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极博弈原理-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世外高人,不需要运用手段,这类人早已看破红尘,已无得失之心;头脑简单的人;

第二,智力不足,这类人没有足够的能力耍手段,因此早已认命,对人生的要求不会太高。

这两种人,是活得最自在、最无压力的。

☆感悟之一个没有办法实现的梦想,是一种负累

——模3。2运用(提示:思想放远放广会更容易理解本文观点来源)

图:层次模型

——一个没有十成把握的办法,是一种赌博!

一位年轻的记者在陕北农村考察访问,夕阳西下,见一放牛娃骑在牛背上哼着陕北小调,悠然自得,于是记者问放牛娃:放牛干啥呢?

放牛娃回答:——赚钱!

赚钱干啥呢?——娶媳妇!

娶媳妇干啥呢?——生娃!

生的娃干啥呢?——放牛!

记者顿时无语。

于是有人站出来总结了这个故事:“没有梦想的生活是可悲的,我们要做一个有梦想的人!”

这位放牛娃后来读书识字,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凭着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放牛娃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于是他拼命地工作,拼命地工作。

那位记者又一次找到了他,

问道:你这样拼命工作为了啥?

放牛娃说:——赚钱!

赚钱干啥呢?——娶媳妇!

娶媳妇干啥呢?——生娃!

生的娃干啥呢?——工作!

记者还是无语。

我们会经常听到别人说,“其实我只需要一种平凡的生活,过一些平凡的日子而已。”可是,各位,请问怎么样才是平凡?

——此时绝大部分人,愣住了。

因为在他们心底里面,根本没有想到怎么样做才会达到平凡的目的。当你们想到这一步的时候,就会猛然发现:

其实平凡是最难的!

——为了平凡,却需要过着不平凡的生活!

○为了平凡,却需要过着不平凡的生活!

我们要面对三个层面上的问题:

第一层面:

其实我们人生就是这么一个正常的过程:

出生→读书→工作→结婚→生孩子→老→死

第二层面:

但是我们面临的难题,却不是第一层面上的,而是:

能读书吗,读什么书?

能工作吗,做什么方面的工作?

能结婚吗,和谁结婚?

能生孩子吗,生什么样的孩子?

……

第三层面:

可是,我们会继续面对以下问题:

选择什么样的学校?有能力去选择不?……

有能力去某家企业工作吗?是自己喜欢吗?不是自己喜欢的,那怎么办?……

没钱没车没房能找到另外一半不?怎么样才能找到“高富帅”,“白富美”?怎样才能相伴到老而不会同床异梦?……

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吗?如何让孩子得到良好教育?……

……

所以真正做到平凡的人,要么他们对生活没有要求,要么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完美地解决第三层面的问题。

否则——他们都需要做出一些努力,甚至是常人匪夷所思的努力,以突破现状!

怎么会是匪夷所思呢,因为根本来说,问题在于社会环境,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在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有人说,要平凡还难?因为如果要维系这个平凡却是一个不简单的问题。

在国内,我们经常会谈到“不惶恐工资”,也就是如果你拿到了这个水平的工资,你就不会感觉到惶恐。

这个名词的诞生,有一个很深的社会背景,导致了我们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惶恐至极。

怕生病,病不起;怕有意外,意外不起。当如果有房贷,有车贷,有养老责任,这时候的你什么都不敢做,你怕一改变就会有灾难性的后果!

这时候的你,希望生活有改变,希望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希望能环游世界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种错觉就这样形成了,我们认为自己“一直想要平凡的生活”,可是却一直生活在不平凡中。

……………………………………………………………………………

随风而飞:

做人要知足常乐,不要想太多,想太多了会很累的。有时候确实也需要未雨绸缪,但是不要过的。

紫欽天:

那你有愿望不?

随风而飞:

哈哈,嫁个好老公。

紫欽天:

问题是过与不过这个界限怎么分?

随风而飞:

自己才能定位的。

紫欽天:

知足常乐——那嫁个好老公这个愿望很容易实现啊!

随风而飞:

不容易的。

紫欽天:

不知足?有手有脚就足够啦,要么你不知足。

随风而飞:

这?人都是有点点贪念的。

紫欽天:

那是不是太过了,人确实也需要贪念,但是不要过。不然会很累的。

随风而飞:

……

(认为自己只想平凡,但是实际上是不平凡。)

……………………………………………………………………………

你不幸福是为了以后幸福,你不懒是为了以后可以懒,你哭是为了等会不哭,……

有一个问题,必须要提出来的,这个问题就是假如你们最亲的人发生了意外,你们会怎么做;如果给你一个时光宝盒,可以让你回到过去,你会怎么办?

——你会设法去避免未来这件事情的发生,如果你无法避免,你会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去应对亲人的意外(如赚更多的钱,积累更多的人脉等)。

所以实际上,我们为了平凡,需要努力地在社会中竞争,做出比别人不一样的事情(不平凡),才能获取更多的筹码去维系这种平凡。不得不过着不平凡的生活!

○安全感

如果我们再想:“现在哪里都不安全,路上,车上一天有那么多事故危险,我们怎么办呢?”

有人比较冷静,“难道不出门吗?专门呆在家里就是最安全了?”

我们一般会在路上左顾右盼,为的是避免发生交通意外,但是也有严重的情况是有些人会害怕到闭门不出。

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差别呢?源于不同人的安全感!

根据层次模型,如果一个人失去的或者得不到的越多(底层不扎实不充实),那么他就越没有安全感。

比如说话要算数,说得到做得到,但是如果他跟你承诺的事情,很多都做不到,那么你对他就没有安全感。

当一个人在情感方面从对方身上得不到足够的安全感时,那么这个人便会追求物质方面的安全感,来弥补精神/情感方面的安全感缺失。

当一个人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的时候,如果这个人的物质要求得不到充分满足的时候,安全感相对在下降,那么这人便会通过在精神方面追求,来弥补物质方面的安全感缺失。

比如,通常如果一个人是单亲的,从小缺少爱,那么这人对家庭对婚姻是缺少安全感的,往往他们特别在意另外一半现在有的是什么。

一个不曾痛过的人,不会忧虑痛;一个不曾失去过的人,不会担心失去;……

○你的人生真的是为了创造价值吗?

“人生活着的价值是什么呢?”,这是一个世纪经常讨论的问题。

每天三点一线,上班,下班,睡觉,于是有人开始迷茫了。

——因为他们现在没有明确的办法去扭转这个局面!

有一位朋友,他喜欢哲学,他说在学校自习教室里读亚里斯多德的时候,内心感觉很宁静,充满了喜悦,希望自己以后能开一间书店,能很自由地读很多哲学书。可是很遗憾,他的专业是工科,并不是哲学,毕业后他找了一份研发的工作,几年后,他越来越发现,其实这份工作他一点也不喜欢,一度很郁闷与迷茫,可是又没有勇气摆脱。

他开始思考人生,究竟活着是为了什么?

于是,很多书很多人会告诉我们,活着就是要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要稀里糊涂地活着,要活得明白,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要做一个有灵魂的人,做一个有尊严的人,要思考这些问题:   

(1)能为社会,企业和组织团队创造些什么?

(2)能为父母,妻子,孩子,家庭创造些什么?

(3)能为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朋友创造些什么?

能为他人创造得越多,价值就越大,只要是有益的,有建设性的,都是有价值的。

可是笔者要告诉各位,这是一种洗脑性的观点,因为它一开始就赋予了一个形象给你,让你去朝这个形象去塑造人生!

实际是人生本没有价值,所谓价值只是某些人为了雕塑你而设定的一个模。

所以如果我们听讲座,我们会注意到,很多演讲者都是伪善的。记得有一次观看某位大企业家的演讲,在他的整个演讲中,这位企业家重复强调着他那句金句:“一个人做企业不只是为了赚钱,重要的是回馈社会……”

相信很多读者会为之而动容,对这位有爱心有实力的企业家敬佩万分,甚至觉得他伟大的品格已经升华到和耶稣一样。可是请大家也同时联想一下,运动家也会经常说到一点,那就是“比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赢,最重要是弘扬体现一种体育精神”。

可是我们通常举办的运动会,奥运会真的是为体育精神吗?各国真的是为了“友谊第一,胜负第二”吗?

又如,你在一家饭馆里吃饭,付了钱,老板鞠了一躬,告诉你:“我店的宗旨是普渡众生,让世人远离饥饿……”,你会不会觉得很假,这又是为什么呢?

——最内在的是一件事情的直接驱动力,除此以外都是一种包装或是掩饰!

(阅读提示:联系太极归宗的层次理论,心力学原理,动机方面的知识。)

所以如果一个人开口闭口谈仁义道德,这本身就是在使用伪善的手段。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来说,比较负责中肯的话就是:“我已经赚到钱,所以现在想回馈社会。”

在一次班会课上,老师写上了一个话题:“为了什么而努力读书?”,有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此刻全场笑了起来。

私下,有人再问他:“你为什么那么努力读书呀?”

答道:“因为我想买一辆车,需要努力读书,将来赚到钱才能买到。”

问:“可是你为什么说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呢?”

答:“听起来不会显得那么自私和虚荣啊。”

……

其实真正是“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的,必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才会这样的一个目的。所以,当我们回顾历史,细想周总理当时说的这句话,这时候就不会是一种笑的回应,因为他的这种想法是很合乎情理之中的。

有些女孩子一旦听到男人告诉她“我很想你”,“我很爱你”等都会很反感,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她们感觉到男人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最直接驱动力),而是一种虚假的包装!

——男人把对女孩子的某一种言语,行动,关系包装成为“爱情”。

当我们考虑人生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回到自我,最适合自己的模是一个人自出生开始,所形成的个性,喜好以及能实现的资源等的综合,而非某些名人权威赋予的形象。

别人有背景,我们有背影;别人长得像校花,我们长得像笑话;别人开Q7,我们开QQ;别人喜欢旅游,我们喜欢梦游;别人喝拉菲,我们泡咖啡;别人拿年薪,我们拿欠薪;别人说我们是弱势群体,我们说生活是自由落体。

——人比人通常是没法比较的!

○一个没有办法实现的梦想,是一种负累

对于未来,通常我们有着自己的憧憬与理想,但是我们经常是不会考虑这些憧憬,这些理想是否在自己的可预见的能力之内,如果不是,那么梦想便会成为一种束缚,一种负累!

举例,一个年轻人,希望有个好妻子(丈夫),希望她(他)有各种美好的品质,很善解人意就像处在一个世界,温柔体贴又不失坚强独立,风趣幽默又有强烈责任感,有很好的修养,有很好的体质,与姣好的面容……总之越完美越好。

这样的美好寄托于不久的将来,多好啊!

可是,这位年轻人自身是如何呢?是完美的么?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取得那么完美的爱情?

如果没有审视这点,那么这样的一个没有办法实现的梦想,将是一种负累。

——因为时间是人生最残酷的敌人。

没有考虑时间的作用,以为马不停步地朝着这个梦想,必定能实现。谁知最美的面容也会变成憔悴,再强的体质也会衰老,最完美的组合也会日久生变……

我们经常“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我们经常谈幸福,可是幸福本是虚无。

当你们生得起,养不起,养得起,病不起,死不起的时候还谈什么理想?

当你们话不投机,当你们同床异梦时候,你们要求对方的外貌与金钱又有什么用呢?

……

你们的追求,梦想,个性——要达到上层,必须要有底层的支撑!没有底层支撑的梦想,是一种幻想,一种妄想。

底层,并非指物质,而是指达到上层的步骤与条件。

有一位朋友A和朋友B是一对恋人,后来他们分手了。朋友A跟笔者说,“为什么我只想要一种平平淡淡的幸福都得不到?我并需要要有车,有房……”

笔者对他们的情况和各自私下的想法有所了解,于是跟她说:

“正是你想要的平平淡淡误导了你!因为你不知道什么叫平平淡淡。”

为什么呢?朋友A是一位拿了工资会把它花的干干净净,对生活的品味很高,追求名牌等,但是又没有足够的上进心,这时候她所谓的“平平淡淡”实际上是无忧无虑,随心所欲。可是朋友B,就觉得A容易演变为一种包袱,跟她在一起则需要自己非常很辛苦地赚钱以满足A的“平凡”,在B看来,“平平淡淡”应该是即使吃一晚清水白菜,也能快乐吃出味道。所以B觉得A不适合当老婆。

故而,当你提出某一个概念的时候,如果这个概念作为你的准则或是方向,那是一个非常慎重的话题!

要么你有通透的理解,要么你完全没有概念。否则它将会误导你,甚至赌上你的一生!

所以一个人笨,问题不是很大,最有问题的就是一个人不笨,有点小聪明,但又不是极度聪明,而我们绝大部分人在某一方面就是属于这类人。“人生如赌博。”这句话是很有内涵的。

(笔者注:实际上很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是有阶段性,角度性的误导。此点请读者联系矛盾的产生,以及太极归宗一章。)

有些人会比较反对崇拜明星的,是因为他们认为明星的生活状态 是绝大多数人无法实现,把明星的生活作为自己的追求,榜样,那就是相当于去在这些人有生之年花了不少光阴去追求一个没办法实现的梦想。

问题是,你怎么知道这个梦想能否会实现?这是一个很庞大的问题,因为你要思考很多内容(这些,你需要看完本书,尤其是一念化三千一文)。但是你必须先有这个概念——每提出一个梦想,一个追求,你必须先要考虑能否实现。随心所欲的想法,只能祈祷上天赐予你幸运,而要实现这些想法,其过程都是在不断地消耗我们的生命(时间)。

○一个没有十成把握的办法,是一种赌博!

现实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个模糊区间,介于上层与底层之间。随着我们不断地努力,底层逐步地累积,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的目标是需要修正的。

比如我们有些固有观念,对朋友的态度,对伴侣的要求……

在工作上,当你踏入了一个行业,如果你要转行,那么代价是很大的;

在婚恋上,当你踏入了一段恋情,如果你要撤离,那么代价同样是很大的;

……

当你要重新开始,岁月总是无情。

若是你没有十成的把握把这条路走顺走通,那么当你迈出了第一步,就意味着这是一场赌博!

而这赌注是,或是金钱,或是荣誉,或是人的一生。

一辈子很长也很短,

短的是——可预见的命运轨迹,

长的是——人活在当下的历程。

有些道理大家都知道,只不过,不是大家都懂,因为我们身处的状态不一定能让我们体会到……

○运用之路口车站模型

你们已经阅读到这一章了,这时候应该有这样的能力:可以随便从任意一件事情事物中提炼出模型,再从模型去推演其他事情,或者再认识其他事情。也就是两种能力:归宗和演化

有一个十字路口经常出事故,如图:

车站离十字路口很近,十字路口有交通灯。问题就来了,人在十字路口上,人行道红灯的时候,有公交车要过十字路口,经过公交车站,但是如果这个人看到站台离得这么近,他就会想,“闯闯红灯好了,因为都只有十几米远,这个车一走过,就要等很久才能等到。”

摆在他们面前,有两个极端选择:

(1)安分地等绿灯,公交车走了没所谓,等下一班车。

(2)车站很近,要闯红灯过去,不然错过了公交车就要等很久。

所以这个路口上,很多人都会闯红灯,交通事故特别多。

解决的办法,要么改善市民的心态,要么把公交车站移得远远的,不要让他们有侥幸的心态。

——也就是在这个模型里面,人在十字路口的想法做法就像一场赌博。你唯有不给他们梦想(断念),他们才能安分;你一旦给了他梦想(有机会侥幸闯了红灯追上公交车),这种诱惑会时刻让他蠢蠢欲动,他一旦尝试追求,那他就面临一场生死赌博。

以路口车站作为模型,我们会推演出很多道理,例如二元论,两难选择等。

比如如果要减少甚至杜绝贪污腐败,我们可以使用这个模型。给他们两个选择:

(1)自首,减刑;

(2)要是不自首,一旦查出,无论多少,判死刑。

一个女人为了男人不离开自己,所以让男人不断地付出,也就是不会让男人轻易得到,这是一个方法。因为男人要选择离开女人,他要考虑“如果我离开了,我不是亏大啦!如果我选择了她,说不定……”

有一位老千,怎么去骗别人呢?拉拢对方合作,然后让对方付出很多,最后这位老千,告诉对方自己信用卡没钱了,需要对方帮忙还钱。抛出两个选择:

(1)信用卡要是不还,那么合作项目就贷不了款了,就会合作失败,对方投入的所有钱就完全石沉大海。

(2)还了信用卡,对方还有机会连本带利获得收益。

——这就是赌博!

4。融汇贯通,举一反三的运用

4。1思路衍生

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运用如本章开篇所言,你只要抓住了你看到的一个事物,再联想到太极建模的模型,那么你就可以瞬间想到很多很多的其他方面的知识。

如我们试建组合模型:模2。1+模3(或单独模3。2,单独模3),笔者根据生活点滴,得到:

(收集不到)

4。2详例讲解之聪明与智慧区别的真解

正常人,在没有特别事故的情况下,是不会细究“聪明”与“智慧”的差别的。因为这两个词语出现频率比较高,本书将这问题作为一个例子。

在没有引导你去区分这两者的情况下,一些观念,比如说某人做了某某事情显得很聪明,某人做了某某事情显得很有智慧,当你不用心去区分的时候,你会慢慢地模糊了这两者的概念,以至于你会奇怪地答“这两者有区别吗?”

所以读者的你,可以反问自己,你能清晰表述这两者的概念以及这两者的区别吗?

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笔者必须先设定一个前提:这两者是有区别的,而且并不是称谓背景的区别。

什么叫称谓背景的区别,比方说南方人把一种食物称之为番薯,而北方人则称之为地瓜。

有一位北方人去了家小店,叫到给我一斤地瓜和一斤番薯。老板拿来了一共两斤的东西。

“老板!我的番薯呢?”

“先生,这就是番薯啊!”

“老板,你真不厚道,那我的地瓜呢?”

“这就是地瓜呀!”

“那我的番薯去哪?!”

“……”

思路:

笔者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在脑海中列举了关于这两个概念的例子,通过这些例子笔者开始建模,这时候发现两者有交叉概念(交叠)情况,从例子而得,因此如果需要明晰这两者区别,笔者再进一步探索这些例子的源头,怎么来的呢?没有发现。所以假设两个词是不一样的话,笔者可以设定语境(太极),这样就能区分这两者。这种区分可以使用模1。1,模1。2,模3。2。再对照已有的例子,笔者锁定为模3。2去定义。此时笔者由模3。2可以联想到很多具体事例,抽取其中一个作为对读者的解说。

所谓人生如棋,我们就以棋作为联动类象的对象好了。不过这不是唯一的,所以读者可以自行设计,比如人生如耕田,人生如渡蜜月,人生如蹲在厕所里面等等。但是必须多次强调的是,任何事物都是可以类比的,其前提必须抓准太极,读者如还没熟练的,请返回本书阅读数遍。

开始下棋了:

长者和年轻人A下棋,年轻人下了三十分钟赢了长者;

长者和年轻人B下棋,年轻人下了十五分钟赢了长者;

长者和年轻人C下棋,年轻人下了秒赢了长者;

长者和年轻人D下棋,两人僵持了半天最后年轻人输给了长者;

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棋局赢输的因素:

1。固然条件

(1)专业认识

对棋局,局势的认识。比如我可以凭一步就可以知道了几十步,而你就只能几步,很显然,我的专业认识比你高。对于棋局来说是有明显的优势。

(2)对弈心态

事情是由人心所推动。因此双方的专业认识发挥到如何程度,就需要看心态把握的程度。江湖上流传“人剑合一”这便是一个极高的心态,这种心态能充分驾驭这把利剑,使剑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2。或然运气

各种非正常预期的规律或联系。比方说对方打了个喷嚏,我皱了一下眉头,那我的某个思路就乱了,继而下错了一步。这样一子错,满盘皆落索,若问原因,即是喷嚏引起。

我们回到这个棋局上:

三十分钟赢了长者,年轻人A强,长者揪心;

十五分钟赢了长者,年轻人B更强,长者痛心;

秒赢了长者,年轻人C超强,长者碎心;

至于僵持之下输给了长者,年轻人D弱,长者舒心。

如果说你赢了长者,这是你聪明,你越快赢了他,意味着你越聪明,长者会敬重你,佩服你,甚至畏惧你,下次就不跟你玩了,你就成了中原独孤求败。

但是,你若是输了,长者居然舒心了,愉快了,长者会觉得“这年轻人,还是挺聪明的嘛,和我有一拼,而且很友善,人品不错,值得交往!”明里是输,但是却是赢了。

于是我们就有了答案:

聪明是你赢了这场局,智慧则是你赢了局外局!

因此我们再抽象一下,在《太极博弈原理》中定义为:

聪明是成功应对某个局面的固然条件与或然运气的总和,而智慧即是指成功从一个局面跨越到另一局面固然条件与或然运气总和。

人会做很多聪明的事,例如我们经常计数,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老板会择定良辰吉日让员工加班;老婆会告诉你千万不要跟陌生女子谈话……

阿凡提把萝卜吊在驴的眼前,让它快跑,这是驴的聪明,它最终得到了那根萝卜,但是却花了相当大的力气,虽是聪明,但因这聪明反被聪明所制约而看不到萝卜背后的阿凡提。

孙膑装疯卖傻脱身于庞涓魔掌之下,那是聪明与智慧。智慧地想到了这个计策,聪明地运用于计策之中。

……

人一旦在群体中表现优异的能力则容易被我们(局中人)所发现,所理解。我们称之为聪明者外露;反之,当人更多考虑于策划局外之事,而我们(局中人)通常是表示不明白的,甚至没有发现到,没有感觉到,这便是常言道智慧者内藏!

笔者很清晰地记得一个故事是,

有人问一位佛门大师,“大师,请问什么是慧根呢(智慧的厚度)?”,大师就答道,“如果你睡着了,并且在做梦,这个时候有人叫你起床,如果你能很容易从梦中醒过来并且头脑很清晰,这就是慧根。越容易,越清晰,那么慧根就越深厚。如果不醒人事怎么办,那是因为你太聪明了!”

以上,笔者列举了很多例子,请读者不要带入太多的情绪去阅读,以免形成一种错觉:如智慧是比聪明更高级的东西!如果有这种感觉,请反复看看定义,两者所反映的对象是不一样的,这两个对象没有谁比谁更高级之分,只是局外局让我们更感神秘感,玄妙感。

修正阶段:

笔者下了这个定义之后,就需要通过反面的例子(在万象演化一章里面综卦里面说到,从反面角度去一个事物,更能完整补充对事物的认识,也可以说是配阴阳)去进一步理解这个定义,看是否有疏漏。

(1)问答

a。问:为什么这个定义里面有“成功”,如果不成功是不是代表不聪明,不智慧了。

答案:是的。自古窃国者王,盗市者贼。成王败寇,天地之理。

b。再问:我还是感觉怪怪,因为成功是相对的。比如说我今天故意输了这个比赛,然后对方对我懈怠了,我还是坚持不懈,最后到了下场比赛我赢了。那我是智慧吧,那么我这种故意输按你这么说不就是不智慧了吗?

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你站在后来成功的基点上看的,但是你说的输,却是站在你输的基点上看的。也就是当你在故意输的那一刻,你还不清楚你未来输赢的情况下,你未来赢了,那么你回过头来,你就说你自己智慧了;反之,如果输呢,你还说你自己智慧吗?所以如果你能问到这个问题的话,必须要知道概念的相对性。也就是我们可以说你是一位聪明人,这里面必须隐含着有其他人比你不聪明的前提情况,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我们成功了,其前提是其他人比我们不成功或者目前我们还没成功。如果读者还不明白,请看看概念。

c。问:我不明白局的概念,我能不能说我下了五十步作为一个局呢?一百步又作为一个局,以区分不同的层次。

答:说明你已经开始了深刻的思考了。在本书中有关深度的结点这个话题的例子可以参考一下。实际上也说明了相对性,也就是除了智慧外还有更智慧!(当然你也可以说除了不智慧以外还有更不智慧)

d。问:我发现例子中年轻人D输给了长者,如果是故意输的,我觉得很有智慧,如果不是呢?他是真的没办法而输的呢?

答:这个问题十分好!举个例子吧,如果你赞我“OXX,你真聪明!”或者 “OXX,你真智慧!”我会答“其实我都不想的,我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那样”,那意味着什么呢?造成我的聪明智慧有很多因素都不一定是我掌握得了,比如或然运气,一个人的心态。所以我本来可以秒杀长者的,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