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守望黎明号-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中陆远也是发现了不少面熟的东西,比如北宋年间,少林寺发生的那场大战,萧远山和慕容博的后续情况,这里都有提及。还有火工头陀偷学武艺、觉远师徒逃出少林等等,这些掌故历历在目。不过这些消息,最近的也是几十年前的,新的却是一条也没有。想来新的都在罗汉堂和尚的手里。

其他资料直接按照文武划分。文学类的把佛经挑出来,送去戒律院,估计又让那些文和尚头痛了。书籍在古代,本来就分什么珍本、善本、某某藏本、某某印本、某某手抄本。版本众多,且无一不珍贵,足以让研究的人如痴如醉,欲罢不能,几页残纸都不舍得丢弃。这些书籍当年可能存量众多,被当普通书籍一样堆放起来。但在几十年后的今日,可都成了了不得的珍品。

如此自然得了戒律院和尚的夸奖,圆恒也是与有荣焉。

其他文学类的书籍,查看再三,确认没有秘籍藏在夹缝、书脊、封皮内,并通过火烤、洒水、照明等验证之后,直接送到客房服务中心去,算作招待客人的床头读物。

当然,里面的珍本还是可以拿来讨好文学僧的,尤其是不常见的诗集!要说和尚写诗那是经久不衰,如今也有老和尚写元朝小曲儿这种事情我会随便乱说么?

这面几项一去,几个库房就空出大半。

剩下的武功,无非是分成内功、拳脚、兵刃、暗器、身法等等。至于内功分阴阳,兵刃分刀剑,那就是进一步的细分了,不通过细读是不可能完成的。

除此之外,尚有价值的就是半部武略武经,几本军略札记等等。

在这整理过程中,自然是找到了不少的好东西。可惜的是,成套的武学早就已经被挑出来送走,那高深的自然是入了藏经阁,粗浅的也都列在藏经阁外门,供入室的俗家弟子选择修习。

陆远此时能见到的,多数是一些残篇,而且大部分来自北宋和南宋前期,但是其中惊人的部分实在不少。比如北宋“玄”字辈分的高僧留下的一张,划着十几个脚印的纸卷。这看起来像是一门步法,可惜既无相匹配的内功,也缺少口诀,估计是高僧当年见到的厉害武功,就记录了下来。陆远一看之下,就猜测这很有可能就是“凌波微步”。

凌波微步作为天下第一的轻功步法,却被段誉这家伙搞到失传,如今能见到的,八成也就是这张莎草纸上的记载了。陆远把它郑重的收藏起来,将来送到某个易学大家的手里,说不定还能重现一门绝学。

“降龙十八缺十掌”,哦,可以叫“降龙八掌”了。这八式掌法倒也完整,运劲、使力的关键说明都不缺,说明收集的人当初是得了真传的。如今丐帮本身就传承不全,两家合起来说不定能把降龙十八掌补充完整,绝对能卖丐帮一个天大的人情。

里面陆远最熟的是“见龙在田”和“神龙摆尾”,威力最大的“亢龙有悔”却不在其中。

此外还有半本全真剑法,居然是后半本。不知哪里得来的几招“九阴白骨爪”的爪法,上面有“阴狠恶毒、应当焚毁”的批语。几式落英剑法,哦,现在是峨眉剑法了,不能乱用。

林林总总,还有其他认识不认识的各种残篇,可编成“残篇大全”一书。有用的真心不多。

如果没有那个收获,陆远几乎认为自己算是白忙一场!

是的,就是那个!

这是一本不过几页的薄薄小册子,之前也是混杂在文学诗集一类的书刊里面,并不起眼。拿起来翻看,前后不过几十个字,七字一列。可惜这七字并非诗句,也不是歌诀,加上书法拙劣,倒有些像顽童搞怪。七字平声连着七字仄声,读起来一不小心就会咬到舌头。

所以就被当初的僧人随手丢在诗书的一堆里面,再也无人问津。

陆远初看的时候,也没在意。后来查秘籍的时候,多看的几眼,却在书里找到了夹层!仔细切开里面是数张薄薄的半透明棉纸,上面绘着圆圈,每个圆圈中都各有图形。每个圆圈不过径寸,却人物、野兽都栩栩如生,下面则标注着“甲一”“子二”等标示,总计数百个之多。

看到这里,如果陆远还猜不到这是什么,那可以死去接着穿越了,他实在很不适合武侠风。这赫然便是逍遥派的绝顶功夫之一,不知从那里得来的“天山折梅手”!

此时不及细想,陆远也是趁人不注意,便把这书夹在之前跳出来的秘籍残本里,一并带回自己的禅房去。拿些残缺的秘籍学习,这却是早就说好的事情,也不会有人过问。

回去激动良久,陆远还是把一颗心压了下来。仔细的去思量原著中对这门绝学的描述。

首先,口诀上来说,“天山折梅手的口诀非常拗口,每一路的口诀都是七个字一句,共有十二句,八十四个字。这八十四字甚是拗口,接连七个平声字后,跟着是七个仄声字,音韵全然不调,倒如急口令相似。背诵之时又要在奔跑之一个,更是困难。原来这首歌诀的字句与声韵呼吸之理全然相反,平心静气的念诵已是不易出口,奔跑之际,更加难以出声,念诵这套歌诀,其实是调匀真气的法门。”

天龙八部里,虚竹一开始便是修行这十二句口诀,陆远也可以按图索骥。

第八章问答与下山

而武功招数的说明里,却说天山折梅手共包括三路掌法,三路擒拿法,一共六路武功,天下任何招数武功,都能自行化在这‘六路折梅手’之中。

童姥曾说道:我这天山折梅手是永远学不全的,将来你内功越高,见识越多,天下任何招数武功,都能自行化在这六路折梅手中。

可是在天龙里,童姥却要求梅兰菊竹四姝要四十岁之后才能修行,功力浅薄的时候,勉强练习反而有大害。

如此一来,陆远倒是猜测,歌诀可以现在就进行练习,想必对内功运用上有莫大的好处。

不过招式上的练习参悟,怕是要等到练了全本九阳神功之后了。李秋水、童姥、虚竹,一个个都是内力怪物,谁知道对于他们来说的“足够”,是到了何等程度的足够,也许这年代大家都不够呢?

倒是空性师父……他犹豫良久,最终还是决定不把这武功给空性神僧观看。空性年事已高,他心里把空性当自己爷爷看待,期待着他修身养性、长命百岁,未来和人动手自有他和圆恒出面,陆远当然不希望到老了还去练这种可能伤身体、又失之狠毒的功夫。

待到得了九阳神功的全本,师徒两个一起修行才是正经。到时空性爷爷内功深厚纯正,自然高寿,安享晚年就是。

按照书里光明顶之战的时候,空性练武是由外及内的练法,外功极强,内功却一般。外功还是要受身体条件的影响,当时圆恒多半武功已经远超年老体衰的空性。可惜当时遭张无忌言语挤兑,需要有高辈份的人“代少林寺一战”,才有空性之败。

如今既然有了陆远,到时候出去应战就是,拿不到九阳的张无忌,能不能活到光明顶都是问题。

嗯,这是个武当的大问题,但关我屁事。

待到将杂书斋的成果递交上去,陆远还是得了一个大大的彩头。

那里面记载的火工头陀的事情,正可以解了掌门空闻的燃眉之急。

日前少林责备武当勾结妖女,灭都大锦满门。武当则指责少林暗使毒手,折断俞岱岩四肢。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如今火工头陀的事情一拿出来,再无少林半分错处,且看武当如何应对。

而觉远、张君宝逃出少林的记录,也让空智禅师“不小心”夹在火工头陀的资料里,递给了武当。想起武当诸人看到这记录的脸色,便是空智也要高兴上几天。

所以几天之后,陆远却是被调到戒律院,得了个“带发修行”的居士名号,号“赭石居士”。便如男子及冠之后取字一般,如今可以称陆远为陆赭石。却是几位神僧为了让他能学习少林绝艺,而开的后门。

目前他年纪尚小,可以居士论之。待到七八十岁,武功深厚、佛法精深,那时候自然已经成家立业,再拜为少林的山门护法,也算是为少林增添一大助力!

“赭石”这个名号,却是空性老和尚取的,听到消息时,陆远也是一脑门子冷汗!

因为据陆远打探来消息,老和尚取名向来是随心所欲。

比如山竹小沙弥的命名,就是空性神僧见到了山竹就说,啊,你以后就叫山竹罢……

当然最崩溃的是圆恒的法号,最初把圆恒领回来,空性二话不说就给剃度了,到了取法号了时候,“圆”字写了下去,下一个字起笔,才想起法号还没想好!

这一犹豫,一横就划下去了。戒律院的一见这名字确实有些怪,圆一?那时候一还是多写作“壹”,也不这么写啊!空性一瞪眼,一个屁一,是横!圆横!就这么着,就横了。

于是大师兄法号圆横。

后来变成圆恒,那还是圆恒懂事之后,自己死乞白赖改的。还好大半和尚不认字,认字的又不认识圆恒,此事居然就圆满了!

剑长三尺六分,剑脊厚一指半,宽有三指,剑尖呈钝角形状,及握柄处,铸有阴文“青霜”二字,通体不加任何修饰,只是舞动时散发出青幽幽的冷光。

这就是圆恒赠予陆远防身的宝剑,虽然谈不上削铁如泥,却也坚固异常、吹毛立断,是一把上佳的利器。陆远自拿到之后,就是睡觉都要抱着,美其名曰“培养剑感”,实在是喜欢到心眼儿里。

每日拿着宝剑在草坪上舞弄玩耍,老和尚也陪着乐呵。

“伏魔剑法”招数简单,在陆远看来,走的是玄铁重剑的路子,没有深厚的内功,发挥不出威力。所以他现在主练的是那半套全真剑法,间或夹杂着各类残招,也练得有声有色。

只是中间转折的时候,提气上刺,不知怎地,这口气居然闷在胸中,没有提将上来。真气在胸中震荡,忍不住一口血喷了出来!

空性神僧一闪身便到了他身后,先是略一伸手搭了他的脉搏,接着便在他背上连弹十几下。他只觉得数股暖洋洋的真气透了进来,“哇”的一声,又吐出一口淤血,这气却是顺了。

“师父?!”

陆远感觉到那输入身体的真气,醇正阳和,分明就是九阳功的真气,忍不住喊了出来。

“呵呵,老和尚瞧着不错,也练上那么一练。”空性老和尚笑呵呵的说道,“乖娃儿,说说现在感觉怎样,真气怎会忽然逆行?”

“师父,您,您要保重身体啊!”陆远心下感动。这少林九阳功原本不全,无色禅师也只是修修补补,不曾如武当九阳功一般推倒重来式的修改,所以修炼起来也是磕磕绊绊,关卡极多。像这样真气运行中,忽然逆行,更是常有的事。

每次遇到了,不过是师徒两人坐下来,想办法解决就是。陆远一心想拿到全本的九阳神功,到那时这些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他的想法,空性老和尚自然不知道,便是他说出来,又有谁肯相信他能找到遗失几十年的九阳真经?

老和尚自知这样碰到问题再想办法的方式,终究不是根本,总有走到绝路的一天。想着是自己推荐的小徒弟练少林九阳功,如果走火入魔他如何能够接受?所以干脆也开始修炼少林九阳功,想借着自己几十年的经验,开出一条大路来让小徒弟走!

第九章问答与下山之二

(首先还是感谢打赏。感谢arttp成为堂主,感谢1亿条骨血斑鱼成为舵主,感谢jacquessss

一跃成为舵主,感谢白鹰之羽今天连续三次打赏,都多谢了。

可能是凌晨发错章节,今天的推荐和收藏比昨天少些,大家加油。谢谢)

“师父,这内功修炼急不得,弟子还年轻,便是慢慢修炼上十几年也不打紧。”这话明里说自己不急,暗地却是劝解老和尚不可心急。

“你这孩子,老和尚练了几十年的武功,还能不晓得这点道理。”

陆远听闻,心里倒是松了一口气。连忙岔开话题问道:“师父,我对少林绝学的修习,却还有些疑问。”

“我看合寺上下,除了空智师叔学了十一门绝学之外,大多都只是学了两三门绝学,不知是为什么?”

这也是陆远一直不解的问题。按照少林所藏的秘籍来说,要培养一流高手,简直是太过简单的事情。或是数般擒拿手一起修炼,必然培养出一个近身的高手。再或者强力内功加强力外功,成为圆恒这样的高手指日可待。偏偏少林的僧人,很多都是像空性这样的,专练一门绝学。

“嗯,早知道你会有这样的疑问。这其实说来简单,便是两个字,师承!”

“自达摩祖师东渡以来,僧人习武,一向被用来护持法统之用。但是千百年的传承下来,除了达摩祖师传下的易筋洗髓二经之外,历朝历代高僧,也都有高深的功法传下。

这些,也都是佛法传下的一脉,自然不能断绝。

那些资质好的弟子,自然可以选择绝艺,成为绝世高手。可是如师父这般资质平庸的,却更加喜欢练师父传下的武功,再把这武功原原本本的传下去。

至于厉害与否,老和尚一生不曾与人交手几次,将来想也没什么机会,唯一的心愿不过是不让师父的武艺断了传承,如此足矣。”

“可是,不是都有秘籍传下来么?”

“秘籍?秘籍那不过是聊以自慰罢了。按秘籍修炼,有易有难,没人指点,很是艰难。少林失传的绝艺,秘籍倒是都在寺里,却是没人能练成,自然就是失传。

你练少林九阳功,当可知道。无色禅师当年,八成是能练成的。可是无色一脉断了传承之后,我们练起来就磕磕碰碰,错误百出。

少林七十二绝艺就是这般。无人练成,便失传了。待到某个惊才绝艳的练成失传的武功,再传承下去,这就又是把绝艺找了回来。

你可知罗汉堂的空了师叔正在修订大伏魔拳一事?你空了师叔一生修炼大伏魔拳,单论此拳法上的造诣,怕是已经超出了创此武功的渡真禅师。如此方敢动笔修订,待此次修订成书,则我少林大伏魔拳传承无忧矣!”

“那师父,您的龙抓手?”

“嗯,师父将来也希望能做空了师兄在做的事!”

陆远侧头望去,老和尚胡子霜白,整个人却好像散发着一股理想主义者的光辉!

少林传承千年,领袖千年,自有他的道理!江湖出了郭靖、萧峰、张无忌,哪怕你活着时候天下第一,死后也转瞬即逝,唯我大少林,几百年后还能上市!

“师父,我觉得您可以把九阳功的事情先放放,弟子此次下山,准备走的更远些,看看有没有机缘寻得九阳神功的全本。您不如趁着这个时机,先着手修订龙抓手如何?”

空性也是略微沉吟。如果说小徒弟出门就把九阳带回来,那肯定是佛祖显灵才可能。修订龙抓手是他毕生的心愿,如果能在不修炼别的武功状态下修订,效果自是最好。

估摸一下,有个半年时间,和内功相关的部分怎么也能写好了。之后便是修炼少林九阳,应当也无大碍。

再说也是小徒弟一番心意,不能不欢喜收着,也就颔首应了。

陆远上辈子,就害怕分别时候的辛酸难过。因此,头一天按个拜会了师兄之后,便早早睡下。

翌日一早,陆远便悄悄提了包袱,下了少室山向东而去。

陆远虽然只有十岁,但是生的身高笔挺,背负长剑,看起来也有十一二岁。况且身着青色僧袍,虽然没有戒巴,头戴僧帽,自有一股出尘之意。

自离开少室山之后,他一路施展轻功赶路,同时背诵拗口的天山折梅手歌诀,只有晚上歇息前才打坐两个时辰。练功的时间远少于在少林的时候,效果却好的出奇。真气运用越发自如,那种逆行的情况也未在出现过。

他心中有丘壑,对于各地的少林俗家弟子,自然是落力去结交。

每到一地,如果有少林俗家弟子在,必上门拜访一番。因他是空性神僧弟子,圆恒和尚的师弟,别人自然欢迎。他不过说几句闲话,了解下人家情况,聊聊家常,就足以让人心存好感。

更何况这位小师叔出手大方,或是借着指点子女的名头,或是借着切磋武艺的缘故,总要留下一两手精妙的招数与人家防身。别人感激,自然也会帮他扬名,一来二去,陆远未曾出手半次,在江浙间居然得了个“孟尝和尚”的名头!

那些厉害招数都是些他在整理杂书斋时得到的,精妙固然精妙,但不成套路又失之淳厚,少林派还不看在眼里。可是这些交给俗家弟子,那就是非衣钵弟子不传的最后杀招,防身绝技。

这一路走一路结交众人,等他到了临安的时候,临安的俗家师兄弟早就得了消息,居然派人出城十里来迎他!

到临安,见了冯叔叔婶婶,自然又是一番欣喜。更加可喜的是,冯婶婶居然有了身孕。本来陆远想接叔叔婶婶去少室山下居住,如今却是不可能了。因为数年之后,元朝走向末期,必然越来越乱。江浙是未来的主战场之一,一场大战下来,肯定是赤地千里。如果迁移到了少室山下,或者还能得些庇护。

只是如今冯婶婶行动不便,只能再作打算。

陆远拜托那些临安本地的师兄弟,对冯家多多照顾。有他“孟尝和尚”的名头照耀着,自然无往不利。

在临安住了大半个月,这才拜别叔叔婶婶,向昆仑而去。

此时张无忌尚在襁褓之中,冥冥之中仿佛知道自己要失去最重要的东西,不禁哇哇大哭起来。

第十章昆仑山

穿越者去了倚天的世界,却找不到九阳真经?

这怎么可能?!

陆远来时便仔细回想书里内容,这些东西在他被困在那艘飞船里时,就已经当做精神食粮不知回想了多少遍,如今想起来分外清楚。

原书中有三处地方,可以去确认那九阳真经的位置。

一个是张无忌“奔逃了半夜,到得天色明亮,只见己身处在一座雪岭的丛林之内”。张无忌身有武功,可一个孩子四五个小时能跑多远,加上是深山老林,且地有积雪,应该就是七、八公里的范围。后来又说张无忌跳下的是“万丈峡谷”、“冲开弥漫谷中的云雾”,可见是一处悬崖和峡谷。朱家和武家建立庄子隐居,自然选不会太偏僻的地方。附近至少要能开垦农田,也要交通便利才成。像“万丈峡谷”这种地形,放到整个昆仑山山脉那可能很多,但是朱家庄子附近,估计就少了。

第二就是张无忌被骗二次跳崖的时候,跳到“农家积柴的草堆”上,才没被直接摔死。后来又有庄户被朱九真的狗追咬,跑到他身边。可见这个悬崖就在朱家庄子的边上,张无忌那半夜也没跑出多远去。

第三就是张无忌原地养伤的时候,先是蛛儿路过,后来峨眉派也路过,此处……居然就是道边有木有!

也就是说,只要找到一处朱家庄子边上,靠近道路的“万丈悬崖”,那八成就是了!

西域这个地方,对于封建王朝的政府来说,一向让人头痛。既有丝绸之路的重利,又因为第远人稀、民族混杂,难以管理。

但是对于武林来说,西域的门派一向是相当重要的一脉。比如昆仑派啊、天山派啊什么的。偶尔出几个绝世高手,一点儿都不让人惊讶。

朱家和武家当年是来西域隐居,这些年却静极思动,渐渐在西域也小有名气。陆远一路西行,一路结交,未到甘肃,朱家武家庄子的位置已经打听的清清楚楚。

到了朱家庄,拿着师兄的帖子前去拜会。罗汉堂一向是负责处理少林的江湖事务,因此师兄圆恒在江湖中名气极大。见是少林来人,朱家人自然百般尽心的去接待。正如圆恒所说,“我不知道少林和他们是否有交情,但他们肯定和少林有交情!”

朱家和武家在西域武林,一向是以正道人士自居,家里更是传下一阳指这样一等一的功夫。陆远一个小和尚,自然没有他们可以贪图的东西。朱九真就算再恶毒,此时也是养在后宅的一个小屁孩儿。朱家也算是礼仪传家,断没有领女儿出来见和尚的道理。

双方宾主落座,陆远说道:“小僧自幼在少林出家,跟随空性师父习武。”

听闻陆远的师父居然是四大神僧,端据主座的朱长龄不禁伸直了躯体,只觉得椅子上宛如长了钉子,恨不能马上让出去才好。

陆远双手合十,继续说道:“只是小僧愚钝贪玩,前些日子练功时一时疏忽,岔了经脉,伤了身体。师父嘱咐,需寻一处寒冷所在,调理数月方能去根儿。愚师兄言到,与西域朱家庄素有交情,着小僧寻长龄兄相助。冒昧登门,不胜惶恐。”

“不敢,不敢。圆恒兄厚爱,理当如此。我这就让人收拾出一处靠山的庄子与陆兄弟便是。”朱长龄听到圆恒称他长龄兄,自然是欣喜万分。陆远是圆恒的师弟,他也就厚着脸皮称其兄弟来。

“多谢,只是山下不够寒冷,小僧还需寻一处山上的处所调养。”

“无妨,我调配些家奴,陆兄弟看着使用便是。”

如此三言两语,便把事情定将下来。

陆远也不与他们多打交道,每日除了修炼,就是带着几个家仆翻山越岭,绕着朱家庄子考察。

朱家庄子在通西域的商路边上,向东北是狭长的平原地带,背靠昆仑山,距昆仑派也不过十日路程。

陆远不过转了两日,就把位置确定的不离十。朱家庄子南面山脉延绵宛如屏风,但大都能够攀援,笔直陡立的不过就那么一处,非常好寻找。

陆远带着人上山,大模大样的在山崖边建了栋小木屋,就此安居下来。

每半个月,自有朱家庄子的人送米面蔬菜上来,其他时间陆远都是闭门练功,来人一概不见。朱长龄开始还很是热衷,后来看陆远八成是一个不通人情世故的孩童,套不出什么交情来。小孩子喜怒无常,惹毛了反招怨恨,也就懒得上山找罪受,只要饮食伺候好就是。

另一面却是八百里紧急军情一般的把书信和陆远的书信给圆恒送去,上面说了一大堆仰慕的话,到了结尾才提了几句陆远的情况。这种分寸把握的甚好,让圆恒好感大增,也回了封书信来往。

陆远暗中购买了大批的铁钎和绳索,藏在附近的山林里。待到朱家人不再上来,就每十米钉一个铁钎,然后绕上绳索,把自己缒了下去。

万丈按照现代换算,那是三万米……地球上可没有这么高的山。昆仑山里高的山峰,海拔也有五六千米。但是相对海拔,大部分山峰也就千米上下。陆远不过装了二十几个铁钎,就看到了那个传说中的小平台以及山洞。

陆远此时身量不大,进出山洞也很顺畅。山洞里也如同书里描写的那样,是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山谷。

确认之后,陆远爬上山谷,略一沉吟便有了主意。先是上下几次,将剩下的绳索铁钎都运到山谷里去,然后又收拾了一些作料和米面运了下去。最后留下一封与朱长龄的书信,只是说了诸多感谢之辞,又道自己伤势已经大好,想往昆仑山深处游历一番云云。

然后扫去痕迹,一路拆铁钎、卷绳索的缒了下去。

待到十天后朱家家仆送米面上来,见房间桌上有封写与主人的书信。房间内外空无一人,床上有些许灰尘,显然陆远小师傅已经离开了一段时间。只能持信下去禀告,朱长龄见陆远不告而别,心里有些不痛快,连上来看一下都懒得去,只是琢磨着怎么继续和圆恒套上交情,这才是正事。

陆远在山谷内寻了处地方住下,厨具食盐一应俱全,河里有鱼山上有野味,自是什么也不缺。每天在河边练拳习剑,自得其乐,虽然知道九阳真经近在咫尺,也不着急。

(求推荐,求收藏,谢谢!)

第十一章九阳真经

(感谢arttp、1亿条骨血斑鱼、白鹰之羽打赏!昨天的收藏和推荐双双惨不忍睹,因为十章和十一章提前泄露,损失惨重!)

(先和大家说一下,周日下午两点上分类强推,希望大家支持!现在是差不多3000收藏和9400推荐,平时的数据差不多是每天200的收藏和850左右的推荐。在下留着存稿就是等强推时候爆发的!成绩好三更、四更都没问题!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啦!)

山谷里猴子果然很多,陆远靠水边建的小木屋,没几日就有猴子造访。陆远也不去驱赶,还拿些带来的南方果干喂猴子吃。没几天,就有猴子乘他练武的时候,翻开了他的包裹找吃的。可惜,这些猴子虽然聪慧的像成精了一样,怎能及得上有心的陆远。陆远千里迢迢的背果干过来,就是勾引猴子用的。如今果干都存在凿空的圆木中,封的严实,猴子那里找得到。

再过几日,有猴子携着水果过来,陆远便留下水果,交换了些果干过去。如此小半个月时间,陆远就和猴子混熟了。每天都有十几只猴子或者蹲在房上看他练武,或者进去把他的锅灶弄的叮当作响。

他练完武,就有猴子上来给他鲜果,带走果干。那些猴子虽然顽皮,却也没有从他手里直接抢夺的。

这一天清早醒来,窗外天光已经显现,只是周围山峰高耸,太阳要到十点左右才能看见。陆远天天都是被叽叽喳喳的猴子吵醒,今天外面居然悄无声息,陆远倒是一惊。

打开门,便见一只白色大猿猴如人般站立,手里持着一个半青的蟠桃,守在门边。远远的树上蹲了好大一群猴子,个个望向这边抓耳挠腮,却不吵闹。

陆远一见这情景,心里就说了句,终于来了!

那猿猴见他出来,就上前,先递上蟠桃,再指着腹部,也不吼叫,只是那般看着陆远。陆远知道这老白猿智力甚高,不能当普通猿猴对待。也就不管青红,先把蟠桃收了放在桌上,然后上前仔细去看那腹部。

这个剖腹取经的小手术,陆远已经准备多时。锋利的小刀、缝衣针、肠线,这些工具都有准备。麻药没有,以罂粟熬的膏代替,这东西在药店也能找到。

让那猿猴躺在桌上,固定好手脚,一直忙活了一个时辰,方才把手术做完。此时药效还没过去,陆远缝合好伤口,撒上最好的金疮药。然后把白猿安排在自己床上,喂了大半碗粥下去,只当是个病号就是。

待到白猿猴沉沉睡去,众猴子一一参观过之后,陆远才有时间打开油布包,取出九阳真经观看。

陆远这一世只求活的顺心如意,没有任何追求。

只要师父师兄都好,少林派也顾上一些,这就足够了。如果还有心思,就在反元上帮一把,这就已经是超出计划的工作。对于武功,他更多的是喜好,想练出圆恒那样的意境来。对于江湖上扬名立万,没有什么追求。他自出少林以来,与人动手都是切磋,没有分胜负的时候。

此时拿到九阳真经,第一个想法是回少林请师傅学习。

打开一看,果真便是梵文的枷楞经书。陆远在少林也学了些梵文,能勉强读出些意思来。翻开几页,便见到了写在行间汉字。陆远也不去参详,先通读下去。一见之下,倒是震惊于无色禅师的记忆力,前几百字居然全部相符!除了个别同音字错误,连中间夹杂的梵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