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青妤记-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部分折子】………
单刀会·训子
元代关汉卿杂剧《关大王单刀会》,简名《单刀会》,四折,《训子》也叫《训平》,是剧中第三折。(看小说到顶点。。)剧演鲁肃定计,请关羽到东吴赴宴,席间索取荆州。关羽升帐,其义子关平侍候。关羽向关平讲述汉室创业、桃园三结义等往事。这时东吴下书请关羽赴宴,关羽明知是计,慨然应邀,关平劝阻,关羽做了周密安排,毅然赴宴。这折戏是北曲昆唱,是净角唱工剧。
净扮关羽,头戴绿夫子盔,口戴花五绺,身穿绿蟒加帅肩,腰束角带,红彩裤,高底靴。雉生扮关平,头戴三叉盔,身穿白蟒加帅肩腰束角带,粉红彩裤,高底靴,腰挂宝剑,开门时捧印信。付扮周仓,头戴尖翅纱帽,加耳毛子,口戴黑夹嘴,身穿黑蟒加帅肩,腰束角带,红彩裤,高底靴,挂腰刀。丑扮王文,头戴元翅纱帽,口戴黑吊搭,身穿黑青素,腰束黄宫绦,黑彩裤,朝方,执书信。
净角所演之剧,《训子》、《刀会》较难扮演。晚清苏州著名昆剧演员黄松、张八骏以演此剧著称,威毅中含儒雅。黄松演唱《训子》,虽高唱入云而端坐不稍动,关羽盔殿额上之绒珠,亦安如磐石,无抖擞之病,以显威严。功夫老到,嗓音结实。近代北派昆曲演唱此剧,以侯玉山最著名。
单刀会·刀会
《刀会》见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剧演东吴大夫鲁肃请关羽过江赴宴,关羽带周仓单刀赴会,在设有埋伏的筵席上,与鲁肃饮酒谈笑,畅述以往辞曹归汉、五关斩将,古城会斩蔡阳等英勇事迹。席中鲁肃向关羽索取荆州,关羽以剑迫使鲁肃送其上船,安然返回荆州。这折戏也是北曲昆唱,净角唱工戏。'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一曲,极为有名,历代传唱不衰。
净扮关羽,头戴绿夫子盔,口戴花五缙,身穿绿蟒,绿靠,背黄宫绦,腰束角带,高底靴,腰挂青笼剑。外扮鲁肃,头戴方翅纱帽,口戴花三,身穿紫蟒,腰束角带,红彩裤,高底靴。副净扮周仓,头戴周仓盔加倒缨,耳毛子,口戴黑扎,身穿黑靠,衬黑箭衣,背白宫绦,黑彩裤,高底靴,捧青龙刀。
《刀会》为净角最难扮演之剧。全剧中,关羽闭眼时多,睁开眼时,要光芒外射。清代咸丰、同治间,苏州著名昆剧演员黄松、张八骏扮演关羽,刚毅儒雅,称著于时。演《训子》时关羽,帽上绒球丝毫不动,以显其威严。演《刀会》中关羽,帽上绒球,大动不已,以壮其威武。据说,张八骏一日演《刀会》,装扮未完,掀认帘而出,既觉,乃擎袖障面,俾他人在旁徐徐整理。後人效之,演《刀会》关羽上场,亦以袖障面。此剧中鲁肃、周仓,虽非主角,如无一定功底,很难演好。鲁肃一段说白,须字字饱绽,而宴罢後,关羽执鲁肃袖,此时鲁之面容神色及纱帽上两翅抖擅。周仓盔头,软靠扎判(装垫肩膀及臀部),关羽唱三刻钟,他要捧青龙偃月刀侍立一旁,摆三刻钟架子,比演鲁肃来得费力。而关羽兜袖时之周仓,将偃月刀舞一撤花盖顶,一声大吼,须配搭入毂。约1926年,高观耘之昆曲《训子》、《刀会》制成唱片。白云生《生且净末丑的表演艺术》一书中,有专章谈《刀会》的表演艺术。
不伏老·北诈
原名《诈疯》,因用北曲,又称《北诈疯》,後简称《北诈》,亦有称《装疯》的。此剧见元人杨梓《功臣宴敬德不伏老》(参见'不伏老'条)第三折,《缀白裘》二集作《金貂记·北诈疯》。
剧演尉迟恭在功臣宴上打落李道宗门牙,被贬到职田庄为民,高丽国向唐朝挑战,唐太宗命徐茂功宣召尉迟恭,尉迟恭装疯。徐茂功设计,命军士至其家无理取闹,尉迟大怒而动武,徐茂功戳穿尉迟装疯,用激将法使尉迟引兵出征。
本出用北曲'越调·斗鹌鹑'、'紫花儿序'、'小桃红'、'调笑令'、'圣药王'与'麻郎儿'二支(拼成一支)、'络丝娘'(演唱时被截头)、'要三台'(演唱时二支全删)、'尾声'(演唱时亦被截头,以上三者并作一支唱)。
黑净扮尉迟恭,头戴长方巾,缚黄绸子,口戴白满,身穿箭袖褶子,腰裙,缚大带,彩裤,高底靴,手扶拐杖。老旦扮尉迟夫人,头戴包头,老旦挽头,身穿黄老旦衣、裙、相鞋。外扮徐积(茂功),头戴相貂,口戴白满,身穿秋香色官衣,腰束玉带,彩裤,高底靴,袖藏圣旨。
尉迟恭是昆剧中“七红八黑”中的一黑,是黑净的重头戏。清代乾隆年间范二官擅演此剧。《消寒新咏》卷三:“此剧演者屡矣,然或故意显假,又或故意装真,俱未得宜。惟范二官有意无意之间,最为妙入。”“传”字辈邵传镛能演此剧,系陆寿卿所传授。
东窗事犯·扫秦
〈扫秦〉为元代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明代《精忠记》传奇将此折剧情融入〈诛心〉出中,《缀白裘》五编作《精忠记·扫秦》。实则昆剧演出的〈扫秦〉大体同《东窗事犯》第二折,但开头的【引子】则取自传奇《精忠记》。剧演秦桧杀了岳飞后,来灵隐寺拈香,寺中老和尚迎接。秦桧见壁上题诗,问知为疯僧所写,即唤疯僧来见。疯僧说破秦桧夫妇在东窗设计谋害岳飞之事,说得秦桧毛骨竦然,狼狈而去。舞台演出的昆剧〈扫秦〉,经明清艺人改动加工提炼,成为一折独立的折子戏。剧情的前後关系有调整,结构完整,疯僧与秦桧的冲突加强,人物形象更见丰满。
此折为昆丑的唱工戏,曲调别具风格,深受俞粟庐欣赏。清代光绪年间四喜部三儿(字翰云)擅演此剧。近代吴中陈万里,南社社友,善昆剧,其串〈扫秦〉之疯僧,名重一时。浙江省昆剧团曾根据昆剧演出本改编演出。
西游记·撇子
一作《慈悲愿·撇子》。杨讷《西游记》杂剧六本二十四折,〈撇子〉、〈认子〉出自第一本。《慈悲愿》传奇系根据《西游记》有关情节改编,未见传本。有些昆曲选本,认为〈撇子〉、〈认子〉等出自《慈悲愿》,故题《慈悲愿·撇子》。《六也曲谱》,《集成曲谱》皆题作《西游记·撇子》,剧谱陈光蕊夫妻乘舟赴任遇难,水贼刘洪将陈推入江中,其妻殷氏被贼胁迫欲占为妻。殷氏腹中有遗腹子,请求临盆后再行亲事,刘贼允应。般氏生下
遗腹子,刘贼逼其弃之江心,若不答应,母子二人将遭杀害。没奈何,殷氏来到江边,将孩子放在一只大梳匣内,取出金钗两股,系在孩千身上,以作标记。又咬破指头写下血书,写明孩子生辰年庚。为了不使漏水淹了匣子,她用一幅白练将匣缝塞,将匣盖缚,将包袱紧扣,虽是木匣,恰似一叶舟儿稳当。这时刘贼又在催促把孩子撇向江中,殷氏只殷氏只得忍痛将匣放入江中。
西游记·认子
此出大体同于杨讷《西游记》第一本。《集成曲谱》等题作《西游记·认子》剧演殷氏撇子十八年后,囚思念丈夫与孩儿,奄奄成病。殷氏所撇之子,为金山寺住持所救,取名玄焚,今年已十八,师傅向他讲述了亲生父母的遭遇,要他下山寻母,报父母之仇,玄奘奉师命下山寻母,来到黑楼子内,做化斋模样。殷氏请小和尚入内用斋,见小师父面庞好似自己丈夫陈光蕊的模样,乃问道:“请问师父法蒜多少。”玄奘回道:“贫僧一十八岁。”殷氏自思:“俺孩儿若在,今年也是十八岁了。”继又问道:“小师傅何处几岁出家?”玄奘乃道:“贫僧自幼出家的。我父姓陈母姓般,曾授洪州太守,贞观三年八月间,被水贼刘洪推入江中……师父丹霞禅师……收留……今年一十八岁,师父著我来到洪州,寻访母亲的。”殷氏听罢,乃知这小师父即是江流儿,就问道:“你既来寻亲,有何为证?”玄奘遂取出血书一封。殷氏见自己亲手写的血书,确证面前的确是儿子,乃相拥痛哭。玄奘乃道:“母亲,师父说寻见了母亲,即便回山,商量报仇。”殷氏忙道:“禁声……待我收拾些盘缠与你回山,请你师父到来,商量报仇便了。”玄奘乃辞母而去。
本出中【北商调集贤宾】套曲,为昆曲中仅存之套曲,旋律独具特色,为清曲家所喜唱。传宇辈艺人演出此剧,由工传蕖演殷氏。1999年张继青曾来台湾演出此剧。
西游记·思春
〈思春〉全名〈狐狸思春〉,一名〈狐思〉。《集成曲谱》振集二册载有此出,题《西游记·思春》。杨讷《西游记》杂剧中无此折,《纳书楹曲谱》外集卷二题作《俗西游》。剧演獾婆在藏古冢练气修真,已得人像,潜身在摩云洞中。洞内有一万年狐王,只生一女,名唤玉面仙姑,美貌非凡。狐王亡后,玉姑身无依靠,一向不曾许配佳偶,只至今良缘未就,弄得她恹恹成病,茶饭不吃,相思发作。獾婆送茶进去,欲与她说婚姻之事。问道:“姑姑这两日的容颜,一发清减了,你害的什么病,可对我说,何苦自受煎熬。你若不说藏在心内,只怕这病要害死人的。”玉面狐道:“死了倒也甘心。”獾婆道:“只怕你嘴硬心不硬。”又劝道:“我是有名的欢婆,怎么不能叫你欢婆?想老大王亡后……你一人无依无靠,必须要招一个美貌郎君。”玉面狐道:“不知其人也是枉然。”獾婆道:“就是牛魔王。”玉面狐道:“怎能勾到我家来?”獾婆道:“你这样一个美人,就是西天活佛也会动情的。”玉面狐于是打点聘礼叫獾婆去说合,獾婆道:“我是名医国手……一贴清凉散真堪效,一味黑牵牛能治心烦躁,还待出身风流汗,你的病根儿都去了。”
正旦扮獾婆,贴旦扮玉面狐。
此出【北双调】套曲,唱弦索调。
此剧自清代中期至清末,多有演出没,民国以来,未见有演出。
莲花宝筏·北饯
《缀白裘》八集三卷载有此出,作《安天会·北饯》。《集成曲谱》等作《莲花宝筏·北饯》(按:《莲花宝筏》即《升平宝筏》)。此出实出自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剧演大唐朝徐绩、杜如晦、殷开山、程咬金、尉迟恭等十八路总管,都到十里长亭送玄奘法师往西天五印度求取大藏金经。远远望见长幡宝盖,玄奘法师来到。法师见有官员在路侧,忙道:“贫僧有何德何能,敢劳众位公卿远远相送。”众人答道:“不敢。”玄奘见一老将,问道:“此位莫非尉迟老将军么?久闻老将军南征北讨,东荡西驰,定下六十四处烟尘,擅改一十八家年号。贫僧只看得几卷经文佛法,不知老将军阵上威严。请老将军试说一遍,贫僧洗耳恭听。”尉迟恭乃道:“十八处都将年号改,某扶立起这唐世界。”“师父道俺杀生害命也罪何该,想当日尉迟恭怎想到今日持斋戒,今日个谢吾师恁便超度俺唐十宰。”“送师父特地请取一个法名来。”玄奘乃各取法名曰彗智、彗聪、慧能、慧善,彗德,并道:“待贫僧取经回来,再与你们摩顶受戒便了。”玄奘又道:“闻得老将军在南御园小交锋勤王救驾一事,再请老将军试说一遍。”尉迟恭就将御果园元吉谋害圣主,他来不及披甲,赤马单鞭直至御园救主事讲述一遍,唐僧听罢见天色巳晚,乃赶路西去。此出为元曲昆唱的传统剧目。
西游记·胖姑
昆曲《胖姑》(或作《胖姑学舌》)一出与元人杨讷杂剧《西游记》第二本第六出《村姑演说》基本同。剧演长安城里送国师唐三藏往西天取经,住在城外头蹶外跟庄上的胖姑儿和庄旺儿都去看社火。庄稼汉老张未能去看,他要等胖姑他们回来,教他们敷演与他听。老张住门首等候,见他俩兴冲冲的回来,就要胖姑说与他听,庄旺儿学给他看。于是二人敷演起来。胖姑唱道:“一个个手执著白木植,身穿著紫搭背,白石头黄铜片去腰间悬,一对脚似踏在黑瓮里。”老张道:“那是穿了皂靴。”胖姑接著唱道:“宫人们腰屈共头低,脑门儿著地。”老张道:“这是拜他哩。”眫姑道:“还有好看的哩。”老张道:“还有什么好看,可学与我看。”胖姑唱道:“见一个粉搽的白面皮横栓著油鬏髻,他笑一笑打一棒棰,跳一跳高似田地。”老张道:“这是在唱院本哩。”就这样胖姑将她所见盛况一一说与老张听。最後胖姑道:“说了半日,我肚皮饿也。”老张道:“你们辛苦了,我做的粉花在那里,吃些再去玩罢。”
六旦扮胖姑,包头,戴花,身穿粉红袄裤,腰束四喜带,彩鞋,右手拿女摺扇,左手拿手帕。作旦扮庄旺儿,头戴孩儿帽,身穿湖色书僮衣裤,腰束白肚带,跳鞋。二面扮张老头,头戴白尾子巾,口戴白六喜,身穿白棉绸褶子,腰束黄宫绦,黑彩裤,镶鞋,手拿拐杖。
这出戏从孩子胖姑口中讲述社火的内容,边说边表演各种人物的动作,生动活泼。清末葛小香、小桂林擅演此出,深受好评。近代著名演员韩世昌演此剧极著名。传字辈艺人中张传芳亦擅演胖姑。八十年代上海昆剧团亦曾演出此剧。张传芳为江苏省苏昆剧团传授此剧。
西游记·借扇
杨讷《西游记》第十九出《铁扇凶威》与本出内容同。《集成曲谱》载有此出,题《西游记·借扇》。剧演孙悟空保玄奘法师往西天取经,路过火焰山│,只见火焰冲天,有八百余里,只有翠云峰芭蕉洞铁扇公主之芭蕉扇才能扇灭此火。孙悟空来到翠云峰,铁扇公侍儿报道:『外面有个雷公嘴的和尚,自称齐天大圣孙悟空,要借芭蕉扇。』公主道:『这猴头好生无礼,待俺出去显个手段,以报昔年夺子之仇。』乃率众侍儿出洞会孙悟土。孙悟空一见铁扇公主,说:『嫂嫂一向好。』公主道:『啐,猴头,谁是你嫂嫂?』就打将起来。铁扇公主的太阿剑,敌不过孙悟空的金箍棒,乃行起法来,摸出芭蕉扇一扇,孙悟空被扇得阴风凛凛,惨雾迷漫,飘飘荡荡,无影无踪,早去十万八千余里。铁扇乃收兵回洞。后孙悟空用如来佛之定风珠,镇住风火扇,借扇而回。
(看小说到顶点。。)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长生殿》】………
原为昆曲名曲,后为京剧传统剧目,本剧剧情:《长生殿》传奇剧本。wENxuEmI。cOM清初洪升作。历十余年始成,曾三易其稿,初《沉香亭》,继改称《舞霓裳》,三稿始定今名。有稗畦草堂本、文瑞楼刊本、《暖红室汇刻传奇》本等流传。剧本从多方面反映社会矛盾。将百姓的困苦和宫廷的奢华生活作了对比,爱憎分明。清宫内廷尝演此剧,北京的聚和班、内聚班等班社都以演此剧而闻名。二百余年来,昆剧经常演出的有《定情赐盒》、《密誓》、《惊变》、《埋玉》、《闻铃》、《哭像》等单出。剧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共五十出。有稗畦草堂原刊本,及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的徐朔方校注本(1983年新版)。剧情是:唐明皇继位以来,励精图治,国势强盛,但他却从此寄情声色,下旨选美。因发现宫女杨玉环才貌出众,于是册封为贵妃,两人对天盟誓,并以金钗钿盒为定情之物。杨玉环自册封为贵妃,荣耀及于一门,其兄弟姊妹俱有封赏。这年春日,唐明皇与杨贵妃游幸曲江,秦、虢、韩三国夫人随驾,唐明皇因爱虢国夫人不施铅华的淡雅之美,特命她到望春宫陪宴并留宿。杨贵妃知悉后,醋性大发,言语间触怒了明皇,明皇一怒之下,命高力士将她送归相府。此后,唐明皇坐立不安,后悔不已。高力士将此情景报与贵妃。杨贵妃遂剪下一缕青丝,托他献给明皇,明皇见发思情,命高力士连夜迎接回宫,两人和好如初。失机边将安禄山按律当斩,却因贿赂杨国忠,不但免于一死,反而升了官,从此骄横于朝廷,唐明皇失策竟将他调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一到范阳(今北京),招兵买马,妄图进兵中原,夺取天下。此时,唐明皇还沉湎在声色之中。杨贵妃新舞《霓裳羽衣曲》压倒梅妃《惊鸿舞》。自此,三千宠爱,集于一身。唐明皇为她,不惜劳民伤财,从海南运来荔枝。
安禄山反叛,唐军节节败退。唐明皇奔逃蜀中避难,在马嵬坡,军士哗变,杀杨国忠,更逼杨妃。唐明皇无奈,被迫赐杨妃自尽。自此心灰意冷,传位于太子,自己当了太上皇。后大将郭子仪奉旨征讨,大败安禄山,收复长安。唐明皇以太上皇身份自蜀中归来,仍是日夜思念杨妃。有一天做了一场恶梦后,访得异人为杨玉环招魂。临邛道士杨通幽奉旨作法,找到杨玉环幽魂。八月十五夜,杨通幽引太上皇魂魄来到月宫与杨玉环相会。玉帝传旨,让二人居忉利天宫,永为夫妇。
《定情赐盒》,原本第二出《定情》,演出本后半场自'绵搭絮'以下的戏码称为《赐盒》。唐明皇时,国势强盛,遂不免寄情声色。偶见宫女杨玉环才貌双全,就册封为贵妃,在金殿上举行册封典礼。杨玉环盛装之下,娇艳无比。唐明皇走下金阶,端详妃子的花容月貌。他从袖中取出金钗钿盒,赐于杨玉环作定情之物。
简介
长生殿是清初剧作家洪升(1645-1704年)所作的剧本,取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和元代剧作家白朴的剧作《梧桐雨》,讲的是唐玄宗和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他在原来题材上发挥,演绎出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极大地增加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二是改造和充实了爱情故事。
清代初期,有许多人在作品中影射和探索明代灭亡的教训,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是这样的作品,《长生殿》也同样,重点描写了唐朝天宝年间皇帝昏庸、政治**给国家带来的巨大灾难,导致王朝几乎覆灭;剧本虽然谴责了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同时又表现了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同情,间接表达了对明朝统治的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理想。
剧情梗概
故事描写唐玄宗宠幸贵妃杨玉环,终日游乐,将其哥哥杨国忠封为右相,其三个姐妹都封为夫人。但后来唐玄宗又宠幸其妹妹虢国夫人,私召梅妃,引起杨玉环不快,最终两人和好,于七夕之夜在长生殿对着牛郎织女星密誓永不分离。为讨杨玉环的欢心,唐玄宗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从海南岛为杨玉环采集新鲜荔枝,一路踏坏庄稼,踏死路人。
由于唐玄宗终日和杨玉环游乐,不理政事,宠信杨国忠和安禄山,导致安禄山造反,唐玄宗和随行官员逃离长安,在马嵬坡军士哗变,强烈要求处死罪魁杨国忠和杨玉环,唐玄宗不得已让高力士用马缰将杨玉环勒死。
杨玉环死后深切痛悔,受到神仙的原谅,织女星说:“既悔前非,诸愆可释”。
郭子仪带兵击溃安禄山,唐玄宗回到长安后,日夜思念杨玉环,闻铃肠断,见月伤心,对着杨玉环的雕像痛哭,派方士去海外寻找蓬莱仙山,最终感动了天孙织女,使两人在月宫中最终团圆。
艺术特点
这部剧本以宫廷生活为主线,穿插社会政治的演变,情节跌宕起伏,有几个**。并让苏州音乐家徐麟帮助他严格地按照曲律填词,使整个音乐布局与曲辞密切配合,风格各异,与人物场景配合的恰如其分。杨玉环酒醉后用《南扑灯蛾》曲“宛然一幅醉杨妃图”;郭子仪唱用北曲雄浑激昂。所以此剧一经演出,立刻轰动,北京城中几乎家家会唱其中的唱段。其中片段被各种戏剧剧种改编,梅兰芳的京剧《贵妃醉酒》也是改编自《长生殿》。
洪升也是因为在康熙母亲佟皇后丧期内仍然观看《长生殿》,被革职回乡,酒醉落水而亡。
《长生殿》这是一幅明代缂丝作品,现收藏于江苏镇江博物馆。其题材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描绘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七夕定情于华清宫长生殿的场面。按宫廷中深沉暗光的场景,其用色以绛红紫黑等暖色调为主,用捻金线勾勒渲染,更显出金碧辉煌的宫廷气氛。所用缂丝织法有齐缂、平缂、鳞缂等。尤其是以金线勾勒景物轮廓,取得了强烈的色彩效果。
(看小说到顶点。。)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