡,辖治今广东、广西两省大部和越南北部地区,将其置于中央政权的直接统治之下,跟内地36个郡一样,由朝廷委任郡县官吏进行治理,同时大力进行移民和开发。
陈胜、吴广起义后,群雄并起,中原乱成一锅粥。当时,南海郡(郡治设在番禺,亦即今天的广东广州)郡尉任嚣趁山高皇帝远、朝廷鞭长莫及的机会,以手中掌握的军队为依托,强力扩充势力,想凭借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阻断南北交通孔道,争取南迁汉人的支持,建立一个独霸南天的地方割据政权。任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