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难从命-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凭白在衣服外面又套了个马甲,只是觉得有些热了,用手摸着那金丝甲,不一会儿那甲胄就被手心捂热了,说是冬暖夏凉,是不是有些言过其实。

容华抬起头看到薛明睿专注的目光……薛明睿兴冲冲地跑回来就是为了这件金丝甲,这件金丝甲恐是价格不菲,用缀满宝石的盒子装了,乍看过去还以为是一块大大的金子,谁知道竟然是一件衣服。

容华微微点了点头,“刚才还觉得冷,穿上金丝甲倒是觉得暖和了。”

薛明睿紧绷着的脸像春风吹过一潭池水,就这样慢慢地化开了,那缕微风就留在嘴角,漾着暖意,那双深不可测的眼睛,也似晨曦初露地一闪,犹如清澈透亮的琥珀,容华只觉得心脏猛然一跳,脸颊也灼热起来。

说出去也不会有人相信的,让人畏惧的武穆侯买了这样一件金丝甲,现在又坐在旁边仔细地问她这件金丝甲有没有用。

“若是有用,我让人再想办法买一件。”

容华忙道:“有一件也就够了,最近时冷时热的症状也好多了。御医说再过阵子说不定就会好了,”说着看着薛明睿微微笑了,“若是说它能刀枪不入,就再买一件,万一侯爷再领兵也好防身。”

薛明睿身姿挺拔,宝蓝色的长袍穿在身上,微微一笑,“哪有什么真正刀枪不入的,就算皇上赐下来的宝甲也不过如此。”

不相信有刀枪不入的宝甲,却相信软软的金丝甲穿在她身上能让她舒服些。容华心里一热,不知怎么的还真的觉得这件金丝甲有了用,身上的不适少了许多。

……

任静初从二太太房里出来跟着钱氏进了厢房。

薛明霭正吩咐丫鬟取水来喝,见到钱氏和任静初不由地一怔。

钱氏笑道:“我出去你们好说话。”

任静初刚要挽留钱氏,钱氏已经转身出了门。

丫鬟们端了茶上来便一个个地退了下去。薛明霭支起身子坐在炕上半天,目光闪烁地看了几眼任静初,这才道:“都是……我喝醉……了酒,昏了头这才……让你受委屈了。”

任静初心里一酸顿时掉了眼泪。

第321章 自以为是

任静初在屋子里哭,薛明霭在旁边安慰,青穹几个见了将隔扇关上都退在一旁。自从任四小姐嫁进薛府,几个陪房丫头就提心吊胆的,生怕四小姐闯出大祸来,将来她们几个回去了也不好交代,现在一颗心终于落下。

现在只等着薛三爷病好了,热热闹闹地洞房后,一切也就安稳下来。

任静初在薛二太太院子里吃过了晚饭才离开。

钱氏和任静初送回屋子,又坐下来吃了茶,见任静初的脸色好了许多,钱氏这才开口,“三弟如今好多了,我想着是不是也该让他搬回来住。”

任静初听得这话,脸“忽”地红了。

钱氏却笑着道:“之前因怕他的病闹了你,故不敢送回来的,现在眼见他病好了许多,你自己在院子里恐也冷清,大喜的日子不好一直这样的,不如将屋子拾掇出来,让三弟回来养着,老夫人那边我去回了,一来你们新婚也该这样,二来,算是救了三弟一命,三弟将来回过味,定然感激你。”

任静初不明所以。

钱氏耐心解释,“要不是娘的病凶险,三弟也被痰迷了心窍,那日说出话来,哪有不挨打的道理,只怕今晚老爷回来就要打了,三弟的病还未完全好,挨了这样一顿打恐怕没了半条命,别说三日五日,就算是三月五月也养不好了。你将三弟接回来,老爷碍着你的面子便不会过来审他了,缓几日老爷气消了,说不定三弟这顿打就算了,三弟还不感激你?”

听得这话任静初心里一喜。

旁边的青穹也抬起头来感激地看了钱氏一眼,难得大奶奶这样开解奶奶,奶奶的脾性本就不好,向来是吃软不吃硬,若说让奶奶学着知书达理恐是不容易,只说伸伸手便能被人感激,奶奶何乐不为?

任静初红着脸,“嫂子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薛明霭早些回新房,将来传去外面的闲话也少一些,老夫人刻意不出面管这件事,却也在旁边冷眼看着,看二太太病倒了,二房的事该怎么处理。钱氏收回思绪忙着帮任静初布置起来。

钱氏站起身和任静初一起进了内室,看着满堂的喜庆,“还是搬进新房好,说不定喜气一冲,病会好的更快些,”说着看了看,“依我看,屋子里布置的妥当,什么都不必换了。”

任静初听了渐渐得意起来。这房里的哪样东西不是她从娘家带来的,之前虽然砸了许多,现在换上的更是难得的珍品,不知比薛家摆的好上多少,薛家人不进来瞧也就罢了,只要进来一看自然就知晓,他薛明霭娶的可不是普通人家的小姐,这京畿里的小姐哪个能及上她。

见钱氏将屋子里的摆件儿也仔仔细细看了,样样都说好,任静初不禁又得意几分。两个人将屋子里的事都安排了一番,正坐着喝茶,只听外面有丫鬟小声说话。

钱氏看向旁边的珑岫。

珑岫不一会儿从外面回来道:“没什么,是两个丫头说闲话。说侯爷给少夫人买了一件金丝甲。”

钱氏奇道:“什么金丝甲?”

珑岫道:“也不知道呢,只说冬暖夏凉的。府里都传遍了,只说稀奇。”

钱氏笑道:“定是外面来的玩意儿,以前在老夫人屋里也见过几件,都是稀奇的。容华有了身孕侯爷小心着,有什么好东西都想买进府里来。”

任静初想着薛明睿拎盒子进屋时的模样,只觉得心被针刺了一下,嘴角一歪冷笑出声,“该不就是用金线织了的锦缎吧?不过是用金线多了些,也算不上什么珍贵,取的名字倒是好听,什么金丝甲,我倒还有件凤凰衫呢,用的不过是金线和孔雀线,名字好听罢了,什么冬暖夏凉都是骗人的,平日里我祖母听了都是一笑了之,珍奇的物件儿见得多了,无非就是那几种。那些金织的锦缎谁还没有一两件,就是没见过的才当宝……”

任静初说着话,旁边的青穹暗暗着急,不时地向任静初用眼色。在府里她们就已经知晓,大奶奶钱氏的娘家如今已经败落了不说,就算是从前风光的时候,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三奶奶就算是奚落的少夫人,可难免也连累了大奶奶。

任静初看到青穹脸色异样,这才想起钱氏的身世,顿时住了嘴。好在钱氏不是心思多的人,只笑着道:“侯爷哪里懂得买东西,如今被三弟妹一说,八成是被人骗了。”

任静初这才道:“自然是被人骗了。”

钱氏笑而不语,坐了一会儿便起身,“我去老夫人那边回一声,就安排人将三弟接回来。”

钱氏走了,任静初和青穹进了碧纱橱里,青穹抚着胸口道:“三奶奶真是要吓死奴婢了,刚才那些话大奶奶若是听进心里去那可怎么得了,大奶奶若是和旁人说了,三奶奶又该怎么办?毕竟是侯爷的事,三奶奶还是少说的好。”

任静初皱起眉头,“我也是实话实说。什么破铜烂铁都当做奇珍异宝,亏他还是勋贵之家的子弟,竟然连这个也不识,说出去不怕被人笑掉大牙。”

青穹道:“那也是侯爷,咱们府里有几个侯爷?”

任静初顿时烦躁起来,“你拿这些话来堵我,要逼死我不成?我知道他是侯爷,就他精贵,府里没有人敢提他,我就说了,难不成还要将我抓起来打一顿?莫说这府里没人有这个权利,就算是有,他们哪个敢了。”

青穹见任静初动了气只好住了嘴。

任静初道:“不过是一个爵位,有什么好怕的,将来有我在,早晚强过去也就是了。”

青穹在旁边应了,“奶奶说的是。”

任静初又想起来,“刚才你说到大奶奶。可让人打听过?大奶奶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形?”说着兴致勃勃起来。

青穹道:“大奶奶娘家委实不大好,嫁进来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嫁妆,这几年攒起来的银子都要贴补过去。大约是这样,在府里一直不得势的,要不是少夫人怀了身孕,二太太又病倒了,大奶奶也不会暂时管了家,”说着小心翼翼地看了任静初一眼,“府里下人都说,等少夫人生了孩子,这个家还是要少夫人管的,所以奶奶心里也要有个思量,少夫人那边是得罪不得的。”

任静初顿时冷了脸,“有什么不能得罪的,老夫人又没说这个家一定要容华管。”

青穹心里暗暗着急不知道该怎么说。她们在家里是想,少夫人进门不久,娘家如今没有了依靠,在府里不见得会怎么样,可是进府之后眼见不是这个模样,奶奶却仍不自觉,“话不是这样说,奶奶才进府,管家自然落不到奶奶头上,奶奶面子上总要让少夫人过得去。”

任静初皱起眉毛,想了半晌终于有了主意,“我虽然不能管家,管家的事也落不到陶容华头上,总还有大嫂呢,只要我们帮衬着大嫂,将来大嫂管家还是我管家,那不是都一样?反正我不缺钱财。”

青穹道:“话虽如此,想要大奶奶一直帮着我们也不容易。”

任静初笑道:“那有什么不容易,大奶奶娘家不得力,府里没有谁伸手帮她,这时候我便和她好,她喜欢还来不及呢!到时候我出钱她出力,对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青穹道:“奶奶说的对。”

任静初点头笑了,“我还当武穆侯有什么三头六臂的,原来不过如此,买个东西不过是被人骗罢了,”说着吩咐青穹,“将我们家给姑爷添的袍、带都拿出来,再选几块布料好好给三爷做两件衣服。”

青穹应了一声。

任静初对着桌子上的镜子慢慢露出笑容来。陶容华算什么东西,嫁过来无非依靠薛家度日,她就要让薛家的人都看看,她嫁过来之后便让薛明霭和往日不同了,她就是要让别人羡慕、后悔。

任静初又道:“容华和哪边走的近些?”

青穹低声道:“和四房不错。虽说四老爷是庶出,可老夫人也没将四房分出去,少夫人嫁过来不久,四老爷出了事,后来少夫人帮衬了四房。四老爷、四太太就和少夫人走得近了。”

任静初对薛四老爷出的事略有耳闻。

青穹笑着道:“奶奶有空也去四房那边走走,怎么说四老爷还是我们家的下人救上来的。”

任静初道:“四老爷落水的事还没查出来?”

青穹摇摇头,“没有。少夫人帮着查呢,一时也没个结果。”

任静初冷笑道:“不动用钱财如何能查出来。这事若是让我查,只怕早就水落石出了。”

青穹笑道:“这些事交给奶奶做,一定能做的好,到时候府里人也会对奶奶另眼相看。”

任静初道:“慢慢来,我定让他们知晓我的本事。”

第322章 祸害(上)

任静初在屋子里等了一会儿,仍旧不见下人送薛明霭过来,便让青穹找丫鬟去问问,一会儿丫鬟回来禀告,“三爷路上被侯爷叫走了。”

看那丫鬟毕恭毕敬地说起薛明睿,任静初顿时咬起了嘴唇。

待那丫鬟下去,青穹放下内室的帘子,上前低声道:“要不然我悄悄去打听打听,看是什么事?”

“能有什么事?”任静初拿起盒子里的步摇摆弄了两下,步摇越晃动出声音她心里越焦烦,青穹见状忙上前将步摇收了。

任静初道:“什么时候说话不好,偏要这一时。天已经晚了,又往哪里去?”

青穹道:“说不定是朝廷上的事。”

任静初冷笑道:“朝廷上能有什么事?”说着想起什么眼睛一亮看向青穹,“该不会是三爷纳妾的事?”容华摆出一副冷硬的态度,仿佛之前一点都不知晓似的。

青穹微微思量,向自己嫂子屋里要丫鬟做妾室,这一点就算是侯爷叫过去训斥那也不为过吧!

任静初“豁”地一下站起身,“难不成这所有的过错全都要压在我们头上?”

青穹目光一缩,那又能怎么办,毕竟是三爷犯了错。

正思量着,只听外面丫鬟道:“任妈妈来了。”

二太太身边最得力的妈妈,屋子里的丫鬟哪里敢怠慢,一个个都恭谨地上前行礼,任静初从内室里出来,任妈妈笑着上前福了个身,“我还怕三奶奶已经歇着了。”

长辈身边的妈妈和她这样的客气,任静初微微一笑,正想着,青穹已经吩咐人端了茶上来。

任妈妈打量着任静初的脸色,目光不亮不见精明,表情随意,不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礼数也并不大周全,不像大奶奶,温婉地和善,更不像少夫人,事事让人挑不出半点错来,看似恭顺却让人不容小觑。

任妈妈收起目光笑道:“我就不吃茶了,”说着向内室里张望,“三爷还没过来?”

任静初顿时皱起眉头,似是有千般委屈,“说是半路上被侯爷叫走了。”

任妈妈一怔,“怎么会被侯爷叫走了?”

任静初道:“我也是刚知晓。”

任妈妈脸上除了有些诧异,并看不出有什么异样,微微思量了片刻,任妈妈才道:“侯爷公务忙,很少找三爷说话呢,这一年到头也就是在老夫人屋里吃吃饭,更少说话了,说不定是关切三爷的‘病’,这才问问。”八成是因为三爷和少夫人要丫鬟的事,侯爷之前虽然对内府的事不上心,可自从少夫人嫁进来,侯爷也渐渐变了,在府里的时间多了,也就注意起这些来。如今侯爷将三爷叫去,也不一定就是坏事,要等到三爷回来才能知晓了。

任妈妈说着又笑起来,“三奶奶不用担心,一会儿说不定就回来了。”

任静初心里冷笑,侯爷关切薛明霭的病为什么不来屋里看?还非要将人叫过去?明摆着就是府里人人都碍着侯爷的脸面,不肯说破罢了。

任静初跟着任妈妈去二太太房里,容华这边和锦秀说起秋闱。

每年的秋闱考都定在八月初,之前因安亲王谋反的案子便将今年秋闱的热闹压了下去。她也是诸事缠身,等到想起来问陶正川时,三婶已经让人带消息过来,陶正川没有考上,孟春之也落了榜。

“三叔虽然落了榜,好在今年还有恩科,你记得让人去问问三婶那边怎么样,三婶的身子应该能看出来了。”

锦秀不懂得这里面的事,少夫人有喜之后她才听屋子里来伺候的嬷嬷说了些,身子过了五个月就会显了。锦秀抿嘴笑,“等到少夫人再过几个月,也会和三太太一样了。”

锦秀满脸笑意,容华知道锦秀是故意打趣她,于是也笑道:“说起来你年纪也不小了,心里怎么想的不妨和我说说,过几年……”

锦秀一下子红了脸,“少夫人现在就嫌弃奴婢了不成?”

容华笑道:“我不是嫌弃了你,我是怕你将来要怨我。”

春尧正好端茶进屋,锦秀看一眼春尧,“奴婢不急,索性前面还有芮青和春尧,要轮到奴婢还远着呢。”

听到锦秀提她,春尧不明所以地怔在那里,锦秀偏也没有了别的话,只是上前将春尧捧着的茶摆在桌子上,又从春尧手里接过空盘子下去了。

春尧看看锦秀又去看容华,“这是怎么了?”

容华微微一笑,“锦秀说了,要我先多想想你和芮青,然后才是她呢。”

春尧听得这话稍稍思量便明白这里面的意思,当下也红了脸,一跺脚,“少夫人和她打趣儿,做什么烧到奴婢身上。”

容华笑了。

容华和春尧又说了会儿顽笑话,春尧这才低声道:“侯爷吩咐奴婢的奴婢都办好了。”

容华点点头。

薛明睿要和薛明霭说话,这才回去原来的院子,容华道:“你就照侯爷说的办,让婆子看好了人,好让侯爷和三爷说话。”说着又嘱咐,“你们也尽可能离的远些。”

也就是说不让她们去打听侯爷和三爷都说些什么。春尧点点头应了。

……

薛二太太躺在床上看任静初捧了茶来,满意地点点头。任妈妈将茶接过来拿给二太太喝了一口。

二太太嘴唇苍白,眼窝铁青,经过简单地梳洗,勉强打起精神来。众人不敢将任静初闹着要回娘家的事说给二太太听,二太太对任静初便没有责难的意思,只是嘱咐道:“明霭……年纪轻……终究没……经过事……等我好了……我必然说他……这几日你……少不得要多照看着。”

任静初想到薛明霭的错处,眼睛又湿润了。

二太太接着道:“这事……不好说出去……特别是你娘家那边……明日也少说。”

原来是嘱咐她不要和娘家人提起薛明霭的事。大嫂过来的时候,她早已经原原本本说了清楚,这种事她不说,娘家如何知道她受了苦楚?难道要任着薛家随便怎么说不成?

任静初脸色古怪起来,二太太微皱眉头刚要看清楚,任妈妈已经挡在任静初前面笑道:“自然是不会说的。三爷只是年轻才会犯错,没有多大的关系,谁不是这样过来的,将来老成老成也就好了。”

无论再怎么气,终究是自己生下的冤孽,这件事若是传出去,日后明霭在外面也抬不起头来。她怒其不争,心里还要替明霭盘算,明日就是媳妇回门之期,这事不能在任家闹开了,她这才会让任妈妈将任静初叫来。

任静初眼睛转了转,“我是不会再说什么……只是……府里的人必定很快就会知晓……连侯爷都叫了三爷过去训斥,还不是要让人看了笑话。”

任妈妈在旁边听了不由地着急,没过来前她已经嘱咐过三奶奶,就是怕三奶奶将这件事在二太太面前提起,谁知道三奶奶不但说了,甚至还添油加醋……二太太听了怎么能受得住?

二太太果然睁大了眼睛,一瞬不瞬地看着任静初,“你说什么?明霭……被……明睿叫去……训斥?什么……时候的事?”

任静初道:“就是刚才的事。还不是要将所有事一股脑推在三爷身上,侯爷这样训斥一番,哪里还有陶……二嫂的错处……”

听得这话,二太太心里一绞,又急喘了两口气,伸出手死死地抓向幔帐,想要借力从床上坐起来。

任妈妈忙上前搀扶,“二太太,二太太,您的病还没好,身子要紧啊,侯爷叫了三爷去也不一定就是训斥,这些事还是要等到三爷回来问了才好。”

二太太将手攥在任妈妈胳膊上,“还……问……什么……就是……要……明霭认错,这是……要趁着我病了……让明霭将事认下来……我们是要认,可是她陶容华就没有错处?”

任静初道:“我也是这样想,就算有错也是二嫂错在前面,屋子里丫鬟做了什么,哪有主子不知晓的道理。”

任妈妈转过头几乎一眼盯在任静初脸上,任静初却并未发觉。三奶奶这样只言片语的说,二太太怎么能不动气?任妈妈刚要再劝慰二太太。

二太太已经伸出手来,“去……去……看看……怎么样了?明霭……回没回来?”

任妈妈拗不过,只能吩咐丫鬟去看。

丫鬟去打听消息,二太太怎么也不肯再躺下来休息。一会儿钱氏又来劝慰,二太太仍旧不肯听进去,只等到丫鬟来禀告,“侯爷和三爷说完话,去老夫人房里了。”

二太太眼前一黑,差点又昏死过去。薛明睿这是要让明霭将事都认下来,这样好让容华脱了身。想到这里,二太太挣扎着要起身,“扶我……去老夫人屋里……”

众人顿时怔愣在那里,不知道如何是好。

二太太又咬着牙说了一遍,“扶我……去老夫人屋里。”

第323章 祸害(中)

任妈妈吩咐杜鹃拿了紫色净面妆花褙子和淡青色的马面裙,又让梳头的媳妇进来给二太太简单梳个发髻。

仍旧是往日的装扮,只是二太太的脸色不像从前那般丰润照人,两场病下来,脸上不时青白就是蜡黄,看起来十分憔悴。

任妈妈在一旁忙着,心里暗暗着急,二太太身体这般不该随意走动,更何况突然去了老夫人院子里,明摆着是追着侯爷过去的,那就是和长房撕破了脸。

钱氏也看出火候来,吓得脸色苍白,只道:“娘再等等,一会儿三弟回来了问问再说不时更好?突然过去恐怕不妥当……”

二太太平日里便不得意钱氏,如今看钱氏吓得脸色难看,更是恨铁不成钢。这么简单就让长房压下去,她们二房日后在府里怎么能抬起头来?

她是恨不得老爷能将明霭打一顿,让明霭收收性子,可不代表谁都能帮她教训儿子。

钱氏被二太太阴狠地一看,顿时吓得不能再言语。

任妈妈瞧着二太太已经定了心,只能暗暗盼着侯爷在老夫人屋里能早些说完话离开,这样二太太不会和侯爷正面冲突。于是悄悄吩咐丫鬟、婆子手脚不要太麻利。可二太太催促的急,众人也不敢太耽搁时间,等到下人抬来了肩舆,来回话的婆子道:“侯爷和三爷都没离开呢。”

任妈妈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

众人撑着伞,抬着二太太一路向老夫人院子里去。

老夫人刚和薛明睿、薛明霭说完话,雪玉端了汤进屋,老夫人脸上略微有了笑容,吩咐雪玉,“多盛两碗给侯爷和三爷吧!”

雪玉应了一声转身又去小厨房里端汤,汤刚放进托盘只听外面的安冬跑着进屋低声道:“二太太来了。”

听到二太太来了,老夫人微微一怔,薛明睿仍旧正襟而坐,薛明霭脸色难看尴尬中带着惧意,抬起头目光闪烁地看了一眼老夫人,老夫人已经换了慈祥的笑容,“怎么这会儿来了,快将二太太接进来。”

李妈妈听了这话才回过神来,忙带着丫鬟出去迎二太太。

二太太让人搀扶着进了屋,一眼就看向屋子里的薛明霭,薛明霭的视线也对过来,两个人的目光撞在一起。

薛明霭的脸上只是诧异和羞愧,并不见有其他的情绪。

二太太又看向薛明睿,薛明睿面目舒展着和往日也没什么两样。

屋子里的气氛也没有她想的那样低沉,尤其是雪玉进屋向她行了礼,又将托盘里的汤给薛明睿、薛明霭摆上。二太太正思量着,老夫人笑着道:“身子刚好一点怎么不在屋里歇着?我不是让她们去说了,等明日我好些了去看你。”

二太太勉强露出笑容,“哪里能让老夫人来瞧我呢,我听老夫人身子也不好,心里惦念着,若是不来瞧瞧,恐是晚上也睡不好了。”说着又去看薛明霭。

薛明霭顿时低下头来。

老夫人笑道:“好了,好了,见你们都好些了,我这心里也踏实了。”说着去看二太太身边的任静初。

任静初上前给老夫人行了礼,又向薛明睿福了身。

老夫人道:“好孩子,起来吧!你也不容易要照顾你娘又要照顾明霭。”

她哪里做过这些事。任静初脸上一红,目光不自主地去看二太太。

二太太坐在软座上,正不知道在思量什么。

老夫人似是没察觉异样,微笑着吩咐雪玉,“去给二太太也端碗汤来。”

雪玉是个伶俐的,早就让人端了碗汤备着,如今老夫人一发话,自然从丫鬟手里取来放到二太太身边的矮桌上。

老夫人道:“都尝尝吧!厨房用野鹌鹑、灵芝片、地蚕炖的宁神汤。”

薛明睿拿起汤来喝,薛明霭动也不敢动一下,似是受尽了委屈缩在椅子里听老夫人和二太太说话,看看自己的儿子再看看薛明睿,二太太不知从哪里冒出一团火来。

屋子里的下人都被遣了下去。

薛明霭看到母亲的脸色渐渐阴沉,心里一颤从椅子上站起身当着老夫人的面就跪下来。

二太太整个人被狠狠地扎了一下,薛明霭做出这种事,就算跪上几日都是应该的,只是当着薛明睿跪下来,却让她难以忍受。她辛苦了半辈子不就是想要明柏和明霭不必看长房脸色,为的就是他们在族里能被所有族人高看一眼,为的就是不至于人人目光都在长房身上,她也想让明柏、明霭处处被人关注,处处被人特别照应,同是薛家子孙,薛明睿有的,明柏、明霭也要有。

二太太扶着椅子站起身,看着薛明霭,厉声道:“你起来。”

薛明霭一时不明所以,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看母亲。

二太太嘴角一抖,“我让你起来,”说着顿了顿,“事情都没弄清楚,你跪在地上做什么?”

薛明霭一怔。

旁边的薛明睿抬起头来看向二太太。

老夫人微微皱起眉头,立即又松开,和颜悦色地道:“明霭起来吧,有什么话随着你母亲回去之后再说,母子两个哪有什么说不开的。”说着看向任静初,“快将三爷扶起来。”

任静初侧头看看二太太,半晌才蹑手蹑脚地去扶薛明霭,手刚碰到薛明霭的手臂,二太太也跪了下来,“老夫人,媳妇不是要包庇明霭,只是这么大的事明霭怎么敢就扛下来。”

老夫人皱起眉头,“有什么话不好说,都要跪在地上?”

二太太道:“媳妇本想过阵子弄清楚了才向老夫人说,只是……”

薛明睿不准备听二太太接着说下去,站起身来道:“我还有公事没处理完,就先回去了。”

老夫人才点了头,二太太便道:“明睿在这里正好,容华有了身孕我也不好让人去知会,明睿听听也能拿个主意。”

“红英总是容华屋里的丫鬟,这样一说就不止是内宅的事了。”二太太说着哭起来,“明霭做出这种事,就算将他打死了也是应当,只是要将那个红英叫来问清楚,怎么能不声不响地就做下这种事。”

不声不响地做下这种事,其实是要质问容华怎么会对自己屋里丫鬟做下的事一无所知。

二太太道:“平日里也就算了,偏在明睿成亲的日子出了事……可怜了明霭和静初这两个孩子……好在静初是个知书达理的,否则换了旁人说不定这门亲事就做不得了,闹到外面去,只怕要被人笑话,不说别的,亲家知晓了,我就抬不起头来。”

这话说的顺理成章,既说了容华不能约束房里的丫鬟,又提到任静初的大方得体。老夫人诧异地看了眼任静初,只见任静初心虚地缩缩肩膀……二媳妇将话说的这样理直气壮,难道二媳妇不知道任静初在府里大吵大闹要回娘家的事?老夫人皱起眉头。

二太太哭得哀恸,似是旁人怎么也劝说不得,只是一心想要将事说在容华身上,“我对明霭管的还算严,房里的丫鬟哪个不用的妥当,只是没想到日防夜防竟没有防住。”

老夫人就要开口,胸口不由地一疼,只得捂住胸口歪在那里。

二太太也顾不得仔细去瞧老夫人,还是自顾自地道:“老夫人是知道我的,为这个家我是费尽了心思,只望着他们有个好前程,如今不光是他们的前程没了,还连累了府里,我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若是我们母子俩的性命能保全府里的名声,我便和他一起去了也好干净……”

二太太正哭得喘息不得,忽然听得旁边有人道:“二婶快起来,这样怎么使得,三弟也不是犯了大错,不过是年轻贪玩儿罢了,哪有许多事。都是府里的丫头,平日里聚在一起谁能分清是哪个屋的,三弟当成是府里的家仆也是难免,只是我屋里的红英一心要回去陶家,”容华说着看向任静初,“当着三弟妹的面,红英已经剪了头发我也阻拦不得,不日陶家家庵的庵主就要来接人了……”二太太说的话句句都落在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