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数字生命-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谁?”吕璇轻声问道。
“……数字图腾的专署产品摄影师,青山铭季。”椴儿轻声回答道,她为吕璇和阿翔结了帐后站了起来,有些不解地说,“不知道为什么会跟着我。而且……说实话,蛮专业地。”
大家齐声叹气。在日本这片土地上。生怪事的几率太高了,以至于他们都不能按照常理来推测自己是不是处于危险中,或者来推测自己到底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威胁。那个青山铭季,可能是某个组织派来监视陈椴这个突然出现在日本分公司并且掌握了相当部分权力的人,但同样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喜欢跟踪别人的色狼。
椴儿在走出咖啡馆的时候,朝着在不远处地街角装作一副无所谓样子的青山铭季看了一眼,那眼神和神态足以让青山铭季意识到自己已经被现了。青山铭季没有继续跟着椴儿。而在咖啡馆里注意过他们的那个中年人。也没有跟上来。仿佛这些事情从来没有生过一样。
嵩山驿是一个台湾人经营的会所。说是会所,但是比较类似于网吧,酒吧之类的场所的分类和集合。
在嵩山驿地网吧部分,有几间数字办公室。这几间类似包房的办公室中,有一间是高等事务局设立在这里的联络点。所有的线路都定期进行检查和扫除。虽然平时这个房间也接待一般人,但那充其量也就是掩饰这件办公室的真实用途的一种手段而已。如果有人要对出入这间办公室的所有人都进行监视和调查。那工作量可就太大了。但是,在办公室里,按照苏柯告诉吕璇的方法在3台电脑里分别输入了不同的密钥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办公室的门立刻锁紧。和走道之间地双层玻璃加电,变成了不能透视地乳白色,窗框上的用来防止有人用激光监视器依靠玻璃震动来监听地震颤生器开始工作,玻璃开始以不规则的频率震动,但不会出声音影响到市内的人。而在嵩山驿的员工休息室里,必然有一个员工看到一个灯亮起,而进入这个办公室所在的那条走道。在走道口放上“地板湿滑。请勿通行”的明黄色路障,然后拿着拖把拖地。将地板弄湿,而他会一直重复这样的动作,直到房间的门重新打开。在他的桔黄色的清洁工制服下,必然有轻型防弹衣和一支手枪。
在房间里,苏柯的脸迅出现在了电脑屏幕上。
“我已经拿到那个我所说的比较奇怪的人的档案了。时间比较紧张,我就直接给你们介绍一下。那个调入高等事务局的,我所说的有疑问的人,名叫班林。原先是国际刑警组织反毒品联合调查组的中国方面的负责人。我手里有这个人的所有履历,不过之前的东西参考价值不是很大。比较重要的是它拿回来的那些情报和之后我们的一系列的审查和检测记录。虽然班林的记忆和他的精神状态在一段时间里显得非常奇怪,但是我们这里的精神医学方面的专家没有给出有问题什么的报告,只是提示要注意保持健康和保持恢复,每半年进行一次心理检查。还有测谎仪的监测记录。包括229个标准问题和64个专项设计问题。不过他毕竟是经过专业训练地,这方面的参考价值也很有限。但是在转向设计问题中和标准问题中,都有一些没有提示说谎,但是答案比较奇怪的回答。……你们看一下。暂时我无法确定这个人是不是有问题或者有什么问题。……不过我的感觉不太好,他的任务是去监视和调查盖尼。索罗约,但是那条线索断了,彻底断了。他在对于这方面的情报的描述上和他之前写地报告几乎没有变化。很难想象他跟踪了索罗约两个月后居然描述得完全一样,这不符合逻辑。……最好你们能够现点什么。或者我能想到点什么。我毕竟不是班林的直线上司,他地老大郝林声的级别和我一样,我没办法越过他去调查他的下属,我希望能够有说服郝林声的理由。”
吕璇点了点头,说:“我们这里也有些现。上次和你见面的时候,对数字图腾日本公司方面出问题的那些人的数据分析还没有出来,现在。第一批资料出来了。……基本上,无论直接或者间接,所有出问题地人都是3年半之前涉及过神经计算理论这个课题的人。当时这个课题是在索尼研究中心被提出的,但是,在保密的状态下在日本这里的中层和高层讨论过一圈之后,没有进行下去。因为这种基础研究不是日本研究中心的职责。那份理论预案的报告和研究方案有4个人进行过批示,除了叶山绫之外,1个人去年车祸死了。一个人这次好像也在出问题的名单里,还有一个人现在在数字图腾上海总部地研中心工作。其他人,都是参与过这个项目的预研的人,包括理论设计,这个技术的应用方面的咨询会议,实验设备和材料的采购等等方面。不过他们中间绝大部分都不知道到底进行地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甚至没有接触到项目的名称。那个研究方案现在是总部研中心正在进行的,不过由于不是重点攻关项目,目前进度好像不是很快。具体如何,我也不知道,这份东西是在我的权限以上的。我没有办法调阅。……呵呵,这也足够说明这份东西的重要程度了。……因为项目经过一段时间了,今年他们前后离职的时候,也没有对这些有什么联想。……而且,他们离开公司后。到底生了什么。这里完全没有资料。我们这里也没有办法对他们进行调查和监测,数字图腾日本公司和总部不同。掌握的资源还是很有限的。”
苏柯想了想说:“名单给我吧,基础调查我找人来做。……至于那个项目到底是做什么地……最好还是弄清楚。当年我在学校里读书是政治任务,成绩不好,把你老爸惹毛了好几次,这个事情还是交给你吧。”
吕璇呵呵笑着,点头说:“我去问问。神经计算理论……从名字上来听好像有点意思。”
苏柯说:“你们自己要小心。要是任何环节里真地有问题,那你们说不定都会有危险。我调阅班林的资料,是局里地标准程序,调阅记录是半公开的。而且,那个班林一直外勤,我也不知道他再哪里,班林现在很得郝林声的宠爱,因为班林在跟踪监视方面非常有天赋。他的绰号是‘千面人’。我不希望是我们这里内部出问题,但是我告诉过你,我们这里没有巧合和侥幸。”
阿翔接过了话头,说:“中校你放心,吕璇的安全是我们的最高任务。”
吕璇呵呵笑着,说:“我会小心的。……对那些人的调查需要多少时间?不会很短吧。”
苏柯耸了耸肩,说:“在日本境内进行这种调查,要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还是有难度的。我要调3个到4个审讯,盘问和心理战术专家来。还有一个行动小组。还好现在在演习期内,虽然要调动人手,但是我可以让海军和其他部门的人来帮忙……越多人踏上日本国土捣乱,那帮家伙就越开心。……配合一些掩护活动,应该可以掩饰得很好。你一周后到下一个联络点和我联系吧。就算没有完成全部基本调查,至少也应该有些资料可以给你了。……我再跟你说一次,行动和调查工作,还是让我们来,我们是专业的。你的确很有才能,我希望你能够将精力集中在思考和分析方面。比所有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你的安全。”
苏柯在结束通话后松了口气。现在,日本这里的局势很混乱,虽然是可以利用的,但也同样有着很大风险。苏柯虽然提醒了吕璇,但是,苏柯仍然有些地方失算了。他并不是无法查阅现在那个班林的位置,而是在现在这个时刻,他的权限不足以查阅班林这个家伙的位置了。班林被匆匆调入高等事务局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而他的化妆能力和跟踪,潜伏,监视和与之相应的摆脱监视和跟踪的能力正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就在这次威胁2o3o演习中,有一个演习项目就是让一个已经受到监视的情报员将一份情报送回国,这个扮演被监视的情报员的人早就来日本了,那份什么内容也没有的情报也准备好了,关键就在于在日本的紧密监视中,接应这个情报员,并且将情报传回国内,班林就是因为他的特殊技能非常适合这项工作而被调入高等事务局的。实际上,班林在中国潜艇“突袭”东京湾后的当天就来到了日本,昨天,他已经身不知鬼不觉地和那个情报员接触过并且拿到了那份情报。现在的班林是整个高等事务局的红人,只有3个人知道他的具体位置。而苏柯调阅班林的档案的行为,则被局里记录下来,作为极大的威胁来对待了。苏柯是不可能有泄漏情报的倾向的。而苏柯为什么在这个敏感的时刻调阅班林的档案,则成为了局里内部秘密调查的一个项目。非常隐秘也非常紧急的项目。
为了不让苏柯有任何怀疑,虽然对苏柯的调查已经开始,但是苏柯提出的所有调查项目都在第一时间被通过了。他所要求的心理战专家,刑讯专家等等人,以及一整个行动小组都迅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日本。甚至在苏柯要求之外,还有另外一个行动小组……局里将苏柯的自动的行为是为掩护班林顺利撤出日本的一种掩护。于是,苏柯这里的行动,是不是被现,并不是最重要的……
第一卷 神说,要有光 第十一章 快速轴
第十一章快轴
在学校里进行了一次内部训练比赛之后,吕璇就和椴儿和阿翔一起,趁着周末回到了上海。这是事先和吕振羽约定好的,也是为了给姐姐吕莳第一次参加国际田径黄金联赛来加油鼓劲……虽然,关于这个加油是不是有必要,吕璇持保留意见。
可是,当吕璇离开机场后还顾不上回家,来到麒麟学院的体育场上看到汗流浃背,几乎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吕莳躺在草地上,胸口不断起伏,好像呼吸都觉得太累的样子。吕璇觉得,可能自己对这个姐姐的预料还是有点误差。纵然和吕璇在一起的时候,吕莳时时刻刻要强调因为自己比吕璇早出生了5分钟而获得的享用终生的特权,总是仗着这5分钟的优势将吕璇当作一个很小很小的小dd,仿佛吕璇真的需要什么事情都要依赖她一样,但是,吕莳显然对于自己的事业要比吕璇拼命太多了。吕璇深知他们姐弟两个……或许是有些特异吧,要把自己累成这个样子,到底需要做多大量的训练。
“姐姐……”吕璇在吕莳的身边躺了下来。浑身是汗的吕莳,像是一个巨大的热源,隔着将近1米仍然能感觉到热烘烘的湿润的空气扑面二来。
“……小家伙,一个星期没给我打电话了,你要死了要。”虽然累得不想动,可吕莳的口气还是那么有个性。
“你不是去给啥集团拍广告了?”吕璇冤枉道,“给你打电话连着两天打不通。就在你的语音信箱里留了言……你不是也没回我吗?”
“少来……除了你这种人小鬼大地家伙,哪里有你这个年纪的人用语音信箱的?手机上有一个服务叫做短消息,你懂不懂?”吕莳侧着脸,恶狠狠地说。
吕璇耸了耸肩。手机上的技术那么多年来淘汰了几茬了,可是,就是没有一代产品取消了这个短消息功能,短消息功能已经成为it历史上可以载入里程碑的级技术了。他怎么能不知道?可是,吕璇还真的就不习惯使用这种东西。对于他平时呆在身边的手机来说,他地大拇指显然不足够灵活。他更喜欢语音信箱,和邮件……而这一点,和吕莳颇为不同。
“老爸老妈呢?”吕莳奇怪道,“他们都没来接你?也没派其他什么人?”
“飞机上给老爸打了电话,”吕璇很是有些兴奋,“他说他在快轴里做系统调整。说是今天晚上才能回来。”
“呵呵,还真是有老爸的风格,有了工作,就不要儿子了。”吕莳调侃道。
“如果我能进快轴,”吕璇悠然神往道,“大概我也会不想回来地。”
快轴是在东海海底基地里正在进行的一个秘密计划,有了那个庞大的海底基地,一个和一座小型城市差不多大的海底基地。给了科学家们的想象力无数的付诸实施的可能。在全中国大量公开地和秘密的科研机构进驻海底城,加上相当多的附属人员以及提供服务的人员后,海底城的人口现在已经过了5万人,最近,海底城已经正式升格为城市,成为了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单位……而且。是平均人口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个行政单位。而在这个5万人的小城里,正在进行着有史以来技术密度最高地项目——快轴。
自从国际航空署建立至今,在全世界各个国家的齐心协力下,月面上的基地已经被建立起来。在高倍率的望远镜里,月面基地已经成为了新的景观。纵然这个基地里现在只有14个人,还要靠宇航船每个季度不断供给水和其他食物,并且带去进一步的试验仪器和试验计划。以及,更多地人和更多的建筑材料。对于那14个人来说,26台兼顾工程建设和日常生活处理以及试验辅助功能的雪族试验版,是他们最大的依仗。可想而知。国际航空署的对全世界的招标项目是多诱人。又交织了多少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技术和背后的经济实力的斗争。可是,在采购这批机器人方面。国际航空署的所有决策层却驳回了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提出地对这一项产品进行国际招标地动议,而是指名让数字图腾方面进行定向开。虽然各国都投入了巨资进行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开,但是,数字图腾因为有了吕振羽,反而不断将自己地领先优势扩大着。如果没有那26台雪族试验版,甚至其中还有一台接近羽族的智能的高级试验版(自然是秘密的)日夜不停地在恶劣环境里进行高质量高度的施工,天知道那个颇为不小的月面基地工程要拖延到什么时候。按照国际航空署事后给数字图腾的雪族项目实验室颁的嘉奖信函中所说的,仅此一个项目,雪族辅助着人类,将人类踏入宇宙的脚步加快了至少2年。
而后,在更为尖锐的斗争和合作中,国际航空署努力成为一个伟大的平衡者,努力在一条罅缝中探索着人类走向空间的道路。火星……和更远。
而和人类走向空间的脚步对应的,是人类探索自己生活着的星球的决心。虽然同样面对着机器人技术不成熟的问题,但美国,英国和日本都推出和耗资极为恐怖的海洋探索计划。深海潜艇,装备了奢华的各类电子设备的海洋探索船纷纷建造了起来。本来只存在于概念中的深海飞行者之类的设备也被建造了出来。自然,在这样的浪潮中,数字图腾的海洋研究所也有自己的行动,虽然一个企业的力量和一些国家以举国之力进行投入相比,可能有些微不足道。但凭借着以雪族为核心的数字生命,凭借着那些用于探索地年轻一代海洋科学家的投入和牺牲,中国在海洋探索方面的推进也是相当巨大的。
和世界各国相比,俄罗斯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而这些年里的成功极为巨大,他们在他们广阔的疆域里建设了一共22个地热电站。他们将坚固地管子扎入大地,设立了一系列的设备来研究地壳运动规律。而利用地热电。一开始只是一个附属地功能,而随着近年来他们的地热电量越来越大。地热电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的拉动体现了出来,地热电就成了人类利用星球资源的一个很合理的突破口了。等到2年后,西伯利亚电厂并网电后,那个大得恐怖的电厂单单自己一个电厂,除了能够满足俄罗斯国内地需要之外,甚至还能够向欧亚大6上的任何一个国家输送电力。中国已经为了现在进入关键时刻的西部大开,开工建设了一条专门的电力线路以便就近引进西伯利亚电场的电力。
俄罗斯的科学家们钻研出的地球深井技术。虽然乍听之下极为疯狂,但那里面却有着俄罗斯作为一个历来的科学大国地严谨和浪漫。而在海底城东胜市建立的这个快轴计划,正是从俄罗斯秘密购买了整套地球深井技术,并且结合了中国自己的特殊技术体系,设立的一个综合了地壳研究和地热电等等一系列技术,还带着无数其他门类的极限状态科学研究项目考量的级项目。
由于这个项目地极端机密性,哪怕是整个东胜市,知道这个计划的人也不算很多。被允许进入快轴项目中心区域的仅仅只有22个人。为了严格保密。整个项目的建设施工等等全都是羽族试验版来承担的。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一般人是无法适应开始建设时期的级恶劣的工作环境的。仅仅为了这个快轴项目,雪族的人口膨胀了5oo多。和现在全球雪族总数17万相比,这个数字并不惊人,但是5oo多雪族聚合起来地恐怖地力量。让所有人都战栗了。而吕振羽,则颇为着迷于这个快轴项目,尤其是利用地热和岩浆的一系列周边开项目。吕振羽从被选拔进入快轴项目地总指挥团队的三人小组之后,在项目开展至今的2个半月里,已经4次下井进行实地测量,6次提出开方案,3次提出对于系统进行变更……这个就在自己家门口的项目,仿佛对于吕振羽来说有着天然的吸引力。
吕璇多少知道一点,他想,父亲去那里工作。为那里制定出严格的规程的目的之一。是确保雪族是作为人类的朋友在那里工作,而不是作为人类的奴隶和附庸。在国内。在羽族的存在还多少有几个人知道的情况下,吕振羽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很难。这也就是为什么吕振羽对于在国内增加雪族的人口数字还是比较放宽的,但是对于海外的工程和家政机器人的订单却一直好像不太当回事。……不得不承认,吕振羽对全世界范围对待机器人的态度的愤怒是有理由的。在国内,雪族在搭乘飞机的时候进入客舱,享受半票。而在全世界范围里,在那些达国家里,雪族只能呆在行礼舱。雪族被迫在自己的脑子里玩电脑游戏来打时间……无论他们平时是他们的“领养者”多好的下棋对手和聊天伙伴。
“姐姐”吕璇想了想后,说:“最近我知道了一些有些奇怪的事情……”
“那些关于狂人们改造人体基因和植入芯片生成芯片的事情?”吕莳呵呵笑着,她坐了起来,背上还沾着草屑。她说,“老爸已经把你拿到的那个材料也给我看过了呀?他没有告诉你?”
“……没有要挟你做任何事情?”吕璇咬牙切齿道。
“没有。”吕莳摇了摇头,“这些并不是我关心的。我和你走的是不一样的道路呢。”
吕莳喘了口气,说:“你觉得,老爸走的那条道路如何?将数字生命带进了人类社会?”
“这个……我现在还不敢说,毕竟数量少。我们知道有羽族,而一般的人……无论怎么喜欢雪族,恐怕也还是将雪族当作是机器人,和工具吧。”
“呵呵,总有一天这会改变的。等到羽族和雪族进入了人类社会而被大家所熟知的时候。其实,这一天终将到来,老爸做的,就是让这一天来得早了一些,并且尽可能让机器人进入人类社会成为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不要产生什么暴力,尽量避免互相之间的误解……可以说,是老爸亲手打造出了一个机器人的帝国,而老爸要尽量避免自己成为人类的罪人……呵呵,说这种话的时候,应该用父亲这种更正式一点的代词的。”
“这些我都知道,可是……又能说明什么呢?你说你的道路不一样,那又是什么意思?我们不是都是按照老爸所说的,体育运动加上学科的展方向吗?”吕璇疑惑道。
“等到羽族为人们所熟知的时候,等到机器人成为一个部族的时候,我们进行这些体育运动,挑战人类的极限还有多大的意义?这些记录对于数字生命来说,要破太简单了……1oo米世界纪录在达摩阿翔他们那里看起来就好像是笑话一样,可是,就是这些记录见证着人类的存在和人类的力量……我想,我要试试看将人类的最深的潜力挖掘出来……而不是像那些疯子一样,改造,植入芯片,生成芯片……一个普通人,要那么能计算做什么?还是眼睛前面多一个数据界面很酷?人类虽然不是一个完美的存在,但是,现在我们不是都觉得这样很不错?……比起你来,恐怕我更憎恨那些疯子。所以,要是有我能够帮忙的地方,一定要让我知道呀。”
吕璇点了点头,自己的这个姐姐,确实有着作为一个姐姐的潜质呢。
“还有哦。你知道那个日本那里相出来的神经计算理论是怎么回事吗?……”吕莳有些得意洋洋地看着吕璇,说:“明天……嗯……下午参加完比赛以后,我们一起让老爸带我们去看看。我哄老妈和安迪叔叔说服了老爸……不过,你要有心理准备……”
“心理准备?”吕璇疑惑道,“为什么?”
“……不知道,纪容阿姨说的。……”
第一卷 神说,要有光 第十二章 纪录
第十二章纪录
因为赛程安排的问题和为了不用太引人注目。在这第一次参加黄金联赛的时机里,吕莳只报了1oo米,2oo米,4oo米3个短跑项目。而这几个项目都会安排在下午3点左右进行,对于吕莳来说,虽然她的体力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连续参加这几个项目对她来说仍然是个不小的挑战。可是,无论她如何抱怨赛程的安排,这都不是她能决定的事情。实际上,她才踏入田径这个领域不久就已经获得了相当巨大的成功。
在看到吕莳穿着白色的运动服站在起跑线上的时候,吕璇有点惊讶于平时总是鼓着两赛装出一副气鼓鼓的样子以便于加强欺负和压榨她的语气与神态的吕莳,居然能够表现出那样一副神采飞扬,自信十足的样子。由于吕莳出道的时间是在太短,显然吕莳没有获得代表中国田径国家队参赛的资格,虽然过去了那么多年,中国体育界的官僚主义却越来越盛行了,这么一个完全没有资历的小女孩,无论如何,也无法被体育界的那些人认可。可是,吕莳拥有的却是无可辩驳的级训练成绩,在任盈盈公关协助下,现在吕莳代表的是台北奥委会……有时候,一个国家的境内有好几个奥委会和好几个足协,也是一个蛮方便的事情。
而最能吸引那帮记者的却并不是在赛场上比赛和进行准备的那些人,而是在看台上出现地人——吕振羽。
在吕振羽来到上海体育场之前的4小时的时候。原本已经进行过安全清扫的体育场迎来了数十个在这种颇为炎热的天气里仍然穿着扎眼的黑色西装,耳朵里还戴着耳塞形的通讯器地卫士,再次对整个体育场进行了安全检查。而作为惯例,在体育场的停车场里,和体育场内地休息室内,还都有一个6人的武装小队待命。
说起来,现在负责吕振羽的安全的这些人。已经算得上是国内屈一指的要员保护队伍了。因为吕振羽的行程还是那么弹性,经常在出前才刚刚通知这些卫士们。而这些卫士们则要在非常短的时间里抢先赶到地点,还要一边赶路一边进行沿途地扫除工作。在这种高强度高弹性的环境里工作过的人,不少都调回了中南海保卫处工作,而在那种基本上都是按照预定形成办事的场合里,他们就显得尤为轻松了。而吕振羽身边的这拨人,则随着时间的迁移,随着更多的惯例和准则的形成而显得愈加强大。
吕振羽毕竟也已经4o多岁了。虽然他看上去并不显得老。可是年龄还是在他地脸上留下了痕迹。穿着一件灰色衬衫,戴着墨镜的吕振羽,乍看上去并不显眼,他仍然保持着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色彩。纵然他身上从上到下所有的装备都是不同的,从手机,手表,pda之类的东西都是实验室里地开品,严格地说都是没有相关政府部门的入网许可的。可是,吕振羽却一直坚持着这一点点特权……
吕璇就坐在吕振羽的身边,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衫。相比于吕振羽,吕璇的服装显然更正式也更庄重,但是,无论是谁。站在一脸谦和的微笑的吕振羽的身边,都会像是个陪衬。时间,成就和一个人本身经过磨砺的气质是什么都掩盖不了地。
“没想到……姐姐那么能玩。”吕璇看着跑道上地吕莳,感叹道。
“你见过你姐姐的经济人了没有?”吕振羽问道。
“那个新地羽族?”吕璇摇了摇头,“他不是应该在姐姐身边保护她的?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吕振羽很有信心地说:“其实,在上海这里,不用特意保护也没什么关系。除了郑时文之外,对我们地保护从来就不是不够……而是过度了。你哪里见过有哪一个国家有国家出钱保护国内的一个商人和他的家人的?你信不信,就算你什么都不安排,出门至少都有12个人在你周围?你在日本哪里。大家说那里是虎狼之地。硬是安排了18个人,分3班倒着保护你。你可能还不知道。不过阿翔,达摩是知道的。椴儿要是知道,那估计就是她自己现了。”
吕璇点了点头,虽然这种事情他并没有意识到,但是这样说起来,也不是完全出乎意料的。
“你姐姐跟你说了她所想的那些东西?”吕振羽斜睨一眼,问道。
“是的,昨天我回来的时候,姐姐跟我说的。”
“那你觉得如何呢?你们走的毕竟不是一样的道路。小莳是个很认真的孩子,而且她的想法我还是蛮支持的。你呢?”
“……说起来,我还是很难想出来,自己的未来在哪里……老爸,椴儿那个事情,我现在还没缓过劲来呢。我现在还是不知道,怎么对待椴儿才是正确的?”
吕振羽不胜唏嘘地说:“目标是很重要的。当年,是什么支持着我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技术帝国?还不是为了当初对小羽所说的,要让她能够有自己的身体,能够以自己的意志在世界上行走?……这个目标现在算是完成了吗?我想是的,这些年里,也没有什么事情再能让我全心投入了,因为,总是找不到什么动力。那些开空间开海底的工作,虽然我多少都参与了,可是,毕竟不是我自己想做的事情。现在,无论做什么事情,很快就觉得厌烦了,能够让其他人做的事情,自己也就经常偷懒了。至于你们以为我在维护数字生命的地位和权益……这个实际上我并不用多操心。有岳羽青青他们呢,要是惹恼了她们。来一次机器人暴动什么的……呵呵,开玩笑地,不要那么紧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