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佛经民间故事-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牛犊正说着,天帝释来了。天帝释变成一条黑狗,进入屠宰场,刚走到场中,突然摔倒在地上,断了气。
牛犊就对屠夫说:“你既然愿意救我,请你把我藏在草堆中,别让任何人知道。这条黑狗是自己死在你家的,你用不着可怜它,就把它的心肝取出来,交给侍卫。这样,你能活命,我也能活命,你看如何?”

屠夫按照牛犊的吩咐,取出黑狗的心肝,用白纸包好,送到王宫给侍卫。
侍卫接过心肝,连忙送进内宫。
国王听说牛犊的心肝已送来,不由得放声大哭,气塞哽咽,心痛如绞,一阵昏眩,甚至从床座上摔落地上。
侍卫把心肝送到内宫,两位夫人见了,喜出望外,连忙从床上爬起来,等不及炒煎烫炙,就从侍卫手中取过心肝,大口大口地生吃。吃完后,心满意足地说:“这肉太鲜美了!我们吃了它,只觉得浑身血脉畅和,心情愉快,眼清耳明,手脚灵便。这下子我们的病一定会马上就好的。”

屠夫把心肝送到王宫之后,又回到屠宰场,对牛犊说:“我已经把心肝送去了。”
牛犊说:“你对我的恩德,我永世不会忘记,一定报答你。
你如果一心敬我、爱我,想救我脱险,就请你在半夜放我逃命,可千万别让其他人看见。”
半夜,牛犊流着泪告别屠夫。临走时,它对屠夫说:“与你分手后,我要使一点神通,让你知道我不是一个普通人,将来一定会报答你的恩情。你家离城门有三百多步,我从你家出去后,保证不留下任何痕迹。我只在城的西北角留一个脚印,你可以到那儿去查看。凭这点,你就会明白我不是普通人,将来一定能报答你。”

屠夫听牛犊这么说,心中很激动,特意点起香,跪着礼拜,流着泪把它送出门。
第二天早晨天刚亮,人们都还没起床,屠夫就出门了。他想验证一下牛犊临走时说的话对不对。他查遍房前屋后,真的看不见有蹄印;城内的路上找不到,连城外的路上也找不到。最后他走到城的西北角,果然看见一个端端正正的牛蹄印。屠夫见牛犊的话果真实现了,明白它不是一个普通人,不由得一路念着佛回家。

再说牛犊半夜离开栴陀罗颇黎国,一路行去,一直走到三千多里以外的地方,进入另一个国家,名叫“舍婆提国”。
舍婆提国的国王有个女儿,相貌出众,姿态美丽,很讨人喜欢。她那美丽的脸庞,就好像十五的月亮,举世无双;身穿五彩的华丽衣服,居住在像天宫一样华丽的宫殿里。
这位公主还没有婚配,为了这件事,舍婆提国王伤透了脑筋。因为远近许多的国家国王、王子,听说了公主的美名,纷纷前来求亲,可是公主一个也不答应。
公主说:“无论是什么人,只要品德高尚、有本事,我就嫁给他。”
日子一天天过去,公主始终没有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郎君。
有一天,国王对公主说:“我是肉眼凡胎,实在看不出到底谁的品德高尚,谁是有本事的人。你的婚事不能再拖下去了,你说怎么办?”
公主说:“这样吧!请父王您把全国的年轻人,不论是贵是贱、是富是贫,统统召集起来,由我亲自挑选。”
国王一声令下,全国的年轻人纷纷赶到城里,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公主的青睐,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到了那一天,年轻人个个梳洗打扮干净,来到王宫前的广场上,排好整齐的队伍,等待公主挑选。

全城老百姓也都拥到广场上观看公主的选婿大典。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小王子变成的牛犊,恰好也在同一天来到舍婆提国,它也挤在那群候选的年轻人中,排在队伍尽头。
大家看这头小牛犊长着金色的角,银色的蹄子,十分可爱,都很喜欢它,所以也没赶它走。
国王与公主从王宫中出来了。国王走在前面,公主紧跟在后面,她手里端着一只金杯,杯中盛满香气四溢的普萄酒。
父女两人从一排排的年轻人面前走过;排在前面的都是一些王公贵族和大官、大富豪的子弟,只见他们有的翘首弄姿、故作多情,有的沉默不语、假作矜持,都希望公主能看中自己。
但公主连正眼也不瞧一下,径自走过去。
国王说:“前面的这些年轻人,都是王公贵族、大官、大富豪的子孙。要是连这些人你都看不上,那后面的平民百姓、穷小子们,又哪能合你的意呢?”
公主说:“前面这些人,别看他们衣着华丽,看起来人模人样的,实际上腹内空空,都是草包。我想挑选的,是有能力而且品德高尚的人,只要具备这样的条件,无论是谁,我都心甘情愿与他结婚,共同生活一辈子。”

国王听公主讲的话很有道理,再说他也不愿拂逆爱女的心愿,心想:“只要她能找到称心如意的郎君,即使地位低一些、穷一些,都没有关系。我可以让他做高官,赏赐他许多金银财富。”于是两人接着挑选。又走过好几排,仍然没有挑到合适的。

公主忽然看见一头牛犊站在队伍的尽头,它有金色的角,银色的蹄子,浑身皮毛细软光滑,像绸缎一样闪亮。公主觉得奇怪,心想:“这牛犊怎么和人站在一起呢?”再仔细打量,心中若有所动,似乎有人在她耳边说:“这就是你要找的夫君!”公主打量再三,心想:“它绝不是一头普通的牛犊,而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变化的。”

这时国王早已走过牛犊,检阅下一排年轻人去了。见公主停步不前,就折回来。
公主指着牛犊对国王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品德高尚而又有本事的人,我要与它结婚。”
国王一听愣住了,随即想:“这一定是女儿在与我开玩笑!”便笑嘻嘻地说:“行啊!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公主见国王答应了,非常高兴,她把手中端着的葡萄酒,送到牛犊的嘴边。
牛犊饮了半杯,再用嘴把酒杯推给公主。
公主仰起脖子,把剩下的半杯葡萄酒一饮而尽。既然交杯酒喝过了,从此公主与牛犊就是永久的夫妻了。
在场的年轻人,看到公主竟然选中一头牛犊,与它结婚,都惊得目瞪口呆;消息传开,全国的百姓也都骚动不安。
王公大臣们纷纷入宫进谏:“大王!一国的公主竟然嫁给一头牛,与牛结为夫妻。这样的事,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有损我国的名声,这是绝对不行的!您一定要设法阻止。”
国王没想到公主真的要嫁给一头牛,心中本来就很烦恼,现在听大臣们一说,更是恼羞成怒。他越想越生气,越想越觉得丢脸,就下令把公主和牛犊都抓起来,要杀掉他们。
天帝释知道了这件事,连忙下凡,变成国王最宠信的大臣的模样,进宫劝谏说:“大王!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您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平时又听话、又贤慧,怎么忍心下手杀她呢?这样吧!您就把他们驱逐出国,让她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如此一来您还愁她不回心转意吗?”

国王听从大臣的建议,宣公主上殿,宣布了把她驱逐出国的命令。
公主听了父王的话,丝毫没有悲伤、后悔的表情。她高高兴兴地一边向父王行礼,一边说;“人都有生离死别,您现在决定不杀我,驱逐出国,我一定服从。俗话说:‘女心外向,千里从夫。’我现在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既然嫁了这头金角银蹄牛犊,就会与它一辈子共同生活。只希望父王给我一匹马,送我出城。”

国王与王后送女儿出城。王后想到心爱的女儿从此离乡背井,流离失所,不禁号啕大哭;国王心里也很难过,但他仍下令:让全城的官员、百姓都出城送行,以此向全国百姓宣示,他已用实际行动洗清王国的耻辱。到了分手的时候,公主拉着父母的手,放声大哭,心肝欲碎,哭得连气都喘不过来。她的哭声惊天动地,连周围的小鸟都跟着悲鸣起来。

公主与牛犊离开了舍婆提国,走啊走,走了很久。有一天,他们走到一座用木头造成的城市。
公主问:“我们在这儿生活吧?”
牛犊说:“不!我们不应在这儿生活。”
于是又走,走啊走,走到一座用土砌成的城市。
公主问:“我们在这儿生活吧?”
牛犊说:“不!我们不应在这儿生活。”
于是又出发,走啊走,走到一座用铜铸成的城市。
公主问:“我们在这儿生活吧?”
牛犊说:“不!我们不应在这儿生活。”
他们接着前进,走啊走,走到一座用银子建成的城市。
公主问:“我们在这儿生活吧?”
牛犊说:“不!我们不应在这儿生活。”
他们又继续前进,走啊走,最后走到一座用金子砌成的金城。金城金碧辉煌、光彩熠熠。
公主说:“我们在这儿生活吧?”
牛犊说:“对!我们就在这儿生活。”
金城国很大,长约一由旬,宽也有一由旬。公主与牛犊在这里共同生活,牛犊却不肯恢复人身。
公主说:“你既然是品德高尚、有能力的人,怎么到现在还不恢复原样呢?”
牛犊听了公主的话,手握银蹄,抚着金角,把牛犊皮脱了下来,腰一挺,变成一个年轻英俊的青年。他的脸像庵婆罗果那样鲜艳可爱;牙齿像珂贝那样整齐洁白;两道眉毛好像弯月;眼睛闪闪发光,就像明朗夜空的星星。从此,他当了金城国的国王。

在他的国家里,宏伟壮观的宫殿不用修建,自然就会出现;美丽的宫女、各种音乐舞蹈、饮食衣服等等,只要想要什么,马上就齐备。
公主看见丈夫恢复人身,变成一个英俊的青年,万分雀跃。她连忙给父母写信报喜:“父亲!您原以为我嫁错了人,而把我流放到外国。但我的丈夫因为品德高尚,已恢复人身。
他长得端庄英俊,父亲、母亲,请你们快来,来看看我的丈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舍婆提国王接到公主的来信,喜出望外,忙把大臣们都召来,责骂道:“你们那时候讥笑我把女儿嫁给一只牛犊,说是丢了我们国家的体面。没想到我女儿有福气,她嫁的其实是金城国王。”为了庆贺这一喜讯,国王下令大赦天下,把监狱里的囚犯全都释放。

舍婆提国王与王后,连忙赶到金城国看望女儿、女婿。
国王见到女婿,的确是一个英俊的青年,就问道:“你当日在我国时,为什么要变成一只牛犊呢?”
王子双手合十,礼拜地说:“我本来就不是牛犊,而是栴陀罗颇黎国的王子。我父王有三个妻子,我母亲是第三夫人。
另外两位夫人千方百计地想要杀害我,我不得已才变成牛犊。
现在能和公主结婚,我真是三生有幸。我母亲仍在故乡吃苦受罪,也不知道现在情形怎么样?希望大王在金城国多住些日子,让我和公主一起回故乡,探望一下母亲。”
王子夫葡俩便骑着快马来到栴陀罗颇黎国。两人走到磨坊,只见小夫人头发蓬乱,脸上布满了尘土,手脚都皲裂了,脊背上伤痕累累,流着鲜血,有些地方都已化脓。她头顶着一石五升麦子,正挣扎着向磨坊走来。王子看见母亲变成这种模样,心中十分难受,不禁流下泪来。他既不能马上认母亲,又不忍心看母亲头顶这么重的箩筐,就用手中的马鞭把母亲头上的箩筐一下子捅在地上,转身出门。

小夫人已认不出王子就是自己日夜思念的儿子。她正顶着沉重的箩筐向磨坊走去,忽然有个陌生青年把箩筐弄翻,麦子洒了一地,那青年却转身要走。小夫人见那青年衣着华丽,知道他不是寻常百姓,便说:“贵人!请您留步,听我讲一句话。我是国王的奴婢,奉命领来这些麦子磨成面粉。我每天拚命地干,还常常做不完规定的数量,您却把麦子给打翻了。

这事要是让国王知道了,我一定活不成。”
王子听母亲这么说,连忙与公主一起下马,用衣袖帮忙把麦子聚拢起来,装在箩筐中,头顶着送进磨坊。看见母亲这样受折磨,王子心中悲痛,眼泪不断。但他忍着悲痛,不敢与母亲相认,骑马返回金城国。

回到金城国,王子对舍婆提国王说:“我母亲实在太可怜了!她瘦得皮包骨,形容憔悴,脸上全是尘土,头发蓬乱如麻,身上到处是伤痕,鲜血直流。再这样下去,她就快活不成了!”

舍婆提国王听了,心里也十分难过,说道:“真没有想到亲家母会落到这种地步。”
王子向舍婆提国王说:“我想问大王借一些兵马,加上金城国本来的军队,领着人马去救母亲。”
于是,王子率领着两国军队向栴陀罗颇黎国进军,军队来到距离该国首都四十里的郊外。
栴陀罗颇黎国王听到消息,他虽不明白领兵来犯的到底是谁,为什么要进攻,但他知道自己的军队绝对抵御不了两国的大军,只好在城头挂起白旗,开门投降。
王子率领人马来到城下,看见城头挂着一面白旗,心中明白一切。他对左右说:“城头上的白旗是表示投降的意思。
我父亲看军队到达,以为我是哪一个国家的国王,一定会出城向我跪拜,但他毕竟是我父亲,不应该向我跪拜。你们派出二十人,分别站在两边,每边十人。他如果要向我跪拜,就上去搀住他,别让他跪下。”

栴陀罗颇黎国王见大军已开到城下,连忙出城去见王子。
果然就像王子所说的,他不知道带领军队来犯的就是自己的儿子,还以为是哪个国家的国王呢,看见旌旗飘扬,军队威武雄壮,心中很害怕,膝盖直抖,不由自主地要往下跪。
两边的卫士连忙把他架住,不让他跪。
父子两人相见,栴陀罗坡黎国王完全认不出面对的就是自己的儿子,王子也假装不认识父亲。
两人以国王之礼相见后,一起进城来到宫中。
栴陀罗颇黎国王连忙吩咐摆上宴席,招待异国的大王。
吃喝之际,王子开口问国王:“你是一国之君,统治百姓过着快乐的生活。
你的国家富裕,风调雨顺,想必一切如意。我问你,你有几个妻子?”
国王回答:“微臣不敢欺骗大王,微臣有两个妻子。”
王子说:“按照规矩,一个国王都有三个妻子,为什么你只有两个妻子?你要老实说,如果你欺骗了我,日后被我发现,一定处罚你。”
国王吓坏了,战战兢兢地说:“微臣该死!我不敢隐瞒大王,微臣确实有三个妻子。”
王子便下令说:“让你的三个妻子都出来让我看看。”
国王就下令让两位大夫人出来相见。
两位大夫人一听是异国大王召见,高兴极了,连忙梳妆打扮,穿戴整齐,然后来到宫殿前。
王子看了看,问道:“你刚才说有三个妻子,怎么只看见两人?还有一位现在何处?”
国王回答说:“她现在磨坊中。”
王子问:“国王的妻子怎么会在磨坊中做苦工呢?”
国王窘得面红耳赤,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小夫人听说异国的大王召见,连忙从磨坊赶来,想向异国大王哭诉一下自己的冤屈。
王子远远地看见母亲走过来,再也忍不住、装不下去了。
他连忙跑下宫殿,扑了过去,抱着母亲的脖子,呼天唤地地大哭起来:“娘啊!由于我忤逆不孝,让娘您吃尽了各种苦。娘啊!娘啊!”
小夫人先是大吃一惊,再仔细一看,这个异国大王就是自己前些日子在磨坊中遇到的贵人,再听他的口气、看他的形貌,一切都明白了,不由得与儿子抱头痛哭。
国王见他们相抱哭在一起,这才明白,这个异国大王原来是自己的儿子。事到如今,他又有什么话可说呢?只有陪着他们母子一起掉泪。
父子三人悲喜交加,放声大哭,直哭得云飞鸟落、树木摧折。
文武百官见到这副情景,没有一个不为他们三人的悲欢离合而伤心流泪。
王子哭够了,连忙吩咐宫女带母亲去沐浴,又取出龙虎宝衣让母亲穿上,给母亲在宝座上坐下。他把父亲及两位大夫人叫过来,原原本本地讲述当日事情的全部经过。
国王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一切全是两位大夫人从中捣鬼,有意陷害。他既对两位大夫人的恶行感到生气,又为小夫人母子所经历的遭遇心酸,感到十分内疚,马上令人在殿前架起一口大锅,烧了一锅滚烫的开水,又拿来各种刑具,什么凌迟处死用的尖刀、车裂人体的车、活犁人用的犁等等都有。

他让侍卫们把两名大夫人抓起来,押到殿前,说:“你们两人罪恶滔天,把你们放在汤锅里煮了,还算轻饶。想起你们当时生吃我儿子心肝的狠毒样子,我恨不得叫来两百名大力士,让他们把你们两人撕扯成几段,这才解我心头之恨。”

说罢,下令侍卫们立即动手。
王子害怕国王真的把两位大夫人杀了,忙在心中暗暗念佛。
说也奇怪,那些刀子的锋刃一下子全钝卷了,锅里滚汤的开水也凉了下来,两百个大力士个个手脚痠软,提不起一点劲。
王子饶了两位大夫人后,对国王说:“我之所以能活命,实在要感谢屠夫。”
国王说:“当时我的确不知道你竟受到这样大的冤屈,吃了这么多苦。从今以后,我要舍去王位,把国家交给你治理。
我要出家去当沙门,到山林里隐居修行,永远不再回来。至于屠夫,随你怎么赏赐他。”
国王果真削发出家。经过这番变故,国王把什么荣华富贵看得如同粪土,他勤修善道,后来成了阿罗汉。
王子登上王位后,封屠夫做宰相,地位就与王侯一样尊贵,库藏的所有珍宝,也都交给屠夫掌管。
屠夫以前对牛犊施恩,如今果然得到好报。
后来,王子与他母亲都以肉身修行成佛。
大夫人、二夫人虽然侥幸不死,但她们仍然不肯止恶行善。
天帝释见这两人已是不可救药,就变成一股大风,从两位夫人的毛孔吹入。
结果,两位夫人原先吃下去的黑狗心肝,都变成一粒粒铁丸子,每粒铁丸子都向外喷着火。这两个作恶多端的家伙,就这么可耻地死了。

据敦煌遗书《佛说教顺子修行成佛经》改编。



 
78。头尾争大

 

从前有一条蛇,有一天,蛇头与蛇尾巴吵了起来,抢着要做老大。
蛇头对蛇尾说:“我应当做老大,你要听我的。”
蛇尾对蛇头说:“我应当做老大,你要听我的。”
双方争执不下。蛇头又说:“我有耳朵能听,有眼睛能看,有嘴巴能吃。每逢走动,我总是在前面,所以我应当是老大。
你没有我这么大的本事,当不了老大。”
蛇尾说:“我想让你走动,你才能走动;如果我不想让你走动,看你怎么动。”说罢,把身子缠在树干上,死也不放。
三天三夜过去了,蛇头无法行动,不能觅食,饿得要命。
蛇头于是对蛇尾说:“好吧!好吧!你快放开,我让你做老大就是了。”
蛇尾这才放开树干。
蛇头气呼呼地说:“好吧!既然你是老大,那么你走前面。”
蛇尾毫不示弱地说:“走就走,有什么了不起的!看我的。”
说罢,兴匆匆地向前爬去。可是蛇尾既无眼睛,又无耳朵,不知道前面有些什么,爬没多远,就掉进一个火坑里,烧死了。
据《杂譬喻经》改编。参见《大正藏》第四卷第528页。


79。祭牛

 

从前有户人家,男主人因病死了,他的妻子想起与丈夫生前的恩爱,十分悲伤,痛不欲生。她按照当地的风俗,把丈夫火化后,埋到坟里,然后天天做了许多精美的饭菜,拿到坟前祭奠丈夫。每次都痛哭流涕的,不能自已,一边还说:“亲爱的丈夫啊!你吃一点吧!”她每天无心劳动、无心生活,把时间全用在祭奠丈夫上,家里的财产便渐渐被用完了。

有个牧童看到这种情况,便找到一头死牛,搬到坟地。看见那个妇女前来祭奠丈夫时,他割下许多嫩草,放在死牛面前,跪在那儿,苦苦哀哭起来,一面哭一面说:“亲爱的牛啊!你再吃一点吧!”

那个妇女见到这个情况,便对牧童说:“你是谁家的孩子?
牛既已死了,便无法活过来。你快点回家报告你父母就是了,在这儿痛哭有什么用?真是个傻孩子!”
那孩子回答说:“我一点也不傻!我的牛刚死,我多叫它几声,它也许还能活过来。你的丈夫死了那么久,都已经火化埋葬了,你还哭着让他吃东西,你才傻呢!”
那个妇女想想很对,从此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据《杂譬喻经》改编。参见《大正藏》第四卷第499页。


80。吝啬的伊利沙

 

从前有个人,名叫伊利沙,家中有千顷良田,满仓米谷,牛羊成群,奴仆成百,金银财宝和绫罗绸缎数也数不清。
但是,他生性吝啬,不但平日一个钱,恨不得掰成八个来花,也从来不布施任何东西,自己的日常生活,也是非常刻苦,穿的是破烂衣服,吃的是糟糠烂菜,从来舍不得买一斤肉、吃一顿饱饭。

伊利沙有个邻居,钱财不多,但天天大鱼大肉,还时常宴请朋友。
伊利沙看了非常眼红,心想:“我的财产比他多得多,他天天过着王侯一样的生活,我却这么艰苦,太可怜了!”于是咬了咬牙,宰了一只鸡,量了一升白米,偷偷地赶车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把饭做好、把鸡烤熟,打算好好吃一顿,过过瘾。

老天爷看见他的举动,就变成一只狗,走到他身边,绕着他转来转去地讨东西吃。
伊利沙见这条狗实在讨厌,便说:“如果你能四脚朝天,腾空停留在半空中,我就给你吃一点。”
话刚说完,那条狗果然四脚朝天,腾空停留在半空中。
伊利沙大吃一惊,但要他分给这条狗一点食物吧,实在舍不得。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又说:“如果你的两个眼珠子,现在掉到地上,我就分你吃一点。”
话音甫落,那条狗的两个眼珠子“啪”的一声,掉到地上。
伊利沙高兴极了,心想:“这下子这条狗瞎了,什么也看不见了。”他端起饭和鸡,换个地方,放心地大嚼一顿。
老天爷见他走远了,又变成他的模样,赶着他的车回到他家。一进门,就吩咐守门人:“如果有人胆敢冒充老爷我的样子,一顿棒子把他赶出去。”然后进房,下令把所有财产都布施给穷人们。

伊利沙吃完饭,摸摸肚子,满意地回到放车的地方。发现车子不见了,他可着急了,四处找不到,只好步行回家。到了家门口,守门人挡住不让他进去。他发脾气说:“混蛋!瞎了眼吗?我是你们的老爷。”

守门人说:“怪不得老爷刚才吩咐,教我们把胆敢冒充老爷的人赶走,原来还真有人敢冒充老爷。”便一顿棒子,把他赶走了。
伊利沙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全部财产,都被穷人们分光了,心里一急,发了疯,从此在街头乞讨,潦倒度日。

据《旧杂譬喻经》卷上改编。参见《大正藏》第四卷第513页。


81。檀腻羁的故事

 

从前有个国王,名叫端正,他依照正法治理国家,处理政事,经常为百姓排忧解难,从不冤枉一个好人,所以老百姓都很爱戴他。
这个国家有个婆罗门,名叫檀腻羁。家庭贫困,经常食不果腹,衣不遮寒。
一年秋天,他从田里收获了一些稻谷,可是因为家里穷,养不起牛,所以无法打场。于是他去邻村向一个熟人借了一头牛,打完场以后,又把这头牛送回去。可是,当他把牛送到那位熟人家门前,看见对方正在忙着,便没有打声招呼,把牛系在门旁的树上就走了。

牛的主人倒是看见他牵着牛过来了,但是以为他还没有打完场,接着还要用,所以既没有细问,也没有把牛牵回自己家去。
就这样,因为两人的疏忽大意,结果那头牛丢了。
过了几天,牛的主人见檀腻羁还没把牛送回来,就上门要。
檀腻羁则坚持说已把牛送还,两人便吵了起来。
牛主人见檀腻羁坚持不肯还牛,气极了,揪住他一起去见端正王评理。
两人走没多远,碰到一个马伕正在追赶一匹逃逸的奔马。
马伕看见有人迎面走过来,便大声叫道:“快帮我拦住它!
快帮我拦住它!”
刚好路旁有一块石头,檀腻羁就捡起石头砸过去,正巧砸在马腿上,马腿应声而断。
原来这匹马是从国王的马群中逃出来的。
马伕看见檀腻羁把马腿打断了,吓坏了,唯恐国王怪罪,便揪住他去见国王。
三人顺着大路前进,遇到一条河,但不知道渡口在哪里。
这时,他们看见有个木匠左手提着木工工具,右手挽着衣服,还剩一把斧头没法处理,便叼在嘴里,正摸索着涉水过河。
檀腻羁便问:“请问水深吗?可以涉水过河吗?”
木匠回答:“可以!”没想到口一张,那把斧头就掉到水里,再也找不着了。木匠十分生气,揪住檀腻羁,要他一起去见国王,赔他斧头。
四个人继续前进。
檀腻羁这时又饿、又渴、又累,心情又特别烦躁,见到路旁有一家酒店,便急忙跑过去,讨了一杯白酒,坐在床座上喝起来。
没想到老板娘的儿子,盖着一床被子在床座上睡觉,几个月大的小孩,哪禁得住檀腻羁重重地一坐?孩子一下子肚腹溃烂,连哼都没来得及哼就死了。
见到这种情况,大家都惊呆了。
老板娘一边号啕大哭,一边揪住檀腻羁要他偿命,跟着一起到王宫去找国王。
一行五人牵牵扯扯地走来。
檀腻羁越走越害怕,心想:“本来只是赔牛、赔马、赔斧头的事,谁知竟然又闹出人命来!到了国王那儿,肯定不会轻饶我,还是想个办法逃走为妙。”一边走,一边东瞅西看地找机会。又走了一会,他发现前面有一道墙,心想:“这是个好机会,跳过墙,就可以逃走了。”于是猛地挣脱抓住他的几个人,像兔子一样窜出,一下子就翻上墙头,跳了过去。

可是谁也没想到,一个老织布匠带着他的儿子,正坐在墙的那边休息。
檀腻羁翻过墙头,正好落在老织布匠身上,两脚踏在要害部位。
老织布匠一口气上不来,头一歪,也死了。
老织布匠的儿子见父亲被人踏死,哪肯罢休,抓住檀腻羁揍了一顿。
这时,牛主人、马伕、木匠、老板娘也都赶到,大家揪住檀腻羁,一同向王宫走去。
走没多远,看见路旁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野鸡。
野鸡看见他们走过来,就问:“檀腻羁,檀腻羁,你到哪里去?”
檀腻羁把自己遇到的倒楣事,一五一十地叙述了一遍,告诉野鸡说:“现在他们要抓我去见端正王。”
野鸡说:“听说端正王十分聪明,你既然要去见他,我托你打听一件事。不知为什么,我在其他树上鸣叫的声音,总不如在这棵树上鸣叫时好听。你见了端正王,帮我问问这到底是为什么?”

檀腻羁答应了。又走了一会,看见路旁有个洞,洞口有一条毒蛇。
毒蛇看见他们走来,便问:“檀腻羁,檀腻羁,你到哪里去?”
檀腻羁又把自己的倒楣事,一五一十地叙述了一遍,告诉毒蛇:“他们要抓我去见国王。”
毒蛇说:“你到端正王那儿后,请代我打听一件事。我每天早晨刚出洞时,身体柔软,哪儿也不疼;但到了晚上要入洞时,就觉得身体疼痛,入洞很困难。
请问问端正王,这到底是为什么?”
檀腻羁也答应了。又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