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小地主-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蔓儿姐,你一定得来啊。”连朵儿又央求道。
“这点事,还怕我骗你。”连蔓儿道。
连朵儿这才转身,迈着一双小脚慢慢地朝后院去了。
连蔓儿走进屋,将花生篮子放下。
张氏坐在炕上,正在窗户下缝衣服。
“蔓儿,你来试试,这衣裳合不合身,不合身我好改。”张氏见连蔓儿进来了,就招呼道。
张氏手中的是一套秋香色的衫裙,已经缝得差不多了。
连蔓儿赶忙洗了手,脱鞋上炕,将外面的衫子脱下来,在张氏的帮助下,将新缝的衫裙穿上了。张氏的手艺很好,衫裙缝得很合身,只是裙子和衫子都稍微长了一些。
“二姐穿了新衣裳真好看。”小七从外面进来,就拍手道。
张氏上下仔细看了,将两处要改的地方都用针线做了标记,这才让连蔓儿将衣裳脱下来。
“把这边往里再多窝一点就行了,等明年你长高了,放出来,还能穿。”张氏道。
庄户人家做件新衣裳不容易,尤其是小孩子长得快,要是可着身量做衣裳,不过一年,那衣裳就小了瘦了,不能穿了。所以庄户人家一般做衣裳的时候都会像张氏这样,边上多窝进去一些,等孩子长高了,再将窝进去的料子放出来,又能多穿一两年。
“刚才在外面,是朵儿来找你?”张氏又拿起针,这才想起来问道。
连蔓儿这才想起来她答应连朵儿去后院找她。作为女孩子谁不喜欢漂亮的新衣裳哪,连蔓儿本来也没将连朵儿的话太当一回事,又顾着试新衣裳,就把连朵儿给忘到脑后了。
“嗯,她说有事要我帮忙。”连蔓儿就对张氏道。
“朵儿能有啥事让你帮忙?”张氏觉得有些奇怪。
“我也想不出来。”连蔓儿摇头,“她好像怕让人知道似的,我去听听,看是啥事。”
连蔓儿又穿上了旧衣,从炕上下来。
“姐,我陪你去。”小七道。
“我自己去吧,你陪着娘说话。”连蔓儿没让小七跟着。连朵儿刚才的样子,确实是有事,而且是不方便在人前说的事。如果小七跟着去了,怕是连朵儿就不肯说了。好吧,连蔓儿对连朵儿到底有什么事找她帮忙,心里还是很好奇的。
连蔓儿就往上房来,穿过外屋,走进后院。后院的园子里,现在只有白菜和菠菜,还有菜畦梗上的萝卜,其他的地方都是光秃秃的。现在接近傍晚,风中的凉意已经明显的有了深秋的味道。
连朵儿就站在菠菜菜畦旁边,似乎是等得有些焦躁了,看见连蔓儿走过来,眼神中的怒意都没有遮掩。
“你咋才来,我都等了半天了。”连朵儿瞪着连蔓儿抱怨道。
连蔓儿心中好笑,连朵儿这骄纵的脾气也不知道是怎么养成的,丢了这些天,似乎也没有什么改变。
“朵儿,你这个口气,是和我说话哪?”连蔓儿不想和一个连朵儿一般见识,但是也要让连朵儿懂得些基本的规矩。
“我?”连朵儿这才又想起来连蔓儿早不是从前那个软弱的连蔓儿了,而且她还有事求连蔓儿。“蔓儿姐,你来了。”
连蔓儿看着连朵儿别别扭扭的样子,心中好笑,这才又道,“我可是有很多活计要做的,你又不是不知道。”
连朵儿的视线就落到连蔓儿的脚上。连蔓儿是大脚,从小就是干活的命,以后也是做粗活的。她就不一样了,她从小就裹了小脚,和城里的大户人家的女孩一样娇养着长大的。就是因为她是小脚,钱大哥救了她,将她当作珍宝一样,也不让她干活。如果换作是连蔓儿,那肯定就要烧火做饭,跟个粗使丫头一样了。
她是天生的贵命,连蔓儿就是天生的贱命,她干嘛要和连蔓儿计较哪。想到这些,连朵儿的气就平了些,看着连蔓儿的表情就添了些许的不屑。
连蔓儿将连朵儿的表情变化都瞧在眼里,她猜连朵儿是以自己的小脚自豪,瞧不上她的大脚,哪里能想到连朵儿此时想的是钱货郎。连蔓儿并不觉得大脚有什么不好,反而十分庆幸,对连朵儿的不屑并不放在心上。
“朵儿,你有啥事,快说吧。”连蔓儿就道。
“蔓儿姐,你明天还赶集去不?”连朵儿就问。
“去啊。”连蔓儿点头,“你有东西要带?”
“不是。”连朵儿摇头,又左右看了看,确定周围没有别的人,才压低了声音道,“蔓儿姐,我求你替我捎几句话……”
“啊?”连蔓儿不解,“捎话,给谁捎话?”
“给钱大哥。”连朵儿道。
“钱大哥,哪个钱大哥?”连蔓儿就问。
“就是,就是那个钱大哥。”连朵儿的脸上染上了一抹红霞。
“你是说钱货郎?”连蔓儿这下是真的吃惊的。
“蔓儿姐,小声点,可别让人听见。”连朵儿急忙道。
连蔓儿不由得重新上下打量连朵儿。
连朵儿的脸就更红了。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们都以为钱大哥欺负了我。”说到欺负两个字,连朵儿咬了咬嘴唇。她想到回来之后,古氏就脱了她的所有衣裳,这样那样的检查她的身体,那种屈辱感再一次涌上心头。“钱大哥不是那样的人,他对我很好。”
连蔓儿就点了点头,她还真想知道钱货郎是怎么对连朵儿好的,使得连朵儿现在还惦记他,当时却不肯说一句话帮钱货郎开脱。
“……我很害怕,如果我不跑,花儿姐肯定要打死我,要不娘也会打死我。我就那样走出门,你们谁都没看见我。”连朵儿一边说,一边又开始哭了起来。
那天大家都忙着连花儿的事,确实是忽略了连朵儿。
“……我走不动,遇见了钱大哥。”
“你怎么告诉他说你是童养媳?”
“我要说我是从家里跑出去的,他肯定送我回家。……童养媳不是很可怜吗,那时你就不愿意去做。”连朵儿道。
连朵儿也不过才十岁,在她的认知里,童养媳是最可怜的了,难为她编出那样一番话来,骗了钱货郎。
“……我本来也是想去镇上,那才是我的家。结果钱大哥住的就是我们原来住的房子,这是老天爷在帮我。”连朵儿又继续道,“……钱大哥让我睡在床上,他自己睡在箱子上,什么都不用我做,每天卖了钱买好吃的东西给我吃……再没有人比钱大哥对我更好了。”
连朵儿似乎是沉浸到了某些美好的回忆当中,脸上露出了甜蜜的表情。这许许多多的话,她憋在心里,不能对古氏说,也不能对连花儿或者蒋氏说,今天都对连蔓儿说了出来。
连蔓儿如遭雷击,她有些呆了,连朵儿的那个表情和语气,是她理解错了吗,才十岁的小女孩而已,还是说现在的小女孩都这么早熟。
“连朵儿,你、你不会是……”喜欢上那个货郎了吧!
第一百零五章 小生意也有大赚头
后面半句话,连蔓儿没有直接说出来,不过她要表达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连朵儿看了看连蔓儿有些呆呆的表情,就笑了。
“你不会懂的。”连朵儿的语气有些轻飘飘地道。
连蔓儿当然也看到了连朵儿的笑容。还是在她的前世年纪很小的时候,曾几何时,那些比她早熟的女生,有的很早就交了男朋友。这些女生通常都会聚在一起,相互交头接耳,而对连蔓儿这样有些呆呆的女生就不屑一顾。连朵儿的那个笑容,就是一个自认为知道人事的女孩,对于一个懵懂的“傻丫头”的优越感。
连蔓儿抚额。
“朵儿,照你这么说,并不是他拐带你,他又对你这么好,那个时候看着你爹和大哥打他,你为啥不帮他说句话?”连蔓儿忍不住问道。
连朵儿本来有些泛红的脸颊更红了,不过这次是气的。
“你以为我是傻子吗?我替钱大哥说话,根本就帮不了钱大哥,对我也……没有好处。”
“哦。”连蔓儿看着连朵儿道。
“你是不会懂的。”连朵儿又给了连蔓儿一个你不会懂的眼神。
连蔓儿不置可否。
“蔓儿姐,”连朵儿又往周围看了一眼,“你明天去镇上,你替我告诉钱大哥,我会记着他的。”
连蔓儿再次抚额。
“朵儿,你还不知道吧,那天大伯娘带着你走了以后,大伯和大哥、二哥把你的钱大哥打了一顿,已经把他给撵走了。还说要是他还留在咱们县,就要把他送到县衙门去打死。”
“我知道。”连朵儿道。
连蔓儿再次吃惊,连朵儿既然知道这件事,为什么还让她捎话。
“你们并没有看着他离开是不是?钱大哥不会离开的,他肯定会等我。”连朵儿很笃定地道。
你是哪来的这个自信哪,连蔓儿无语。
“蔓儿姐,这句话,你一定要替我捎给钱大哥。”连朵儿再次央求连蔓儿。
连蔓儿觉得她无法理解连朵儿,她想拒绝连朵儿的请求。但是连朵儿央求得这么恳切,她转念一想,那个钱货郎遭了毒打,又被恐吓,一定早就离开了。
“好吧,我去镇上给你捎话。”连蔓儿就道,“不过,如果他已经走了,我就没办法了。”
“只要你肯就行。钱大哥肯定没走。”连朵儿喜得连连点头道。
“我答应你,不过你也要帮我一件事。”连蔓儿就对连朵儿道。
连朵儿的嘴角就有些往下耷拉,求连蔓儿办事,果然不是那么容易的。
“别害怕,不是什么大事,对你也有好处。”连蔓儿就拍了拍连朵儿的肩膀,“你花儿姐要是再琢磨啥坏主意,你记得来告诉我一声。”
连朵儿的眼睛眨了一下,没有吭声。
“你想想,你花儿姐出的那些主意,最后遭殃的都是谁。要不是你们先要拿我换钱,爷能不让你们回镇上住,你们现在吃粗粮干粗活,特别不习惯吧?要不是你花儿姐背后挑唆老姑,害了我娘,爷能罚你们做粗活?结果是你花儿姐自己弄伤了腿,你也吓跑了,要不是遇见钱货郎,你现在会是啥样?”连蔓儿给连朵儿举了两个例子,“你花儿姐要是再出坏主意,我怕她就嫁不进宋家去,到时候你们可是一辈子都要待在这老宅子里,吃糠咽菜了。”
“朵儿,你愿意吗?”连蔓儿说完又问了一句。
连朵儿立刻摇头。
“那就对了,你记着我说的话,别告诉你娘和花儿姐啊。”连蔓儿说完,就扭头走了。她倒并没有指望着连朵儿会给她通风报信,她反而相信,连朵儿一定会把她的话告诉古氏和连花儿。而这,正是她想要的,通过连朵儿,告诉古氏和连花儿,不要再搞幺蛾子了,那样,最终遭殃的会是她们自己。
第二天,连蔓儿、五郎和小七又提着二十几斤的蒜蓉花生到镇上来卖。现在她家的蒜蓉花生销路很好,不过半个时辰,就卖得差不多了。
“哎哟,我来晚了,咋就剩这一点了?”一个小伙计打扮的少年匆匆过来,看见只剩下一篮子底的花生,立刻扼腕道。
“小哥,你别看这些,起码还有一斤多哪?你想要多少?”连蔓儿笑着问。
“是我们掌柜要,有多少要多少。”小伙计答道。
“你们掌柜是哪位?”
“我们掌柜姓武。”小伙计答道,“这样吧,剩下的这些花生我都要了。”
“好。”连蔓儿就将花生称好了,“一斤半,高高的,一共是三十文钱。”
“行啊。”小伙计就从钱袋里数出三十文钱来,递给五郎收了,“我这没带家伙事,我们店就在前面,要不麻烦你们跟我过去一趟。”
“好啊。”连蔓儿看了看小伙计手指的方向,就答应了。
三个孩子提着篮子,跟着小伙计来到一座酒楼前面,正是镇上最大的酒楼悦来酒楼。
“就是这家了。”小伙计道,“你们跟我进来吧,掌柜的让我多买些,你们没有了,掌柜的要骂我不会办事了,你们帮我跟掌柜的解释解释吧。”
连蔓儿心中暗笑了一下,这小伙计似乎是故意引了她们过来的,不知道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不过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她们是本乡本土的人,正是镇上的集日,这外面人来人往,倒不怕有人耍什么花样。
连蔓儿就跟在小伙计身后,进了酒楼。小伙计带着三个孩子在一个雅间门口停了下来。
“我们掌柜就在里头。”小伙计说着话,就在门上敲了敲。
门立刻就开了,小伙计领着连蔓儿三个走了进去。
雅间中央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各色的茶点,主位上坐着一个身穿府绸直缀的男人。这个人看上去约略四十多岁的样子,长的方面大耳,身材也十分肥胖。在他身边,站着一个身穿棉绫直缀的男人,看上去比他的年纪还要大上一些。
“掌柜的,您让买的花生,只剩下这些了。”小伙计忙上前行礼,就将买的花生递了上去。
旁边站着的男子就忙接了花生,又用一个盘子装了,放到中年男子的面前。
中年男子伸手抓起两颗,掰开吃了。
“还不错,就是太少了?”中年男子点了点头道。
“小姑娘,你们家还有这种花生吗?”那站立的男子就问道。
连蔓儿的目光在两个人身上打了个转,便笑了。
“这位是武大爷?”连蔓儿就问。
“对,这是我们武掌柜。”那站立的男子就道。
“武大爷,请问您想要多少这样的花生?”连蔓儿就问那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沉吟了一下,伸出两个手指头。
“先要二百斤吧。”
二百斤,三个孩子对视了一眼,别说二百斤,就是二十斤她们也没有了。她们耢的花生,只剩下十来斤,那是她们准备留着自家吃的,今天是她们最后一次卖这蒜蓉花生了。可是二百斤这个数目又是这么的吸引人。她们自己没有花生,却可以买,按照每斤十二文钱的价格买生花生,制成蒜蓉花生之后,她们每斤可以赚八文钱,那么二百斤就是一千六百文钱,合一两五钱银子啊,那可是半亩地的钱。
连蔓儿心中就是一动。
“可以。”连蔓儿立刻点头道。
“不过,我要得有点急。”武掌柜看了连蔓儿一眼,缓缓地开口道。
“有多急哪?”连蔓儿就问。
“二百斤,我明天就要。”武掌柜道。
“明天是不成的,我需要两天的时间。”连蔓儿想了想就答道。
“两天,要这么久?”武掌柜微微皱起了眉头。
“武大爷你不知道,现在人家的花生都还晒着,我需要时间收花生。”连蔓儿就答道。
“好,就给你两天时间。后天傍晚,我就要那二百斤蒜蓉花生。”武掌柜也很干脆。
“蔓儿,二百斤花生哪,咱哪那么快做出来。”五郎扯了扯连蔓儿的衣襟,在她耳边小声道。要买花生,还要洗、泡,煮、晒,两天时间,他们根本做不出那么多的蒜蓉花生来。
“放心,我有法子。”连蔓儿扭头也小声地跟五郎道。
“小姑娘说话可算数?”武掌柜看了看连蔓儿,又看了看五郎。
“当然算数。”连蔓儿道。
“我妹/我姐说的话就算数。”五郎和小七虽然心里有疑问,但是这个时候在外人面前,都表示支持连蔓儿。
“咱们口说无凭,这样吧,我们家就住在三十里营子,我看也不用立什么字据,武大爷你先付我们一半的定金怎么样?”连蔓儿就道。
不立字据,而且还要定金。
“一半的定金,这没问题。”武掌柜却很快就答应了下来,“不过若是两天的时间,你们交不出二百斤的蒜蓉花生,那可是要认罚的。”
“行,没问题。”连蔓儿连是什么样的处罚都不问,就点头答应道。
五郎和小七都在后面扯连蔓儿的袖子,连蔓儿却是笑盈盈的,并不理会。
“小姑娘果然痛快,好,拿一吊钱来。”武掌柜似乎很高兴。
旁边站立的男子走到屏风后面,用托盘托了一吊钱出来。
连蔓儿将那一吊钱收进篮子里,让五郎提了。
“小姑娘,咱们两天后见。”武掌柜道。
“嗯,一言为定。”连蔓儿点头。
三个孩子从酒楼中走出来,五郎和小七的眉头都皱得紧紧的。
“蔓儿,咱赶紧回家想办法吧。”五郎道。
“不急,咱先去酒铺。”连蔓儿道,当先就往酒铺走去。
刚走到街角,就看见一个人从斜刺里转出来,拦在了连蔓儿身前。
第一百零六章 劳力总动员
连蔓儿就吃了一惊。这个人分明是早就应该离开青阳镇的钱货郎。
“连、连姑娘……”钱货郎矮下身子,冲着连蔓儿几个赔笑着招呼道,同时将手里捧着的一包点心递了上来。
连蔓儿心里暗笑,这个连货郎竟然没有走,还敢在她们面前出现。看来就是因为她们三个还是孩子,那天她们都不曾动手打他,这不,钱货郎一见面,先就递上来点心收买她们了。
“你怎么还没走?”五郎也认出了钱货郎,忙站到连蔓儿前面,挡住了钱货郎。“你快走,不然我告诉我大伯他们,还要打你一顿,送你去县衙门。”
“别,”钱货郎就摆手,“我这就走,这就走。”
虽然这样说着,但是钱货郎脚下却没有移动分毫。
“我不是坏人。”钱货郎有些期期艾艾地道。
“你不肯走,是不是有什么事?”连蔓儿就从五郎背后探出头来问钱货郎。
“蔓儿,别和他说话。”五郎就对连蔓儿道。在他眼中,钱货郎是个坏人,而且还是拐小姑娘的坏人。他不愿意自己的妹子和这坏人说话。
“哥,有你在,”连蔓儿笑着道,扭头看见小七也端着架势护在她身前,就又加了一句,“还有小七在,咱不怕他。咱问问他,为啥不走,好早点打发他离开咱们这。”
“我姐问你话哪,你快说!”小七见连蔓儿这么说,立刻将小胸脯挺得更高了些,指着钱货郎,很有气势地问道。
“我就是想知道,雪儿,哦,不,是朵儿,她在家还好吗?”钱货郎见有这个机会,忙问道。
“那是她的家,爹娘都是亲的,她还能怎么不好哪。”连蔓儿一边回答,一边仔细打量钱货郎。她对钱货郎的印象,说不上好。原因说来也简单,连朵儿是没有跟钱货郎说真话,但是后来三十里营子的人来镇上找了几次,钱货郎不可能不知道。虽然有连朵儿的话在前,他只要仔细打听打听,用脑子想一想,就应该知道,大家找的就是连朵儿。
钱货郎却一声不吭地留下了连朵儿。
“就是因为你,害得我爹还有村里好些人,几天几夜没合眼。”连蔓儿指责道,“还有,你怎么不想想,人家爹娘丢了闺女,心里是啥滋味。”
“……就是亲生的爹娘,有时候……”钱货郎欲言又止,“朵儿她回去,没挨打挨骂吧?”
连蔓儿强忍住翻白眼的冲动,难道连朵儿对钱货郎说她在家里挨打受骂了?
“那天我大伯娘找来的情景你也看见了,朵儿是她心头一块肉哪。朵儿在家,可宝贝着哪。你看她细密嫩肉的,手上有没有茧子。你再看看我们。……她爹娘可舍不得碰她一根指头,这回回去,更是把她当宝了。你放心了吧。”连蔓儿,“你快走吧,这两天我家常有人往镇上来,他们要是看见你,可没我们这么好说话的。”
“多谢你,知道朵儿还好,我就放心了。”钱货郎说着话,又将那包点心递了过来。“小弟弟,小妹妹,这点心是买给你们吃的,很好吃。”
“我们不要你的东西,你快走吧。”五郎就摆手像轰苍蝇似的道,他对钱货郎始终没有好脸色。
钱货郎就有些讪讪地。
“我们不要你的点心,你自己留着路上吃吧。”连蔓儿就道。
几个孩子就绕过钱货郎往前走了,走了几步,连蔓儿忍不住扭头看了一眼,就看见钱货郎已经朝相反的方向慢慢地走了。看来,他这次应该会离开青阳镇了。
“蔓儿,这货郎是坏人,以后咱要出门,没我和小七在跟前,不认识的男人要和你说话,你千万别理他,给你东西更不能要。”五郎就开始皱着眉头嘱咐连蔓儿。
“嗯,哥,我记住了。”连蔓儿痛快地点头答应,五郎小大人的模样非常有意思,当然,她更多的是感动。
至于钱货郎,他是坏人吗?说他不是坏人,可他确实有藏匿人家闺女的嫌疑。可说他是坏人,他似乎又坏得不彻底,从古氏的反应,还有连朵儿的话语里,可以知道,他并没有欺负连朵儿。那几天的时间里,他是可以将连朵儿藏在货担里带离这里,可他也没有这么做。
连蔓儿想了一会,也想不出一个结论来,索性就将这件事情抛在脑后了,眼下,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到了酒铺,连蔓儿就买了两小坛的老白干,然后又去肉铺买了几根大骨头和两块肥多瘦少的猪肉,这才回三十里营子。
回到家,张氏和连守信都在,连蔓儿就将武掌柜要二百斤蒜香花生的事情说了。
“二百斤?只有两天的工夫,这哪能做得出来。”连守信就皱眉道。
“是啊,蔓儿,应该让他宽限几天。”张氏也道。
张氏的身子好了,地里的活计也都做完了,因此这些天张氏和连守信也在帮忙做蒜香花生,对于流程他们很清楚,都认为两天时间做出二百斤的蒜香花生,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反正我都答应了,做不出来也得做出来。”连蔓儿抿了抿嘴道。
一家人看着连蔓儿,都无语了。
连蔓儿自己就忍不住笑了。
“我说笑的。”连蔓儿就道,“这事我想好了,两天的时间,咱们肯定能做出二百斤的蒜香花生来。”
连蔓儿就将她的打算说了出来。
“要是这样,那还真成。”
不仅张氏和连守信脸上放了晴,五郎几个孩子也都笑了起来。
“这事要成,还得先说通我爷。”连蔓儿就指着那两坛老白干道。
“这是好事,还能把家里的花生卖掉,你爷肯定能答应。”连守信就道。
连蔓儿就和小七抱着酒坛子,和连守信一起到上房来。
连老爷子正坐在炕头抽烟,看见他们来了,就招呼他们坐下。
“爹,这是蔓儿几个孩子,给你打的酒。”连守信就道。
连老爷子自然也瞧见了连蔓儿和小七抱着的酒坛子。
“你们刚分家过日子,哪有钱,这不年不节的,给我打啥酒。”连老爷子就道。
“爷,这是我们卖花生赚的钱。赚得不多,先给爷打这老白干,等我们赚得多了,给爷买更多更好的酒。”连蔓儿就笑着道。
“好,好。你们有这份心思,就是没有酒,爷这心里也高兴。”连老爷子笑道。
“老四,你们卖花生赚的不少吧,每个集上不是鱼就是肉的。”周氏和连秀儿在炕梢做活计,这时就问道。
“娘,就是孩子们自己耢的花生,一个集上卖一点,赚的那点,都买吃的打牙祭了。”连守信道。
“老四,你分家了。自己有主意了。你怕啥,娘就是要着吃,也不朝你借钱。”周氏有些阴阳怪气地道。
本来十分温馨美好的气氛,一下子就僵硬了起来。
“你个老婆子,说的啥话?孩子们买来吃的,你是没吃还是咋的?”连老爷子就道。
“我可没那福气吃。”周氏挺了挺腰板道,“我怕吃了,从我脊梁骨下去,不克化。”
每次连蔓儿送过来吃的东西,都说是送给连老爷子和周氏的。连老爷子自然是吃头一份,不过每次也会分给周氏。周氏心里有疙瘩,又是那样古怪脾气,竟然真的一口都不肯吃,都给连秀儿吃了。
“老四,你娘就是这个脾气,她爱说啥说啥,你别吃心。”连老爷子就道。
“哎。”连守信就笑着答应。
“咱家房上那些花生,还没晒好。你们要是能赚钱,到时候就都给你们。”连老爷子道。
他说的给,但是大家都知道,最后连守信他们肯定是要付钱的。
“那么多花生,咱们一大家子过年就指着那卖花生的钱,还有二郎的婚事,哪里不用钱。”周氏就忙道。
“爹,我们正想跟你说这事。”连守信就将要做二百斤蒜香花生的事情说了。其实村里也有好多家种了花生,按照十二文钱一斤的价格采购,是很容易的事。可是既然连家自己就有花生,那这个生意自然要先照顾自家人。
连老爷子是通情达理的人,这个道理他很明白,所以他就先说了那句话,让人听着心里热乎。
“花生咱家就有,二百斤肯定够。”连老爷子就道。不出家门,就将花生卖掉,这是好事。
“就是时间要得急,看能不能今个下晌,就能摘出二百斤的花生来。”连蔓儿就向连老爷子道。
“你跟人家说好了?”连老爷子问。
“嗯。”连蔓儿点头。
“那还等啥,现在就上房,把花生弄下来。”连老爷子干活是个急脾气,说着话,就穿鞋下了炕,走到院子里,将连守义和连守礼两家人都招呼了出来。
“晚饭之前,摘出二百斤花生来,只需多,不许少。”
“爷,我还买了条猪肉,晚上咱一大家子吃土豆红烧肉呗。”连蔓儿就将买的一条猪肉拎出来,给大家看。
连老爷子就笑了。
“对,吃土豆红烧肉。都给我麻利点,活干不好,就没的吃。”
有连老爷子的话,又有那条猪肉做激励,大家干活自然都更加有了干劲。
二百斤的花生似乎很多,但是在这些壮劳力手底下,那根本就不算什么事了。眼看着太阳还高高地挂在天边,地上就堆起了花生的小山。连蔓儿就笑了,第一步提前顺利完成!
“蔓儿啊,大家伙都闲着,接下去干啥,你说一声。”
第一百零七章 老爷子的梦想
连老爷子这样说,连蔓儿自然是求之不得。
首先就是要筛选花生并过秤,将那些瘪的、坏的花生都挑出去,只留下颗粒饱满的花生过秤。这个活计需要细心,就让三房的连守礼、赵氏、连叶儿来做。连老爷子干活和周氏不同,他不是光用嘴指挥别人,而是“身先士卒”,他也在挑拣花生,而且比别人挑拣的都要仔细。
“那些瘪的、小的,留着咱家自己吃,卖给别人的东西,可是要挑好的。”连老爷子一边挑一边嘱咐。
挑出来的好花生,过秤之后,每五十斤分为一批,由连守信和张氏来清洗,然后就是泡制入味的程序了,这个是连蔓儿自己来做的。她将从集上买来的调料,加上粗盐和大蒜,按照每五十斤花生的比例称好。连枝儿和五郎已经洗好了四个瓦缸,连守信和张氏洗完一批花生,就倒入一个瓦缸内,拌入各种调料。再加入水搅拌,这次为了快速入味,加的是温水。
太阳还没落山,二百斤花生都已经放入瓦缸中腌制起来了。
这样腌制一个晚上,明天早上就可以开始煮,然后晾晒,到后天晌午的时候,二百斤的蒜香花生就可以全部做出来了。
留下男人们在院子里收拾花生秧子,女人们就开始做饭。因为要做连家人全家的饭菜,用的是上房的两个灶。赵氏和连叶儿占了一个灶,烧火煮饭。今年新下来的高粱,前两天推去磨坊,磨了一百斤的新高粱米出来。虽说是粗粮,但是新米煮的饭,是格外好吃的。
张氏带着连枝儿和连蔓儿,用另一个锅做菜。头一个重头菜,就是连蔓儿许诺的红烧肉炖土豆。这个菜也是张氏的拿手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