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西夏死书-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嵌着一排珠宝,单是这件玉插屏,就已价值连城!但是,我和米沙的兴趣并不
在此,我看到了玉插屏上的那些奇怪符号,那也许就是伊凤阁所说已经消亡的
西夏文字,虽然上面的符号,我和米沙一个也不认识,但我俩都感到那些无人
认识的符号正如伊凤阁所说,一定蕴藏着惊人的秘密。
我和米沙决定继续在冬宫研究这件西夏玉插屏,并要以此为题写出论文,
随信附上两张西夏玉插屏的照片,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指点。
祝您早日恢复健康!
您的学生
看完第三封信,密室里的所有人都没说话,他们直接翻开了第四封信。
第四封,阿理克致孟列夫的复信1951年
亲爱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
病中收到你的来信,我很欣慰,不!应该说是兴奋,你的来信让我坚定了
信心,是我让你选择了这条研究学术的道路,我知道,对你这个年龄的年轻人
,整天埋头于档案、书籍、资料之间搞研究,是过于枯燥了,特别还是研究古
老遥远的东方文明,但是,年轻人,请你相信我的眼光,我不会看错你,你在
这方面是有天赋的,只要你能坚持下去,我相信你日后一定可以取代我,超越
我。
我很高兴看到你对西夏的文明产生兴趣,你知道,因为科兹诺夫1909年在
中国黑城的惊世发现,我们国家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研究西夏历史和文化的文献
、资料、文物,甚至在这个文明的故乡——中国,都不可能有这么多的第一手
资料,所以,西夏文明在中国,而西夏学的研究,却在我们这。但不幸的是,
自从伊凤阁死后,我们对西夏文明的研究就中断了,我们现在急缺像你这样的
年轻学者,进行相关的研究,有朝一日能将西夏学发扬光大。
至于你信中提到的那件珍宝,早年,伊凤阁曾对我提起过,但是后来随着
他的离去,这件珍宝逐渐被人们遗忘,要不是你的提醒,我可能到死也不会想
起这件珍宝了,凭我多年的经验和直觉,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你和米沙对这
件西夏玉插屏的研究很重要,通过你在信中的叙述,还有这两张照片,我确信
这件西夏玉插屏不但价值连城,而且意义重大,我还不知道它隐藏了什么惊人
秘密,但我相信伊凤阁的学术水平,他研究这件珍宝多年,到死还念念不忘,
一定是有了什么重要发现。
就写到这,盼与你和米沙面谈,并亲眼得见那件西夏珍宝,最后对你抱怨
一句,医院的味道实在太难闻了,这里的医生也很讨厌,真希望能早日出去,
和你们一起工作。
对了,我忽然想起这样几句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这样的:‘黑
头石室荒水域,赤面父塚白高河,长弥药人国在彼’(用中文写的)。三十年
代末,也就是伊凤阁被捕之前,他曾给我来过一封信,信中,伊凤阁非常兴奋
,说他在西夏学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他没说取得什么突破,只是在最
后没头没脑地用中文写了这几句诗,我当时的研究兴趣并不在西夏上,所以也
没就深究。没想到后来就传来伊凤阁被捕的消息,那封信竟成了他给我的最后
一封信,所以在以后的几年中,我时常会找出这封信来看一看,时间久了,也
就背下了他用中文写的那几句诗,但我并不理解这几句诗的含义。后来这封信
在卫国战争中遗失了,真是可惜!希望这几句诗能对你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瓦?米?阿列克谢耶夫
看完这封信,唐风道:“第三和第四封信说明,二战后,那件西夏玉插屏
和伊凤阁的研究材料,再次引起了阿理克和孟列夫等苏联学者的注意,他们肯
定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们具体研究到了哪一步,我们不得而知
,只能从这两封信中的只言片语,看出一些端倪。”
罗中平教授带着老花镜,盯着翻译过来的这两封信,沉思良久,才开口说
道:“关键得看阿理克和孟列夫他们找到了多少伊凤阁的研究材料,从信的内
容判断,伊凤阁应该是迄今为止最接近谜底的人,所以,如果伊凤阁的研究材
料仍然还在,那么,对于后来孟列夫他们的研究将有重要的帮助,但三十年代
那个混乱的年代,很多学者的研究资料都被丢弃,我推测,孟列夫可能只是找
到了伊凤阁的部分资料,至于他们后来的研究,取得了什么成果,就不太清楚
了。不过,那几句诗……”
“是啊!那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唐风追问道。
罗教授道:“那几句诗一定很关键,只是我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你们注意到没有,在这两封信中,都提到了一个叫‘米沙’的人,这人
是谁?”赵永不解地问罗教授。
罗教授摇摇头,解释道:“按照俄国人的称呼习惯,‘米沙’显然不是那
个人的大名,只是朋友、熟人之间亲切的‘昵称’,所以我也无法判断这人究
竟是谁,不过,从两封信的内容看,这个米沙应该是孟列夫的同学,是他俩一
起在冬宫又发现了那件玉插屏……”
“还是快看第五封信吧!”没等罗教授说完,梁媛已经迫不及待地翻开了
第五封信。
第五封,苏联主管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导人苏斯洛夫(米哈伊尔?安德烈
耶维奇?苏斯洛夫)给阿理克的信1951年
亲爱的瓦西里?米哈伊洛维奇同志:
前日,您的两位学生向我当面讲述了他们最近的研究成果,请您原谅,关
于历史方面的知识,我知之甚少,特别是对于遥远的东方文明,我更是从未涉
猎,不过最近,远东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令我们感到欣喜,
这种变化,也正为您和您学生提出的要求——到中国去实地考察,创造了必要
的条件。
虽然我完全能理解您和您学生去中国考察的急迫心情,也能理解其中包含
的巨大研究价值,但是,我仍然不得不遗憾地通知您,您和您学生的请求,在
现在,至少是最近还是不可行的,这是中央的最后答复,我十分抱歉!
您知道现在远东正在进行一场可怕的战争,我们的敌人和中国新政权的敌
人,都在极力阻止中国的解放和建设进程,你们要去的地区,那里盗匪横行,
自然条件极其恶劣,更可能遭到国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所以,我们经过慎重的
研究决定,暂缓你们的科考活动,只是暂缓,待局势稳定,条件成熟,我们会
重新考虑你们的建议。
祝您早日恢复健康。
米?安?苏斯洛夫
“从这封信可以看出,阿理克和孟列夫等人为了进一步揭开玉插屏的秘密
,他们向当局提出了要到中国来实地考察的要求,由此,我推测他们的研究一
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所以才急于来中国实地考察,只是从这封信上看,当局
并没同意他们的要求,至少是在1951年没有同意。”唐风看完信首先开口道。
赵永接着说:“信里提到的‘远东正在进行一场可怕的战争’,指的应是
朝鲜战争吧,这与写信的年代吻合,而且当时西北一带确实很不稳定,考虑到
安全因素,所以苏联当局拒绝了阿理克等人的提议。”
“呵呵,当局拒绝阿理克等人的提议,我看不是因为什么安全因素,多半
是阿理克和孟列夫的研究,还是没有打动高层的那些大人物,在没有足够证据
的前提下,他们根本不会相信阿理克和孟列夫的提议,只当是那些知识分子的
狂想,但要有足够的证据,让当局相信,就必须到实地去考察,所以事情就卡
在这了。”罗中平教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那后来,阿理克到底来没来中国啊?”梁媛问罗教授。
罗教授摇摇头,叹口气道:“很不幸,没有后来了,因为阿理克院士在那
一年就去世了。”
“啊!死了?”梁媛吃了一惊。
一阵沉默后,罗教授打破沉默:“继续看第六封信吧,第六封信,也是七
封信中最奇怪,最神秘,最长的一封。”
第六封写于1958年,但是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姓名全被抹去了。
(称呼被涂黑):
前日在列宁格勒参观了冬宫和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在这里,我见到
了大量出自我国西北地区的古老文物。这些文物,大多是沙俄时代,被俄国探
险家盗掘掠夺而来,其中,有出自敦煌藏经洞的唐人写经,也有出自黑城的西
夏文献,这些珍贵文物,过去国人绝少知晓,我可能要算第一个见到这些珍贵
文物的中国人了,这不知是幸事?还是不幸?仔细想来,这是我个人的幸事,
却是国家的大不幸,中国的珍贵文物流落异国他乡,国人竟毫不知情,此为国
之大不幸!
特别是那批珍贵的西夏文物,之前,连我这个所谓的“学者”都从未听说
过,世人更是不知世上竟还有这么一批珍宝。在冬宫,苏联学者还特别向我展
示了一件十分珍贵的西夏珍宝,据他们称,这件珍宝的名字叫“嵌珠宝缠莲纹
玉插屏”,苏联学者还对我讲了他们关于这件玉插屏的一些研究成果,我虽没
有完全听明白,却可以听出苏联学者对这件西夏玉插屏是非常重视。(下面一
行被涂黑)
今日到莫斯科,苏方的高级官员在接见我时,正式向我提出希望派遣一支
科考队前往中国西北地区考察,我隐隐感到,此事并不简单,很可能与那件西
夏玉插屏有关。但当我询问具体考察内容时,不论是苏方官员,还是苏联的学
者,都遮遮掩掩,似有难言之隐……(以下两行被涂黑)
(开头一行被涂黑)以弟愚见,苏方单独科考几乎不可能,只有组成联合
科考队,此事或可行……(再往下数十行几乎全被涂黑,不可辨识)
“这封信怎么这么乱,后面根本没写完啊,而且寄信人、收信人也不知道
是谁?”梁媛很快看完信率先发问。
罗教授说:“所以我把这封信定为给神秘人物的信,信中,凡是涉及收信
人身份的地方,全都被涂黑了,还有很多内容也被涂黑了。”
“您将收信人定为神秘人物,那么,这个寄信人呢?您好像知道他是谁?
”唐风问道。
罗教授摇摇头,道:“唐风,我并不能肯定那个寄信人是谁,但是从信中
的语气和叙述来判断,寄信人和收信人都应该是中国人,这与其他几封信不同
,而这位寄信人据我判断,应该是当时我国一位很重要的学者,同时此人应该
还有很高的地位,否则,苏联方面怎么会向他提出派遣联合科考队的事。”
“嗯,罗教授说的有道理。这封信确实是封奇特的信件,咦?这封信原来
是用中文写的吗?”唐风又问罗教授。
“不!这封信不是用中文写的,也是用俄文写的。”
“一个著名的中国学者用俄语写给另一个中国人?这么奇怪。”唐风暗暗
吃惊,这个神秘人物究竟是谁?
“这至少说明收信的神秘人物也精通俄语,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位收信人是
谁……”
赵永打断了罗教授的话:“我最关心的是这封信为什么被人涂黑?有没有
寄出?是寄信人自己涂的,还是收信的神秘人物涂的,或是其他什么人?这封
信又怎么跑到了克格勃手里?”
“也许这封信根本就没寄出,或许涂改信件的就是克格勃。”唐风判断。
赵永反驳道:“这些都是克格勃的绝密文件,既然已经列为绝密文件了,
克格勃根本没有必要涂改信件,如果实在不放心,干脆销毁好了。”
唐风无言以对,这时,梁媛又不耐烦了:“你们不要争论了,后来呢?”
“后来?后来就有了那个噩梦般的联合科考队!”罗教授悻悻地说道。
第七封,克格勃主席谢列平(维克多?尼古拉耶维奇?谢列平)致克格勃第
一总局局长萨哈罗夫斯基(维克多?米哈伊洛维奇?萨哈罗夫斯基)的信(这封
信没有具体时间)
亚里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同志:
“黑城”行动的失败,使我们损失了很多优秀的同志,我不得不遗憾地通
知你,立即中止此次行动。
我们共产党人都是无神论者,不应相信任何妖鬼神魔的传说,但是此次在
中国西北的沙漠中,科考队离奇可怕的遭遇让我无法解释,有国外敌对势力破
坏的可能,但是在这方面,我们也无切实的证据。那件来自中国西夏王朝的珍
宝,所隐藏的秘密,我想只能留给后人去探究了,你我这代人可能再无机会,
揭开其中的秘密。
下面是我的命令:
1,立即中止“黑城”行动,撤回所有我方人员,包括各方面的科学家,特
工人员,军人,对此次行动失败的相关调查,和对失踪人员的搜寻,也一并终
止。
2,所有参与此次行动的人员,包括科学家,特工人员,军人,不论他们知
道多少关于此次行动的内情,一律要求他们重新签署保密书,保证永远不得泄
露任何有关“黑城”行动的秘密,否则,将会遭到最严厉的制裁。
3,对于冬宫和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几位最知情的专家,由你亲自安排时间
,我要找他们面谈。
4,销毁所有和“黑城”行动有关的文件,由你亲自执行。
5,至于那件来自中国西夏王朝的珍宝,也由你寻找最稳妥的地方封存,记
住,是永远封存!没有总部的允可,决不能让这件东西重见天日,一旦这件东
西重新出现,必将引起新的可怕混乱,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
6,对幸存人员,尽最大力量抢救,至于他以后的安排,我另有考虑。
就这样,一共六点,请你牢记,认真执行。因有关“黑城”行动的保密级
别较高,不再下发有关文件,此信看完,亦要销毁。
亚?尼?谢列平
“从谢列平的信中,我们知道克格勃把这次科考,称为‘黑城’行动,而
且他在信中也很明确的说了,行动最终失败,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揭开西夏玉
插屏背后隐藏的秘密。”罗教授说。
唐风接着说:“这样就跟梁老先生说的情况对上了,梁云杰作为科考队的
俄语翻译,也参加了那次科考,结果科考队在巴丹吉林沙漠深处遭遇意外,几
乎全军覆没,梁老先生是中方惟一一名幸存者。”
罗中平教授点点头:“是啊,我也是那次科考的知情人,那次科考,我差
点就被选中参加科考队,我至今还记得,当科考队名单下来时,我是何等沮丧
,而我认识的几个被选上的年轻人是那么兴奋,可是,后来……”罗教授似乎
陷入了回忆,过了许久,罗教授才继续说道:“科考队遇难后,我才发现我对
西夏的历史越来越感兴趣,我一定要完成科考队未完成的心愿,所以,这些年
我多次深入巴丹吉林沙漠,贺兰山,腾格里沙漠,川西等地去考察,寻访消失
的西夏文明。”
“这么多年坚持下来,您成了西夏历史文化方面的大家了。”唐风说。
罗教授摆摆手:“所以我常常想,当年科考队的落选,对我是幸事?还是
坏事?这个问题我始终没有想明白。”
“可是,我还是没看明白,既然谢列平的命令中要求销毁所有的有关文件
,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能看到这七封绝密信件?还有他下令要求把那件西夏珍宝
永远封存,这个西夏珍宝,应该就是‘玉插屏’吧,如果玉插屏被永远封了存
,为什么今天又会重现天日?”梁媛的问题,让大家重又陷入沉思。
“文件可能是克格勃内部流出来的,苏联解体后,克格勃被撤消,很多原
来克格勃的机密文件流散出来,而从这些文件内容也可以知道,梁云杰去广州
的目的是为了得到这些文件,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至于玉插屏为什么出现,
我不知道,也可能像这些文件一样从克格勃内部流散出来,也可能是别的什么
渠道。”一直保持沉默的韩江推测道。
“嗯,我完全同意队长的判断,不过,还有个最大的疑问,从这七封信中
可以看出,苏联的学者一定通过研究这块玉插屏得到了重要的线索,所以才能
说动高层同意他们来中国科考,那么他们究竟在玉插屏上发现了什么?”唐风
提出了心中的疑问。
“不错,正如唐风所说那几位苏联的学者一定在玉插屏上发现了什么,现
在这块玉插屏就在我们手中,我们也要通过这块玉插屏来解开笼罩在它上面的
谜团,当然,这就要看罗教授的研究了。”
众人一起向罗教授投去了期望的目光,罗教授干笑了两声,道:“你们可
别这样看着我,玉插屏经过这么多年,上面的那些符号,哦,就是唐风说的西
夏文字已经斑驳不清,我现在正在配置特殊的药水,你们想看清玉插屏上的那
些西夏文字,还需要一些时间,至于清理出来之后,能不能破解那些西夏文字
,能不能解开玉插屏的秘密,这就要看我们的运气了。”
唐风听完罗教授的话,扭头看了韩江一眼,两人心里不约而同产生了一个
奇怪的念头:是已经接近了谜底?还是离谜底越来越远了呢?
第十章四扇屏
一周之后,唐风、梁媛、韩江、赵永和罗教授再次齐聚在小楼的密室中,
他们面前的桌上,那件西夏嵌珠宝缠莲纹玉插屏,静静地躺着……罗中平教授
在经过一周的闭门研究后,已经基本破解了玉插屏表面上的那些神秘符号。
罗教授将四张玉插屏表面的拓片散发给大家,介绍道:“从那七封绝密文
件中,我们得知伊凤阁当年在玉插屏表面发现了一些神秘符号,伊凤阁、阿理
克和孟列夫,都认为,玉插屏上的神秘符号就是已经消失多年的西夏文字,并
进行了一些破译工作,可是唐风带回来的这件玉插屏,因为岁月的侵蚀,再加
上后来保存条件不好,上面的神秘符号污秽不清,现在你们看到的拓片,是我
用一种特殊药水,重新清洗了玉插屏后,拓印下来的,算是比较清楚了。”
唐风端详着拓片,:“看来梁老先生早就辨认出这上面是西夏文字,他曾
经对我说过,西夏文字是一种已经失传的文字,一种已经死了的文字。”
“不错,西夏文是一种死文字,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能读懂西夏文字的
人,不会超过二十人,老朽不才,多年学习研究西夏文字,所以有幸能够辨识
一些西夏文字。”罗教授说。
梁媛好奇地打断罗教授和唐风的话:“你们俩就别给我们上课了,罗教授
,既然您能读懂这些西夏文,就快说说,这上面的西夏文是什么意思?”
罗教授笑道:“媛媛,你别着急,要想破解西夏玉插屏隐藏的秘密,你们
,包括韩队长,你们大家还必须听我唠叨唠叨,不说让你们读懂西夏文,至少
也要让你们大概熟悉西夏的历史文化,这样,你们才能明白这件玉插屏的价值
,和他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所以我先要给你们上课。”
“上课?我才从美国完成学业,到这里又要接着上课?”梁媛有些泄气。
韩江一脸严肃地对大家说:“在学术这方面,罗教授是专家,我们都是学
生,而且还是小学生,所以必须要先听罗教授给我们讲课,至于唐风,你在这
方面当然不是小学生,但是我对你有更高的要求,你必须比我们更认真地听,
更认真地学。”
韩江的话,让唐风倍感压力,他开始明白自己在这个团队中的作用和价值
,但是,此刻他也并不知道自己能否达到韩江的要求,特别是看懂已经失传的
西夏文。
罗教授打开幻灯,幻灯片上出现了一座巍峨的大雪山,雪山下,密林深处
,正有一群围着兽皮的人,追逐着野兽,完全一副原始社会的景象。接着,罗
教授便开始了他的讲课:“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项人,曾是古老羌人的一支,在
远古时代,羌人活跃在青藏高原东部,他们在这里创造了西羌文化,党项人便
是西羌部落中的一支,大约在公元四世纪,党项人开始登上中国历史舞台,从
此,党项人就没有停止他们迁徙的步伐。南北朝末期,党项人开始活动于黄河
上游和川西北地区,也就是今天青海省东南部和四川松潘、黑水、北川、茂县
一带。《隋书?党项传》中记载:党项以姓氏为部落,大者五千余骑,小者千
余骑,‘俗尚武力,无法令,各为生业,有战阵则相屯聚,无□赋,不相往来
。牧养□牛、羊、猪以供食,不知稼穑’。这说明,那时候的党项人主要以畜
牧、狩猎为生,还不懂得农业生产,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后来,党项羌逐渐发
展为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八
大部落,其中又以拓跋部实力最强。”
“那么,‘党项’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梁媛好奇地问。
罗教授解释说:“‘党项’这个名字是汉语音译的结果,很可能是古代汉
族借鉴了西北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对党项的称呼,比如蒙古人称党项人为‘唐古
特’或‘唐兀惕’,大量的汉文典籍上也沿用了这个称呼;而党项人则称自己
为‘缅药’或‘弭药’,这个称呼接近藏人对党项人的称呼,在古老的藏族文
献里,藏人就把吐蕃时期,已经迁徙到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党项人叫做‘弭药’
。”
“也就是说这个时期党项人已经从川西北迁徙到了青海湖一带?”唐风追
问。
“是的,这个时期,在青藏高原上,吐蕃王朝崛起,对外扩张,党项各部
落为了躲避吐蕃的侵扰和奴役,纷纷向另一个新崛起的王朝——大唐迁徙,唐
朝接纳了他们,党项人便迁徙到河西走廊和甘南地区,安史之乱后,党项人又
迁徙到了陕北、河套一带,并逐渐在这里定居下来。”
唐风接过罗教授的话:“后面历史我就知道了。”
“那下面就由你来说吧。”罗教授正要考考唐风。
唐风介绍道:“党项人定居在陕北、河套地区后,迅速发展壮大,唐朝末
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党项人的杰出领袖拓跋思恭,带领党项人不断扩充
自身实力,并在镇压黄巢起义中,立下大功,被唐朝封为定难军节度使、封爵
夏国公,并赐‘嵬名’姓,所以,史书上也称西夏皇族为嵬名姓,此后,党项
人逐步据有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遂成一方诸侯。宋朝建立后,施行
削藩政策,宋太宗时,拓跋思恭的后代嵬名继捧,继任定难军节度使;不久,党
项贵族内部发生争夺权位的斗争,宋朝乘机诱使嵬名继捧率族人投附宋朝,并
献出了夏、绥、银、宥、静五州之地,由此,党项民族内部引起分裂,几近衰
亡。这时,在不愿归附宋朝的党项人中,有一个人登高一呼,率领族人逃入夏
州东北300里的地斤泽,自立为王,对抗宋朝,这个人就是西夏王朝的奠基人—
—拓跋继迁。
此后二十余年,党项人在拓跋继迁的领导下,四处征战,开疆拓土,崛起
大漠,不但恢复了原有的五州之地,还攻占西北重镇——灵州。到了拓跋继迁
的儿子拓跋德明执政时期,党项人一面周旋于宋、辽两强之间,一面征战吐蕃
、回鹘,向西扩张,控制了丝绸之路上的命脉——河西走廊,逐步奠定了后来
西夏国的版图,并在贺兰山下建立起未来西夏王朝的都城——兴庆府。
公元1038年,拓跋德明的儿子元昊经过长期准备,去唐、宋皇帝的赐姓,
自称嵬名氏,正式称帝,建立了以党项人为主体的王朝,国号大夏,后世一般
称这个王朝为“西夏”。西夏王朝最鼎盛时,东以黄河为界,西至西域,控制
丝绸之路,南与宋朝以萧关对峙,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大体上包括今宁夏
、甘肃全部及陕西、内蒙古、青海、新疆一部分地区。元昊称帝后,建立一整
套的典章制度,还创立了独特的西夏文字。”
罗教授听完唐风的叙述,微笑道:“唐风,你刚才说的西夏历史很正确,
既然你提到了元昊创立西夏文字,那我下面就来谈谈这已经失传的西夏文字。
”罗教授在投影上打出了一些奇怪的符号,对大家讲道:“幻灯片上这几个奇
特的文字,就是西夏文字,党项民族在元昊称帝前,并没有自己的文字,早年
,党项人游牧于青藏高原上时,因党项语言接近藏语,曾借用藏文字母拼写语
言,而西夏文字的创立,标志着党项民族的文明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宋
史》载:‘元昊自制番书,命野利仁荣演绎之,成十二卷,字形体方整类八分
,而画颇重复。教国人纪事用蕃书,而译《孝经》《尔雅》《四言杂字》为蕃
语。’宋人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说:‘元昊果叛,其徒遇乞先创造番书
,独局一楼上,累年方成,至是献之。’这两段文献记载,是说元昊建立西夏
王朝前,命令其手下大臣野利仁荣创造出了西夏文字,令国人使用,元昊还把
许多汉文典籍,也翻译成西夏文。其实,以我之见,西夏文字并不是某个人所
造,而是在民间逐步形成,最后由野利仁荣搜集整理而成。”罗教授一口气介
绍完了西夏文字的创立。
梁媛盯着幻灯片上的几个奇怪的西夏文字,忽然发问:“教授,我怎么觉
着这几个西夏字有点像汉字啊,但是我就是一个也不认识?”
“呵呵,媛媛,你观察的不错,西夏文字就是借鉴了汉字,演化而成的,
你们看,西夏文字,在结构上,很像汉字,也是方块字,也像汉字一样由点、
横、竖、撇、捺、拐、拐钩等笔画组字,就连书体也和汉字一样,有楷、行、
草、篆、隶五种书体,常使初见西夏文的人,误以为汉字,其实完全是另一种
文字。西夏文字到目前,一共发现了五千多个字,虽像汉字,却无一字与汉字
相同,这反应了党项人强烈的民族意识。我们再看这几个西夏文字,笔画繁琐
,多斜笔,特别是撇、捺笔画比较多,所以才有史书上说西夏文‘类符箓’,
意思是说西夏文笔画繁琐,晦涩难懂,这也为西夏灭亡后,西夏文字迅速消失
埋下了隐患。
西夏被蒙古人灭亡后,西夏文字也迅速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几百年来,无
人知晓,直到清朝嘉庆年间,甘肃学者张澍回乡养病,在武威一座寺庙中,发
现一间紧闭的小房间,问僧人:房内为何物?僧人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