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位面不断开拓-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使用禁术而死一样,道行再高,他毕竟还只是个人,或许南华老仙、三茅真人可以做到吧,但他是做不到的,同样的,更差一些的汤圣贤也无法做到。

但不要忘记汤圣贤除了是个修道者外还有其他的身份,他可是位面开拓者啊。

这次汤圣贤将不会表现出自己会道法的事实,刘邦斩白蛇起义的事情给汤圣贤开了一个脑洞,玩神秘么,谁玩的过我,天要亡黄巾,那就营造出老天都在帮我的形象来,连鱼肚子里有纸条这种事情都会有人相信,那么真正的“应天”之举会带来多大的冲击力呢?汤圣贤拭目以待。

十月初十的清晨,汤圣贤早早的起来,沐浴焚香,换下铠甲,身着一套金黄色的威武袍服。在巳时三刻的时候,汤圣贤坐在了敞篷车驾上,没有人驾驶马车,马儿自己开始走了,这没什么,只是在马腿上安装了生物电刺激装置,可以控制马的前进方向和速度,不过这在夹道关注的百姓眼里堪为神迹。

一万多黄巾军在路边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直延伸到了郊外的祭坛之上。在数十万双眼睛的凝视下,汤圣贤不紧不慢的朝着祭坛慢慢驶去。

因为提前告知的原因,所以临淄周围的百姓基本上全都来了,对于这个黄巾军将领他们知道并不算多,不过能够为百姓祈雨这都是好的,他们来这里也是领他的情,不管这次祈雨是否成功,他在这些百姓的心中的形象都将高大起来,不过这些百姓中也夹杂着各方势力的探子,对于这个可谓是新兴的黄巾势力大家的关注度可谓是空前的,听说陛下的意思是要集中力量进行清剿的。

然而这个少年将军为何一点都不着急呢?没有将收复的十二万黄巾军全部形成战斗力,反而抽出九万来搞农业发展,不知道现在的土地连野草都种不出来了吗?他们真心看不懂这个一战成名的汤俊。

当时间走到巳时下三刻(七刻)的时候,汤圣贤已经来到了祭坛之前,慢慢走上十米高台,正午炎热的阳光照射在汤圣贤身上,虽然他没有淌汗,但周围的站立的数万民众却热的有些难耐了。这里一点风都没有,更不要说有水汽了。没有水汽如何降的下雨。但场面还是很安静,没有人说话,全都静静的凝视着高台上的那个人影。

有些人准备看汤圣贤的笑话,可惜了。

当沙漏走到午时的时候,跪坐在高台上的汤圣贤睁开了眼睛。三牲祭品已经摆在面前。没有点香,汤圣贤将一块记录了祈雨愿望的玉牌插在了面前的香炉之中,轻轻抓起一把米,朝天撒去。

什么都没有改变,真的什么都没有发生改变吗?不,改变时需要时间的,与此同时分布在整个青州东境的一千三百五十四门多管自动火炮开始朝天空倾斜炮膛中的火箭炮。而在天上盘旋的七百六十家哀系列无人机弹仓盖打开,每架飞机携带的八枚导弹全部发射出去了。

眼尖的人看到了火光从地面之上朝着天空飞去,他们只听说过有天降落火的存在,却没有想到原来还有火焰可以冲天而去,今天是什么日子,仔细想了想,奥,今天是汤将军祈雨的日子。这其中难道有什么联系么?

炮弹的弹头和导弹的“战斗·部”在飞行到云层之中的时候自动爆开,里面的化学制剂和云层开始发生剧烈的反应。

小水滴碰撞变成了大水滴,冰晶升温变成了水滴,两者混合着,变成了水滴。这就是人工降雨,末世位面的人工降雨技术较之主位面的水平要更高,效果自然也更好。如果就这样结束了也太对不起“末世”这块招牌了。

“轰隆隆~~”午时三刻,一到晴天霹雳划破苍穹。炸雷之响将下面的百姓吓了一跳。

沉闷的雷声告诉他们自己不晒在做梦,瞬间,天地开始变色,风起,云涌。

“啪嗒~啪嗒啪嗒~~啪嗒嗒~~~”好像有什么东西打在了脸上,伸手一摸,是湿的,这是水,这是雨水。

老天爷终于开眼了吗?似乎是得到了讯号,如注的大雨开始倾泻下来,百姓们被打湿了衣服还浑然不觉,他们还沉浸在这神迹之中。

“轰隆隆~~”又是一声落雷,众人才如梦初醒,欢呼起来,疯狂的欢呼起来,在刚刚积洼出来的泥水中蹦跳着,仍由泥水涂的满身都是。

高台上的汤圣贤却没有被雨水打湿,真气将雨水抵挡在身体三寸之外。

这场祈雨“成功”了,虽然从头至尾都是“装神弄鬼”,但求雨的目的达到了,这就足够了,而且汤圣贤也达到自己的目的,一举双得的事情怎么会不好呢?

不仅仅是临淄这一片下雨,一直向东延伸到北海国、东莱郡。所有被分配了田地的地区都下起了瓢泼大雨,汤圣贤这是一次性将青州上空的水汽全部打了下来,自然是下了个痛快。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今夜注定有人无眠,他们这是高兴的睡不着的。

今夜,青州流火上天、天降暴雨的消息将传递至全国各地。这一切的一切都将给汤圣贤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威高权重者不信,但架不住底层百姓相信啊。向往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心底埋下,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发芽了。

这次人工降雨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只是为了让土地重新活过来,汤圣贤加大了降水量,而且云层水汽是会流动的,别的地方的云也会补充过来,而且青州在渤海和黄海的边上,汤圣贤有一万种方法可以搞到水汽,到时候抓两个热带气旋过来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青州将成为人造的鱼米之乡,还有什么比风调雨顺、安宁祥和更吸引农民百姓的吗?没有,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因为青州的名声而过来。

作为古代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口一直是排在首位的,汤圣贤的土地可以养活足够的人,而这些人将成为汤圣贤逐鹿中原的资本。

不过倒是不知道自己此举有没有引起三国位面神秘力量的关注。这不是说他怕了,而是如果有的话,汤圣贤正好调查一二。

第三百八十二章破关而出

大雨下了一天一夜,直到早上才停歇,所有能找到的耕牛田马都被用上了,实在没有的人力都用上了,汤圣贤的空间里虽然有翻土用的高性能拖拉机,但这种东西也不好拿出来,不过让这些收编的黄巾众干干活也是好的,而且他们也乐意干,要知道这几年的时间他们想干都没的干。

汤圣贤的身影也再次消失在临淄的府衙深院,这次高调了一把,但也是为了解决问题,现在问题解决了,汤圣贤也要开始修行了,当初手下的校尉高虎也被汤圣贤提拔成了将军,代表他主管军务,练兵的一些手法当初在钜鹿的时候汤圣贤就有意识的教给高虎,所以哪怕没有汤圣贤在,四万大军每天还是一样的操练。

“大家说说,这黄巾余孽汤俊一支该怎么平定?”距离汤圣贤八百多公里外的一座宏伟的宫殿中,一个眼睛凹陷的中年黑袍男子对着下面的群臣问道。他面色蜡黄,脸上无光,看着就知道没几年好活了。

“陛下,臣以为该派大军前往青州剿灭,此地黄巾之害一除,徐州黄巾军乃至各地黄巾之乱都能平息。”一个太尉起身说道

“不知爱卿有何良策,在和角贼相斗时我官军伤亡惨重,如今朝廷能够调动的大军数量已经非常不足了。”

“陛下,此次还可依照前例,以官军为主,募兵为辅,召集天下义勇之士,前往剿贼。”

…………

一个多月后,朝廷成立东征大军,拥兵三万,五千官军,两万五千募军,准备一举攻破汤圣贤为首的青州黄巾军势力,但当大军还没出发的时候,凉州之乱已经开始了,羌人,小月氏还有汉朝叛军组织的大军开始在凉州的土地上攻城拔寨,短短几周内,叛军攻克金城郡治允吾,而且叛军的人数还在不断的增加,凉州虽然偏僻,但其距离汉朝都城洛阳并不遥远,此叛乱已经严重影响到洛阳的安危。

所以这次准备许久的出征还未开始便已流产,如此危机的时刻大军还是掌握在手中不发比较稳妥,这一切都在汤圣贤的预料之中,不得不说熟知剧情是一个非常有利的优势。

专心修炼的汤圣贤根本就没空管这些,有些事情的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毕竟他再怎么强大,心力也是有限的。天书三卷,说是三卷,但其中道文奥理怎能用三卷竹简就可以概括的了,不得不说这真是仙家手段。

但是这南华老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角色汤圣贤还是不甚明了,毕竟《三国演义》中留给他的笔墨实在是太少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庄子被认为是道教的始祖之一,唐代被人们敬称为“南华真人”。因此,也有人认为庄子成仙后便是“南华老仙”。

也有说南华老仙是南华山的一个修真老人,主张太平、平等的道家方式,却不愿入世,借助张角来实施“中黄太乙”的道教纲领。但真正的事实谁又知道呢,或许在这三国位面里汤圣贤有可能会和这南华老仙碰上。到时候如何对待还要好好想想,毕竟汤圣贤学了人家的道术。

不得不说汤圣贤在道教上学的东西有些繁杂了,最初修的是茅山道一支,现在修的是黄老道,僵尸邪道也有所涉猎。多道合一,汤圣贤倒是没有修死,要是普通人的话早就应该走火入魔了,系统的存在也是帮了很大的忙,汤圣贤不是没有清气倒灌,逆行岔脉的时候,只不过系统特殊的恢复能力让他可以慢慢恢复过来。

就这么一点一点摸索着前进,汤圣贤已经成长到这样的地步,但是想要前进就要抓住每一个机会,毕竟他手头掌握的茅山道已经失传了,三国能抓的住的大概就是这黄老道了,汤圣贤不是没派无人机前往茅山,但没有什么结果。这个情况就和已经西天取经去的孙猴子重回方寸山,看到的只是蛛网密布的废弃道观。

法不可轻传,也不可轻得。

不过好在咱还有太平天书不是么。

沉下心来修炼的汤圣贤切断了和小哀的联系,此刻他的眼中有的只有大道。

寒来暑往,生生死死,时间转瞬即逝,等到汤圣贤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时间已经走过了五个年头,来到189年年末。

修道无岁月啊,五年的时间,很多的事情都物是人非了,在见识过汤圣贤引发的“神迹”之后,手下的军队自然都是忠心耿耿的,高虎虽然没有大才,但经过汤圣贤的调教,水平也是直线上升,堪比一些历史名将了。

汤圣贤手中的兵力在这五年的时间内也扩充到了五万,有黄巾残余势力来投的,也有从小孩子长大成人的。当然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岁数大的士兵汤圣贤都令其解甲归田了,这一举措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也让很大一部分因为无奈而加入军队的士兵看到了希望,他们生命的尽头将不再只是战死沙场,只要干够年龄就可以分到土地,种出来的粮食,上交的比例也可以下调不少,他们更有奔头了。

汤圣贤的军队也朝着历史上青州兵的模式走了,朝着父子相继、世代为兵的职业化、世兵化方向发展。相关史料显示,青州兵自从初平三年十二月被收编之后,至少存续了二十八年(192…220年)。假如不是世代为兵,这支队伍就不可能维持那么长的时间。汤圣贤闭个小关就是三年五载,闭个大关或许就是十年了,十年的时间可以让三四十岁的壮年军汉直接变成老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样才能一直保持军队的强盛。

这五年来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凉州之乱已经到了尾声,朝廷在最后要彻底平定这场战乱的时候后宫失火。汉灵帝驾崩,洛阳爆发了十常侍之乱,太后兄大将军何进为了一举杀尽宦官,召并州牧董卓带兵入京,董卓还没有赶到,何进已为宦官所诱杀,官僚世族袁绍等又大杀宦官。持续百年的外戚同宦官的斗争至此最终结束。但身拥强兵、骄纵跋扈的董卓也已到京,从此,皇帝被挟制于强臣之手,东汉王朝也就名存实亡了。

原来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不算晚,那场“盛宴”汤圣贤还赶得上。

因为汤圣贤这五年来的低调,所以历史在天道的拨乱反正之下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了,汤圣贤这个变数没有起到变数的作用,实在是太失败了,看看人家穿越者,不管到哪哪个朝代都能搅个天翻地覆,这多牛逼啊。

看来也是时候出去走一走,遛一遛了。

汤圣贤的面容较之五年前没什么变化,只是胡须更加旺盛了些,这让他变得更加的成熟稳重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汤圣贤开始视察自己的领地,自从州牧制度颁发后,大部分州都有了州牧,但汤圣贤显然不是青州牧,虽然没被朝廷承认,但汤圣贤在这里就和土皇帝一样,他就是个没有名号的诸侯。

此时天已经开始落雪,冬小麦的麦苗在雪层中若隐若现,这雪层就像是被子,在给麦苗保暖。身后没有随从,汤圣贤就一个人慢慢的走在临淄的乡间,好久没有看到这样纯净的雪了,雪下的那么深下的那么认真,雪花飘落汤圣贤的肩头,而他的思绪也飘出去很远。

在三国位面他已经待了六年了,时间真够长的,他的真实年龄也达到了四十五岁,还真是有些老了,长时间在任务位面度过,这份感觉还真是奇妙呢,只要没死,完结任务之后在该位面消耗的寿命系统都是会补给你的,汤圣贤提前服用生命一号也只是为了保持身体的巅峰状态,虽然寿命能够补回,但是心理上增加的年龄是不会重返年轻的。

因为常开脑洞,汤圣贤的思维到是一点都没中年人的僵化,只是随着位面的不断开拓,他的感触也是越来越多了。在看到这些精彩的同时,留下一些感触也是非常好的。

继续踏雪向前走去,道路两旁种植的冬小麦是汤圣贤特意让小哀培育的,并不是主位面那些动辄亩产七八百公斤的杂交小麦。这年代就算风调雨顺小麦的亩产也只有一百多公斤,直接把杂交小麦拿出来就有些惊世骇俗了,所以经过小哀改良限制的小麦种亩产只有一百五十公斤,这个数字已经可以解决青州所有人的吃饭问题了,甚至还有多余的要囤满粮仓。

此时的青州人民现在已经沉浸在过年的氛围中了,别的州郡百姓有的还在水深火热之中,情况好点的日子也过的紧巴巴的,哪有青州百姓这么幸福,这一切都是汤圣贤带来的。

在不久的将来,汤圣贤要让全国都这样。

再此之前,他必须要打败所有的敌人,他已经下令让大军准备了,来年春天便是出征之时。届时他将带领大军,席卷天下。

第三百八十三章矫诏天下

虽然没提,但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汤圣贤的道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没有人可以看的出来,因为较之以前,汤圣贤现在更加的内敛了。进展就是在这方面。

“内敛”不是说性格,说的是修为气势,之前的汤圣贤整个人就像是晚上的人造光源,大凡有些眼力劲儿的人都知道他的修为不浅,是个有本事的人,但现在除了仪表的威武之外,其他的方面他和常人无异,修为已经被他控制收敛起来了。除了修为比他高的人才能看出来。

这样才更符合道教的无为朴实理念。

除此之外,汤圣贤对一些咒法的修行也有了一些经验,这些都是他遍读道藏而不得的东西。这样一来就算把汤圣贤身上所有的科技物品都去除了,空间也封锁了,到了一个陌生的位面汤圣贤也可以生活的不错。

不过这些五行术法主要也不是为汤圣贤的生活服务的,要是用清流术捉鱼,火球术点火就太“奢侈”了。所以这些术法汤圣贤在选择是否要使用的时候还是会慎之又慎的。

可是,现在正是冰天雪地,人马不出的好时机,趁夜,汤圣贤运起了最后修习的一门浮空术,是的,仅凭体内清气浮空,而不是武道使用真气,需要借力的轻功,向空气借力也是借力,而浮空术乃却不相同,它和周围的空气分子没有半毛钱关系。

对于这明显违反自然定律的事情,其中的道理小哀也弄不太明白,就这么神奇的飞起来了,真是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这也是科技的无奈之处。

可惜南华老仙不是用剑的,不然这浮空术应该换成更潇洒的御剑飞行之术。那样才是剑仙。

不过汤圣贤到没有什么不知足的,离地十米,汤圣贤薄薄的衣袍被北风刮的猎猎作响。虽不是仙,但也有了点仙人风范了,至少可以骗骗凡人了。

在空中汤圣贤快速的朝前方飞去,速度大概和喷气式动力飞行背包一样,不算快也不算慢,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野外幽谷,就这么消耗着清气在天上悬浮着,好在这门浮空术消耗并不多,进阶后,汤圣贤体内的清气量足足翻了四倍。所以他现在的持久力非常的不错。

“轰隆~~轰隆隆~~轰……”此后的数天,这幽谷的动静就一直不小,不少冬眠的动物都被震醒了。

等到雪化之时汤圣贤对于这些基本术法的清气运行规则的熟悉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时候回去了,离开这个基本上被各种术法轰塌的幽谷,汤圣贤也要准备好大军的开拔了。

是的,要出征了,虽然在青州的这五年一直都很平静,但汤圣贤知道这种平静很快就会被打破的,与其被动的接受,不如主动出击,他手中的五万大军虽说个个都是精锐,但没有打过仗,没有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士兵好意思说自己是精锐吗?

他们不好意思,所以汤圣贤要练兵,真正的练兵,用战火练兵,将这支部队炼成东汉末年最硬的一块骨头,谁想啃一口都要蹦掉一口牙。

回到府衙,高虎直接迎了上来,他又有将近一月不见汤圣贤了,虽知汤圣贤是有大法力的得道者,但最近有一事,很是紧急必须要汤圣贤才能做定夺,可越是着急就越是寻之不得,好在今日可是回来了。

“将军,出大事了。”

“哦?出什么事了?”汤圣贤倒是不怎么在意,三国中发生的大事还真没有他不知道的。最近也就那件大事吧!

“曹操曹孟德向天下各地发起矫诏,召集义兵,进京勤王,诛杀董卓。曹操所作檄文也已达我青州。这便是檄文。”说着高虎从袖袋中抽出一张帛布。

檄文曰:“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

“响应者几何。”汤圣贤有些漫不经心的问道,这曹操的文采不错,记得初中还背过他写的《短歌行》、《龟虽寿》,记得默写错了还被老师罚抄了许多遍,没想到有一天曹操写的檄文有一天送到了自己手里,不过应该不是给自己的,毕竟自己在他们眼里自己还是那个黄巾贼,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看看现在有多少人响应他了。

全国各地一些重要的地方汤圣贤也安插了不少探子,所以他这里的情报还是很及时的。

“操发檄文去后,各镇诸侯皆起兵相应: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一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二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三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四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五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六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投洛阳来。”

书中记载的十八路诸侯加上曹操自己现在才十七路,还有一路呢?对了是他。

“我这闭关五年,那北海国情况如何?”汤圣贤问道。那时这个郡国还没在汤圣贤的势力范围内。也因为太小的原因,汤圣贤并没有下令攻打,那个北海相孔融还是个名人呢。

“回禀将军,北海国在两月之前因为被我们围困时间过长,不攻自破了。”

“是么,那这檄文应该是发给北海国的,只是被拦截下来才落入我们手中的。”

“将军英明,那信使就是这么说的。”

所以说少掉的这一路诸侯就是被汤圣贤大军围困致死的北海国了。

虎牢关之战么,这么精彩的事情怎么能够错过呢?

“通知大军,三日后出发,带上足够两万人马吃上一年的粮草,我们要去洛阳。”

“诺。”

三日之后,汤圣贤站在临淄的点将台上,看着整装待发的两万精兵心中豪气冲天,这是活生生的士兵,而不是冰冷的a型战争机器人,他们有思想有心跳,他们在这乱世跟随自己。

没有多说什么,也无需多说什么,出征前的肺腑之语,汤圣贤并不打算说。这就是他的风格,他的士兵也习惯了他的风格,战场上的搏杀不是说出来的,是用刀用茅劈砍出来的。

他的士兵已经全面换装,黄巾么,已经不存在了,所有人都是青黑色的古制防刺服,弓箭手、长矛兵、刀兵……各个兵种的士兵斗志昂扬,他们也渴望着战斗,渴望着证明着自己,汤圣贤没有给他们起其他的名字,还是那个熟悉的名字——青州兵。

每个人手中都有一碗酒,汤圣贤手中也有一碗,没有说话,汤圣贤先一饮而尽,“啪~~”将陶制的酒碗狠狠地砸在了地上。

“啪~啪啪~~啪啪啪~~啪……”数万酒碗砸在地上的声音在同一时间响起,表明着这些将士的决心。

“启程。”

在沪市戏剧学院进修过的汤圣贤当然能用演技表现出和现在很不同的形象,但他并没有这么做,他知道现在的他并不需要这么做,想法总是会随着时间发生改变的,当初的自己想到是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为此他花了不少代价来提升自己的演技,但现在,他并不这么想了,这一阶段的他知道了最重要的东西并不是演技这种妥协现实的技巧。现在的他可以,可以用自己的原本的态度来对待,他可以不将就,这个阶段的他要遵从的是自己的本心。

启程,两万人马第一次踏上了征程。

从青州临淄到司隶州洛阳,路程长达一千三百余里,以汤圣贤部队的行军速度也需要十二天,不得不说,比起拼杀的时间,更多花在行军过程中的时间是士兵们最快乐的时光,没有杀戮,需要付出的仅仅是汗水而已,这些他们已经习惯了。对此汤圣贤倒不是太关注,他关注的是这十七路诸侯现在的动态。

无人机传回来的视频中,众诸侯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曹操乃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自己应该还来得及赶上这场盛会。

诸侯这边现已成军,董卓这边自然不会没有应对措施,并州狼骑,西凉铁骑,全都开拔,即将与这十七路诸侯一较高下。

两方在历史上是势均力敌的,但在加上汤圣贤这个变数之后,事情会朝着什么样的情况发展就不是那么清楚了,一切都要看,看最后结果。

不得不说,事情变得越来越好玩了。

第三百八十四章虎牢关下

洛阳丞相府,董卓和众将在大堂上商议,温侯吕布挺身出曰:“父亲勿虑。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

董卓大喜曰:“吾有奉先,高枕无忧矣!”

话音还未落,吕布背后一人高声出曰:“割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卓视之,其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关西人也,姓华,名雄。

董卓闻言大喜,提拔他为骁骑校尉。拨马步军五万,同李肃、胡轸、赵岑星夜赴虎牢关迎敌。

不出几日,孙坚已经和华雄做过数场,本就有着很大优势的孙坚却因为袁术不发粮食而陷入了困境。这一日,十七路诸侯同在中军主帐,袁绍说道:“前日鲍将军之弟不遵调遣,擅自进兵,杀身丧命,折了许多军士;今者孙文台又败于华雄,挫动锐气,为之奈何?”

诸侯并皆不语。绍举目遍视,见公孙瓒背后立着三人,容貌异常,都在那里冷笑。袁绍问道:“公孙太守背后何人?”

公孙瓒呼玄德出曰:“此吾自幼同舍兄弟,平原令刘备是也。”

曹操曰:“莫非破黄巾刘玄德乎?”

公孙瓒曰:“然。”将玄德功劳,并其出身,细说一遍。绍曰:“既是汉室宗派,取坐来。”命坐。备逊谢。绍曰:“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玄德乃坐于末位,关、张叉手侍立于后。

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在汤圣贤的眼里,对于群雄百态,汤圣贤怎么能错过呢,他早早的就派出了间谍机器人,倒是提前见到这些有名的历史人物了,袁绍长得不错,但先入为主的印象告诉汤圣贤他就是个草包,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倒是大耳贼刘备长的比较有趣,其双手果真如长臂猿一般过膝,也是一个圆滑之人。

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袁绍曰:“谁敢去战?”

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著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人大惊。

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绍急令出战。潘凤手提大斧上马。去不多时,飞马来报:“潘凤又被华雄斩了。”众皆失色。

袁绍一脸惜色:“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

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

来了,关羽温酒斩华雄。

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

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

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关掉了投影画面,汤圣贤久久不语,和帐中的诸侯不一样,汤圣贤看到的可是关羽斩杀华雄的整个过程,热血沸腾之后,他陷入了沉思。

和以往的战场杀敌有些不同啊,无人机在传回了视频的同时也将一些探测数据传了回来,而现在,这些数据非常的不正常,按理说以汤圣贤现在的身体素质应该能吊打所有的历史武将,就是三国第一战力——吕布应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