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孩子向前冲-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京啊,每次见面我都给你重复一大堆道理,天南海北的神聊,有时我觉得我像个长舌妇,你烦我了吗?”
“可能吗?爸爸,有几天听不见你的唠叨我心里怪痒呢。”
“我听人把你称为神童。”
“‘神’,代表着无所不能,‘童’,年龄小之意。‘神童’,意味着小小年龄本领大,而我神在哪呢?现在看我的未来还是一个未知数。这个‘神童’二字我可消受不起。其实我一直为我的体质骄傲,在新华书店因为挑选一本有用的书很费时间。在挑选时,有些书中的内容或多或少对学习都有帮助,要是全买过来要花很多钱,所以我只能尽量站在书架下看,有时站上5小时也不觉得累。这段时间我可以浏览几十本书中有益的内容。”他自豪地说着。
“每个同学都有这样的毅力,但很多同学身体承受不了长时间站立读书的劳累,这是你从小积极锻炼身体得到的回报。”我激励着。
“这是功夫。”王京附在我耳边悄悄地说:“爸爸,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
“小时候,我用帽子捉蜜蜂,你喊我,我一着急把帽子戴在头上,结果蛰了个大包。我当时解释挨蛰的原因是蜜蜂嫌挤了。可是我发现并不是每个蜜蜂都有毒针,那种尾部呈圆形的蜜蜂没有蜂针。”
“臭小子,小儿科的秘密,你知道你从上初中玩坏了多少块表吗?”言下之意是斥责他贪玩。
“质量不好。”他狡辩着回避着问题的实质。
“打火机借我用一下。”我伸出手做索要的姿势,这样说话的意思是我虽然不从正面管他玩打火机,却要提醒他。
“不抽烟要打火机干什么?咦,你怎么知道我有打火机?”
“我能掐会算?”
“又是谁做的好事告诉你的?前几天上物理课做实验,老师要打火机,我慷慨的解囊相助,却引起同学们哄堂大笑,还有好事者询问我兜里装打火机干什么,其实他们应该谢谢我,是我给了全班同学方便。”
说完掏出打火机摆弄着:“爸爸,这不会交公吧?”
“不会,我只是随便问问。你还记得你为了摘一朵河边的小花,脚下打滑掉进水里吗?还记得小桥上捞鱼,头朝下摔下水吗?”话里又流露出你从小是很贪玩的。
“没有哇,您记错了吧。”
“无赖,顽童。”
“我要有周伯通的本事就好了。”王京羡慕地说了句。
“哎,你不说我还忘了提醒你了,别再看梁金古了,高考都进入倒计时了。”
“行,暂时不看了。”
“爸爸,”他把脚举到我面前:“这鞋质量太差了,您看看还得麻烦您给我买双鞋。”
“行了,别给自己开脱了,记住下次再踢足球一定脱掉鞋子。”
他听出我拿他打趣,脸上多了不好意思的神情,我赶忙换了一下语气委婉的说:“天气冷了,地面太硬,摔一跤会很痛,这段时间就不要再踢球了。”
“嗯,暂时不踢了。”
望着儿子稚气中带着几分成熟的脸,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又驱使着我说下去:“你知道吗?拥有数百亿美元资产的比尔·盖茨表示他留给家人的财产不会超过一亿美元,因为他和妻子梅琳达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毫无意义的生活。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颇具魅力的人物,近百年来许多豪杰人物都对他顶礼膜拜,他就是晚清的柱石人物——曾国藩。他说:天下凡是官宦家族,往往至多一代人便享用殆尽,其子孙后代也开始骄逸懒散,继而放荡不羁,最终走向堕落,能延续一两代是很少见的;巨商富贾家族,勤俭的能延续三四代;农耕读书家族,谨慎朴实的能延续五六代;尊敬长辈,与人友善的家族,则延续十代、八代……庆幸我们是农民,没有生活的优越感,但我们有友善的家族。这样的背景是你以后成功的本钱。好了,今天的课上完了。”
“完了?”他打量四周,调皮地把脸凑到我眼前。
“走吧,去买鞋吧!不管怎样我们作庶民的也要穿鞋呀。这次我要给你买个大些号的。”
“为什么?”
“鞋大了脚在里面不受压迫,血液循环不受阻滞,所以穿着暖和。你穿着它踢足球时鞋跟球一起飞出去,能达到节制你的目的。”
“哈哈哈,臭爸爸,故意害我,惟利是图。”他嗔怪道。
还在儿子很小时我就要让孩子读懂“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道理。
在我的孩提时代,饱经沧桑的母亲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话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汁泥。稍微懂事了,知道母亲在感叹“虾”的悲哀。
我想,我不就是一只小虾吗?生活在生物链的最底层,无可奈何吃着赖以生存没有营养成份的汁泥,苟延残喘。我抗衡过,努力过,为之付出了青春年少,到头来还是输多赢少。我感叹自己生命的弱小。
虎年降生的儿子使我感叹之余,也使我对我生命的延续充满了希望和幻想。墙上多了一只斑斓的猛虎在傲视苍生,随儿子我由小虾变成了一只兔子(属相兔),虽然生活在生物链的最底层,但是生命的长河中我学会了生存的最基本的本领,懂得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哲理。这个法则虽然不能改变自己,但我可以想办法让儿子读懂。我知道在我的家族中,在父辈记忆中,还没有一个人让后辈感到自豪。但我始终坚信后天努力的作用,我知道华生的话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
“给我一打健康而体形健全的婴儿,给我一个专门的环境培养他们,我保证从他们之中任意选出一个,都能将他们培养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当然还有乞丐和小偷,而不论他们的才能、爱好、能力、禀性如何,也不管他们的祖先是什么种族。”
我把它铭刻在心里,时刻激励着我把自己仅有的一点生活阅历和体验,一点一滴地在每个星期日送给儿子。
我在儿子的作文中看到了他的座右铭。
《我的座右铭》
“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这是我的座右铭,它让在我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锲而不舍,它使我在人生路途中始终以饱满的激情去汲取知识。
滚滚长江东逝水,时光荏苒,蓦然回首已九载。这九载在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而对于我来说,却是交织着痛苦与欢乐。三更烛火五更鸡,正是我埋头读书之时。盛夏中午骄阳似火,也是我汗流浃背,获取知识之时。冬夜漫漫,每晚与书相伴又如何不苦?谁不知冬夜酣睡的惬意与舒爽?但我知道我虽然雄心万丈,但还没有学会“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本领,今天的苦是为明天的甜,人一生不能苦一辈子,但总要苦一阵子。
尽管苦,但无悔。每当攻克一道难题,我都会欢呼雀跃;每当背下一首小诗,我都会愉悦非常。并非我这人易于满足不思进取,而是我知道知识本身即是对辛苦求知的最好回报。
苦还未尽,甜亦未尽,已步入高三(据称这是黑色的时期),我丝毫没有胆怯也从来没有感到迷惘,因为“有味诗书苦后甜”。于今而言,这甜就是高考的成功。但我深知高考亦不过是一次考试,我生命中还有很多空间让我拓展和超越。我现在所学的,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是永不贬值的。
人往往在怯懦时才搬出“优越感”来护痛。其实,应该教会孩子正视“痛”
超越“痛”,护一阵没用,那痛楚之处会无休止地泛滥,泛滥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一个人习惯了靠“优越感”来达到心理平衡,更是有百害而无一益。这种情感调节模式,可能使我们难以摆脱与身俱来的惰性,永远燃不起生命的激情,把父辈留下的江山搞得一败涂地。
——莫沫
38、临行喝爸一碗酒
九年漫漫的学习期,终于要有个结果了。虽然人生的路还长,但高考毕竟是个转折点。我的内心越来越紧张,但在儿子面前,我却表现得越来越从容,越来越轻松。我知道,一个人心灵的力量来自于信念和激情,这些王京已经有了,他只需要把平时积蓄的能量释放出来。
“再过一个星期就高考了,考不上没关系。你今年刚十五岁,咱有的是时间,不行就重来。还是那句话,‘考不上更好,能和我多玩一年。’”我知道是该说这句话的时候了,因为他毕竟是孩子,说早了容易产生懈怠心理,有明年复明年的念头。而现在到了关键时刻,需要镇静,这时说这句话就是给他“减压”。我跟他共同设想了可能出现的结果和对策,让他心里有数,做好了面对失败的准备,同时也让他知道父母能高兴地接受这样的结果。
“别安慰我了,爸爸,你的心意我明白,你是让我轻装上阵,可无论如何我面对的是高考,我也知道此时心理因素尤为重要,也知道你常说的‘视敌方如草芥’的心理战,但是我还是有些心浮气躁。”
“人是有思想的,心理变化是正常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僧人,但一生能参透佛法,悟透佛理,达到最高境界的不多。充其量无非是清心寡欲,但‘寡’字就是少的意思,并不代表没有,何况我们这些滚滚红尘中的凡人呢?”
“准备送我什么礼物啦,爸爸?”儿子知道我要送他东西。
“将士要出征了,喝碗临行酒,壮壮英雄胆!”我递给他一本小册子。
《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那来的?”王京惊喜地问。
“我去了北京,瞻仰了毛主席纪念堂,这是在门口买来特意送你的。这首词,写景,纵横数千里,大气磅礴;议论,上下几千年,旷达豪迈,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的伟大人格。”我看着王京说。
“这是毛泽东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写的。”王京补充着。
“看看这些描写雪景的句子,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真是一代伟人呢。”
“词里评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王京眨了眨眼睛又说:“这几位中国历史上的伟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铁木真。金庸的《射雕英雄传》中长春真人邱处机被成吉思汗邀请,随蒙古大军在中亚、波斯的广大地区纵横驰骋,那可真叫气吞山河!只可惜蒙古兵太残忍了,正如邱处机诗曰:‘十万兵火万民怨,千万人中无一二留’。”
“马克思也对那段历史作了评价。”
“他怎么说了?”
“人类历史上的黄祸。”
“其实金庸的书还是可以看的,《射雕英雄传》中把郭靖、杨康写成了《水浒传》中梁山泊的后人,连名字也让人们体味‘靖康耻’那段历史,很自然地联想起岳飞的诗《满江红》,想起了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
“说了半天又被你套进去了。原来你还在看金庸的书,还要说服我同意。”我一下子明白了王京这段话的用意。
“爸爸,我没看,已经答应你的肯定会算数,这点定力我还是有的。”
“我这儿有一盘带子要吗?”我问王京。
“什么带子?”
“《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
带着我“豁出去了,不行明年再考”的嘱咐,带着我“如果明天有时间,我来考场外等你,没有时间就不来了”的轻描淡写,王京走进了考场。
其实九年漫漫的准备期终于拉开了战幕,和许多考生家长一样,谁能不急呀!谁没压力呀!
考完一科的王京走了出来:“爸,怎么有时间来?”
我赶忙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过去,然后问:“吃什么饭?”
吃饭中我讲着小儿王凡每天怎么游戏调皮,讲着听来的故事笑话,一副对考试心不在焉的样子。
吃完饭,带着一身的轻松,王京又走进了考场。
39、我们必须尊重他
王京的志愿表上只填了八个字“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面对所有人诧异的目光,他仍然坚定,因为他的梦想只有一个,从来没有变过。我和妻子商量,也许他的想法不太现实,但是我们必须尊重他,这是他自己的决定。
2001年高考结束了,众多高三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在轻松一刻后,接下来是饱受折磨与煎熬的等待高考成绩的日子。
等待的心情不言而喻,我每天的言谈话语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意在让王京“减负”。
高考成绩在漫漫等待中下来了。
“爸爸,647分。”听着这不太明朗的声音,我看出他不高兴的样子。
“去年获得的全奥赛一等奖加10分,657分。”我若有所思,然后激动地说:“这成绩比我想象的要高,填志愿吧。”
“就填一个清华大学。简单、利索、省事。”
听了儿子的话,我笑着摇摇头:“这个成绩去清华?险。何况还是热门的计算机专业,再填个别的专业吧!”
他摇着头。
“不填了?第二志愿院校也不填了?”
“对,孤注一掷!”
他回答得很干脆。
也许这个凭自己意愿所作出的重要决定,是体现他人生最初分量的一个决定,这个决定把周围的人惊呆了。
“不可思议!”“无法理解!”“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周围的人发出议论。
对众多的考生与家长而言,填志愿是一件棘手的事情。面对着“保守、保守、再保守”这填志愿的首要原则,面对着王京志愿表上的斩钉截铁,最后校长发话了:“你报清华,只有百分之几十的希望,何况又是热门专业,你这样填要考虑清楚啊!”班主任吴丽华老师也沉不住气了:“希望不大!”
对王京而言,只要自己尽力了,哪怕输了也无悔。今年不行,明年重来,有志者,事竟成。做了这么多年的清华梦,一种执著的信念让他做出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重要决定:“爸爸,我就这样填了。”他倔强地说着,脸上透着坚毅。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中,志愿表上依然是郑重其事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也许他的想法是不太现实。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必须尊重他,这是他自己的决定。”我和妻子商量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填法无非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录取,一种是复读。为了给未来的结果留下伏笔,我用计算机打印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几个大字贴在墙上。我深知即使失败,作父亲的首先不能乱了方寸,我努力地用心表白自己,既是未雨绸缪,给他留一条退路,也是对他的支持,告诉他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是他的坚强后盾。
尊重孩子,因为王京父亲有人文关怀。孩子是独立的生命,不是家长的附庸。有很多家长想不通:我生了他养育了他在他身上倾注了心血,结果他不属于我,他属于他自己,这不是赔本买卖吗?如果你一定要把生儿育女当成投资,对回报看得很重的话,也没人敢剥夺你的权利。但我得给你提个醒,千万不要忽略了另一个生命的尊严。
——莫沫
40、我希望你背叛
我们家祖祖辈辈是农民,但我不喜欢干农活,也从不让儿子拿农具,体力劳动的价值观在我的意识里是很淡漠的。在我看来,种地只能维持我们半饥半饱的生活,那从牙缝中剩下的钱,攒到今天也不够儿子读高中。所以当初我宁愿在家坐着等天上掉馅饼,但这种等待不是不采取行动的等待,而是在思考,在等待机会,寻找出路。当我行动的时候,不种田导致的饥不饱腹能作为一种压力,逼着我更加努力地去改变现状。
填完志愿回到家的王京清闲下来,反倒觉得无聊。
“如果从此以后无学可上,你会有什么感觉?”我问王京。
“时间长了,无法想象,可能会很空虚的。”
“整个学生时代可以说是高三最苦吧?”
“同学们把每轮复习称作‘再从头收拾旧山河’,虽然苦,苦中作乐也是一种锻炼,只是玩的时间少了。”
“哥哥在学校还想家吗?”小儿也过来凑热闹。
“每次刚到学校想,过几天就好了。”
“话说反了吧?”
“没有,回校第一天最想。”
“爸爸,听奶奶说你长这么大没干过什么农活?”王京调转了话题。
“那是你奶奶骗你们呢。”我一本正经地说。
“奶奶才不骗人呢,快承认了吧。”
“奶奶还说你不热爱劳动。”
两个儿子还是从我的脸上看出实情来了,其实在生活中他们对我的“懒”早已心知肚明。
“我不愿意干农活是和我的文化程度有关的。因为一个字不识,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安于现状,觉得干农活是理所当然。文化水平再高些,就不甘于每天日晒雨淋,铲那两亩地了。但又不能够彻底跳出农门。像我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文化程度,是最让人困惑的。虽然偶尔能让人豪情万丈,但面对社会上巨大的反差,也常让人发出感慨,心理失衡。所以有了这点可怜的知识,反而让我尝到了自卑和自怜的苦头。
“穷则思变,我决定弃农经商。可在农村,一个农民让土地荒芜,那是很丢人的事。全家人不理解我这样的决定,村里乡亲的嚼舌总是提醒我,要另想办法养家糊口。有时我觉得这种嚼舌其实是一种让我改变现状的反作用力。
“在我看来,种地只能维持我们半饥半饱的生活,那从牙缝中剩下的钱,攒到今天也不够你读高中。所以当初我宁愿在家坐着等天上掉馅饼,但这种等待不是不采取行动的等待,而是在思考,在等待机会,寻找出路。当我行动的时候,不种田导致的饥不饱腹能作为一种压力,逼着我更加努力地去改变现状。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它不但用于军事,在生活和学习中也能让人受益匪浅。只可惜呀,因为肚里墨水太少,总是让我在生意场上犯低级的错误。
“其实刘邦在一定程度上害了我,他的思想让我东施效颦,亵渎了我的个性,使我背上了‘不热爱劳动’的‘美名’呀。”
“又编了,又白话了,怎么是刘邦害的你呢?你自己懒,还为自己找理由。”王京笑了笑用话打击我。
“爸爸说了,孔子也不热爱劳动,该不是孔子也害你吧。”王凡也在一旁帮腔。
“我有事实根据。”说完我翻箱倒柜把书找出来递给王京,他读着:
汉高祖刘邦出生于一个平凡的需要用劳动来维持生活的家庭。劳动是刘邦从小就必须无休止地去做的事。面对农人都为之拼命努力的生产劳动,面对自己手中日日摆弄的农具,他的心里并没有产生多打一把粮的愿望。相反,他厌恶劳动,不愿生产作业,或者直截了当地说,他青少年时期的主导心理便是逃避劳动。能使刘邦逃避劳动的可能无外乎以下两种:或成为一个有钱有田的豪绅,对他来讲颇有些可望而不可及;或成为一个免受劳作之苦的统治机构中的一员,很明显,这是最快最便捷的途径。刘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当了一名微不足道的小吏。尽管如此,毕竟满足了他逃避劳动的愿望,在心理上得到了暂时的满足和慰藉。
但这种愿望的满足,并没有给刘邦带来更多的快乐,反而加重了他心灵上的另一种阴影。过去,父母就责怪他不能像其兄刘仲那样多置产业,善于劳动。当小吏后,他同样不能满足父母的愿望,因而他需要证明他存在的价值,要和胞兄一较高低。他有这样的需要和动机,并常以要干一番大事的语言表现出来。这种需要的动机,实际上是对自己心理缺欠的一种补偿。
但是,这种可以用多种方式来满足的脆弱的动机还不足以激励刘邦去奋斗和拼争,他还有更强烈的动机,并强化为他的人生理想。这样的动机才促使刘邦舍生忘死,锲而不舍地去追求。这种强烈的动机造成了他心理上的强烈的不平衡,而一旦这种动机以目标实现的形式得到了满足,那么,与此密切相关的其他一些心理失衡就能一同得以消失。这就是说,刘邦在与父母兄弟关系中所产生的心理失衡状态,在他心理的主导方面激励下形成人生理想,以后得到了调整。
刘邦人生理想目标的初步确定,是从他见到秦始皇出行的那一刻开始的。《史记·高祖本记》记载:高祖尝游咸阳,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呼,大丈夫当如此也!’刘邦的志向果然不小,他就是想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而且在他的理想模式中,‘大丈夫’就等于皇帝。这对当时身为草芥小民的刘邦来说,的确可以说是惊人之语,狂妄之想了。但是,成为一个‘大丈夫’或者说当皇帝,确实激励着刘邦百折不挠的去奋斗。
刘邦从青少年起就不爱劳动,就好说“大言”,而他逃避劳动的方式就是设法出人头地,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看完了吧,我没有白话,没有胡诌吧?有些地方就是实在,也不无道理。”见王京已经看完,我开始发表评论。
“就算是吧。”王京边说边点头,表示赞同。
“算你赢了。”王凡也附和。
“虽然我没有创出一片天下,天可怜见,给了我一双儿子!”我激动地说着,按妻子的话说“又给儿子上政治课了。”
“其实‘穷农民’也是一种优势,也是一种特长。你们应带着这种遗传,以最大的决心和最顽强的毅力去克服缺陷,去吃苦,去挑战极限。在一本书上我看到过: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科学家。一、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二、穷得不再怕穷的平民子弟。三、因为各种原因而陷入绝望的人。因为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家,秉承‘独立之意志,自由之精神’是很重要的。”
哥俩认真地听着,点着头。
“时光如箭,你们都这么大了,总有一天要走出这狭小的天地,看到外面广阔的世界。”
话说到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叹息:“爸爸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什么故事?”
我停顿了一下,故意卖关子。
“快讲。快讲啊!”儿子催促着。
“讲永远让我记忆犹新的,在我记忆里最悠远最深刻的故事。”
“我就愿意听那个时候的故事。”王京激动地说。
小时侯,食不饱腹的我,每当母亲烧火做饭时,总是蹲在灶膛边守望着。一天,阵阵烤肉的酥香令我垂涎欲滴。
“妈妈,火里面埋的是鸟还是蚱蜢?”妈妈也不答话,关上门,随后伏下身子,拿火杖在灶膛里扒拉着,未尽的火里是一只被烧得肚子膨胀的大老鼠。
“能吃吗?”饥肠辘辘的我经不住香味儿的诱惑,还是这样问着母亲。
“小声点儿。”她起身从门缝往外看了看:“别人听见会馋的,跟你抢的。”
长大了的我,渐渐明白了,灶膛里烧的鸟、鱼、虾、蟹,可以公开吃,那些被当地人禁忌的,如蛇、老鼠、猫、青蛙等必须要偷着吃,否则,被人看见则视为异端。按母亲的话说,“被人笑话死了”。尤其是在鸡犬相闻的小村,宁可饿死也不能像妖怪一样什么都吃。
“老调重谈。”王京说着,但还是认真地听着。
“别插嘴!”弟弟用教训的口吻斥责哥哥:“不然的话爸爸又要吊我们的胃口了。”
看我停了下来,弟弟打了一下哥哥的屁股说:“都怪你!”
“那时侯的动物、昆虫很多也很容易捕捉。母亲养了一头猪和几只鸭子,还有随我们姐弟一起进出家门的大黄狗。当我们带着战利品返回家时,好事的乡邻总是爱问:‘这些能吃吗?’我们就按事先商量好了的回答:‘青蛙是给猪的,蛇是给鸭的。’我们饿呀,情愿做猪做狗。现在想起来惭愧,但无论如何在那个年代我们独享着天赐,身体里补充了动物蛋白。”
“还是奶奶伟大,把这些当时人们观念中喂猪喂狗的美餐不失面子地填到你们肚子里。听说咱们这有个风俗:吃了猫肉背叛祖宗。”王京插话道。
“我希望你背叛。”我深情地看着他,意味深长地说。
“哥哥,咱们还有什么东西没吃过?”听着我们的对话,王凡忍不住问。
“天鹅肉。”
显然王京早已明白了我“背叛”的含义。
“它是保护动物呀,吃了也违法。”弟弟眨着眼,绷着脸。
“我就是要吃天鹅肉!”王京一语双关地说。
“别吹牛了,咱们这儿天鹅、仙鹤什么都有,你敢捉呀?”
“敢。”王京故作一副认真的模样,猛地抱起弟弟在脸上轻轻的咬了一口,哥俩亲昵着。
“哥哥,今年春天你吃到白茅蒲黄了吗?”
“吃到了。”
“那是我让爸爸带给你的。”
“谢谢小弟,”说完又抬起头来:“爸爸,每当吃到咱家的这些东西,我总是想起童年的故事,有海边也有蜻蜓,有迷藏还有鸣蝉,有一望无际的原野还有老牛和老农……”
他随口吟着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是啊,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能给人以鼓励。的确,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真的想到小草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一场大火之后,第二年春天,那顽强不屈的小生命又伸出了地面。
“谈谈在校学习的感想。”我看着王京说。
“嗯,我认为我有一个好习惯,比如说思考一个题目的时候,有的同学只知道往一个方向想,想不通也想,而我想不通就换一种方向想,换个方向后可能也是错的,但错有何妨,多换几种,总能找到对的。其实这对提高思维能力是有益的,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班学习好的同学,除了写字‘快’,在思考问题上也特别大胆,各种方向都敢想。”
看着我鼓励的目光,王京又接着说:“还有定力的问题,比如有的同学课堂注意力是30分钟,我能坚持一小时。我们班有的同学写作业、看书,时间长了就厌倦了,这方面我感觉到比他们的能力强。其实中学时光,正如常说的是人生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线,我们如果不好好体验,真的太可惜了。”
听着王京成熟中带着几分幼稚,却不乏幻想的议论,我想这种意志和毅力是在从小到大的玩中形成的,是“魔鬼训练”的结果。正如他说“玩就痛快地玩,学就拼命地学”就是这种性格。
和王京一起走过了这段风雨历程,天晴之后,我就要体味“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了,再以后恐怕只能“独钓寒江雪”喽。
41、把到嘴的天鹅肉吐出来
“我还是想读计算机专业。”王京礼貌而固执地回绝了清华的录取。虽然已经有了足够的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