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那时汉朝-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田仁,田叔之子。田叔,就是当年那个替刘启出使梁国,调查袁盎被杀的使者。我们应该记得,当年田叔查出了谋杀袁盎的主谋,就是梁王刘武。可是他回到半路,竟然将刘武的罪证烧了。

原因只有一个,刘武是窦太后的心肝宝贝,又是刘启胞弟,他不想撒散人家的骨肉之情。所以,当他后来将这个大道理给刘启讲了后,刘启不但饶了他,还赏了他,同时窦太后也乐得老泪纵横。

但是,田仁之所以能爬到司直的位置,不是靠老爹功德无量,而是受惠于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老好人卫青。初,田仁因体魄强壮,被卫青赏识,于是投卫青门下在,成为卫青舍人。后,田仁多次跟随卫青征战匈奴,屡建战功,于是被卫青举荐,当了郎中。数年后,田仁一路攀升,终于混出了样子,进了丞相府。

这下子,我们终于明白了。刘据为什么要朝覆盎门奔来,他应该是揣着买彩票中大将的心情来的。因为这个田仁,和任安一样,都曾经是卫青的人。任安尽管不放刘据,但也够客气了。如果田仁再客气一点,逃生的希望也不是不可能的。

果然,好运气还真被刘据撞上了。田叔当年那种宁可多拆一座桥,也不拆人间骨肉情的高风亮节,在田仁同志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于是,田仁对别人说道:太子跟皇帝抬扛干起来,那是他们家庭内部矛盾使然,现在太子落难,人家也不容易,放他走吧。

就这样,刘据顺利逃离了长安。

刘据算是暂时摆脱了困境,然而田仁的麻烦刚刚开始。皇帝在甘泉宫是怎么给丞相府下达命令的?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叛党都不能放走。这下子好了,最大的叛头都放走了,那不是成了天大的失职吗?

所以,当丞相刘屈氂闻听田仁放走了田仁,火冒三丈,马上派人将这个不听话的下属拿下,准备斩杀。

这在这时,有人站出来替田仁说了一句话。

站出来的说话的人,是御史大夫暴胜之。暴胜之,出生年不详,籍贯不详,简直就是来路不明。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暴胜之不是英雄,但是这个来路不明的家伙,在汉朝至少也算得上是个牛人。几乎所有牛人,都有牛人之处。暴胜之能搏得牛人名声,是因为他在地方做了一件影响极大的牛事。

我们知道,汉武大帝末期,因为连年对外征战,汉朝经济不怎么景气。经济不景气,失业人口自然就多。那时候,政府没有失业保障金,社会第三产业也不怎么行。于是,地方这些失业人员,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搞出了一个收入可观的产业。这个产业,就是盗贼。因为规棋较大,后就成了盗贼集团。

中国古代之盗贼,生存规律极其反常。社会越安定,他们生存空间越小,产业规模也就越小。如果逢上乱世,生存空间就会迅速膨胀,其事业也会一日千里,蒸蒸日上。秦朝末年,陈胜吴广一声呐感,全国穷苦人民都跟着他们俩做了盗贼,这就是历史明证。

从某种角度上说,汉武大帝开疆拓土,替中华民族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生存空间。他替后代留下的这笔武功,我们应该要常常铭记在心。如果换个角度看,汉朝大帝犹西汉一座分水岭,西汉由盛入衰,从他而起。汉武大帝生前死后,西汉气象判若两人。

我认为,任何国家民族,要衡量他们国家民族幸福指数,有一条不可缺少。此条,就是监狱。你到监狱走一趟,看看犯人多不多,关的是啥犯人,那么对他们国民的幸福感,大约略知一二了。

事实上,西汉之衰象在汉武时期就有了气候。正所为如此,地方郡国盗贼,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之象。也正如此,汉武大帝时代,他重视盗贼,提用酷吏,治理郡国。暴胜之,就是被汉武大帝任命为直指使者,大力治理盗贼后,迅速崛起的。

暴胜之是怎么治服郡国那帮盗贼的?他不只是坐镇指挥,而且亲自参加抓捕盗贼行动。每次他出场,总是一身华美衣服。一旦抓捕盗贼时,总是挥着一把铁斧,冲在前头。那场面,那气势,可谓惊心动魄,激动人心啊。

大家想想,如果公安部部长穿着一套笔直的西服,手里持着一把斧头在广州火车站,狂追某斧头帮头目。这种新闻,保准第二天热遍电视,红遍网络,烧遍所有媒体。

当时,暴胜之就是靠着这铁一般的手腕,整怕了所有郡国盗贼集团。因为他政绩突出,盖都盖不住,官也越做越大,做到了今天这御史大夫。

回到前面,暴胜之到底替田仁说了什么话?他是这样对丞相刘屈氂说的:司直怎么算也是两千石的部长级干部,丞相要斩田仁,也要先请示皇帝,你有什么资格就此痛下杀手呢?

暴胜之一说,刘屈氂觉得好像也有道理,只好放了田仁。

暴胜之为什么要替田仁说话?我不知道。不知道的还有,他到底是因为跟田仁关系好,还是因为同情太子刘据的原因,从而救了田仁。而我知道的只是,暴胜之救了田仁后,刘彻很不高兴。

刘彻不高兴的事,多着去。他最不高兴的就是,长安铁网恢恢,竟然还是让太子刘据溜号了。于是,怒气冲天的刘彻开始发飚了。第一个被他找去算帐的,是御史大夫暴胜之。

刘彻派人给暴胜之只捎去了一句话,就将他收拾了。此话大约意思如下,司直故意放走叛党头目,丞相杀他理所当然,你凭什么擅自劝阻?

暴胜之一听,知道他也玩完了,只得自杀谢罪。

刘彻第二个要收拾的是卫皇后。他给管理皇族事务的宗正刘长下了一道命令,进宫收缴卫皇后印信。卫子夫闻听,自杀了结。这个曾经的灰姑娘,绕了大半年,终于769终结了属于她的神话。

接下来,刘彻要将第三个和第四个一起收拾。这两个人,分别是任安和田仁。刘彻认为,任安老奸巨滑,首鼠两端。他之所以紧闭城门,不与刘据战。就是怀有二心,想坐山观虎斗,看谁胜才投向谁。这种铁杆骑墙派,不斩他斩谁?至于那个田仁,大道理就不用讲了。于是,两个同时被押上刑场,腰斩。

最后,刘彻要收拾的,有三类人:凡是出入过太子刘据宫门的宾客,诛杀;凡是跟随刘据作战过的市民,屠杀全族;凡是被逼参加刘据集团的官员,流放。

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刘彻认为,刘据逃亡,随时都有可能杀个回头枪。于是,为了防止刘据反击,刘彻命令长安各门重兵屯守。

恐怖笼罩着整个长安城。上到中央众卿,下到长安市民,人人自危。

事实上,刘彻担心太子反攻是多余的。此时,那个被命运抛弃的孤儿,正在朝向逃亡。他一路逃,逃到了湖县(河南省灵宝县西),躲到了一家贫户家里。关键时刻,还是穷苦兄弟靠谱。这户连低保都不如的苦兄弟,最终收留了刘据。

只要是穷人家出来的都知道一句话:宁可添一担粮,也要少一双筷子。少一双筷子,就是少一张嘴。少一张嘴,那一年可节省多少米饭。然而,刘据不是一个逃亡,随他的还有两个孩子。对于一户穷人来说,多几双筷子,不亚于朝他身上压了一座大山。

然而,这苦兄弟很够意思。他不叫苦,也不叫累,仍然坚持织草鞋卖草鞋,以此供养刘据一行人。这下子,轮到刘据不好意思了。这时,刘据突然想起了一个有钱人。

刘据想起的这个有钱人,就是湖县人。是刘据的一个故人。刘据想到他,不是想改投他家,而是向他借钱。一想到这,刘据就派人出去,向对方借钱。

事实证明,有些钱是不能乱借的。刘据没想到,他派人出去借钱,钱没借到,就已经惊动了地方官。

8月8日,地方官派人包围刘据藏所。

长安,曾经是刘据的地盘。在那里,命运曾经无的眷顾过他。然而,在这个人单力薄的异乡,他偏离命运的轨道已经太过遥远,他不可能再受到上苍的眷顾。

死亡,似乎从来没像今天来得这么突然,也从来没像今天来得这么猛烈。

刘据从门缝里向他窥视,屋外人影重重。他知道,一切,已经无可挽回了。

于是,他找来一根顶柱,将门闩紧,用顶柱将门顶死。然后,他抽出一缕帛绢挂上屋梁,绑紧;接着,他用板凳垫高身体,将头伸进了死亡的圈。最后,一脚踢开板凳,告别这个妩媚多情,而又残酷冰冷的世界。

过了许多,官兵没听到屋里有响声,顿觉不妙。一个士卒一脚踹开屋门,众人冲了进去。当众人将刘据抱下来时,生气已无。

结束了。终于结束了。我来过这世界,我脚步匆匆,风尘遮面;我又走了,挥一挥衣袖,作别西边的云彩,带走了人间所有的悲伤。

刘据死时,年仅37岁。

《那时汉朝4:宫廷决斗·霍光舞权》讲述从汉武大帝北上,对西域发动汗血马战争写起,到张敞和黄霸较量为止。外戚李广利率军出征,惨胜而归,总算打通西边门户。可当刘彻再度对匈奴用兵,却遭遇一连串的滑铁卢:汉朝将领李陵和李广利先后投降,汉使苏武被囚北海十九年。前线失利,后院又起火。赵人江充,利用巫蛊,逼反太子刘据,制造臭名昭著的巫蛊惨案。这时,刘彻噩梦醒来,托孤霍光,暮气沉沉的汉朝,重获新生……

目录

第一章汗血马战争

一汗血马的传说/002

二混混李广利/005

三惊人的意外/009

四再战西域/012

第二章苏武的故事

一光荣使命/020

二气节是怎样炼成的/024

三李广复活?/030

第三章死神是个什么玩意

一死神来了/036

二可怕的李陵/041

三辩护的后果/048

四为了告别的悲伤/053

第四章神棍出场

一祸水巫蛊/058

二命运呼叫转移/062

三极品小人的成长史/067

第五章都是巫蛊惹的祸

一无处安放的恐惧/076

二丧钟为谁而鸣/081

三反目/086

四混战,谢幕/091

第六章黑暗与光明

一为什么计划总赶不上变化/100

二一念之间,人鬼两分/105

三忏悔/111

四顿悟/115

第七章托孤

一太子问题/122

二霍光传说/126

三拯救刘彻/130

四稳定压倒一切/135

第八章后刘彻时代

一诡异事件/144

二假太子事件分析报告/149

三匈奴求和/152

四苏武归来/155

五李陵的背影/161

第九章勇敢者的游戏

一汉朝四人帮/166

二倒台/172

三不安的田千秋/176

第十章二十七天皇帝

一接班人难题/184

二经典刘贺/189

三悲哀倒计时/193

四不乖,就没有糖吃/197

第十一章传奇的刘病已

一寻找皇帝/204

二刘病已之路/208

三霍光之痒/213

四杀机/217

第十二章屠霍记

一猛人推手/224

二暗算张安世?/229

三磨刀霍霍/234

四告别霍时代/237

第十三章汉朝,今夜请将我遗忘

一权力之谜/244

二刘病已的心事/251

三牛人赵充国/254

四名将之道/259

第十四章官官相斗

一招恨/268

二以德服人?!/272

三萧望之/279

四忌妒是一种病/284

第十五章危险的仕途

一骄傲使人落后/290

二黄霸:人不当官枉少年/293

三汉朝制造,天下第一/297

四一个久违的人/302

五当第一遇见第一/307

第一章汗血马战争

一、汗血马

汗血马,产自大宛。传说此马出汗如血,每天能跑五百公里。初,汗血马由张骞出西域时发现。后,有人捉到一匹汗血马,送与汉武大帝刘彻。刘彻发现,这汗血马比他钟爱的乌孙马,还要高大威猛。于是,从此将汗血马称为“天马”,视之为宝马。

汗血马之宝贝,不仅是它出身高贵。更重要的是,相对于其他马来说,此马具有以下优势:速度快,力量足,耐力强。而且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跑起来很帅。

事实上,汉朝人对汗血马并不陌生。想当年,刘邦率三十万大军北上,被冒顿三十万骑兵困于平城。当时刘邦见那匈奴坐骑,威猛高大,具有极大的威慑力。须不知,那时匈奴之坐骑,就是传说中的汗血马。

刘彻不但喜欢汗血马,而且多多益善。道理是很显然的,如果汉朝也能像当年的冒顿那样,借汗血马装武汉朝的骑兵。请问,匈奴之强,西域之大,又怎么在话下呢?

于是,寻找汗马血,但成了刘彻布置给出使西域使者们的一道任务。公元前104年,出使大宛国的使者回来了。他告诉刘彻一个不幸的消息,大宛是有很多汗血马,可是他们全都藏住,不肯送人。

刘彻一听,就明白了。大宛和汉朝既不是亲戚,又不是什么好朋友,凭什么白白将国宝送与你呢。既然送不得,那花钱买总可以吧。

当然,所谓宝物,不是花钱都能买的。所以,刘彻没有说买,而是说换。拿什么换?答案是,马。

以马换马,似乎玩笑开大了。这不是笑话。因为,刘彻准备的这匹好马,也是特别宝贝。此马,不是活马,而是死马。以死马,以黄金造之,别称金马。除金马外,再加千金。以马和千金,换你的汗血马,总该可以了吧?

这应该是可以的。汉使是这样想的。刘彻也是这样想的。

很遗憾的是,大宛人不是这样想的。当汉使携着金马和千金来到大宛国,向国王说明交易事项时,宛王犹豫了。宛王想了想,对汉使打着哈哈说,交换宝马这事,不能由我一个人说了算。要不这样吧,回头我跟我那帮臣属商量商量,看他们意见如何,然后再回复你们。

汉使只好等宛王研究讨论。可讨论的结果,远超出了汉使所料。他们这个结果就是:不换。

宛王之所以不想换马,是因为他们有恃无恐。首先,汉朝距离大宛遥远,且又隔着辽阔的沼泽盐地,水草不生,兵马难度。如果汉朝发兵攻伐,最省事的办法,就是从天外飞来。既然想飞,就必须先造好翅膀先。

其次,汉朝通西域,有南道和北道两条路。南道沙漠千里,水水缺乏,马匹难越。汉朝使者屡屡越过,死数过半。如此死境,大兵团出动,无异于自讨苦吃。如果走北道,正合大宛意。因为北道有匈奴守着,想来大宛,首先闯过匈奴的马刀。

综合以上两点,宛王最后得出:反正我拒绝,汉朝也不能拿我怎么样。

主意打定,宛王召见汉使,说了一句话:你们回去吧,我们决定不和你换金马了。

郁闷或者意外,都不足形容汉使的内心。娘的,老子一行人大老远跑一趟不容易,来回要好几年,你竟然说不换就不换。汉使的面子可以不给,可是汉朝天子的面子,你们竟然也不给?

不换是吧,那等着瞧。那时,愤怒的汉使跳将起来,指着宛王大骂一通。让宛王想不到的是,他们竟然当着宛国人的面,将金马敲碎,扬长而去。

这下子,有好戏看了。

果然,汉使一离去,宛国就有人也跳起来骂道,什么东西,汉使太嚣张了,竟然不把我们宛国当回事。既然他们都能做得那么难看,我们干脆一不做,两不休,将他们办了。

骂汉使的这人,是宛国贵人。他们不是只是骂骂,过过嘴瘾的。很快的,他们向宛王建议,派人半路拦截汉使,全杀了。

宛王同意了。于是,宛国军队快速出动,半路成功拦截了汉朝代表团。最后,他们不便杀光了汉使,甚至连汉使带来的财物,也全部抢了。

诛杀汉朝代表团,这在汉朝外交史上,是第一次出现。事情很突然,后果也很严重。消息传回汉朝,刘彻暴怒了。

给你脸,你要不脸。那就只好用脚踹了。这时,还没等刘彻发话,已经有人主动站出来说话,说:“宛国兵力很弱,只要陛下拨我三千骑兵,到时不用攻城,只用弓箭就可将他们全都搞定。”

说这话的人,是曾经出使大宛国的使节,名唤姚定汉。刘彻没有觉得姚定汉吹牛,恰恰相反,他相信了。因为以几千骑兵,拿下西域一国,并不是没有先例。之前,浞野侯赵破奴,就曾经只用七百兵,就活捉楼兰国王。那么,三千兵搞定大宛,又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不久,刘彻调兵遣兵,率军出发了。

有必要交待一下,刘彻此次出兵,数目不是三千,而是数万;将领也不是姚定汉,而是一个新人。这个新人,他的名字叫赵广利。

刘彻为什么出动大军团?其中举动,可谓耐人寻味啊。在我看来,醉翁之意不在于酒。刘彻的目标,不是只有一个小小的大宛,而是整个西域。为什么要搞定西域,原因只有一个,现在很是出手的时候。

翻开地图看看就可知道:西南夷,南越,闽越,朝鲜,通通被汉朝搞定。甚至北方的匈奴,也只有委缩漠北,不敢南下而牧马。举目天下,唯有西域没有训服。他们不服汉朝,一是路远,二是他们还没有尝过汉朝的厉害。

刘彻对付西域,当年对付匈奴的那般绝招,都可以继续使用。刘彻的绝招是什么?具体我们就不多说了,但是有一条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提拔外戚,打造汉朝铁军。卫青,霍去病,就是在他手里成长过来的。

然而,霍去病早逝,卫青也于去年,即公元前106年逝世。两个牛逼的外戚将军一走,汉朝就没什么厉害人物了。然而,明星将军卫青和霍去病,是刘彻一手造的。刘彻相信,过去能造,现在也仍然能够。

于是,他就将下一个明星将军的人选,锁定了外戚李广利。

李广利,出生年不详,中山(今河北定县)人。李广利之所以被汉武帝看中,托了一个人的福。这个人,就是他的妹妹李夫人。李夫人,是汉武大帝生命中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女人。而李夫人能被汉武大帝看中,主要是托了两个人的福,一个是其兄李廷年,另外一个则是以向刘彻推销美女为荣的平阳公主。

托苍天的福,李延年全家,即父母兄弟全都是倡人。所谓倡人,换到今天,其实就是艺人。可惜的是,艺人自古以来,在权贵士大夫眼里,从来都是下九流,不值一提。

初,李延年不知何故,坐法腐刑。所谓坐法,就是犯法,所谓腐刑,就是阉割。被阉割的李延年,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太监。然而他每天的工作,不是弹曲唱歌,而是替皇家看狗。看狗不丢人,不上进才丢人。后,刘彻大兴土木工程,祭祀天地。既然祭祀,就得有人造乐,李延年有幸的被选中了。

没想到,李延年一出场,因为技艺压人,被汉武看中。于是,逢有宴会,必请李延年唱歌助兴。李延年不但善歌,还能谱曲。写新歌,谱新曲,汉武听之不厌,每每入迷。其中,李延年还特别量身打造了一首新歌,此歌一出,从此改变了一个女人的命运。

歌词如下: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武听得入心,不禁一声叹息,问道:好歌啊,请问世上真你有歌中这般女子?

李延年没有回答,答案留给了另外一个陪宴的人。这个人,就是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接过汉武帝的话,说道:李延年家有一个妹妹,长得特漂亮,他歌词所唱的,正是其妹。

汉武心为之动,马上召人。一看,果然是一个善舞的美女。于是,李美女便被汉武召进宫中,不久,生下一子。母因子贵,李美女被封为李夫人。

由倡女一跃成为夫人,李夫人发大了。可惜的是,这个李夫人身体不行,产子之后,竟然病倒。刘彻闻听李夫人病了,前来探望。然而,李夫人以被蒙面,隔着被子说道:“我的容貌被病魔却毁了,不方便见您。如果陛下您怜悯我,请允许我把我的儿及兄弟,都托付给您。”

刘彻很是郁闷。说道:“夫人一直卧病不起,我难得来见你一次。你不如先让我看一眼,咱们再商量托付的事,那不挺好吗?”

李夫人却这样答道:“不行啊。我还没有化妆,怎么能这样冒然见陛下,妾还是不敢做如此懈怠之事。”

刘彻快无语了,只好引诱道:“如果夫人现在掀被见我,那我一定赐夫人千金,并且封你兄弟官职。你说怎么样?”

李夫人仍然很固执,说道:“妾以为,给不给我兄弟封官在于皇上,与皇上见不见我一面无关。”

刘彻这次是真无语了。过了一会,又哄,李夫人还是不肯掀被。于是,刘彻只好起身,郁闷走人了。

李夫人为何不肯见刘彻,不是她不识抬举,也不是她要耍大牌,而是他深刻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就是:从来以色相事君者,色坏则爱弛,爱弛则恩绝。天子之所以顾念她,是念她平生貌美。一旦见其容坏,必恶吐弃她,那时候,如果还要谈什么托付兄弟的事,简直就是胡扯。

真是一个将男人心看透的奇女子。不久,李夫人病逝。这个聪明绝顶的奇女子终于如愿以偿,很快的,刘彻兑现了她临终前的遗愿,封其兄李延年为协律都尉,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征伐大宛。

听汉使说,大宛将汗血马全藏在贰师城。汉武帝期望李广利能将贰师城的汗血马全抢回来,于是就封了这么一个贰师将军的号。

刘彻拨给李广利的部队如下:六千匈奴骑兵,同时从各郡国征调数万人。匈奴兵是刘彻向浑邪王要的,浑邪王投降汉朝后,花了刘彻不少银子,刘彻向他要点人,也是理所当然。可让人晕菜的是,这数万人,全都是地痞流氓,统称恶少年。

我总算看明白了,匈奴是以抢劫发家的,流氓也是以抢劫为业的。大宛对汉朝,亦是犯了抢劫之罪。而刘彻派这么一支与抢劫有染的军团出征,这招就叫,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或许刘彻以为,过去都能成功打造卫青和霍去病,今天,他一样能将李广利打造成将军明星。事实证明,刘彻错了。他的想法没有错,办法也没失灵,他错就错在,在一个恰当的时机,选了一个错误的混儿。

陪同李广利出征的,还有王恢。王恢,就是曾经以出使西域,蹭点外块为职业的人。车师和楼兰等国没给他供水送粮,断了他的生意。所以,后来陪赵破奴出征,破了车师国,活捉了楼兰国王,有功,被封为浩侯。因为王恢对西域熟门熟路,所以此次的任务,就是当李广利的向导。

公元前103年,秋。蝗灾。考验刘彻和李广利的时刻到了。

李广利出发了。西征军一路跋涉,渡过了盐水。盐水,即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罗布泊。可怕与残酷的现实才刚刚开始,大宛已经与西域诸国通好气,行军途中,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打开城门,欢迎这数万不速之客。

那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打。

李广利与已故将军李广,只有一字之差。差之一字,谬之千里。李广打小就在战火中摸打滚爬,玩战争就像打猎射箭,去之能打,打不赢能跑。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李广只不到的,却没有他不敢打的。

然而,作为生于艺术世家的李广利,没听说过他有啥艺术专长,更没听说过他学过啥兵法,或者是参加过啥战争,估计连抢劫都没干过。换句通俗的话来说,他来到这世界,只有一项光荣的任务,那就是混。

自己混,别人也帮着他混。这么这么一混,竟然还能混个将军,一路混到了西域。然而,西域是个生存环境超给恶劣的地方,在这里,李广利不是想混就能混,而要问人家愿不愿意让你混。现在也看到了,人家根本就不陪你混,想开战是吧,那就打吧。是你李广利混功强,还是我们守城的实力强。

李广利开打,很遗憾,他混功不灵了。诸多小城,他都没办法拿下。当然,狗逼急都会跳墙,何况人被饥饿逼急了,也是能跳墙的。李广利一路打,就像猴子挖井似的,偶尔攻开一城,就赶快找吃找喝的;拿不下的,逗留十几天就走人。

结果,这么打打走走,走走打打,总算混到了郁成城。郁成城,隶属大宛,位于今天中亚安集延市东一百公里乌兹根城。须不知,李广利这一混,付出的代价可大了。数万人的军队,竟然只剩下了数千人。

那些人哪里去了?他们多数不是死在攻城,而是死在旅途中。渴死的,饿死的,病死的,终于应了当初宛王的话。汉朝要想派兵征伐大宛,能越过盐水来到大宛,有条命活下来就不容易了,还想攻城?

是啊,现在能有条命回到长安,都算不错了,还能继续前进?这是混混李广利此时最真实的自白。一句话,一路死了这么多人,他真的害怕了。事实上,还这不算害怕的,更让他害怕的还在后头。

让李广利感到害怕的是,他竟然拿不下郁成城。恰恰相反,人家还开城迎战,把他那数千活人打得不成样子。按此看,如果不早点跑路,能不能活过明天,这还是个问题呢。

于是,李广利脑中马上闪出一个念头:跑。赶快跑,立即跑,马上跑,跑得越快越好。但是跑之前,必须要打一个跑的理由。在西域这地方,水和粮食难找,活命的理由最好找。李广利跟部将们商量了一下,就得出一个结论:郁成城这么一个小小的城,他们都拿不下。那么,他们已凭什么能拿得下大宛的王都呢?

最后,大家统一意见撤兵。于是,李广利一路往回跑,好不容易跑回了敦煌郡。过去的敦煌,就是今天的敦煌。在这里,李广利只做了两件事。首先,数活人。李广利发现,经他这么来回折腾,数万人只剩不到十分之一二。

其次,数完了活人,李广利不胜悲哀地,派人给刘彻发出请求信。他的信是这样写的:通往大宛的路,实在太过遥远。更可怕的是,沿路缺水少粮,无法撑下去。我们的战士兄弟,不怕战士,只怕没饭吃和没水喝。现在所剩人数已经不多,不足以拔掉大宛。我看这样吧,能不能先允许我们罢兵回朝,下次准备好了再出发?

请求信很快就送到了长安。刘彻一看,不是火了,而是大怒。数万人出征,连汗血马的影子都没见到,还让你差点赔得个精光。这也就罢了,竟然还想回来?妈的,你这个贰师将军不觉得丢人,我还觉得丢人呢。

于是,大怒的刘彻马上派出使者,跑到玉门关驻下来。并且通告李广利:你敢回来,一个字,斩!!

回也不是,走也不是。李广利终于认识到问题严重了。那怎么办?很好办。那就是,将它的绝世混功发挥到底,继续留在敦煌。他已经想好了,能混一天是一天。有得混,总比没得混好。

三、赵破奴和匈奴

就在李广利手足无措,不知去向时,西北方向发生了一件大事。正因为这事,从而李广利咸鱼翻身,有了再混的机会。改变李广利的这件事,就是匈奴又出闹事了。

自霍去病将匈奴打得满地找牙,躲到漠北之后,他们也很少出来闹事了。偶然想出来吹吹风,透透气,都像是老鼠逛街似的小心走路,免得汉朝又一棍将他打晕了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