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外星代理人-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名声看得比较淡的蔡思强倒是看得很开,在这一点上,他同杜克看法非常接近,所以不怕替杜克决定下来
有了这个大原则,剩下来的东西就好定下来了,大家继续探讨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后,各自回去做相关的工作,国内各方面的情绪要安抚,国际上还要主动出击为一个标准努力,如果不是三家现在势力庞大,根本应付不了如此图谋
杜克果然没有计较是否是第三核电国际标准之父这个虚名,他在听完了蔡思强的构想后,完全没有考虑自己名声得失问题,他直接找上了曾经合作愉快的赫兹博士,委婉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表示支持赫兹博士代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牵头提出第三代核电站产业标准后,惊喜交加的赫兹博士几乎没有考虑就答应下来
对于他来说,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有杜克的支持,这件事几乎就成功了一大半,从现有情况来看,杜克的莲花堆是第三代核电站绕不开的一大核心,杜克这么说,那就是肯全力支持赫兹的努力,那么将莲花堆技术融合到第三代核电站产业标准中就不再有什么障碍
换句话说,那就是莲花堆的大部分核心技术,现在中国方面是肯同欧洲进行分享
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对于化石能源匮乏的欧洲来说,核电原本就是他们现在几乎唯一的选择,尽管还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等所谓能源备选,但是从成本和技术两方面看都不如核电加成熟
尤其是莲花堆技术问世之后,基本上解决了核电安全问题,是让核电远远将其它能源甩在了后面,虽然欧洲方面现在使用莲花堆技术开发的堆型还是在实验堆阶段,但是杜克这边已经有了好几个商业堆在成功运行,在实践上证明了这个堆型的优秀实用价值,所以从这个技术上来讲,现在提出第三代核电产业标准完全可以水到渠成了
在这个大背景下,杜克让赫兹博士代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牵头搞这个第三代核能发电产业标准,无论是从科研角度还是商业价值上,都不是赫兹博士所能够拒绝的诱惑
对于赫兹来说,这是通向顶级科学家和商业成功的一个巨大契机
只是赫兹博士没有想到,这同时也是解决中欧贸易大战的一个契机
—://。。
千亿工程第五百四十八章军工突破
更新时间:2012…10…2621:52:13本章字数:3289
对于莲花堆核电技术标准化这块工作,在同赫兹确认了大致意向后,杜克就只是挂名而已,大量的细节工作都交到了朱云谦教授团队来做,杜克只是做最终稿件的审核,然后再交给中欧两边核科学家组成的联合工作小组
以此为契机,中欧双方商贸代表团开始了一轮谈判工作,寻找解决目前两败俱伤的贸易战善后方案
原本坐收渔利的美国人看到欧洲人撇开他开始同中方进行单独的核技术领域的合作谈判,甚至还要搞一个第三代核电产业的技术标准出来,不禁有些急了
他们派出专家要求进入这个进程,因为一旦中欧将标准定下来后,他们就没有多少影响力可以动摇这个标准了,毕竟欧洲是核电全球需求最大的一个市场,而从技术上讲,目前美方具有的所谓第三代核电技术同莲花堆相比毫无竞争力,就算独自搞一套也于事无补
而另外一方面,他们也窥觑莲花堆技术,希望通过参与这个进程能够了解到莲花堆技术的多资料
对此,蔡思强他们的意见是如果美方签字承认将来在国内统一采用这个标准建设第三代核电站,就同意他们参与,否则免谈
这是一个将来会推向全球的技术标准,杜克不怕美国人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探出一鳞半爪的技术莲花堆核心技术都打包在了一个完全密闭的核芯之中,那是东方核电不传之谜,在技术标准中只会规定相应的规格和反应实现原理,可不会将生产工艺什么的都放进去
那是杜克研究使用了很多材料和加工工艺才能够做出来的东西,连欧洲方面早就得到杜克传授的原理,到现在也不过制造出来一个100MW的实验堆,可见外人要实现起来绝非易事)
美国人经过深思熟虑,最终答应了蔡思强他们的条件,他们自信有着全球最为强大和先进的工业基础,只要掌握了这种技术的基本知识,就可以很快造出来,在这种技术共享的情况下,开放市场对于美国企业来说并不见得是一种坏事,虽然现在他们的起步看起来稍微晚了一些
美国人做梦都没有想到,杜克团队竟然现在就已经搞出来莲花堆二代一一这个项目对外现在打着海水淡化工程的研发项目,技术保密程度很高,连合作的海湾国家伙伴都只认为这是莲花堆技术的海水淡化工程特别版本
这些事情说起来很多,但是对于杜克来说只是参加几次高清的视频会议和审核几百页的技术标准文档而已
杜克现在的工作重心放在了终结者计划上面,特别是原本进度有些迟缓的航空发动机研究团队上面,在改变了研发管理模式之后,来自国内航空业各个单位的顶尖专家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
杜克为他们创造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几乎是他们之前难以想象的,在这里,没有什么人事纠葛扯皮不断,或者为什么职称晋升的斤斤计较,这里评价一个人的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直接看每个科学家的贡献
贡献多、能力强的科学家很快就能够在项目中承担重要的角色,同时个人待遇也会随之提升,不用管你以前是什么样的资历
这个简单而有些粗暴的管理方式,虽然有些人不适应离开,但是对于真正做事情的人来说,现在他们完全可以脱开其它牵绊,全力以赴放在工作之上了,配合杜克提供的优越研究设施和环境,航空发动机项目的进展开始慢慢出预计计划之外了
在国庆节的时候,大家才完成一个仿制品完整模型的电子构造模型设计,成功通过了杜克研发的风洞模拟仿真的空气气动模拟测试
而之前进度相当落后的生产工艺研究,从杜克接手项目后才刚刚开始,有了杜克的干预,在沈大机床的全力配合之下,从全球鹰航空发动机拆卸下来的各个配件的分解和制造工艺设计进展日月异,对于这些零部件子项目来说,他们的目标就是制造出同原件几乎一模一样的东西出来
所以,尽管这个时候真正同原配零部件材料性能接近的材料还没有,但是采用相对接近的替代原材料,生产工艺设计专家们不断研究出适合加工这些零部件的数控机床控制程序,以及对零部件性能进行质量检测的设备和方法
在2018年春节刚过完的时候,随着全球鹰航空发动机各种零部件所用的原材料开始小批量生产,D**研发基地中已经为这种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生产准备好了一条条小型的生产线而一台采用替代材料生产的原型航空发动机也随之而傲然问世
虽然由于材料的原因,这套航空发动机比起全球鹰原配的罗尔斯。罗伊斯发动机性能要差一些,在推力上差不多只是原配百分之八十左右,但是这是一台真正可以工作的航空发动机,经过了26号基地风洞的实际运行测试,证明性能相当稳定可靠,完全可以在原型机上面进行使用
而另外一边,交给成飞仿制的全球鹰机体,他们比航空发动机早完成了整个机体的仿制工作,他们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第一架原型机机体材料将全部采用现有的材料,所以他们不受城特钢原材料研究进度的影响
尽管由于材料上的差异,在隐形等方面的效果比起原版本全球鹰要差一些,但是机械性能方面却不会有什么问题,在26号基地的风洞测试中表现非常优异,常规飞行状态下的气动性能方面,同重组装放在26号基地研究的全球鹰原版几乎一致,现在只要给这架原型机装上航空发动机就能够飞上蓝天
所以随着航空发动机这个全球鹰仿制最大一个难关的攻克,让中国版本全球鹰的第一架原型机暗影一号很快横空出世
而在此之前,由董锋负责研究的型坦克刚刚通过了总装的定型鉴定,命名为ZTZ99S成为军方主战坦克的又一种选择,这是一款基于99A3的全改进版本,外形基本保持了99A3的原貌,但是采用了大量型合金后在保持原来的防护能力下重量却减少了差不多5吨,而动力则提升到1650马力,机动性大大增加
火控系统全面,各项性能参数基本达到了美军现役的M1A2SEP“艾布拉姆斯”水准,火力方面保持原来99A3强大的火力,配合独有的战区联合作战战术系统,战力可谓突飞猛进,成为国内当前最强大的主战坦克
只是大量应用了材料和电子设备,价格比前现在的99A3来说要贵不少,制造成本差不多要500万美元,可以说除了价格,其它方面几乎完美
加上第一批J7无人机如期改造完成,投入现役,可以说2018年的年伊始,D**就频频为军方献上几份非常难得的厚礼
—://。。
千亿工程第五百四十九章惊人发现
更新时间:2012…10…2713:25:45本章字数:2953
日趋防守紧密的D**研发基地,加激发了马特的侦察兴趣,春节过后,马特偶然从某名SAL参与研发的科研人员口中听到D**近期将进行的产品测试信息,这个神秘的产品到底是什么,那个一时间失口的科研人员却怎么也不肯透露半点信息
这让马特感到非常惊奇,在研究J7无人机或者翼龙级无人机的时候都没有这么严密的消息封锁,这一定是D**一款的重量级产品,马特果断判断道为了搞清楚这个东西究竟是什么,马特想起了自己曾经去潜伏观察过的山岭,D**基地附近的防卫虽然加强了不少,但是这个离D**基地足有三五公里远的半原始山岭,D**基地保卫力量不可能都隔绝掉
于是马特开始在深夜里悄无声息骗过监视人员,然后驾车绕过D**基地几公里后,才将汽车停到一个隐蔽的地方,自己背着行军包潜入到那个D**基地附近的山岭,一去就是两三天,等到随身携带的干粮支撑不住,马特才回来
就这样坚持了两个周都没有什么结果,到了三月上旬的某个周末,马特照例在半夜2点多起床,摸黑穿好一套冲锋衣,然后拿起准备好的大背包,熟练地避开了中方人员的观察视角一一作为一个特工,中方在附近架设的摄像头早就被马特摸清位置
偷偷潜出自己所住的小区,走过两条街区后,马特才进入了另外一个小区,从该小区停车场开着一辆白天才委托另外一个同事租来的越野车,慢慢地驶出市区朝着熟悉的D**研发基地而去
深夜的大街上只是偶有几辆不太甘于寂寞的出租车还在游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真有人跟踪,马特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沿着熟悉到不用什么导航就能够准确认出的道路,马特用了不到1个小时就来到了山岭背后的一条乡间小道,将车驶入小道的尽头一个灌木丛中,将车锁好,然后整理了一下灌木丛的入口之处,从外面根本看不到多少车的痕迹
做好了这一切,马特才舒了一口气,背起大背包翻过山岭,来到了平日自己观测的地方,看着天上星星点点,手表上指针还不到4点,马特打开背包,拿出睡袋,就这么靠着山岭的一颗大树,在一片枯枝败叶中躺下然后酣然入梦
晴朗的夜色之中,即便还是早春春寒料峭时节,山岭中风掠林梢的响声和某些不知名的虫鸣声不绝于耳,偶尔似乎还有巨鸟嗡嗡从马特头上飞过,不过习惯在恶劣环境中抓紧一切时间恢复精力和体力的马特,对于这一切完全没有什么知觉
直到远处天色渐白,太阳重跃出地平线,马特才从酣睡中自然醒来,从睡袋中爬起来活动了几下筋骨后,马特感觉浑身精力充沛,完全没有熬夜里潜来的疲惫感觉,只是肚子有些咕咕直叫
不过马特早有准备,拿出干粮和水填满肚子,然后才开始将自己带来的观察望远镜和远程摄像装置安装好,接在了一台7寸的特制平板电脑之上一点都没有因为两个周来毫无所获而有所松懈
干完这一切后,马特继续躺在睡袋里养神,现在离D**基地正式的工作时间还早,如果D**要试验一些的飞行器,那么在这里一定会听到一些异响动静,到了那个时候,再起来仔细观察不迟
但是今天马特刚刚躺下去不久,就听到了一阵细微的嗡嗡声音从远处传来,要不是清晨的山岭显得格外空旷,马特还不容易听到这个细微的声音
马特翻身而起,靠近自己架设好的高倍望远镜,仔细从前面的空域中搜索这个细微声音的来源,这不是J7无人机的声音,因为没有那么震耳欲聋的声势,如此细微倒是有些像D**研发的翼龙级无人机
望远镜很快扫过天空,锁定远处一个越来越近的黑点,等到轮廓比较清楚的时候,马特忽然发现这个空中的飞行器轮廓好生眼熟马特赶忙打开远程摄像机和平板电脑,开始调整摄像机视角对准这个神秘的空中飞行器
等到马特做完这些重回到望远镜前,看清楚这个越来越近的飞行器,不禁心中狂震
是全球鹰我们的全球鹰什么时候出现到了这里,而且看样子还准备降落这是怎么回事?一时间马特被这个惊人的发现完全惊呆了,脑袋一片混乱,简直都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即便D**基地研发出来一个飞碟飞行器,都不如此刻发现的全球鹰对于马特来说加震惊的了
虽然马特完全想象不出为什么自己国家的全球鹰会无缘无故在中国内地的一个基地上空降落,直觉认为这是中国仿制出来的外形近似的无人机,所以他非常仔细地从望远镜中观察越来越近的“全球鹰”
但是马特越看越心惊,这完全不像是仿制的“全球鹰”,因为从外形上看,同马特熟悉的全球鹰相比,完全没有任何的差别以马特的层级,他还没有资格收到美国基地曾经“失踪”一架全球鹰的事情,否则马特一定会认为这就是失踪的那一架
但是不管如何,这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情报一边马特带来的远程摄像机,将马特看到的一切忠实的记录下来,并且实时传到了他的平板电脑中,看着巨大无比的“全球鹰”轻盈地降落在D**基地,然后很快驶入D**基地的机库,马特确信这架“全球鹰”的确是无人驾驶飞机,因为从头到尾他都没有看到有人从上面下来
马特甚至也没有发现这架无人机同全球鹰之间有什么区别
这个情报太惊人了,不管中国人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事实是现在中国人已经获得了“全球鹰”,马特等到这架飞机入库后,开始快收拾自己的东西,他现在必须尽快离开这个地方,将这个惊人的情报传回去
正当马特手忙脚乱地收拾东西的时候,天上忽然再次传来一阵嗡嗡声,马特不由自主地抬头一看,透过斑驳交错的树叶缝隙,隐隐看到天上似乎有一个东西在飞行,糟糕看外形,那是D**研发基地的翼龙无人侦察机
这下麻烦大了
—://。。
千亿工程第五百五十章围捕
更新时间:2012…10…2721:56:40本章字数:2874
马特非常清楚这种D**翼龙级无人机的厉害
D**研制的翼龙级无人机早已开始列装部队,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对于这种多功能的战术侦察机非常感兴趣,特别是翼龙级无人机还是战区联合作战战术系统关键的一环,军方这么大面积的配备使用翼龙级无人机,在保密工作方面自然百密一疏,无孔不入中情局自然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翼龙的一些重要的参数
翼龙无人机令人生畏的红外识别系统是通过各种渠道非常夸张地传了出来让网上的国内军迷津津乐道的传说是,这种系统甚至能够分辨出地下跑过的老鼠
作为就近窥探侦察翼龙级无人机的马特,当然比起这些军迷了解得要多得多,甚至比起美国国内的其他情报人员也要加清楚这种无人机的性能,能否分辨出老鼠先不说,在今天这种春光明媚的天气情况下,只要操控这架翼龙无人机的人不是瞎子,自己这么大一个目标肯定是逃不掉翼龙的红外侦测系统的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今天会遇到对方的无人机侦测,但是马特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尽己所能地开始逃跑,在最短时间内离开这个危险的地方,抢在对方的搜索部队到来之前逃出去,找到自己留下的汽车,然后快汇入车流滚滚的高公路,自己才有可能逃出生天
这里离D**基地直线大约有3公里多,但是道路距离过5公里,而自己离藏车的地方不到两公里,那条小道通往高公路只有不到3公里,而D**基地的保卫人员要从基地驱车来包抄自己的后路,最少要绕行差不多**公里,正常情况下,自己有很大的机会逃出去
所以马特还有心情收拾好东西东西,然后背起背包,戴上可以护住耳朵和大半个脸的毛线帽子,开始快在山林的灌木丛中不停奔跑跳跃,凭借加入海军陆战队后炼成的一身过硬的本领,马特可以从几米高的崖石一跃而下
四周密集的灌木树枝和高达一人多高的茅草,不停地扫过他露出的少部分肌肤,在他脸上和脖子、手上留下一道道伤痕,但是马特已经完全顾不上这点伤害了他如一只山中虎豹一样,不停地跳跃,快奔向藏车的地方
D**基地保卫处空中监控中心
“头儿,一号地带发现可疑目标”几乎在马特发现翼龙无人机的同时,今天承担演习空中巡逻警戒任务,一直操纵着夜枭一号翼龙无人机的D**保卫处空中搜索分队士官叶丹奇也发现了马特这个目标
当夜枭一号飞临马特藏身的山岭,机上装载的红外识别系统马上就扫描到了马特这么大一个目标,通过地面监控系统立刻发出滴滴声音,提示发现了一个可疑目标,这个地带是每次空中巡逻警戒必经要害地带,一看到这个发现,叶丹奇马上向当班的分队长刘大勇报告道
分队长刘大勇一看可疑目标的位置,便果断下令道:“叶丹奇,操作夜枭一号跟踪这个可疑目标,务必不让他逃离系统的监控之下;周德强,你马上操作蜂鸟一号抵近这个可疑侦察,尽快搞清楚这是目标的来源;赵大庆,通知应急机动分队,立刻出动,前往一号地带截住这个可疑目标”
现在这个可疑目标出现的这个地带,高出基地大约有七八百米,正对D**研发基地的机场跑道,中间一马平川,几乎没有什么遮挡,可以说是基地周边观察基地的最好地段之一,只是由于离基地还是有些距离,已经占地广达几平方公里的D**研发基地,实在没有充裕的人力将这个山岭都划归基地进行防卫,只是通过夜枭无人机小分队的空中监控,确保在有重要试飞任务的时候这里没有人窥视
如果发现目标,就出动保卫研发基地的机动小分队去驱赶
由于今天基地暗影试飞是在半夜1点左右起飞的,那个时候马特还没有潜入这里,而基地的夜枭小队随后便跟着暗影伴飞,确保暗影飞越的地区没有可疑目标,所以之前的夜枭并没有发现马特的存在
这样当今天早上暗影返航回到基地准备结束试飞任务的时候,度稍微慢一些的夜枭稍微晚了一些跟随着回到了基地,当士官叶丹奇照例去扫描一下一号地带所在山岭的时候就发现了马特这个目标
因为为了保密需要,这里原来的几户山民早就搬迁走了,现在这里出现可疑目标,那几乎有七八成把握是前来窥测的人员了,只是不知道这次出现在这里是慕名而来的军迷,还是别有用心的其他人员
自从D**研发的翼龙无人机列装部队后,翼龙无人机优异的外形和性能,让D**作为国内无人机研究机构在军迷眼中名声大振,陆续已经有不少这样的人前来观看和偷拍基地试飞的无人机,对于这些单纯的军迷,基地保卫处一般在截住后只不过要求他们删除一些不合适公开的图片就放过
现在正是D**研发的无人机暗影结束试飞刚刚才返回降落,叶丹奇和刘大勇都知道在这个时候发现可疑目标,那十有**试飞的暗影已经被这个可疑目标发现并摄像了,这可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泄密事件,刘大勇不敢怠慢,他现在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确保这个可疑目标溜掉,带走他可能已经拍摄下来的影像资料
现阶段暗影的任何外形资料都是保密程度很高的东西,即便这些图像资料是被军迷拍摄,但是发布到网络上也会给军方带来不小的损失;而如果这个可疑目标是对手的情报人员,那么问题就大发了,这些专业人员所持的设备是可以将暗影的情况拍摄得加清楚,导致暗影的一些参数会提前为对方所掌握,所以不管是那种情况,刘大勇都不可能让这个目标逃走
所以刘大勇尽管不清楚这个可疑目标的真实身份,还是在第一时间就果断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开始对马特进行围捕
现在,最重要的是抓住这个可疑目标,将其可能拍摄到的影像资料缴获,以免造成多的情报泄密
—://。。
千亿工程第五百五十一章黑鹰小队
更新时间:2012…10…2813:00:25本章字数:2820
“头儿,可疑目标开始快移动,啊,度很快,这里可是无路可走的山林地带,能够移动这么快,这一定不是普通人”紧紧盯着可疑目标的叶丹奇看着监控系统上面目标光点移动的度,忍不住惊讶地喊道“看来这次来的不是什么军迷,否则不会有这种身手和反应度,再说了,这么早就蹲在这里,单单这个用心就可疑”
正在向保卫处处长报告情况的赵大勇转过头来,看着监控系统上仿佛跳跃着移动的光点,面色加凝重起来,“是,罗处,现在我已经排除了应急机动分队的两个小队,一个小队从一号地带前面直接过去,另外一个小队则驱车包抄其后路”
“现在又有发现,这个可疑目标在一号地带移动的度非常快,我们怀疑是职业人员,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机动应急小队可能追不上目标请求罗处考虑提供增援”
随着D**研发基地的不断扩大和开发出来越来越多的型强力武器装备,现在研发基地防卫力量已经扩充为两个武警中队,使得原本级别较低的**基地保卫处同杜克莲花基地保卫处一样升格为正处级单位,现在的处长是一名从军区调过来的上校处长,名叫罗智
而俩个武警中队,其中一个中队继续担任D**基地周边地面警戒任务,另外一个中队则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可以执行24小时不间断侦察警戒的空中搜索分队,一个是24小时待命的应急机动分队
作为D**研发基地的保护伞,空中搜索分队自然是作为近水楼台,优先配备D**研发的各种最产品,所以这个编制不大的几十个武警组成的小分队配备了3架翼龙级无人机,编号为夜枭一号到三号,分成三个班次,可以进行24小时不间断
当然通常夜枭三号机作为应急备份一般不出动,而夜枭一号和二号则分成两班轮流执行白天和夜晚的空中警戒巡逻任务
对于基地附近的空中巡逻和警戒任务,则交给了由3个配备了精卫级的无人机小队来完成,每个小队配备2架精卫级无人机,编号分别是蜂鸟一号到六号,这种小巧灵活的无人机可以贴近树梢飞行,是抵近侦察确认的好方法,作为翼龙级夜枭小队的补充再好不过
D**基地的这个空中搜索分队规模虽然不大,但是装备上直逼一个野战军师级单位的配备,投入成本接近千万,可见D**基地在安全保卫方面的投入不惜血本,否则要警戒这么大的区域,那得动用多少中队武警才能够做到
罗智一听两个机动应急小队还解决不了问题,这个对手极有可能是训练有素的特工人员,看来在必要的时候,自己可能不得不调用那支特殊的部队了,罗智心中闪过一个名字后,心中大定“大勇,你这边盯着目标,同两个出击的机动小队保持通讯畅通,如果他们无法完成任务,我们就出动黑鹰小队解决战斗”
刘大勇一听到黑鹰小队这几个字,禁不住也松了一口气,有他们在,就完全不怕这个可疑目标两个反上天去
黑鹰小队不归属与基地保卫处管理,而是杜克的直属保卫力量,十几名成员全部都是从军区特种大队精选出来的特种兵,这支精悍的小分队平时基本上以杜克和董锋两人拥有的两架黑鹰直升机为运输工具,所以基地称呼他们为黑鹰小队,驾驶黑鹰的驾驶员现在已经换成从陆航挑选的精英飞行员
这些特种士兵都是从数十万士兵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强将,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历来都是军区领导眼中的宝贝,秦泰然也是动用了军委的名义,才从军区要到了这十几名特种兵,作为贴身保卫杜克的最为强大的战力
秦泰然作为杜克安保工作特别专案组组长,为保护杜克安全出行可谓殚精竭虑,几乎动用了手中能够动用的权力来为杜克的安全采取的一切必要措施
可疑目标再厉害,也跑不出黑鹰和这些特种士兵的手掌心毕竟像兰博那样的变态,也就是电影中能够看到
通往一号地带的乡间小道上,应急小分队第一组驾驶着摩托车飞奔坑坑洼洼的路面上,艰难地向目标挺进,这里是没有人居住的地区,当初为几户山民修建的小道原本只能过三轮车一类的小型机动车辆,现在无人维护后,路面在雨水的侵蚀下加高低不平了
好在这里到山里也没有几公里,第一小组的武警战士控制住摩托车的度,以30公里左右的时挺进,也就是十来分钟就来到了山脚之下
可是,从基地监控中心的监控系统来看,这个时候目标已经逃窜从山里,开始奔跑在一条小道之上,夜枭一号的监测系统很快发现,目标奔跑的方向是一辆藏在灌木丛中的汽车
“罗处,目标处心积虑,准备周全,显然不是普通军迷,我看我们的应急机动小队是很难赶上截住他了”
赶过来现场处理这件事的罗智处长也看出机动小队实在很难完成任务,他拿出了电话,“董总,现在基地保卫处发现了一个可疑目标,我们第一时间出动了两个应急机动小队堵截,但是目标很狡猾,身手敏捷,现在已经快逃出我们出动的应急机动小队堵截范围了请求出动黑鹰小队抓捕”
黑鹰小队在基地中,只能够是董锋或者杜克才能调动,或者罗智联系上秦泰然也可以调动,但是罗智能够当上这个保卫处处长,显然不会缺心眼跳过自己的顶头上司去找秦泰然的,尽管罗智是接受基地和秦泰然的双重领导
“有不开眼的来基地?好,这次我来驾驶黑鹰前往搜捕”董锋一听这事,禁不住有些兴奋了,他的性子一点都没有因为在马尔代夫遭受绑架而改变,遇到这种事情仍然很激动,这辈子他看起来是没有什么机会上战场了,那么在这种低烈度的冒险中找点乐子也不错
—://。。
在麻省理工的日子第五百五十二章落网
更新时间:2012…10…2910:31:16本章字数:2951
马特一路在山林中跳跃中跑回自己藏车的地方,他完全顾不上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