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敌后武工队-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粽饧隆N掖虻缁案贤飞塘浚×康卣瞻臁0炝嗽勖嵌己茫擞錾习寺肪奈涔ざ幽钸赌钸墩饴胧拢刹荒苈医玻灰侨萌毡救酥懒耍勖嵌汲宰锊黄稹K憷玻蠹也缓卟还偷泵挥姓饴胧拢厝グ桑 

哈叭狗顺水推舟地这么一闹腾,联络员们看到武工队出的这个主意,教给的这套办法真的生了效,个个心里都十分高兴,于是,也就前拥后挤,满带笑容地离开了黄庄炮楼子。二

敌人紧撤,武工队紧赶;敌人撤过金线河,魏强带领他的小队,又在金线河的西侧日日夜夜出没无常地活动起来。有时钻进保定附近一个村,召集起伪办公人开个“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抗日爱国会,告诉他们支应敌人、哄骗敌人的办法。有时,走到一个庄,把混伪差事、干伪军的家属召集到一块,谈谈国际国内形势,说说中国必胜日本必败的道理,要他们去劝自己家里的人,不要真心给鬼子干事,做事都留个后手。此外,撒宣传品,教育炮楼里的伪军,开基本群众会,建立秘密抗日政权……啥工作都做。掏特务、镇压汉奸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连住在保定城里的一贯道日本总坛主老松冈也都被擒出来,镇压在曹琨公园里。魏强他们在这一弯子搞了个地覆天翻,闹得鬼子六神不安。

老松田虽然又组织过几次“清剿队”,领着刘魁胜一班杀人不眨眼的特务外出清乡,剔抉过几次,结果,比春天失败得更惨。春天是费尽心机也看不到武工队;眼下净叫武工队打个措手不及:不是在青纱帐里迎头挨顿打,就是屁股后头挨上一阵子揳;要不就射来一阵密集的子弹,在中间拦腰一切截;等追过去,神秘的青纱帐,又把神秘的武工队掩藏起来。这样一闹,老松田的心里更窜火。

近来,老松田又屁股不离皮转椅,挖空脑子,费尽心机地捉摸对付武工队的办法来。从开春到秋收,在他这块“确保治安”区里没有一天平静的日子:小屯里,千军万马没把一个武工队员擒拿住;大冉村村南,一村中队被吃去了三分之二;张保公路上的一百多辆运小麦的大车被截走;中闾的小麦一宿被运了个空;黄庄警备队小队长侯鹤宜的死……现在,武工队还在一步步地朝市沟里面搞,简直快搞到皇军的床铺上来了。“这真是岂有此理的事!”松田想到这里,微微地睁开合死的眼皮,心想:“用什么办法把这个武工队吃掉?……”他左手攥攥右手,反过来,右手又去攥左手,越思摸越觉得刘魁胜推荐的黄庄警察所长苟润田所想的办法大有可取之处。他同意苟润田所想的办法;另外,他还要在这个办法上再发展一步。他像落水者摸到了救生圈,眼睛睁开,右手狠劲往桌上一拍,自言自语地说:“就这样做!”三

“今天的情报有个研究头!”魏强把手里的一张纸儿递给了刘文彬,“老松田怕明着磕青鼻子碰肿脸,又想从暗地里捞捞本,真见他的鬼!”

“松田让铁杆汉奸刘魁胜当队长,网罗些亡命徒成立个夜袭队,这说明他要在咱身上下些本钱,花些工夫!”刘文彬看过情报说。他觉得敌人组织了夜袭队,武工队的工作,可就会增加更多困难。“今后,不论咱武工队,还是地方干部,甚至村里的群众,都应该提高警惕,不然,要吃个大亏!”魏强没答言,心里也在捉摸夜袭队这码事。夜袭队自然是夜间活动的队伍,到底什么样?没打过交道,光凭想是不行的。在这个地区活动,就像进深山打猎的人,处处得寻找野兽,时时还得提防野兽的袭击。只有摸准野兽的出没规律,才能下手猎捕它。

武工队员们听到敌人组织起一班夜袭队,也都相互说道开:

“夜袭队?名字怪好听,谁知道干起活来怎么样!”常景春抚摸着歪把子,抽着自卷的烟卷说。

“什么他妈夜袭队,我看是野鸡队。遇上我,要不打他个唧唧嘎嘎满天飞,我就不姓这个贾。”贾正立在当屋,指手划脚地讲。四

天近半夜,魏强带领一个战斗宣传小组,来到了范村。范村紧挨保定市沟,背贴高保公路,西面是鬼子的飞机场;飞机场北面,隔公路是“治安军”和警备联队训练新兵的兵营——老炮队。要没有青纱帐,老炮队的营房,飞机场上的了望台,即使在黑夜,也能从范村看得一清二楚。范村离保定说八里地,其实,出保定南门,过电灯公司朝前走几步就是。它是出城来东南乡的头一个大村子。户头多,人也复杂,光在城里混伪事的就有二三十个,村里的大权掌握在地主周敬之的手里。那里我们的力量单薄,工作基础很差,群众想为抗日政府做些工作,也得偷偷地来。工作人员很少来这村,即便来了,从未过过夜。一般的工作任务,这村也能接受作一点,遇上比较重要的工作,像征收公粮,贯彻合理负担……就不行了。不是里折外扣地讲个价钱,就是拖着时间不办。

魏强几次想来范村住一住,因为摸不清周敬之的面目,摸不透村里的整个情况,所以也没敢住。为了让这村群众都知道夜袭队,提防夜袭队,这天晚上,他们来到范村东南角的一个大场里,这里到处堆放着谷堆子、高粱垛、玉米毂辘、绿豆捆捆。他和刘文彬咬咬耳朵,等刘文彬带领一个队员朝村里走去的工夫,便大步向一个看场的窝棚走来。

“大伯!大伯!……”魏强见到窝棚里睡着两个上年纪的人,忙凑到他们耳根底下轻轻地叫起来。他耐着性子,一口一个大伯地叫,两个看场人都像实聋子,继续打他们的呼噜,睡他们的觉。他轻轻地推了推左边的老头,这老头呱哒几下嘴巴,翻个身子又睡着了;他伸手去推右边的老头,同样也不醒。魏强心里明白,这两个人都醒着,就是胆小怕事不敢答言。他把声音放低,语气放得更缓和,亲切地说:“大伯,都别害怕,我们是八路军的武工队,上次在黄庄打死侯扒皮的就是我们……”这时,两个看场的老人虽然鼾声消逝了,却仍不答言。

村里走出来三条黑影,步步接近了大场。

魏强抛开看场老人起身迎上去,刘文彬和一个个子不高的人走过来。这个人叫刘连三,是范村的地下党员。他见到魏强,热情地握住手说:“魏小队长,这一程子老没来!我当你们走啦!侯扒皮是你们敲死的?”

“是啊!群众有什么反映?”

“人们不是自个许下的愿,‘打死侯扒皮,摆酒吃顿席’吗?什么反映?一个字:好!”

魏强、刘连三和刘文彬说着话走到窝棚跟前。窝棚里那两个看场的老头听到刘连三的语音,早爬了起来。躺在左边睡觉的老头说:“这几个同志可把我们老哥俩吓了一家伙。”睡在右边的老头摸摸嘴边的胡子,“我俩以为是城里的夜袭队呢!真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

魏强将头钻到窝棚里,笑乎乎地问道:“这会儿还害怕吗?”

“有连三在这,当然是自家人,怕什么?”“没有他来,你就是说破了嘴唇,恐怕俺老弟兄俩也不会吱声。”两个老头说着就朝窝棚外边挪蹭,魏强忙把窝棚口儿让开。

刘连三等两个老头趿拉上鞋子,忙凑到他俩耳朵底下,嘟囔了几句。他俩一个朝村里,一个朝村边走去。走时,刘文彬忙追嘱上两句:“有一点沾那边气的人,也别叫来!”两个老头先后说:“这个你放心,别看上了年纪,也不能糊涂到那种地步!”“要叫的保准是些老实巴脚跟咱们一条心的人。”

工夫不大,一条黑影又一条黑影,从村里,从附近看场的窝棚里走过来。见到魏强他们,个个心里都甜丝丝地乐,有的摸摸队员的枪,有的看看魏强的脸,摸也好,看也好,都不吱声。本来都是拉锄把子种地的庄稼汉,到这种场合却像很有纪律的人,大家看了会子,都默默地脱掉鞋子,在屁股底下一垫,坐下了。不算小的平板光场,密密麻麻快让人占满了。

刘连三把人们分成两片,把魏强、刘文彬围两堆,开起小会来。

夜深,声音传得很远,魏强、刘文彬嗓音放得很低,但大家都听得很清。他俩由秋收藏粮、讲到为啥不割地里的秫秸、棒子秸;又由留地里的秫秸上讲到敌人为什么成立夜袭队,大家怎么来提防夜袭队,夜袭队将要怎么活动……每讲一句话,就在人们的心上划了一道很深的痕迹。当刘文彬谈到让玉米和高粱的秸杆在地里多长个时候,以便武工队在里面隐蔽活动的当儿,看场的两个老头低声说:“不砍它就是少落把柴禾,对抗日军队有利就好。”“俺不光不砍,还要串通认识的人家也不砍。只要大伙都做,天大的事也就办了!”刘连三听到提防夜袭队半夜出来装八路的事,心里思摸:这可是个大事,要不小心,真容易上了特务刘魁胜的当,便插嘴说:“不管他真八路,还是假八路,没听见暗号,咱们一概不承认他是八路,别管他央告、哀求,你就给他来个不理;实在不行,你就……”刘连三这么一说,很多人不由得笑了。原来愁怕夜袭队的人们,现在眉间都舒展开,紧张的心情,立刻松下来。

秋风刮得庄稼叶子哗哗山响,蛐蛐在青草坑里嘟噜嘟噜叫个不停。进村里刷改标语的人们回来了,魏强、刘文彬临时召开的群众会宣告结束,群众渐渐走散开。

“……关于周敬之,要再仔细查看他一程子,看看他到底有没有问题,下次咱们再谈。”临走时,刘文彬叮嘱刘连三。魏强接过话来说:“现在尽量让周敬之闹,他越闹得凶就越能看出他是个什么东西,将来……”

魏强他们离开范村,走出没有一里地,范村正南偏点西的方向,咚咚咚,传来几颗手榴弹的爆炸声,跟着,又响起爆豆般的枪声。魏强双脚站稳,侧耳一听,立刻辨清枪响的距离和地点。“这是在新安村,准是贾正、刘太生他们小组和敌人打上了!”

刘文彬抖动露水打湿的衣服,眼睛张望响枪的方向。哪儿枪声并没有停止,中间还夹杂着听不清的吆唤声。

“走!赶上去!”人们听到魏强果决的命令,跟在他身后大步流星地朝新安村方向跑去。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第14章



在魏强他们朝新安村跑来的时候,枪声由剧烈变稀疏,而后停了下来;唔呀呐喊声也由大变小,渐渐地消逝了。

魏强领着人们来到新安村的东北角。村里除了传出几声狗叫,任什么动静也没有了。他一手提着驳壳枪,一手拨拉着沾满露水的庄稼叶子,又轻轻地朝村东面绕去。

“做好准备!”魏强左脚跐在一条小土埝上,眼睛望着新安村的村东口;常景春轻轻拉开歪把子的拉火杆;别人都将步枪口瞄向村里。

嗖!一个人从街南的胡同口里蹿出来。这人手里恍惚还拿着武器。常景春眼珠瞪圆,把歪把子的托底板朝自己的肩头上一扣,魏强低声叮嘱他:“别急!”

蹿出胡同的人,并没有朝街上走去,他像个夜里活动的能手,背贴着南墙山呆住不动了。魏强知道他在观察东西两头的情况,心里暗自思摸:“这家伙可是个打夜仗的老手!”刘文彬脑子一转:“是个夜间活动有经验的人!”那人贴墙根呆了不久,忙朝胡同口里发出:“呱,呱——”的一短一长的蛤蟆叫声。

声音传到魏强的耳朵里,他的心情马上松了下来。他赶忙用信号取上联络,跟着跳出土埝,快步朝街里走去。隐蔽在胡同里的人们也都拥了出来:一共三个组。

“你们到这里发现了什么?”魏强张嘴就问。

“我们到这,枪不响了,搜索一回什么也没见到!”赵庆田回答。

“我们在楚庄,听到枪声就赶紧朝这儿跑,跑来见到的是他们!”李东山凑上来,手指赵庆田报告。

“我们比他们两组都来得晚!”辛凤鸣代表他们的战斗宣传小组向魏强说。

“村子的周围都看了?搜索了?”魏强又追问两句。“都看了,搜索了,什么也没有。”赵庆田继续回答。

魏强挨个地扫了人们一眼,人们都紧握手里的枪,板着面孔等待魏强的新决定。魏强朝街两边一望,好多面墙上都是刘太生用麻刷蘸石灰浆写的抗战标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必胜,日本必败!”刘太生、贾正他们这一组今天和敌人碰上,到底受到了损失没有?这只有回到规定的集合点才知分晓。二

贾正、刘太生和队员老边三人所组成的战斗宣传小组,在新安村向群众做完宣传工作,等群众走散以后,忙舀水合灰浆,在沉静的街上写起标语来。

刘太生虽说只上了四年小学,大字写得蛮棒。事变前,在他们张庄村里就有个写一手好字的小名气。黑夜,灰墙写上白字,非常清晰醒目。他们三个人一个提灰浆桶子,一个写,另一个胳肢窝夹枪,眼睛寻视着东西街口,耳朵听着周围动静。

贾正等刘太生将“一切为了抗日”的最末一个字儿写完,说:“来,换换!”抓过麻刷,朝桶子里的灰浆润了润,先写了几条号召伪军反正的标语,又掏出个小本本,眼睛凑近,借着星光仔细看着,按葫芦画瓢地写起教育日本士兵反战投诚的日文标语来。

刘太生见贾正写日本字像小孩初学写大仿那样吃力,憋不住噗哧乐了:“你写的这一串串日本字夹中国字的标语,能认得下来?”

“要说认,我可真不认得,要说念,不用瞅着,我也能念下来。不信,你听我念念这条。”贾正将手里的麻刷朝刘太生提的灰浆桶里一扔,咚的一声,溅了刘太生一胳膊灰浆。他背冲墙,张开缺少门牙的大嘴小声地念:“洼里洼里洼,森搔尼寒獃斯路!”

“呦!这不是我们优待俘虏的那句日本口号!要这样,我还能念呢!”

他们边写着标语,边朝西移动,待所有的墙壁写完时,他们也来到了新安村的街西口。

“你看,道那边还有三间房子!”刘太生左手指着西北角上那一排黑糊糊的房舍说。

“有房子就有墙,过去给他写上两条!”贾正两眼顺刘太生的手儿朝西北方向望过去。

三个人,像三个淘气的孩子,蹿蹿跳跳像阵风般地越过南北大道,来到西北角的房跟前。

“我当是人住的房子呢,闹半天是神住的庙宇!”刘太生手提驳壳枪从庙里搜索一下走出来说道,“这地方后有窗户前有门,飕飕的小风吹着,真是个歇凉的好地方!”

“庙里供的是什么神?”

“我看像三义庙,里头有三个泥胎,距离相等地并排坐在一起。”

“管它三义庙、二郎神呢!现在抗日高于一切,他敢阻挡就以汉奸论。”贾正枪口朝上地将驳壳枪插到腰间,捞出扔在灰浆桶里的麻刷,递给刘太生,“来,先在东墙上闹上它一条‘中国共产党万岁!’”

刘太生润好麻刷,马上飞快地写起来。转眼之间,柳公权体的七个秀气的大字,很匀实地趴在了墙上。

“咱们再在西面墙山上写一条‘驱逐日寇出中国!’”贾正说出下一副标语,忙扯刘太生朝三义庙西墙山跟前走去。“正冲大道的北墙,咱该写个什么呢?”刘太生在西墙山上写完,伴同贾正来到北墙的跟前,手拿麻刷,下巴颏扬着,眼望那镶满银星、万里无云的天空,止不住地想。贾正背靠墙,双目瞅着野草地,也在想个绝妙的词句来充当北墙的标语。

“哎,看用这两句怎么样?”贾正像猜中谜语似的招唤刘太生,“‘鬼子成立了夜袭队,要随时提防多注意!’看行不?”“蛮好!来,写上它。”刘太生润润手里的麻刷,三笔五画,从东到西把一条长长的标语写出来。然后,倒退十几步远,端详着写在墙上的字,冲贾正说:“人们都说:‘人怕上床①,字怕上墙。’我这字拿上去,也还蛮顺眼的哩!”“绱鞋不使锥子,针(真)好;狗赶鸭子,呱呱叫。比我强一百倍。抗战胜利了,你可以当个教写字的先生。”贾正开着玩笑地夸赞了一番。

“写字的先生我倒不想当,等把鬼子赶出去,蒋介石要不捣蛋,战争没有了,我倒真乐意当个拖拉机手,种地去!”刘太生甩甩湿漉漉的麻刷子。

“开拖拉机种地,那可是好事,不过我不想干那一行。”贾正把桶子里剩下的一点灰底磕倒在地上,慢吞吞地说。西面,平汉线上传来嘁咔嘁咔的火车开动声,跟着哞——的一声长鸣,火车进了保定车站。贾正直起腰板,羡慕地望着火车响动的方向:“将来只要消灭了战争,我就请求上级批准我到铁路上学开火车去。到那时,在火车头上一坐,机器一拧,拖拉一列车抗战有功的军民,哞——的一声到了北平,哞——的一声到了南京、上海。要是建设得快,铁轨铺到了延安,我还要开火车见咱毛主席去。到那时,可就再也不像今天这样驾驶‘十一号’骑路了。”

贾正海阔天空、煞有其事地冲着刘太生一闲聊,逗得刘太生想笑,又怕笑出声,捂着嘴光“噗哧”。末了,用肩膀抗撞下贾正:“还瞎吹呢!看你老憨到什么样!”

“怎么老憨?我说的都是实情。”

“是实情。不过抗战胜利了,咱毛主席就不在延安了!”“可不是。大城市都属了我们了!你看我……”

①北方俗语,指人死后停尸在床板上。

“算啦,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眼下还是开辟地区,教育群众,攒足劲地打夜袭队!”刘太生将手里的湿麻刷投到沾满石灰浆的空桶子里。“咱到庙里抽袋烟去!”

三个人迈步走进漆黑的庙堂。他仨这一进来,倒把倒挂在屋檐下的蝙蝠惊起,个个都扑啦扑啦争先恐后飞离开。他仨闭上眼,稍停一会儿,再睁开就望到神座上一排坐了三个姿势不同的泥胎。三个泥胎只能看清中间的脸膛是白的;两侧站立的四个泥胎,都顶盔披甲,托印举刀地相互对视着。他仨,就地坐下,各自裹了一支纸烟,随着火镰磕碰火石,火石溅出了火花,火花落在火绒上,三支烟先后吸着了。

贾正狠劲地吸了两口,烟火旺了两旺。“累了抽袋烟,赛过活神仙!”他说着,一头躺在砖漫的地上,四肢用力地一伸展,真是舒服极了。

嘭噔嘭噔,从庙后面隐隐地传过一阵时轻时重的声音。“听,有动静!”贾正耳朵贴在地上听了听。刘太生和老边也都身子趴下,头挨地地听着。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大,贾正他仨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贾正见老边端起马步枪,掩在庙门后面,监视庙门外,就忙和刘太生纵身跳到神桌上,分左右绕过当中的泥胎,接近了六角形的后窗户。

通过后窗户,朝远处望去,心里都不由的一惊。星光下,只见庙后面的一片高粱地里,像鬼魂似的先后蹿出三个穿便衣、箍白手巾的人:两个端马枪,一个大背马枪,手里提架盒子。三人来到庙的后墙,脚步还没站稳,高粱地里又钻出二十来个穿便衣,手拿武器的人。个个脚步轻得像鞋底粘了海绵,一点声音都没有。一个中等身材的家伙,见到刘太生写的标语,小声地骂道:“他妈的,真快,咱们才刚成立这几天,就把提防咱的标语写出来了……”

另一个说:“呆会儿给他擦抹掉!”

贾正听到外面的对话,心里明白他们就是夜袭队,从腰间飞快地拽出一颗手榴弹;刘太生也将拽出的手榴弹的铁盖子揭开。俩人咬下耳朵,一起拉断手榴弹的弦,从窗户里投向外面的人群。他俩从神像后面左右分开地跳下神桌,轰轰两声巨响,立刻传送过来。他仨紧忙蹿出庙门。在刚要朝庙前的一片玉米地里钻的工夫,背后,敌人扔来的手榴弹,咚咚地爆炸了,枪声也响成一个点。

贾正他仨知道捅了马蜂窝,夜袭队不会轻易地放过他们,三个人就一面还击,一面朝南撤。敌人唔呀喊叫着,仨一团,两一伙,一边射击,一边紧追赶。

刘太生跑着跑着,一个前趴虎摔跌在地上。

“怎么?”贾正窜上来问。“打着了?”

“嗯,打着了!”刘太生左手捂住右边的腰间,牙一咬,身板一挺,重新站立起来。

“老边,你搀架他,我掩护!”贾正嘴里吩咐着。

在黑夜的青纱帐里,他仨左摇右晃地很快将敌人甩脱开,背后的枪声也渐渐停下来。

在金线河边一块方圆十几亩大的高粱地里,贾正、刘太生和老边会合了。刘太生浑身发冷,感到伤口疼痛。他实在支撑不住了,就躺在潮湿的地上,额头直冒豆粒大的汗珠。贾正解下自己的救急包,从中取出一粒止痛丸填到刘太生嘴里,随后给他绑扎伤口。每当绷带缠到伤口处,刘太生就疼得浑身打颤,但还狠劲地咬住牙齿嘱咐:“你给我缠紧点,缠紧了少出血!”

一切收拾停当,贾正将刘太生的马步枪朝身后一大背,肩头扛上自己的枪,冲老边说:“你搀架着他,我在前面开道!”老边猫腰伸手去搀,刘太生后槽牙一咬,一个鲤鱼打挺从地上爬起来,右手捂住肋下说:“五尺高的汉子,让跳蚤弹了一下,干什么还搀着架着地闹腾?走吧!”

三个人串着庄稼地,慢步朝规定的集合点——西王庄赵河套大伯家走去……三

魏强听过贾正在新安村和夜袭队遭遇的汇报,嘴里虽没言语,心里却老实的不愉快。他吹灭油灯,最末一个躺到炕上,由于思虑过多,好像喝过一大碗酽茶,总是久久不能入睡。他的两只眼睛骨碌骨碌转个不停,一直瞅望那面灰糊糊的窗户。

贾正虽说四平八稳地倒在炕上,上下眼皮也没有合上。夜袭队的枪弹虽说没打中他,却给他上了一课。他心里责备自己:“是艺高人胆大,有了轻敌思想?没有啊!没有为什么工作完了,刘太生说句到庙里抽袋烟,自己就跟了进去?发现夜袭队为什么要打一下?打了又该干什么?为什么当时不用脑子,不让脑子多转几个弯?……”他越想越觉得自己办了件错事,因此,心里也越发难过。特别是他想到向魏强汇报完后,魏强光直愣两眼地望着自己,虽说话语挺温和,没有批评一个字,但是,真比狠狠地训斥一顿还难受。同志们虽说默默不语地瞅望着自己,一对对眼睛就像一双双利箭,箭箭都射中自己的心,真比直言批评还疼痛得厉害。“……我的过错!我的过错!”平常爱逗爱闹爱说爱笑的贾正,今天,陷入了沉思,静静地仰卧在炕上,连个大气都不愿意喘出来。四邻的公鸡,像竞赛似的欢叫着,窗纸由灰白逐渐地明亮了。人们像吃饭、喝水那样习惯地迅速从炕上爬起来,抱着枪倚墙坐下。魏强、贾正虽说脑袋都感到胀膨膨的,睡意却始终没有来临,随着人们的起床,倒更精神了。

魏强轻步走到外间屋,只见河套大娘站在锅台跟前,两手托捧个白胖滚圆的东西在认真地拾掇着,仔细一瞅才看清楚。接着就说:“大娘,我说怎么芦花公鸡今天不打鸣啦,闹半天给宰啦!留它啼鸣该多好?”

“可是给有功的人吃了肉,那不更好?”五十多岁的老人,别看牙齿掉了多一半,笑起来还是那么爽朗、响亮。魏强很过意不去,说道:“我的好大娘,你怎么这样闹?贾正说,‘昨天黑夜,就麻烦你个手脚不拾闲’,今天怎么又……”河套大娘见魏强两手搓搓着,急得那个样,笑声更止不住了。她手指魏强说:“亏你是个领兵打仗的队长,怎么连大娘杀只鸡都经不起?别说杀了鸡是给受伤的人吃,就是慰劳给你们,也是理应合分啊!”

大娘伸脚蹚起一大股柴禾,熟练地填到灶膛里,回身走到案板跟前,抄起切菜刀,吭唧吭唧地剁起来,一只挺大的肥鸡,转眼就变成了一堆红枣大的肉块块。

魏强没有再说什么,帮助大娘朝灶膛里添了两把柴,揣着颗不安的心走进了房东大娘的住屋,没声响地坐在刘太生的身旁。刘太生脸朝房顶,双眼紧团,鼻翅均匀地扇动着,睡得非常香甜。魏强想抬屁股悄悄溜走,刘太生忽然睁开了两眼,轻叫了声:“小队长!”左胳膊拄着炕,直胳膊挺胸地想爬起来。魏强急忙上前按住:“躺着吧,还疼不?”

刘太生撩开房东苫在身上的被单,指点右肋下说:“这儿,没有伤筋动骨,不怎么样。过个十天半月就会好!”刘太生话是这么说,可他的伤口却在一蹦一蹦的疼。根据眼前的环境,受伤的人是不能随队的。不随队,就要留在后方。这个所谓“后方”就是“坚壁”在群众的家里。“坚壁”在这种地区,三天两头有鬼子、特务、警备队们来,真不如跟部队活动好,除了这个,更主要的是他从来没有和集体分开过,尤其长时期的分开,他更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因此,他生怕为伤把他留下,故意将疼说成不太疼,争取随队行动。他说着话,眼睛死死盯住魏强,恨不得一下从魏强的脸上看出自己希望的结果。这点却让他有些失望。

魏强根据刘太生的伤,根据夜袭队的成立,根据这个地区的情况,前后掂量又掂量,也没掂量出个更好的办法来,不得不探询地说:“就根据你这个伤,你认为跟大家一起行动好,还是找个可靠的房东‘坚壁’起来好?”

“还是跟大家在一起行动好,‘坚壁’起来我可受不了。再说,我这伤,怎么也比赵庆田那伤轻。别为‘坚壁’我作考虑啦!”刘太生听到魏强的话儿有点活口,心里像吃了顺气丸那么痛快,也就大胆提出了随队行动的请求。

魏强没有表示可否。他移坐在旁边的一个杌凳子上,像个雕塑的石膏像,一动不动地在为安排刘太生思摸着。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第15章



自从刘魁胜领头成立了夜袭队,确实给魏强他们的活动增添了不少麻烦。原来,夜晚完全是我们的,现在似乎让夜袭队夺走了一半,出去工作时,都得把心提到嗓子眼;原来能够由若干战斗宣传小组分头到各村工作,从有了夜袭队,不得不集中起来有重点地突击。对夜袭队的诡秘活动,群众怕得厉害,恨入骨髓。有的说:“真不知夜袭队是什么脱生的,说来比驾旋风都快;说走,眨眼就没影,比泥鳅都滑!”有的说:“从穿戴到言谈,样样都像本乡本土的庄稼人,说话稍走点嘴就得上了当。”

近来,魏强、刘文彬对夜袭队的活动,也真费尽了心血。虽说警惕常挂在嘴旁上,攥在手心里,但继刘太生在新安村负伤后,接二连三地又出了些事,并且大小事情都发生在和夜袭队打交道上。

十几天以前的一个黄昏,贾正背上半筐青草,拿把镰刀,从张保公路西面和队长联系回来,将接近公路时,就抛开大道,装作砍草的,钻进了没人的庄稼里。他正蹚着棉花地,准备朝剪了穗子的高粱地里奔时,高粱地里突然蹿出三个人。有一个人戴顶窝头草帽,穿件白褂子,其他两人都头箍羊肚毛巾,身着一套紫花衣。戴草帽的人儿,双手朝腰间一掐,召唤贾正:“过来,过来打听个道!”

贾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