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方英雄传-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赵勇此时领着自家兵马冲杀而下,横穿战场,除了他想迟滞一下契丹人的攻势之外,剩下的就是练兵了。
他总要看看自己的银子花的值不值,看看自己征召的这些骑兵是否值那个银钱。另外他也想让那位蒲鲜万奴大人记住他,一个押运粮草的将官,在战阵之上都能这般武勇,那还用说什么。要知道现下赵勇可是透阵而来,虽然对付的是对方跟在骑兵后边的步卒,但那也不是闹着玩的。
骑兵长矛已然在冲阵的时候丢掉了,就剩下手里的马刀了。他自己的这把还算凑合,但他手下那些人的战刀那就不行了,有的已经卷了刃,这说明这一路上那家伙没少砍人,且砍得都是盔甲亦或是人的硬骨头上的什么东西,若是刀法好的,熟悉这战阵的,有很多经验的老兵,那是绝不会把马刀砍的脱了刃子的。他们总会用最省力的法子砍杀,这样打仗时候的韧性才能发挥出来,才能在遇到难啃的对手的时候,把对手打下马。
看来自己征召来到的这些,骑术了得那是了得了,但对于战阵之上的厮杀,却还是有很多要学的。
一仗下来,不单是作为军师的韩毅,便是赵勇自己,也是觉着自己又有了许多新的收获了。
第 223 章 护卫有功
撤离战场,赵勇第一个便想起了韩毅那边,他还是十分担心那边观战的那队人马的,毕竟,现下是几十万人的厮杀,再怎么武勇,那也是白费。
好在之前韩毅已经做好了谋划,当初来到这战阵之上,韩毅就算到如果朝廷兵马败退,他们这些人该往哪里撤,从哪里回去才算安全。对于这战场左近的地形,不单是韩毅,便是赵勇自己,早就都摸透了。他做这些,不但是为了他自己上了战阵之后能有个妥善的后方,更主要的是磨练自己的指挥和调度能力。一场大战,身在其中,只要用心,总会学到很多东西的。赵勇把朝廷跟契丹人的这场大战,完全的当成了一堂骑兵对阵的教学了。其中双方的大战战场的选定,他都是暗中猜测了许久,等到了真正的对战开始后,他发现竟然和自己猜测的**不离十。这样一来,这如何在战场上逃生,便是简单多了。
赵勇领着自己的人马从战场边缘向南边撤退,等过了一条小河后,便往自家的大营奔驰而去。此时他们这一队人马身后已经没有什么契丹人的兵马追赶了,当时能阻挡他们的契丹人,现下早就去见阎王爷了。而且契丹人的骑兵先是掩杀过去了,步卒和骑兵只见的衔接还有问题,这就给了赵勇等人一个充分的机会。要是他自己带的人多,他估计都能回身继续冲击契丹人的步卒了。
因为专心跑路,他们倒是比那些战场上往回撤的人马能快一些,而且他们并没有慌乱,不似那些被契丹人打破了胆的朝廷人马愣头愣脑的四下里乱跑,他们可是方向感很明确的。
他清楚的记得自家的营地是扎在他刚刚经过的那条小河的南边的,就离着这小河不远。这里离着战场总也有十多里地了。这一仗下来,朝廷聚集起来的这些兵马大概又要散了。跟契丹人这也算是打了两仗了,现下竟然是这个局面,看来金人的兵马真的是把精锐都折损在那野狐岭了。
回身看了一下。他自己带来的人马折损不算多。两千人的队伍,此时还是保持着那锋矢阵型。当然。这样的透阵而来,即便是面对步卒,即便赵勇自家的骑兵装备的甲具很是奢侈,但也不能肯定就不会有伤亡。马上就有人上来给赵勇报告战况了。他们也知道,自己这边在自家主公的带领下,已然脱离战场,现下自然是要让自家主人知道自家现在的战力的。
“折损了十五个人,不错,已然相当不错了,咱们可是在契丹人近十万的步卒中穿杀而过啊。便是人家把兵刃往你身上扔,咱们这些人大概也剩不下几个了。”赵勇自言自语的说着。
“主公,此处河面上就这一座桥,朝廷的兵马若是败退到这里。骑兵定然从这里通过,至于步卒,大概要跳河了,咱们是不是在这里设上一个防御工事,想来主公那位恩主,就是那位蒲鲜万奴大人也是要从这里便通过的。”郭德海在一边上看到赵勇嘟囔着,知道这个时候该该去提醒他了。
“嗯,你想的到对,不过咱们眼下就这些人马,省着点用吧,朝廷兵马,自有他们自己的福气。这样吧,派一队人马去西边找寻一下军师,然后咱们剩下的人就在马上,就在这桥边,原地待命。
赵勇这般吩咐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朝廷兵马和契丹人对攻,结果败下阵来。虽然败了,但契丹人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朝廷的兵马都给灭了。跑回来的还是大多数。这些兵马当中,可不全是他那位恩主蒲鲜万奴大人的麾下,要是那样的话,这场对战也不可能打成这样。便是指挥,都不是他那位恩主。他能做的,就是到时候迎接一下那位蒲鲜万奴大人便是了,至于其他人,就像他说的那样,朝廷的兵马,自然有人会管,他一个押送粮草的,在这里操这份心,那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他派回大营的人马上把营中的鹿角什么的防具给拉了出来,营中一些个随军的民夫也是被动员起来,帮着把这些东西摆到了河边。不能全摆满,但靠着桥这段总是能先摆上一些的,营中守营的士卒也是被叫了过来,跟着他防守这段河边。按说他一个押运粮草的,那是没有权利调用营中兵马的,但他派回去的人跟那守营军将说了战况,然后带出来的人也是他们这支人马从辽阳那边带来的民壮,那位军将就不管了,毕竟,这是人家自己的人。民壮们都是被发了长矛,会射箭的也是拿了弓箭,就这么守在这临河的鹿角后边。这些人虽然不是军卒,但久在辽东苦寒之地生存,打猎的本事还是有的,不似中原种地的汉人,拿了刀枪到也是能上阵,差就差在他们没有经过战阵训练,没有纪律约束,在一个就是岁数都不是青壮了。等他们来到这河边后,赵勇自然是先做了一番训话,他这边话还没说完,那边就有人告诉他,朝廷的败兵朝大营这边来了,眼瞅着就要到那河边了。
赵勇用望远镜看了一遍后,马上招呼了一声,然后便打马冲过了那小桥。他的亲兵自然也是跟上,郭家兄弟倒是谨慎,没有跟上,继续约束那些民夫,守着这唯一的一座小桥。
赵勇之所以飞马而出,那是因为他看到了败退回来的是自己的恩主,蒲鲜万奴大人。别人老远的只看到旗子,他因为有望远镜,所以看的很是清楚。
“蒲鲜大人,卑职来迟,请大人随卑职过河。卑职已然组织人马,沿河防守!”赵勇待跑到近前的时候,便开始喊了起来,他嗓子还凑合,对面的那蒲鲜万奴本来觉着这场仗打的够窝囊的,现下一看自己的人竟然能提前在这里做好迎接的准备,心下也是随之一宽,总算这结尾还能凑合一下子。
“让完颜大人先行!”那蒲鲜万奴喊了这么一嗓子,赵勇马上便知道这是那位总指挥,完颜承裕大人了。就是这位。生生的让朝廷四十万大军又是败了,败得还一塌糊涂。赵勇虽然瞧不起这位,但是现下他却是不能表现出来的,马上打马引导着身后的那几位。向那小桥奔去。
先跑会来的朝廷兵马倒还不算狼狈。跟着他们后跑回来的就狼狈多了。至于步卒,能回来多少那真就是不知道了。这样的大战。败退的一方,不可能指望自己的步卒都往自家大营中跑,须知征召的步卒当中,有很多都是这辽东当地的。他们一看不好,又哪里会让别人跟着后屁股砍杀。所以赵勇预计的本方步卒大规模的被人家撵到这眼前的小河里场景算是没有出现,他倒是看到契丹人的前锋了,好在他有准备,马上把小桥给堵上了,然后让所有人对着契丹人的前锋射箭,这算是暂时的遏制住了契丹人骑兵的冲击了。冲锋的契丹骑兵数量还是少的。他们看到不能马上冲过来,于是便在河对面四下里追杀没来得及跑掉的金人步卒,赵勇对这种情况也是没有办法,现下他可不会出去救人。
“主公。属下回来了。”这个时候孟明领着韩毅跑了过来,韩毅已经换了一匹马,显然之前骑的那匹累的不清。
“主公,完颜大人领着自己的人马往沈州那边撤了,蒲鲜大人也跟着撤了,还说让主公也跟着走,不要久留。”就在这个时候,赵勇的亲兵也跑过来报告。
“什么,他们又跑了!”赵勇不得不吃惊了,有这样的主帅,这仗要是能打赢,那才怪了。
“主公,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咱们不必在这里耗着了,这不是咱们的战争,走吧。”韩毅听完后自然是跟着劝说起来。
“让跟着咱们的民夫先走,大营里有多少马都分给他们,呸,这时候哪里还能有马了,让他们从小路回沈州,越快越好。招呼咱们自家兄弟,徐徐撤退。”
“是!”
待到赵勇领着人马回到那大营的时候,发现那先前守着大营的军将已然不见了,士卒就更不用说了,里边的粮草还有很多都没有带走,就这么堆放在那里。赵勇一看就来气,这可是他亲自负责押送的,到现下竟然还没吃就要扔在这里了,真真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告诉弟兄们,咱们能带多少带多少,民夫也一样,让他们化整为零,反正都是在这辽地生活的,没有不认识路的,让他们在沈州跟咱们汇合便是。其余带不走的,就地烧掉,不能留给契丹人。”
众人得了命令,马上开始执行。其实让他们拿粮草那根本就是那样一说,这个关头,谁还有心思下马拿什么粮草,正经是弄来火把,马上烧掉这些是主要的。
待到契丹人主力度过这小河,兵临这大营的时候,他们面对的已然是一处火场了,大火把营中的一切都烧了个干净,契丹人的统兵大将耶律留哥也是摆了摆手,让众人停了下来。他也知道,这场仗打到这个样子,已然是最不错的结局了。他们人马本就比朝廷的少,若非在对阵的时候奋不顾身,还有就是他选择突击对方的右阵,造成敌人整个大阵松动,最为关键的是,金人的指挥突然间的回撤,他这场仗要想打赢,那都是要付出更多的。何况就在他领着骑兵往对方主阵冲击的时候,他可是注意到了自家身后被对方的一小股骑兵做了包抄。那股子骑兵若是跟在他们后头掩杀,而不是从战场上横杀过去,专门对付他们的步卒,那现下这场仗还不知道是个什么结局呢。
一切都有些侥幸的成分,耶律留哥此时也是有些后怕,然而他不能把这种情绪表现出来,他可是抻头造反的第一人,他若是都这样想了,那下边的人还不知是什么样了。
“灭火,物资能抢出来多少是多少,派兵放守前边跑走的金狗,其他人继续围剿,告诉他们,俘虏不得轻易杀害,能降者都要留用!”
………………
沈州城外的大营中
“你这次做的不错,某原以为你上战阵只是为了要功勋,却是没想到你还有这稳妥的一面。嗯,放心,你当时可是救了咱们的完颜大人的,呵呵,老夫回去定给你表功,最起码也是护卫有功。”
蒲鲜万奴难得的在这种时候从城里头出来,跑到赵勇的营中跟他讲这些,他自认为这样换来的该是赵勇的更加忠诚了。这个人他看了那么长时间,也是该用一用的时候了。这次战事,怕就是个契机了。
赵勇心里自然是明白,这就是这位蒲鲜大人要重用自己了。看来这场战事不光他在后边看着难受,便是这位蒲鲜大人,大概也是颇为憋屈了。想当年这位大人也是亲自领兵夜袭了北伐的宋军的人物,现下如何能受的了这样的窝囊气。蒙古人打不过也就是那么回事了,现下连着契丹人他们也打不过了,这到哪里去说理去。
第 224 章 亲兄弟明算帐
四月份的盖州,已然飘起了春雨。在江南,这样的场景,在那些诗人空中,怕是要用天街小雨润如酥亦或是吹面不寒杨柳风,沾衣欲湿杏花雨来形容了。但这个季节的辽南,这春雨却仍旧有些寒意。
盖州城赵勇的官衙里,此时赵勇却是正在听着叶赫连安的汇报。当他听到那铁木真的三公主想要让他亲自去那汪古部的时候,他眉头略微皱了一下。叶赫连安一看到自家主公如此表现,却是想笑却不敢笑。是个人都能听出来那阿喇海别对赵勇是有意思了。这等事情,在草原当中却是不足为奇的。草原毕竟不似中原汉人女子,讲究个什么三从四德,讲究个妇人贞洁。草原女子,从来都是敢爱敢恨的。特别是这阿喇海别,她原先就不满足自己父汗给自己安排的这段政治婚姻,后来又经历了那场屠杀,人虽然成熟起来了,知道不能毁了这婚姻,但是内里性子却是没变。再加上那镇海当日还是靠着她带着才活下来,事变的时候丝毫没有男人的气概,阿喇海别如何又能看上他。别说上床了,便是平素这镇海也是不怎么在阿喇海别眼前出现的。除非有大事,不然,这公主府是公主府,汪古部头人的府邸却是和公主府不在一起的。
若是没有赵勇当日亲自带着商队去汪古部,大概这阿喇海别也会将就那镇海,毕竟,他们还是要有子嗣的,总要让这汪古部延续下去。总不能她嫁过来了,结果却是那镇海同小妾什么的生的孩子当这汪古部以后的头人。但赵勇却是在后来又去了那汪古部,赵勇绝没有想到当日随口一提的三个条件,却是被这阿喇海别一直念叨在嘴里,这自己不想让她回报了。她却非要回报不可。这就是看上自己了。这感觉让赵勇很是无奈,这女子的强势,怕是不比一个男子差。
“想笑就笑,憋着干什么。这里又没有外人。她就跟你说了这些?”
“哈哈哈……”叶赫连安跟着赵勇也是有些年头了。且许多私密事情都是他经手办的,听到赵勇这么一说。自然是放声笑了起来。
“唉,行了行了,问你话呢。赶紧说,她就说了这么一个事。难道在没有说别的?”
“哈哈,主公,要让我说,你到不如和这三公主殿下私通一下,说不准,咱们以后 ;还真能用到这位三公主。据我所知,铁木真对他这位三公主还是很照顾的。要不然也不能眼瞅着她嫁过来这么多年没有孩子也不去呵斥。从大金这边抢来的财货,很多都是给了这三公主殿下,要不然,咱们商队这次也不能赚了这么多。又不是让主公你真的到那边去。哦,用汉人的说法,那就是入赘,我自然知道主公有大心思的,但不妨顺水推舟,这好处指不定是什么呢。”
“嘿,你这些倒是没白混啊,这文词也是一句跟一句的。照你这么说,这蒙古人打生打死从大金中都和大同那边抢来的财货,里外里反倒是便宜咱们了?哦,对了,你这次都去卖什么了,没有铁器吧,别到时候把他们养壮实了,到头来咱们自己倒霉。”
“这个主公放心,魏大人早就安排好了,大部分都是布匹,哦,还有一些稻米,是南边用船运过来的籼米,丝绸也是不少,都是大宋那边来的,至于咱们自己这边出产的,那便是酒水和其他小物件了。女人用的针线,精细的食盐,一些粗制的瓷器,换回来的便是牛马,还有那些蒙古人从大金那边抢来的铜钱,各色皮子也是不少。蒙古人这次可是没少在大金那边抢夺,我过去的时候,就看到不少金人奴仆都是被关在汪古部那边,工匠都是被集中起来,蒙古人这下子这作战的兵器该是不缺了,原先还有用狼牙做箭头的,现下却全是铁制的了。”
“看来照你这么说,我到出功夫还真的往那汪古部再跑一趟了,可是这边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轻易扔下的。再说,这局势也是不甚明朗,还是再等一等吧。你现下休息半个月,然后让魏平再给你准备货物,再跑一趟汪古部。能把蒙古人现下的底细谈明白那是最好,不够也不用太过着急,注意仔细观察,我以前交给你的那些要牢记,另外,这次去顺带把你训练的那些人也都带过去,他们在那边,总好过你不时的往那边跑。”
…………
两个人又针对汪古部现下的形式,以及蒙古人的事情做了一番交流,眼瞅这一个小时过去了,叶赫连安觉着也没什么可说的,便要起身告退。也就在这个时候,守门的侍卫进来了,说是魏大人领着一个商人来这官衙了,说是有事要求见赵勇。
赵勇一听就觉着蹊跷,这领地内各处的经营事情他早就交给魏平来做了,便是跟自家师傅那边做买卖,引进各种工厂,做各种交易,都是他出头的,自己已经好长时间不亲自过问这些了,顶多闲的时候带着侍卫到各处工厂看看,怎么现下还领着商贩到自己这边来了,难道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买卖,除了买卖丁口,赵勇想不出现下还有什么需要他经手的大买卖了。
“让他进来吧,叶赫连安,记得我刚才跟你说的那些,至于那个女人,你就先说我这边想反了这大金,但是奈何自己力量太过薄弱,且还在别人眼皮子底下,现下反了,不如伺机而动,那样效果更好。大金现下虽然残破,但破船还有三千钉子呢,告诉她咱们这边折腾不起,留在这边,反倒是能给他们做一个好的奥援,你一说,我估计她便能明白。”
“知道了主公。”
叶赫连安退下不大一会儿,魏平就领着一个商贩进来了。赵勇抬头一看,这不是中都城外那自家师傅庄园里的管事福伯吗。
“哎呦,福伯,哪股风把您给吹来了,您这可是稀客。来人,赶紧看座,唉,我说师弟。你这也不早说。你派人告诉我一声,我也好亲自出去迎接一下福伯啊。”
“嘿。小勇,哦,现下可是不敢这般叫了,该叫赵大人才是。你这一离开中都,这也是好多年不见了,若非这生意上的事情,我到是不会再有机会过来看你了。至于我为什么找到这里,嘿,你倒是要好好问问魏小子,我就纳闷了。这当初可都是在老爷名下的,怎么这一出来,这就跟自家人算计起来了。以往的买卖我是不知道,这次这买卖你们做的可是有些抠抠搜搜了。”
“哦。师弟,这是怎么回事?”
“呵呵,主公,这福伯他是 第 224 章 呢,辽阳府那边自己也是送了不少礼,这都是为了两厢互相得利。可是这位福伯竟然不知道这其中的关窍,竟然以为自己和魏平成了白眼狼。这可真是不好说了。
“哈哈,福伯,这生意上的事情呢,我也说不清楚,都是三师弟一手经办的,他要定下来,那我这边就得定下来了,福伯您看,我现下也是养了一大家子的人,各处都要用钱,这规矩一定下来,那就不能再改了,若是改了,那便无法服众。若是我这边四处乱来,咱们这买卖做的也不能长久不是。您老啊,还是消消气,要不我配您老去吃点东西,喝点小酒?总也是好几年没看到您了,额,还有中都城里头的王掌柜,也不知道他老人家现下是个什么样子了。”赵勇没有办法,只能跟着乱搅合,他是不会出面的。
“嘿,小勇,没想到你小子也这样,行,我算看清你们哥俩了,待我回去禀报老爷,我看你们这买卖还能不能做下去了。”
“唉,福伯,你看我都说了,这买卖归买卖,人情归人情,您要是这样说,那我可没办法了。要不您就如实的回去跟师傅说,我觉着他老人家不会说我什么。”赵勇也是有些不乐意了,但又不至于为了这点事撕破脸。他也知道,这福伯就是自家师傅手下一个办事的,至于这生意,估计还要师傅那头拿主意。魏平这小子刚来能有一年,对于南边的事情,掌握的还是很清楚的。想来不至于像这福伯一般。
“好好,那我走,算我没来。”
“师弟,还是代我送送福伯吧,至于买卖吗,还是按照规矩来。”
赵勇最后这句话算是把这次事情定下调子了。他也不知道自家师傅那边知道这事后会是个什么定论,但他根据自己的推测,觉着他那师傅还不至于如同那福伯一般见识短浅。
魏平倒是没怎么说话,只是跟着那福伯出了这官衙门。
………………
“嘿,福伯这个人心意是好的,不过这次却是忘了,和小勇那边的事情,不能让他去办的。小勇说的不假,在商言商,何况咱们可还是指望小勇那边给咱们运人的,与这丁口比起来,这些个事情,那就是不值一提了。不过却是没想到魏小子过去了便如鱼得水了。我看人果然没错,这兄弟三个,聚在一起就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早就说了,算长期投资了。当年吕不韦都能投资个始皇帝出来,我自问可不比这吕布伟差,投资一个皇帝出来,那还是没什么难度的。老关,这事你去安排一下子,哦,倭国北边的岛子上现下不要再运人了,那边就是建个港口,好和大洋那头的大洲有个联系,咱们现下倒是要好好把大小琉球岛还有吕宋岛经营起来,南边的大食商贩,运来不少大食马,倒是和小勇那边贩运过来的大宛马差不多,放到那济州岛子上吧,那岛子本来就是养马的地方。”
“是,老爷。”
第 225 章 祸水西引
五月的草原,牛羊已然四散在草场里,水草丰满的地方,往往能看到牧人骑着马儿,挥着马鞭。
离着汪古部不算远也不算进的桓州左近,现下已然成为了蒙古人的据点。打从去年秋天蒙古人再次进犯大金后,这边便完全的被蒙古人控制住了,同时,大金在桓州左近的牧场也是被蒙古人完全占据。
在这桓州左近有一处乌堡,这堡子一段时间曾经荒置,但是现下竟然又是被经营起来了。这堡子若是赵勇在这,定然能认出这是当初他盖起来的。后来因为恶了这当地的权贵,才被迫领着自己的部众迁到辽南那边的。
这堡子被利用起来,住在这里的人不是什么金人,也不是什么当地的额权贵,却是蒙古人留在这里监视金人的留守千户,被誉为四杰之一的木华黎。去年秋天的时候,成吉思汗铁木真领着兵马再次的攻打了金人的西京大同府,奈何攻城的时候被流矢所伤,整个南侵计划便延缓下来,成吉思汗北返的时候,却是把木华黎留了下来,让他领着本部人马监视这南边的大金。大金虽然被蒙古人打败了,但他还在那里,还没有完全被蒙古人征服,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对于这南边的大金,铁木真还不是十分的放心。木华黎是他相信的少有的几个能够独自领军的大将,因此才被安排到这里的。
不过这木华黎虽然住进了赵勇的乌堡,但却没有住进里边的房子,而是在院子中间支起了蒙古包。不光是他,现下很多蒙古将领打到这金人领地内,即便休息的时候,也是不住进那已然占据的宅院。更多的都是住进自己携带的蒙古包。若是问为什么,恐怕还要从当年铁木真派速不台攻打汪古部的事情说起。赵勇自然是不知道因为自己暗中那个布置,炸死了速不台,结果让所有蒙古将领从那以后再也不相信这中原人住的宅院了。
一个信使模样的人急匆匆的来到了木华黎的大帐前。侍卫看了一眼。问了几句后便放他进去了。
里边的木华黎自然是知道这信使是从北边来的。这是大汗派来的,肯定是有命令要下达了。
“大汗伤势可是好了?”木华黎还没等那信使说话。便先问了起来。
“好的差不多了。千户大人,大汗此次让在下前来,就是想让千户大人做好再次南下的准备,大汗的兵马在八月分的时候就会达到这桓州左近。另外大汗让在下告诉千户大人,契丹人那边再次把金人打败了,辽东那边暂时不用千户大人关心,主要还是要千户大人做好南下的准备。粮草什么的,可以和汪古部三公主那边商议,大汗给那边也是下了命令,到时候千户大人只管上那边要便是。”
“哦。知道了,看来大汗的伤势该是不当事了。呵呵,来人,领下去好生招待。”木华黎一听信使这般一说。就知道自家大汗那伤势该是不成问题了。若是有问题,那是不会让他再次做南下的准备的。只不过他没有想到这南下的命令来的这么快,难道大漠北边又有什么新事情发生了,才让大汗这么着急的南下?
信使出了帐篷后,木华黎又派人去汪古部那边去征集粮草,当然,桓州左近也是要被征集的,只不过他这时更多的要依赖于那些投降过来的金人权贵。
“郭参军,现下你来说说,大汗为何这般着急的要再次南下。去年在大同城下,你也是知道大汗的伤势是什么样子的。”
木华黎自己思虑了一番,还是找不出头绪,便笑着问了一下坐在他身边的郭宝玉。这郭宝玉原是金人的猛按,打从前年开始在自家大汗打破金人的燕山关卡后,就投降了过来。大汗北返后,便把他给了自己,让他帮着参谋一下军务。别的蒙古千户都是对金人以及汉人不怎么待见。这其中有成吉思汗私下里的宣传,也有互相的不理解,当然,更多的是蔑视。因为在蒙古人看来,现下这中原的花花江山里的金人汉人,个个都是孬种,是比自己下贱的人,就该像对待牛羊那般对待。
木华黎却是不这么想,他跟着成吉思汗很久了,脑袋自然不会像其他蒙古将领或是千户那般一根筋。对于金人及汉人他也是了解许多的,他知道这些人绝不是什么蠢货,若是蠢货,又怎么会建立这么大的帝国。只不过现下这金人皇帝昏庸,朝堂上贤良不得被征用罢了。眼下这位郭宝玉,就是一个贤良。
“呵呵,千户大人,既然如此一问,那老夫便斗胆说一下。大汗既然这般着急,想来是北边应该有更加让大汗要着急做的事情了,不然,大汗不会不顾着自己的伤势而贸然南下的。在下若是没猜错的话,千户大人倒是可以从汪古部三公主那边打探到这缘由。”郭宝玉说到这里,便不再做声。
木华黎眉头紧锁,他知道这郭宝玉应该不会藏着掖着什么,如此分析,已然是有什么说什么了。这样看来,汪古部三公主那边自然是知道这匆忙南下的缘由了。看来这件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