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虫洞-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婢女拍了拍额头:“唉,一本书就将你收买了。”

※※※※※

李府后院大树下,李浩盘膝而坐,身前放了小半碗清水。

他聚精会神地看着那碗清水,慢慢地伸手右手虚托一下。一线清水从碗中慢慢飘浮起来,在半空中不断地变幻着外形。

李浩之前以原力控制过很多东西,但那些都是固体,这是他第一次尝试控制液体。

液体比固体更难控制,用原力隔空控物时,只虽用原力在下面托着,抵消了重力就差不多了。但控制清水,不但要抵消重力,还要形成一个小小的力场,“装”住清水,不然清水就洒得到处都是。

原力从四面八方挤压着那团清水,李浩小心翼翼地控制着各个方向的力度,最终将那团清水挤压成球状。只是这个水球还不稳定,边缘还不是变化着,再加上大风的影响,水球一会这边凹下一处,一会又那又凸出一处。

李浩精神越来越集中,原力操控越来越细微,那个水球渐渐变得浑圆无比。大风过处,只是偶尔在水球表面的荡起一圈的涟漪,但很快又平息下来。

在原力的挤压下,水球又开始变化成不同的外形,一会变成水立方,一会变成水圆锥,一会变成环形,一会变成心形。有时化作几十颗水珠散开,下一刻又汇聚在一起。

“少爷!”忽然远远传来长工的叫唤声。

李浩心神一分,原力的力场爆裂,那团水球瞬间碎开,化作无数水珠洒落。他反应十分迅速,不等水珠掉到地上,立即伸手虚抓一下。无数水珠再次往上飘浮起来,汇聚成一个水球。

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李浩往宅子的中院走去。在原力牵引下,那团水球就像有灵性似的,跟在他脑后飘去,直到走近后院和中院交界的门口,那水团倏地散开,洒落到地面。

李浩修炼原力时不想被人看到,所以后院被他划为禁区,不允许其他人进入。下人们有事找他时,只允许在后院的大门外叫他。

出了后院,只见一个长工早已站在门口。那长工行了一礼,“少爷,牙行的崔掌柜来找您。”

李浩和崔记牙行已经合作过多次,从刚来到大宋时租住宅,招伙计,到最近找照相馆的店铺,都是这由崔记牙行一手经办。

双方进行过多次愉快的合作,对方找上门,多半有业务推介给自己,见见也无妨。反正自己手头沉积了庞大的现金,宋朝又没有专门的理财机构,手持巨额现金不投资,不是个好商人。

李浩让下人请崔掌柜到客厅,奉上香茶,一见面崔掌柜笑容满面道:“呵呵,崔某不请自来,实在打扰了。”

“不必客气,崔掌柜上门肯定有好事关照,我欢迎还来不及呢。”

崔掌柜开门见山道:“眼下确实有一宗大买卖,我得到消息,泉州巨富梁家要迁往汴梁了。梁家长子深得蔡相公赏识,在汴梁混得风生水起,已筹备举家迁往汴梁。梁家在泉州的田地和宅子要出售了。”

李浩在宋朝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这个时期的称呼也多少有些了解,能被称为相公的是宰相那个级别的官员。他怔了一下:“蔡相公?是蔡京?”

“正是深受官家重用的蔡相公啊,你说梁家的前途多大?他们还会窝在泉州吗?”

“他前途怎么样与我无关,我关心的只是田地和宅子的价钱。”

崔掌柜哈哈笑道:“我也不关心他们家的前途,只关心成交后的佣金?”

李浩笑道:“我们这是英雄所见略同。”

崔掌柜笑了一会,才道:“这是大宗生意,泉州城有实力接手的人不多。上好的水田九千多亩,大宅十余亩,荒山山野地方圆十多里。梁氏的开价是十二万贯,三年内付清,每年付四万贯。”

李浩表面不动声色,心底却狂呼:“这价格太值了!”如果按一文钱约等于三毛钱换算,12万贯相当于3600万元人民币。三千多万买下九千多亩水田,十多亩房产,方圆十多里的地皮,还有比这更划算的吗?

当然,这估格上的差异主要在于那些荒山野地,在宋人眼里,那些荒地基本上没有价值,只是水田与宅子的添头。而在李浩眼中,那都是地皮啊,主世界的地价多少钱一平米?

“这价钱怎么样?位置在哪里?”虽然觉得很值了,但压价是必须的。

“这价钱其实比市价略低,但也没低多少。梁家是急于出售,价钱肯定可以再压低。位置大约离泉州城二十里,有点远,但有官道相通,往来泉州还是相当方便的。怎么样?您有意向买下来吗?如果有意向,可以委托我们牙行和梁家去谈。”

牙行的规矩是不能双向收佣金的,如果接受李浩的委托,就会为李浩争取利益。

李浩沉吟一下,觉得谈价格还是应该交给崔掌柜这些专业人事,他说道:“你可以代表我去和梁家谈一谈。这样吧,就以12万贯为基数,你每谈少1万贯,我就给你100贯钱佣金。你帮我节省了多少钱,按1%计佣金给你。”

“好!”崔掌柜轻轻一拍桌子,“我现在就让手下暗中收集消息,明天就去梁家看看情况。”

李浩暗中点头,价格谈判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信息的收集,泉州城中还有谁想购买,购买者实力如何,这些都是谈判的关键。

送走崔掌柜后,李浩对这交易也充满期待,主世界华夏国地价房价太贵,只要是华夏国的人,多少会有些土地情节。想到有机会拥有这么大一片土地,李浩也是兴奋不已。

李浩现在日赚钱超过千贯,10天就过万贯,十二万贯看似很多,但用不了多久就能赚够。

第十五章成了大地主

第二天将近中午时分,牙行的崔掌柜就喜孜孜来到李府。

在客厅里一见到李浩,崔掌柜双手一拱道:“恭喜恭喜,梁家已同意将田地宅子卖给李公子,价钱是八万五千贯,四年内付清价款就行。”

李浩大喜,“崔掌柜果然是谈判的高手,竟然将价钱压低了三万五千贯,辛苦你了。”

“哪里,这是牙行份内之事,岂敢说辛苦?不知您哪天有空,我和您去看看梁家的田地和宅子,如果您觉得没问题,我再约梁家主事的人出来,和您一起到衙门签订契约,办理田契、地契、屋契的交割。立下字据之后,这事才算正式敲定。”

“这事我也不想拖太久,这样吧,如果你方便,这就辛苦你和我走一趟,一起去看看田地和宅子。如果没问题,再找时间就和梁家签约。”

“行,下午我就带您去。”虽然要奔波一整天,但想到有350贯的佣金,再辛苦也值得。崔记牙行还是第一次能在一笔交易里赚到如此巨额的佣金。这一笔佣金足足相当于牙行上上下下忙碌半年的收入了。

李浩招了招手,管家丁福快步走近。李浩道:“马上通知厨房开饭,备好马车,吃完饭我要和崔掌柜外出,叫上护院随行。”丁福立即出门叫了个长工,让他去通知厨娘。

李浩转头又对崔掌柜道:“崔掌柜,就在我这里吃顿便饭吧。”

“那怎么好意思叨扰。”

“别客气,我们合作过好些日子了,早应该请你吃一顿。我还有些事和你谈。”

“那恭敬不如从命了。”崔掌柜也没再推辞。

两人吃过午餐,乘马车直往梁家大宅而去。由于这一趟出门稍远,李浩带了几个护院随行,保证此行的安全。这几个护院以前在镖局走过镖,被李浩高薪聘请而来,个个都练过武。

李浩曾经看他对打过,他们的武功当然没有武侠小说里那么神奇,但毕竟是练家子,等闲七八个壮汉也近不了身。

自己修炼原力时日尚短,即使每日都勤练不懈,可是原力煅体不过才进行了十来天,虽然体质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自己原来的底子太差,如果赤手空拳和这些护院比武,自己暂时是打不赢的。

不过如果动用原力,那又作别论,虽然李浩现在原力还很弱,但控制范围已超过四五十米,只要踏入李浩身边四五十米内,就已进入了原力可攻击的范围。

李浩可以第一时间以原力攻击对方的眼睛,废了对方的视觉;还可以接着攻击耳膜,废了对方的听觉。对手都看不见东西了,也听不到声音了,不就是砧板上的肉,想怎么剁就怎么剁了吗?

所以原力这东西太逆天了,自己虽然只掌控了极为微弱的力量,但在随心所欲的操控下,依然有着可怖的杀伤力。如果将来原力强大了……难以想象,那是接近于神一般的力量。

李浩坐在宽敞的车厢里,和崔掌柜谈起泉州城著名的商家。崔掌柜对泉州的大商号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般向李浩一一道来。

李浩暗中用心记下最有实力的商家,这些都是潜在的合作商户。

李浩正想着,崔掌柜道:“前面那条小河叫青??河,河对岸就是青??湾,那里田地就是梁家的产业。”

马车驶过一条长长的石拱桥,从马车车窗看出去,只见河堤路边栽满了竹子,一排排翠绿欲滴的竹子沿着河堤蜿蜒远去,微风过处竹叶沙沙作响。看着这景观,似乎夏日的酷热也消退了不少。

竹林后面就是一望无际的良田,水稻绿苗随风起伏,绿浪翻滚。

崔掌柜手指着前方,从左到右一划,“这一大片良田,全都是梁家的,立字为据之后,这些都是公子您的了。”

李浩叫停了马车,兴致勃勃道:“走,下去瞧瞧。”

下了马车,望着这片一望无垠的水田,买下了这片田地,自己就是真真正正的大地主了啊。

崔掌柜指着远处的山峦:“那些山头全是梁家的产业,从那里起往东,一直到海边,所有的荒地、滩涂、山谷、林木,全都是梁家的。梁家经营了三代,才挣下这份产业。现在梁家长子出息了,投在蔡相公门下,经营钱庄日进斗金,在开封那边也置下了田地宅子,以后他们专心在开封发展,才放弃这里。”

李浩看着那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头,这有多少地啊,从这里到海边,得用平方公里作单位了。他笑道:“先前听你说方圆十多里,还没什么印象,现在看到这片看不到边的山岭,很辽阔啊。”

崔掌柜摇头道:“那些荒山有什么用?就算是里面的山谷、平地也没啥用处,地势太高,河水到不了,不能种东西。最值钱的还是八千多亩的水田,这里有五千多亩,一会去到村庄附近还有三千多亩。”

李浩心中不以为然,这就是双方的观念不同了,不能开垦作水田,还可以栽旱地的粮食或经济作物,再不济也可以作工业用地。用二十一世纪的眼光来看,没有不值钱的地皮。

何况只要李浩花点心思,搞个简单的水利工程,带一些大功率水泵过来,根本就没有河水引不到的死角。

走近水田边上,仔细看了看田中的禾秧,李浩皱眉道:“这算不上良田吧,水稻长势很差啊。”

崔掌柜惊讶道:“天地良心,我绝对没骗公子您,这确实是一等一的良田了,您看这秧苗,长得多精神啊。您可以问问其他人。”

李浩转头望了望身边的护院,其中一人点头道:“少爷,看这秧苗的长势,这确实是上好的良田。”

自己又犯常识性错误了,以主世界的眼光来看待北宋的稻田,主世在种子、化肥、农药这三大利器下,最差的稻田也要比这好太多了。

李浩沿着田边走去,原力感应蔓延开来,秧苗上的害虫、田里的青蛙全部无所遁形。原力骤然摧动爆发,片刻之间,方圆四十多米内的害虫遭到原力挤压,全部灭杀。

这些害虫多不胜数,杀死它们虽有先后之分,但整个过程在二十几秒之内完成,基本上是心念一扫而过,田间的稻虱齐齐掉落,卷叶虫齐齐被压成肉酱。

对原力的控制也讲究熟能生巧,掌控能力需要多练。真正的原力大师无时无刻都在感应原力,倾听着原力,一举一动都在呼应着原力。所谓坐、行、起、卧都在修炼,将与原力修炼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

李浩离这种境界还很遥远,但他也深知多练习的重要性,像现在这样,灭杀这些害虫只是心念一动之间的事,顺手而为,既可练习原力操控的熟练度,又可稍稍增加一点点稻田的产量,何乐而不为?

沿着田边行了好一会,李浩才又上马车,往梁家大宅而去。

不久他们来到一条充满田园风韵的村庄,梁家大宅就在这村庄里,占地二十余亩,整个村庄除了一些佃户外,全都是梁家的建筑。

梁宅静悄悄的,家人和下人都已搬走了,只剩下几个看守的门房。他们早得到通知,见李浩一行人到来,恭恭敬敬地请他们进内参观。

大宅内栽了不少槐树、柏树,透出浓浓的绿意,在这炎热的夏日里也能感受到阵阵清凉。内里的很多建筑是宋代典型的四合院,房子两两相对,整个宅子古色古香,美仑美奂,宋代古建筑艺术在这里体现无遗。

后院里还有大花园,栽满了各种花卉。花园正中挖了个大池塘,塘边栽满了杨柳。池塘中一处精美的水榭,水榭与岸边小桥相连,另有亭台楼阁,假山奇石。整个后院有主世界公园的意味。

李浩一路走过,原力感应蔓延四周,绞杀着四五十米范围内的蚊子。身边随从看不见的地方,蚊子飞蝇一时间纷坠如雨。

后院的花园很幽静,是修炼原力的好地方。其实来之前,李浩早已经决定买下梁家的产业了,不说别的,单是这么地皮就不能放过。现在看了这个后院,他更是喜欢。在主世界华夏国里,除非你身家过百亿,否则真无法拥有这样连绵一大片的居所。

山间雨后那么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田园风光,悠闲写意的生活节奏,就连李浩这种俗人都想学陶渊明来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第十六章购买婢女

泉州城内,李浩租来的住宅里。

老管家丁福脚步匆匆,走向中院的正厅。

李浩坐在正厅里,手上捧着一碗冰冻的莲子糖慢慢喝着。天气太炎热了,他已经开了冰箱,时不时喝点冰冻饮料解解暑。

虽然他带来了两套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电力还算充裕,但也没充裕到可以在北宋享受空调的地步。这里的房间太大,而且门窗缝隙太大,再加上屋顶橼子和墙壁之间空隙太多,多少冷气也不够泄出去。有冰箱就算不错了,空调暂时甭想。

丁福走进厅堂里,向李浩汇报道:“少爷,照相馆装修正在紧张进行中,估计七八天之后就能完成。另外按少爷您的吩咐,已经为您挑选了四个婢女。”

“四个?我不是说买两个婢女就行了吗?”

“老奴是多预备两给少爷您挑选,您选其中两个,另两个送回去。这四人都金玉堂高价培养出来的,从小受过严格的训练。全都识文断字,粗通琴棋书画,精于歌舞弹唱,并且识礼仪董规矩。她们是金玉堂从小买来养大,专门卖给豪门做婢女或做妾的,全都是完璧之身。”

“叫她们进来看看。”李浩已正式和梁家谈妥了,过些天就能正式签订契约,正式买下梁家在泉州的田地住宅。条件双方已商议定了,首付了2万贯,余款在两年内附清,由于付款时间短,又争取了梁家再降价一千贯。

青??湾梁宅,不,现在应该叫青??湾李宅,李宅的花园太大,而李浩又不让下人进入花园,毕竟人多了影响原力修炼,所以下人们如果有急事,在外面叫破喉咙李浩也未必听得见。

李浩才打算买两个贴身婢女,让她们住在花园里,平时也好传个话。而且住的地方大了,得有人收拾一下。当然了,李浩虽然出身贫苦家庭,但也是正常人一个,不是什么圣人,有条件了也谁不想享受一下美婢暖床的滋味?

哥也开始堕落了,都是这社会环境毒害的,在北宋买婢女是合法、合情、合理的事,这不是诱人堕落吗?哥是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有为青年,也抵挡不了这种诱惑。万恶的封建社会啊!

在仆人的带领下,四名少女已经鱼贯进入厅堂。

美女,四个都是顶级的美女。虽然比莫诗筠那种祸国殃民的级别稍逊色那么一些,但也是罕见的美女了。或许单从外表来说,她们和莫诗筠是春兰秋菊各有千秋,只是比莫诗筠少了一种独特的气质。

可惜的是她们年龄偏小了一些,身子还未完全长开。

这又是李浩和北宋人观念的不同所致。在北宋,女子十六岁就被认为是最佳的婚配年龄,过了十八岁还没嫁,父母就非常着急了,过二十岁就被认为是嫁不出的老姑娘了。用主世界的话来说,宋人觉得超过二十岁就是剩女了。

以北宋的眼光来看,这些少女正是最适合的的年纪,但李浩却觉得她们太小。

这些少女都一脸期待地望着李浩,个个都希望被挑中。她们从小被当婢女培养,早已认命了,唯一的不同就是被哪个主人买去,她们一起培训的姐妹有不少是被老年男人买去。相对之下,李浩看起来是个好主人。

李浩大感头痛,只是这四个少女都很美,想从中挑两个实在不容易,他叹道:“老丁啊老丁,你这是帮我败家啊。”

“啊?”丁福道,“老奴惶恐,不明白少爷的意思。”

“你带这四个都这么漂亮的回来,让我怎么挑?四个都买下来吧。”

“这……都是老奴考虑不周详。”丁福一时无言。

李浩一挥手道:“算了算了,败家怕什么,我的家产你败得了吗?”

“那是,那是,就老奴这点眼界,想败一万贯钱就得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怎么才花得掉这巨额的财富,而少爷赚一万贯却不费吹灰之力,我想帮少爷败家,道行还差得远呢。”

“呃,老丁啊,马屁功夫长进了不少呐。”

“那都是跟随少爷的时间长了,脑瓜也比以前灵活了一些。”

李浩让那四个婢女自我介绍了一番,这四婢女年纪最轻的才十四岁,年纪最大的也只是刚满十六岁。

听了之后,李浩道:“你们的名字是金玉堂起的,带有艺名的性质,太艳了,进我李府之后,不适宜用旧名。嗯……这样吧,你们刚好四人,就以梅兰竹菊这花中四君子为名。简单点,以年龄长幼为序,分别叫小梅、小兰、小竹、小菊。”

顿了一下,李浩又道:“回金玉堂收拾一下,下午就搬过来。老丁,安排马车接送她们,派些长工去帮她们搬东西。”

丁福已安排了人手接送她们,办这种小事李府里多的是长工。

李浩望着她们离开,叹道:“金玉堂培养的都是这种美女?真是有眼光,也舍得下本钱。”

丁福笑道:“不可能个个都是这种婢女的,这四个是金玉堂最好的了。奇珍异宝阁的名声早已传遍泉州,金玉堂听到少爷要买婢女,自然会将最好,价钱最贵的送给来。”

“哦?看来我在他们眼里是人傻钱多的了。”

丁福莞尔道:“钱多是大家都知道的,但谁会认为少爷人傻?有这种想法的才是真正的傻子。”

犹豫了一下,丁福脸色略为凝重道:“少爷,我有个远房亲戚从汴梁回来,他之前在汴梁是一个刑名师爷。他听说了少爷的情况,他对我说,少爷刚从海外归来,根基不稳,却骤然聚拢了巨额的财富,很容易……这个……要小心官员垂?唷!?p>李浩正在喝饮料,听到这话他突然停下来,捧着杯子不动,原本带着笑意的脸也凝重起来。自己来北宋之后确实太高调了,泉州里谁不知道自己有钱?这金玉堂的老板一听到自己要买婢女,立即将最极品的送来。

这里并非主世界那种法治社会,这里的官员有着种种特权,破家县令,灭门令尹,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那个刑名师爷话里的意思很清楚,其他富豪与官员有千丝缕的联系,有共同的利益,而自己刚来泉州,没有笼络官员,没有结交实力阶层,还没有足够的力量保护自己的财产,这就是“根基不稳”。

道理很简单:一个三岁小孩捧着十贯钱在街头招摇,很容就被抢了;一个孔武有力的壮汉有十贯钱,谁也不敢打歪主意。当然了,如果那小孩手中只有十文钱,大家倒不会动心思。财富要有相应的力量去守护。没有相应的势力却拥有巨额财产,你就是别人眼里的一盘菜,别人会时刻琢磨着怎么吃掉你。

李浩的思维形式是主世界的,在主世界那种法治社会这不成问题,起码不会有人摆明车马来抢夺。但在官府至上的北宋世界,在破家县令的大环境下,自己会有极大的风险。

李浩放下杯子,起身拍了拍丁福的肩膀:“老丁,多亏你提醒,年终奖我会加上这一笔。对了,那个师爷现在哪里做事?我想请他吃顿饭,感谢他的提点。”

在北宋一段时间了,李浩觉得这里最缺的就是人才,那个刑名师爷如果可以招揽到,对自己在北宋的发展会有帮助。这种人提几倍的薪水挖过来也值,反正自己不缺钱。

丁福想不到李浩竟然会亲自请那师爷吃饭,他答道:“他刚从汴梁回来,回乡下老家了,过几天才回泉州。他现在正想在泉州某份差事,年纪大了,不想离乡。”

“太好了,他一回泉州,你就拿我的拜贴去请他。记住:要正式,要隆重。”李浩郑重道。

丁福连忙答应了,他知道李浩一直招揽人才,长时间和崔记牙行合作寻找精英,无论是账房先生、掌柜、商铺伙计,只要真正有才能,李浩都会高薪招聘。甚至暂时没有岗位,也先招聘进来,丁福有点不理解这种“人才储备”,觉得这是浪费。

但只要是李浩吩咐的,不管自己理不理解,丁福都会忠实地执行。

第十七章大宋泉州市舶司

金玉堂的婢女刚离开不久,莫诗筠和她的贴身婢女就来到了李府门口不远,她们两人依然作男装打扮。

莫诗筠脚步越来越慢,最终停了下来,她一时心乱如麻。如果见面他又要自己抄《击鼓》怎么办?如果自己单独出来见一个陌生男子,被父母知道了怎么办?

婢女见她停了下来,知道她内心的矛盾,拉着她手劝道:“算了吧,我们还是回去吧。那本什么《几何原本》看得你像丢了魂似的,这几天你整个人魔怔了,整天不停地写写算算,人都呆了不少。”

一听到《几何原本》四个字,莫诗筠用力捏了捏手中这本书,目光也坚定了下来,再次往李府走去。

对于这本书的价值,莫诗筠暂时无法作出客观的评价,但无可否认,这本书开劈了数学上的新天地,书上的内容和她以前所学完全不同体系。

书上由五条最简单的公理,就一步一步推理出无数条几何定理。其推导过程逻辑严密到了极点,整个逻辑体系令人无可质疑,无可辩驳,推理过程只能用“完美”两个字来概括。

世上居然有这种学问!

莫诗筠感叹不已,但她在学习过程中,对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无法弄懂。对于这本海外数学巨著上的疑难,大宋恐怕无人能解答,除非是李浩。

经过剧烈的思想斗争之后,莫诗筠决定上门求教。一个大家闺秀,单独出来见一个陌生男子,这可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在几天之前,莫诗筠无法想象自己竟然有这个胆量。

李府门口,门房拦住了莫诗筠。

莫诗筠的婢女道:“这位是莫府的二公子,莫凡的弟弟,特来拜访李公子。”

李浩并不随便见外人,但莫凡却是李府的常客,看门的仆人迟疑了一下,觉得莫府的人来了,还是应该通报一声的。“公子请稍候,我这就去禀告我家少爷。”

仆人匆匆跑过禀告李浩,李浩听了眉头一皱,莫凡的弟弟?莫凡只有一个妹妹,莫非是堂弟?不过既是莫家的人,自然要见上一见的,“你接他进来,我在客厅等他。”

一见面,李浩大感意外:“是你?!”

莫诗筠俏脸微微一红,“见过李公子!感谢公子以《几何原本》相赠,拜读了这书之后,小女子有很多不解之处,公子是数学上的一代宗师,学问冠绝当世,还恳请公子为我解惑。”

“什么?一代宗师?”李浩连连摇手,“不不不,我数学水平很粗浅,万万不敢当一代宗师这种称谓,姑娘你千万别再这么说,被行家听到要笑掉大牙的。”

别说是自己,就算是数学博士,甚至是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的专家,敢称自己是数学上的一代宗师吗?敢吗?敢吗?敢吗?尼玛,如果这是数学上的一代宗师,那么卡笛儿、高斯、欧拉这些光芒万丈的名字是什么?

一代宗师绝对算不上,不过如果仅仅说在数学上冠绝当代,这个貌似自己可以自豪地承认。现在是十三世纪,现代数学体系还远远未建立,自己的数学水平确实领先于这个时代。

李浩见莫诗筠脸色有点古怪,问道:“怎么了?我这话有什么不妥吗?”

“啊,不是,只是……”

李浩笑道:“有什么可以直接说,我这人的脸皮比城墙还厚。”

这是主世界最普通不过的一句话,莫诗筠却第一次听人将脸皮和城墙相比,觉得非常新鲜,她轻笑道,“上次见面觉得你很狂妄,这次觉得很谦虚,这变化太大了。”

“其实说不上狂妄和谦虚,说事实而已。对了,我当过家教的,教过学生,有什么问题你只管问。”

莫诗筠听了暗暗吃惊,要知道宋朝对于老师是极尊敬的,能够为人师表绝不简单,所谓天地君亲师,这个排列中“师”虽然敬陪末位,但能够与君王、父母并列,已经说明其受重视的程度。

李浩这么年轻就教过学生,那是多了不起的事?不过莫诗筠转念又想,以这人的学术水平,至少在数学上比以前的先生高明得多了,能教学生也不出奇。

莫诗筠将自己不懂的问题竹筒倒豆似的倒了出来,李浩一一解答了,他对莫诗筠看书的进度大吃一惊:“这短短几天功夫,你就看了这么多?”

莫诗筠点点头:“这些天没什么事,就一直看这本书。”

李浩愣住了,要知道这《几何原本》可不是一本消遣的书,这书比数学教科书还要难啃,因为教科书经过系统编排,有很多由浅入深的例题。这小姑娘在短短几天时间,将这本看了近三分之一,而听她的问题,就知道她学得相当透彻,如果自己当年硬生生去啃这本书,自学进度肯定远远没法和她相比。

李浩不由得暗暗赞叹,她如果生长在二十一世纪,妥妥的一个理科硕士,甚至博士啊。只是她如果在二十一世纪的氛围下长大,还能对数学保持兴趣吗?只怕不大可能。主世界的女生有几个会对数学感兴趣的?

谈完《几何原本》上的问题,时间还早,两人便天南地北聊了起来。

莫诗筠越听越震惊,一个人的学识怎么能渊博到这种程度?哥哥曾经说这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她还以为是哥哥吹牛,这时在闲聊之中,才知道这是真的。

莫诗筠终于知道了,为什么哥哥一有空就要来李府找李浩聊天。和这人聊天,确实是一件愉悦的事,能增长见识,能开拓思维,能接触一些匪夷所思,细想却又合乎情理的观点。

更难得的是还偶尔有些话极为风趣,直到离开李府很久,莫诗筠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