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村魅影三-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问:这——你们放心,我们——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除了花家村,附近的村子,我们也要用梳子梳理一遍。
答:老头子,你跟公安同志们花二麻子兄弟俩的事情。(郭刘氏)
问:花二麻子兄弟俩什么事?(郭根生)
问:奶奶,花二麻子兄弟俩啥子事情?(郭筱竹)
答:老头子,你就跟公安同志吧!他们会掂量的,这里没有外人,你们几个都记住了,在这屋里的事情,就在这里了,可不敢到外面去。
问:老人家,您就吧!
答:事情是这样的,这花二麻子家,一共有弟兄两个,家里面的条件不错,他爹花半仙是风水先生,还会给人家驱邪除鬼,能弄到一些活钱,可大儿子花老大痴痴呆呆的,身体倒是不错,可就是不懂那事。
问:不懂什么事?
答:男女之事。以前,有人介绍过几个,女娃在他家住不上一天就走了,好不容易上了一个,送了彩礼,也订了婚,可就在结婚的那天夜里,新娘子哭哭啼啼地跑回娘家去了。
问:后来呢?
答:后来,花老大又找了一个,有才,你不是也知道吗?你跟公安同志吧!
答:半个月以后就结婚了,结婚当天的夜里,吃喜酒的人散去之后,花二麻子跑进了新娘子的房间。(郭有才)
问:这是花家人事先商量好的吗?
答:不错,黑灯瞎火的,新娘子没有看出来,这种事情只能瞒得了一时,后来终于让新娘子发现了。
问:后来呢?
答:新媳妇的娘家在山里,很穷,两个哥哥一直打着光棍,到三十大几都没有娶上媳妇,花家在订婚的时候,给了亲家一笔钱,事情发生以后,花半仙又给了一笔钱,这件事情总算捂住了。
问:花家人不,村里人如何晓得?
答:翠莲一连给花家生了三个孩子——都是男娃,三个男娃长的和花二麻子一模一样,村里人咋能看不出来呢?再加上巧珍翻几下舌头,不就都知道了。
问:巧珍是谁?
答:巧珍就是和花老大结婚当夜跑回娘家的女人——她是郭队长老婆的娘家人。
问:花二麻子没有老婆吗?
答:有老婆,还有两男两女四个孩子。
问:花二麻子为人怎么样?
谭晓飞问这个问题,是估计郭刘氏提及花二麻子,绝不会只为这件事情,郭刘氏可能认为郭筱兰的死和花二麻子有关联。
答:花二麻子喜欢和村子里面的女人动手动脚,有事没事总爱往
女人堆里扎。
答:对,在我们花家村,就数他最不正经。(陈二凤)
谭晓飞的猜测是正确的。
问:在花家村,是不是有女人和花二麻子有染?
答:有,还不是一个。
问:都有谁?
答:我是听她们的,是不是真的,我不敢肯定。
问:请你跟我们,我们是不会随便出去的。
答:我们前村有一个,后村也有一个。
问:前村是谁,后村又是谁?
答:前村的女人是徐秀敏——徐秀敏是高大强的老婆;后村的女人是徐东风的老婆周怀珍。
如果陈二凤所非虚的话,那么,花二麻子就是一个淫棍,花家村有这么一个淫棍,漂亮的女孩子可不就得小心一点。
问:这两个女人的丈夫都还在吗?
答:在。
问:在,怎么还任由他们胡来?
答:徐东风小时候让毛驴踢坏了下身,不能生养,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问:这个叫高大强也没有生育能力吗?
答:高大强天生胆小怕事,特别怕老婆,又嗜酒如命,花二麻子口袋里面有活套钱,经常给高大强灌黄汤。他和花二麻子经常在一起打麻将,经常向花二麻子借钱,他借钱,自然得让他老婆还了。
答:花二麻子是一个懒鬼,在生产队干活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仗着家底厚实,他爹能苦到钱。(郭有才)
问:郭筱兰在出事之前,有没有跟你们什么?
答:没有,
她什么都没有跟我们。
问:那么,她的情绪有没有什么反常的地方呢?
答:没有,她很正常,对了,这孩子喜欢唱歌,有事没事,就会哼一些歌,十三号下午,她挑着水桶出院门的时候,就是哼着歌走的,她哼的歌,我还能记得呢?她哼的是《十五的月亮》。(陈二凤)
第二份谈话记录,谈话对象是花三妹的父母花长松和耿迎梅。
谈话地点在花三妹家,在场的还有四妹,大妹二妹已经出嫁了。
在郑峰和李云帆看来,这份谈话记录非常重要。其实,大家都看出来了,这个案子牵涉到两个案子——如果花三妹也是死于他杀的话。这两个案子侵害的对象都是漂亮的女孩子,性质是一样的,了解花三妹遇害的情况或许对侦破“61。7。16”案有帮助,这是两个重叠在一起的案子。
问:请把花三妹出事前后的情况跟我们,好吗?
耿:那天,收工以后,我让三妹到大塘割几捆芦柴来,三妹就去了,我也没有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我要是知道,就不会让她去了。她是一个很乖的孩子,父母什么,她从不一个“不”字。我帮她磨了刀,她就去了。到掌灯的时候,她爹问三妹怎么还没有回来,这句话提醒了我,我就到大塘去迎她,到了大塘,只看到几捆芦柴,没有看见三妹,喊了几声,也没有人答应,我就慌了,回村喊来了人,找到吃晚饭的时候没有见到三妹的影子,郭书记和郭队长——郭书记就是郭有才他爹,他在大队当书记。他们喊了几条船,找来了所有的马灯,找到十一点多钟,都没有找到;第二天早上,郭书记、郭常宝、花木匠,还有郭侉子在水下找了一个时辰,最后,花木匠在码头附近的水草下面找到了三妹的尸体。(耿迎梅)
问:割芦苇的刀呢?
答:八成是掉到水底下去了,还有鞋子,也没有找到。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你们来找我们,莫不是三妹的死也有些古怪?
问:我们在调查郭筱兰的案子的时候,有人提到了花三妹的事情,所以,我们也想了解一下花三妹出事前后的情况。
答:照你们这么,郭书记的孙女筱兰是被人——
问:请你们回忆一下,花三妹出事,你们没有发现什么疑点吗?
答:没有,我们没有往其它地方想。(花长松)
问:在安葬之前,你们给三妹擦身子,换衣服了吗?
答:家里穷的连锅都解不开,哪来衣服换呢?我给她洗了脸,梳了头,在头发上扎了一根红头绳,还把二妹的鞋子给她穿上了。(耿迎梅)
问:花三妹会游泳吗?
答:在咱们花家村,没有娃不会水的。
郭有才的没错,花家果然没有给三妹擦身换衣。如果不是发生郭筱兰这档子事情,花三妹的事情可能不会有人再提起,凶手也可能永远逍遥法外了。
问:我们听,在花三妹十三岁的时候,就有人家上门提亲了,有这回事情吗?
答:不错,是有这回事情。
问:你们答应了吗?
答:娃儿还小,还想让她在家苦几年,她下面的三个兄弟还小。
回绝别人家的提亲,这对攀亲的人家来讲,是一件非常失面子的事情。
问:都有哪些人家上门提亲,是本村的吗?
答:不是本村的,是外村和街上的。
问:外村是谁?街上又是谁?
答:是公社刘主任,他有一个宝贝儿子。
问:公社刘主任?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没有答应这门亲事呢?
答:刘主任的儿子在公社卫生院工作,但是个瘸子,孩子她爹死活不同意。我们虽然穷,但应该让女儿嫁一个没有毛病的人,这是一辈子的事情。让女儿嫁给这么一个人,我们对不起花家的祖宗啊!花家虽然衰落了,但也不至于沦落到这种地步啊!
问:街上是什么人?
答:是开豆腐坊的赵家。
问:赵家有什么问题吗?
答:赵家三代单传,事不过三,到这一代就很难了,我担心香火难继,如果三妹生不出儿子,这日子还能过下去吗?在咱们乡下,女孩子要是生不出带把的男娃来,是没有好日子过的。
答:赵家的老大得过痨病。是治好了,我们心里没有底,想再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就把三妹嫁到赵家去。赵家的条件确实不错。(郭长松)
问:花三妹在出事之前,有没有跟你们过什么,比如,什么人对她特别关心什么的?
答:过,她跟她娘过,孩子她娘,你讲给公安同志听。(花长松)
答:有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三妹跟我,花二麻子对她很好。花二麻子是三妹堂叔,是旁支,不是亲堂叔。
问:怎么个好法?
答:三妹,花二麻子给过她点心吃,还不是一次。
问:三妹是什么时候这件事情的?是在出事之前吗?
答:对,花二麻子给三妹点心吃,是在赶集的时候。
答:还有,有两次赶集,我让三妹挑了几捆席子到街上去卖,在去的路上,碰到了花二麻子,二麻子主动要求帮三妹挑席子。花二麻子平时四体不勤,很少下地干活,他帮三妹挑席子,这不是有点古怪吗?三妹跟我,在她的印象中,二麻子并不像乡亲们的那么磕碜。
问:“磕碜”是什么意思?
答:花二麻子在村子里面名声不咋样,他经常和村子里面的女人动手动脚,村子里面有些女人也喜欢跟他耍,经常把他按在地上,扒裤子,往裤裆里面塞一些刺挠人的玩意。花二麻子也喜欢这样,不这样,他心里就不舒坦。
问:花二麻子有没有跟花三妹动手动脚?
答:我也问了,动手动脚倒没有,我跟三妹,要她以后千万不要吃花二麻子的东西,尽量少搭理她。三妹问我为什么?你们,我能讲实话吗?不过三妹很听话,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吃花二麻子给的东西,也没有再搭理他。
问:除此以外,花三妹有没有提到过其他人。
谭晓飞之所以提这个问题,是有自己的考虑的,如果花三妹死于他杀,那么,凶手一定是花家村和花家村附近的人,并且,凶手肯定已经关注花三妹很久了,花三妹毕竟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子,她应该能感受得到一点什么,花三妹显然要比同龄人早熟一些,心理上的早熟,应该是和生理上的早熟同步的。
答:没有。
问:除了你们,花三妹跟谁走的比较近,或者是对谁有好感?
答:这倒有。
问:谁?
答:瞎子长云,那长云是三妹的叔叔。
答:长云是我亲兄弟。(花长松)
答:三妹对她叔叔最好,只要有空,她就跑到祠堂去看长云,有时候,帮他到大塘去提水,有时候,帮他烧饭,他叔叔最喜欢她,经常省些东西给三妹吃。
第三份谈话记录,谈话对象是花二麻子,谈话地点在祠堂,谈话时间是一九六一年七月十九日下午四点——四点五十。
问:七月十三号下午五点到六点之间,你在什么地方?
答:我在徐集街上。
问:在街上?据我所知,赶集的日子是每个月的一号和十五号,十三号不是赶集的日子,你到街上去做什么呢?
答:我经常到街上去,不是打麻将,就是洗把澡,这有什么奇怪的呢?
问:七月十三号下午,你到街上做什么去了?
答:你们莫不是把我花老二当成了杀人的凶手?
问:在案子没有落地之前,谁都有嫌疑,我们要调查的对象不是你一个,郭筱兰出了这样的事情,你难道不希望我们早日破案吗?
答:我可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
问: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不感兴趣。
谭晓飞这句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答:我在村子里面的名声是不好,但我绝不是一个坏人。
问:你以前是不是经常给花三妹东西吃?
答:没错,我是给过三妹东西吃。奇怪的是,后来,三妹什么都不愿意吃我的东西了。八成是他爹娘跟他了什么。
问:无缘无故的,你为什么要给她东西吃,莫不是有什么想法?
答:村子里面的孩子——不管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只要我碰到,身上有东西的时候,我都会给他们吃,如若不信,你们可以去问问村里人?
问:郭筱兰出事的那天下午你到街上去做什么了,和什么人在一起?
答:别你们是为这个案子来的,就是我听筱兰淹死,我都觉得可惜,那是一个多好的孩子啊!见人就喊,特有礼貌,学习还特别好,和他爹有文一样,也是一个状元的料子。
问:你只须回答我们的问题,不要东拉西扯。
答:七月十三号的下午,我睡了一个午觉,张望高来喊我去打麻将,缺一个腿子,我中午喝了一点酒,不想去,张望高硬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就去了。
问:张望高是什么人?
答:是徐集街上人,在街上开一个烟酒店。
问:张望高的烟酒店叫什么名字?
答:叫“顺风烟酒店”。
问:你们麻将打到什么时候?
答:回村的时候,是村子里面吃晚饭的时候,刚进村子,我就听筱兰的事情,我还参加了打捞,不信你们去问一问村子里面的人。
问:在一起打麻将的还有哪些人?
答:还有胖子孙秉国、兽医站的彭海。
问:孙秉国住在哪里?
回答:孙秉国就住在张望高家的后面。
问:你有没有话要跟我们吗?
答:什么?
问:在花家村和附近,谁会做这样伤天害理的事情?
答:你们就这么肯定此人就是花家村和附近的人?
问:两年前,花三妹也在花家大塘淹死了,其情形和郭筱兰遇害差不多。
答:明人不暗话,我在村子里面的名声确实不怎么好,但我敢舀自己的祖宗发誓,我绝不会做这种断子绝孙的事情。
问:我的意思是,你有没有觉得什么人可疑?
答:在花家村,除了我喜欢做一些荒唐事情以外,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来,所以,我不出什么来,不过,能做这种事情的人,一定是把自己藏得很深的人。像我这样的人,一有风吹草动,人家就会往我身上想。这不,你们不是找我来了吗?
花二麻子很有点自知之明啊!
在这段谈话记录的后面还附了一张纸,上面写了几行字,内容如下:经调查,花二麻子确实给过很多孩子东西吃,有男孩,也有女孩。在花家村,大人们对花二麻子微词颇多,但孩子们却比较喜欢他。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第五章谭科长细致深入众材料互相印证
第四份谈话记录:谈话对象是张望高,谈话地点在张望高家的后院,谈话时间是一九六一年七月十九日晚六点——六点半,时间紧接在和花二麻子的谈话之后。
问:请你回忆一下,七月十三号的下午,你在干什么?
答:吃过中饭以后,彭海来找我打麻将,我喊来了孙秉国,常和我们在一起打麻将的赵左撇子下圩打渔去了,我就到花家村喊来了花二麻子,他当时正在睡大头觉,又喝了不少酒,不想来,我硬把他拖来了。
问:你们的麻将一直打到什么时候?
回答:打到天快黑的时候,张望高的老婆来了——张望高怕老婆,我们就散了。
问:花二麻子中途没有离开过你家吗?
回答:老二中途没有离开,哦,中途到茅厕小了两次便。
问:小便多长时间?
回答:茅厕就在我们家后院,也就一两分钟的样子。
这次谈话的时间短,记录少,下面还有一段补充明:张望高、彭海和张望高的老婆也证实,郭筱兰出事的当天下午,花二麻子确实在张家烟酒店打麻将,其间离开过两次,每次都不超过两分钟,其中一次,是和张望高一同如厕的。谭科长和向阳还走访了在花家渡口摆渡的段高山,段高山证实,七月十三号下午一点多钟,张望高到花家村去,一袋旱烟的功夫,张望高和花二麻子上了渡船,花二麻子满嘴酒气,晚上天快黑的时候,花二麻子回村去了。
最后的结论是花二麻子没有作案的时间。
第五份谈话记录,谈话对象是花家村小学的校长兼老师茅和平,谈话地点在校长兼老师办公室——也就是祠堂的礼堂。
问:你们学校有几个班级?
答:有两个班级?
问:两个班级?是几年级?
答:六个年级。
问:六个年级?两个班,怎么上课?我不明白。
答:两个班是复式班,一个班是一、二、三年级,一个班是四、五、六年级。
问:三个年级在一起怎么上课?
答:一个年级上课,另两个年级安排预习,或者布置作业,好在学生不是很多。
问:这样上课,老师不是很累吗?
答:没有办法,就三个老师,学生也少,只能这么上课。
问:都是哪里的学生?
答:我们大队十几个生产队的孩子,还有附近几个大队的孩子。
问:学校开设哪些科目?
回答:一般学校有的课程,我们这里都有。
问:照这么讲,三个老师都是全能教师了?
答:不错,语文、算术、体育、音乐都能舀起来,好在,孩子们要求也不高,体育、音乐无非是带孩子们玩玩——唱唱动动。
前面这一段对话似乎和案子没有什么关系。
问:花长云一直住在祠堂吗?
答:对,我到这个学校来的时候,他就住在这里了。
问:他平时都干些什么?
答:早上把祠堂的门打开,晚上,把门关上。就这些,他是一个瞎子,能做这些就已经不容易了。对了,有时候,他还帮我们扫扫院子。
问:他能扫干净吗?
答:大差不离吧!
问:花长云的眼睛看不见,他平时怎么生活呢?
答:村子里面时常有人来,帮他缝缝补补,但主要靠他自己,做饭、洗衣、拎水,他都能做,习惯的动作。熟悉的路线,在我看来,和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平时,孩子们也会帮他拎水,帮他烧火。
问:孩子们都喜欢他吗?
答:孩子们下课和放学以后,都喜欢和他呆在一起。
问:他给孩子们东西吃吗?
答:相反,孩子们时不时从家里面带些东西给他吃。
问:这是为什么?
答:他会讲故事啊!还会拉胡琴——花长云以前过书。
问:七月?p》
畔挛纾谘7叛е蟮囊欢问奔洌ǔぴ圃陟籼美锩媛穑?p》
答:在祠堂,他在屋子里面拉胡琴,每天放学以后,学生都离开了祠堂,这时候,他就会拉一会胡琴。
问:另外两位老师呢?
答:我们三个人都在办公室里面批改作业,我们教的是复式班,在离开学校之前,必须把作业批改出来,要不然第二天没法上课。
问:你们是什么时候离开学校的呢?
答:我们走的时候,天快黑了,对了,我走到前村的时候,看到郭队长正带着人朝花家大塘走。我就随郭队长一块去了。
问:另外两位老师呢?
答:他们一个住在文俊大队,一个住在街上,离开祠堂以后,一个往后村方向去了,一个往渡口方向去了,他们没有撞到这件事情——他们是第二天早上知道这件事情的。
问:你们离开祠堂的时候,花长云还在拉胡琴吗?
答:在我们就要离开祠堂的时候,花长云正在灶膛里面烧火做饭。
从这段谈话来看,谭晓飞心事还是非常细密的,他连根本就不具备作案条件的瞎子花长云都没有放过,顺便还了解到了三位老师的活动情况,从茅校长提供的情况来看,在郭筱兰遇害的时间段里,三个老师都在办公室里面批改作业。
为了证实茅校长所提供的情况,谭晓飞和向阳在结束和茅校长的谈话以后,迅速赶往文俊大队和徐集去见两外两位老师,他们的法和茅校长完全一致。他们甚至还提到了花长云所拉的曲子,就是他在书的时候常拉的曲子。花长云回到花家村以后,大队为了解决花长云口粮的问题,一遇到农闲的时候,就会让花长云到各个村子去书,每次书,生产队都会给一些粮食。
第六份谈话记录,谈话对象是徐建国,谈话地点在徐集镇徐建国家——徐建国是另外两位老师之一,谈话时间是七月十九号晚上七点——七点一刻。
问:你们的放学时间一般是在几点?
答:四点半钟左右。
问:七月十三号下午放学以后,学校里面都有哪些人?
答:三个老师都在办公室处理作业。
问:什么时候离开祠堂的?
答:天快黑的时候。
问:三个人一阵走的吗?
答:我们一起离开学校的。
问:除了你们三个人,祠堂里面还有谁?
答:没有人了,对了,还有瞎子花长云。
问:花长云在做什么?
答:放学以后,他开始拉胡琴,我们走的时候,他在做饭——在灶膛烧火。
在这份谈话记录的下面,谭晓飞和向阳做了一些补充明,大家都知道,和另外两位老师的谈话的目的就是从侧面印证茅校长的话。
第七份谈话记录,谈话对象是马迎忠——马迎忠就是第三位老师,谈话地点在文俊大队刘马生产队马迎忠的家,谈话时间是一九六一年七月十九日晚七点五十——八点二十分。
问:马老师,郭筱兰的事情,你怎么看?
答:我们很震惊,在花家大塘,这种事情已经不是一次了。
问:你指的是花三妹之死吗?
答:对。花三妹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孩子,七八岁的时候,她经常跑到我们的教室窗户外面去看我们上课,茅校长和我到她家去过,可他父母什么都不同意让三妹读书,我们好歹,他爹才勉强同意她来念书,可,读了一年多,三妹就辍学了。不过,三妹家里面确实太穷,茅校长不收学费,可花长松还是没有领我们的情——那是一个冥顽不灵认死理的人。
问:你是不是觉得花三妹死的蹊跷?
答:以前,我们没有往这方面想,自从发生了郭筱兰的事情以后,我觉的花三妹的淹死一定有问题。你们能从郭筱兰的案子想到花三妹的死,明你们一定能把这个案子弄一个水落石出。这几天,我们一直在谈郭筱兰的死,她是从我们这里考到徐集中学的,后来又考上了县中学,他在我们这里读书的时候,我们手上文学方面的书籍都被她读完了。那可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她可是我们学校和花家村的骄傲,没有想到会出这种事情。
问:郭筱兰出事的那一天下午——四点半钟到天黑之前,你在学校吗?
答:我们三个人都在学校,我们是天黑之前离开学校的。
问:祠堂里面除了你们三个人,还有其它人吗?
答:没有了,就我们三个人。
问:不是还有一个花长云吗?
答:他是一个瞎子,我没有想到他,对,他也在学校里面。他先是拉胡琴,我们走的时候,看到他在厨房里面弄晚饭。
其它几份谈话记录没有什么实际内容,归纳起来,寻觅不到一点案件的线索,这三份谈话记录涉及到人一共又五个人,他们分别是郭队长、赵大炮的三儿媳妇鲁柳叶、赵大炮的堂婶梁曹氏、桂子家的邻居——住在村西头第一家的花红旗的母亲花张氏,还有花老二——即花二麻子的老婆马双双。
对于这几个人,笔者还要明一下,在案子的侦破过程中,这些人还会出现。
鲁柳叶是赵大炮家刚过门的儿媳妇,七月十号结的婚,七月十三号的下午,她四点多钟的时候——郭筱兰应该是在这时候遭遇毒手的,鲁柳叶曾经和小姑子到大塘去洗衣服,经过实地勘察,鲁柳叶所在的码头和郭筱兰出事的码头被一片芦苇挡住了视线——鲁柳叶所在的码头的位置在大塘北岸最东边一个码头,整个大塘像一个“s”型,这姑嫂俩什么都没有看见,也没有听到什么动静。不过,他们提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细节,在他们离开码头之前,在祠堂方向——在芦苇荡的上空,有一群鸟突然起飞,谭晓飞和向阳估计,这应该是郭筱兰遭遇不测的时间。细心的谭晓飞还特别询问了姑嫂俩看到群鸟乱飞的时间。鲁柳叶,大概在五点钟左右,他们姑嫂俩在大塘耽搁的时间大概在半个小时左右。
这也就是,郭筱兰出事的时间应该是在五点钟左右。
梁曹氏是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她没有下地干活,四点多钟的时候,她到自己家的菜地挖萝卜和青菜,她家的菜地距离案发地比较近,在她家的菜地,能看到祠堂的屋脊和芦苇荡里面的老榆树,而老榆树距离郭筱兰出事的码头只有五十几米的样子。在芦苇荡里面有很多杂树,但独有这棵老榆树最为显眼。梁曹氏也看到群鸟惊飞的画面,在此期间她只看到一个人从祠堂方向走过来一个人,此人是徐集街上人,此人姓闵,名宝亮,此人每天走村串户,专门贩卖油条,当时,在村民的眼里,这油条可是精贵的东西,一般人家都用鱼和鸡蛋换,一个鸡蛋可换一根油条,鱼根据大小长短,可换一根、两根、三根不等。乡下娃,没有零食吃,用油条打发他们,可是上上之选。
后经过调查,闵宝亮确实是从祠堂方向过来的,时间在五点半钟左右,谭晓飞和向阳没有去找闵宝亮了解情况,而是到前村走访了两户人家——因为,闵宝亮既然路过祠堂,肯定要走前村。无巧不成书,住在前村西头第一家的徐长水的母亲证实,她不但见到了闵宝亮,还请闵宝亮在自己家的院子里面坐了将近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就是一个小时,从学生放学的时候开始,一直坐到天快上黑影子了,这样算来,和梁曹氏见到闵宝亮的时间是吻合的。那闵宝亮之所以在徐家水家坐了半个时辰,是徐长水的母亲想请闵宝亮给自己的小儿子张罗一门婚事,徐家的邻居——郭侉子的老婆也在徐家,闵宝亮还在徐家吃了一碗荤油鸡蛋面。
桂子家的邻居——花红旗的母亲花张氏,在自己家门前编芦席,除了放学的孩子,她看到两个人从她家门口经过,这三个人是闵宝亮和马迎忠。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61。7。16”案的有关实物。
实物有两类,共七件,一类就是前面提到的那根毛发,另一类是衣物——是郭筱兰入殓之前换下来的衣服,还包括死者生前穿过的鞋袜,鞋袜只有一只,至于另一只鞋子和另一只袜子,郭家人始终没有找到。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
第六章郭筱竹心有不甘留遗物天意如此
这里重点讲一下郭筱兰遇害是穿过的衣服:
一,内裤,是一件平角裤头,这是一条自己缝纫的裤头,郭筱兰的家里有一台缝纫机,这件裤头是郭筱兰的母亲加工的,布是普通的棉布,上面印着一些细碎的浅色小红花,裤头的裆部——既紧靠划痕的部位完好无损,但在裆部正中位置——既紧靠会阴部的地方有一些分泌物(这是谭晓飞的描述——他所描述的是他第一次看到实物时的印象),当郑峰和李云帆看到的时候,曾经有过分泌物的地方,只留下一块褐色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