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明之帝国崛起-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立国要的是俄罗斯帝国的领土,而不是贪图那些贵族的金银珠宝,他犯不着非要去为难那些奥伦堡的上层人物!

至于底层的农民起义军看奥伦堡贵族不顺眼?

这对于带领起义军队取得了无数胜利的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领袖来说,只是几句话的事情!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领袖打下奥伦堡这一壮举,无疑会将他所有的缺点都掩盖起来,在底层平民农奴之间,获得巨大的个人威望!

这一点很重要!

没有任何根基的李立国,想要推翻强大的俄罗斯帝国,只能依靠那无处不在的劳苦大众了!

在李立国谈判后第二天,奥伦堡正是敞开了‘大门’,此时的大门自然不是正常的门,早在第一天进攻中,正常的大门就被炸碎了,不过,一个要塞,如果死了心堵门,还是非常容易的!

毕竟现在的黑火药可不如后世的tnt,好多东西炸不烂的!

在奥伦堡投降的一刻,无论起义新军之前死伤有多么惨重,厌战情绪多么高昂,都瞬间变成了歌颂胜利的勇士!

军营里到处可见欢声笑语,甚至将帽子抛起来的起义新军士兵,高呼自由万岁和斯大林万岁的口号,连远在指挥大营的李立国,都能听见!

李立国清楚,这场战斗确实是属于起义新军的胜利,攻打奥伦堡主城,起义新军付出了三分之二的伤亡,他们当之无愧高呼胜利啊!

当然,李立国不会吝啬给予起义新军任何荣誉,在拥有了奥伦堡之后,他不光会大规模扩充起义新军,将作战勇猛的战士提拔成军官,还会用奥伦堡里的资源,制作漂亮的军装,将这些穿着寒掺的起义新军士兵好好打扮一下,让他们看起来更像军队而不是暴民……

作为对献出生命的起义新军的鼓励,李立国让这些起义新军做为第一支入城军队,享受第一份荣耀!

虽然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是起义新军对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的拥护,无疑变得更加牢固!

这就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奇怪现象,往往上位者只需要付出小小的代价,就可以获得大量下位者的感激,人们会觉得,哇,皇帝陛下竟然夸奖我,哇,老板竟然说我干的好,等等,充满感激的去更加拼命的干活和工作!

而同样身份的人,哪怕是做出大量的友好赞助甚至是牺牲,效果也未必比得上上位者的几句赞赏!

原因很简单,因为双方的身份地位不同,大家总觉得,身为老板或者是高高在上的官员领导,能低下头来对自己说几句好话,非常的不容易,也非常的受用,而和自己同样是员工的人,哪怕是给自己了几万块钱,也只是觉得这人还不错,值得当朋友,远没有那种领导的赏识来的开心,甚至某些唯利是图的家伙还欠债不还……

这或许就是人类社会中,永远存在等级差距,人们无论表面上喊得多么民主,最后统治者还是会将人分成隐形的三六九等,然后他们就可以凭借身份的尊贵,付出极小的代价,让下面的劳动人民拼死拼活的供养自己啦!

多么美好,多么现实的策略啊,人类的劣根性,这一点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而李立国也不打算改变这一点,因为他是处于上位者的位置。

其实,底层人民革命什么的,无非就是聪明的少数人,不甘心处于下位者,他们就会发动大量的人群,利用上位者的糊涂错误,去推翻上位者,然后自己一屁股坐上去,就这么简单,所谓民主,只是为了让大多数人跟随自己的借口罢了,反正思想和理论,喊喊就是了,要是真的去民主……

额,算上前世的经历貌似也没出现过这种状况,李立国也不好去评判……

进驻奥伦堡的农民起义军声名大振,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的名号更是震慑整个俄罗斯帝国,就连欧洲其他列强也将目光瞄向了这支之前不被他们看在眼里的农民起义军!

而最兴奋的无疑是老迈的奥斯曼帝国了,他们此时正在被俄罗斯帝国按在地上痛揍,胜利是不指望了,只求不要败得太难堪,显然,俄罗斯帝国内部如火如荼的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起义,让土耳其看到了一丝希望!

当然,这些影响对李立国来说没太大作用,欧洲列强不会来帮助他这个起义军就是了,甚至,李立国真的将莫斯科打下来的话,欧洲列强有很大可能性介入俄罗斯帝国的内战!

李立国取得奥伦堡最直接的影响是,俄罗斯帝国东部地区所有的起义军几乎将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视为领袖,不少小股的起义军成批的万里迢迢的奔赴过来,只为投靠李立国!

之前大部分处于观望的农奴和底层平民,大量的向奥伦堡涌入,李立国暂时是不用为兵员犯愁了,而有了奥伦堡的兵工厂和武器储备,他完全可以迅速武装起一直不错的军队来!

李立国对待投诚的奥伦堡非常宽容,所有的军官都得以保留财产和性命,士兵也不用充当俘虏,可以自由选择加入起义军和回家种地!

99章 正名

取得了奥伦堡后,李立国迅速将这里定位为农民起义军的首府核心,并且正式打出推翻俄罗斯帝国的国号,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向整个俄罗斯帝国发布正式立国缴文,生成要建立一个各民族团结平等的国家,无论是斯拉夫人还是哥萨克等起码民族,在这个国家里都一视同仁,并且只要肯投靠自己,底层平民和农奴可以获得自由土地粮食,上层社会的人物可以保留财富甚至官职!

就连国号李立国都想好了,就叫做俄罗斯…哥萨克帝国,毕竟李立国对外身份是哥萨克人嘛!

李立国自然也在奥伦堡举办了一场简单的登基仪式,管他地盘多大的,先把声势搞起来,让那些底层平民看到起义军的决心和野望!

老子是要立国来的,不是来抢劫来的!

李立国自称为斯大林一世,哥萨克人的王者,团结俄罗斯所有民族的急先锋!

不得不说,俄罗斯…哥萨克帝国的称号传开后,其他民族没太大影响,但几乎所有的哥萨克人都沸腾了!

李立国起义的大部分地区,居住的都是哥萨克人!

可以说,在国号宣扬出去后,哥萨克各个民族分支,不光底层平民涌现参军热潮,就连不少哥萨克贵族,都派人主动和李立国联络,暗中许诺只要李立国打过去,就全力投靠李立国!

除了这些作秀外,李立国打下奥伦堡后最大的工作,就是将起义新军整编了!

他将起义新军基础单位设置为团,设为五五进制,团下面为营,营下面为连,一个连大约100人左右,一个营5个连,一个团5个营,全是步兵,炮兵会另外编制!

各连设百人长或由大尉指挥,而军官则是完全按照战功评定,当然,这只是连级军官,上升到营级后,就要经过近卫军的考核了,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的军事常识和对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的忠诚,哦,对了,现在叫做斯大林一世陛下!

团级长官,更是要经过层层筛选,并且会对主力作战勇猛的团颁发荣誉军旗,做为奖励,这些主力团几乎都是进攻奥伦堡残存的起义新军士兵组成,个个都是经历过残酷淘汰的老兵!

实际上,这个主力团只有一个,被叫做荣誉一团,编制比普通团大一些,能达到3000多人,做为起义新军的核心主力,待遇几乎和近卫军步兵团相同!

当然,近卫军步兵团也得到了扩充,达到了荣誉一团同样的规模,近卫军步兵团是李立国的根本,他不敢参入大量的无法保证其忠诚的士兵,扩充的很慢!

近卫骑兵也得到了扩充,补充了不少忠勇的哥萨克人,用来弥补骑兵部队的损失,将近卫骑兵重新扩充为了3万人!

只不过,由于火枪的缺乏,近卫骑兵主要武器还是马刀和骑枪等冷兵器,没有配备火器!

李立国为了更好的稳固自己的统治基础,建立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军事委员会,这个军事委员会的权利非常大,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和后勤,都是军事委员会负责!

而这个李立国建立的军事委员会,几乎全是李立国从嫡系军官里挑选出来的可靠之人,可以说,李立国用一个军事委员会,将起义新军所有的军权,公开透明的划到了自己手里!

少数细心的人在进入这支起义军后,就会发现,这个军队里等级严明,不过底层出身的军官,很难进入真正的核心层面,不过在赏罚分明的军功制度和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的胜利光环下,没人敢对此提出异议!

整个起义军空前的团结在了李立国身边!

李立国已经彻底形成了良性的独裁统治!

并且,军事委员会中,还有一个部门叫做军事安全科,专职对内部审查!

至于对外的谍报组织,李立国可没有那个资本,只是简单的利用底层民众的消息渠道罢了!

李立国在建立了俄罗斯…哥萨克帝国后,制作出了统一的黑色军装,并且军帽设计成了容易辨认的高筒帽,换装的起义军队,终于有了正规军的样子了!

随着换装结束,李立国一边对周边地区扩张,一边吸收大量的投靠民众,起义军规模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

周边地区的军队早已被之前的3路围剿大军抽调一空,起义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打下了大量的地盘,然后吸收粮草等军械物资,平均分配土地!

不错,有了底气的李立国,可不会再对那些贵族客气了,留下你们的财产就不错了,土地必须给那些参军的士兵家庭!

当然,主动投靠李立国的贵族除外!

李立国分配的都是那些摇摆不定和死忠俄罗斯帝国的贵族土地!

1773年就在李立国的扩张和整军中度过!

到了1774年3月时,李立国的起义军队,已经扩充到了整整3万人,并且全副装备着火器!

奥伦堡的兵工厂24小时连轴转,供养着李立国越来越庞大的军队!

除了3万正规军外,还有数万只装备了冷兵器的二线部队,这些部队也会进行初步的军事训练,保证在一线部队损失太大时,及时补充!

其实,李立国扩军最大的限制还是武器的数目和后勤压力!

3万大军,一场战斗打出去的子弹和炮弹,可是一个天文数字!

李立国的储备,也就勉勉强强支撑李立国进行一次主力决战罢了……

当然,李立国的整体实力,还要加上3万骑兵军团,和拥有上百门火炮的炮兵师!

不错,李立国在军队数量逐渐增大的情况下,又设立了师级单位,李立国的军事委员会,有着大量的军事人才,对于军队的调配比历史上那个泥腿子起义首领强了不知道多少呗!

3万人的部队,被划分为3个师,一个师3个团,还有额外的一个独立近卫团!

一个独立的荣誉步兵团!

这就是李立**队的基本组成了!

当时间轴走到3月末时,俄罗斯帝国的讨伐大军,终于完成了汇聚!

100章 第一次决战上

此时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名下的地盘已经囊括了南乌拉尔、阿斯特拉罕和喀山两省的大部地区、西西伯利亚和西哈萨克斯坦各地。

李立国占领的地盘,可不像历史上那样,被一群泥腿子管理的乱七八糟,甚至只是盲目的抢掠!

由于李立国对投诚地主和贵族官员等俄罗斯帝国上层人物的宽容政策,所以地方的基本管理制度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

运用旧时代的官员虽然增加了倒戈的可能性,但这都是建立在李立国兵败以后的可能,那些地方政府兵权被李立国彻底剥夺,而且各个城镇都留有少量的农民二线部队镇守,这些泥腿子即使对治理地方一窍不通,但他们只需要配合那些当地官员即可,泥腿子们的基本立场已经注定,那些旧官员哪怕动再多的手脚,也无法威胁俄罗斯…哥萨克帝国的根基!

刚刚参加起义的农民军,在初期是很难被腐化的,这一点那些俄罗斯被李立国沿用的旧时代官员,深有感触!

在李立国壮大的这段时间,叶卡捷琳娜二世也不是没想过趁其羽翼未丰掐死在襁褓中,但经过俄罗斯帝国对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势力的调查和了解,在一众将军的劝解下,叶卡捷琳娜二世打消了送人头的急躁。

整整有着3万骑兵的农民起义军啊,派过去不到一万的讨伐军,野战都够呛能打得过!

为此,俄罗斯帝国只有不断集结各地的军队,储备后勤物资,聚集起足够的军队,再去找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算账!

然而,俄罗斯帝国的讨伐军不断膨胀,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的农民起义军同样在快速扩充,俄罗斯帝**方不得不一再修改出征计划,调集更多的兵力,并及时获取农民起义军的规模!

这个时代,各国情报体系几乎都是单方面筛子,防护条件和意识非常差,不是政府没有这个意识,而是民众没有这个意识!

当然,真正的军事机密肯定是不会泄露的,但大概人数却很容易被周边百姓知道,所以说,李立国能很容易知道俄罗斯帝国的讨伐军在干啥,俄罗斯帝国也很清楚的了解农民起义军膨胀到了什么规模!

积攒实力的俄罗斯帝国,仅仅只是在农民起义军扩张时,在地方上发生了一些局部战争,规模不大,双方胜负都有,这也是李立国的人马只打下了上述地区,而没有把整个俄罗斯帝国东南部全部占领的原因!

直到1774年3月末!

养精蓄锐的俄罗斯帝国,集结了2。5万士气旺盛的讨伐军!

这些军队几乎全部由正规军组成,弹药充足,训练有素,士气高昂,个个都把效忠沙皇挂在嘴边,对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残酷拿俄罗斯俘虏当炮灰的事迹耳熟能详……

这只军队唯一缺乏的,恐怕只有大规模会战的经验了吧,不过,缺乏大规模会战经验,不代表那些士兵没杀过人!

要知道,除了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这最大最强的一股农民起义军外,俄罗斯帝国不得人心的统治,在稍显脆弱后,各地起义烽烟四起,那些讨伐军也不是整天呆在军营里训练,他们在李立国忙着扩充和军队正规化的同时,也在四处围剿那些不成气候的起义军,杀的那叫一个人头滚滚!

当讨伐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奥伦堡进发时,时刻注意着俄罗斯帝国动向的李立国自然也得知了消息,包括后勤人员和二线部队在内的10万起义大军,在李立国的指挥下,走出了奥伦堡!

奥伦堡周边地区早已插满了俄罗斯…哥萨克帝国的换了底色的双头鹰军旗……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打出的口号是取代俄罗斯帝国,自然也沿用了双头鹰,寓意着他绝不分裂妥协俄罗斯帝国的决心,只不过换了底色,以示跟腐朽的沙皇军队的区别!

李立国之所以打算跟俄罗斯帝国讨伐大军野战,一方面是为了显示俄罗斯…哥萨克帝国不畏惧沙皇军队的勇气,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自己已经取得的地盘不被蹂躏!

一往无前的气势显然更受好战的俄罗斯人喜爱!

李立国利用内线优势,打算将战争选择在萨马拉这个伏尔加河不远的城市!

俄罗斯讨伐军非常自信自己的实力,他们知道,起义军虽然号称10万大军,但真正配备火器的也就3万人左右罢了,这3万人里,真正具有战斗力的也就顶天不到1万人,而且火炮也没有己方多!

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唯一的优势,只是那3万骑兵军团而已,对于骑兵,俄罗斯帝国的将军们相信,经过了洗脑的讨伐军,绝对能扛得住骑兵冲锋!

因为这些俄罗斯帝国将军,并没有觉得一只农民起义军能武装起来意志力多强的骑兵部队!

密切观察讨伐军动向的李立国,在斥候的侦察下,得知了讨伐大军正在渡过伏尔加河的消息!

俄罗斯帝国讨伐军知道农民起义军的主力停留在萨马拉城附近,就算急行军赶过来,也不足以打断俄罗斯讨伐军的渡河行动,即使理论上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的骑兵部队强行军能赶过来,但是!

先不提强行军过来的骑兵部队还有多少战斗力,到了那时候,讨伐军至少也渡过了一半的部队,难道说一半的精锐沙皇正规军,还打不过3万疲惫的泥腿子骑兵不成?

而李立国的做法,恰恰就是让3万骑兵部队急行军冲向俄罗斯讨伐军渡河地点!

俄罗斯帝国的将军们以为农民起义军真正的主力是步兵,但李立国清楚,看似庞大的起义军步兵,根本打不过3万近卫骑兵!

李立国知道,对面的俄罗斯讨伐军个个都有着自己嫡系近卫步兵团的战斗力,可不是之前被自己击败的俄罗斯士兵能比得了的!

101章 第一次决战下

别看起义军被李立国改造的看上去挺不错,但这些农民军队毕竟成军时间太短,而且真正的战斗经历的太少!

李立国在扩张时,面对的都是地方精锐被抽调一空的地方,军力非常薄弱,起义军几乎以人海推过去就是稳赢,而那些难啃的地方,一个个都是埋骨地,李立国根本不想打,那些地方又不是奥伦堡,有着完善的兵工厂!

打下来一个死上好几千训练好的农民起义军?

那样做的话,李立国根本攒不出来3万火器化经过训练的起义军!

而面对2。5万精锐的俄罗斯正规军,百米刺刀冲锋显然不是那么好用了,而缺乏训练和武器的农民起义军二线部队,连李立国都怀疑他们能不能冲过俄罗斯帝国的火枪齐射封锁线……

经过军事委员会那些专业军官的对比分析,如果用步兵对决的话,农民起义军很难打败俄罗斯帝国讨伐军,想要胜利必然要骑兵军团付出极大的代价!

既然如此,李立国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趁着俄罗斯帝国讨伐军对己方骑兵军团情报的不确切,带着骑兵部队来一个半渡而击!

只要击垮了俄罗斯讨伐军摆在河岸的防线,骑兵部队就可以大肆屠杀正在渡河的俄罗斯讨伐军!

到了那时候,农民起义军对上损失惨重的讨伐军,胜利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在骑兵出发后,起义军步兵主力也开出了营地,这些步兵要在骑兵取得胜利后,继续追击俄罗斯讨伐军,争取彻底歼灭这股俄罗斯帝国的精锐!

强行军来到河边的起义军骑兵,让俄罗斯讨伐军感到稍稍惊讶,他们没想到这只泥腿子骑兵部队,真的敢单独来进攻自己!

俄罗斯讨伐军渡河的顺序,是容易泅渡的步兵先行渡河,摆好了防线后,才是骑兵部队,最后是渡河最困难的炮兵!

所以,近卫骑兵面对的是,一队队列着横阵的步兵防线!

此时,拿破仑还没有崛起,闻名四方的空心方针还没有在欧洲流行起来,所以俄罗斯步兵并没有列出来面对骑兵无敌的空心方阵,只是列着简单的纵深横队。

加大了横队的纵深,让骑兵突破变得更加困难,而且纵队面对侧翼的迂回攻击反抗力度也要比横队强上不少!

俄罗斯讨伐军看到起义军骑兵到达后,并没有放缓渡河的进度,他们仿佛非常自信自己的防线能守住后面渡河的部队!

接下来,就是以斯巴达骑兵为主的决死冲锋了!

这次冲锋,在俄罗斯帝国高层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哥萨克骑兵的勇武也正式被世人所认可!

后世都传言哥萨克骑兵的勇猛,实际上,哥萨克骑兵在欧洲战场并不出名,部落骑兵组成的纪律散乱的哥萨克骑兵,在欧洲的骑兵行列中完全属于末数的,哥萨克骑兵更类似于成吉思汗时代的骑兵战术,在欧洲骑兵的墙式冲锋中,哥萨克骑兵的冲锋队列非常脆弱!

历史上有多个战例里,法国胸甲骑兵和其他列强的骑兵部队,将哥萨克庞大而散乱的骑兵部队,一击而溃!

哥萨克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在东方世界里!

哥萨克作为少数民族,被俄罗斯帝国驱赶着在东方扩张领土,而那个时候的大清朝嘛,大家都知道,在欧洲战场垃圾的哥萨克骑兵,到了清朝那里,那就是无解的存在了……

哥萨克人野蛮而落后,打仗靠一腔血勇,在讲究整体纪律的欧洲战场上自然不行,在同样打仗靠血勇的大清朝,那可就是真正的勇士了!

所以,在东方领土的扩张中,俄罗斯帝国的沙皇惊奇的发现,嘿,哥萨克骑兵的战果好辉煌丫,哥萨克人也蛮能干的嘛!

然后拉到了欧洲战场,被列强的骑兵一顿痛揍……

然后俄罗斯帝国的沙皇悟了,各行有各行的专精,哥萨克人对付东方人屡战屡胜,对付西方人不行,所以还是去东方开疆扩土吧!

直到日俄战争,哥萨克骑兵在东方的无敌神话,才被小日本打破……

丢人啊!

训练有素的俄罗斯步兵,从50步的距离开始齐射,进行了俩轮齐射后,斯巴达骑兵丝毫没有溃散的迹象!

不过,俄罗斯士兵也不怕,将刺刀丛林竖起来,瞪着近在眼前的斯巴达骑兵,仿佛在说,有种就来互相伤害啊,谁怕谁!

这场突破步兵阵线的战斗,对近卫骑兵来说并不轻松,这些俄罗斯讨伐军精兵很顽强,被突破一层防线,迅速重组,在后面继续抵抗!

斯巴达骑兵成片的倒下,但俄罗斯步兵却始终没有崩溃!

只不过,这里毕竟伏尔加河不远,当斯巴达骑兵付出近万人的代价突进到伏尔加河沿岸时,俄罗斯步兵终于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而正在渡河的俄罗斯士兵,更是无法抵挡近卫骑兵的屠杀!

站在河对岸的俄罗斯帝国将军们,看完惨烈的战斗后,面面相觑,这种能承受三分之一伤亡的骑兵军团,放在一线部队里,也是精锐啊!

农民起义军是如何训练出来这么一只铁骑的?

那个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啊!

有了这只骑兵在,俄罗斯帝国正规军还如何跟有着人数优势的农民起义军野战?!

如果无法跟农民起义军野战,就意味着无法有效遏制农民起义军的进军,躲避在要塞里的俄罗斯帝国官兵,会让那些泥腿子彻底爆发出参军的狂潮来!

甚至,到了最后,会被那个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兵临莫斯科城下!

俄罗斯将军们已经不敢想象接下来的后果了!

难道说那个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真的有机会成为新的沙皇么?!

俄罗斯讨伐军已经停止了渡河,那些近卫骑兵自然也无法飞过河面屠杀对面不多的俄罗斯讨伐军,河岸这边大批的俄罗斯步兵,足够近卫骑兵们忙上一阵子了!

102章 追击

伏尔加河俩岸就如同天堂与地狱一般,这面是数千名溃散的俄罗斯步兵,被近卫骑兵肆意的屠杀着,另一面则是只剩下了少量步兵骑兵与所有炮兵的俄罗斯讨伐军。

没有渡河的俄罗斯讨伐军的将军们,很快达成共识,带着人马迅速离开了这处战场,向阿拉特里要塞退去,阿拉特里是俄罗斯讨伐军建立的一个后勤基地,那里有着不多的后备兵员河武器,讨伐军退到那里,可以恢复一些实力,并且凭借着防御工事,挡住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的人马,为后方重新组建军队赢得时间!

李立国在得知俄罗斯帝国讨伐军跑路后,立马甩下了大队速度缓慢的起义军普通士兵,亲自带着起义军独立团和近卫独立团急行军追击!

当李立国带着精锐步兵来到伏尔加河是,近卫骑兵追杀俄罗斯步兵的战斗甚至都没结束!

步兵过河显然比骑兵过河更加方便快捷,李立国放弃一切重物,士兵们只是简单的背着行军背囊,拿着一把刺刀燧发枪跟着李立国!

俄罗斯帝国讨伐军虽然先一步离开,但他们不舍的扔下贵重的火炮,行军速度远远不如轻装疾行的李立国军队!

在李立国的先头部队碰到俄罗斯帝国讨伐军末队时,俄罗斯士兵非常惊讶于起义军的效率,此时距离渡河之战只过去了一天一夜的时间,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的人就追上来了?!

这一场遭遇战对于俄罗斯士兵来说十分突然,李立国自然知道己方的情况,除了火枪外,他的人没有任何重火力,他只有一个快速突进的优势,要是给俄罗斯讨伐军时间将火炮布展开,他们这点人根本打不过!

理所当然的,李立国的人在遇到俄罗斯讨伐军大队后,立马发起了纵队刺刀冲锋!

不过,李立国在此时还是留了一个私心,他将那只完全由农民起义军组成的精锐步兵团,摆在了俄罗斯骑兵部队的方向上,阻拦俄罗斯骑兵部队和火炮部队之间的道路!

而李立国则是带着近卫步兵团,直冲忙着将火炮展开的俄罗斯炮兵部队!

在经受了一轮俄罗斯步兵匆忙组织起来的齐射后,双方挺着刺刀狠狠的撞在了一起!

近卫步兵团首次在局部人数多于敌方!

而此时,俄罗斯骑兵也扬起了马刀,驱赶着战马,冲向农民起义军精锐步兵团方阵!

这只俄罗斯骑兵部队保留非常完整,士气旺盛,人数也远多于农民起义军那个精锐步兵团!

但是,这只李立国精挑细选全部由老兵组成的,有着自己军旗的荣誉步兵团也不是孬种,挺着刺刀和俄罗斯骑兵血拼在了一起!

俄罗斯骑兵在荣誉步兵团用血肉组成的防线上,到底是慢了一步!

那人数不多的俄罗斯步兵,根本挡不住人数占据优势的几位步兵团多久,很快就被近卫步兵的刺刀突击打崩!

俄罗斯将军一看没有展开的火炮阵地已经无遮无掩的暴露在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的步兵面前,狠历的下达了一个命令,将所有的火炮彻底摧毁!

绝不留给起义军一门火炮!

近代滑膛炮几乎都是一个炮模整体制造出来,会留出一个火门,这种火炮十分坚固,但摧毁也非常简单,只要将火门焊死就废掉了!

没有了火门的滑膛火炮就是一个铁罐子而已……

精通此道的俄罗斯炮兵们,在军官的严令下,迅速将所有的火炮彻底摧毁,然后离开了四散而逃!

等李立国的人马冲过来时,所有的火炮都已经报废,炮弹火药也被全部引爆摧毁,这些俄罗斯官兵仇视起义军的行为可是够彻底的!

李立国分出几个连队继续追杀溃逃的炮兵和俄罗斯军官后,带着大部人马结成了整齐的方阵,向正在苦战的荣誉步兵团前进!

不得不说,这些已经被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培养出荣誉的农民起义军老兵,抵抗意志非常顽劣,在被骑兵杀伤超过三分之二后,才逐渐崩溃掉!

不过,荣誉步兵团已经尽到了他们的义务,整好队的近卫步兵,面对损失不少,阵型散乱,没了冲锋速度的俄罗斯骑兵,再打不过就不配称为精锐了……

军心士气降低不少的俄罗斯骑兵,在抵抗了不到一个消失后,就自行溃散了,被李立国重新聚集起来的农民士兵与近卫步兵,终于可以清理战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