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青春日子-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章《小学》
《引子》
绿色,是成长的颜色。
9岁那年我上了小学,知道了有青春这个词。
过马路时交通灯变换,绿灯才可以通过,绿色给人一种安全的感觉。
绿色有助于眼睛健康,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说过。
绿色代表着生命,草长莺飞。
还会想起放学后拉着妈妈的手回家吃饭,受伤了爸爸安慰我用过的那双已不再光滑的大手。
成长,让我感觉到了永远忘不掉的温暖。
………【1、《关于上学》】………
《关于上学》
我93年上了小学,它是一所归属于一国有化工企业的子弟学校,初中和高中甚至是连技校它全都有。这个企业很大,肩负起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化工制品和原材料的进出口一半以上的份额。它大到包围了一个上千人的小区,小区又包围了三所学校。可如今这个化工企业已经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这个无形地大手非礼后倒闭不在,留下的只有了被四分五裂的厂区和一个原本欣欣向荣如今却全都是下岗职工连吃饭都成了问题的贫民区,他从市里最辉煌走到了最悲惨的一个,后来突然有人和我说倒闭后最后一任厂长也被抓了起来,这让我才知道了是我们的改革出了问题。改的企业经营和发展却忘记了人的作用有多重要。
我家小区里的那三所学校技校早已被拆掉,比我大四岁的哥应该是最后一批学生。小区里的小学和中学也合成一个楼,而且还并了附近一城乡结合部的一个小学和一个中学校才没能也跟着倒闭,即使是这让如今全体师生加起来还不到300人。我的小学光名字就改了三回,以至于我去人人网找小学同学都不知道学校名称我应该搜索的是哪一个才是对的。
子弟小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我同学的父母是在同一个企业里工作的,只是厂区不同分工不同,甚至我的同学的他爸或是他妈也是我爸的同学或是我妈的同学。结果某某同学的爸妈是干什么的,家里有没有钱,当不当官又是不是搞婚外恋我不用去调查,回家问我爸妈就能知道得一清二楚三不乱猜。我们班就有一个学生他爸是当部门经理的,结果他自然不能少破费了,没少请我们班上的同学去吃饭,基本上都是什么各种饭店一帮小学生就他一个是去买单的,其他的都是坐着看着不动声色。不得不说的是他过生日的时候请10几个人吃饭结果那天送给他最好的东西就是钢笔,我却连东西都没有送就请他喝了瓶汽水。他还带我们拍了照片,到现在我还留着,可是里面的人如今在哪个城市我却一个都不知道了。
我因为办理的入学手续和诸多证明迟迟没能拿到手所以我没能按照中国开学日在9月1号那天去上小学报道,开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堂课。我因为手续不全而不是户口本上的年龄没有到了法定年龄所以才推迟了上小学的时间我不难过,反而是很高兴,因为我打心里就不想上学。家里人也找过人帮忙让我按时上学,但人家依然按章办事不徇私枉法,之所以人家不乱作为的主要原因我想是因为当时中国的社会贫富差距不大,社会地位均等不需要太多的有求于人的事情发生,所以没有谁愿意去为了换回什么利益而去帮别人解决问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现在我们的社会人们总会说办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人才行,就连生个孩子或是看了病什么的你都得有人,钱很重要但关系更重要,这种突然的改变问题具体出现在了哪里?就像我上面说的社会进步导致了我们社会利益的分配不均才是关键原因。
去上小学报道那天是我妈领着我去的,在去的路上我妈一路上都在和我说上学了你就不是小孩子了,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欺负同学也不能被别人欺负,在马路上捡到钱了要交给老师,别人的东西你只能看不能拿。尤其是女同学你不能欺负人家,更不能和乱来。因为男女有别。小孩子总是喜欢被别人夸,结果我一路从家里走到学校就感觉自己长大了起码有三、四岁,甚至是有点成人了的感觉,再也不需要听我爸妈指点人生然后没了主观想法只有了被改造的份。到了学校我妈带着我直奔了一办公室去找我的班主任,两个人沟通完我就被带到了一楼被安排到了一年级三班里。因为我上学晚了几天所以被老师领到教室的时候里面已经坐了很多的学生,看见这气势我突然全然忘记了刚才来时的路上我是多么的闲庭信步,准备学出一番成绩如同我只知道的好榜样雷锋那样为国家做出贡献,结果课还没有上完半天的内容我就哭得稀里哗啦的跑回了家里,而这和我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大都是欺负别人很少有人欺负到我的状况截然相反。我没和同学说我走了不带走一块橡皮也更没来得及找到了我的班主任王老师和她说我请假回家再也不来了,而是特立独行地一个人跑回了家。
我的小学和我家的距离很近,是一所企业包围了小区,小区又包围了学校的子弟小学。那天我爸妈也都在家,看见小小个子的我突然跑了回来就感觉很奇怪,说你怎么不上课就回来了?未满18岁之前我的个子一直都很矮,即使是那会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老的南巡讲话也刚过了一年多但我的食物营养还是按照了国家标准能达到要求,但我就是不长个,尤其是我上了学后因为有了鲜明的人物对比所以我在身高上和别人的差距更为明显,毫不夸张很负责任地说我从上小学开始到后来初中毕业这九年义务教育时间里我都是站在了班级队伍排头第一名的位置,微笑地担当起了班级体形象大使的光荣身称号。学校每回组织出去旅游、看电影或是做课间操站排的时候班主任总是摸着我的头去指挥整个班级,弄得我好像是她的拐杖一样她根本就不放在眼里。世界需要一个支点,我的班主任老师也需要一个可以用来把她的体重扔给别人好让自己不那么太累的支点。
我妈看着一脸哭相的我跑了回来就以为我在学校被人欺负了,问我怎么哭着回来了,谁欺负你了我带你找他评理去。我说妈我不想上学,我就想在家里待着。因为我可以玩我的小霸王游戏机。我说完这句话立刻就被我爸惩罚了,这对于望子成龙的我爸来说我的不付责任的想法简直就是给苗家祖上18代人丢脸,他二话没说就扬起了手使劲的打我,把已经是不哭不闹的我又给打哭了。我上学那天也是我爸出差去北京工作要走三个月的日子,我爸还在收拾行礼箱却因为我的突然想法而没了心情,知道我连学都不想上就把手里的事情全都停下不做了,他立刻转变心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棍棒之下才能出知识份子的真理之中。结局很简单,我又被我妈领回到了学校去上课,并立刻和当时我的班主任王老师(一个50岁左右的女人)交待了我的心里感受又一起做了我的思想工作,还把我安排在了一个很能说话的小女孩的旁边做起了同桌,效果很好,我真的就不哭不闹了。
我的小学操场不大一圈还没有200米,一院之隔就是中学,因为距离太近又没有什么明显的分隔线所以经常有中学生跑过来欺负小学生,后来老师为了不让他们欺负小学生就把大铁门每天都会上锁,但是中学生并没放弃他们的爱好,也没翻墙,而是选择了等小学生放学后再欺负他们。
我好像上了高中后就再也没有看见过某某子弟小学了,那时还没有择校生,我们之中也没有谁为了能上一个好学校就把家搬了以便可以换到了一个好的学区,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下岗这一个词,所以单位都比较好,学校老师的能力也基本上都在一个水平位置,没有开不出来资的情况也就没有老师不好好地给学生讲课而都是在想去哪个学校才能挣得更多。
我现在每家回家还会特意去我的小学看上一看,在里面一个人走完一整圈的距离却发现当时走完的时间和现在已经是大不一样了。该拆掉的都已拆掉,剩下的只是当时的欢声笑语。
………【2、《关于女孩》】………
《关于女孩》男孩向左女孩往右,好像在很多方面都是把男左女右当成是办法,以此用来把男性和女性分隔开来,甚至是我们天天会去上的厕所都会是左侧是男人可用,右侧是女人可用。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是男前女后或是男黑女白呢?这一样可以用来区别男女有别啊。我回答说这么做当然是行不通的,因为“左右”二字是并列表达没有主次之分,而“前后”或是“黑白”用在男性或女性的前面则会让人感觉有男尊女卑的嫌疑。如今中国男尊女卑的现像好像不那么严重了,社会主义代替了封建社会,但却突然感觉有点女尊男卑了。因为我开始和亲人、朋友、同学、同事和网友的闲聊中听到的更多的是生个男孩带把的还不如生个女孩带洞的,他们大都是在抱怨现在做一个男人真是太难了,都说男女平等,从建了国开始就说可是为什么现在结婚必须要男人有车有房,为什么结婚后上交工资卡都是男人而不是女人,就因为男人多于女人抛头露面忙于事业吗?如今男性数量众多,市场供大于求所以价格就只能是直线下降,如果答案真的是这样的话那我宁愿相信这个社会已经没有了爱情这两个字可言了。
我爷爷生了我爸兄弟姐妹一共四个人,两男两女。等我爸那一代结婚生子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后先是我的两个姑姑各生了一个男孩,紧接着是我爸,然后就是我叔生下来的孩子也全都是男孩。这种比买来彩票中了五百万的几率还小的小概率事件可以说在我生活过的那一个上千人的小区里成了爆炸性的新闻,一直到了我上了高中都会听见有人和我爷爷说你家真好,四个人全都是男的,老苗家这回不愁传宗接代了啊。真是羡慕。可是等我快要高中毕业的时候听到的内容却全都变了,他们都说男孩结婚要花大钱,男孩过日子会很累,养个男孩还不如养个女孩等内容。态度转变得速度如此之快让我感觉日后不得不去做一个变性手术才能真的解决了问题。
在我出生的80年代大多数家庭还是希望生出来的小孩是一个男孩,为的是传宗接代,生下来的孩子可以日后跟着男方的姓,可是却没有想到了现在他们过去所生的男孩却却很难找到了对象,先不说长相和个人休养如何又怎样,但是我国男女比例严格失调就够我们这群男性同胞受一罪的了。官方的统计说到2050年甚至会有3000万的男女差距,我说不用等到2050年,就是现在我已看到未婚青年大多是男性,找我帮忙给他们对象的也大都是男人而女人只有那么二、三个。也有的女性该结婚了却还是结不了婚的,不是男的没了她们没的去找,而是她们大多是高学历但不是很有钱,她们是第三种人,她们为这个社会的爱情做不了什么具体的贡献。
我第一次知道了男女有别是在哪方面最为明显的时候是我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健康课上,那天给我们讲课的是一个50岁左右的女人,这当然是领导的安排,因为太年轻了没经验,太老了又失去了讲课的激情。她一点都没不好意思上来就说让我们把书都翻开这节课的内容是有关于你们青春期发育的内容,很重要。女老师没不好意思可是我们都不好意思了,一个个的底着头不说话,男同学到是在底下窃窃私语偷偷欢笑,而女同学都在那装三好学生忙着听课做笔记什么表情也没有。在那堂课上我学习到的知识可谓是图文并茂,比现在的毛片看了还易于理解和消化。她把有关男女性成熟后到底是在哪几个方面上有了不一样讲得面面俱到。我那天突然知道了女生胸前那突然高高隆起的部分原来只是生理发育的特征需要,而不是为了踢球用胸部顶球的时候不那么感觉太痛。
我第一次对一个女孩子有了好感是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算得上是我的初恋了。那时我班级里有一个女孩叫王娟,她学习成绩特别的好长得又漂亮,当时我们班里有三个女生在学习和长相上都很出众,是那种才和貌都有的那种女人,她们简直就是我们班里男同学们的女神。我喜欢的那一个女孩长相排第三但却是学习最好的一个,好像对她有感觉的人并不多,大都是喜欢最好看的那一个女孩,但这却让我没了竞争对手,不追天下第一只追天下第二天好处就在于我很少能有竞争对手。我下了课的时候总是会和她玩,那个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追求女孩的方法,只有两个人在操场上追来追去相互打闹,用的方法是抓一下她的辫子或是在她后面遮上了她的眼睛。当时我对她绝对只是单纯的喜欢并没有想过以后两个人会发展成什么样,跟爱情没多大关系却和友情密切相关。我小的时候也确实喜欢和女孩玩,性格也和她们差不多,一天到晚的总是和一群女孩待在一起玩这玩那,那时我所住的住宅楼里有一个女孩比我大两岁,她个子高高,长得也很漂亮,什么游戏都会又很能折腾,是我在上初中之前的小孩头。她总是带着我们玩各种游戏,但空间却逃不出我所在的那所三层老旧的住宅楼,她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能从十级的楼梯台阶从上往下跑下去,落地姿态优美感觉像是一个体操运动员,可我当时就只能跳8级的台阶,这让我不得不被她领导。她是第一个领导过我的女人。呵。三年前她结婚,我没参加她的婚礼但也在后来的日子里看到了她,她长得已经不再漂亮,感觉很平常,但我心里的感觉却很美。还有我第一个喜欢上的叫做王娟的女孩也在2011年结婚了,我因为工作的原因也没有能参加到她的婚礼。
………【3、《关于动画片》】………
《关于动画片》
小学之前我所看的电视节目除了动画片就是动画片了,那个时候对于我来说电视机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用来看动画片,印象深刻的小神龙俱乐部和大风车节目,这种节目时间很长,通常有一个小的时间,所以动画片播放起来也是一个接着一个让我看起来感觉很过瘾。大风车是6点开始在中央一套开始演的,一直演到晚上七点,我基本都是在6点到7点之间什么也不干,吃饭也必须得在6点之前吃完了,还好的是我爸妈都是普通的工人,是无产阶级,虽然没有很好的物资生活但是却让我在小的时候从来没有少过亲情的元素。我没有经历过有父母陪着一起坐在电视机前面看动画片的经历,大多都是一个人看动画片,现在还能说出来名字的动画片有《变形金刚》、《北斗神拳》、《时光风船》和《小头爸爸和大头儿子》等,看过的动画片五年的时间起码也三十几部了,但是印象深刻能说得出来的名字的动画片已经不同,现在想想当时看动画片全都是为了娱乐,根本就没有像现在这样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不只是在看他们的生活,也在寓教于乐,用他们的故事来发现自己在对待生活的时候能够以怎样一种正确的方式和心态来面对现实。动画片里的内容对于小时候的我来很容易去改变自己的世界观,因为那时候的我们特别的愿意去模仿,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的生活又要依靠怎样在一个客观事实却又让人感觉到伤心的规则去生活下去。还记得那是在看《变形金刚》的时候我每天晚上都在看,是小学二年级,每天晚上看完了我就会学着里面的机器人躺上床上学着去把自己变形,结果弄得自己是人不像人,往往是把自己的四肢都弄得七扭八歪非得弄出来一个什么形状让我感觉自己真是一个机器人了才罢休。还有一会是当时正在热播《圣斗士星矢》,它应该算得上是我最喜欢看的动画片了,而且还不是之一,关于之一这个词大家很有必要注意一下,尤其是在我党的政府工作报告或是民生福利政策等通知文件上我们总会看到这个词,因为它是一个模棱两可的词,可以把一个特别平常的事情给说成了是特别优秀。在他们看来即使是一个并列一百的政绩工程他们也要做我们是最好的之一,而比他不好的下一个却可以排到了第一百零一。《圣斗士星矢》这部电影在当时来说可以说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也是我唯数不多的一部可以和我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做一起看的动画片,也是因为这部动画片才让当时还处于对西方不太开放,依然保守地走社会主义而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中国知道了不看属相而看星座。我也因为这产部动画片知道了我原来是狮子座,好像狮子座这几年特别的火,我查了一下狮子座的人物性格也感觉和自己特别的像,还有就是性别不知,姓别叫做曾轶可的超女歌手的那首《狮子座》也把这个星座给捧红了,也至于我有的朋友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星座但还是说自己的狮子座,因为这样他感觉很赶潮流。心慰的是星座这东西不是宗教,没有因为你是什么星座了而我是什么星座了就各自形成了一个种族而后因为改星座或是玷污了某个星座而产生灭绝性的宗教大屠杀。在我看来星座的坏要远远大于好。
我酷爱圣斗士们的圣衣,尤其是对黄金圣斗士们的圣衣感兴趣,他们本来就身高体大,而且衣服全身上下都是黄金打造的,要是折算成现在的黄金价格一件圣衣得值多少钱啊,他们个个都旭亿万富翁了。所以我一直都想要有一套自己的黄金圣衣,而且这样的机会也确实有过。有一回我和几个同学去一同学家附近玩藏猫猫,当时我们都不愿意去,可是他说他家有黄金圣衣,只要愿意陪他玩藏猫猫就会给我们一人一套。我就说过小时候的我们都是白痴,尤其是在听胡话的方面特别的擅长,要不拐卖人口的不拐大人专拐小孩,就是应为当时的我们太把这个世界想象的理所当然了,认为谁都不会骗我们,有奥特曼就真的有小怪兽出现,有孙悟空就真的会在夜晚出现白骨精。我问我那个同学你家哪来的圣衣,他说是他爸爸做的,我顿时有了一种自悲感,心想我的爸爸怎么就不能给我做一套黄金圣衣呢,那样的话谁还会欺负我这个当时个矮体瘦的小萝卜头了,全都得让我打趴下了了回家把他妈来和我讲理了。我问我那个同学我要是陪你玩能给我一个狮子座的黄金圣衣吗?他说能,只要陪我玩完了我就让我爸给你做一套。我说那我玩了。后来的结果是我等了好几天也没有等到他爸给我量身打造的黄金圣衣,最可悲的是我妈说我你这孩子哪有什么黄金圣衣啊,那是动画片是骗人的,如果真有就上新闻联播用真人表演了。
《足球小子》是我另一部特别爱看的动画片,我也一点点的从只是为了娱乐到后来因为爱上了某个现实中有的东西所以才去看一部动画片。我不喜欢篮球因为中学之前我个子都很小,所以《灌篮高手》我基本上都不看,但是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我突然跑得特别的快,50米跑进了7秒,是整个年级最快的一个,也得加上之一。后来我就爱上了踢足球,也就爱看《足球小子》,学里面大空冀的曲线射门,又苦于找到一个像若林那样的守门高中,说真话要是我能坚持下去中国足球就不是现在这样丢人现眼了,呵。
现在的动画片可我那会的动画片比起来有了本质的差别,因为科学技术发展了所以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动画片基本上都是和动漫技术有关,与过于那种纯动画片相比已经不是同一种东西了,现在的只能是叫动漫,但两种东西都逃不掉的是故事内容,给我的感觉是现在的动画片很没故事内容,让人看了感觉前后不搭,而我那时候的动画片故事情节不压于一部美国电视剧,人物性格明显,故事内容紧凑,结局比国产电影还难于想象。可以说我们80后一代看到的动画片是这个行业发展的黄金期,即使把当时的动画片拿到现在来在电视台演我敢保证也会吸引一大批的00后来成为它们的粉丝。更可喜的是我看到了美国好莱坞也把经典的80年代动画片拍成了电影来赚取我们一代人的眼泪,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的小朋友跟着年青的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我为能够以不用穿越的方式看到那多么的80后动画片并和我一起成长感到高兴。
………【4、《关于体育》】………
关于体育
俗话说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感觉像是骂人可现在看看确实是有道理。搞体育的学历高的不多,即使是像邓亚萍这样博士学位的人也是因为体育出了名所以才上了免试的大学继续深造,连考试都可以弄虚作假学位就理所当然地比我们拿来得容易。我上小学的时候学习对于我来说什么也不会但是体育却是很好,五年级的时候我就把50米跑到了七秒2,在我们年级是第二名的成绩。当时是在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有一个美国短跑世界冠军他的跑步姿式很特别,两只手摆动起来的时候不是握拳或是半握拳,而是直直地伸开往前跑,而我当时的跑法和他基本上一样也是把手直直地伸开,所以同学们总是拿我开玩笑叫我小短跑冠军。我当时能跑得那么的快不是因为我身体强壮,反而是我是年级里最小的一个,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还是我频率够快,从大脑发出了指令到我的脚接受到了这个指令比年级里的任何人都快,虽然我的步子迈得不够大,但是因为脚步变换的频率够快所以还是没人能追得上我。
我先是在四年级我的学校运动会上跑出了400米第一名的成绩,赢了所有四肢发达头脑也不简单的同学。我妈当时还在菜市场买菜,听别人说我跑了第一就急忙来到学校看我,我拿着得到了奖品给我妈看,虽然是一个超大的塑料饭盒但是我却感觉比什么都值得。第二年我又代表学校参加了区里的中小学生运动会,体育老师给我报的是400米跑和100米接力,我对于能够代表学校参加区一级的运动会感觉到无比的自豪,学校给我们每一个人都发了钉子鞋还有运动服,这对于一个当时教学楼还是木框玻璃窗,乒乓球桌还是水泥制成摆在了露天操场的一个小学校来说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情,市一级的教育部门不是把钱都投在硬件基础建设上来而是全都留在了活动经费上用来搞运动会或是研讨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形象工程一定要搞。在那次区里的运动会上我有了一种见到了大世面的感觉,我这才知道了原来一个区里就有这么多的学校,一个学校又有这么多的学生,而且还有比我矮的运动员。运动会举行的地方离我的小学不远,在望花区的西丰街,比赛的那天我妈也陪我过去了给我加油助威,在入场的时候有几个重点的学校来了好几车的人,他们都拿着鲜花站成一排入场,运动员也是入场一周,弄得跟奥运会开幕一样,就是讲话的教育局领导看了感觉让人不好意思,讲起话来不伦不类官腔实足,并没有把来参加中小学生运动会的人们当成是中小学生,起码也是个大专水平。在上场之前带队的体育老师还提醒我们要记住技巧,跑不快就把手摆动得快一点,这样你也能跟着跑起来,等到我上场的时候我确实也把手臂摆得尽可能的快,但没练习过确实不行,偶而改变了方式方法只能是事倍功半,结果我的速度没有明显的提升而且还把我的胳膊甩得生痛,一个星期都是贴着红药膏才好了起来,作业是没功夫去写了。但因为理由充分还是没得到我爸的棍棒之苦。
运动会确实是我在小学里重要的一些记忆发生的地方,很多开心的事情都发生在这个活动里,不只是可以很好的锻炼一下,而且还可以买到平时不敢去买的吃的或是玩具,总会觉得运动会上的自己才是一年里最潮的那一个。到现在我还会每年五一劳动节回家的时候去我的小学看看他们的运动会,也会看到当时的那几个老师,但都是不熟悉的那几个,自己的班主任或是教过我某一个学科的老师已经因为不愿意在这一个小学和中学加在一起人数也就300多人,每一个年级就一个班的学校里继续教书育人,说教书育人还不如说是为了自己的将来发展,在看到了学校已经没有了起色,个人职业生涯即将暗光无光的学校里他们选择的不是像中央新闻联播里说的那样坚持不走,而是选择了更好的个人发展。
在开运动会的时候还会加入课间操与队列展示的比赛,这样的项目通常都是全班上场,评价好与坏的标准是整齐划一,动作一致,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所以在运动会开始前的一个月每个班级都会把体育课和体活课全都停了,由班主任带头把我们所有人拉到操场去练习广播体操,甚至有的时候连文化课都不上了而是把所有人都拉到操场练习,可见当时和现在比起来小学生的运动量绝对地是达到了国家标准时间。也因为这个当时学校外面的小卖店里的巧克力都卖脱销了,即便是很便宜的代可可脂的那种。
我因为跑得快就理所当然的去选择了踢足球,当时这个运动还算是特别流行的体育运动,那个时候不是看哪个男生会打篮球结果就有一大群的女生围着他看,而是看哪个男生会踢足球就会有一大群的女生站在外面看。我的足球水平进步的很快,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开始踢球,到了初中一年级就进了校队了。我基本上是踢得前锋,因为跑得快所以没人能追得上我,进球也就不在话下,我也偶而当后卫但不是捂裆派,这主要是在我有了猪一样的队友的时候才会去自靠奋勇地当后卫。《足球小子》这部动画片给了当时的我具大的精神上的力量,在踢球的时候我总会想自己就是里面的大空冀,动画片里总是会看到富士山下一群踢球的孩子,而我也想象着把蓝天上的白云当成了是富士山上的雪,结果踢起来的时候就感觉自己是《足球小子》里的大空冀,但这个秘密我从来没有和任何人说过。
我还在三年级的时候学过一段的乒乓球,是因为几个同学加入了私人一收费的教学班后我也就和我妈说想学学,我妈很支持我,对于我的请求只要是因为对我好的她都愿意支持我,那个时候去学乒乓球是每天一元钱,但对于当时来说还不算是一个小数目,要知道上一年的学的学费才40几块钱。每天从晚上7点开始,9点结束,我妈都会来接送我。在学习的时候通常时老师给我们指导一下具体的姿势,然后就由技术掌握的学员给我们一个个人地训练,在我学习了一个月后就因为感觉没意思不再学了,其实在这一个月里我也是三天打渔两天在晒网,还好和我一起学乒乓球都没有成为世界冠军,要不然我现在得后悔死自己当时为什么不能也坚持下来。
………【5、《关于考试》】………
5、《关于考试》
中国教育里充满了考试这个词语,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