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难从命-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太太看在眼里,想到府里的几位小姐,瑶华早早回去歇着了,研华更不能指望,只有容华是个稳重的说不定还可用,便叫春尧过来,“将八小姐叫过来。”
不一会儿春尧将容华领进侧室,大太太方撩开帘子进来道:“今天府里着实忙不开,我要照顾族里长辈,前面又不放心,你去前面帮帮忙。”
容华点点头,方到陈妈妈这边来。
第65章 是非(下)
不一会儿将府里的族人都送走了,屋子里就剩下老太太和大太太。
大太太喝了口茶水,喉咙稍松一些,才张得开口:“今天要不是娘,恐怕瑶华那件事就成不了。”
只有在她这里得些好处,才会真正笑脸相迎。陶老太太看看旁边的长媳。
大太太又道:“这回族里的人都知道瑶华的病已经好了,很快就会传到外面去,加上瑶华素有贤名在外,下一步就是和武穆侯府的那门亲……”
虽然她也为瑶华好,可心里仍旧冷笑起来,虽然今天她看出来瑶华不对劲,忙宠溺着让瑶华坐下来。在座的那些都是什么人?难道会看不出来?只不过表面上不点破,要是真较起真来,侯府那边岂会不知道?索性瑶华的病确实已经慢慢好转了,侯府问起来自然是要费一番口舌去解释,现在就求着侯府不会抓住这一点不放。老太太心里这般想,脸上却不露喜怒,只道:“二丫头的病还得抓紧治,今天早晨你就不该让二丫头吃那么多的米丸,她身体本来就虚,哪里受得住这些。”
这点倒是她错,瑶华身体不舒服,还要硬将那一碗米丸吃下去,事后想起来,她也是心疼,大太太尴尬道:“我也是一着急。”
好些事就坏在沉不住气上,老太太淡淡道:“今天这事也就这样了,将来万一侯府叫小姐们上门做客……”等到侯府相看再出问题,这门亲事就不要再提。
抓住一点错处就不放过,大太太脸上不大好看,却怕老太太再说什么,忙低头答应。
回到自己屋里,大太太叫来陈妈妈问,“怎么样?”
陈妈妈笑意连连,“八小姐人和气又聪明。有几位小姐想要早些走,打发丫鬟来,说是身体不舒服,要自家的马车先过来。可是族里有一家的长辈还没有走,那哪里行呢。还是八小姐过去说的话,八小姐没有明着拒绝那几位小姐,而是将小姐们请到旁边的屋子坐了,让丫鬟服侍喝了热茶,等到车子来了,才将小姐们送走。”
大太太先是满意地点头,“这样好,不得罪人又将事情办妥帖了。有些人只是爱争一时口舌之快,不一定能落得什么好处。”后又冷笑,“那几个吵着要先走的小姐,又是三老太太那支的吧?二老太太还没有走,她们倒吵着要走了。这些年三老太太那支虽然是不错,可是也没好过我们老爷去。”
陈妈妈道:“大老爷这些年的宗长地位已经不能动摇,就算族里有人怀着什么心思,也只是在一旁眼红罢了。”
大太太又想起来,“听说今天研华跑出来了?”
陈妈妈又点了一盏灯过来,亲手将大太太头上的钗钏卸下,“派去六小姐身边的魏婆子来说的,好在只是出来走走就回屋里了。”顿了顿又道:“魏婆子还说,是八小姐将六小姐劝回去的。六小姐回去之后也没发脾气,做了会儿针线又看了会儿书就睡了。”
大太太眉毛一扬,“之前让你去说说研华,不是也没有什么用?也不知道容华说了些什么竟能将研华劝住了。”
陈妈妈笑道:“小姐们年纪都是相仿的,兴许说的话就能听进去,不像我一个老婆子,让人看着就厌烦。”
陈妈妈的玩笑话,逗得大太太笑了,“既然容华说话研华肯听,倒也省了你的事了。明日你就跟容华说了,让她多去看看研华。”
陈妈妈应了。
大太太想着都后怕,三老太太那边虎视眈眈,自己却为了一个姨娘差点就落了人口实,研华也不让人省心,好在容华将研华拦了回去,不然还不知道要被人看什么笑话。
大太太道:“去把初晓叫来,我到底问问是怎么回事。”
陈妈妈忙让人去叫初晓。
不一会儿初晓进屋里来回话。大太太握着手炉坐在软榻上,小丫鬟捧着大漆捧盒在一旁伺候,春尧递着茶碗,大太太吃了一口茶,春尧将茶碗接了过去。
初晓明白大太太要问二小姐,忙就回道:“二小姐昨儿夜里惊醒了几次,说了些梦话,我听着像是又在想五小姐的事。”
大太太脸顿时沉下来,“阴魂不散。”又说初晓,“以后二小姐那边有什么事要随时过来说与我知道。我让你们好生伺候着二小姐,不是只在平日里端茶送水的。要是做不好,就早跟我说,我自然帮你们另寻去处。”
初晓急忙低下头认错。
大太太挥挥手让初晓退下了。
陈妈妈已经铺好了被褥,大太太躺下来,“五小姐的院子也空了不少时间了,找个时间收拾出来看看做什么用途。放在那里总是碍眼,让瑶华也不得清净。”大太太说完话,慢慢睡去,陈妈妈又将被褥仔细整理好,放下两层床帏这才离开。
……
容华这边还没有休息。
锦秀道:“琉璃跟我说了不少武穆侯府的事。”
大太太想和武穆侯府结亲,族里的人听到风声自然会注意。
琉璃说:“这次平乱武穆侯明明是立了功的,却不但没有被嘉奖,反而受了训斥,倒是武穆侯的弟弟领了剿灭余孽的差事,听说不日就会得胜归朝。”
剿灭余孽?对于那些失去抵抗能力,仓皇逃窜的乱党余孽,任谁都会得胜而归吧!这是白白给予的功绩。
琉璃说:“外面人人传言,武穆侯的祖母和硕公主喜欢的不是长孙武穆侯爷,而是……喜欢二房的孙子,所以这次二房才会得利。”
这话还不明显?圣上是恩威并济,表面上武穆侯吃了亏,事实上也用另一种方式补偿了侯府。长房长孙受了训斥,二房最后得了利,这里面……如果真的像传言中的一样,薛老太太偏着二房,这里面又有多少复杂的关系。
将来又会生出什么变故?
容华皱了皱眉头,这条路到底如何,她现在还一点都看不清楚。
木槿铺好了床,容华躺下来,慢慢闭上了眼睛。她的选择,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
……
清晨天刚蒙蒙亮,一个粗使的丫鬟拎着水桶到井边打水,木桶放下去,却半天也听不到落水的声音,她晃了晃手里绑在木桶上的绳子,半天才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头,这才探下身往下望去。
看了半天,她的脸色突然变得煞白,立即大声尖叫起来。
第66章 前兆(上)
陶府,大太太院子里的小丫鬟刚将铜盆端下去,陈妈妈急匆匆地进到屋子里,在大太太耳边说了几句话。
本来气定神闲的大太太脸色顿时变了,“淑华呢?淑华怎么样?”
陈妈妈道:“大小姐不大好。”
大太太道:“告诉下面马上备车,我要去侯府。”
陈妈妈担忧道:“是大小姐偷偷打发人回来说的,大太太大清早就赶过去会不会让侯府觉得……”
大太太脸立即沉下来,“我去看自己的女儿还要挑时间不成?”
两个人正说着话,瑶华进了屋。
大太太看到瑶华只埋怨了一声,“你不是身子不舒服?快回去躺着吧!”然后皱起眉头吩咐陈妈妈,“快去安排。”又让春尧过来在屏风后面给她换上衣服,边换衣服边嘱咐春尧,“将那对葵绿地粉彩缠枝花卉纹花斛包上,还有上次那些收拾好的东西,务必将托人买来的‘寿山堂’固本培元膏带上。”
大太太忙着交待春尧,丝毫没有发觉冷落了二女儿。
瑶华站在屋子里,丫鬟们只忙活大太太交待下来的事,有小丫鬟匆匆给二小姐上了杯茶,初晓打开一看,不是二小姐平日喜欢的花茶。
初晓见那小丫鬟看着眼生,就知道是临时被抓过来伺候的。
只要大小姐有了事,就顾不得别人了。大太太如此,这屋里的丫鬟也跟着这般,初晓看了一眼二小姐。
二小姐却还像平常一样,脸上也没有异样的神色。
准备好了东西,大太太挽起瑶华的手,又拍了拍,“回去休息吧!”
瑶华温和的眼眸里蓄满了担忧,“母亲,大姐是不是有什么事?”
大太太微微犹豫,仍旧没说实情,“没什么,你大姐身体一直不好,我现在过去看看。”
瑶华看着母亲欲言又止的神情,“我陪着母亲一起去吧?”
大太太迟疑了一番,淑华那边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出了这种事,她应该有所准备,早先的思量重新浮起,对瑶华笑笑,“你养身体是要紧的。”
瑶华道:“母亲一个人去,身边也没有个人……”
大太太道:“不过就是去看看,也用不着什么人,”说到这里又顿了顿,“我带你八妹妹一起去,你就放心在府里等消息。”
瑶华还欲说话,陈妈妈已经来道:“车准备好了。”
大太太自然而然松开瑶华的手,对旁边的春尧道:“去叫八小姐过来,直接到垂花门。”
春尧立即小跑着去了。
大太太和陈妈妈边走边说话,后面跟着那些拿东西的丫鬟。
大太太一行人出了院子,瑶华在廊下站了一会儿,忽然淡淡一笑,带着初晓慢慢离去。
容华带着木槿匆匆赶到垂花门。
门口就栓了一辆马车。
大太太掀开帘子,让容华上了车,又对下面的春尧、木槿道:“也没别人,你们俩也上车吧!”
四个人坐上车,马车开始往前走。
容华看了一眼大太太,大太太板着脸不知道在想什么。
容华小心翼翼地问:“母亲,怎么了?”
大太太半阖着眼睛,像是那龛里的泥胎,声音平板,“你大姐贴身的丫鬟秋荷,今早发现跳井死了。”
容华不禁惊讶。
“尸体今天早晨才飘起来,想是前几天就死了。别的我倒是不担心,我就是担心你大姐的身体。”说到这里,大太太突然抬起头看了容华一眼。
那眼光锐利,饱含深意,容华目光顿时一缩,装作胆怯,心里无比镇定。但愿淑华的身体无恙,万一有什么不好的……只怕大太太又会打别的主意,想到这里,又想,万一淑华的身体出了大问题,大太太又会怎么办?还会将一个庶女嫁过去做滕妾?将来……
正想着,听到外面喊了几声,马车慢下来,接着又是一晃,容华猝不及防,手肘撞在车厢内壁上,大太太也是被吓了一跳,春尧高声问外面,“怎么回事?”
好半天赶车的马三冲来回道:“禀太太,是马车车轴裂了,车轮才失了准头,陷到路边的排水沟里。”
大太太一听顿时怒红了脸,“出来的时候怎么没有检查?”
赶车的马三冲是陶府家奴,一直给大老爷赶车,大老爷颇为信他,平日里他大多时候只伺候大老爷。因昨日几个车夫帮着送族人,今儿上午才轮到他当班。今儿一大早大太太就派了他的差事,他心里老大不乐意,陈妈妈催的急了,他这才懒懒散散才栓了车出来,也没检查车子。这辆车跟着大老爷出京经过长途跋涉,没来得及保养,今日一用就出了问题。
现在大太太问起,那马三冲还不在意地辩白,“今儿是太太催得急了,才没检查车子,谁知道车轴却裂了。”
这刁奴,平日里不理会他,他到越发猖狂起来,现在在大街上,却又不能将他怎样,大太太压着火气,“现在这么办?还走不走得?”
马三冲道:“我再去看看。”便下去没了声音。
……
武穆侯薛明睿坐在马车里,修长的手指接过身边男子递来的信函,那面目疏朗的男子屏着气息看薛明睿的表情。
薛明睿薄薄的嘴唇微微抿住,目光深沉,神色莫测。
那男子急急道:“证据都已经有了,说不查就不查了,那些人在下面不动,终究是隐患。”
薛明睿道:“圣上宽大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苏锡尧倒了,也会安定一阵子。将来再寻机会,慢慢来。”
那男子道:“圣上还是有顾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相信侯爷。”
薛明睿道:“不说宗亲,贵勋子弟又有多少,圣上从这里面选人,不会那么容易。”
那男子点了点头又道:“看样子贵妃那边这两日就会有动作。如果真的封了亲王,胜算就大了许多,说不定真的会被封为皇储。”
薛明睿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亲王离皇储还远着。圣上的病情让人听起来凶险,其实还没有到那个程度。”说到这里似乎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薛明睿掀开车厢窗口的帘子往外看了一眼,吩咐车夫,“停一下。”
车夫急忙上来听命。
薛明睿指指路旁的马车,那车夫立即明白。
赶车的马夫他见过一面,户部浙江司郎中陶正安的家的下人。
大太太正在车里着急,那马三冲看了半天车子,又来回道:“这车恐怕是走不了了。”
大太太看看容华,脸色更难看。
她一个未出阁的小姐,自然不能就这样站在街上,容华道:“只能让人回府再叫辆车来。”
大太太又怒又急,“这一来一去要费多少时辰。”
容华心里一沉,看来淑华的病不轻,不然大太太不会这样着急。
眼见侯府就在前面,总不能让义承侯府派车来接。正想着,听外面有人说话,不一会婆子来道:“武穆侯差人来问了。”
大太太惊讶道:“武穆侯?”
婆子回道:“武穆侯的车就在前面。”
大太太立即掀开帘子来看,果然看到有辆马车停在不远处,接着看到武穆侯下车来。
容华也探头悄悄看过去,只看到侯爷一片青色的衣角,大太太又将帘子放下来些。
薛明睿上前行了礼,“大太太。”
大太太在马车上不便,只能低头回礼,想起自己现在的状况,不好意思地讪讪一笑,“真是巧,在这边遇到侯爷。”
薛明睿道:“刚听下人说,府上的马车坏了,过来看看能不能帮忙。”
大太太笑得眼睛都要眯上了,“怎么好麻烦侯爷。”
容华仔细听着,武穆侯并不再说其他客气话,“我正好就到这附近,大太太要去哪里,我让府里的人送过去。”
大太太没想到武穆侯会这样帮忙,她正一心想要和武穆侯拉拢关系,又怎么会执意推辞,只客气了两句,就答应下来。
武穆侯府的马夫将车拉过来,大太太先上车,容华才从马车里下来,上侯府马车之前,容华飞快地看了眼旁边的武穆侯,却不料正好迎上他的目光,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容华微怔,脸上顿时一红。
看那精致的罗裙消失在帘后,武穆侯薛明睿挪开了目光。虽然刚才和大太太说话时,只看到了露出衣袖的秀丽手指,就猜想到一定是她,那手指自然而然地展开,在他面前没有一丝的紧张和惧意。
他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女子。
大太太吩咐婆子回府里叫人帮忙将坏了的马车赶回去,再安排辆马车到义承侯府来接,然后才吩咐马夫赶车。
大太太看着侯府宽敞的马车,脸色这才微微好看了些。
义承侯府很快到了,春尧打发婆子去通禀,然后扶着大太太从车上下来。
见大太太来了,侯府的丫鬟、婆子急忙帮着从车上拿东西,众人刚进了园子,二奶奶刘氏急忙扶着蔡夫人迎出来。
蔡夫人见到大太太并没有惊讶,仍旧像以前一样热络,笑着道:“正说着亲家太太,亲家太太就到了。”
第67章 前兆(中)
容华过来忙向蔡夫人、二奶奶做个福,行了礼。
大太太笑了,“前两天就想着要来看夫人,正好赶上冬节,也就耽搁了,今天总算得了空,带了容华一起过来。”
大太太意有所指,蔡夫人也目光闪烁,看着容华笑起来,“许是母女连心,刚才大媳妇还说想回去看看亲家太太。”
大姐不是病着吗?怎么倒要回娘家?一般这种情况应该在自己家里好好休养,除非是不想呆在婆家。
容华看一眼蔡夫人,蔡夫人脸上虽然没有什么异样的神色,二奶奶刘氏倒是有些尴尬,显然义承侯府里的气氛不像表面上看起来这么和顺。秋荷投井的事是大姐一早打发人过来说与大太太的,大太太心疼女儿,处理的也急躁了些,急匆匆地就赶到义承侯府,就算说得再好听也能让人看出些什么来。
听了蔡夫人的话,大太太的脸色也是变了变,“淑华的身子怎么样了?可好些了?”
蔡夫人脸色沉重起来,叹了口气,“药是吃了不少,总算稍稍见效,谁知道……大媳妇身边的丫头秋荷前两日找不见了,今天才发现原来是掉到井里了。”
大太太故意惊讶。
蔡夫人叹口气,“秋荷这丫头刚开了脸做了通房,谁知道就出了这种事。媳妇跟前的人没了,媳妇一伤心病就严重了。”
容华敛下眼睑,秋荷是和大姐一起长大的丫头,主仆情分重,秋荷突然死了,大姐的心情可想而知,这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大小姐刚做主将秋荷开了脸做了通房,秋荷的死应该跟这件事有关。
几个人边说边往淑华院子里走,大太太思女心切走得略微快些,和蔡夫人说话也有些心不在焉。
二奶奶听着这些和气话,看向旁边的陶八小姐,亲家太太将八小姐带过来,想来是选了陶八小姐嫁过来给大哥做妾室。
八小姐秀气的脸上略施淡淡的脂粉,看着比淑华要漂亮几分不说,身上有一股淡淡的书卷气息,待人接物大方得体礼貌周全,不像大嫂性子急又有些娇蛮……
二奶奶隐隐觉得,要是这位陶八小姐嫁进来,说不定大哥就会喜欢了。
容华感觉到了身边的视线,转过头来,对上二奶奶的视线,二奶奶目光并不躲闪,抿起嘴对她暧昧一笑。
容华心里一怔,来不及多想,大太太已经撩开帘子进了屋,容华连忙也跟着走了进去。
扑面而来的是一股热气,带着浓浓的草药味,淑华歪躺在大红引枕上,期盼地往门口看过来,看到容华后面没有了人,眼睛里稍稍失望。
容华立即想起几天前淑华看着瑶华依依不舍的模样,大小姐是担心她那个体弱多病的妹妹。
蔡夫人进去说了些客套话,然后坐在一旁。
大太太顾不得别人,只盯着爱女上上下下看了一遍,然后迫不及待地坐在小杌子上,拉起淑华的手。
大太太这般热切,让对淑华表面亲切的蔡夫人有些不满,就算是心疼女儿,也不能就这样不管不顾,也不想想她们婆家人的处境,像是淑华在这边受了多少委屈似的。
大太太所有心思都在淑华身上,自然没有察觉蔡夫人的变化。
大太太仔细查看着女儿的情形,感觉到淑华的手指似乎在不由自主地颤抖,登时心中大急,碍于蔡夫人在旁边却不好直说,只用紧紧攥了淑华的手指,用眼神询问淑华,“这是怎么回事,这两天就又瘦了一圈。”
淑华的眼窝深深地陷了进去,嘴唇苍白的没有一丝血色,强忍着要涌出来的泪水,嘴角抖了两下,“还是那妇人病,自从上次,就不见干净,这两日稍稍好了一些。”最后半句话说得有气无力,显然只是安慰大太太。
大太太道:“我托人买了‘寿山堂’固本培元膏。”说着,回头看春尧,春尧忙去婆子手里找。
春尧将那药拿了来,大太太又一刻也不容地急切道:“快去热了来”,立即就要拿来给淑华吃。
淑华屋里的人也跟着一通忙活。
蔡夫人虽然在一旁帮衬,脸色却更加不好,亲家太太这样子,像是侯爷府没有拿这些东西来给媳妇吃,不过是国本培元膏,比这精贵的不知道吃进去了多少,谁知道都没有用。怪就怪媳妇执意要去挑宣桓的毛病,夫妻俩这段时间不知道生了多少气,加上秋荷那丫头一死,这病又大发起来。府里找了专门看妇人病的郎中,郎中开了药方,还让她劝慰大媳妇要少动肝火,多多静养才是上策。
一开始蔡夫人看上的是淑华的直率算计不多,她只要稍稍一用心就能让淑华乖乖听话,长媳最重要的是和她一条心,淑华这样的儿媳妇不会让她多费心思。可淑华的脾气和宣桓是如何也合不来的。宣桓喜欢的那种温婉大度,知书达礼,淑华都不具备,平日里还好了,只要和宣桓闹起来,淑华就不管不顾,又吵又闹,让宣桓伤心。蔡夫人看看淑华,也不知道侯爷到底看中了陶家哪一点,非要和陶家结这门亲事。
她还记得几年前有天晚上,侯爷从陶府回来就说起这门亲事,她本来说长子的婚事还是慎重一些为好,谁知道侯爷不知怎么了,要她马上去相看不说,还说,最好马上就将这门亲定下来。
这几年两家关系越来越密切,侯爷也颇为看重陶家……蔡夫人看一眼陶八小姐,如果再娶陶家一个女儿过来,能换来安宁,倒也行了。心里最惋惜的是在给宣桓定亲之前,没有去看陶府的二小姐,二小姐的性情是她再喜欢不过的。
大太太一勺勺喂女儿吃那药,淑华一口口地咽下,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苦的、酸的、甜的从嫁过来她都尝了个遍。尤其是赵宣桓,她第一次见到他,看到他芝兰玉树般地站在那里,她几乎不相信,这样的人就要成为她的夫婿。
她心里有多少甜蜜的期盼,可是这些却从进府之后,一点点地磨没了。她是他名正言顺娶回来的妻子,每次对上他温润的眼眸,淡淡的疏离和拒绝,她心里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外人。
一开始她还害怕,怕他将喜欢的人娶进门之后,府里就没有她立足之地,赵宣桓没有动作,她便安下心来,可是现在她期望知道赵宣桓喜欢的那个人是谁,又在哪里,也不至于像现在这般……
淑华向后看去,看到八妹妹站在一旁,刚想招手让容华过来,就听外面有人道:“大爷回来了。”
容华的眼睛重重一跳,赵宣桓回来了,四下里也没有屏风,想躲避也没有地方,要走出这个屋子又来不及了。她已经难以避免地要和赵宣桓碰面。
要不是今天事发突然,她又不知道来龙去脉……她实在应该找个借口不跟大太太一起过来,可是想要拒绝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容华思量之间,赵宣桓已经走进来。
赵宣桓穿着天蓝色的长袍,清澈的眼睛被衣服颜色一照,如湛蓝的湖水,水石掩映粼粼明净,见到大太太他行了礼,“岳母。”声音还似往常般醇和。
容华上前行了礼,低声叫,“姐夫。”
赵宣桓看了容华一眼,似是想到了什么,眼底深处不知不觉地露出丝落寞来。
赵宣桓再转身,大太太已经让开位置,让赵宣桓坐到淑华身边。赵宣桓看淑华勉强支撑的模样,他和淑华这段姻缘,不光是淑华一生毁了,他又何尝不是,人前光鲜人后又是如何,什么能补偿心底的缺憾。
这段时间淑华的努力他都看在眼里,每晚都尽量等到他回来,温和地和他说上一段话,只是再怎么样……“累了就多休息,病才能好得快。”
淑华微微一笑,点点头。他的这些话听起来似是让人有希望,她却知道,他分得清清楚楚,安慰和感激都不能代替他心里的那个位置。淑华觉得自己也累了,让赵宣桓扶着躺了下去。他的臂弯多温暖啊,这么多年了,她却没有一次能在他臂弯里睡上一觉,她的动作很慢,只是因为眷恋着。
淑华本来已经闭上眼睛,可是却又想起什么,伸出手来将赵宣桓的手拉住。一双眼睛在屋子里搜寻着,看到容华目光停下来,冲容华笑笑,“八妹妹你过来。”
容华心里一惊,屋子里所有人的目光顿时都落在了她身上。
淑华这是要做什么?不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就……容华连忙看向大太太,大太太的目光也看了过来。
第68章 前兆(下)
大太太的目光复杂,其他人都是静静地等在一旁看。
容华从刚才的惊讶逐渐变得冷静下来,如果她现在走过去,也就是认同了大姐的安排,尤其是义承侯蔡夫人和二奶奶都在一旁,众目睽睽之下,她不但丢掉了女子的矜持,而且一但走出这一步,这亲事就成了一半,以后的局面也就万难回转。
现在只能装作羞怯、不知所措。
拿定了主意,容华低下头迟迟不肯挪动步子。
淑华那边等得有些着急,又要开口,大太太已经看向春尧手里的东西道:“你大姐是跟你要让你给她带来的东西。”
大太太话说的婉转又留有余地。
容华这才磨磨蹭蹭地走到春尧旁边,慢慢地从春尧手里找东西,春尧也看出这里面的玄机,要是府里别的小姐说不定会高兴大太太的安排,可是她对八小姐还有一点了解,就算大姑爷将来前途好又会继承爵位,八小姐也应该不会愿意做一个妾室……
春尧故意没有听出来大太太的意思,只站在那里并不帮忙。
赵宣桓看到一旁垂着头为难的容华,心里也有了几分明了,皱了皱眉头,站起身,“岳母先坐着,我还有些事。”
听到赵宣桓要走,容华总算是松了口气。
淑华想要留下赵宣桓,只伸出手来,又知留不住,那手便垂下来。
赵宣桓从容华身边走过,特意看了一眼这位陶家八妹妹,陶容华脸上微微发红,眼波一荡看向别处,这个模样让他觉得似曾相识,只是心念一动,挪开目光,转身离开了。
赵宣桓出了门,淑华埋怨地看了容华一眼,容华更不敢抬头。
大太太看容华的模样,知道淑华叫的太突然,容华没有准备臊着了,虽然刚才是个好机会,如果容华过来,淑华也好顺理成章地让姑爷加深对容华的印象,可毕竟容华是个未出阁的小姐,看到姐夫在一旁,如何能不多想?也怪她之前有些犹豫,没有跟容华透过口风。
蔡夫人旁边的二奶奶心里冷笑起来,不过是纳个妾室,婆婆已经答应了,大嫂用得着这么着急地去跟大哥说?
大太太又安抚淑华要好好休息,这才跟着蔡夫人到主屋去说话。
众人边说话边进了屋,刚到了内室,就看到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精巧的物品,大太太正诧异,蔡夫人笑着道:“是贵妃千秋要到了,”又看了看屋子里的下人,等那些无关的丫鬟、婆子都退下,蔡夫人压低声音接着道:“原说想要圣上恩准省亲。”
大太太又惊又喜,“那可是好事啊,古往今来也没有这样的恩赐。”
蔡夫人叹了口气,“圣上本来已经准了,可是这又出了乱党的事,这事只能暂时作罢。”
大太太也惋惜起来,“真是太可惜了。”
蔡夫人和大太太到一旁坐了,丫鬟们上了茶,蔡夫人喝口茶又道:“虽然省亲的事作罢,却准了母亲进宫探视,还能小住几日。我是想要送件礼物庆贺贵妃千秋,只是选来选去也没有选到合乎心意的,宫里规矩又多,好些东西是不能拿进去的,贵重的东西贵妃那里又是不缺。”说到这里顿了顿,笑着看向大太太,“不如,亲家太太来帮我选一选。”
大太太受到这般抬举,脸上有光自然高兴,却是推辞,“我哪里能有这种眼力,我瞧着,夫人选出来的已经是件件都好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