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阴阳师笔记-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钱为权,说到底不都是为了睡更好的女人?现在老哥我说起来也是要啥有啥,但是这辈子,女人的销魂滋味是没体会过,那到底是有多爽多舒服?不瞒你说,我也收了几房媳妇儿,那各个是美若天仙,可是你知道老哥的痛处吗?每天晚上,我都只能趴上去看看,摸摸揣揣的过干瘾,你知道多憋屈吗?你知道老哥我多少天晚上做梦,都梦到自己胯下长枪一杆大杀四方的?这不能人道,这看着肉在嘴巴边儿上却吃不着的感觉,你懂吗?你知道别人跟我说你把花魁娘子一晚上搞的三天不能下床的时候我心里是什么感受吗?所以啥话别说了,这根我续,就算是来上一发,真枪实弹的让老哥我体会一下这人世间最大的快乐,就算死,做鬼,我都承老弟的恩情!”

李莲英说的是声泪俱下,而且也中肯,就是一个为了真的做一次,死都愿意,这郭中庸还能说什么?免不得就叹气道:“那好,这事儿啊,我不好办,但是我有一个故交老友,她可以办这个事儿,你去找他,就说郭中庸让你去的,说明来意就可以了。”

“你的朋友,绝对是了不得的人物,何方神圣来者?”李莲英问道。

“许昌,找陈婆婆。”郭中庸说道。

李莲英当时听到了之后就去了许昌,找到了陈婆婆,在路上李莲英一打听陈婆婆这个人,就大概的知道这事儿是怎么回事儿,这个陈婆婆也是个玄学中人,她的玄学呢,就是一个可以说是邪教的东西,就是男女交合之事儿,而且这个女人精通采阳补阴之道,所以虽然大伙儿都知道这陈婆婆的滋味儿非常销魂,但是谁也不敢真的把这老娘们儿给睡了,这家伙可是下面带了牙齿的。

但是她越邪乎,李莲英就越喜欢,一开始的时候,陈婆婆还死活都不管这个事儿,后来一报郭中庸的名字,嘿,这个陈婆婆还真的认这个账,在李莲英看来,这个陈婆婆,虽然是被人叫成了婆婆,但是这年纪才年方二八,一看竟然是个大美人啊,这么漂亮的年轻女子,怎么就会是“婆婆。”呢?

他一联想,这郭中庸也是个风流人物,他跟陈婆婆的故交,那估计真的是他知道她的深浅,她也知道他的长短的问题了,后来这李莲英就稀里糊涂的有了一个当年还小就被剪掉的东西。而且还非常大,用一句词就是说:“阳物甚伟!”

这下,李莲英把之前对郭中庸的芥蒂都给消除了,这绝对是再生父母,普天之下,能给自己再安个这玩意儿的,真的是唯独郭中庸的老姘头,陈婆婆和郭中庸都没有交代,这事儿李莲英都不敢出去乱说,自己天天在后宫转悠,让人知道自己有了这玩意儿,那还了得?所以这保密工作,自然是做的非常好。

这李莲英别说从许昌走了,有了这东西之后的当天晚上就秘密的让心腹找了七八个貌美的雏儿,算是给自己破掉童子身,这简直就是一顿要把之前亏欠的全给吃回来。

所以,从李莲英从许昌到北京的路上,那一路上自然是风光无限好,等回到家的时候,更是把那几个其实对他满是怨言的姨太太给弄的满地找牙。

李莲英此时,那就是暴发户的本质,但是他毕竟年纪大了,有了这玩意儿,但是身体的其他机能也有所退化,几天下来就腰腿发软,不得不吃补药调理。

但是后来就给出事儿了,为啥?老佛爷之前呢,交了一个德国的男朋友,外国人的大,这是老佛爷亲口对当时还是心腹太监的李莲英的说的,但是李莲英感觉自己续的,那绝对也不小,所以就有心攀比。

最主要的是,他自己变成男人了,但是老佛爷不知道啊,自从这老佛爷吃了龙珠粉之后,那变的是越来越年轻越水嫩,这一天呢,老佛爷沐浴完之后就没有避讳李莲英。

面对这全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变成男人的李莲英竟然起了征服的欲望。这人一念起,其他东西就马上敬了礼。这慈禧太后一看,我操,李莲英你裤裆你藏了长枪要刺杀哀家?

李莲英一急,也藏不住了,这时候,慈禧竟然一把给抓住了,我操,这么大?

一个想要征服,一个常年的深闺寂寞,干柴与烈火,瞬间激情燃烧。

第二十一章书生意气

当然,这些事儿都是外面说的,外面的宫女和小太监都经常的在慈禧的寝宫那边儿听到里面有欢好的声音,等人出来。里面的人就是李莲英,这件事儿的真相,也只有郭中庸知道,但是郭中庸也仅仅是知道李莲英现在在各方面都是正常的男人。甚至比正常的男人都要厉害的多,至于说跟慈禧太后之间到底有没有什么,他不关心,他连自己的官位儿都不关心,还会关心别人的闺房之事?

这个年轻人,似乎到这里,他对慈禧太后的利用就到头了。对,不管是谋害皇亲国戚十三格格,还是愣是忽悠的慈禧太后拿出传国玉玺来养长生金莲,事情到这里来说。都告了一个段落。

十年,金莲到莲子成熟,郭中庸对慈禧太后说的是十年,由此可见,这郭中庸办事儿,是非常有章法的,如果没有说那个龙珠让慈禧太后宽慰起码有龙珠可以延寿三十年,而且自己也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变化,她不可能容忍十年,甚至在这个时间段给李莲英续根,让年迈的慈禧太后重新找到做女人的乐趣,转移慈禧的注意力。或许慈禧还会多想。

但是此时,有龙珠,有一个秘密的情人,慈禧的生活过的也算是乐不思蜀,甚至渐渐的,郭中庸这个人,慢慢的淡出了大家的视野,说到底,郭中庸没有表现出来他自己的政治才能,也不想过多的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去,闹鬼和长生事件。他是主角,一旦闹鬼和长生落下帷幕,他多少有点鸟尽弓藏的感觉。

可是有人不会忘记他,那就是他的恩师张之洞,包括那个跟张之洞打赌的李鸿章,李鸿章是个聪明人,这个人不管在历史上承受了多大的骂名,他总归来说是一个当时绝对的聪明人物,他可以看的出来,之所以郭中庸不参与到政治中,不管是洋务运动,还是说最近这些年轻人搞出来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他压根儿就不上心。

可以说,看透了郭中庸的,张之洞没有,李鸿章是唯一的一个……郭中庸不是不爱国,不是不心系天下,他是认为,无论如何,能拯救天下的,已经绝对不是满清。换言之,郭中庸已经放弃了满清,他想要的,是以自己的办法来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他之所以会在这时候靠近慈禧太后,其实是借慈禧太后而已。

长生是幌子,这个郭中庸编了一个套,让慈禧太后钻了进去。换言之,就是慈禧太后那个精明一世的女人,在被闹鬼吓哭的时候,在心里最脆弱的时候,郭中庸横空出世,之后用是个人都不可能拒绝的长生,瞬间让慈禧太后迷失了自己,对这个年轻人丧失了戒备。

而且郭中庸自己的表现也让慈禧太后对他上心,他如果所有的表现都比较完美,慈禧对他绝对不会这么放心,而刚好这个年轻人表现出来了他最大的缺点……贪财好色。

试问,一个不爱权利,不结党营私,不滥交不贪财的人存在吗?这样的人太完美,会让人感觉可怕,可是郭中庸爱喝酒,爱财,爱女色,多次因为花魁娘子的一夜风流不管对方是谁都能大干一场,绝对的冲冠一怒为红颜。

他表现出来的缺点,年少风流不算缺点,却让慈禧对他放心,这就是个色鬼,男人好色,不是啥问题,慈禧怕的是他连女人都不近,那就是“狼子野心”了。

……所以说,张之洞对郭中庸的看重,是因为张之洞认为这个郭中庸有经天纬地之才,可以改变此时国家积弱的局面,但是李鸿章对郭中庸的看重,是因为这个人或许比他们每个人都看的远,看的很远,远的让这个李中堂都感觉到可怕。

所以,在这边的事情告一个段落之后,郭中庸拜访的第一个人,不是张之洞,不是左宗棠,而是在朝堂之上被他自己痛骂过的李鸿章李大人。这其中,或许就是惺惺相惜之感。

郭中庸来见李鸿章,不是一个人来的,而是带了一个人,要说这是人的话,也不能说是人,只能说大概的可以看的出来,是一个人形状的东西,被一个黑布蒙着。

李鸿章对于郭中庸的拜访,没有说别的,直接屏退了左右,接见了这个自己看着都感觉深邃的不符合自己年纪的年轻人,两人对视,没有说话,各自喝茶,只是笑。尽丰亚亡。

李中堂在笑,郭中庸也在笑。

李鸿章没有想到的是,在眼神的交锋中,自己这个阅人无数的人竟然是先败下了阵来。他放下了茶杯道:“郭老弟所来为了何事?”

“有一事想问李中堂李大人,敢问,恩师张之洞曾说救天下者,唯郭中庸所不能,这一句话,你服也不服,信也不信?”郭中庸看着李鸿章道。

这一句开门见山,这一句说的异常霸气,这一句话要是别人说出来,李鸿章能让这个人再也说不出话来,可以他却不知道,这个本身不应该郭中庸说出的话他却说了出来,话里会有什么意思。

“信。也服。”犹豫再三的李鸿章说道。

郭中庸点了点头道:“那我再问你,满清能安在否?”

这一句话,问的李鸿章眉毛直跳,胆子真的太大,也太多大逆不道,可是他还是不想得罪郭中庸道:“那贤弟以为?”

“我暂且就当李中堂李大人回答了我上一个问题,那么算是最后一个问题,李大人认为,天下百姓的敌人,是满清,还是洋夷?”郭中庸笑着问道。

这时候,李鸿章站了起来,他不想跟这个胆大包天的年轻人说下去了,道:“送客!”

郭中庸却在此时如同自酌自饮一样的说道:“我曾想过,为满清除洋夷,可是我却在想,洋夷走后,天下百姓就不在水深火热当中了?洋夷走了之后,欺压天下百姓的,不就是满清?特权一日在,天下就无一日之天平,李中堂,你说我说的对不?”

李鸿章重新坐了下来,这个年轻人他果然没有看错,他说的话的确是让自己震惊,意识和思想,都太多超前,这让这个出去跟洋人谈判都游刃有余的李中堂竟然不知道怎么接话。

“可是我同时也在想,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天下无特权,百样水土养百样人,那样,恶人怎么治理?我想不通这个,后来我琢磨明白了,这个答案,是我从书中找到的,书里面,上古先民安居乐意,并无欺压,我分析其中的不同,后来发现,这一切的症结所在,竟然是上古天下有仙人。”郭中庸道。

“我更想过,以仙人救天下,但是我最想做的,是要有信仰,我要让仙人重现世间,但是仙人有仙人的规则,更但是我要让世人,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举头三尺有神明,让为恶者不敢为恶,让为善者得有善终,我要让人在做天在看成为事实,我想要的那个社会,是为大同。”

郭中庸说完这句话,李鸿章依旧没有说话,关于大同社会,自古就有贤人指出,可是想跟做,着实是太难太难,郭中庸所想,李鸿章此时或许已经明白了一点。

大同社会啊,大同社会,这谁不想呢?

“可是我知道,我辈读书人,读出了书生意气,读出了一个郭中庸,读出了郭中庸所做的一个春秋大梦,这一切,我都不再想,日后这天下发展成为什么样子,这一切,都绝非我郭中庸一人可以左右,今日之所以跟李中堂说这些,是因为我知道,不管外面怎么说李大人卖国贼,不管怎么说你丧权辱国,我都知道,国家积弱,这绝非你一人之罪,谁人不想所向披靡?我知道李大人心中憋了一股子的怨气,所以今天我郭中庸来,给李大人你一个为天下百姓的机会,给你一个可以有所向披靡雄狮的机会,洋人船坚炮利否?可我华夏,还有一支百战雄狮。”郭中庸道。

第二十二章百战雄师

说完,他拉开了那个黑布,那个算是郭中庸背着过来的另外一个人。李鸿章看到,这是一个兵俑。一个土质的兵俑,看起来是秦朝时候的打扮。

“这就是口中所谓的百战雄师?”李鸿章问道,他注意到,这个兵俑的头上。贴着一张黄符。

郭中庸笑道:“这是我可以说有意,也可以说是无意发现的一个秘密,一个关于先秦帝国瓦解的秘密,关于秦始皇的秘密,我一直在权衡利弊,可是我实在是无法看到这个满目疮痍,我无法看到百姓颠沛流离。我渐渐的发现我错了,老百姓要的或许是一碗饭,可是我一直想给他们的,却是一个金元宝。是我郭中庸读错了书,是我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此时我想赌一次,不管对错。”

“这到底是什么?”李鸿章问道。

郭中庸道:“秦始皇还有一支神秘军队的留下,我已经知道了这个神秘队伍的秘密,并且已经大概的知道了怎么去操纵这支队伍,这绝对是一个足以颠覆整个世界的军队,这个军队几乎无解,之前我就知道它们的存在,但是最让我捉摸不透的,是秦始皇留下这个队伍,到底是想要干什么。我是一个爱下棋的人,更喜欢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感觉,秦始皇是一个不安定的因素,让我不知道他到底想要干什么,所以一直不敢轻易去触碰他,但是现在,除了这一支百战雄师,我实在是想不到办法,可以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天下百姓。而这个,就是我在上一次得到龙珠的行动中,无意之间发现的兵俑。这个东西,你可以称之为阴兵,他有无敌的战力。”

“就凭这个?”李鸿章还是不敢相信,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兵俑,能有多大的能力?

“李大人,你可以找几个你信的过的武夫,高手武夫府内肯定不少,你找几个过来,但是因为这件事儿关系到天下苍生,一旦这个泄露出去,后果我想你比任何人都明白,所以武夫一定要信的过才行,这个东西到底有多么高的战斗力,你一试便知。”郭中庸笑着说道。

郭中庸的话,就是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就知道了,李鸿章这时候心里激起千层浪,自己也曾经无数次的在夜里做梦,梦到大清国有一支无敌的军队,这支军队由自己带领,把自己这些年所受的屈辱,自己这些年的委屈全部都给发泄出来,把那些小看华夏的洋夷彻底的赶尽杀绝!一个不留,让华夏的铁骑,统治整个天下,统治那自己还没有见过的海的那边!

“稍等片刻。”李鸿章说完走出了房间,之后,又回来带郭中庸扛着那个兵俑一起去了一个密室,在这个密室里,有几个人,太阳穴微微凸起,一看就是外家拳练到极致的表现,这几个人跟郭中庸行礼之后,郭中庸笑着道:“你们几个一起打他,不用留手,倾尽全力即可。”

这几个人刚开始一听的时候,看了下这个兵俑还有点生气,他们都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练出来的一身真功夫,有真功夫的人肯定要有一点自己的性格和脾气,让这几个高手对付一个兵俑?这几个人感觉这个郭大人,不会是有神经病发作了吧?但是他们总归是不好表现出来,而郭中庸在这个时候,揭开了这个兵俑脑袋上的黄符。

这一道黄符是道家镇压的符咒,就是镇压之效,揭了这个之后的兵俑,已经不算是兵俑,这个石头人周围的温度似乎都慢慢的降低了起来,几个人这才知道这个郭大人不是调戏他们,这是一个以秘术制出来的兵俑,是活的。

而这个兵俑在开始活动之后,直接就朝着这几个人冲了上去,动作简单,笨拙,可是这几个外家高手却感觉到了压力,因为这个兵俑的一拳头,竟然能瞬间打穿一堵墙!

这让刚才堪堪躲过拳头的那个人出了一身的冷汗,如果不是危急关头感觉到了生命危险躲了这一拳头,他甚至有心在这两位大人物面前硬抗这一拳!

几个人这才全神贯注,可是很快,他们发现,他们的拳头和招式,打在这个兵俑上,并不能伤这个兵俑丝毫,但是一旦他们被兵俑扫一下,那颗是疼,真疼,真他娘的钻心的疼!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公平的战斗,这几个外家高手都要被打哭了,这兵俑完全就是一个战争机器,他不知道疼,但是力大无穷,而且发现,他不是活物,他就可以无限的战斗下去。

可是当着李大人的面,他们又没办法怂,很快,他们就全身挂彩,这还是表面,内在里甚至都有可能受更严重的内伤,就在他们就要没有反抗能力的时候,忽然整个密室之中响起一声巨响。尽丰亚弟。

李中堂手中拿着一把枪,这是西洋的友人送他的火器,防身之用,此刻李中堂手中的枪正在往外面冒着白烟,很明显,在刚才那个紧要的关头,是李中堂朝着那个兵俑开了一枪。

西洋人的火器威力有多大,这几个外家高手肯定知道,就是四面八方通臂拳和铁布衫的传人都没有办法硬抗,可是火器打在这个兵俑身上呢?毫无反应!而这个兵俑在挨了一枪之后,立马掉头去找这个开枪打他的人。

去的很快,李中堂吓的一个趔趄就要蹲倒在地上,这时候郭中庸往前跨出一步,一只手扶住了倒下的郭中庸,另一只手拿着那张黄符,贴在了那个兵俑的额头之上。

李鸿章吓的面色发白,那几个外家拳高手也在这时候跪倒,终于是不在逞强的道:“大人,属下甘拜下风!”

郭中庸看着李鸿章,笑道:“李中堂,现在你信了吧,这是一个无敌的存在,就算是西洋的火器,也没办法奈何他丝毫,你可想而知,如果有这么一支队伍,来到了战场之上,那洋人,还敢自称船坚炮利否?”

李鸿章此时站了起来,抚摸着那个兵俑,如同抚摸自己最亲密的恋人,之后,问郭中庸道:“像这样的东西,还有多少?!就这样的兵俑?”

“很多,很多很多,秦始皇似乎在谋划着什么,在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可能有这种东西的存在,但是我估计,这种兵俑数量最多的一个地方,应该在骊山,在秦始皇陵。数量,估计又数万,甚至数十万计!”郭中庸道。

李鸿章此时已经心潮澎湃,数万,数十万计的,自己几个亲信,可以说,是武力值最高的亲信都无法伤之分毫的兵俑,这代表了什么,这何止是一支百战雄师,这简直是个无敌战力,所向披靡!

李鸿章拉着郭中庸出了密室,这一次,是李鸿章亲自给郭中庸倒茶,道:“郭老弟,张之洞果然没有看错,但是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讲不该讲。”

“李中堂但说无妨。”郭中庸笑道。

“既然郭老弟知道了这个秘密,又以郭老弟的本领,本来可以自己统帅这一队伍的阴兵,打造一份属于你自己的铁血天下,这么重大的事情,你为什么要告诉我?”李鸿章问道。

“志不在此。再说,我懒散惯了,还有就是,人生在世,总要有所牵挂,有所羁绊,我还有牵挂的事情放不下,天下对我来说,不如天下百姓,百姓才是天下根基。”郭中庸道。

此时,权倾朝野的重臣李鸿章,对着这个年轻人跪下,手中捧了一盏清茶,这个老人满脸老泪纵横的叫道:

李鸿章为天下苍生,谢郭中庸!

第二十三章阴兵出

“别,别谢我,李中堂知不知道我为什么一直都知道这件事儿,但是我现在才办?”郭中庸问李鸿章道。

“恩?”李鸿章也在瞬间有点迷茫。要说这郭中庸心系天下苍生吧,为什么在之前的时候一直没有提这件事儿呢?

“因为我不知道这件事儿是对是错,跟秦始皇合作?这件事儿无疑是与虎谋皮,听天命还需要尽人事。我可能是为天下人引狼入室了。”郭中庸道。

说完。他没有等李鸿章说话,就摆手道:“再说了,我也没办法去控制这些阴兵,想要控制那些阴兵作战的话,还需要一个东西,那就是跟传国玉玺用一块玉,也就是同是用那块和氏璧雕刻而成的另外一个玉玺。阴兵虎符,也可以叫他,阴兵鬼玺,有了那个东西。在始皇不出的年代里,才能号令整个天下的阴兵。”

“阴兵虎符在哪里?”李鸿章问道。

“在罗山的仙人洞,这也是我找李大人的原因,罗山做为一个皇家金矿,我想,李大人应该比我要熟悉那里。”郭中庸道。

“我需要做些什么呢?”李鸿章现在却忽然的警觉了起来,因为他有一种感觉,郭中庸这一次,以天下大义给他编了一个套,而这个套,这一次是想让他钻,虽然他不知道以郭中庸的能力。到底还需要算计他什么,但是对人防备,对于李鸿章来说,似乎成为了一种本能。

“去罗山,挖出一口金棺,把那口金棺送到这里来,切记,一定不要打开这口金棺,也不管这口金棺能带来什么,我会找一队伍的方外之人,护送这一口金棺来京城。”郭中庸说道。

“然后呢?那个阴兵鬼符就在那个棺材里?”李鸿章问道。

“我只能说有可能。现在你让我说,我也说不准,毕竟我还在猜测,秦始皇到底想要做什么。”郭中庸道。

说完,他没让李鸿章再说什么,起身告辞,而李鸿章想了一晚上,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他感觉郭中庸的确是想通过自己的手达成什么目的,但是绝对对自己没有什么害处,他志不在此,最重要的是,郭中庸从出道开始,除了收礼不办事之外,好像还没有得罪过任何人。

就连当年那个跟他闹的不可开交的诸葛流云,现在都跟他成了莫逆之交。

郭中庸好像根本就不屑于损害他人。

这是一个做事儿非常在乎规矩,并且要做到完美的人。

……他派人去了罗山,作为一个大金矿,因为近年来的割地越来越多,赔款越来越多,这个金矿正在超负荷的开采。而负责这个金矿的运营的,正是李鸿章的一个亲信。

因为这件事儿事关重大,不管是为了满清,还是为了天下人,还是为了李鸿章自己,李鸿章都要自己跑一趟,他亲自来到了罗山,进入了矿区,暂时歇业之后,找到了仙人洞。

这个地方,有仙人的传说,传说中,以前有仙人在这里白日飞升,至于说仙人是谁,这真的是无从知晓。

这里其实并不是金矿的矿脉,可是李鸿章李大人来到这里之后就下了命令,挖,必须要挖,绝对要挖。日夜不停的挖!至于要挖出什么,李鸿章李中堂不想说,又有谁敢问?

这边李鸿章听郭中庸的话,去了罗山去找阴兵虎符。

可是那边的郭中庸,则离开了京城。他去了哪里?京城里没有人知道,只知道他一个人出了京城,没有跟任何人告假,他去的地方,是巴蜀。在那里,郭中庸有另外一个身份,这是关于他身后的那一朵黑色的莲花。

白莲教,召集他回来,要对他进行讨伐。

作为一个反清复明的组织,郭中庸又是作为最为特殊的黑莲成员,他去京城的任务,是救国,是反清复明,是杀掉慈禧太后,可是郭中庸在去了京城之后,做了什么?

他帮慈禧除鬼,他帮慈禧寻龙珠,他帮慈禧种下金莲,现在,他更要帮李鸿章构建一个无敌的军队。

郭中庸知道,等待他的,是白莲教一干众人的口诛笔伐,郭中庸本来可以不去,也不想去,但是他收到了一封信,一个女人给他的一封信,郭中庸对李鸿章说了,人生在世,不管心有多大,有难免会有所羁绊有所牵挂。

自己日夜牵挂的,何尝不是那个她?

他背后一身黑莲,她的背后一朵白莲,两个人都是这个古老的宗教最为特殊的存在。

他想要做什么,只有她懂。

自己可以终身不回白莲教,但是自己又怎么能不回去救她?

那一日,巴蜀山下,郭中庸一人,骑白马,赤手空拳。

山上众人,一女子被捆以锁链,满身血痕。

“再进一步,我死给你看。去做你该做的事儿,你做你想做的事儿,别让我看不起你!”山上女子大叫道。

郭中庸调转马头,一骑绝尘而去。只留下一句话:“复活刘伯温我不管,她有伤到一根毫毛,白莲教举教皆灭。”

她懂他,他又何尝不懂她?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她说他前进一步她会死,她就一定会死,所以不敢前进一步的他是因为她。

……郭中庸没有救到那个女人,他回到了京城,变的愈发的沉默寡言,但是他在转,他每天都在转悠,围着北京城转悠,他越发的深邃,他几乎没有在家里待一天,每天都在北京城转,有时候在城门,有时候在宫中,有时候在长城。

他有时候沉思,有时候观望。

没有人知道这个年轻人怎么了,就是在慈禧太后那边,他都不能表现出热情出来。他似乎在等,等那个在罗山的李中堂挖出那个金棺,挖出那个阴兵鬼符!

……在罗山的李中堂火气很大,仙人洞一直在挖,挖的非常深的时候,别说金棺了,连个毛都没有挖到,但是修书给郭中庸的时候,他却回答继续挖。尽丰史扛。

他娘的,挖,挖,挖!

挖不出来东西,让我知道你是骗我的,我把你活埋了!

可是最后还是挖到了,挖到了那口金棺,这口金棺之上,刻有九龙,九龙栩栩如生,龙乃至尊,九乃数之极致,这是九天之下唯我独尊的意思,真的挖到了这口金棺的时候,李鸿章才再一次意识到了郭中庸的可怕,在这个地底,都能算到有一口金棺的存在,这一切,到底什么是郭中庸不知道的?

可是另李中堂肉疼的是,这口金棺谁也不能碰,碰的人就要死!

只要碰到,就马上就死,而且是死无全尸!

这时候,九百里加急的郭中庸,派来了一队道士,这一队伍的道士。带来了郭中庸的一道符,这是一道黄符,可是在黄符之上,却没有一个字,没有用朱砂描画的符咒,也算是符咒?

可是令人吃惊的是,正是这一道无字符咒,却让那个暴虐的金棺消停了下来。

道士们抬着这口金棺,为了保险,还缠上了墨斗线,再一次的加急运往了京城。

……从那天开始,一个月内,天下再也没有见过太阳。

一个月的连阴雨。

李鸿章气的骂娘,全天下震惊。

全国各地,到处出现阴兵借道。

那是一队伍又一队伍的阴兵,白天也要出境,似乎要征伐天下!

阴兵在汇聚,汇聚的地方,则是北京城!

为首的那个人,身骑一匹黑马,满身的黑色铠甲,如同清朝之人,他一手持青铜剑,一手拿一方正玉玺。

本来要以阴兵救天下。

此时阴兵却先霍乱天下!

郭中庸,你到底所做为何?!

第二十四章剑

实际上在这些阴兵大规模的出现借道的时候,很多人就意识到了非同寻常,但是谁也不知道这些看似是兵俑的东西到底是什么,而且出于似乎是对鬼神的敬畏。没有人敢真正的跟这些阴兵决战。

阴兵行进至洛阳,天下僧人归于少林,那一群身披袈裟头顶戒疤的老和尚,带着一众小和尚挡在路边。这是第一次有人正面的出现阻拦阴兵的行进,天下武功出少林,做为正道的魁首,他们站了出来。

在路上,一大群和尚念着阿弥陀佛,手持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