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那时汉朝-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脑袋太次,除了音乐,啥都不会。

这时,刘姡Ъ晕耍孟褚裁涣似⑵K皇前诎谑郑档溃骸氨鸬亩疾挥枚嗨盗耍辖舾曳湃耍盟抢瓷习唷!

刘姡ё詈笳饣埃档糜衅蘖Γ匀刺醚燮ぶ碧J珊拖襞桑孟袷乔虺≌蚨菲趁娑妓浩疲槊娓鞑还耍衷诹鯅'这个愣头青却说放人?放人不等于放虎归山吗?这怎么行,这绝对不行。

这时,刘姡低昊熬妥呷肆恕J粤交安凰担北汲鋈ィフ掖笏韭硎犯呱桃椤A┤松汤匆槿ィ故悄蔷浠埃蘼廴绾危荒芊湃恕T趺此捣鯅'不放人,他们又想好了一招好计。

这招好计,就是继续忽悠。不过,石显前面已经忽悠过刘姡б淮瘟耍獯温值酱笏韭硎犯叱龀×恕

史高去找刘姡福诰臀实溃骸疤当菹孪肴弥芸坝肓跸虺隼瓷习啵俊

刘姡В骸笆茄剑胛视形侍饴穑俊

史高:“当然有问题,没问题,臣也不敢来找陛下。”

刘姡В骸吧段侍猓俊

史高:“陛下可否想过一个问题,您是刚刚即位,权威未立,以铁腕手段将周堪与刘向下狱,事实上对您是很有好处的。您如果现在将他们放出来,结果是百害而无一利。”

刘姡萌缭莆砝铮恢犯叩降紫胨瞪叮鲎叛郏绦热思野鸦八低辍

这时,史高慢悠悠地说道:“陛下将老师治罪,本来天下人都以为陛下铁腕无私,这是好事。但是您无罪释放他们俩,等于向天下诏示陛下抓他们时,是犯了糊涂的,那不就陛下的光辉形象给损了吗?所以,臣下认为,为了陛下无上完美的形象,干脆一不做,两不休,就将他们治罪,罢免他们。以此说明,陛下没有过错,那不是一件挺美的事吗?”

刘姡源娌还挥茫税胩欤沼谔隽说忝纪贰K肓讼耄坪醮笏韭硎犯咚档煤苡械览怼J虑榉⒄沟浇裉欤楦降锥际撬郧巴道凉龋焕碚氯堑幕觥0词犯咚担头胖芸暗热耍扔诔腥献约河写怼N裁从写恚思铱赡芑嶙肪康降祝庋幕埃蛞话阉系拙莱隼戳耍墙此乖趺椿欤

刘姡П皇犯呷屏思溉Γ加械阍瓮纷颍衷诨故遣恢较颉2还芸炀湍枚酥饕狻桶创笏韭硎犯咚档娜プ觯襞扇寺砣樟恕

果然,刘姡砩舷铝艘坏磊Z榇笤家馑既缦拢呵敖敉ǖ嘉野四辏挥凶锕还兀先思沂翟诶狭耍且淞ρ现厮ネ耍晕揖龆ㄈ盟诵荨V芸昂土跸蛄┤耍蔷筒缓靡馑剂耍宦杀嵛矫瘛

上半场就此结束。吹哨,休息。萧望之等球员,全被红牌罚下场,这样的话,下半场根本都不用比了,直接以史高与石显胜出。但是,这时刘姡в址⒒傲耍热绦环O鲁〉目梢栽偕铣√咔颉

夏天,四月。刘姡Х庀敉啬诤睿嬗凹喽焦伲ǜ轮校一箍鲇糯跫停扛舭朐抡偌敉淮巍

接着,刘姡в纸芸坝肓跸蛞步猩铣×恕A鯅'准备让他们俩,都去当谏大夫,但是史高和石显一起站出来抗议,于是只好改命为中郎。

刘姡潜咀庞岩甑谝唬热诙木瘢沼谟纸敉热私猩铣。急赶掳氤〉那蛉5牵鯅'看来看去,突然发现心里特不是滋味。

不为别的,而是萧望之这边的势力太弱了,他心里难受。于是他就想,要不要给他的萧老师喊加油呢?

刘姡ё急父敉邮裁从湍兀克党隼矗赡芑嵯呕狄桓鋈耍歉鋈耍褪秦┫嘤诙üR蛭鯅'准备要做的事,就是想请萧望之出来当丞相。

刘姡胂敉必┫啵唤鍪且蛭橇┕叵堤膊皇撬蝗恍难闯薄J率瞪希缭诹鯅'老爹刘病已时代,刘病已就认为萧望之是个相才,想让他出来当丞相。

但是,丞相只有一个,萧望之要上来,就等于于定国要下台。这还不是可怕的,萧望之一旦紧握权柄,史家及许家外戚,石显等人,他们还怎么混?

于是乎,当萧望之准备要当丞相的消息传出时,整个长安都沸腾了。从宫里到宫外,到处都是咬着牙恨得咯咯响的人。这些人,除了外戚及宦官的人,还多了于定国那拨无辜的人。

暴风雨就要来了。

石显知道,上天还欠汉朝一场死战,暴风雨迟早要来。但是,这次他们却一反常态,不是主动进攻,而是等待萧派人马出招。

果然出招了。这次,萧派三大高手一致认为,要摆平大司马史高,先搞定石显。很简单,这个大宦官才是阻拦他们,主持所谓正义之道的巨石。于是此次出招,目标很明确,就是直奔石显而来。

这时,老天似乎觉得啥瞄头不对,突然来了一场地震。地震不久,就有人给刘姡У萁涣艘环飧孀词椋桓嬲哒鞘浴8孀茨昴暧校员桓妫涫狄裁簧镀婀郑皇瞧婀值氖牵孀吹木谷话咽院偷卣鸪兜揭黄鹚凳铝恕

告状书的意思大约如下:汉朝发生地震,明显针对邪门的石显,而不是针对另外三个孤寒的老人。皇帝只有把石显罢掉,天下才会清静安宁。否则……

很显然,这是一个有来头的有靠山有背景的人,不然他不会牛气哄哄地,要跟石显顶牛。三个孤寒的老人,说的正是萧望之,周堪及刘向。这封告状书是他们写的吗?不是。告状书落笔处,署上名字的,是一个陌生人。

在今天人看来,把地震说是某坏人所致,纯属扯淡。但是,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绝对不是扯淡。古人信天,崇拜天命论。在当时人眼里,天是个无所不能的,脾气与情绪都不怎么稳定的老人。人间太平,苍天在上,看得舒服,或许会降祥瑞;如果祸乱四起,老天都看不过眼时,就会发脾气,或地震,或洪涝,或干旱,以此做为警示。

我认为,古人没有错。在一个没有信仰的世界里,保持对苍天的敬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信仰。不过,告状的人也应该知道,汉朝一切公文多数都是先经过石显,然后才到刘姡掷铩K裕敫媸裕跃褪堑谝桓龆琳摺

石显认为,这告状书,说白了,就是一封挑战书。不过,这状告得好,正得正是时候。因为告状信里,没有说明白石显是怎么引起地震,也没说明白,为什么地震跟萧望之等三人无关。

既然没说明白,那就抓来问个明白吧。于是,石显马上把告状书交给刘姡Э矗缓笏档溃飧孀吹娜擞械阈懊牛赡苁鞘苋酥甘荆寄辈还臁K裕匦胂茸ダ瓷笪省

刘姡б惶灰饧剂恕

石显认为到底是谁搞的鬼呢?事实上,这人具体是谁,他心里早有底了。如果没有猜错的人,指使别人告状的人,应该是刘向。

事实证明,石显的政治嗅闻是灵敏的。他派人去把告状的抓来,一看,原来这人是刘向的亲戚;接着一审,那人什么都招了,说那一派胡言的告状书的确是刘向指使他干的。

石显笑了。接着,他立即去见刘姡Вǜ媸虑檎嫦唷U獯危鯅'也保不了刘向了,只好举红牌,赶刘向下场——刘向再次被罢为庶民。

搞定了刘向,还有一个萧望之和另一个周堪。来吧,有啥绝招就通通亮出来吧。

事实上,刘向被废,已经打乱了萧望之的节奏。这还不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玩阳的,萧望之苦无对策,玩阴的,根本又不是对手。所以,以前被动,现在也是真正的被动,一点反攻的力量都没有。

看样子,最好的办法,只能是以守为攻。

这时,萧派又有人上书了。想想也真悲哀,人家史高和石显上书,都是等萧望之休假了,才扑上去的。人家的一切,都做得井井有条,有谋有策。反观萧望之那几个学术大师,没啥策划,个个都是天马行空的浪漫主义者,除了上书,还是上书。

你能上书,石显也不怕,照样接单。他能自信接单,主要他是法律专家,想在你的奏书里,找出几条荒谬之说,那简直是小菜一碟。难道萧望之就不明其中的奥妙吗?

或许知道,或许他们对刘姡Щ辜耐谢孟搿0讯淖⒀涸谝桓鐾纺约虻ィ道脸尚缘拿挥兄骷说纳砩希馐翟谑堑扔谡宜馈9唬獯蜗敉钦宜览戳恕

此次上书的,不是萧望之,而是他的儿子萧伋。萧伋上书,不为别的,只为翻案,翻几个月前的案。

几个月前,周堪和刘向双双被关进牢里,萧望之的案件只是被移交廷尉,没有被抓。但是萧伋认为,在那件事上,萧望之没啥问题,竟在被罢官,太没道理了。所以,现在请求皇上,重审案件,追究有关人的责任。

貌似申冤,实际是要反捅石显一刀。这就是所谓的,以守为攻。

石显不傻,一眼就看出问题本质。他动作迅速,马上就从萧伋的奏书里,找出一条关键性的罪状。

读书人告状,总是要充分发挥读书人的特长,引经据典,口水滔滔。事实上,很多事坏就坏在这个太能写上。这时,石显从萧伋的奏书里,抽出一条引用诗经的话。具体是哪句,我们可是搞不清楚了,不过石显搞得很清楚,他认为萧伋用词不当,犯了大不敬。

接着,石显在大不敬的基础上,再加一条:皇帝起用萧望之,萧派应该感激不尽才对,竟然还有脸翻案,这叫不知悔改,目中无人。

石显把这一切整好后,就去向刘姡Щ惚ㄇ榭隽恕K钦庋詩'说的:“萧望之这人,总以为是陛下的老师,居功自傲,以为没人动得了他。如果这样发展下去,那还得了,必须想办法挫挫他的傲气。”

刘姡Т竽远济还幌拢退档溃骸昂孟袼档暮苡械览恚墒窃趺床拍艽煳依鲜Φ陌疗兀俊

石显一听,刘姡е屑屏恕K固趼淼厮档溃骸昂芎冒欤灰严敉咏卫锕丶柑欤此鼓馨恋闷鹄床弧!

刘姡б惶砩辖辛似鹄矗骸罢庠趺葱校阌植皇遣涣私庀敉馊诵愿窀樟遥跄芨闳プ巍H绻扑绷耍坏读硕献约海遣皇桥沙勺韭穑俊

石显看出来了,刘姡Щ故前鲜Φ模蚕敫鲜Φ憬萄担荒芴U馐保患越幼潘档溃骸氨菹虑敕判模敉傅牟蝗炔还切∽铮袼庵秩劝娜耍趺椿嵘岬米陨蹦兀俊

刘姡Р幌嘈诺匚实溃骸澳隳鼙Vに蛔陨保俊

石显自信地说道:“我们只是把他关几天,教训他一下,他没道理要自杀呀。”

刘姡У愕阃罚档溃骸昂冒桑蔷桶茨闼档娜グ彀伞!

绞索,已经交给了魔鬼,萧望之终于被推到了死亡的边缘。

石显十分清楚,要搞倒萧派,先整死萧望之。正如他们要搞倒他们这一派,首先拿他开刀一样。可是,想整死萧望之,只在刘姡г谖灰惶欤孪攵飧瞿钔贰A鯅'是很傻,但他傻得有底线,无论萧望之跟石显斗得如何,还不至于要拿萧望之开刀。

那怎么办?萧望之不死,难道就这样跟他一辈子耗下去吗?这时,石显想到了一个绝招,刘姡ё雒味济幌氲降囊跽小

冬天,十二月。我们知道,只要到了春天,万物复苏,按汉朝的规矩,任何行刑都动不得的。所以,在这个杀气浓烈的冬天,他必须把萧望之解决掉。

石显捧着刘姡即断敉内椋缗踔帘Γ砩辖桓苏撸渌腿ジ敉Rゾ妥ィ愿陕锱扇艘掩椋透敉矗坑形侍猓饫锞杂形侍狻

石显的确毒辣。是的,他完全可以直接登门,亮出诏书,然后把人带走。但是,他要让萧望之过目刘姡即兜内椋蛑挥幸桓觥碳は敉蚧魉淖孕判摹

这仅仅是圈套里的一环。接着,石显为了达到刺激的恐怖效果,调动了长安警备区部队,火速包围了萧望之住宅。这时,使节敲门了。

此时,萧望之正在与他的学生朱云,正在屋里看着眼前这一切。萧老师问朱学生:“事到如今,你认为怎么做?”

朱学生说:“士可杀,不可辱。与其被抓去侮辱,不得自我了断。”

萧老师看着朱学生,满眼伧然,激动地说道:“我萧望之混了这么多年,曾位列三公,现在也六十岁过了。带着一颗高贵的心,去忍受那黑暗的牢底,岂不是太卑贱了?”

萧望之顿了顿,意气激昂地又说了一句:“朱云,别耽误时间了,赶快磨药。”

这时,朱学生把一碗鸩酒送到萧老师面前。萧望之想都没想,直接喝掉。

萧望之,终于落入了石显的圈套。石显前面所做的一切,只为了今天,逼萧望之自杀。除了逼将,没有更好的办法搞定萧望之。现在,他终于成功了。

萧望之自杀的消息和,很快就传到宫中。刘姡б惶倘缥謇缀涠ィ淖抛雷有沟桌锏亟械溃骸拔以缢迪衾鲜Σ换崛プ危怨话严衾鲜φ懒恕!

刘姡е沼谥溃忠淮伪荒枪啡盏氖院鲇屏恕

刘姡钔辏崴丫妗U飧鋈砣醯募一铮滞蝗豢衽簧械溃骸袄慈耍野咽曰嚼础!

一会儿,只见石显一幅惊慌失措的模样,他一到刘姡媲埃说木凸蛳拢缓笃疵剜就啡洗恚刀际亲约号卸铣隽瞬畲恚疽晕敉绮疲幌氲健

石显再也不想说下去了。也没那个必要。此时,刘姡窀瞿九既耍糇谖簧希匀焕崃髀妫匆欢欢雎钅锏牧ζ济挥辛恕

空气仿佛凝固了。不知过了多久,只见刘姡Ц椿钏频模衅蘖Φ幕踊邮郑允运档溃骸跋氯グ伞

只有三个字。无奈,苍凉,悲剧,滑稽,或许纵世间所有词语,都不能形容此刻的刘姡А?闪暮⒆樱菔瓜敉椿睿醇矍罢庖荒唬兰屏劾岫济坏每蘖恕

我仿佛看见,一道坚硬的铁幕,正在缓缓落下。

第五十九章犯我强汉,虽远必诛

一、匈奴这些年

这些年来,匈奴日子一点都不好过。他们的黄金时代,彻底被汉武大帝终结了。刘彻生前,几十年如一日地追着他们打,于是乎,匈奴从南边逃到北边,甚至逃到更北边。刘彻崩后,他们仿佛中了邪,突然搞起了窝里斗。

匈奴之所以乱成一团,主要原因在于,在单于继承人上,不守规矩,搞得该当单于的没当上,不能当的却当上了。于是乎,不能当上单于的,就不服当上的,大打出手。

匈奴之间,开始是两派打,打着打着,就变成了三派,四派,五派。打到最后,草原上竟然冒出五个单于。

匈奴认为,五个单于太多了,必须着打。接着,他们又经过一翻残杀互打,分裂成了三个独立汗国。三个单于也不行,再打。又是一翻激烈拼杀,终于只剩下的两个单于。一个统治了北方,名呼郅支单于;另一个统治了南方,人称呼韩邪单于。以上俩人,都是亲生兄弟。北匈奴王是老哥,南匈奴王是小弟。小弟先当单于,老哥不服,也自称单于,反了小弟,同时还斩杀其他匈奴单于。现在,草原天下,就是他们兄弟俩的了。

事实上,当匈奴五个单于互相砍杀的时候,汉朝中央曾有人,向汉宣帝刘病已提过一个建议。那就是,趁匈奴内乱之时,发兵远征,一窝将他们端了去。

那时,刘病已认为此建议不错,就拿出来开会讨论。结果,大家举手表决,大多数都认为可行,只有一个强烈投了反对票。

反对发兵远征的人,是萧望之。那时,萧望之还在御史大夫任上,他说话还是很有份量的。他的反对意见,大约如下:征伐匈奴,不是不可以。问题是,没有好处。首先,你能打,他们也能跑;你会打,他们更会跑。所以,汉朝如果发兵征伐,他们肯定跑到更遥远的北漠,战线拉长,于汉军不利。其次,我们发兵,这是乘人之危,在舆论方面,出师之名不正,恐怕劳而无功。

我认为,萧望之第一条分析有理,第二条太过牵强。但是,刘病已还是采纳了他的意见,决定断了发兵远征的念头。

刘病已能够采纳萧望之的意见,不仅是以上两条意见,更重要的是,萧御史还给他提出了一个小成本的解决方案。萧望之的建议如下:派出使节,前往匈奴,吊丧该吊丧的,慰问该慰问的,安抚该安抚的。总之,让他们各得其所,谁的话可以不听,但是汉朝的话一定要听。这样,汉朝以德服人,他们就不敢不服,自然把汉朝供奉起来。

这的确是一招妙计。刘病已的使者派出不久,那几个互相大打出手的匈奴,纷纷表示愿意送太子入长安当人质,接受汉朝的管教。

首先提出送太子当人质的人,是南匈奴王呼韩邪单于。那个郅支单于一看老弟拉笼汉朝,也马上跳出来,说要把太子送入长安当人质。

两个敌对单于,都各送太子当人质,算是扯平了。但是,窝里斗还得进行。郅支单于一举斩杀别的单于后,势力雄厚,盘居王庭,野心勃勃。于是,野心勃勃的郅支单于,对老弟呼韩邪单于连续发起攻击。

老哥郅支单于出手凶猛,小弟呼韩邪单于顶不住,节节败退。败退的呼韩邪悲哀地看到,这样再跟老哥打下去,估计草原最好只剩下一个单于。而那个剩下的,肯定是郅支单于。

那怎么办?打是死,投降可以吗?当然不可以。要知道,是先有呼韩邪单于,后有郅支单于的。从法统角度讲,郅支单于是邪门单于,苍天不赋于他正统地位。

可现在跟苍天讲这些没用的理论,顶个屁用呢?实力就是话语权,这个天下,从来都是谁强谁说了算,谁牛谁就是正义,老天管得着吗?

打,或降,都是死路一条。一想到这,呼韩邪单于都不禁绝望起来。然而,正当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有人给他提出了一计妙策。

给呼韩邪单于出计的,是其属下一员大将。他是这样说的:反正我们打也是打不过郅支单于的,与其等死,不如投奔汉朝。

呼韩邪单于开会讨论,只有一个结果,众人以压倒性意见,否定了以上计策。他们的理由只有一条:呼韩邪单于与郅支单于对打,不过是兄弟打架,无论谁胜谁负,匈奴都还在匈奴人手里。匈奴人都是马上打天下的,战死沙场,理所当然。如果投奔汉朝,那不成了天大的笑柄了吗?

所以,投降汉朝,绝对不行。

一个说行,一堆人却说不行。于是,说行的就跟说不行的,争吵了起来。这个说行的大将,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说道:“这么多年来,我们从来没过上好日子。现在,与郅支单于作战即死,投奔汉朝,有汉人罩着,我们可以活得更好,这个道理是明摆的,难道你们都没长眼吗?

人家当然长眼,只是那个心十分不服。在这个世界上,俊杰多,还是庸人多?当然庸人。为什么庸人多,而俊杰少?很简单,真理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掌握真理的少数人,才是俊杰。

由此推断,持反对意见的,都是庸人。两派争吵很久,最后结果是,俊杰胜出。

呼韩邪王决定投奔汉朝。公元前52年,他亲率军队,抵达汉朝边塞五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然后派人快马入关,报告长安。

呼韩邪单于要投降汉朝的消息,犹如旱天之雷,轰响了长安。那时,每个人耳里,都是乱哄哄的声音;每个人的心里,热血仿佛开水,沸腾不止。当然,最为兴奋的,要数刘病已。正是他听从萧望之一计,以最小成本,换得今天巨大辉煌,真可谓要赚发了。

接着,刘病已召集紧急会议,就迎接呼韩邪王进城,出台相关方案。但是这时,大家都在一个问题上僵住了。这个问题就是,呼韩邪单于来了,汉朝该要以什么样的礼仪规格招待他。

事实上,匈奴投降汉朝,并不是怎么新鲜事。曾记否,汉武大帝时代,浑邪王曾被逼得无奈,率数万军队到长安跟刘彻会面。那时,刘彻怀疑有诈,专门派霍卫病去做迎接工作。结果,人家还真是投降来了。

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一想起那事,汉朝人都心血管爆裂。当时,刘彻也没在招待规格上犯难,数万人来了就来了,猛吃狂喝数日,还送了不少特产,最后才把他们打发出长安,封浑邪王为侯。

问题是,刘病已要见的,不是什么王,而是匈奴单于。这在汉朝,绝对是头一回。所以,对刘病已来说,以什么样规矩招待人家,这绝对是个新问题。

还必须交待的是,那个呼韩邪单于,可是个正牌单于。如果认真数匈奴的家谱,属于第十四任单于。所谓的郅支单于,名不正言不顺,属邪派人物。

那时,汉朝的丞相是黄霸,御史大夫是于定国。萧望之被刘病已打发去后宫,辅导刘姡Ф潦椤2还岬氖焙颍敉怖戳恕

首先是由丞相黄霸和御史大夫于定国,一起推出一套方案。他们一致认为:汉朝之内,首都位高,其次为封国;在天下,汉朝位高,其次才是蛮夷。匈奴是蛮夷,顶多按待诸侯王的规矩接待他们。

但是,萧望之马上站出来,否定了以上议案。

萧望之是这样说的:“匈奴本不是汉朝的臣属,不应该以臣属的礼仪接待他们。人家要来,就当他们是贵宾,接待规格嘛,可以高于诸侯王。我认为,以贵宾规矩招待,没有后顾之忧。如果换以与臣属礼仪招待匈奴单于,将来问题多多。”

萧老师不愧是教书的,说起道理来,一套一套的。接着,只见他吞了吞口水,又说道:“匈奴是什么人,我们理当知道。呼韩邪单于为什么要投奔汉朝来,不要他仰慕汉朝,更不是脑袋发热,而是他在北边混不下去了,找汉朝来罩他一把。如果他永远向汉朝称臣,那是汉朝的福气,如果哪天他翻天不认汉,那也没啥好奇怪。不过,将来匈奴真的翻脸不认人了,因为他不是我们的臣属,我们也不必把他们当叛徒,劳兵远征。所以,以贵宾待之,才是上上之策。”

真不得不佩服萧大师了。在他看来,面子固然重要,但是国家利益更加重要。他这招棋,可谓下得又准又狠,简直点到了刘病已心上去了。没有悬念,刘病已很愉快的采纳了萧望之的建议。

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终于进长安了。匈奴人进城那天,长安街头,人山人海,济海了看热闹的市民。大家看着看着,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热血又止不住地沸腾起来,于是汉朝市民都不禁喊着:“汉朝万岁!”

汉朝没有万岁,只有四百岁。然而,那冲天的汉朝万岁之声,穿越千年的时空,仍然震撼着今天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壮哉,汉朝!

二、给你一个挨打的理由

呼韩邪单于进入长安城后,表现十分优秀。他像个懂事的孩子,逛了该逛的,提了该提的,也拿到了该拿的。

当时,呼韩邪单于对汉朝提了一个要求,说我不当什么贵宾,我宁愿当汉朝的藩属。不过,当藩属也是要有好处的。我们想得的好处是,可否允许匈奴人,移居光禄塞。如果郅支单于欺负我们来了,又可否撤回受降城。

光禄塞,是光禄大夫徐自为于公元前102年兴建的,距离五原塞(内蒙古包头市)北航空距离二十五公里,那里一连串的城堡串连,可谓是适合匈奴人居住的好地方。受降城,创建人是公孙敖。他曾经率领数个少年,闯入皇宫,将被刘嫖囚禁的卫青救出。多年以后,卫青一想公孙敖平生那一壮举,仍然心胸激荡。

刘病已全部买单,答应了呼韩邪单于的要求。汉朝皇帝说话,当然是要算数的。当呼韩邪单于离开长安时,汉朝军队一路护送出塞,同时还派人驻军协防郅支单于突袭。汉朝出人了还不够,又出了钱和粮食。呼韩邪单于粮食不够,汉朝运送,尽管吃,不够了再送。

一个懂事听话,一个仁义尽致。自汉朝开国以来,这是头一回。彼此相安无事,或许应算是好事。但是有人说,那简直是场恶梦。

最近常做恶梦的人,当然就是郅支单于。事实上,郅支单于做恶梦,也是刚刚才有的事。在呼韩邪单于降汉后,他一直就在做着美梦。他以为,呼韩邪单于这一去汉朝,犹如包子打狗,肯定是有去无回了。

对郅支单于来说,草原之上,单于太多了不好,一个恰恰好。按他的盘算,既然呼韩邪单于回不来了,南方就没啥敌对势力,他可高枕无忧了。不过,为了实现草原之上,只有一个太阳的梦想,他必须北上。

不为别的,只为遥远的西北,还有着曾经呼名单于的残余势力。

于是,郅支单于雄心壮志的北伐。很快的,他就把西北的敌对残余力量搞定了。摆平了以后,他以为自己坐定草原第一单于了。正当他得意洋洋的时候,恶梦来了。

汉朝的外交政策,完全超出了郅支单于的想象。怎么会这样呢?呼韩邪投降汉朝,本是自找苦吃,自损脸面的事。没想到,人家逛了一回长安,狼狈进城,风光返还。护卫军,粮食供应,啥都有了,这下子怎么跟人家玩?

早知如此,老子当初也投降算了?郅支单于一想到这,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悲伤。呼韩邪单于靠着大树好乘凉,按目前的实力,郅支是没法南伐,坐稳草原第一单于位子的。

那怎么办?很好办。东边不亮,西边亮。南方混不下去,那就继续往西北边混吧。这时候,郅支想到,要想在西边混得好,必须拿下一个重要的国家。

那个国家,就是乌孙国。从汉武大帝派公主下嫁乌孙国以来,两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关系越趋稳定,交往更加频繁。在这个世界上,曾经是匈奴怕汉朝,乌孙怕匈奴,康居怕乌孙。现在则略有改观,匈奴怕汉朝,康居怕乌孙,不同的是,乌孙再也不鸟匈奴了。

之所以如此,是乌孙傍上了汉朝这根大腿。

郅支单于则不是这样看的。他认为,乌孙国在西域,简直就是老大。只要自己搞定了乌孙,自己就是西域老大。从理论上看,乌孙国有汉朝罩着,只有他惹人家的份,没人敢去惹他。事实上,乌孙国可怕,仅仅是个概念,要找起来,一点都不可怕。

很简单,乌孙国跟汉朝隔着数千公里,山高皇帝远,要打时候来的时候,汉朝想救人,都来不及了。

一想到这,郅至单于心里就痒痒的。他决定动手了。

郅支单于的军队,向西边悄悄移动。为了减少军队成本,单于先生采取了智取,派使节进城去见乌孙国王。郅支单于派人去,大约就是说让他们进城逛逛,没有别的意思,就只是逛逛而已。

乌孙国不是汉朝,郅支单于也不是呼韩邪单于。你说要来逛逛,那不等于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了吗?郅支单于实在想得太美了。

乌孙国王接见了郅支单于的使节,对方刚把话说完,只见国王大手一挥,来人,接出去斩了。

人家能当上国王,能在西域称老大,也不是白混的。可是郅支单于却想着,不费一兵一力,就想把乌孙国吞了。把乌孙国的领导,想得这般白痴,的确太伤感情了。于是,搞得乌孙国王,想不杀使者地,都无法平息内心的怒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