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那时汉朝-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刘秀在北方忙活扫荡时,冯异也没闲着。按照刘秀的吩咐,就是要盯死洛阳。但是,他要盯住洛阳,只要搞定一人足矣。
这个人,就是李轶。
李轶是个什么货色,我们早已经知道。这个人,喜欢吃着自家碗里的,看着别人锅里的,于是乎吃里扒外,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什么传说了。
冯异认为,李轶是吃里扒外高手,有必要让他再露一下本领。这一回,绝对不会亏待他的。于是冯异就写了一封信,派人给李轶送了过去。
冯异的信引经据典,写得很长,意思大约如下:赤眉数十万大军,像蝗虫一样攻打长安城去了。长安城就像一片新出稻的田野,必为蝗虫吃尽,保不住了。往后看,刘秀已将北方乱民扫荡殆尽,正在挥师南下。刘玄气数已尽,你还傻守着洛阳干嘛,又不能当饭吃,还是赶紧吃里扒外,投了萧王刘秀得了。如果晚了,后悔就来不及啦。
此时,李轶已被刘玄封为舞阴王。冯异这话,并非只是吓唬。举目天下,形势大约如此,说的正是实话呢。刘玄就像个三流赌徒,都要输光了。那么,他封封李斩的这个舞阴王,也就像银行信用卡,已经严重透支,也将无法使用了。
李轶读着冯异那封信,心里特不是滋味。对他来说,什么忠君义战,通通都是扯淡。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这才是靠谱的。可是抬眼望天下,天下茫茫,前途暗淡,该往哪里去了?
往刘秀那里去,当然是个好主意。可地球人都知道,刘演可是他策划害死的,这笔帐刘秀怎么算?但是,不投刘秀,还有后路吗?天下之大,似乎只有刘秀也就是他的唯一选项。
李轶叹息一声,决定给冯异回了一封信。他的信是这样写的:“我本来是第一个跟萧王刘秀策划造反的,今我守洛阳,你据孟津,都居于战略地位。如果咱俩联手,天下在手一握。请您转报萧王,我愿举兵投效,佐其安邦。”
好,底牌露出来了,果然是个吃里扒外的极品。但是,李轶说的到底是真是假,必须摸摸他的底牌。
于是,冯异率军北上,拿下上党郡两县,转即率军南下,拿下河南郡的成皋以东十三县,收服降兵十余万人。此时,李轶就像打瞌睡似的,一动不动。冯异一看,高兴极了。接着,冯异转战刘玄另一支来袭军队,斩杀一万余人。再回头一看,李轶还在洛阳城按兵不动,见死不救。
冯异彻底放下心了,由以上可见,李轶是铁了心要投刘秀了。极品,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于是,冯异将此事速报刘秀。很快的,刘秀就回了一封信,这样告诉冯异:李轶向来诡诈多端,以前,我早认为他不靠谱;现在,我仍然认为他不靠谱。对付这般不靠谱,还不要脸的家伙,必须来点狠的。
怎么个狠法呢?刘秀认为,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暴光。
于是,他告诉冯异,赶快把李轶写给你的信,抄给各郡郡守及民兵司令等,让天下的人都来传阅他那封伟大的杰作之文。
看着刘秀的回复,冯异如坠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搞不清楚刘秀要干嘛。不要说冯异搞不懂,众将也搞不清。叛将就像间谍,应该重点保护才对,刘秀怎么能反其道而行之呢,真的搞不懂。
然而很快的,众将就搞懂了。刘秀要曝光李轶,就是要让他在敌营中狗咬狗,站不住脚。刘秀这招,学名就叫——借刀杀人。
冯异把李轶写给他的亲笔信公布后,马上就传到他的亲密战友朱鲔那里。当年,正是李轶和朱鲔联手,才逼使刘玄杀掉刘演的。而今,刘秀这招,就是要让朱鲔这把刀,干掉李轶。
刘秀认为,李轶是吃里扒外的老手,可朱鲔不是。李轶此举,必激起朱鲔反击,大打出手。只要这样,一切都好办了,敌军自然会军心动摇,我军就可趁虚而入了。
果然是高招。刘秀此招一出,马上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快的,好消息就传来,朱鲔得知李轶要叛降,派人刺杀了他。同时,洛阳城已陷入一片混乱,许多人越城而出,前来投降。
洛阳城,连崩溃也就一步之遥了。
然而,朱鲔并不是吓大的。他认为,与其等着被刘秀困在洛阳城,不如主动出击,杀出一条血路。而要杀出洛阳城,首先去处,就是北渡黄河,攻打寇恂。
而北渡黄河,就必须突破两条防线,一条就是寇恂的,一条是冯异的。刘秀派寇恂驻守河内郡,扼住黄河;冯异就像洛阳城外的猎狗,随时都可以扑上来。要拿下冯异,就必须两条战线同时开战。
于是,朱鲔调兵如下:一是派三万精兵,从巩县(河南省巩县)渡过黄河,进攻温县(河南省温县西)。二是亲率主力数万,攻打冯异。此时刘秀北征,河内郡势单力薄,只要把冯异拖住,前锋就可顺利渡过黄河。那时候,就有刘秀看好的了。
朱鲔(wěi)部队源源不断北渡黄河的消息,飞入了河内郡。郡长寇恂紧急调集人马,赶往温县。此时,朱鲔渡河部队声势浩大,寇恂部队的上空,却漂浮着一层沉重的悲观之气。然而,寇恂却坚定的告诉大家:必须守住温县,温县一失,河内郡就完了。
当寇恂赶到温县时,朱鲔部队两话不说,即刻攻城。正在双方打得热火朝天时,寇恂突然看到远方有一支部队,正在朝温县赶来。这时,城上的士兵也看到了,他们一齐呼叫——刘公大军赶到了!
城上士兵大呼,城下的敌军就慌了。一慌阵势就乱了,都不知道怎么攻城了。寇恂昂天长笑,即刻开城,追杀敌军。
的确是有一支部队赶来救温县。但不是刘秀的大军,而是冯异派来的救兵。城上那一声声诈吼,竟然就吓破了敌胆,朝着洛阳方向跑。于是乎,寇恂乘胜追击,一口气就追到了洛阳城下。
这时,寇恂看到冯异也出现在了洛阳城。原来,朱鲔的几万主力,也被冯异打得无处逃身,向洛阳城跑来了。朱鲔怎么也没想到,本以来主动出击,会赢得一线生机,竟然把两支虎狼之师,招到洛阳城下。这是他做梦都没想到的。
朱鲔躲进洛阳城后,整天闭城门不出,任凭城外怎么喊话,就是不支声。这下子,搞得冯异和寇恂很是无趣。两人率军绕着洛阳城转了一圈,决定收军班师,以待战机。
此时,刘秀扫荡北方乱民的工作,基本宣告结束。放眼望去,整个广阔的北方,都是刘秀的地盘了。这时,有人告诉刘秀,时机成熟了,可以称帝了。
首行以文书提出来的,是冯异和寇恂;此信传开后,将领们纷纷请求。每到一处,都有人站出来重提这事,但刘秀就是闭嘴不哼。再接着,耿纯也出来说话了,刘秀这才说了一句道,让我再想想吧。
刘秀这招,稍有点古代历史政治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作秀。古之称帝者,必有三辞。当初,汉高祖刘邦演得更像,三辞还不够,最后弄到了四五辞,还装出很委屈的样子说,既然大家硬要让我当皇帝,那我就只好为难自己了。
事实上,刘秀犹豫不决,也不完全是作秀。当初汉高祖刘邦称帝时,天下已全然在手一握。今天这个情况可不同,长安城刘玄还在跟赤眉火拼着,洛阳城还关着朱鲔那只那困兽。也就是说,天下未平,只大半在手,此时称帝,到底合不合时机,这才是他最顾虑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估计冯异最为合适。自从刘秀当上大司马之后,冯异就在幕后策划刘秀自立,直到今天,他终于可以展示推手的重磅威力了。
当刘秀召来冯异时,冯异以无比坚定的语气告诉刘秀:“长安皇帝刘玄,肯定是要灭亡的。到时天下无主,必须更加混乱。所以,我强烈建议,为了国家社稷,为了黎民百姓,请大王您勇挑重担,自立门户吧。”
冯异一翻话,犹如贯虹长剑直入刘秀心灵深处。这时,有一个人,千里迢迢地带来一样神秘武器,让刘秀犹如天助,坚定称帝之志。
这个神秘武器,其实并不神秘。刘秀多年前在新野贩谷时就见过,自那以后,几乎天下人无所不知。这个武器,就是神秘预言书。
给刘秀捎来秘神预言书的人,是关中一个儒家学派学者。他带来的是赤伏符,上面有一句话:“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四七,二十八。自高祖刘邦兴起,到刘秀兴起,总共二百二十八年,恰好应验了四七。再来看“火”字,西汉王朝以火作为象征,所以以火为主。换句话说,此时此刻,正是刘秀建立王朝,中兴大汉的良辰吉日。
于是,赤伏符一出,诸将们再次请求刘秀称帝。
这时,只见刘秀一幅忧郁的样子告诉冯异:“我昨晚做了一个梦。”
冯异问:“啥梦?”
刘秀说:“我梦见自己乘着一条赤龙上天,一觉醒来,心里害怕极了。”
冯异听完,扑通地就跪到刘秀面前,说道:“此天命发于精神。心中害怕,这是大王您谨慎本性而已。”
接着,只见冯异抬起头,再狠狠地补充一句道:“大王不要犹豫了,称帝吧。”
刘秀再也没有理由拒绝了。
公元25年,六月二十日。刘秀在鄗县南郊登基称帝,改年号,大赦天下。一个崭新的王朝,正式拉开序幕。
四、长安崩溃
刘秀尽管登基称帝了,可有人已经看出来了,他还缺个像样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首都。举天下之大,唯有两个地方最有王气,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长安就别想了,刘秀一心就想着,定都洛阳。
此时,洛阳城已被团团包围,迟早会落下刘秀手里。可是这个迟早到底是什么时候呢,刘秀也拿不准。转眼数月过去了,看着洛阳城里的朱鲔作顽守状,老实说,刘秀还真着急了。
人性都是有弱点的,只要抓住其弱点办事,往往事半功倍,就像对付李轶那样,不费一兵一枪,就把他干掉了。可眼前这个朱鲔,到底用什么办法搞定他呢?这时,刘秀想到了一招。
刘秀认为,既然朱鲔不吃硬的,何不试着喂他软的。于是,他就想到了一个人。
刘秀想到的人,名唤岑彭。岑彭,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新野)人。初,岑彭为王莽政府一县官,再,刘演造反,归诚归降;又,刘演被斩,属归朱鲔部下当校尉。后,刘秀北渡黄河,投其帐下。
刘秀把岑彭召来,说道,你曾经是朱鲔部下,我派你个任务,前去游说,劝其投降。
岑彭来到洛阳城下,朱鲔站在城上,彼此相望。岑彭对着城上滔滔不绝地做了半天思想工作,未了,只见朱鲔说道:“你讲的那些,我都懂。问题是,刘演是和我李轶设计杀掉的。如果我要投了刘秀,他会放过我吗?”
岑彭一愣,对哦,这个问题得先回去问问领导才行。于是他转头便走,速报刘秀。
刘秀这样回答道:“岑彭,你这样告诉朱鲔,做大事者,不会把这些小忌小恨放在心里。只要他肯投我,封他官爵还来不及,哪能要杀他。”
刘秀再加一句:“黄河作证,我不食言。如果食言,天打雷劈。”
岑彭得了答复,跳上马又跳到洛阳城下,把刘秀那翻话对着城上的朱鲔喊了一遍。然而,朱鲔听后,从城上放下一条软绳做的梯子,对着城下喊道:“岑彭,如果你说的是真的,就爬上来跟我好好谈谈。”
岑彭望着绳梯,稍稍一愣,然后抓住绳子,就要爬上去。这时,只见朱鲔在城上仰天大笑,喊道:“行了,你不必上来了。我相信你。”
朱鲔告诉岑彭,他愿意许降,五天后,一定亲往见见刘秀。果然,五天后,朱鲔出发了。出发前,朱鲔已经命令诸将守城。他这样告诉守将,你们一定要看好洛阳城。此趟出去,如果我不能回来,你们就率军,另投他处。
说到底,朱鲔还是不太信任刘秀。然而很快的,他就见到了什么叫刘秀般的胸怀。朱鲔叫人将自己五花八绑,和岑彭一道去见刘秀。刘秀见到后,亲自解绑,宴酒侍侯。紧接着,命令岑彭当天夜里,把朱鲔送回洛阳城。
第二天,朱鲔率军开降。
两百年前,高祖刘邦初起兵造反,就夺下故乡丰邑县,委托给老乡雍齿驻守。没想到,刘邦前线败归,雍齿倒插一刀,率乡人反了刘邦,坚守不让他进城。后来,刘邦拿下了丰邑,雍齿也投归了刘邦。
那时,雍齿曾经率领丰邑人背叛一事,就像一颗被掩埋的炸弹,刘邦一想起他们心里就隐隐作痛。然而刘邦平定天下后,听张良之计,不但没杀雍齿,反而对他封侯。从刘邦那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宽广的胸怀,而且还有高超的政治艺术。特别是后者,成就了刘邦的丰功伟业。
两百年后,从刘秀身上,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复活的刘邦。刘秀再次展示帝王之术和卓越的政治艺术,收笼了杀兄之敌朱鲔,大大地降低行政成本,极高的提升了一统天下的效率,从而完成了复兴大汉的帝王之业。
公元25年,十月十日。刘秀进入洛阳,定洛阳为东汉王朝首都。
好了,搞定了洛阳,接下来就看邓禹怎么拿下长安城了。然而很快的,刘秀就发现,长安城实在乱透了,仅凭邓禹一人,根本就收拾不了长安城那个巨大的烂摊子。
先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刘玄这支造反队伍,是一支什么样的兵团。如果稍长点记忆的话,都知道,刘玄这支队伍,也不是什么仁义之师,而是抢盗大军。
曾记否,刘演和刘秀兄弟刚造反时,就联合了新市兵和平林兵。然而,这些人一到了战场,就像流氓抢匪一般,见着好东西就抢。结果还抢不过刘演部队的,就要跟人家干起来。那时,如果不是刘秀出面调解,双方都可能两败俱伤。
刘玄率新市兵等人进入长安城后,犹如乡下人进大城市,一下子见到这么大的场面,一下子都适应不过来。朝议的时候,满朝文武百官都来开会,刘玄坐在殿上不知措,只好不停地抠着手指甲。突然,他发现自己要说点什么了,就问了一句:“请问诸位,今天抢了多少东西?”
刘玄一话既出,当场就雷倒了众人。过去了抢匪,没想到当了所谓皇帝,还把自己当抢匪。
可认真想想,角色的转变,也不是刘玄本人的错。进城之后,从来就没有人对他进行过专门的训练,对于朝会仪式,他哪懂什么呢?
当然,第一次当皇帝,一切都还不适应,那也是很正常的。只要认真学习,前途亦不可估量。然而,刘玄却不是个好孩子,也不是个好学生。他住进长乐宫后,似乎就开始忘本了。不久,他就迷上了美色。
迷上美色的刘玄,很快就学会了偷懒,把大权交给了岳父赵萌。赵萌掌权后,突发奇想,大量提拔了一批底层能做事的干部。说来也够雷人的,赵萌提拔的这些人,都是各行各业的能手,很多是些杀牛宰羊专业户,以及在皇宫里烧饭做菜的厨师。
刘玄不管事,赵萌乱管事,于是乎长安城的将领们也跟着乱来了。大家各自抢占地盘,互不听指挥,甚至为了抢地盘,还大打出手。
总之,怎一个乱字了得。
看着长安城乱成那样,邓禹心里都情不自禁地骚动起来。刘秀登基称帝后,他就先赤眉一步,向刘玄发起进攻。经过数月奋战,他连砍敌军数万,甚至还把新市兵首领王匡打败,让他逃回了长安。
王匡在前线败归后,长安城的造反兵团自料不能挡,个个都准备后路了。首先是下江兵王常属下一将领提出,说赤眉数十万军要杀进长安来了,那边邓禹的军队也在侍候着咱。咱想保长安,是没指望了,不如把长安抢了个遍,再逃走不迟。
这个美妙的建议,马上就得到了众将领的拥护。于是,他们就上奏给刘玄,没想到刘玄一听,脸就黑了。大难当头,不想着抵抗,就想抢一把走人,实在是灭自己威风。看着刘玄气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众将领看情形不对,只好退下
刘玄把新市兵首领王匡及平林兵首领陈牧召来,甚至他还喊来了岳父赵萌大人。告诉他们,无论如何,也要组织兵马,抵抗赤眉军,不能就这样把长安城拱手相让。
王匡和陈牧等人领命。可是之前想抢一把走人的那帮将领,却不听使唤了。他们决定,趁立秋大祭之际,劫杀刘玄走人。可他们没想到,刘玄爱玩,却没有眈误情报工作。很快的,他就将情报给截获了。
刘玄决定将计就计,就在立秋大典之际,声称有病,请诸将到宫里议事。只要他们一到宫里,来一个斩一个,来两个斩一双。可等那帮人都到了差不多后,刘玄又犹豫了。众人一看情形不对,拔剑突围,两派就在宫里干了起来。
刘玄干不过别人,只好先逃出长安城,投奔了岳父赵萌。刘玄认为,这些将领造反,如果没有王匡和陈牧等人支持,他们是不可能兴风作浪的。所以,擒贼先擒王,一定要先搞定王匡和陈牧。
于是,刘玄就召见陈牧等人。陈牧消息不怎么灵通,提前先到,被刘玄一刀斩首。王匡闻听陈牧被斩,拔腿便跑,率军进了长安城里,和那帮先行造反的将领会合。
不久,刘玄在岳父大人赵萌等人的支持下,重新杀回长安城,把王匡等人赶了出去。
当刘玄重回长乐宫时,心中不胜高兴。然而,当他正在沉浸于胜利之时,一片恐怖的压城之云,正在飘向了长安城。
这片黑云,不是邓禹大军,而是赤眉的虎狼之师。
中国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天下大乱之时,犹如潘多拉盒子被打开,牛鬼蛇神满天飞。这些牛鬼蛇神打成一团,最后,总有一个降服天下。而能够降服天下的人,绝对不是偶然的。如果用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个得天下之大神,自始至终,绝对是高规格的自律者。
自制自律,不仅是一个集团的规矩,更是一个集团的远大追求。两百年前,汉高祖刘邦西入咸阳城,与当地百姓约法三章,然后退出咸阳。惹得咸阳人无不仰天长呼,得天下者,必为沛公也。
两百年后,在天下诸多造反集团中,最为自律者,当属刘秀。反观赤眉集团,与刘玄集团差不离,出来混,就是为了抢。只要我肚子吃得饱,管他洪水滔天。就这点来看,赤眉来攻打刘玄的长安城,并非什么是非之战,摆明就几个字——黑吃黑。
前面说过,赤眉要来攻打长安,不仅仅是因为长安很肥,而且赤眉领人跟刘玄是有过节的。事实上,除此以外,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情况是这样的,赤眉造反兵多是东部人,早年他们出来造反,完全是为了混口饭吃。然而多年过去,战争越打越多,越打越剧烈,打得一望无际,不知何年是个头。于是乎,军中思归故乡之情,犹如病毒传播,严重破坏了军队的战斗力。
这时,赤眉领导人樊崇认识到,队伍如果向东边开,这帮人肯定趁机溜走。如果这样,那就严重了,肯定要被其他造反集团剿灭,连自立之地都没有了。于是,为了自保,他决定把队伍拉到西边去。出门靠朋友,路这么远,士兵想单独逃跑已无可能。结果只有一个,他们会抱团,将造反进行到底。
然而这时,有人却告诉赤眉领导人樊崇,如果就此攻打长安,并非长久之计。
接着,这个高人指点樊崇道,将军您挥师百万,进攻长安,竟然没有一句口号,被人当成抢匪集团,怎能会得天下民心呢?要想有得抢有得吃,最好打出一个旗号来。天下人思归汉朝,不如拥立一个刘氏子弟,以捍卫汉朝王室正统而战为名,定能威摄天下。
樊崇一听,不禁猛拍脑袋。娘的,出来抢了这么多年,没吃过猪肉,总算见过猪跑吧。别人都是这么干的,为什么偏就忘了学这点呢。
于是,樊崇就派人去物色人选。很快的,他就找到了三个人,此人都是汉朝王室后裔。这三人,经过多年战争颠簸,已沦为底层平民。不过不打紧,只要听话,神话将不再是传说。
在选立天子方面,樊崇采取了一个最原始,也最公平的办法。这就是抽签。三个一起,同时抽,结果是年幼的那个放牛娃抽中了。此人名唤刘盆子,此时才十五岁。抽签时,他身上还穿着破烂的牧童衣服,头发披散,光着脚板,目光稚嫩,并不知道命运已将他推向了一个怎样的舞台。
看着眼前莫名其妙的人群,刘盆子极为害怕,眼泪流在了脸上,就差没哭出声来了。
造反不相信眼泪。接着,樊崇宣布刘盆子为天子,同时,迅速组织政府机构。三公九卿,班子一并齐全。樊崇很谦虚,他只给自己挂了个御史大夫的职务。
一切准备就绪后,赤眉就准备攻打长安城了。
上帝要毁灭谁,首先让谁发疯。刘玄的疯狂时代已经过去了,他打跑了新市兵王匡,王匡眼睛眨都不眨,就投到赤眉部队。然后,帮助赤眉一起攻打长安东都门。很快的,长安城就顶不住了,守城将领主动打开城门,迎接赤眉进城。
赤眉进城,刘玄率团溜出了长安。很快的,刘玄逃亡的消息就传到了洛阳,刘秀立即下了一道诏书告天下,封刘玄为淮阳王。并且发表声明,如果有敢胆诛杀刘玄者,以大不逆判处;如果有护送刘玄回归洛阳的,将赐爵封侯。
一个月后,刘玄还在躲着,对刘秀诏书睬都不睬。这时,赤眉领导人樊崇,以刘盆子天子名义也发布一个诏书:“二十天内,限刘玄投降,封长沙王。超过期限,不再接受。”
此诏一出,刘玄心动了。于是,他派人去跟赤眉谈判。不久,赤眉樊崇就派人来迎接刘玄。刘玄见到樊崇后,即把皇帝玉玺呈献。樊崇拿到玉玺后,仰天长笑,转身离去了。
刘玄被甩在空荡荡的庭子中,心中充满恐惧。凭着职业嗅觉,他闻到死亡之气,正向他迎面扑来。
前面说过了,赤眉攻打刘玄,不过是黑吃黑。他拥立刘盆子为天子,不过是打了个包装,挂了个马甲,其本质还是一肚子黑。此次,樊崇以长沙王为代价,诱刘玄投降,就是为了传说中的皇帝玉玺。只要那个玩艺一到手,刘玄还有活着的价值吗?
樊崇离开后,赤眉将领们即刻将刘玄拉起,推出去准备斩首。这时,有人却追上樊崇,大声吼道:如果你今天杀了他,我也就死在你的面前。
赤眉樊崇大吃一惊,回头一看,原来是天子刘盆子的哥哥刘恭。刘恭先行事奉刘玄,后刘盆子称帝,他就跟着赤眉混了。
尽管刘盆子是个傀儡,但是其兄这一声怒吼,总算将樊崇吼明白了。做人可以无耻,但不能这么无耻。过桥拆河,见利忘义,不厚道啊。
樊崇拍拍脑袋,突然有点不好意思了。良久,只见他抬头说道,好吧,赦免刘玄,封为长沙王。
刘玄侥幸躲过一劫。但是,躲得过今天,躲得过明天吗?躲得过明枪,又能躲得过暗箭吗?一想到这里,他心都凉了半截。他坚信,在赤眉的阴暗处,埋伏着一批暗箭高手,迟早会朝他背后射来。
刘玄想对了。的确在赤眉的队伍里,藏着一批放冷箭高手。可能有人已经想到了,这些要放冷箭的,就是在皇宫里跟刘玄大打出手,被赶出长安城投奔赤眉的将领。比如,新市兵王匡就是一个。
王匡很冤,做啥子坏事的,都是他部将。然而啥子坏事,人家想都栽到他头上来。没办法,他是领导,没有他点头,那帮人乱来吗?不管王匡是不是这样想的,可人家就是这样想的。可见,乱世当领导,还不是一般人能当的。
当然,王匡是投了赤眉,可没人哪只眼看到,他要准备给刘玄放冷箭。倒是有人看见,下江兵另外一将领要投暗枪了。下江兵首领是王常,曾经跟刘演是一伙的。他这属将叫啥名字,我认为也就不必交待了。既然是放暗枪的,就让他永远地躲在历史的暗处,不被人知算了。
在赤眉集团中,负责保护刘玄的,是一个叫谢禄的将领,时被赤眉封为右大司马。那想放冷箭地这样忧虑地告诉姓谢的:长安三辅百姓,都想把刘玄抢回去当他们的皇帝。如果真被他们抢走了,以后合家攻击咱们,那不是坐着等死吗?出来混,安全第一,不如这样……
后面的话都不用多说了,人家就知道怎么回事了。问题是,谢禄听后,深以为然,决定对刘玄下手。有一天,刘玄要出城效游牧马,谢禄派人跟从,就在郊外,将他绞杀。
继王郎之后,又一个自立为天子的人倒下了。没有掌声,没有鲜花,只有悲凉与叹息。胜者为王,愿煮服输。天下的皇帝还有许多,谁笑到最后,还请试目以待。
第七十五章天下攻略
一、长安攻坚战
现在的长安,就一个字,乱。外部乱,里面也乱。长安郊区三辅管辖地区的老百姓,扎营驻军,与赤眉为敌,发誓要把刘玄抢回来。没想到,他们那一声怒吼,竟然把刘玄害死了。于是乎,他们心怒难平,接着又发誓要跟赤眉不共戴天。
三辅地区百姓看不惯赤眉,主要还是他们内部管理太乱了。赤眉属下军队士兵,上了长安街,只要是顺眼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出门在外,不抢白不抢,便成了赤眉的口头语。什么拥立汉王室,替天下民生发话,那通通是扯淡。
事实上,赤眉兵们刚刚闹革命的时候,他们还是有点理想的。赤眉领导人,曾经打出这样一个口号,说:“杀人抵命,伤人赔尝。”然后多年过去,人一阔脸就变,早把那些革命口号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王莽末年,太师王匡出兵,路上必要大抢一翻。那时,长安人见人就叹息:我宁可碰到赤眉,也不要碰上太师王匡。多年以后,太师王匡走了,他们倒霉透顶,真的又碰上了赤眉,却从来没碰过一支不偷不抢的仁义之师。
夜路走多了,总要碰到鬼的,这是留给倒霉蛋的话。但是,像长安百姓,鬼碰到多了,偶尔总要碰个神吧。他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盼的。于是盼星星盼月亮,突然有一天,长安郊外到处传来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长安来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部队。
百姓互相传告,不久,他们都听说那支仁义之师,开进了北长安市。于是,为了亲眼目睹传说中的正义部队,家家携老带幼在,奔到路边侯迎。来了,果然是来了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这支部队的领导人,就是刘秀得天下的首席推手——邓禹。
邓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这么倍受欢迎。路上到处都是革命粉丝,到处都是欢歌笑语,到处都有人喊着要加入到革命队伍来。大约估算,平均每天都有上千人加进部队来。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邓禹属将都认为,此刻是攻打长安的最好时机,就让我们一刀捅进长安城算了。
但是,邓禹说出了一句出人意料的话。他说:“不,现在还不是进攻长安城最好的时刻。”
诸将都其名其妙地看着邓禹。这时,只见邓禹接着说道:我们的队伍尽管很庞大,人气也够旺。然而,交战不是打群架,人多就一定能赢。在我们的队伍中,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人多,真正能够作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