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难从命-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小姐静初只是得意的笑,“这我哪里知道。”

楚氏看女儿目光闪动的样子,分明是有了几分的把握,“那你准备怎么样?继续留在京城?”

“金华府哪里比京城好呢,再说女儿还想要再陪母亲一段时间,不然我回去金华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说到最后也伤悲起来。

听得这话楚氏的心有几分软了,“万一薛家再让人来说亲?”

四小姐静初没有像往常那样排斥,而是脸颊更加红润了,“到时候再说吧!”

……

新任川陕总督马宁忽然被密诏回京。

马宁换了身便装,没进宫门也没回马家,直奔一处不起眼的四合院子里面来,进了屋子二话不说便向椅子上的人郑重地行了礼。

“密诏上什么也没写,只是要我在六日之前进京。”

马宁小心翼翼地看向薛明睿,“我上任才没几个月,难道是有什么事做的不对?”

薛明睿细长的眼睛看了一眼马宁,“你在步军统领衙门的时间不短。”

马宁听得这话才恍然大悟起来,“侯爷是说,圣上有意问我这里面的事?”

薛明睿道:“时辰不早了,别耽搁赶紧进宫去吧!”

马宁点点头,又道:“从宫里回来,我再来见侯爷。”

薛明睿道:“等你从宫里出来,就会有人跟着,你不用做什么只要一路回你的治地去,剩下的事我自然有办法知晓。”

马宁这才点头退了出去,荣川笑着送马宁,两个人到了院子里,马宁像是想起了什么,“侯爷成亲时我不敢送贺礼进京,只有吾父和妹妹送了两份常礼。”

荣川笑道:“不要说你,面子上我也只是随了份常礼,不过私下里我送了一件碧洗的石榴,侯爷没有收。”

马宁不由地丧气道:“那我这件,侯爷就更不可能收了。”

荣川好奇地问,“是什么物件拿出来让我瞧瞧。”

马宁从包袱里将东西小心翼翼地拿出来,将外面的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玉雕的“同舟共济”。

荣川笑道:“既然千里迢迢拿来了,你就去试试,说不定会收了。”嘴上这样说,却并不抱任何希望。

马宁这才又进屋将那件礼物送上去。

荣川在院子里等了一会儿,马宁从屋子里出来,满脸笑意。

荣川迎上来,问道,“怎么样?”

马宁欢喜道:“收了。”

荣川不禁诧异。

第112章 娇妻在望(上)

薛明睿从外面回来,进了院子就看到有一个妇人在院子里拉住容华身边的丫鬟说话,“姑娘,少夫人怎么说?”

丫鬟道:“我劝您还是回去吧!夫人有什么事自然会去叫您。”

那妇人仍要说什么话,丫鬟抬起头看到薛明睿,立即上前行礼道:“侯爷回来了。”

那妇人才不甘心地退到一边。

薛明睿侧头看了那妇人一眼,那妇人小心翼翼抬起头,看到薛明睿冷着的脸,立即吓得缩在那里,连喘气都不敢大声。

屋子里,容华正拿着棋谱,教锦秀下棋。

锦秀琢磨了一番刚要落子,抬起头看了一眼容华,容华的脸色不佳,锦秀考虑再三寻了个旁处将棋子放上,容华脸上这才有了笑容,在锦秀要落子的地方,容华将黑棋放在上面。

锦秀一看顿时后悔,“夫人一点都不让着我。”

听到外面春尧的声音,容华和锦秀站起身迎上前。

薛明睿进套间里换了衣服,又将手里拿着的一只精致的盒子带了出来。

薛明睿坐在椅子上喝了口茶,将的视线落在容华脸上,“刚才做什么呢?”

容华道:“在侯爷书房里拿到本棋谱,正和丫头下棋。”

薛明睿瞄了一眼放在桌子上的棋盘,放下茶碗站起身过去仔细去看。

容华立即跟上来道:“没什么好看的,就是和丫头下着玩的。”

黑棋、白棋罗列分布,“从我书房里拿来的棋谱?”

容华点头,“是啊……恰好看到了,就翻来看看……”一开始看了几页,后来就没有了耐心。

“教丫头下棋?”

容华咬咬嘴唇,“嗯。”

薛明睿看了一眼容华,她咬着嘴唇,大大的眼睛不停地闪烁。

“你执白棋?”

她立即蔫下来,不好意思地纠正,“黑棋。”

她虽然下了一手的屎棋,可也不至于会差到这个地步吧!她期待地看过去,他细长的眼睛微微一抽,眼睛中带了几分的笑意。

“要不要再下一盘?”

她其实喜欢下棋,只是从来都下不好。以前只有瑶华愿意与她下一会儿,“我下不好,你不会在意吧?”

看这一盘棋子,不止是下的不好吧?

“其实我对这些东西都不是很在行。”她红着脸解释,将头发掖在耳后。

下了几步,她逐渐能地放松起来,落子的时候悄悄去看薛明睿的表情,他看她一眼,她就会小声问:“不对吗?”

他伸手去拿棋笥中的棋子,“这次是步好棋,我不管这步,这一角就是你的了。”

容华笑着问,“那你管不管?”

他的棋子落在了别处。

她顿时欣喜,“那我下一步该怎么走?”

薛明睿用棋子给她做示范。

她笑着打赖,“不如我们就这样下吧!”

完整地下好一盘棋,最后她兴致勃勃地数目,到最后发现输了他一目,不禁有些失望。

薛明睿从棋盘上拿走一颗棋子,“这还有一目。”

原来是平局。

容华欢喜地笑起来。

晚上让丫鬟进来伺候完,薛明睿似是随意地将手里的盒子递给容华。

这是什么意思?送给她的礼物?

“别人送的礼物,你收着吧!”

容华打开一看,里面是用一整块青玉雕琢的玉船,上面还缀着碧玺和宝石,这么贵重的礼物,不知道是什么人送来的。

她记得去薛夫人那里听薛夫人说过,送来的贺礼不少,有许多贵重的都被侯爷退了回去。船身上似是刻着几个字,容华凑在灯光下一看“同舟共济”,虽然知道贺礼大多都是有特殊的意义,容华仍旧红了脸。

两个人躺在床上。

容华听到薛明睿问:“去没去过陪都?”

怎么会忽然说起陪都,容华心里顿时一亮,“没去过,听说那边景致都很好,夏天又很凉爽。”

薛明睿道:“我们家在那边有老宅子。”

容华笑道:“不然再给侯爷做几件袍褂吧,正好库里有尚好的料子。”

她眼睛里晶亮闪烁。

他不需要再说什么,“你看着办吧!”

容华抿嘴笑了。

……

“二太太,三爷回来了。”薛二太太听得这话豁然站起身。

薛明柏道:“母亲别急,我去叫三弟过来给母亲赔礼。”

薛二太太心里一想,这样也好,说不定他们兄弟俩更好说话,于是就坐了下来,“你去劝劝他,让他不要不识好歹,否则日后他就算求着我,我也不管他了。”

薛明柏急忙道:“母亲不要生气,三弟知道惹了祸,不敢再闹了。”

薛二太太听得这话,心里舒服很多,“去吧!”

薛明柏退出来,一路走到薛明霭的住处,还没进门就听到薛明霭屋子里的丫鬟温言劝慰,“三爷、三爷仔细着点,别摔着,奴婢去给您端茶来。”

薛明霭在屋子里喊道:“曼儿呢,叫曼儿来伺候,我说叫曼儿你们没听见吗?”

薛明柏撩开帘子,看到屋子里一塌糊涂,小丫鬟一边忙着收拾地上的污秽之物一边拿着衣服要给薛明霭换衣服。

薛明霭却不耐烦地挥挥手,怎么也不肯脱下身上的脏袍子。薛明柏见弟弟这个样子,不可能再去母亲那里,只能哄着薛明霭将衣服换了然后上床安置了,这才重新回到薛二太太屋子里。

“三弟有些不舒服躺下睡了。”

早就有丫鬟回禀了二太太,三爷喝多了正闹酒。

二太太冷冷说了一声,“没出息的东西,还指望他能和常宁伯联姻,他却为了一个……成了这个样子。”

薛明柏道:“儿子今天还遇到了常宁伯,常宁伯让我给祖母带好呢。”

二太太顿时惊讶地扬起眉毛,“真的?”想了想却又沉下脸来,“我们家主动将这件事揭过去了,他当然要给个好脸色。”

薛明柏目光闪烁道:“母亲还是找个保人再去一趟好一些,庄亲王那边还需要常宁伯搭桥才是。”

薛二太太看到儿子这个神情,“怎么?你觉得庄亲王那边准了?”

薛明柏看看周围,低声道:“我们总不能将宝押在一边。多条线总是好的,再说儿子看着庄亲王的名声是极好的,人人都说庄亲王的性格和圣上最是相像,儿子瞧着说不定……”

薛二太太道:“上面要去陪都避暑的事你想好没有?是不是托人去疏通疏通,随驾去避暑说不定能有好机会,要是不行,我去和老夫人说一说。”

薛明柏道:“也不定要去,庄亲王这几日身体不佳,说不定不能随驾呢……”说着在二太太耳边说了几句。

薛二太太眼睛中喜忧参半,“那你可要小心,这种事马虎不得。”

薛明柏笑道:“这里面哪里有儿子的事呢。”

薛二太太点点头,“你二弟怎么说?他会不会随行?”

薛明柏哼笑一声:“他现在的位置尴尬的很,上面对他时好时坏,就算得了差事也是得罪人的,好的我们就借借光,不好的我们就站远一点,这次随行不随行,恐怕他是不在考虑之内的,就算让他去不过是面子上的事。”

薛二太太听得这话心里十分的受用,心里的不快略微散去了一些。

……

第二天礼部来宣旨册封武穆侯夫人陶容华一品诰命夫人。

薛家众人跪下行礼,容华接下封册,红色的封皮封底,上面写着《册封武穆侯薛明睿之嫡妻诰命》。

接了封册,容华进屋中换了华服,薛老夫人将封册请入宗祠,众人上香祭拜,然后送与礼部封存。

整个薛府一片喜气洋洋,薛家众人都来给容华道喜,容华戴着礼冠端坐在椅子上,华贵端庄。

薛二太太笑容满面地走上前,“我是先要给二侄媳妇道喜的。”

薛老夫人笑道:“既然是道喜,就要拿礼物出来,拿不出来我们可是不依的。”

众人知道薛老夫人在开玩笑,都笑了一阵。

薛二太太道:“我倒是愿意拿好东西出来,可是这府里的好东西还不都是老夫人收着,我们哪里有呢。”

薛老夫人佯怒道:“我知道你们一个个都惦念着我屋子里的东西,我偏不给你们,让你们眼馋去。”说着吩咐身边的丫鬟,将送给容华的礼物拿出来。

丫鬟将礼物捧出来,众人无不羡艳。

一对赤金镶宝石臂钏,一只福字宝石石榴玉枕,还有一只精致的巴掌大的紫檀雕花镂空盒子却没有打开。

薛二太太紧紧盯着那紫檀盒子,目光深沉起来。

忙乎了大半日,容华才将华服脱下,刚躺在软榻上休息一会儿。

春尧匆忙进屋,走到软榻跟前,弯腰低声道:“大太太让陈妈妈来了,还带了礼物来。”

知道她册封了诰命,所以来道喜的?

容华起身道:“请进来。”

陈妈妈被指引着一路进了容华的屋子,立即被还没来得及收起的一品夫人诰命服吸引去了目光,彩冠华服放在一起是异常的高贵漂亮,陈妈妈顿时不自觉地更加恭谨了,见到容华陈妈妈忙上前行礼,“给夫人道喜了,大太太特意让奴婢将贺礼送来。”

容华笑笑,说了些客气话,将陈妈妈请到一旁坐下。

陈妈妈道:“却还有一件事要与夫人说,大太太说虫王节过后,就要到大老爷生辰了,明日请几位姑奶奶回去商议一下呢。”

第113章 娇妻在望(中)

陶正安的生辰是六月二十一日。

容华点点头,“等我禀告了夫人明日就回去。”

陈妈妈笑了,坐了一会儿起身告辞,临走之前又看了一眼放在桌子上的彩冠和华服,没想到八小姐是陶家所有小姐中前程最好的,一开始还觉得这位八小姐胆小没有见识,今天看到八小姐宠辱不惊的模样,是她看走了眼。

陈妈妈走了,锦秀上前道:“夫人怎么知道陈妈妈会过来。”

她总是陶家第一个册封诰命的,老太太和大太太定然不会落了这份礼,这也是在提醒她,就算她如今已经是一品诰命夫人,也是陶家的女儿。

春尧将各房送的礼物、容华的诰命彩冠和华服一并放起来。

容华叫来红玉,让她将库里的料子拿出来给薛明睿选两块料子做单袍。

红玉好不容易得了这个差事,自然要尽力表现一番,于是上前热络地出主意,“夏天用浅绿色、深蓝色好一些。”

容华摇了摇头,还是选用了天青色和元青色。

天青色和元青色是正式场合常穿的颜色,红玉近一步提醒,“侯爷有不少这种颜色的袍子呢。”

容华道:“我看了,夏天穿的都有些旧了。”

红玉不再说别的,就将那两匹料子留下,又拿出薛明睿的单袍来准备裁衣。

容华这边裁衣服,薛二太太那边已经得了消息。

“少夫人叫了红玉给侯爷裁衣服。”

这种事二太太并不在意。

二太太只问:“老夫人送的一个礼物,用紫檀盒子装的,里面是什么东西?”

那丫鬟道:“我悄悄打开盒子看了一眼,只是枚印章。”

二太太的脸色一下子变了,却不说其他只让人拿了赏钱给那丫鬟,“你是她从娘家带回来的,她什么事都不会背着你们,但凡有什么消息你一定要告诉我,我必然不会亏待你,等到将来……”话却不用再说了。

那丫鬟自然千恩万谢地出去了。

薛二太太道:“看到那盒子我就猜是枚印章,我在老夫人那里见过的,明柏成亲的时候我要了几次,老夫人才给了我一枚,那些个印章看起来不起眼,可都是先皇御赐的,一样一枚老夫人很是在意的。”

任妈妈诧异地扬起眉毛,“这份礼可不轻,大夫人册封诰命的时候,老夫人只是送了些首饰和字画罢了。”

薛二太太道:“别小看那些字画,那都是名家手笔,一开始老夫人对大房还是抱有期望的。”

任妈妈笑道:“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是册封诰命,面子上也是要过得去。”

再说有期望能怎么样,最后还是要失望。

薛二太太脸色微霁,“庄子上的事怎么样了。”

任妈妈笑道:“庄稼都长的好好的,只有在收成的时候才能看出来。”

薛二太太这才展颜笑了,“就是要看长房吃亏心里才痛快。”

……

容华还没有将单袍料子都裁好,红梢进来道:“李妈妈来了。”

李妈妈是老夫人身边最得力的妈妈,容华忙放下手里的东西迎了出来。

李妈妈见到容华微微一笑,上前行礼,容华忙回了礼,将李妈妈让进屋子里,吩咐木槿倒茶来。

李妈妈为人和气看不出有什么架子,吃了茶,笑着道:“也不知道少夫人在忙什么呢。”

容华笑着,“也没有什么,想给侯爷做两件单袍,正好妈妈来了,帮我看看样子。”

李妈妈脸上一喜,每次到大房这边来,大夫人对她不是敷衍就是防备,从来没有像少夫人这样对人温和。

红玉将袍料和样子拿出来,李妈妈看过去,是天青色和元青色的料子,李妈妈笑起来,“这料子好,看起来稳重。”

容华抿嘴笑了。

她屋子里有什么事反正怎么也瞒不过老夫人,倒不如不遮遮掩掩,大大方方地让人去看。

看完了料子,李妈妈才道:“庄子上管事的来了,老夫人的意思是让少夫人过去,也好让奴才们认认。”

容华点点头,微微一笑,“李妈妈稍坐,我去换件衣服就出来。”

红玉捧来鹅黄色的褙子,容华摇了摇头,要了那件桃红绸缎的褙子。

前几日老夫人说要让她管庄子,二太太的脸上露出一丝讥诮的笑容。大嫂钱氏是个老实人,对上她的目光有些躲闪,今日册封诰命的时候,大嫂与她道喜,坐了好一会儿似是有什么话,最终只是谢了谢她润哥的事。

就算老夫人的本意是让她逐渐接触薛家的事务,可有二房在中间,也不会凭白给她什么好处。保不齐二太太还做了什么落井下石之事。

庄子里面一般会有年龄大的世仆,或是跟过老夫人或是曾在府里有一定地位,这样的人一般都会放在庄子里养起来,这些人不但难以管束,而且在庄上拿的好处也多,万一她不能让他们拿到应有的好处,他们就会闹起来,她也就会落个不会治家的名声,二房就会更加名正言顺地管家。

至少第一次见面,她不能给人十分软弱的印象,红色是张扬的颜色,她又是新婚,也就不用在乎什么忌讳,不如穿上红色,让整个人都明艳起来。

容华让红玉将她头上的玉分心换成老夫人赏的镂空石榴花镶宝石的那件,又戴上昨日老夫人送的臂钏,这才往老夫人院子里去。

进了屋子,容华一眼就看到屋子里坐着两个妇人,都是四十多岁的年龄。

容华上前给老夫人行礼,老夫人笑着叫她到身边来坐,然后慈祥一笑,“之前要给你两个庄子管起来,今日就叫了她们过来,也好认认,以后有什么事你只管问她们,若是她们办事不周,你便来我面前告了她们,看我不给谁好看。”

容华抿嘴一笑,那两个管事的婆子立即就道:“瞧老夫人说的,我们哪儿敢呢。”边说着边去打量这位少夫人。

都说是庶女又胆小柔顺没脾气的,可是今天看着并不像。这位少夫人目光清澈透亮,她们谦卑地行礼,少夫人也大大方方地受了。

老夫人还要说些什么,香玉匆匆忙忙地进来,走到老夫人跟前,“常宁伯家来人了。”

老夫人问道:“在哪里?”

香玉低声道:“请进了堂屋,三老爷已经过去了。”顿了顿又道:“来人带了一把伞过来。”

老夫人的脸色顿时变了,站起身,“我们过去看看。”

容华忙上前一步搀扶起老夫人,老夫人一路也不避开容华,低声问香玉,“知不知道是谁?”

香玉道:“奴婢只是听了消息就过来禀告老夫人,也就没打听。”

老夫人仔细想了想,脸上露出些悲哀来,“恐是大奶奶。”

容华不明就里。

老夫人看了一眼容华,耐心地解释,“常宁伯府上来人了,还带了把伞来,恐怕是来报丧的。”

容华心里一惊。但凡报丧都要拿把伞,进了屋子伞头朝下竖立在堂前。

老夫人又说是大奶奶,难不成是世子的正室夫人?世子正室夫人年龄应该不大,怎么会……

老夫人和容华正往堂屋里走,薛夫人、二太太也迎了过来,薛夫人脸色有些僵,眼睛红红的,上前一步低声道:“常宁伯府里大奶奶没了。”

老夫人虽然已经提前猜到,仍旧愣了一下,“报丧的人呢?”

薛夫人道:“正等着向老夫人行礼呢!”

老夫人急忙往前走,“快过去,别让人等着。”

众人进了堂屋,报丧的人又正式向老夫人说明了情况,“大奶奶是昨晚戌时走的,走得安详。”

老夫人关切地问道:“孩子呢,有没有生下来?”

那人躬身道:“留下了小少爷。”

老夫人听到这话,不禁拿起绢子来拭泪,告诉那人,“明日我们就去府里吊唁。”

说着话,薛府的下人已经将茶点和纸火拿了出来交给报丧的下人,那人谢了各位老爷、夫人,这才告辞出去。

等到那人走了,薛二太太道:“没想到大奶奶小小的年纪,竟然……最可怜的是刚出生的孩子。虽然是长子嫡孙却是个没有娘的,将来还不知道会如何。”说到长子嫡孙几个字刻意慢了慢。

薛夫人眼睛重重一跳。

老夫人道:“前几日就听说大奶奶似是有提前的迹象。我还托人去给大奶奶捎了些东西去,遣去的人回来跟我说大奶奶脸色不是很好,昨日又有消息说是大奶奶难产,今日我正要托人再去问,没想就有这样的噩耗。”

屋子里的众人听了这些话脸色都不是很好。

老夫人又道:“明日你们都去看看,”说着又去看容华,“你也去吧,常宁伯夫人和小姐你是都见过的。”

容华点点头,想到陈妈妈说明日要让她回陶家的话,想来家里也能得到常宁伯府的消息,一会儿她就让人回去捎个信儿,改日再回娘家。

听说这样的事,太夫人也没有了心情,大家说了会儿话就各自散了。

……

常宁伯府里正是一片哭声,世子任延凤悄悄地走到后门,吩咐得力的婆子,“想办法去给二小姐消息,要她不要难过,等过几日就能听到我的好消息。”

第114章 娇妻在望(下)

到了晚上任延凤等到那婆子回来,婆子上前道:“却没见到二小姐人。”

任延凤皱起眉头,“丫鬟呢?丫鬟也没见到?”

婆子道:“都不肯出来见一面。”

任延凤顿时大失所望,“难道她不肯应承我?”

婆子宽慰道:“世子爷安心,以世子爷的为人,哪家的小姐不想要嫁进来。”

任延凤看了婆子一眼,“她和别人怎么一样?”

那婆子急忙低头道:“是。”心里却想着,大奶奶尸骨未寒,世子爷心里却想着另外一个人,大奶奶多好的一个人啊,怎么就落得这样的结果。

大奶奶临终嘱托要世子爷照顾好小少爷,屋子里小少爷不停地哭着,外面大人们也哭得悲悲戚戚,还是大夫人拉着大奶奶的手让她放心,说任家的长子嫡孙将来谁也比不了的。

大奶奶拼了命将小少爷生下来,众人都怕小少爷被过了病气,不敢将他抱过去给大奶奶,可是大奶奶那口气怎么也不咽,还是大夫人发了话,让大奶奶最后看看小少爷。

大奶奶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硬是伸出手来将小少爷紧搂着抱了一会儿,半天倒上一口气,悲戚戚地说,小少爷没吃过母亲一口奶,将来长大了怕是不吉利。央求大夫人让小少爷吃口奶,这样才能放心。

大夫人好不容易答应,谁知道刚解开大奶奶的衣服,小少爷还没吃上,大奶奶就去了。

婆子虽然是世子爷的心腹,心里却也十分喜欢过世的大奶奶,想起这些鼻子一酸就掉下眼泪来,慌忙用袖子来擦了。

任延凤却没看到这些,自己仍旧在左想右想,“我是唐突了些,她本是许了人家的,我怎么就……我是看不得她流眼泪,在义承侯府见过她一面,我就放不下了。”

那婆子见世子是真的着了急,忙道:“明儿一早奴婢再去打听。”

任延凤这才慌忙不迭地点头,“快去快去。”转头又想到,“我怎么忘了,快遣人去报丧。”只要去报丧,她家里不就知道了吗?

那婆子急忙去叫男人过来,任延凤道:“你就亲自跑一趟,别的不要说,就去报丧。”

……

容华让春尧回去陶府报信说,明日要去常宁伯家里吊唁,不能回陶家去了。

陶府这边也是才知道常宁伯大奶奶的事。

陶大太太得了信去跟老太太说,见屋子里没有旁人,就上前走到老太太跟前,压低了声音,“常宁伯家大奶奶没了。”话说到最后,嘴角忍不住上翘,眼睛一弯露出笑意来。

老太太听得这话,再看大太太的表情,顿时沉下脸,“什么时候的事?”

大太太这才觉出自己行事不妥来,说的是丧事还不是喜事,于是收起了笑意,“昨晚上的事,我们两家平日里走动不算太密切,却也派了人过来报丧,那人说是世子安排过来的。”

世子亲自派人过来报信,说明了什么?这事很有可能就成了,还要多亏淑华上下打点,又找了机会让世子与瑶华见面。

大太太原本并不抱多大的希望,想一个世子爷什么样的女子没见过,不会单单就喜欢瑶华,却没先到瑶华荡秋千,下来的时候不小心崴了脚,世子爷看到了上前帮忙,这就因祸得福了。

“孩子生下来没有?”

大太太道:“生了,”她还以为孩子也和大奶奶一起去了,“是个男孩儿。”

老太太点点头,“大奶奶看起来柔弱却是个刚强的,身体那个样子还勉强将孩子生下来,不容易,孩子也怪可怜的。”

大太太随意地点点头,老太太的话并没有在她耳朵里多做停留,“明日我们去吊唁,让瑶华也去吧?”

老太太冷了脸,“瑶华一个姑娘家怎么好到处走,常宁伯家与我们家又没有半点亲的,”顿了顿又道:“赵家和薛家都会去的,在别人家里不要和大丫头、八丫头多说什么,有话还是等她们回娘家再说。”

大太太点头应了。

春尧向大太太禀告了容华不能回来的原因,大太太道:“常宁伯家里人也过来说了,明日里我们一早也会过去。”

春尧道:“大夫人也说一早过去。”

大太太又仔细问了春尧,容华在薛家的事。

春尧道:“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

大太太颇有深意地看了一眼春尧,“有没有安排通房丫鬟。”

春尧低着头,“没有。”

大太太道:“那谁在外面值夜?”

春尧道:“奴婢和锦秀轮流的。”

大太太听到锦秀的名字,顿时舒展了眉眼,两个都是她屋子里出来的,将来谁做了通房都是一样的。

大太太又问,“有没有说带去薛家的陪房要怎么安排?”

春尧道:“还没来得及安排,不过少夫人说了,少不了要依靠从娘家带来的人。”

大太太满意地笑了,“她明白就好。”

春尧和大太太说完话,下去与几位姐妹见了面,大家坐在一起说笑了一会儿,春尧才又赶回薛府。

春尧将陶府的事都说与容华听了,“常宁伯家也过去报了丧。”

这倒是出乎意料,一般报丧只会去和家里来往密切的亲朋府里,陶家和常宁伯家交往并不深,常宁伯夫人都没有去陶府做过客。

“大太太还说了什么?”

春尧道:“就是问问奴婢夫人在薛府里的情况,别的话也没有。”说着顿了顿,“不过大太太屋子里的雅琴倒是说府里说不定又要办喜事了。奴婢本来要问,陈妈妈来了,雅琴就住了嘴。”

如果是说瑶华嫁给顾瑛的事,这事陶府上下尽知的,为什么会用这样的口气。说不定?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见了陈妈妈又闭嘴不提?

雅琴和春尧一起在大太太屋里服侍的时间不短了,两个人之间有些话不自觉地就会溜出口,容华想了想,“有没有见到二小姐或者她院子里的人?”

春尧道:“见到了湘竹,湘竹和翡翠在院子里说笑。”

容华想起她回门时,湘竹和翡翠一脸的沉闷和沮丧。如果瑶华嫁给顾瑛,湘竹和翡翠也免不了跟过去,顾瑛那样连彩礼都要赖的人,真跟了他又能有什么好结果。

春尧回去看到的情形,怎么和她回门的时候不大一样了?难不成这几日又有什么事?

容华正想着,薛明睿回到府里,两个人换了衣服到薛夫人屋子里吃饭。

吃过饭几个人坐在一起说话。薛夫人道:“常宁伯家的大奶奶没了,明日我们去吊唁。”

薛明睿点点头。

薛夫人又想起顾瑛的事,也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结果了,碍于容华在身边却也不好问。

容华看看薛夫人,正好她要去五小姐屋子里送绢花,就笑着暂时告退,带着锦秀去五小姐薛亦双的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