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我捎话,让你别嫌她针线粗。你要是穿着不合身,她再给你改。”

“不用试就知道肯定合身。”连蔓儿就笑道。

连蔓儿想了想,又将刚才吴家兴送的见面礼中那挂珊瑚珠拿了出来。

“姐,别的东西都好说,这珊瑚珠可稀罕,有没有什么来历?”连蔓儿就问连枝儿道。

第七百七十四章 以心换心

连蔓儿之所以这么问,是有缘故的。不管是镇上的首饰铺子也好,还是县城里的首饰铺子,金银玉器尽有,但是珊瑚的饰品却不多。而能与吴家送来的这串比肩的,几乎没有。只有在府城的大首饰铺子里,珊瑚饰品的花样才多些。

吴家送的这串,就算在府城的首饰铺子里,也是极好的。而据连蔓儿所知,吴家的人去县城的次数是极为有限的。那么,吴家是什么时候买的这挂珊瑚珠?

“并不是买的。”连枝儿就告诉连蔓儿道,“这是家里上一辈传下来的。”

“这珊瑚珠子是挺珍贵。”张氏就将珊瑚珠接过去,仔细打量了打量,说道,“家兴家里现在这样,在镇子上算是上等的人家。他们家以前可了不得。我也是听说的,应该是家兴太爷爷那一辈,出去跑买卖,好像还跟着船出个洋,是那个时候发的大财。”

吴家以前曾经非常阔过,后来几代人下来都没有太大的建树,多是吃老本,又几经分家,到了吴玉贵这一辈上,嫡系的几支虽没有大富贵,不过日子却也都比一般的庄户人家好过了许多。

“原来是这样。”连蔓儿听了,就缓缓地点头。吴家有这样的历史,那么能有这样一串珊瑚珠压箱底,那就不奇怪了。

“别看你公公婆婆平常开销挺不小,也都是过日子的人,能攒财。”张氏就笑道。

“姐,这压箱底的东西给我,好吗?太贵重了。”连蔓儿就对连枝儿道。

“给你你就拿着吧。”连枝儿笑着道,“今天准备的这几份礼,都是公公婆婆还有家兴,大家伙一起商量的。……婆婆还给了我好几件。”

连枝儿说着话,就露出手腕上一串珊瑚珠子来给大家看。连枝儿手上的这一串,也是血红的颜色,看不出任何瑕疵,珠子还比给连蔓儿的大了一圈。

除了手上的珊瑚珠,连枝儿又让连蔓儿看她头上插着的两只玳瑁压发,说也是吴王氏给的。

“还有一个金锁片,另外一挂珊瑚珠,和蔓儿的差不多,都放在家里,没戴来。”连枝儿又道,“这是给公公婆婆敬茶的时候给的。”

而除此之外……

“婆婆还将我叫到她屋里,把箱子开了,让我看。压箱底的一匣子首饰,让我挑。我说身边有的,尽够戴的了。就让婆婆把那些都留给家玉。婆婆说,那一匣子,到时候分成三份,给我两份,给家玉一份,还说先由着我挑。”连枝儿一脸喜色地道,“就是那个时候,婆婆挑了这挂珠子出来,说是让我回门的时候给蔓儿。”

吴王氏如此待连枝儿,张氏和连蔓儿听了都为连枝儿高兴。

“枝儿命好,遇到了好人家。也不亏我烧香拜佛的了。”张氏眼圈微红地说道。因为自己受了婆婆半辈子的气,还差点连命也没了,张氏对于闺女跟婆婆的关系就特别的关注。而吴王氏能够这样对连枝儿,也就让她松了一口气之外,格外的高兴。

甚至,似乎有种只要闺女过得好,她以前受的那些苦,就都值了的感觉。

连枝儿对着张氏和连蔓儿只说吴王氏对她如何如何好,但是她自己做了什么,却只是略略地带过。连蔓儿细问了才知道,原来连枝儿在第二天给吴玉贵和吴王氏敬茶,并开箱拿出孝敬的鞋子之后,还将陪嫁田地的地契、磨坊的契书以及张氏给压箱底的陪嫁银子都拿了出来。

连枝儿认为,吴家为了能够衬得上连家给陪送的嫁妆,以及连家如今的身份,不仅彩礼方面给得十分丰厚,这操办酒席也花了大把的银子。连枝儿怕家里的用度不够,就将这些东西都拿了出来,交给吴王氏,让她做主安排。

连枝儿还很贴心地说,是她年轻,怕经管不来这些东西,所以交给吴王氏,让公公婆婆给经管着。她嫁入吴家,就是吴家的人,那么她的财产,也是吴家财产的一部分。

连枝儿有一点很像张氏,就是对银钱并不看重。而且她又是真的认为吴王氏比她精明能干,管家的权力、财产的权力都交给吴王氏,她心甘情愿。

结果,吴玉贵和吴王氏当然没有收连枝儿送过去的东西。不过,这两口子被感动得够呛,接下来,就有了吴王氏跟连枝儿交代家底的事。

“你婆婆真是过日子的人。”张氏又说了一句,“看她和家玉两个,平常也就戴两件金银的首饰,这些东西,从来就没戴出来过。”

连蔓儿心中一动,张氏说得还真不错。这样稀罕的东西,是从没见吴王氏和吴家玉戴过。而连枝儿过门了,吴王氏却一并都拿了出来,还让连枝儿戴了出来。

吴家应该不止是会过日子那么简单。连蔓儿心里想。以吴家的身份,金银的东西戴几件在身上并不打眼,但这样的珊瑚珠子就不一样了。

吴家其实做人很谨慎,也很有成算。如果不是连家有了如今的声势和身份,怕吴家那些东西还是会继续留在箱子底吧。

连枝儿能嫁进这样的人家,确实让人安心。

“姐,”连蔓儿收回思绪,笑着道,“我猜啊,原本吴家婶子那匣子首饰,应该是你一半,家玉姐一半的。结果,你这么贴心,吴家婶子一高兴,就恨不得把东西都给你。”

这才真的是以心换心,两好并一好。

想到这,连蔓儿又忍不住看了张氏一眼。张氏当初刚嫁进连家的时候,未必就没有连枝儿这样的心思。可惜,张氏遇到的是周氏不是吴王氏。

要说会做人,会处理婆媳之间的关系,多少个周氏也比不上人家一个吴王氏。吴王氏精明能干,做人却很有分寸,虽只有一个儿子,却不会以拿捏儿媳妇为要。

“金银珠宝,这些都是身外物。日子过的和和美美,那就行了。啥首饰不首饰的,到时候,你多让着你小姑一些。”张氏就道。

“嗯。”连枝儿点头,她也是这么打算的。

“姐,这才几天啊,你咋一嫁人,就变得这么聪明能干了?”连蔓儿故意打量着连枝儿,说道,“姐,是不是我姐夫帮你出主意了?”

“就知道瞒不过你。”连枝儿扑哧一声笑了,抓着连蔓儿的衣袖摇了摇。“是我有这些个打算,我就跟他商量,他帮我出主意,教我该咋说话。”

似乎比起自家闺女聪明能干,能够哄好婆婆,姑爷机灵贴心能够帮着媳妇处理好婆媳关系更让做丈母娘的张氏开心。

“家兴是个好孩子,他那机灵劲,没啥人能比得上。”这么说着,其实让张氏更高兴的是吴家兴能够如此体贴连枝儿,小两口有商有量,亲密无间。

“我家枝儿也是好孩子,就是这机灵劲可比家兴差远了。家兴机灵、老成,经过的事也多,人品信得过。枝儿啊,娘跟你说,以后有啥事,你就多听听家兴说啥。你们俩多商量。……我这可算放心了。”张氏笑道。

连蔓儿在旁边也跟着笑,自打吴家兴和连枝儿进门,张氏脸上的笑容就没下去过。

“蔓儿,这珠子,你就收着吧,是我们的一片心意。”连枝儿又将那挂珊瑚珠子塞进连蔓儿的手里。

连蔓儿也没再推辞,笑呵呵地将珊瑚珠子收了。吴家会做人,她和五郎、小七三个,她虽是女孩子,在这个年代一般人的眼睛里,她的分量就比五郎和小七两个轻。

可吴家却送了她与五郎、小七一模一样的湖笔、砚台、徽墨等,这是因为知道并且也认可她在家中的地位与五郎和小七两个儿子相等,知道她也识文断字、饱读诗书。另外又多送了她一样珍贵的珊瑚珠子,尤显得对她的重视,以及她和连枝儿的姐妹情深。

“这我可得好好收着。”连蔓儿一边收了珊瑚珠子,一边就故意道,“一串珠子,就把我姐姐给换走了。再给我更多更好的,也是我亏了。姐,你走后,我一个人在那屋,我都睡不着。姐,你今天回来了,我就不让你回去了。还是咱姐俩住一起,让我姐夫自己回家吧。”

众人听了,就都大笑。

“你敢这么着,就等你吴三叔和婶子打上门来吧,到时候,我们可没人帮你。”张氏笑的前仰后合。

大家又说笑了一阵,连蔓儿就拉了连枝儿往西屋去坐了,连叶儿也一并跟了过来,小姐妹们要一处说说悄悄话。张氏则起身,和赵氏一起,要去跨院的厨房,亲自下厨做几样好菜招待闺女和新姑爷。

而这个时候,前厅里连守信、连守礼、二郎、五郎、小七和吴家兴正在说话。吴家兴在说话间,向五郎递过去一个眼色。五郎会意,就说有契书要请吴家兴看看。

“你们去吧,我们在这接着唠。”连守信就点头道。

吴家兴跟着五郎往外走,小七左右看看,也跟了出来,兄弟三个径直进了书房。

第七百七十五章 串门

因为五郎和小七要在里面读书,所以书房里的炕一天到晚都烧得热乎乎的,地下还笼了一个火盆。三个人进屋,就在地上的椅子上坐了。

“姐夫,现在只有咱们三个,你有什么事,尽管说。”五郎就对吴家兴道。

虽然吴家兴刚和连枝儿成亲没几天,但是两家人亲密来往了几年。吴家兴、五郎、小七这几个都极为熟稔。也因此,刚才吴家兴一个并不显眼的眼神,五郎就知道吴家兴有事,要单独和他说。

“正是有事。”吴家兴笑了笑,就从袖子里取出一只狭长的木匣,递给了五郎。

五郎面露不解,不过还是将木匣接过来打开。木匣里面,是一张契书,正是一家人商量好了,要给连枝儿的那烤鸭店一成干股的契书。

那天五郎将契书给连枝儿,连枝儿说什么都不要。五郎、连蔓儿和小七就没有勉强。后来,五郎在连枝儿和吴家兴成亲前一天去送家具,就将这契书带上,直接给了吴家兴,只说也是给连枝儿的陪嫁。

吴家兴当时也说不要,但五郎却强行将契书给他留下了。

现在,吴家兴又将契书给拿了回来。

“姐夫,你这……”五郎拿着契书,“是我姐说了不要吗,我姐的脾气你也知道。就该劝着她。这一份,是你们该得的。我也知道,你们并不缺。那就攒着,以后给我外甥。”

“对,给我小外甥。”小七也点着头道。

口口声声说那还没影子的小外甥,吴家兴心中不由得一暖,忍不住也笑了。

“五郎,你听我说。”吴家兴正色道,“我知道,这干股是咱爹娘,还有你们诚心诚意给的。不过,我们是真不能要。那天你把这契书给我,我没直接让你拿回来。是我知道,这是你们的心意。”

“这两天,我和枝儿,还有我爹娘,我们一起商量了这件事。论家财,我那是比不上这里,可也足够我们花用的了,就是你外甥那一辈,估计也够了。这些东西,多少是多,多少是少哪。够用了就行。太多了,也未必就都是好事。”

“也许你们不知道,我家祖上是曾经发过财的,可惜后来的儿孙们,就因为有那家财,就把上进的心给消磨没了。这才没几代,现在吴家这几股,靠着家底吃饭的,也就是比一般稍微好点的日子。我们这样的,就稍微好一点。”

“我还年轻,虽然是没啥大出息,让枝儿一辈子安乐应该没问题,也能给后辈打下些家底。……枝儿的陪嫁,还有那些添妆,就够够的了。枝儿一个劲地说过福,我们也觉得太多了。往后我们过日子,我的意思也不动枝儿的添妆,就都给你们外甥留着。”

说到这,吴家兴又笑了笑,那笑容里,难得地带了些傻气。

“枝儿以后,就由我来养活。我保证不让她吃苦受累。她是家里的老大,本来就该多担些责任。她昨天还跟我说,她虽然是老大,可没给家里做啥贡献。咱们两家,都知根知底,没啥可相互瞒着的。”

“别的东西,我们都收了。就这个干股,实在不能收。五郎、小七,就是你们今天又让我把契书给拿回去,明天,我们还是得给送回来。”

“我知道,你们是为我们着想。可不用非得这么着,这样吧,等以后你们外甥大一点,就让他跟着舅舅们念书。我和枝儿念书都笨,估计孩子也差不多。到时候,够你们操心的!”毕竟还是没影的事,吴家兴虽然心里盼着,但到底是刚成亲没几天的少年人,说着说着,脸就红了。

小七就嘻嘻地笑,自打知道连枝儿和吴家兴成亲,会生出小娃娃来叫他舅舅之后,小七就盼着连枝儿能早点生娃。

一个粉嫩嫩、胖乎乎,他的两只小胳膊也能抱得住的,还会叫他舅舅的小娃娃,那肯定比小龙和小虎好玩多了。

五郎见吴家兴说得诚恳,知道这是吴家一家商量之后的结果。他想了想,也就没在勉强。

“那就说定了。”五郎和吴家兴击掌,小七不敢落后,也凑到跟前,三个人击掌为誓。

小七在书房跟五郎和吴家兴说了一会话,就跑去了后院,将书房里发生的事都告诉了连蔓儿。

“我都说了不要的,你们还非要给家兴。”连枝儿就笑道,因为小七一口一个小外甥,她的脸就又有些发红。

“这样的话,那也好。”连蔓儿想了想,点头道。

刚才和连枝儿唠了半天,她知道吴家的家底比大家想象的还要厚实,又有连枝儿的那些嫁妆和添妆。而且吴家父子两个都是好年纪,能赚钱。吴家在家财上是不缺的,连家给的再多,吴家最终也就是一个富户。

要帮助吴家,兄弟姐妹们相互扶持,除了给财物之外,还有别的渠道。

如今连守信是从七品的中书舍人,张氏是孺人。以后五郎和小七的成就都不会比这个差,而连蔓儿,虽然她自己不能考科举、做官,但有这样的家世,和她门当户对的人家也差不了在,怎么着也要是士。

这样一比,就是吴家的地位要差一些。

现如今,捐官买官还没那么盛行,朝廷的管制也很严格。吴玉贵和吴家兴父子两个是不可能考科举了,这样,一家人提升家族地位的希望,只能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

有五郎和小七两个,以后好好提携一下外甥,并不是难事。而吴家兴能够这么早想到将来要让儿子跟随舅舅们读书,想来也是对自家的未来有过深思熟虑的。

有这份远见和决心,吴家兴就是一个能兴家的男人。

“姐,咱哥和姐夫还在书房里商量,说是该不该上老宅那边去看看。”说完了干股的事情,小七就又对连枝儿和连蔓儿道。

“有谁提这个事了?”连蔓儿有些敏感地问道,左右看看,好在连叶儿刚出去,并不在屋里。

“没人提,是咱哥和姐夫俩自己个提起来的。”小七就道。

“哦。”连蔓儿点了点头。

看来这两天赵氏和连叶儿没少劝连守礼,连守礼今天来,并没有说什么让人尴尬的话题。

“那就去看看吧,不管他们咋样,咱们把礼节都尽到了。”连枝儿就道。

连蔓儿想了想,也就点了头。

庄户人家的规矩,今天吴家兴和连枝儿回门,如果连家没分家,那么小两口先要拜的是连老爷子和周氏,然后才是连守信和张氏。如今分家了,连老爷子和周氏的分量就没那么重。

然后,毕竟还是嫡亲的长辈,而且就住在同一个村子里头。

并不需要太郑重的礼节,就是过去看看,串个门。

“要是别人,还真不咋敢往那边带。姐夫跟咱们都知根知底,老宅的事他也都知道。”连蔓儿就道,“姐,老宅那边给的添妆,姐夫他们知道了吗?”

“我没说,你姐夫也没问。公公婆婆也没问。”连枝儿就道。

镇上和村子离得这么近,那天又有最快的媳妇把事情给说出去了,吴家十有八九应该是听到了风声,为了不让连枝儿难过,所以都避而不谈。

“还是得问问姐夫的意思。”连蔓儿就道,“那天咱娘就说了,以后你们不往老宅那边去也没事,人要说起来,咱爹娘到时候有话说,不会让人说道你们。”

老宅送那样的添妆,吴家要是挑眼,那是有理的事情。

“来的时候,公公婆婆说了,听咱爹娘的。家兴也没挑。”连枝儿就道。

“那就去看看吧。”连蔓儿听出来,吴家的意思应该还是去老宅看一看。

从吴家兴和连枝儿定亲那天的事情,连蔓儿就看出来了。吴家是挺讲究礼节的人家,不过却闭关不迂腐。估计对待老宅,也就是要面子上过得去,不给人留口舌。

这样其实很好,抛开主观的情绪,这种理智的做法是最好的。

跟连守信和张氏都商量过了,大家也都同意让小两口上老宅看看连老爷子和周氏。

“礼物就不必了,你们改口,估计那边也是啥都不给。你们差了一辈,又是孙女和姑爷,和我们不一样。我们是只有送东西,没有收东西的。你们用不着。”张氏就道。

这个决定,也是连蔓儿一家商量好的结果。

“虽然你们不差那点,可这礼尚往来还得讲。你们第一次,不要惯下这个脾气。你们姓吴,不姓连。一家子也没有谁是从她肠子里爬出来的。”这后面这一句,是张氏私下里跟连枝儿说的。

张氏留在家里,看着厨房里准备饭菜,连守信、五郎、小七和连蔓儿就陪着吴家兴和连枝儿往老宅来。随同一起来的,还有连守礼、连叶儿和二郎。

赵氏、罗小燕都留下帮着张氏张罗。

一行人进了村里,推开老宅的大门走进去,上房屋里听到动静,才有人出来迎接。

第七百七十六章 内外有别

最先出来的是蒋氏,她正在外屋烧水,看见连蔓儿一家陪着吴家兴和连枝儿来了,一边忙向屋里通报,一边就招呼了连继祖,两口子一起迎了出来。

蒋氏和连继祖在院心迎住了连蔓儿这一行人,连继祖赔着笑,给连守信见礼,而两口子中较为会说话的蒋氏则赔笑说着客气话,请大家伙往屋里坐。

众人就往上房屋里走,连继祖在前头陪着连守信,蒋氏则落在后头,还特意冲着连蔓儿笑了笑。

“蔓儿也过来了?”蒋氏笑着对连蔓儿道。

“嗯。辛苦大嫂子了。”连蔓儿就笑着说道,如今老宅里,周氏虽然使唤连芽儿使唤的最为顺手,但是连芽儿毕竟还小,很多事情做不好,因此,大多数的家务都落在了蒋氏的身上。

“辛苦什么哪,都是应该的。”蒋氏就忙道。

连蔓儿的嘴角翘了翘,并没有再说话。路过东厢房门前的时候,连蔓儿下意识地往东厢房里看了一眼。东厢房的门窗都关得严严实实的,里面鸦雀无声。

他们这些人来了,连守义和何氏虽不会因为礼貌的原因迎出来,但绝对会因为好奇、想凑热闹而早早地出来。如今厢房屋里却一点动静也没有,看来连守义和何氏这两口子都不在,肯定是都出去串门了。连蔓儿想。

“二叔和二婶吃过早饭就走了,也不知道去了哪。”蒋氏注意到连蔓儿的目光往东厢房那么一扫,忙就说道,“四郎也出去了。六郎刚才还在的,或许去后院了。芽儿在上房屋里,……奶在洗衣裳。”

一行人走进上房,连蔓儿看见东边的大灶上铁锅盖着,有热腾腾的蒸汽从从锅沿儿冒出来。灶坑里面还有烧了半截的柴火。

现在烧火这种事,也要蒋氏自己做了。这在过去,是极少见的事情。

原来蒋并不是在烧喝的水,而是在给周氏烧洗衣裳的水。

连家老宅,在冬天,唯一有权力特意烧热水洗衣裳的,就只有周氏。

连蔓儿这一行人已经进了外屋,连守仁才掀门帘子从东屋出来,同时屋内传出来连老爷子的招呼声。

“是家兴和枝儿来了?快点进屋,外边冷。”连老爷子的语气十分热忱。

等到大家伙都进了东屋,就看见连老爷子正在穿鞋,似乎是打算下炕亲自出门迎接。见连守信这些人都走了进来,连老爷子还在继续穿鞋,并作势要下炕。

“爹,你老好好坐着。”连守信忙就上前拦住了连老爷子,“家兴和枝儿今天回门,过来看看你们二老。他们是小辈,哪有让你老出门迎的道理。”

“话不能这么说,这新姑爷进门可不一样。”连老爷子就道。

即便是新姑爷,但依旧是连老爷子的孙儿辈,不管怎样,都没有让连老爷子亲自出门迎接的道理。

“我这就是心急,先早点看着我这大孙女和大孙女女婿。”连老爷子接着又笑道,就招呼吴家兴和连枝儿两个上他跟前去。

吴家兴和连枝儿上前一步,一边嘴里喊着爷、奶,一边就要跪下给连老爷子和周氏磕头。

“赶紧起来,赶紧起来。”连老爷子连忙伸手阻拦,“不用行这样大的礼。这地上冷,还埋汰,别把你们的新衣裳给腌臜了。”

吴家兴和连枝儿也没勉强,就趁势一个给连老爷子和周氏鞠了一躬,另一个屈膝福了一福。

“快上炕坐。”连老爷子忙又招呼道。

可惜,炕上能坐的地方太少了。

周氏盘腿坐在炕上,她的身前是两个装满水的大木盆,其中一个盆子里是刚洗了一遍的衣裳,另一个盆子里是正在洗的衣裳。旁边还放着好几件没有洗的衣裳,和洗好了被拧的半干的衣裳,几乎占了多半铺炕,而且很多地方都是水迹。

“赶紧收拾,给孩子们腾地方。说了不让你今天洗衣裳,你非得今天洗。我就说孩子们总得过来。你看看你,快点收拾。”连老爷子一连声地催促着周氏。

周氏板着脸,一直没有说话,不过却真的动手收拾起来,而且速度颇快,一边还指挥着连芽儿和蒋氏把盆子和衣裳先搬到地上去,一边就拿了块分辨不出颜色的大抹布擦拭炕上的水迹。

“不用收拾了,我们坐地下。”连守信就道。

他们来了好几个人,地上的椅子和凳子根本就不够坐。连守信和连守礼都先坐了,剩下的其他人都是平辈,因此就谁都不想先坐下,很是谦让。

“地下冷,还是炕上坐。马上就好了。”连老爷子就道,一面又催促周氏赶紧收拾干净,一边笑着跟连守信等人说话。

连守礼来了,连老爷子没有丝毫的惊诧,五郎、连蔓儿和小七、连叶儿也一起来了,连老爷子也并不觉得意外,不过看见同来的还有二郎,连老爷子的脸上终于露出些不同的表情来。

“二郎也来了!这是……”

“……枝儿妹子回门,四叔和四婶让我们两口子来帮忙。”二郎老老实实地道。

“哦。”连老爷子哦了一声,随即又笑道,“好,好,一家人,就应该这么和和美美。好啊。”

连老爷子一连说了好几个好字。

等炕上终于收拾好了,吴家兴和连枝儿就坐到了炕沿上,吴家兴与连老爷子最近,然后是连枝儿,连蔓儿、小七和连叶儿也都上了炕,挨着连枝儿坐了。

蒋氏带着连芽儿端了热茶进来。

“这还是上一回,你老丈人给我买的好茶叶。这茶叶味道好,我一直没舍得喝。”连老爷子一边让吴家兴喝茶,一边笑着说道。

“爹,这有啥舍不得喝的。喝完了,跟我说一声,我再给你送。”连守信就道。

“不知道爷爱喝茶。我家里也有点不错的茶叶,下次我送来给爷喝。”吴家兴就道。

“好,好。”连老爷子一边喝着茶,一边笑着点头,对于吴家兴这样的表示很是满意。

“你爹和你娘都挺好吧?你爹今天出门了没……”连老爷子一边和吴家兴说话,一边偷偷给周氏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和连枝儿唠唠嗑。

周氏看见了连老爷子的眼色,眼皮子就耷拉了下来。不过一会,她就撩起眼皮,朝连枝儿看了一眼。

连枝儿低眉顺眼的,似乎很专心地听连老爷子和吴家兴说话,眼珠都没往周氏这边转。

周氏张了张嘴,最终没有说什么话,而是打了个哀声,然后就垂下头,似乎是打起盹来。

这是周氏不满的征兆。不过,屋里这么多人,出来连老爷子几个住在老宅的人,别人似乎都没听见和看见周氏的异样。

连老爷子干咳了两声,向周氏投去警告的一瞥。不过周氏一直低着头,也不知道她是否领会了连老爷子的警告,不过却真的再没有发声,也没有做出任何怪异的举动来。

连老爷子又看了周氏一眼,满眼都是对周氏态度的不满。不过,他并没有继续数落周氏。有的时候,只要周氏不继续往大里闹腾,大家就都认为是很不错的境况了。

连老爷子似乎很喜欢吴家兴,语气极亲切的和吴家兴说着话。吴家兴本也是善谈的人,不过这个时候,却只肯问一答一。虽是态度和语气极礼貌,但显然是连老爷子的话并不十分兜揽。

老宅来过了,连老爷子和周氏看过了,并且还行了礼。连蔓儿看见连守信抬起头往她这方向看过来,就故意眨了眨眼睛。

“家兴啊,你和你爷改天再唠吧。你爷身子骨不大好,得多歇息。”连守信就大声说道。

吴家兴立刻就站起身。

“那天坐席的时候,我就听说了。爷是因为我们成亲,太高兴了,犯了老病。”吴家兴似乎有些歉意地道。

吴家兴的话正巧触到了连老爷子的心病。连老爷子气息一滞,面色也微微有些发红。那份给连枝儿的添妆,即便是周氏准备的,他并不知情。但是作为一家之主,还是责无旁贷。

“看见爷和奶,我这心里头一高兴,就把这个茬给忘了。多亏我爹提醒。”吴家兴规规矩矩地站着说道,“爷、奶,你们二老别见怪。我先告辞,过两天再来看你们二老。”

连枝儿也跟着吴家兴站起身,然后连蔓儿等人也都下了炕。大家伙是准备就这样走。

“再坐一会……”连老爷子忙道,他一心想多留这些人说说话,但是刚才吴家兴的那一句话,又让他无法强力的挽留。

“爹,你老好好歇着。过后他俩再来。”连守信就道。他生怕一会周氏突然发作,大家难堪。他们自家人也就罢了,吴家兴可是新姑爷。这么多人陪着过来,除了显示郑重之外,也是因为不放心,要看着、护着,省得旁生枝节,让好好的日子被抹上灰暗的色彩。

周氏已经显露出不悦,虽然现在装睡没有发作,但谁也无法保证下一刻,周氏会不会就爆发。他们不能冒这个险。

第七百七十七章 人前人后

连蔓儿一行人就往外走,连老爷子见留不住人,马上就下了炕,要亲自送他们出去。

“爹,你老可别下地。今天外头太冷了。”别的人都先走了出去,连守信就忙拦住了连老爷子道。

“是啊,爷。”五郎也留在后头,笑着劝连老爷子道,“我们都是晚辈,没有让你老送的道理。都是一家人,也不用讲究那些个虚礼。你老多多歇息,早点把身子骨养结实了,才是最大、最重要的事。”

连守信和五郎拦住了连老爷子劝阻,连守礼和二郎也跟着附和,而同一时刻,吴家兴、连枝儿,连蔓儿、小七和连叶儿已经出了上房。连老爷子看见这个架势,他是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