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才律师-第3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体会到那种威风。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古代亚圣见某位君王的时候,就曾经一句话贬斥为“望之不似人君”,充分说明了第一印象的重要性,而李海虽然年轻又是**丝出身,可是这身气质真的很唬人。
两位老大相安无事,下面的人就放松很多了,才能专心投入到工作当中。所谓家和万事兴,公司国家也是如此,要是上面对立的太厉害,下面的人做事之前先要站队,那事情就做得非常痛苦,还很容易走样,种种看似极其荒谬的现象,也会由此而生。
要说基金会的事务,还是非常多的,首要大事就是为了迎接新一轮涉外商务谈判,要做的准备工作非常多,而且这中间还要夹杂上基金会总部机构的完善工作,事情多得让李海都要忙得不行。不过在做事的同时整合团队,这效率也是非常高的,基金会总部的架构,就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偏偏还能各司其职,哪怕是刚进来的实习生,都会整天小跑着做事,整个基金会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除此之外,李海主要关心的还是法务部的事情,这里毕竟是他的发家之地,现在又是朱莎和朱贵樱两位美女律师,也是他的秘密情人在这里掌舵,于公于私,李海都得时刻用一只眼睛盯着。
前两天的立威之夜,李海下手可是相当狠的,那些外来抢地盘的主,有的是被烧了房子和仓库,有的是动过手的人被打断了手脚,甚至有个最狠的,直接被杨四派人抓起来种了荷花,丢进钱江去了。这一手是相当狠辣的,想破案都无从破起,只要具体动手的人不出岔子,那就是万无一失了,大不了就是跑路嘛,怕什么?有李海的背后支持,这一次跑路干脆直接跑出国去了,唐威这边就算想动手抓人都找不到目标。
法务部忙活了一阵,也就把一些善后给了结得差不多了,甚至都没用到朱莎出马,全都是朱贵樱一手摆平的——从个人的心性和原则上来说,这种活也是朱贵樱更合适,朱莎毕竟有个法院院长的父亲,能允许她在之江基金会法务部任职就算老爷子开通了,要是再听说朱莎摇身一变成了为黑道助纣为虐的律师,老爷子不得气出个好歹来?
或许也是这种狠辣震慑住了对手,一周的时间,对方都没有什么动静。李海也没客气什么,径直找了老爹的人手帮忙,这帮安全局的人员,都是此道老手,监听监视熟练无比,万海平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活动,接触了什么人,甚至电话和上网记录,都被他们查了一个底儿朝天,方超的行踪,自然也就无所遁形了。
老李也是被儿子将了一军,本来这么干很有些公器私用的嫌疑,可是李海也说了,基金会摆明了是安全部门和赵家两分天下的地盘,剩下的都是本地小股东,这是不能动的格局。万海平是文家的外围,他插手进来算怎么回事?如果他是和赵家串通好的话,那就更加不能手软了,倘若安全部门的地盘被人掀翻了,那别说什么披着这层皮发展地下势力了,光是杨老的脸都要被丢尽了吧!
所谓公,所谓私,在某些层面是泾渭分明的,到了某些层面就模糊不清了,甚至有些人干脆以国为家,那也是有的。涉及到小团体利益,就不能用简单的二分法来判断了,老李也只能是随波逐流,动用安全局的力量来为李海保驾护航。而万海平那边,似乎也是对李海相当忌惮,不但自己足不出户,方超更是藏得死紧,就连安全局的监听行动,也只是听到了他的名字,没有拍到他在之江活动的照片。
也是因为这样,李海才没有直接杀上门去找茬,不过他也没主动给万海平打电话什么的,以他的处境,完全可以稳坐钓鱼台,等着对方上钩,何必着急?在暗中他也提高了警惕,万海平一直是个深藏不露的人物,生意做得非常大不说,在之江本地却非常低调,这种人如今跳了出来,必然有他的仗恃。
除此之外,李海还有诸多的事务要处理,比方说重新为大西洋号的航程造势,给上次的那些乘客发放赔偿,还有和之江上下的那些实权官员和知名人士拉关系——其实是拉信徒,等等等等。至于他自己的金店生意,倒是不用多操心,哪怕他今年忙得压根没时间再去参加云南或者缅甸的公盘了,去年的存货也够他卖几年的,反正翡翠这种东西,价钱虽高,极品的却未必就好卖,真正好卖的还是那些中档货,利润还高。
再有一桩大事,就是他的研究所了。从原先的大兴制药剥离出来以后,这间研究所已经成为李海手中最具成长潜力的资产,讽刺的是,他除了使劲往这家研究所的怀里划拉各种先进技术和专利授权之外,都没怎么管过其内部事务!不过他也不操心,因为凯瑟琳医生,如今正是这家研究所的执行副总裁,以她的专业背景,还有她在塔佳组织内部所受过的各种培训,执掌这家研究所是绰绰有余,单凭她的心理学功底,就足够压得那些研究人员服服帖帖的了,除此之外,她还聘请了一些国外的专家,来充实这家研究所的实力。
李海现在好容易腾出手来,少不得要好好了解一下研究所的具体情况,除了伊丽莎白的商务代表团之外,十字剑联盟那边,也会在近期派人来和研究所进行进一步的合作,这家研究所原本已经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了,这眼看着就要成为流金子的大河,对于嗜钱如命的李海来说,何等重要,不容假手于人。
花了几天的功夫,把研究所的事情好好梳理了一下,李海也在所里面刷了刷存在感,除了对于现在的这位总工程师不太满意之外,李海对于凯瑟琳管理研究所的水平还是给予了足够的赞赏。至于总工这个问题,也不能怪凯瑟琳,她毕竟是外来户,在没有李海直接插手的情况下,总不好越俎代庖,直接开掉一个和她同级的总工程师吧?这么重要的人,就算要开掉,也必须安抚好了善后,否则人家一怒之下,带着几项研究成果跑出去另外找人合作,咱们国家可是闻名遐迩的山寨之王,这事情可就闹大了!
这一天下午,李海便躲在研究所他的办公室里,和凯瑟琳商量要如何处理这个总工的问题。其实这位总工,就是李海一开始来到大兴制药时,和当时的副总串通出售公司专利的那一位,只不过当时被李海收拾了一顿之后,这位总工对于李海已经是俯首帖耳,再加上他的专业水准还是不错的,李海也就懒得换人了。
不过如今,这个人看来是不换不行了,倒不是李海对他不放心,而是这个人的专业水准,肯定跟不上接下来研究所的发展脚步。要知道从去年到现在,研究所引进的先进生物制药技术,堪称是全世界顶尖水准,衍生出来的新药足有几十种之多,现在正在国家药监部门排队等着上市呢,更多的,则是因为这位总工的专业水准不够,而导致那些技术一时半会没法消化。
现在都已经这样了,随后十字剑联盟和塔佳组织,还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和技术进来,让这家研究所更加扩张壮大,眼看着总工程师已经成为发展瓶颈了,身为老板的李海怎么能不着急?
不过着急归着急,想要找到合适的人才真的很不容易,本身能胜任这种世界顶尖生物研究所高层职务的人才,放眼全世界也是相当稀缺的那种,不管是什么机构,都会死死攥在手里,哪里轮得到李海这么一家初出茅庐的小研究所来抢人?即便是十字剑联盟和塔佳组织那边,塞琳娜和伊丽莎白会给李海技术和资金,但是在这种人才资源上,也会抠得很紧,这也是她们制约李海的一种筹码。
正发愁呢,李海接了一个电话,神色顿时变得古怪起来,朝着凯瑟琳道:“是市长的电话,她说有几位国内的顶尖生物工程专家,想要到我们研究所来参观。”第一千一百十章完
〖
一千一百十一章 来者不善
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吴燕玲的立场,李海是不用去想的,肯定不会是自己这边的铁杆。特么对于我只有一句话,更新速度领先其他站n倍,广告少她紧跟的是赵老二,作为一名官员,这才是她的立身之本所在,就算上次,她帮着李海压住了她的老公徐鸣,让徐鸣乖乖交出一部分华美公司的股份给李海,那也是因为她当时认为,赵老二不可能为了她自己家里的财产经营问题,而和李海交恶——那会儿赵家和李海看上去还挺和谐的呢!
时过境迁,现在对于之江的局面,赵老二一直保持着沉默,反而是他的秘书在那里上蹿下跳的,搅得浑水一潭,在这种情况下吴燕玲要是能保持住平静,不主动出手来对付李海,已经称得上稳重二字了,要指望她直接跳出来力挺李海,置赵老二的态度于不顾,那是根本不用想——一省头号大员的分量,就有这么重,不说话已经可以令江湖风雨摇动。
那么这个电话的来意,就值得商榷了。李海和凯瑟琳商量了一下,干脆设了一个饭局,邀请吴燕玲把那几位专家都请来,大家见个面聊聊。反正对于李海来说,绝大部分的事情,他都可以通过钱眼看出个大概了,这世上人做事,除了身不由己之外,无非是为了好恶,或者是为了金钱,其中为了钱的还是多数。见个面,有多少迷雾都能看穿了。
吴燕玲倒是很爽快地同意赴约了,貌似那几位专家已经到了之江的样子。她还吩咐秘书,将那几位专家的简单履历传给李海这边,好让李海做好准备。李海把这些履历给自己研究所的总工看了,那位整天牛哄哄的总工程师,一脸顶礼膜拜的模样:“李总啊,这些可都是真正的大牛,国内生物工程和药理学领域的学术权威!您还记得,上次我们研究所,曾经把我们得到的专有技术的详细目录,给了一份出去吗?那应该就是为这几位专家准备的!”
李海马上就想起来,确实是有这么回事,那还是因为赵老二的面子,自己不得不屈从,免费弄了一份技术目录,给那位中科院的荣院士,主要就是为了避免被人家从技术上和程序上卡脖子,在专业领域,这些学霸权威的能量,可不仅仅是在技术上。
“你怎么知道是为他们准备的?这里面有什么说道吗?”李海深感自己的专业知识的不足,对于医药领域的了解实在太浅薄了!这倒也不怪他,专家为什么那么令人无语,正是因为他们在某个领域所拥有的话语权,是外行极难动摇的,所以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专家在大放阙词,却又很难杜绝这种现象。李海是学法律的,对医药领域,那都不是用隔山能形容的,简直就是隔了无数光年的距离,就算他用钱神赋予他的能力,把相关的书籍都翻阅一遍,全都记下来了,要是不理解,还是白搭,这玩意可不像法律条文那样,单是一项技术的资料,就可能装满一间屋子!
还好,总工程师虽然专业水准不算顶尖,至少也算是业内专家,尤其是他发现自己终于有机会在李总裁面前表现一下了,心里那个激动啊,当然要分说详细了:“是这样的,我们当时发过去,是给了中科院,不过很快,就有几篇论文发表在国内的权威期刊上,我们研究过了,那几篇论文应该是受到我们的技术资料的启发,而取得的学术突破。”
李海脸色顿时就变了,尼玛这不是学术剽窃吗?妈蛋!学术什么的我不懂,但是论起玩法律,我可是不会向任何人认输的,看我不把你们这些不要脸的学霸捏出翔来!“这帮混蛋,有免费的技术目录看,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剽窃我们的成果吗?太过分了啊啊啊!”
一看他脸色变了,咬牙切齿的样子,总工也吓了一跳,赶紧帮忙解释:“总裁您误会了,不是这样的,纯粹作为学术研究的话是可以无偿使用公开的技术资料的。我们给出去的技术目录,也不是技术资料本身,虽然并没有公开,但是他们这算是打了个擦边球吧,要说是学术剽窃也很勉强。况且——”说到最后,他有点说不出口。
李海哼了一声,道:“我知道你要说什么,这帮人掌握了国内专业领域的话语权,剽窃不剽窃的都是他们说了算,是不是?行了,我有数了,这就是一帮学霸呗,晚上你跟我一块去,到时候机灵点。”随着李海这句话,总工顿时陷入了悲喜两重天,喜的是可以当总裁的高参,自己已经岌岌可危的地位,或许能因此而得到巩固。悲的是,他是吃专业饭的啊,要是把那些业内大牛学霸都给得罪了,以后还怎么混?
吃饭的地方很奢华,偌大的山庄坐落在知名景区西子湖畔,方圆几十亩地就二十多座院子,每一座都是独立的,而且都能通到湖边的休闲场地,兴之所至还可以上游船玩玩。在寸土寸金的景区湖边,这种地方自然价值不菲,点菜什么的就不用操心了,李海一看报价,起步都是六位数,上七位数也很轻松,饶是他如今也算财大气粗了,还是被这种价位吓了一跳,艾玛这是吃饭还是吃金子啊?一人一碗黄金也不过这个价位吧!
到了饭点,大市长吴燕玲打扮得雍容华贵,带着自己的秘书陈雅青款款而来,同行的是四五位专家,看那架势倒是很有些学者风范,为首的正是李海的老熟人,当初仗着赵老二的势,从他手里勒索走了一份技术目录的,那位荣院士。李海看着他的到来,顿时若有所思,这会不会是赵老二在隐晦地表明态度?
李海热情洋溢地上去迎接——李海可以发誓,他真的是尽最大努力,做出了热情洋溢的模样了,没看他都主动伸手去跟这些学霸们握手了吗?拜托,还带着笑容呢!
不过在荣院士等人的眼中,就不是这么回事了。这些已经在本专业领域取得了自己地位的专业技术权威,向来都是对任何人都不吊的,哪怕是面对某些大领导,他们也都是这副样子,反正近年来重视技术重视科学的风气形成,技术人员牛叉一点大家都能容忍,要是谁敢给他们穿小鞋,这帮人立马就能跑到国外去,再转身来痛骂你是迫害科学家什么的,这谁受得了?至于有钱人在他们的眼里,就更不算什么了,有的是富豪捧着钱,央告他们拿出技术来进行合作呢,如今可不是三十年前,那做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年代了!
李海是什么人?一个还没大学毕业的学生,一个有点钱的暴发户而已,要不是他狗屎运爆发,从外国人手里弄到了一些先进的技术成果,这帮学术大牛眼皮子里哪里放得下他!怎么着,来吃你一顿饭,你小子居然敢站在台阶上迎接,还敢主动伸手?你问过我们愿意不愿意和你握手了吗?不知道应该是上位者先伸手吗?
当然,专家有专家的风范,肚子里做文章也是必须的,总不会当着李海的面吐槽,何况他们还惦记着从李海身上刮出油水来呢。所以从荣院士开始,还是很“大度”地和李海一一握手了,然后头也不回地朝里面走。
吴燕玲是最后和李海握手的,她倒是格外亲切地多握了一会儿。李海还以为她是想要趁机揩油,哪知道吴燕玲忽然凑到他的耳边,轻声说了一句:“来者不善,小心!”便放手进去了。李海看了看她的背影,心中疑惑,吴燕玲这是什么意思,两面讨好两面都不得罪吗?
分宾主落座,几位专家不忙吃菜,倒是开始品评起周围的环境来。李海本来以为,花了这么大的代价,吃饭的环境总能说得过去了吧?哪知道在这帮专家的嘴里,几句话就贬得一文不值:“哎,要说景色,西子湖是天下美景,这些吃饭的地方,既然设在湖边了,又何必搞这些设计和建筑?径直对着湖光山色就最好了!”“说的是啊,人工的景致再好,也比不上天然真趣!”
李海听的就想翻白眼,你们忒么是搞医药的,还是搞文学美术的?该吃饭就吃饭,该说事就说事,想游玩风景明天趁早,我就不奉陪了,在这装什么大尾巴狼啊!不过,他还能沉得住气,吴燕玲说什么是一回事,自己要是被她的话先入为主,搞不好反而中了圈套,那才叫有苦说不出呢。
便笑道:“要欣赏湖光山色也容易,把酒席搬到湖边就是了,西子湖的夜景也很有看头的——”
哪知道还没等他说完,荣院士就大笑摇头:“不用不用,晚上黑沉沉的,能看到什么景色?我看就这里挺好吗!”他一言说出,剩下的人随之附和,把李海肚子都要气炸了,这帮老家伙是存心耍自己吗?
要是换了一年前,李海说不定就拂袖而去了。不过他如今,有神力护着灵台紫府,轻易不会激动情绪,相反更加沉下心来,就不信你们只顾着东拉西扯,一整晚都不进入正题?第一千一百十一章完
〖
一千一百十二章 衣冠强盗
第一千一百十二章
几十万一顿饭,平摊到每个人的头上,人均超过了四万元。这样一个数字,即便是在以高房价出名的之江市,也足以在市中心地带买一平米了。很多人也许一生都不可能吃到这样一顿饭,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把辛苦赚来的钱花在别的地方,远比用在吃一顿饭上更有意义。
不过,对于真正坐在桌上吃这一顿饭的人来说,这顿饭的饭钱,一样是毫无意义的。这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表演的平台而已,类似一个开场白,假如不是这样的地方这样的价格,有人就要做文章,另一边或许会为了省这一点钱,而付出更大的代价。
有着钱眼的李海,早已看透了这一切,在这顿饭之中,真正值钱的,既不是这里的地段和装修,也不是美味佳肴,更不是人工服务。这些都很不错,很值得花点钱,但是远远没到要这么贵的程度。真正让他花大价钱的,恰恰是为了避免被客人们找茬挑理。因为和他们将要谈的话题相比起来,和这个话题可能涉及到的巨大利益相比,饭钱就显得很微不足道了。
居高不下的三公消费,也是因为这个道理吧?只要上级还有权力决定下级的命运,就不可能禁止下级们奔竞趋奉的步伐。
李海很是不爽地想着,所以说有时候人不能看的太透彻,那是给自己找麻烦。他看透了,却更加不爽,居然自己要为了堵住这些来人的嘴,而花这么多钱请客摆酒?最为不爽的是,就这样也堵不住这帮专家们的嘴!
不爽也没办法,他之所以要买人家的账,不就是因为这些人的嘴巴,在医药这个领域,就代表着权力吗?学霸之所以是学霸,其权威就来自于专业领域的话语权,而作为新兴势力,想要在这片领域大展拳脚,就不得不认可这种话语权。
李海眼睛看着荣院士等人在那里谈笑风生,说些八卦笑话,嘴上随意附和着,脑子却在走神:这饭吃得也差不多了吧,喝酒倒是很普通,毕竟都是有点年纪的人了,又是以专家学者为主,吴燕玲身为市长还是个女人,也不会主动劝酒什么的。要是还继续扯下去,那可就是侮辱自己的智商了。
终于,荣院士把话题转入了正轨。他干咳一声,笑眯眯地道:“小李啊,是这样的,上次从你这里,得到了一些技术资料,我们回去以后调集一批科研人员,进行了研究,出了不少成果,成绩很喜人呐!不过呢,上次得到的,只是技术目录,上面对于技术细节是没有详细描述的,我们的研究为此停步不前,同志们意见不小啊!这不,我这是来向你求援来了,不知道能不能把你们的那些技术资料,对我们这些老家伙开放开放啊?”
他说完了,眼睛朝边上一晃,余下的几名专家心领神会,马上跟进帮腔:“是啊是啊,因为取得了一些成绩,同志们都很受鼓舞,但是现在等于是遇到了一个瓶颈,必须有更详细的技术细节资料,才能将我们的研究继续向前推进啊!”
李海瞥了一眼自己带来的总工,技术方面他是一窍不通的,所以才带了这位于忆总工一起。在这方面李海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情绪,搞法律的人,必须懂得尊重专业,不能用自己的判断来替代专业人士的观点,否则就很容易出错。这一点和新闻媒体人是根本性的差别,那些人是典型的不学无术还自以为万事通,逮着一个事情就能大肆发挥喷个口水四溅的。李海在学校时,一位老师就曾经语重心长地说过:“同样是学文科的,但我们和那些搞新闻的是不同的!”
对方现在是拿技术细节来说事,从法律上来讲,如果是为了科研的用途,也是可以免费调阅某些资料,只要不是直接用于生产盈利就可以了。这些来的专家,以荣院士为首,都是专业搞科研的,不属于某家医药公司什么的,因此也不能说人家就是想要空手套白狼什么的。
李海的思路是很清楚的,硬顶不太现实,一来这些人握有话语权,要和自己作对的话也是个麻烦;二来吗,他更要考虑到荣院士和赵老二之间的关系,这会不会是又一次来自赵家的试探呢?所以不着急掀桌子,把对方的用意看得更清楚也好。
谈判嘛,总是谈出来的,从拒绝开放所有技术资料,到免费开放所有技术资料,这两条线之间的较量进退,无疑就成为了衡量双方得失的分水岭。身为研究所的老板,那些技术又都是他一手弄回来的,李海等于就是这边的最终老怪,他当然要避免直接赤膊上阵,养了这个总工于忆,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于忆倒也不傻,就算他和老板李海之间的默契不是那么足,但至少在技术资料的交流和开放方面,他也是比较有经验的,这种事在技术领域,并不是什么高压线。不过这家伙的肩膀,实在是歪了一点,一开口的腔调就不对:“这个,几位老师,我们研究所是纯粹私人企业,这些技术资料也都是花了很高的代价得来的,恐怕不是很方便直接开放出来。”
李海气得不想说话,忒么要你上去是趟雷的,是给我打前站的,你来个大义凛然,一下子就把门堵死了,人家还不是要冲我来?虽然我这个老板也能强势,不过凡事都往我这里推,你那边除了一个高姿态之外什么都不承担,那我老板要你作甚!所以说当忠臣简单啊,当奸臣才最难,问题老板往往更需要的就是奸臣,恨的就是忠臣啊!道理很简单,大奸似忠啊!
此时李海就跟吃了个苍蝇一样难受,原本就觉得这总工于忆不是那么靠谱了,现在更看他不顺眼,你丫专业水准不够也就罢了,需要你的时候还不能顶上去,要你何用?吃完这顿饭就开了丫的!
于忆还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就在这一句话中注定了,他还觉得自己应对得不错呢,带着邀功的意味,飞快地瞥了李海一眼,等着那些专家们再来和自己交涉。哪知道荣院士压根就不搭理他,直接朝着李海道:“小李啊,你也知道,我们国家在某些高科技领域,相比起国外还是比较落后的,这个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有我们国家自己的特色的,是不是?你的这些技术,扩散出来的话,其衍生效应,会远远大过在你这里生产一些药物出来的效益啊,你说是不是?我记得,在法律中,也有所谓强制许可的条款规定,就是对于一些重要的,关系重大的技术,哪怕是专利,法院也可以强行要求持有方公开,或者是授权给需要的人使用,当然是会给予适当报酬的。”
强制许可,这对于学法律的李海来说,怎么可能不知道?老实说,西方的知识产权制度,假如你真正研究透了就能明了,这真是一种无比流氓的制度,当然也是西方人一以贯之的精神。当初日不落帝国的时代,他们有海军的优势,有工业化的成果,他们就要用枪炮和鸦片,在全世界推行自由贸易,同时把自己本国的市场树立起高深的壁垒来,不许别人踏入一步。
等到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了,他们科技领先,就使用各种知识产权制度,提高科学技术变现以后的价值,拉开高科技产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假如别的国家有了比较先进的技术,他们也会毫不客气地拿过来山寨,稍微改个技术细节就算完事了,至于原技术发明人,逼急了连专利都不给你,你能怎样?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特斯拉,因为其交流电专利关系太重大,西方在广泛推广这项技术标准的同时,直接拒绝授予特斯拉交流电专利!直到特斯拉死后几十年,其遗属都不能主张权利了,才恢复了特斯拉的名誉,当然是惠而不费,钱就象征性给一点了。
荣院士是什么人?在国内医药领域,他是真正的大拿。其话语权体现在哪里,打个比方,就是他说的强制许可制度,倘若哪家药企,希望得到某项技术或者专利的授权,向法院起诉要求强制许可的话,法院就会向他征求意见,这项技术是不是非常关键,是继续保密还是公开授权,能带来更大的效益——这些问题,荣院士就能决定!学霸之霸气,就体现在这里!
换句话说,荣院士这一句话,等于已经是把枪口亮出来给李海看了,你同意不同意?不同意也不要紧,我们问一声你的意见,这是在给你脸呢,要是你真的给脸都不要,那也别怪我们打你的脸了!瞧见没,想叫你开放授权,一句话的事儿!
荣院士吹响了进攻的号角,余众当然心领神会,纷纷跟进,你一言我一语地对李海展开围攻:“是啊,小李,你的这些技术对于提高我们国家的总体科技水平,保证我们的人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具有重大的意义,不能敝帚自珍啊!”
“对对,你看你们的这个研究所,好像以往没有多少成果吧?那么这些技术如果只是在你们这里闭门造车,顶多也只能做到照葫芦画瓢地生产,不能消化吸收,提高你们的研究水平,最终推陈出新的话,这个就很没有意义了对吧?”
事到临头,李海反而沉下心来,面带微笑地看着这些专家在那里表演,把话说得天花乱坠一样,心中却只觉得无比的讽刺:世人都说什么黑道白道的,殊不知天下乌鸦一般黑,反正李海所见的那些在街上讨生活的混混,绝对没有这些专家的心黑皮厚!
第一千一百十二章完
〖
一千一百十三章 肉食者鄙
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专家说话,那肯定是要言之有物的,灌水也不能无限度,再加上李海一直是听着,点头,微笑,就是不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