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村魅影三-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觉得卞一鸣的想法有道理。”谭科长道。

“卞一鸣,你这个想法很大胆啊!”郑峰道。

“郑局长,您也赞成卞一鸣的想法?”王萍道。

“赵家的房子是建在文家的墓地上的。”郑峰若有所思,郑峰的话只说了一半。

卞一鸣只是开了一个头,大家都不敢再往下想了,大家都意识到自己的想象力太大胆,太奇特。想象在文学作品中可以随心所欲,但在刑侦工作中,就得慎重再慎重,严肃再严肃。

郑峰和李云帆合计了一下,当即决定到状元村去一趟,不过,暂时不惊动赵家人,至于赵一儒,先让他在旅社呆一段时间。现在,同志们需要更有力、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第一百二十四章侯海明即将登场 落脚点放在学校

五个人走到一楼,郑峰到一楼服务台打了一个电话,听听郑峰说什么,我们就知道郑峰想干什么了。

“喂,是值班室吗?我是郑峰。”

“郑局长,我是值班员车楠,您有什么指示?”

“车楠,请你把陈政委喊过来。”

“您等一下,我这就去喊陈政委  。”

一分钟以后,电话那一头传来陈政委的声音:“郑峰,我是陈大年。”

“陈政委,你让刑侦处的侯海明到水涟县麻垛公社沙河镇来,开锁的工具也带过来。”

“行,我现在就派车送他过去。”

“行,您派人把侯海明送到麻垛公社,我派人去接,公社到沙河镇这条路不能走汽车。”

笔者在这里要交代一下,侯海明是一个开锁高手,他不但能开一般的锁,他最擅长的是开密码锁。要想在不惊动赵家人和赵一儒的前提下进入赵家老宅,必须把侯海明叫过来。只要有侯海明在,想进入赵家老宅,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在吃晚饭的过程中,郑峰和李云帆研究了一下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进入赵家老宅的时间,赵一儒的母亲在白天是不会到老宅去的,进入老宅的时候,还不能惊动赵一儒的叔叔赵厚平。这一点应该能做到,关键是赵厚平家的那条狗。

关于赵厚平家的那条狗,李云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赵厚平每天要巡很多次山,他在巡山的时候,应该是会带上那条狗的,所以,选择在赵厚平巡山的空挡进入赵一儒家的老宅比较合适。当然,还可以想办法把赵厚平引开,李云帆想到了状元村的生产队队长,他肯定有办法将赵厚平引开,当然,也包括把那条狗引开。

郑峰同意李云帆的想法。

赵一儒家的老宅到底有没有问题,谁都不敢肯定,汪小霞失踪,已经快两年了,两年时间,赵厚平一点都没有察觉,这确实令人难于置信,大家不要忘了夏清莲,如果同志们在赵家老宅一无所获,就不好向赵一儒和赵一儒的家人交代,擅自进入民宅,涉及到法律问题,这就是郑峰和同志们不想惊动赵家人和赵厚平的原因。

在要不要跟赵厚平说明情况的问题上,郑峰和李云帆纠结到放下碗筷的时候,都没有一个结果。赵厚平和赵一儒毕竟是亲叔侄,在还没有确认赵一儒就是“72。3。16”失踪案的真凶的情况下,是不适合和赵厚平交底的。

郑峰觉得应该先在状元村找一个落脚点,等条件具备之后,大家再采取行动。

李云帆和谭科长同时想到了一个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就是状元村小学。

进驻状元村的人还不能多,多了目标就大。

事不宜迟,立即出发,到状元村去的人是张所长,卞一鸣,加上郑峰和李云帆。

第一百二十五章巧安排引开厚平 秦队长有话要说

四个人先行一步到状元村小学去打前站,童子强在公社去接侯海明,然后直接到状元村小学去,谭科长、王萍和蒲森林留在沙河旅社陪赵一儒。

王萍等三个留守待命的人将同志们送到牌坊下。

同志们在牌坊下分为两路,郑峰一行四人沿河堤向西,童子强骑上张云鹏那辆自行车朝南去了。

将四个人渡过河的是曹德民,同志们到码头的时候,曹德民正在用铁丝固定平台上的毛竹,他看到同志们以后,便将船划过来了  。

在船上,郑峰询问了赵厚平巡山的时间。曹德民说,赵厚平上午巡山的次数比较少,时间吗,一般集中在天亮前后和九点钟左右。曹德民还说,赵厚平巡山都要带上狗赵厚平家的狗很厉害,几百米以外的动静,它都能听见。至于每次巡山的时间,一般在四十分钟左右,赵厚平巡山的路线不固定,他的目的就是让那些想偷树的人摸不着他的号头。

在曹德民的指引下,四个人沿着河边一条巡山的路向南走,在山的南边,有一条路一直通到状元村小学。生产队秦队长家就住在学校北边第二家。

十分钟以后,张云鹏敲开了学校的门。

大家一边陪看门人说话,一边等候秦队长。一分钟不到,张云鹏请来了秦队长。

还是秦队长有办法,生产队的牛棚年久失修,要换几根木料,本来是准备春节后在山上伐木的,既然公安同志们有公干,干脆提前把这件事情做了,他带几个人上山,让赵厚平挑几棵树,这样就可以把赵厚平和他那条形影不离的狗引开。他保证给同志们提供足够的时间。

郑峰看了看手表,时间是七点一刻,他在等候海明的到来。

赵一儒被公安同志请到沙河镇的事情,村子里面的人已经知道了,最早知道这件事情的是秦队长这种事情传播起来是很快的。

秦队长虽然不知道同志们到赵一儒家的老屋去做什么,但已经知道赵一儒肯定和汪小霞的失踪案有关系,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秦队长向郑峰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有些生活细节,当他们孤立存在的时候,没有任何意义,而当把他们和某种事情或者某种背景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有了特定的内涵和意义。

秦队长经常在夜里面到山上去下套子,或者收套子,他在文家废弃的墓道上遇见赵一儒两次,一次是赵一儒下山,时间是夜里面十二点钟左右,一次是赵一儒上山,时间是十点钟左右。

“赵一儒看到你的时候,有什么反应?”郑峰问。

“我没有在意,山上是赵一儒家的老宅,那是他的家。”

“你们说话了吗?十点钟上山到老屋去睡觉,这能说得通,夜里面十二点钟下山,这不是有点奇怪吗?”

第一百二十六章侯海明果然厉害 开门锁只需几秒

“他说有人喊他上门给牲口看病,咱们这一带的牲口,有了毛病都得找他。”

郑峰和李云帆都觉得这两个时间很不寻常。

四十分钟以后即七点五十五分,大家透过传达室的窗户看到两个人朝学校的大门走来。一个人是童子强,他推着自行车,另外一个人有五十岁左右,他就是候海明,他的手上拎着一个黑色的皮包。

“秦队长,你两次在墓道上遇到赵一儒,他手上有没有那什么东西呢?”

“我看见他上山的那一次,他手上拿东西了,刚开始,我不是看见的,我是闻见的  。”

“闻见的?”

“对,他从我身边走过去的时候,我闻到了一股煤油的味道他的身上明明带着一瓶煤油,我就请他帮我弄点煤油,以前,他帮我弄过煤油,在我们这里,煤油是一个精贵的东西,他答应了,过了没有几天,他送给我一斤煤油。”

赵一儒既然到老屋睡觉,带一点煤油上山,也属正常。

“秦队长,您去安排吧!安排好了以后,派一个人来通知我们。”

“行,你们就听好吧!?”秦队长走出传达室的门,朝村子里面走去。

六个人在传达室里面耐心地等待着。

二十分钟左右,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飞奔而来,气喘吁吁地冲进学校的大门:“张所长,秦队长和赵厚平已经上山去了。”

张云鹏走出传达室:“行,我们知道了。”

眨眼间,小伙子不见了踪影。

郑峰告别看门的老人,和大家走出学校的大门。

学校大门的斜对面也有一个仄仄的小巷,穿过这个小巷,在人家的后面有一条小路一直通到那条上山的路。

这条路距离人家有一百多米,路掩映在一片茂密的树林之中。

很快,大家走到了从赵一儒家的老宅通向村子的路,向上走了三四百米,眼前就是那条若隐若现的墓道。

沿着墓道拾级而上。

墓道上的雪已经化的差不多了,墓道两边的灌木从里面还有少量的雪。

在赵一儒家的院门前,还有一层薄薄的雪,雪上面有几个杂论的脚印。

侯海明从皮包里面拿出一个长约十公分的钢丝,钢丝的头部有一个0。1公分的垂直弯头,

侯海明示意张云鹏掀起覆盖在锁上面的车胎皮。

侯海明左手拿起锁,然后将钢丝插进锁眼,上下拨几下,左右转几下,与此同时,左手向下抖了一下,“啪”的一声,锁打开了。整个开锁的过程只有十几秒。

侯海明推开院门。

院子里面的雪还没有融化。

从院门到正屋和厨房,有几串脚印,很显然,雪停之后,有人进过院子。

第一百二十七章厨房里怪事多多 正屋门大锁铁链

郑峰选了几个完整的脚印。

李云帆从包里面拿出一个皮尺,将几个脚印的长和宽量了一下,郑峰从口袋里面掏出笔记本,将脚印的长和宽记在了上面。

根据赵厚平的说法,到赵一儒家老屋来的只有一个人,它就是赵一儒的母亲,而根据秦队长反映的情况来看,还要加一个人,他就是赵一儒。

根据目测,院子里面的脚印的尺码应该在四十二码左右,这显然是一个男人的脚觲  。热徽砸蝗迨俏ㄒ挥衚ěnéng进入赵家老宅的男人,那么,这个脚印就应该是赵一儒的脚印。

李云帆经过测量,郑峰所选的几个脚印的尺寸一模一样。长,30。3公分,宽10。8公分。

大家还记得吗?赵一儒的脚上穿着一双翻毛皮鞋,这个尺寸和赵一儒脚上的翻毛皮鞋非常接近。

在脚印的底部还有几排横槽,如果把脚印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的话,那么,在每一个部分的中断的横槽相对明显一点,这两个点应该是脚的两个着力点。当然鞋子的前后两端经过长时间的摩擦之后,鞋底上的凹槽有一定的磨损。

郑峰走到厨房跟前,厨房的门没有锁。

郑峰推开厨房的门,李云帆和卞一鸣跟在郑峰的后面走了进去。

厨房里面除了灶台以外,还有一个缺了一个门的碗橱,碗橱里面有一个陶瓷罐子,李云帆打开罐子,罐子里面竟然是盐,奇怪的是,盐罐子的盖子上比较干净,当然奇怪的不只是盐罐子的盖子,而是盐罐子下面全是灰,除了灰以外,还有一定量的老鼠屎,在碗橱的角落上还有蜘蛛网。

照理,碗橱里面应该还有碗和筷子,但没有。

灶台上有一个大锅,一个小锅,大锅的盖子上全是灰,锅盖上面开了一个很大的口子。

卞一鸣解开锅盖,同时打开手电筒,铁锅里面竟然有很多老鼠屎。

奇怪的是灶台外面的小锅的周围和锅盖上没有灰尘。卞一鸣解开锅盖,里面有一把锅铲和一把大勺子。

灶堂里面堆放着一些松毛子和劈柴。还有一个小板凳。李云帆在小板凳上摸了一下,上面没有灰。

重重迹象表明,有人在厨房里面烧锅做饭。而且就在最近几天。

笔者叙述的比较慢,说时迟,那时快,三个人在厨房里面只呆了两分钟左右的时间。

三个人走出厨房。

正屋只有两间房子,门在西边,门上有一把锁,这把锁比院门上的锁要大一倍,锁是锁在一串铁链子上的,而铁链子串在两个铁环上的,铁链有小拇指粗,门环有大拇指粗。

侯海明用两分钟左右的时间打开了门锁。

一进门就是堂屋,堂屋只有一张少了一条腿的大桌子,少腿的一边靠在墙上。

第一百二十八章厢房内一张大床 柜子上一盏油灯

桌子上有一盏罩子灯,罩子灯里面有半下子煤油。在煤油灯的旁边放着一盒火柴。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比较浓的煤油味,当然,在煤油味中,好像还有另外一种混合气味,是东西**的味道?很难准确表述。

堂屋的面积有三十平方左右,这比一般人家的堂屋要大许多。郑峰和他的战友们到沙河地区,已经有三天了,在这三天里面,大家走访了不少人家,这些人家的堂屋大概都在十五平方左右  。如此算来,赵一儒家的两间屋子比一般人家的三件屋子还要大,既然堂屋有三十平米左右,那么厢房的面积也应该在三十平方左右。

堂屋和厢房之间隔着芦席。,在距离北墙四十公分左右的地方有一个门,所谓门,其实就是一个木头边框。

厢房里面的光线很暗,北墙上有一个高七八十公分,宽五六十公分的窗户,窗框上镶着玻璃,只剩下四块玻璃这四块玻璃还是开裂的,另外两个窗框上糊着两张报纸,报纸糊上去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有些地方透着一些亮光。

在墙角处放着一张老式的木床,是那种带架子,上面有顶的大木床,床上挂着一顶打着很多补丁的花布蚊帐,蚊帐是打开的,床上有垫背、床单,有两床被褥和一个枕头。

大木床已经成了纯粹的古董,除了床板下面的部分完好以外,床上面的框和顶都残缺不全,床框上的镂空雕花所剩无几。

厢房里面除了大木床以外,在床前靠墙的地方放着一个柜子,柜子原来有两扇门,现在只剩下一扇门,柜子上面有两个抽屉,现在一个抽屉都没有了。

在柜子上放着一盏煤油灯,灯里面还有半下煤油。在赵一儒来讲,他好像不缺煤油。

张云鹏的手电筒在柜子里面找到了一个瓶子,瓶子里面好像装着液体,他将瓶子从柜子里面拿出来,打开瓶塞子,闻了闻,是煤油。

赵一儒的母亲也只是偶尔到山上来住一两个晚上,屋子里面为什么要放两盏灯和准备这么多的汽油呢?在郑峰的记忆中,父亲道集市上买一斤煤油,要够一家人用三四个月的。

厢房的面积果然和堂屋差不多大。

两件间房子的地上没有铺任何东西。

三把手电筒在地上仔细地照了几个来回,地上的土非常板结。

郑峰走到大木床跟前,弯腰,试了试床的重量,郑峰没有用多大的力气就把床的西头掀起来了。

李云帆招呼大家一起上,把大木床搬开。

如果有古怪,一定在床下面,因为木床以外的其它地方几乎完全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郑峰和张云鹏搬床头,李云帆和其他人搬床前,大家在李云帆的口号声中,同时朝外拉。

第一百二十九章童子强突然绊倒 打床下两块石板

床开始朝屋子中间移动。等到大床离开南墙四五公分的时候,童子强和侯海明走到大床的南边,大家一起用力,将船悬空搬了起来。

正在大家将床搬离原地的时候,大木床突然倾斜,重重地砸在地上,与此同时,童子强“啊”了一声,整个人摔到在地上。

“快放下,把床放下!”郑峰大声道。

李云帆放在木床,走到床的南边:“什么情况?”

郑峰打开手电筒,朝童子强跌倒的地方照了照,在童子强的脚前十公分左右的地方,有一块石板因为木床挡着,只能看到石板的一角  。

侯海明将童子强扶起来。很显然,童子强是被这块石板绊倒的。

石板很厚,至少有十公分厚。李云帆和郑峰蹲下身体,想一看究竟的时候,突然感到了一股凉气或者叫寒气寒气中还有那么一点不太好闻的味道。很显然,这股凉气和寒气应该是从石板下面吹出来的。

卞一鸣用手电筒在石板下面照了照,在石板和地面之间,竟然有一个五六公分宽的缝隙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个豁口。豁口里面黑漆漆的。

石板下面一定有名堂,郑峰和同志们的大脑里面已经铺垫了足够量的信息,赵家的老屋建在文家的墓地上的。老屋下面到底会有什么,我们现在还不好说,这多少给了我们一定的想象空间。

于是,大家齐心协力,将大木床抬到屋子中间。

这时候,再来看看床肚底下,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在床下,有一块长约一米,宽八十公分左右的大石板,让大家惊讶不已的不仅仅是这块大石板,还包括放在大石板上面的另一块石板,这是一块不规则的石板,比下面的石板要小,但却比下面的石板厚许多。

毋庸置疑,石板下面一定是墓室的入口,至少是一个洞穴,第一块大石板是用开盖住洞口的,而第二块石板则是用来增加重量的,为什么要在洞口上方压上这样两块石板呢?

郑峰和李云帆不敢想,但他想到了汪小霞,当然,在汪小霞的后面还有一个影子,这个影子就是夏清莲。

卞一鸣和张云鹏上前一步,想搬开两块石板,被郑峰叫住了:“你们俩别动,谭科长,你一个人试试看看看能不能挪开这两块石板。”

郑峰的目的非常明确,谭科长和赵一儒的块头差不多高,郑峰想知道仅凭谭科长一人之力,能不能挪开这两块石板。

其他人退后一步,站在一边。

张云鹏将柜子搬到石板东边靠墙的地方,然后将两盏罩子灯放在柜子上,用火柴将其点亮。手电筒的光虽然比较强,但所能管控的范围有限,有两盏罩子灯,整个屋子都亮了。

第一百三十章石板下一个洞穴 洞穴下窸窸窣窣

谭科长脱掉大衣,往卞一鸣的手上一塞。

谭科长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将第二块石板挪开了,请注意,是挪开的,凭一人之力,想把第二块石板搬起来,是不可能的。

当谭科长使出全身的力气将第一块石板掀起来的时候,三把手电筒的关柱同时射进了下面的洞穴,在石板的下面,果然有一个正方形的洞穴,这是一个直上直下的通道,边长大概在六七十公分的样子,不仅如此,在洞壁上还戗着一个木梯子  。

木梯子是用来上下的。洞口上方的石板是用来封住洞口的,之所以放两块石板,其目的一定是为了防止洞穴下面的人爬出来。如果这个假想能够成立的话,那么,洞穴下面应该有人,联系同志们在厨房里面看到的情形,这种假想应该是能够成立的。

梯子对面的洞壁上的土已经被磨得比较光滑了。这显然是有人经常上下的结果。

笔者在这里要补充一下,在谭科长将第一块大石板掀开的时候,郑峰和李云帆已经能确定,同志们走进堂屋的时候所闻到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味,应该来源于洞穴,还有一点也是可以肯定的,这种气味肯定和人或者和人的生活环境有关。

谭科长趴在地上,伸手将木梯子拿了上来,谭科长之所以要趴在地上,是因为梯子的前端距离洞口还有五六十公分的距离。

谭科长将梯子拽出洞口的时候,童子强搭了一下手,两个人将梯子一点一点地拉了上来。

梯子的上下一样宽,这显然是根据洞穴的直径来决定的,梯子长两米,宽五十公分左右。梯子上的横木是用铁丝绑上去的。

再看看洞穴下面,依然是黑咕隆咚的。

谭科长和童子强感到一股凉气扑面而来、

谭科长重新趴在洞口上,将手电筒的光对着下面,对着洞穴下方轻声喊道:“下面有人吗?”

洞穴下面没有回声,但好像有一点“窸窸窣窣”的声音。

李云帆将手指放在嘴唇上“嘘”了一声,所有人都静了下来,屏住呼吸。大家都听到了洞穴下方“窸窸窣窣”的声音,但大家还不能确定这个声音是不是和人有关系。

“哐当”,洞穴下方传来了一声非常奇怪的声音,声音不是很清脆,好像是盆落在地上的声音,又像是碗掉在地上的声音。

声音虽然发闷,但听上去,却是那样的清晰。

每个人身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下面有人吗?”李云帆大声道,他的声音非常浑厚有力,但有些颤抖。

洞穴下面又传来“吱吱”声,谁都听不出这是什么声音。

“老李,下面一定有人。”

第一百三十一章长发女躺在地上 火柴棒散落一地

李云帆将双手做成喇叭状,大声道:“你是汪小霞吗?我们是公安局的人,你能听我的声音吗?”这时候,应该让下面的人知道站在洞口的都是一些什么人千万不能吓着她。

“哇我我的亲”洞穴下方传来一个女人的哭声,是一种有气无力的哭声,之后,就再没有声息了。

“老李,我们两个人下去,上面的人赶快找绳子,张所长,你赶快把秦队长和赵厚平喊过来  。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再瞒着赵厚平了。”

谭科长将梯子重新放到洞穴里面。郑峰脱掉棉大衣,手拿手电筒,站到梯子上,李云帆推掉棉大衣紧跟其后。

其他人呆在洞口上方,密切地注视着洞穴下面的情况。

李云帆下半截身体下到洞穴之中的时候,对着卞一鸣大声道:“卞一鸣,快把窗户打开,把这道芦席墙也拆了下面需要空气。”

屋子里面需要换一点新鲜空气,洞穴之中更要注入一定的氧气人长时间呆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是会窒息的。

上面的事情,我们就不管了,让我们跟着郑峰和李云帆到洞穴下面去看看。

郑峰踩着梯子上的横木一级一级地往下走,手电筒的光对着洞穴的下方。在梯子的下方,是几块黑色的石块,梯子就是放在这几块石块上的。

下面是十几级台阶,台阶也是石块砌起来的。石阶走到一半的时候,视野突然开阔起来,但空气中的气味越来越浓就是大家在走进堂屋的时候闻到的那种无法确定的气味,现在,郑峰已经能确定了,这是一种腐臭味,当然,在腐臭之中,还有那么一点煤油的味道。

郑峰和李云帆感到阵阵寒气,还有一种非常特别的味道是一种令人作呕的味道。

在台阶的尽头的地上,躺着一个人是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

李云帆也看见了。

两个人顾不得其它了,他们疾步走下台阶,来到女人跟前,女人的身上穿着一件军大衣。脚上穿着一双棉鞋,其中一只棉鞋的鞋头已经离开了鞋底。大脚趾头漏了出来,脚上没有穿袜子。

郑峰捋起盖在女人脸上的头发,好家伙,头发很长竟然有七八十公分长。女人的脸色白的吓人。长期不见天日的脸应该就是这个样子。

女人侧躺在地上,头发挡住了整个脸,她的左手上拿着一盒火柴,火柴已经打开一半,地上散了十几根火柴棒。刚才大家在上面听到的“吱吱”应该是女人打开火柴时发出的声音,她大概是想划着火柴看看洞穴上面的情况,但最终还是没有将火柴划着。

地上铺的是地砖,地砖上有点潮湿。

“大嫂,你醒醒。”郑峰轻声道。

第一百三十二章墓中人昏迷不醒 卞一鸣领命而去

李云帆用手电筒扫了几圈,他和郑峰现在已经能确定,在赵一儒家老宅的下面,果然有个墓室,墓室的面积大概有**平方米,成长方形,墓室的周围砌着青砖,墓室的顶部成拱形。墓室有两个部分,中间没有隔断,将两个部分区分开来的是一级石阶,石阶的高度在二十公分左右,里面高,外面低。

郑峰走进里间。

墓室里面有一张床,在床旁边有一张低矮的小桌子,小桌子上放着两个碗,其中一个碗有两个缺口,碗旁边放着一双筷子和一把调羹  。在桌子下面还有一个小竹篮子,这个小竹篮子应该是用来放饭菜的,在竹篮子里面,还有一个瓦罐,瓦罐高三十公分左右,直径二十公分左右,瓦罐口要小一些,直径大概在十五公分左右。

李云帆用手电筒在瓦罐里面照了照,瓦罐的罐壁上粘着星星点点的玉米颗粒。这个瓦罐显然是放食物的。这么大容积的瓦罐,如果装满一罐的话,一个成人可以吃几天。

小桌子上还有一盏罩子灯,但灯里面已经没有油了。

郑峰和李云帆在柜子里面看到的那瓶煤油,应该是为墓室里面的人预备的,赵一儒至少有一天没有到老屋来了,根据瓦罐空无一物和罩子灯油尽灯灭的情形来看,昨天晚上,如果赵一儒没有被谈话的话,他极有可能会到墓室里面来。

此人应该就是汪小霞。

两个人回到女人身边。

郑峰一连喊了三声,但女人还是没有醒过来,李云帆试了一下鼻息和脉搏,女人的呼吸尚可,心脏跳动也算正常。

卞一鸣也下来了。

卞一鸣的脑袋刚露出来,李云帆便站起身,朝卞一鸣大声道:“卞一鸣,你赶快到渡口去,让船在码头等我们,如果渡口的船不在,你就去找曹德民,请他把船划到码头来。安排好这件事情以后,你就赶到沙河镇去,打一个电话到县公安局,让他们派一辆汽车过来,这个女人的身体状况非常糟糕,我们可能要把她送到县医院去。等一下,让县公安局随车带了一两个有经验的医生过来。”

“是!”

“等一下,让蒲森林他们赶快把赵一儒铐起来押解到公社派出所,并派专人看押,等我们把这边的事情处理完毕之后,立即对他进行审讯。卞一鸣,你让医生赶到沙河旅社,我们先找镇上的医生对付一下。你骑张云鹏的自行车到公社去接县里来的医生。汪小霞送不送到县医院去,等医生看了以后再说。”

“是!”

卞一鸣领命去了。

现在,郑峰和李云帆需要绳子,没有绳子,是很难将女人弄上去的。所以,必须等秦队长和赵厚平的到来。

在等待的过程中,郑峰和李云帆对墓室里面进行了勘查。

两个人在墓室里面竟然有了重大的的发现。

第一百三十三章床上面一个小孩 墙角边一个粪桶

两个人在床上发现了一个两岁大的小孩,小孩上身上盖着被子,李云帆掀起被子,孩子的身上穿着衣服,竟然是一个小男孩孩子的下身穿着开裆裤,头上戴着一顶虎头帽虎头帽显然小了许多。

孩子睡得很沉,两个人能听到孩子的呼吸声,但呼吸明显不畅。孩子的脸色惨白,也有些消瘦。

汪小霞失踪的时候,已经有了三个月的身孕,如果能顺利生产的话,这个小孩子现在应该有一岁半了  。

这也就是说,这母子俩已经在这个暗无天日的墓室里面生活了将近两年的时间。

郑峰在床肚底下,找到了一个木箱子,打开木箱,里面有几件衣服,翻到最底下一层,郑峰心里一惊:“老李,你快看”

李云帆大叫一声:“总算找到了!”李云帆拿起一件衣服,仔细地看了又看,他想再次确认一下,太意外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其实,李云帆和郑峰第一眼就看清楚了衣服上的底色和花纹,这件衣服就是汪小霞失踪之日身上所穿的衣服。

时间过去了这么久直到现在,汪小霞仍然把这件衣服视为珍宝。她把这件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放在箱子的最下面一层。

在这件衣服上,有四对半个布纽扣,每一对纽扣是一对,由一个公纽扣和一个母纽扣组成,缺少的纽扣是一个母纽扣,郑峰和李云帆在龙头湾芦苇荡发现的布纽扣就是一个母纽扣。

汪小霞一定经历了非同寻常的磨难,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