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初战神-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座丹田海上,气态迷蒙,片刻之后,竟生出阵阵火色的闪电,像是远古时的火山,随时都要喷发。
痛苦越来越剧烈,可唐初什么都不能做,连身体也动不了半分,只能咬着牙,内视着这番疯狂的景象。
轰!
终于,在一阵巨大的响声发出后,丹田海彻底崩散了,唐初也陷入了昏迷。
不知道过了多久,当唐初有了意识,他所看到的,除了黑暗,还有一团正在猛烈塌缩的白色气旋。
转眼间,这团气旋塌缩成了一“点”,一个小得都无法形容的“点”,可唐初偏偏能够‘看’见。
此时的唐初,感知不到自己的身体,周围仿佛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
就在此时,那一个“点”重新开始膨胀,随着时间的推移,越胀越大,直至膨胀成由无数彩色的粒子环绕成的球状体。
“轰!”球体并不稳定,再次发生了巨大的爆炸,所有的粒子都被这强大的冲击力轰散、压扁、升腾。
一时间,唐只觉得这种爆炸,像极了曾经在科学课中看过的恒星聚变,所有的闪电、粒子、尘埃、气体,一切的一切,在唐初的眼前,猛烈的迸发。
偏偏在这样的剧烈中,所有的所有就这么突然的静止了,那些闪电、粒子、气体,全都变成了碎片。
最后,这些碎片又悄无声息的聚集在了一起。
很快,唐初发现,这无数驳杂的,重新聚拢的物质,竟然凝结成了一片广袤的丹田海。
下一刻,唐初的眼前黑暗彻底消失,时间和空间又都回到了感知之中。
没有任何多余的想法,唐初下意识的就开始引元入丹。
无尽的灵元,自大气中涌入唐初的身体,没有等他反应过来,便冲入了十二条经脉中,以远比刚才快了十二倍的速度,涌向丹田海中。
“大爷的,完蛋了!”这一下,唐初猛然回过神来。
他很清楚,之前的丹田已经被白色气旋给轰碎了,他可不想眼前这由白色气旋凝结成的新丹田,又一次被轰碎,可是一切都来不及了。
引元入丹和引元炼体不同,炼体时,灵元可以通过皮肤毛孔进入身体,而想要将灵元引入丹田海中,则必须通过经脉。
士境武者的身体强度,只能控制灵元通过一条经脉,缓缓的进入丹田。
据唐初所知,就算是那些特殊体质的武者,在士境时,也只能如此。
当然,随着修为的提升,丹田越发坚韧,引元入丹时可以利用的经脉,也会逐渐增多。
可真正能够受十二条经脉同时引元的冲击,不只是修为要达到王境武者,而且还要拥有譬如水、火等特殊武体的人,才能够做到。
然而王境武者的丹田,早已经比士境武者宽阔不知道多少倍,所以,即便能够同时从十二条经脉引元,速度依然很慢。
因此,无论什么体质、什么修为的武者在外猎兽时,都需要备有复元原香,以防灵元耗尽时,又需要快速补充的境况。
这些,都是唐初前几天从网上查询到的。
之所以查这些,是因为他在李英雄那里吸收ss级铸丹原香失败后,想起了异空间的长骨头说过的,他的体质非常特殊。
从别墅出来后,他专门上网查了查,炼体阶段进行分元入微测试的人,有没有像他这样,能够分出这么多道灵元的人。
只可惜他并没有查到什么,虽然有些零星的帖子提到过炼体者分元入微,可却说得和传奇故事一样,完全不能信。
该查的没查到,他却从不少网站中看到了,关于不同体质的武者,引元入丹时的资料。
可现在,哪怕他的体质,真如长骨头说的特殊到极致,他也只是个一级武者,想要承受十二条经脉涌入的灵元冲击,根本不可能。
就在下一秒,那通过十二条经脉的十二股灵元,汹涌的冲击进了他的丹田海内。
可……竟然,没有对他的身体和丹田造成哪怕丝毫的破坏。
“咦……”唐初有点蒙,“这是怎么回事?”
不过紧跟着,他似乎又想到了什么,于是这就迫不及待的先尝试着通过六条经脉,开始引入灵元,转眼间,这六股灵元,顺利的涌入了丹田海中。
随后,唐初增加了一条经脉,变成了七股灵元同时进入丹田海。
接下来,八股、九股……最终又一次达到了十二股灵元。
成功了!白色气旋凝结的丹田,真大爷的牛叉!
兴奋的唐初没有停歇,十二股之后,又是十二股……
汹涌的灵元,在波澜壮阔的丹田海内,不断的翻滚、冲撞,发出隆隆的响声。
然而唐初却一点也不担心,他悠然而又肆无忌惮的将灵元持续的通过十二条经脉,引入丹田之中。
很快,丹田海彻底被填满,一切又重新归于平静,微微的海浪声飘飘渺渺,令人很难想象,就在半分钟前,这里还是惊涛骇浪。
都是些什么鬼!
唐初嘴上嚷着,脸上却是眉开眼笑。
一级武者的丹田是武者中最小的,而唐初却能够承受十二条经脉的同时引元,换句话说,他恢复灵元的速度,已经是武者中的最快。
如此一来,唐初在战斗中,就拥有了极大的优势。
当然,那些富得流油的人,在战斗前可以准备成箱的sp类复元原香携带着,可在真正的战斗中,是不可能驮着这么多原香到处跑的。
如果面对异兽的话,就更不用说了,没有智慧的异兽可不会准备原香,一旦灵元耗费一空,就等着被唐初宰割了。
再有,成为一级武者后,唐初就可以修习四阶以上的战技了。
而等阶越高的战技,就越耗费灵元。对于唐初来说,只要不是远胜过自己修为,一招都无法施展完全的战技,以他的完美领悟力,都可以尝试着去学。
尽管这种优势会随着境界的提升、丹田的扩大而减弱,不过依照唐初的估算,起码可以保持到将境。
----分割------
这章写的好艰苦,写成检查推翻修改,花了四个多小时,花生这么认真,大伙也鼓励一下花生,多投票,花生会继续努力的,拜谢了。
第一百零三章扫宝
坐着笑了一会,又想了一会。
尽管很清楚,自己强大的身体承受力,都来自于白色气旋所铸就的丹田。但唐初始终不明白,为什么白色气旋会带他进入那种没有时间和空间感觉的地方。
而且,他还见到了一颗恒星从诞生,到毁灭,最后再到新生的过程。
甚至于最开始,那白色气旋坍缩成的一点,唐初回忆起来,情不自禁就脑洞大开的,把这和宇宙大爆炸前的奇点形态联系在了一起。
最特别的就是整个过程,好像度过了亿万年,可又好像只有一秒钟,这种感觉,玄之又玄。
不过从得到白色气旋起,关于它的一切,唐初就从来没有想明白过。
于是也只想了几分钟,便懒得去想了,这就转眼看向了另一个他想不通的玩意:第二方石盒内的那拳印。
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拳印,就能让自己的脑海中,生出孙悟空施展旋柔劲的虚影。
如果是在虚拟实境的游戏中,一切都还说得通,可现在明明是现实,而且这玩意是几千年前的古物了,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唐初眨了眨眼,又盯着那拳印瞧了一会,却再没有发生刚才的事情了,于是也只好放弃了对拳印的钻研。
无论怎么说,旋柔劲已经练成了。
可大爷的,石碑上说好的易容幻骨诀呢?!唐初愤懑的看着手中的石盘,翻来倒去,还是看不出什么来。
就在这时候,他忽然一挠头,当即起身走回第一方石盒前,将那石盖也翻了过来。
刚才的拳印就是在第二个石盖内面的,说不定,第一个石盖内面也有一个拳印,能让自己学会石碑上写着的大力猿王拳。
当然,即便真有,唐初也不会立即就学了。
之前学成旋柔劲,耗费了接近两天的时间,这次离家前,和老爸说的是去同学家玩个四五天,倒也不会让老爸担心。
可他和洛轻羽约定过,如果超出三天还没有出来,洛轻羽就会判定他遇上了危险,也就会动用洛家的力量,采用暴力手段破山了。
所以唐初打算好,即便这第一个石盖内真有拳印,他也只准备拍下影像,带回去再说。
不过马上,唐初就知道自己想多了,翻过这石盖后,什么也没瞧见。
没有就没有吧。
原本没有抱多大希望,唐初便没有多大失落,这就来到了第三座石碑前,按照刻文所写,石盒内埋藏的应该是猿王齐天棍法。
对于猿王齐天棍,唐初可是有很大期望的,刚才只是看过石碑上的刻字,就让他激昂了半天。
“一定要有啊,那怕有几个字也行啊……”唐初嘀咕着,和之前一样,推开了石盒的石盖。
“哈哈,还真有……”一眼看过去,几行字刻在石盒之内,唐初兴奋的举起了光芯,光幕扫了上去。
小子,我觉的一次留给你太多绝技,好像不大好。人总是要经过磨砺才能成长,所以这棍法我就带去天外了,等你什么时候武道大成,能来天外见我,才算是正式入我门中,到时,棍法便会传你。
看完这段文字的翻译,唐初彻底无语了,心下忍不住愤愤不平:“大爷的,什么叫留给我太多绝技?三个石盒,只有一门绝技好吗!”
愤愤了几秒钟,他又看向旁边的另一行小字:封印千年,再度出世,老子发现当年的七圣已经被同道者尊称为圣皇了,所以我自称大圣也不为过。
看到这里,唐初又乐了。
第三座石碑上的文字,任何人见了,都会觉得孙大圣豪气冲天。
却没想到石盒之内,又来了这么一句解释,看来这位齐天大圣也不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对早已经远赴天外的那七圣,心中还是有着敬畏的。
乐了一会,唐初习惯性把第三个石盖翻过来,去瞧其内面。
没发现什么新的玩意后,这就走到了第四座石碑前。
这里埋着的是那号称“没有去不得之地”的行云道法,鉴于之前连续的失望,唐初只保留了一点小激动,这就推开了第四块石盖。
“哎……果然,小激动也是不能有的。”唐初撇了撇嘴。
第四个石盒和第一个石盒完全一样,空空如也,包括石盖的内面,光溜溜的什么都没有。
既然什么都没有,那就连小激动也都丢了吧。
带着平静的心情,唐初走到了第五座石碑前,推开了连石碑上都没半个字的第五方石盒。
这一推开,唐初就感叹了起来,这越是没期待,反而越是有惊喜,石碑上没有字,石盒内却刻着好几行字呢。
不过有了看到第三方石盒内留字的经验,唐初只是惊喜了半秒,就平稳了下来,省得又被这孙大圣捉弄,说什么把绝技带去了天外,害得他白高兴一场。
平稳的唐初这就举起光芯,翻译光幕笼罩在了石盒内的刻文之上。
石盘是天外巨舟所赐之物,若能修成其内秘法,除保命外,不得传于任何人知晓,否则后患无穷,切记,切记!
什么?!石盘上有秘法?能保命,还不能告诉任何人?
看到这里,唐初激动的立马取出已经放入装备袋里的石盘,可来来回回又看了一圈,还是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于是忙又把目光转向光幕中翻译过来的刻文,后面一段话则写着:回去的路已经封死,离开洞室的门,在西面石壁上,想要看见门锁,只需触摸石盒东角的凸起。
门锁显现后,石盘即为开锁的钥匙。
开门后,需急速跑出通道,十息内,洞室便会炸毁。
“大爷的,炸毁?!十息?”直到全部看完,也没发现怎么才能找出石盘内的秘法,倒是这个出洞的方式,让唐初有些莫名惊诧。
好容易探了回宝藏,只得了门旋柔劲,这旋柔劲是好,可别没命享啊。
谁知道古人的一息到底是多长?还有那门后的通道,又是多长啊……
正垂头丧气着,唐初忽然想到了什么,一下子又轻松了。
这大圣遗址的前两扇石门,都是要求炼体阶段的人分元入微,才能开启的。
而且大圣并不知道自己会在习练旋柔劲的过程中,激发元细胞,突破到武者境。
也就是说,这里所有的机关,都是为炼体者准备的。
既然炼体者能够在十息之内跑出去,那他这个新晋的一级武者就更不用怕了,再说,又有几个炼体者能够像他这样,把二阶身法凌海掌握到大圆满级呢。
想明白了,一向心大的唐初这就悠哉、悠哉的开始翻倒起第五个石盖来。
刚一倒过来,就瞧见了石盖内的刻图。
没错……唐初揉了揉眼睛,是一张图,并不是之前那种拳印,而是标准的石刻图。
这图刻着的正是那枚盾形的石盘,以石盘的内里凹面呈现在眼前,雕工精细,雕刻的十分立体。
唐初赶紧拿出石盘,和这刻图相互比较,这一看之下,发现刻图和手中的微有不同。
刻图上的石盘,凹面的正中心有一个凸起的拇指印,拇指印周围则向着四面,辐射出数条凹槽,看起来有点像是分元入微的导元槽。
可自己得到的这枚石盘,并没有这些啊?
不对!?看着看着,唐初忽然发现,手中石盘的凹面,密密麻麻一直被他当成材质自身纹路的那些,其实非常有规律,和石刻上的类似导元槽的凹槽相比,方向、形态完全一样。
只不过刻图上雕得非常分明,而他手上的石盘,如果没有刻图对比,即便是仔细看过,又仔细触摸过,也很容易当成是一般的纹路。
发现了这一点,唐初忙又将拇指按压在石盘凹面的中心,这一压之下,果然察觉到,正中心的位置和刻图中一样,的确有一丁点的凸起。
只是这种凸起很可能连半毫米都不到,而那刻图上则放大得明显多了。
石盘,导元槽,拇指印?
唐初仔细的触摸着石盘的凹面,又细细看着那石盖内的刻图,随即就想到,这遗址内到处都是分元入微的测试,难道就是为了测试闯入者有没有资格开启这石盘?
如果连前两扇门的测试都通过不了,就算得到了石盘也没办法开启?
想到这里,唐初的脑中灵光一现,也不去数那导元槽到底有多少条,这就当即以拇指为中心,按压在石盘凹面的指印上,开始分元入微。
第一百零四章第二形态
这一分元,果然发现,石盘凹面的纹路正是导元槽。
因为他不是将境武者,不能做到灵元出体,可刚一分元而出,这纹路就能自行引导灵元,注入其中,也只有导元槽有这样的功效。
原本在炼体阶段,就已经能够分出很多道灵元了,现如今唐初已经成了一级武者,分元也就更加简单。
一道,两道……三道……六十九道……七十二道。
几分钟后,当唐初分出了七十二道灵元时,石盘凹面所有的导元槽都被填满。
紧跟着,一幕全息影像,以石盘盾面的中心为放映源,投影在他的眼前。
竟然可以全息投影,果然是天外巨舟里的东西……
看到这一幕,唐初忍不住赞了一句,这也更证明了老校长的猜测,天外巨舟就是外星人的星舰。
也只有外星人,才能在几万甚至十几万年前,就拥有超过当今时代的科技。
转眼间,投影上出现了一行行古华夏的文字,这一看之下,唐初顿时觉得非常奇怪。
星舰上的文字,不应该是外星文吗。
就算星舰主人来到了地球,掌握了当年的古文字,可石盘也早被孙大圣拿来,封在了这里。
从女娲时代到今天,古华夏文变革了很多次,而出现在唐初眼前的,明明和袁洪刻在石碑上的,是同一种文字,是和今天的文字最接近的那种华夏文。
唐初可不相信,孙大圣能够有虚拟师的本事,在两千年前,就更新了这石盘内置程序的文字。
与之前在上一间洞室内,阅读袁洪长篇自述时一样,其中极个别的文字,唐初还能读出当代的字音来。
当然仅仅只是读出来罢了,整个意思依然无法明白,唐初这就举起了光芯,光幕扫描到了石盘的全息投影上。
这一扫,怪异的事情发生了。
光芯的光幕忽然扭曲起来,化成了类似于光粒子的物质,被全息投影一股脑的吸了进去,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三秒钟,光幕才恢复正常。
紧接着,光幕上再没有显露出任何翻译后的文字,而是冒出了这样一行说明:扫描对象不需要翻译,请关闭光幕。
唐初微微一愣,这就关闭了光芯,当光幕消失,全息投影的文字再度出现在他眼前时,他一下子呆住了。
那投影的正中显示的是:新字库更新完毕,完美兼容。
“我了个去,这真是高科技啊!”唐初满面惊讶。
显然,这石盘不只是自动识别了光芯扫描程序中的字库,还能直接通过光源信号,把这些翻译字库拷入自身的程序内。
这星舰里的东西,简直是极品。
转眼间,投影上的说明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刚才那大篇的,自行转换成现代文的字幕。
最上方的大标题正是:易容幻骨诀。
哈!唐初情不自禁的笑出声来,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原来易容幻骨诀竟藏在星舰的石盘之内,需要分元七十二道,才能从石盘投影上看到。
当然,开启石盘投影,不再要求以炼体者的身份分元入微了,否则孙大圣当年也没法见到这易容幻骨诀了。
照孙悟空在第二座石碑上的刻文说法,这门功法一共有九重,自然不是一时半会能学的会的,唐初这便快速的浏览起来。
和地球的全息投影一样,看完一页,只需用手向下滑动荧幕,就可以继续看下去了。
看过第一页,唐初就发现,易容幻骨诀果真需要旋柔劲为基础,他不只是要求肌肉疯狂绞旋,更是要从不同的方向连续绞旋,才能改换容貌。
虽然和传说中的七二十变那样,都是变换容貌,可是过程看起来,差得太远,甚至有些残忍。
这学起来,不知道有要撕裂多少次筋骨肌肉。
一路翻阅了下去,前五页写的是易容幻骨诀第一重口诀及其练法,学的变化和身形无关,是传授如何改变容貌的秘法,但只能改成和自身年龄相仿的容颜。
继续看下去,接下来的六页是第二重口诀和练法,同样也不能变化身形,但想要将自己的脸易容成老人或是孩子,都不成问题。
这也让唐初忽然想到,以后等学会了正规的心灵师秘法后,可以易容成另外一个人,以另一个容貌来扮演心灵师,这样就不会被其他人发现自己心武双修的身份了。
第二重看完,便是第三重口诀和练法,看着看着,唐初忍不住啧啧赞叹。
这第三重功法练成后,虽然仍旧不能变化身形,但竟能改变头颅的骨骼结构,甚至令脸部生长出毛发,变成诸如孙悟空这样的猿人脸庞。
唐初的脑洞自行大开,这就向着,或许能以此冒充异兽王者,去吓唬那些效忠王者的兽将也说不定。
很快,第三重看完,当唐初再向下翻页的时候,发现已经没了。
最后这一屏上显露出一行字:是否开启石盘的第二形态,文字之下,“是”和“否”两个大字,悬停在投影上。
“大爷的,外星人也这么麻烦,还要开启第二形态,才能看到后面的口诀练法?”唐初腹诽了一句后,很自然的选择了是。
当即,屏幕上的文字变了,又是一整页,唐初撇了撇嘴,嘀咕道,直接下拉看就是了,还第二形态呢,这不是多此一举么。
不过话音刚落,他就发现这不是多此一举了,投影上显示的可不是第四重口诀,而是一整篇开启石盘第二状态的说明。
想要开启第二状态,需要再次以拇指按压在分元点上,分元入微,这次,是一百零八道灵元,更特别的是,唐初必须运转灵元,跟上导元槽的旋转。
导元槽还会旋转?唐初有点懵。
懵归懵,可要看到后面的口诀,只能照做,于是唐初也不犹豫,这便将拇指按在了石盘凹面中心的指印上,开始分元。
由于导元槽太过细密,唐初也懒得去数,当他分出了七十二道灵元后发现,导元槽果然增多了。
估摸着是他刚才点选投影上“是”的时候,激活了石盘内置的程序,显露出了更多的导元槽。
很快,一百零八道灵元分注进了导元槽内,依照说明,唐初继续维持住灵元,拇指么有离开分元点。
三秒过后,密密麻麻的导元槽果真开始沿着顺时针方向,快速的旋转起来,而唐初要做的就是控制已经分处的灵元,跟随导元槽旋转不停。
刚开始,唐初还能稳稳的跟上,可十几秒后,导元槽的旋转越来越快,要保证灵元不从导元槽中溢出哪怕半点,就必须竭尽全力。
一分钟后,当投影上显示出了每秒五转的字样时,唐初额头上开始渗出了汗水,眼看着旋转的速度再次加快,唐初已经忍不住连声咒骂“你大爷的”了。
可既然已经开始,他就不打算停下。
照这个架势,唐初甚至觉得那易容幻骨诀的第七到第九重,很有可能还要开启石盘的第三状态才能瞧见。
两分钟后,屏幕上显示的是每秒六转,唐初则已经大汗淋漓,虽然他一动没动,可这样超速运转灵元,确实是对一级武者的极大考验。
就这样,一直坚持到第五分钟结束的时候,导元槽总算停了下来,而这时候屏幕上显示的是每秒钟九转,唐初则已经累得浑身发软,干脆一屁股靠在石碑上坐了下来。
待他再去看投影屏幕时,上面的文字变成了,第二形态即将开启,请将石盘放于身前一米外,以防发生碰撞。
“嗯?看个第四重口诀,还会发生碰撞?难道第二形态还有什么变化?”唐初有点不明所以,不过还是照做了。
第一百零五章浑天盾
当石盘放下后,它的投影并没消失,依然在石盘的上方显示。
其中的程序能够感应到人和石盘之间的方位距离,那行提示防止碰撞的文字很快不见,转而换成了从十开始的倒计时。
10,9,8,7……
“我去,外星人还真会造气氛,搞得我都有点紧张了。”唐初一会看看倒计时,一会看看地上的石盘,心里嘀咕着。
当屏幕上的数字变成0的瞬间,石盘的外缘忽然间向四面八方伸展开来,由于整个石盘是盾形的,这种伸展就好似水波纹一般,由中心开始,层层的向外推进。
片刻之后,这个巴掌大的石盘,变成了一面真正的盾牌,一面直径约有六十厘米的盾牌。
唐初则坐在第五座石碑旁,目瞪口呆。
超级变形金属?!
唐初蓦的想起五年前,人类在火星的采矿基地,挖掘出过一片指甲盖大小的变形金属,可最终也只能变成巴掌大小。
而且到现在为止,人类也没能完全掌握那块变形金属的全部特性。
唐初清楚的记得,当年科学界也曾面向全世界,通过视频展示过变形金属的变形方式。
只是它的变形,远不如眼前的这面石盘变得如此流畅。
比较起来,指甲盖大小的变形金属,就像是旧时代的科幻电影里,变形金刚变形时那样,机械感很足。
而这石盘的变形,却似水银泻地,极为顺滑。
震惊了好一会,唐初才想起他一直惦记着的易容幻骨诀第四重,这就抬起头,去看那投影。
可惜易容幻骨诀没有找到,屏幕上出现的却是“浑天盾”的使用说明书。
浑天盾,我了个大爷奶奶个妹的……这名字太霸气了,难道石盘是一件武械?远超过当今地球科技的武械!
满脸都是期望的唐初迫不及待的看了下去。
原来石盘的第二形态,根本不会显示易容幻骨诀的第四重,那只是唐初的一厢情愿。
浑天盾才是它真正的第二形态,是一面既能攻击,又能防御的综合性单兵武器。
铸成它的材料,无法用现代的地球语言翻译,在投影上以一个奇怪的符号呈现。
材料的特性不仅仅只是变形金属那么简单,它是一种半生物金属,虽然没有自主意识,却会自行采集使用者的基因,用来认主。
采集的基因融入盾牌后,使用者才能成为浑天盾的真正主人,使用盾牌时,便能如臂指使。
并且,在成为盾牌主人后,将盾牌收回为初始状态,或是重新开启成浑天盾的状态,就不再旋转灵元那么麻烦了,一步就可以操作到位。
按耐住立刻使用的冲动,唐初继续浏览了下去。后面的内容,讲述的是浑天盾攻击和防御的各种基础招法。
这一看之后,唐初越发惊喜。
浑天盾的圆周边缘,可以变得薄似锋刃,甩手就能令其飞出杀敌,想要收回也十分简单……
很快,看完了全部的操作指南,于是便起身将浑天盾拿了起来,和说明中写的一样,在盾牌的凹面,有一形似手套的银色机械装置,紧扣在中心。
唐初毫不犹豫的将右手塞入了机械手套中,整个浑天盾也跟着被他套在了手上,上下晃了晃,感觉还算稳固。
几秒钟后,那手套不再成机械状,而是化作了液态金属,环绕着唐初的右手掌,向着手腕部缓慢的延伸,这正是说明书中写的,采集使用者基因的方式。
唐初只觉得液体漫过的地方,像是有无数的小针不停的刺入皮肤,如此持续了大约一分多钟,当液态金属彻底裹住了唐初的右前臂,直达肘部的时候,针刺感才算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片冰凉。
紧跟着,盾牌上方的投影发出叮的一声,唐初抬眼看时,上面显示出了一行字:“认主成功,从现在起,你就是浑天盾的第三任主人。”
看到这行字,唐初心中猜着,这盾牌的前两个主人应该就是星舰里的外星人以及悟空大圣了。
就在此时,唐初低头一瞧,发现液态金属也蔓延到了浑天盾上,整个盾面不再是石盘之色,而完全变成了液态金属的银色。
同样的。自己被这金属裹住的前臂也化成了银色。
手臂,液态金属、盾牌这三者算是彻底的融为了一体,这种感觉不只是视觉上的,连意识也能够清晰的察觉到这样的奇妙状态。
去!
感受着这种状态,唐初心中一动,右臂猛然横摆,那盾牌当即飞了出去,盾的边缘瞬间退去钝层,化作无比锋利的刃。
铿!
随着一声清脆的金石相撞,盾牌狠狠的削砍在了东面的石壁上,划出一道半米深的弧状刃痕,而那浑天盾眨眼间又旋转着飞回到了唐初右前臂上。
大爷的,太牛叉了!
唐初连连赞叹,这就是半生物金属么!认主之后,果然就像是使用自己的拳头一样,完全心随意动。
紧跟着,他又兴奋的对照使用指南上教授的方法,上下翻飞的一会防御、一会攻击,一会又将盾牌飞出横扫。
一时间,整间洞室内,铿锵声不断,四面的石壁上也被他砸得一塌糊涂,到处都是极深的刃痕。
十几分钟后,唐初彻底的掌握了浑天盾的基本用法。
当然,这浑天盾还可以配合自己所学的战技来施展,不过那得需要长时间的实战练习了。
演练结束,唐初收起盾牌,令其化回了巴掌大的石盘,接着又顺手将投影中的使用指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