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扶摇-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表彰大会开始,首先上官秘书长举起手里的一叠稿子道:“同志们,这是北山市和林旺县的同志发给省委办的表扬信。这是对大家工作的肯定,由于你们的辛苦工作。为省委省政府今后的扶贫战略和全省农村工作思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这里,我仅代表省委书记许南下同志,省长段风同志,及其他主要领导,对你们取得的成绩致以热烈的祝贺。……。”

上官秘书长说这个话是有底气的,就在昨天,中办那边来电话,成事情基本定下来了。省委这边开会研究后,也认为扶贫工作组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值得推广。

正是因为有这个底气,刚才在开会之前,上官天福才摆了秦一河一道,差点让他下不来台。坦白讲,泥人也是有三分火气的,更何况上官天福不是吃素的。从秦一河的一些举动来说,咬出一块轻视领导的肉来不难。

热情洋溢的讲话,被掌声再三打断。带头人就是王主任,而且这个节奏掌握的很好。

上官天福的讲话持续了一个小时,总算是告一段落。接着对着话筒道:“下面,请高秘书上宣布这一次的表彰。”

高秘书长站起来,笑眯眯的拿着稿子站起的时候,们突然打开了。高原站门口道:“不好意思,秘书长。打断一下。”接着对王国华道:“国华主任,你出来一下。”

王国华站起,冲上官天福点点头,这才出门来。高原低声道:“许书记要去京城,你跟着走一趟,车子已经在楼下等着了。”

王国华只好跟着下楼来,时间看着好像很急,先下去再说。到了楼下,许南下已经在车里等着了,而且还顺手推开后门招手道:“国华,进来。”

王国华过去上车,高原上了副驾驶的位置,车子开了出去,奔着机场而去。出了省委大院,许南下便对王国华道:“我正准备去京城开会,临时接到陆副总理的电话,是他点名要见你。”

王国华没想到是这个原因,很明显的楞了一下。许南下道:“应该跟即将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有关。”

王国华点点头,脑子里突然冒出一根弦,似乎西部战略就是这一年提出的。以前不关心时政的后果出现了,这个事情记忆还真的不清晰,好像不是今年就是明年。

王国华这一走神,许南下看出来了,笑道:“紧张?”

王国华摇摇头道:“不是,我只是从扶贫工作想到了另外一个事情上。”

许南下没想到这家伙思维也挺跳跃的,于是便笑问:“什么事情?可以说说么?”

王国华笑道:“我省的经济是南重北轻,我们国家的经济,怎是沿海重内陆轻。省委搞扶贫,是为了减少南北差距。我觉得,党中央会不会也在考虑沿海和内陆的差距问题?”

许南下听着不以为意的呵呵一笑道:“你倒是想的挺大气的。”话音刚落,许南下突然想起什么事情来似的,一拍脑门道:“不对,这话倒是提醒我了。最近好像确实有点风声。”

“西部战略?”王国华几乎是本能的脱口而出,许南下一拍大腿道:“对,就是这个意思。哎,你小子是什么脑子?难怪飞扬说你对很多事情的判断都具有前瞻性。”

“这怎么说呢?主要还是您的工作思路启发了我。”王国华谦虚了一句,许南下深感满意的点点头道:“看来这次去京城开会,有说法了。你谈一谈你的西部战略,这个词是你出来的,你得解释一下。”

王国华苦笑这摇头道:“许叔叔,您也太高看我了吧?我就是随便这么一说,就是觉得吧,随着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飞速,国家财政收入有好转后,转移重心是必然的。这不,你不也是看见了我省经济还存在落后地区,这才下大力气去解决这个问题么?不然就靠我带着几十个人下去,没您的支持,我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玩不转啊。”

这马屁有点搔在痒处的意思,许南下这个大力推动扶贫的思想,确实有得意之笔的意思。更得意的是,王国华居然玩的那么漂亮,搞了一个从全县经济发展的战略全局规划出来。

“国华,这话不能这么说。具体工作还是你在做,别看你们在林旺县只是待了三个月,可是你们带去了全新的经济发展思路。虽说是扶贫工作组群策群力的结果,但作为负责人,你的工作思路对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听北山市的同志汇报说,你长期蹲点的长桥镇,过去的一个月,仅仅是靠卖鸡蛋和生猪,就创下了上百万的销售额。不简单啊,你这个渠道抓的好。农民是最实际的,能够让他们看见现实的利益,就等于给了他们过好日子的希望呢。”

说着许南下突然一拍脑门道:“不对,又给你小子把脑子绕晕乎了。我们回到原来的话题上,谈谈你想象中的西部战略,我有预感,中央很可能已经谋划的差不多了。没准这次去开会,就是跟各省的书记通气,统一思想。”

这个话题,王国华了解的还真不多,也不敢去装什么大尾巴狼。连忙摇头道:“这个我可不敢乱说,就是一个简单的猜想而已。一点概念都没有的。”

许南下这才放过王国华,这事真要王国华有点清楚的记忆,那也不敢说啊。真说了,那不成妖孽了。

“那就说说你在林旺县时,都是怎么想的?”许南下谈性不减,继续找话题。

提起这个王国华就从容多了,简单的思索一番便道:“这个事情应该说是由来已久了,最初在方栏县工作的时候,对于如何探索一个区县的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我就做过一些尝试。但那时候只有一些很粗浅的想法。今年春节的时候,我回到家乡,……。”王国华引出了在南山县的遭遇,最后叹息道:“南山县有优质茶叶的资源,气候条件和周边的环境也适合青储饲料养殖业的发展。可是由于县委县政府的不作为,甚至是个别领导干部的亲属为了私利,把两个好好的项目给搞的面目全非。由此可见,政府官员的错误带来的危害之大。此其一也。其二,如何有效的利用本地的资源,做一个科学的规划,进而为发展一个区县的经济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问题从过年后我一直在思考。而这一次去林旺县,有幸见遇到当地的好县长刘斌同志。正是因为他对县里的情况非常了解,为扶贫工作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加之同志们在前期的实地考察中,工作做的很细致,尤其是陈凯华同志。提出了经济林种植和绿色放养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大家集思广益的结果,最后才有了一个帮助林旺县构建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结果。”

王国华侃侃而谈,许南下听了忍不住叹息道:“说一千道一万,根子还是在人的思想上啊。就拿你来做例子吧,从家乡的事情能联系到扶贫工作,这说明你无时不刻的在做准备。为了日后有机会施展的时候,把组织上交给你的任务做好。坦白讲,现在很多同志的心思不在工作上,脑子里尽是如何巴结上司钻营。一旦这种现象多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这个话,许南下能说,王国华可不敢接。只能是默默的听着,许南下叹息了一声道:“很多事情,中央三令五申,地方我行我素。”也许是触动了什么神经,许南下闭上眼睛靠着,伸手在脑门上轻轻的锤着,一副疲倦的样子。

许南下的身份和地位,放在过去就是总督一级的。许南下这个地位,其承受的压力也不是外人能想象的到的。王国华自然也不好说什么,甚至想安慰两句都不敢。

“南天省几千万人民群众的利益,也许就因为省委省政府的某一条地方政策发生本质变化。坦白讲,别人都觉得我这个书记风光的很,实际上我坐在这个位置上,用八个字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许南下叹息一声,悠悠道来。王国华这一次不好再装哑巴了,笑着问:“你说说看,我也学习学习。”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许南下神色一肃,身子陡然坐直了,一双眼睛突然变得异常有神。

“许书记,机场快到了。”这时候前方的高原回头来了一句,许南下嗯了一声,谈话在才算结束。

从省城飞京城,三个小时不到。飞机落地,南天省驻京办的主任已经带着车子等在机场内,王国华跟着许南下身边下了飞机,迎面而来的驻京办主任露出讶异的眼神。

第五百三十二章接见

第五百三十二章接见

第五百三十二章

王国华被安排上了后面一辆车,这一次许南下没有再叫王国华上车。在飞机上的时候,许南下一直在闭目养神,似乎相当疲惫的样子。

多年以后王国华才知道,许南下乘坐飞机的时候,整个人会感到很难受。再后来,王国华又知道另外关于许南下的另外一件事,实际上在大江省的时候,许南下的头发已经全白了,看见的黑发都是染出来的。得知这样一个事情时,王国华不免有点震惊,当时的许南下不过五十几岁吧?

许书记来京城开会,第一个落脚点总是驻京办。南天省驻京办外表看着很平常的一幢五层楼,到了顶层的走廊上,便有一种置身五星级酒店的感觉,甚至还有过之处。比如眼下,跟在许南下的身后五步之外,看着走廊两边五米一个拉出去都能当模特用的女服务员肃立迎接的场面。

好在王国华经历过更加奢华的越山度假村,对这里还是能够承受。不过这些女服务员双手交叉于小腹上,人人身着紧身旗袍,许南下往前走的时候,沿途不断的传来:“首长好。”的温声问候,让王国华想起某年奥运会时的礼仪小姐。看来,很多东西都是有根源的,这是看用在哪个场合罢了。

走在最前面的许南下面无表情,这一段不到三十米的走廊,许书记的步伐明显加快。王国华心里揣摩,判断的结果是许南下并不欣赏这种方式的迎接,但他也没有去纠正的意思。王国华觉得,这也是一种领导艺术的体现方式。坦白讲,许书记要是批评两句很容易,但是结果必然是这里鸡飞狗跳,反而未必能起到好效果。

跟着进了许书记的房间,王国华很自觉的站在角落里。落座之后的许南下环视一圈,淡淡的对驻京办主任道:“以后,不要大动干戈的,平时怎么样,我来了还怎么样。”

唯唯诺诺的,一干人等告辞出来,王国华随大流也跟着出来了。最后出来的是高原,关上门的时候对驻京办主任道:“老谢,这位是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王国华,你安排一下。”

谢主任露出一个很亲和的微笑,热情的主动伸手道:“原来是王主任,刚才怠慢之处多多原谅。”王国华客气了两句,高原插嘴道:“国华,今天应该没事,许书记要好好休息一下,你随便安排吧,晚上回来就行。”

办公厅副主任的排名中,王国华是最后一名。所以在人前,王国华还是很愿意给高主任一个领导的形象。

“我知道了,高主任”王国华微微点头,表示明白,这个举动无疑满足了一下高原的虚荣心。其实高原最近每一次面对王国华时候,心里都有点说不出的滋味。第一次遭遇王国华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副处。那个时候高原就是级别上虽然还是正处,但是已经加了括弧了。

前脚高原跟着许书记去了南天省,后面的括弧去掉,官称也称了办公厅副主任。没想到这才两年的功夫,王国华就跟他平起平坐了。坦白讲,这个感觉挺腻歪的。当然了,这些东西高原也只会放在心里,甚至在面子上还要努力的维护他跟王国华的关系。从高原的立场来看问题,王国华根本就不是他该去招惹的人,甚至可以肯定一点,两人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为日后高原的仕途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当然了,在这个场合下,高原无疑是要显示省委大秘书高人一等的状态。

“那好,以前来京城都是忙活,一直没机会好好转转。”王国华笑了笑,跟各位告辞走人。刚下楼来,身后便又人追出来道:“王主任,你出门我派辆车。”

王国华回头是看,是驻京办主任老谢。很明显这一位的眼睛相当的毒辣,在京城呆长了,一双好眼睛是必须的。

“不用了,我打车就行。”王国华笑着拒绝了,谢主任也不强求,两人的交情还没到那一步,意思到了就行了。非要去巴结,人家还会起疑心。

王国华既然来了,自然是要去看看楚老的。不过楚老那地不是想去就能去的,所以要先打电话。接电话的是老周,王国华礼貌的称之为周叔叔。这就是随楚楚的称呼了。

老周的语气谈不上特别的热情,但是也不冷淡。似乎请示了一下,然后说:“你在哪,我派车去接。”王国华报上地名,很有耐心的等了不到十分钟,一辆军牌的越野车停在面前。下来的是一个少校,手里还拿着照片对比了一下,啪的一个敬礼:“本人奉命前来,请上车。”

这一幕,被站在楼上的老谢看的很清楚,嘴角露出意思自得的微笑。

上一次来这个院子里的时候,葡萄架上都是干枯的叶蔓在寒风中萧瑟。这一次再踏进这个小院子,虽然不过是几个月的功夫,经过一个春天的滋长,绿意成为了主流。

时间已经接近中午,葡萄架边上的藤椅上,楚老膝盖上放着一张报纸,身边的茶几上摆着老花镜,正在闭目养神。王国华跟着老周小心的走过来,安静的站在一边等着老周去上前。

“首长,国华来了。”声音不大,小憩中的楚老却被惊了一下,双手无规则的动了动。

“啊,来了,过来坐吧。”楚老伸手揉了揉眼睛,小心的把面前的报纸叠起来放茶几上。

王国华过来问候一声,坐在对面的一把木椅子上。有一个问题王国华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楚老总是喜欢藤椅。落座之后,王国华还是没能忍住好奇心。

“每一次见您,总是坐在藤椅上。”

“呵呵,这把藤椅是当年进京城的时候,彭总送我的。”楚老随后答了一句,王国华心中一凛,脑海中浮现一个刚毅严肃的黑白照。王国华对于那个年代的了解,更多是纸面上。文字大部分时候都是苍白的,越是真实的文字越发的有这个倾向。尽管作为后来人,王国华对于那个时代的一些东西不是特别的认同,但也没有去完全否定的意思。用一句套话来说,国情不同。

“你身体还好吧?”王国华伸手,把威风吹落的一张报纸捡起来,小心的放回桌子上。

楚老似乎很少笑的脸上,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道:“人老了都差不多。你的名字,又上报纸了。这一次不错,只出现了一次。”说着,干枯的手指敲了敲茶几上的报纸。

为什么会说只出现一次不错,王国华不是很理解。但也没有问的意思。

“主要还是省委领导重视,同志们尽心尽力的结果。我个人其实没有做什么。”这还真是大实话,王主任这一次能上报纸,真是省委领导重视,尤其是上官秘书长。

说话的时候,王国华注意了一下报纸的日期,居然是今天的。

楚老似乎有点走神,目光茫然的看着天,好一会才回过神道:“走神了,最近总是走神。老了,毛病也多了。这一次来京城,什么原因?”

很跳跃的语言,王主任已经习惯了,不慌不忙的笑道:“我也不知道,据说是陆总理要见我。”在楚老面前,王国华自然不会有虚言,而且这一次来,也是有征求意见的意思。

“哦,是小陆啊。不错,不错楚楚快生了吧?”又一次很跳跃的语言。

“还有几个月,明年过年,您就能四世同堂了。”

“好好就是不知道,我能不能活到那时候。”这话刚说完,就听见有人插嘴道:“老东西,你想死也要先问问我答应不答应。”

满头白发的秋老,红光满面的出现了。手里还拎着一个鸟笼,递给老周道:“帮我挂好,动作当心里,别吓着了。”

秋老大大咧咧的过来,抓起楚老的手号了一下脉,然后才道:“你身体好的很,再活五年很轻松。不过,你的腿上老伤有点麻烦,我回去再想点办法。”

“少跟我来这一套,欺负我不懂医。你们这些家伙,开出来的方子,都是所谓的温方。四平八稳的,治不好病也吃不死人。”楚老很不客气的顶了一句。

“你敢小看我的医术?当年要不是我出手,你已经烂在草地里,跟草木同朽了。你自己说,我救过你多少次?”

两个老人开始吵了起来,而且看上去都很兴奋地样子。这个时候,老周过来冲王国华歪歪嘴,王主任悄悄的起身,悄悄的来到边上的角落里。

“国华。陆总理喜欢说话干脆的人。”老周笑着来了一句,王国华表示明白的点点头,致以一个感谢的微笑。老周摇摇头道:“别谢我,对楚楚好一点。”

说完老周笑着回去了,王国华跟上,回来时两个老人还在吵。王国华知道应该告辞了,便上前道:“二老,我该回去了,一些事情还是要准备一下的。”

“准备个屁,你见了小陆,有什么就说什么。别遮遮掩掩的就行。”楚老冒出这么一句话,手一摆道:“滚吧”

王国华笑眯眯出了小院子,老周送上车时还笑道:“楚老对你的期望很高,别叫他失望了。”说着还伸手拍拍王国华的肩膀,很用力的那种。

王国华离开院子后不久,汽车声消失在远端时,楚老和秋老的争执已经结束了。一脸不满的秋老嘟囔道:“你这个老东西,对孙女婿好一点会死么?”

楚老嘿嘿嘿的冷笑了几声道:“放屁,我还要你教我怎么做事?”

秋老怒道:“文革的时候,要不是我给你通风报信,让你躲军营里,你早被造反派打死了。你敢说我不会做事?”

“他靠自己努力,现在很好。我为啥要指手画脚的?那不是帮他是害他。”

………………………………

王国华其实很不习惯京城的一切,杂酱面除外。这个城市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过去的大家庭里的大妇,总是板着一张威严的脸,让人很难亲近。王国华也知道这是一种心理作用,大致只要是一个外地官员,来到这个城市里总会有点卑微的感觉。

回去的时候,一路堵车。王主任中午饭都没捞着吃,有点麻木的看着身前身后长长的车龙。脑子里突然冒出一句“改冠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很快王国华就否定了自己的念头,从大方向来看,王主任还是一个很能随大流的人。

而且,王主任也不觉得自己算是憔悴的一类人,倒觉得自己像是池塘里的泥鳅。

很快王主任又觉得泥鳅这个比喻不恰当,觉得自己的生命力应该能跟非洲草原旱季的干涸过后一场雨下来又恢复生机的鲶鱼有一比。上一辈子,王主任就总有一种很难适应社会的感觉,今生的王主任意外的发现,自己的适应能力变得意外的强悍。或许是两辈子的缘故吧,人在这个社会上,总是要先适应了,才能去做一点想做的事情。如果总是格格不入,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对于这个认识,王国华感到了庆幸。

王主任的午饭就是一碗杂酱面,用餐地点是四楼的一间豪华套房。房子是老谢事先安排好的,原本老谢建议喝两杯,王主任婉言谢绝了。

吃完面条,王主任发现衣服有点皱,只好叹息一声出门去。临行前给楚楚打了个电话,问了一下四合院里有没有合适的衣服备用。楚楚同学很干脆的说:“没有,你这家伙,每次给你买衣服,你都推三阻四的。”

夫妻间斗了一会嘴,王主任乘坐的出租车已经停在王府井。王国华买东西的习惯很不好,总是冲进一家店面,指着看上的衣服,这个来两件颜色不一样的,那个来两件颜色不一样的。然后就是刷卡走人,出门的时候王国华光人一个,回来的时候拖着一个行李箱。

郁闷的事情随之而来,准备充分的王主任居然迟迟没有得到召见的通知。许书记忙着开会去了,直接就搬出了驻京办。王主任还不敢走人,每天都得呆在驻京办里头等着召唤。

等待持续了两天,王主任有点体会到过去大臣进京,递折子等候接见的滋味了。无奈之下,看书上网成为了王主任每天打发时间的手段。

谢主任倒是来邀请王主任打麻将,不过王国华还是婉言拒绝了。

天色已经是黄昏,眼瞅着一天要过去,正准备打电话叫晚饭的时候,谢主任敲门进来,站门口气喘吁吁道:“王主任,快,楼下有车在等。”

王国华心中微微一怔,努力保持着平静,步伐很快但看着有不着急的样子下楼来。一辆红旗轿车等在门口,满面笑容的卓彩霞站在车门前。

“王主任,我们又见面了。”卓彩霞伸出手来,王国华上前握住道:“卓处长辛苦了,怎么好劳动您的大驾。”

卓彩霞居然俏皮的丢来一个白眼道:“什么大驾哟,我在中办就是一个跑腿的。不说了,赶紧上车,首长还在等着呢。”

暮色中红旗轿车开的很快,也很稳。卓彩霞没有坐在前排,而是跟王国华坐在后面,不紧不慢的说着一些注意事项,什么不要东张西望之类的。

传说中的禁区终于出现在眼前,实际上还在很远的地方时,周边似乎突然就安静了下来。这个城市里的喧闹,似乎跟眼前的安静完全不搭界。连续三次的检查后,车子总算是出现在一个古色古香的院子门前。

夕阳下的院子,格外的静谧。走路的时候,卓彩霞的脚步很轻,如果不是在身后跟着,王国华觉得这女人都不是在走路,而是在飘着。

院子里的客厅中,许书记正在跟一个看着年龄相仿的男子说话,王国华跟着进来的时候,许南下立刻笑道:“他来了。”

对面的男子,想来就是陆副总理,一个相貌清矍的男子,个子不算很高。出人预料的是,陆总理居然站了起来笑道:“我们的青年俊彦来了。”

王国华几乎是在小跑的频率上前,双手伸出握着伸出来的一只手,第一感是冰凉。

“首长好”语气听着很惶恐,此刻的王国华也确实是这个心态。实际上从下车开始,王主任便生出了一点惶恐的感觉,眼前的这一位毕竟是内阁中的成员之一。身为一名官员,在面对他老人家的时候,王主任说什么坦然那都是屁话了。准确的定位就是两个字“惶恐”。

这也许就是权柄带来的压力吧,王主任心里如是想,竭力的想去保持一点平静的时候,手还是微微的抖了。当初见楚老,王国华也有这种感觉,但是没这一次严重。在任和历任,毕竟是两个概念。

“给小王搬一把椅子来。”陆副总理笑着说了一句,王国华这才注意到,客厅里的摆设很朴素。就是两张短沙发和一张茶几,茶几上是两个看着很普通的白瓷茶杯。

第五百三十三章真话

第五百三十三章真话

第五百三十三章

椅子是卓彩霞搬来的,很普通的木质办公椅子。王国华坐下的时候,努力的挺直腰杆。

“小王看来有点紧张啊。”陆总理冲许南下来了这么一句,许书记呵呵一笑道:“确实是这样,坦白讲,我还没看过他紧张的样子呢。”说完许南下自己就先笑了。

“王国华同志,找你来,就是想听一听你对农村工作的个人见解。别紧张,就当是在聊天好了。”陆总理笑了起来,王国华能感受到目光中的鼓励,忍不住道:“可以抽烟么?”

“哈哈哈老许啊,刚才你的说没见过他紧张的话,我现在信了。”陆总理大笑道,许南下也跟着笑道:“这小子就是个孙猴子,不念紧箍咒,他能给你折腾上天去。”

应该说,许南下这番话是场面话,客观的说,王国华确实能折腾,但都是在规则之内。

“紧箍咒?是啊,现在提倡改革开放,表面上的紧箍咒没了,很多同志的脑子里还有紧箍咒哩。”陆总理淡淡的道了一句,许南下笑道:“总理这话让我想起了北大教授辜鸿铭说的那句话。”

陆总理做了个收拾,打断了许南下,扭头笑问王国华:“知道辜鸿铭和他的那句名言么?”

王国华正色道:“知道意思,原话记不清了。大致就是他的脑袋后头有辫子,一些人的心里有根辫子。辜先生一代奇人,国华也算略知一些。”

“嗯,不错。回到正题吧,农村工作不好做,我觉得你倒是做的不错,有什么秘诀么?”

王国华面对着陆总理的目光,有一种无所遁形的感觉。借假装思索的样子,王国华努力的让自己的心跳减速,慢慢的平静下来。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农村工作最好做,也最难做。听起来很矛盾,实则不然。说好做,那是因为农民的wωw奇Qìsuu書网要求都不高,真的不高。每年一个家庭能增收三五百元,他们就很满足了。说难做,理由是农村工作从来都不是靠说教能做好的,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发发文件,对着广播讲讲话的工作模式眼下在基层相当的普遍。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长期以来农村工作中的思想惯性,我们的官员总是习惯于轻视农民的生存现状。在这种惯性之下,如何能真正去从某一个农民的个体利益去考量问题?如何去制定一个让农民能够接受并乐于去做的政策?”说到这里,王国华停顿了一下,习惯性的摸出烟来点上,伸手去拿桌子上的茶杯。这个时候的王国华有点进入状态了,丝毫没注意到茶几上的茶杯不是自己的。

卓彩霞站在边上,想提醒一下王国华,却被陆总理一个眼神打断了。

这个时候的王国华,有点全情投入的意思。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王国华太清楚农民的心态了。辛辛苦苦的父母,省下每一分钱来供儿子读书,不就是为了让儿子能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存现状么?王国华一直希望有一个机会,能够为自己的父母一样的农民说两句话,做点什么。现在这个机会来了,不由自主的,王国华便陷入了一种投入的亢奋之中。

温茶如口,苦涩之后是淡淡的甘甜,王国华精神为之一振。思绪越发的清晰。

“从一名政府官员的角度出发,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去看问题,然后通过现实的利益去引导农民,进而让农民在实际利益的感召下去改变他们特有的惯性的低人一等的思想。这是基层干部应该去做的事情。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农村工作的未来趋势,必将是减轻农民的负担为主流方向的政策。但是我要强调一点是,中央好的政策,在下达的执行中间环节,一定会存在一些官商勾结上下其手继续压榨农民的现象。我打个比方吧,假如中央出台政策,免除农业税以及其他地方性的规费,甚至中央财政给予农业补贴。这是个好政策吧,可是从中央到地方的过程中,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演变成这么一个结果。政策是得到了执行,可是你会发现,农药涨价了,化肥涨价了,甚至连电费都涨价了。中央的政策和财政补贴,最后被这些涨价给抵消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还有其他层面的。比如,教育,医疗,这些跟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我说的可能有点远了,但这都是完全可能发生的现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